研究多西他赛解救治疗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分析

针对 晚 期转 移 性 乳 腺癌 , 别 是 经蒽 环类 药物 特
联合 化疗 无效 的 复发 转 移 性乳 腺 癌 , 今 尚无 有 效 迄 的解 救化 疗方 案 。多西 紫杉 醇作 为紫 杉类 家族 中 的
疗, 复查 证实 病灶 有进 展或 无改 善 。 12 治疗 方法 多西 他赛 6 m / 静 脉滴 注 1 . 0 gm h, 第 一天 , 铂 8 m / 分 三天 静 脉 点 滴 , 规 水 化 顺 0 gm 常
3 讨
论
和 利尿止 吐。使用 多 西他赛 前 一天开 始 口服地 塞 米
电监 护加 用 5H T 受体 抗 剂 止 吐治疗 ,l 为 一 周 2天
或根治 术 , 2例未 经手术 , 发肿 瘤 均 经病 理 证 实 为 原
例 ,D7例 ,D7例 , 效 率 ( R+P 5 .% , S P 有 C R) 6 2 淋 巴结 转 移 有 效 率 6 . % ( 11 , 转 移 有 效 率 47 1/7) 肺
5 . % (/4 , 7 1 8 1 ) 肝转 移 有效 率 5 % ( / ) 胸膜 转移 0 24 , 有效 率 5 % ( / ) 皮肤 软组 织 6 . % ( / ) 0 24 , 6 7 46 。 2 2 不 良反应 . 不 良反应 主要是 骨髓 抑制 反 应 , 其 次是 胃肠 道反应 , 发 , 肉及 关 节 疼 痛 , 表 i 另 脱 肌 见 ,
有 2例谷 丙转 氨酶 轻度 升高 。
表 1 多 西他 赛联 合顺 铂 化 疗 的 不 良反 应 例 ( ) %
评 分 i7 > 0分 , 计 生 存 期 大 于 3个 月 , 可 测 量 的 预 有
多西他赛联合贝伐珠单抗及其单药维持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3. 13个月 , 中位维持治疗时间为 1. 月 , 53个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 2 . 个 月。全组 5例发生 3 4级 中性粒 细胞减少 , 中 2 23 、 其 多西他赛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序贯应用贝伐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
例伴 发热 ; 5例患者出现指 甲毒性 , 中 3例 12级 , 例 3级 。贝伐珠单抗应用 4— 65个月过程 中, 其 、 2 3. 1例发生血栓 3级 , 例 1 高血压 2级 , 例 高血压 3级 , 1 2例蛋 白尿 2级 。结论 H R- E 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 的疗效好 , 副反应可耐受 , 毒 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w r a (+)o ee l l r(一) lp tnsi tegopw r cet i eai ma 1m / g v 1 n oe xl 7 m / i, .A l ae t n h ru eeacp dwt bvcz b(5 g k ,i,d )addct e ( 5 g m , i e h u a v
【 bt c】 O j t e T i ush fay n f y f eai m b o b e i o t e f e s t r scne A s at r b c v o s s t ei c d a t obvcu a m i d tdc a lo m ttibe tacr e i dc ef c a s e z c n w h e x r a ac a
【 关键词 】 贝伐珠单抗 ; 多西他赛 ; 乳腺癌 ; 维持治疗
中图 分 类 号 : 7 79 R 3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9— 4 0 2 1 )7— 6 2— 3 10 0 6 ( 02 0 0 5 0
Ob e va i n f be a i u a o s r to o v cz m b c mbi d t do e a l a v cz m a ma nt i e a o o e a t tc ne wih c t xe nd be a i u b i a n d l ne f r m t sa i
紫杉醇类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疗效观察

乳 腺 癌 是危 害我 国妇 女 健 康 的 主要 恶 性 肿 瘤 。 星 6 g 0 / 静脉滴注 3 i第一天,. 氯化钠注射 m m 0 n m 0% 9
乳腺癌 的术前化疗 即新辅助化疗 已经是被广泛接受 液4 + 0 环磷酰胺 50 g 2 m1 0 / 静脉注射第一天,1 为 m m 2 d 的治疗 选择 。本 文 回顾 分 析在 我 院进行 新 辅 助化 疗 个 周期 。 的 3 例乳 腺癌 患者, 1 并探讨 含紫 杉醇类 方案 在乳腺 癌 13 支 持 治 疗 每周 期 多 西他 赛 (XT给药前 ‘ T ) 新辅 助治疗 中的价值 。 天始 口服 地塞米 松 75mg q2h 5dT . 、 1 x ,XT给药前 3 i予地塞米松 1 a 静脉 注射 ,XT开始 至用 药 0r n a 0ng T 1 资料与方 法
选取我院 20 年6 02 月至
【 要】 目的 探讨含 紫杉醇类新辅助化 疗方案治疗 腺癌 的临床疗效 。方法 摘
20 年 1 月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 3 例, 09 1 l 分别采用 T C( E 表柔比星 6 0mg 静脉滴注第一 天 , / m 环磷酰胺 5 0 / 0 mgm 静脉注射第一天 , 多西他赛 7 / 静脉滴注第二天 , 1 为一个周期 ) F C( 5 m mg 2 d 与 E 氟尿嘧啶 5 0 / 静脉滴注第 0 mgm2
1例应用 5 5 %葡萄糖 注射 液 10m1表柔 比星 6 / 0 + 0mgm 静脉 滴 注 3 n 一 天 ,.%氯 化钠 注 射 液 4  ̄ 0mi第 09 0ml
增加超过 2%, 0 或出现新病灶
1 统 计学 方法 . 5
采 用 S S 1.统 计软 件对 数 P S 50
一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疗效及相关因素研究

・
9 6・ 0
临床肿瘤学杂志 21 年 1 第 l 第 1 01 0月 6卷 0期
C ieeCii l no g ,c.2 1 , o.6 N .0 hns l c cl y O t 0 1 V 11 , o 1 naO o
紫杉 醇 + 培他 滨 与单药 多西 紫 杉醇治 疗 蒽环类 耐 卡
【 e rs Bescne; Ce o e p ; D ct e; Cpcai ; Pons K yWod】 r t acr hm t r y a ha oe xl aeib e r oi a t n g s
乳腺 癌是 女性 最 常见 的恶 性 肿 瘤 , 欧 美 国家 在
其 发病 率一 直 位居 首 位 , 年来 在 我 国一 些 大 城 市 近
【 bt c】 O jcv T v ut t cc adi p goi f ts fo — s dc aeadcpcai o b ao A s at r bete o a a ee a s r nsca o wd e oe xl n aeib e m i tn i e l e h f y n t o t c r o l o t i t nc ni
2 5 0 江 苏吴 江 吴江 市第 一人 民医院肿 瘤 内科 120
陆海林,李 燕 ,宁志强 ,曹婷华 ,陈 超
【 摘 要 】 目的 探讨低 剂量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 治疗复 发转移乳 腺癌 的疗效 及其 预测 因素。方法 2 0 0 6年 6月
至 20 0 9年 1 2月收治 3 8例复发转移乳腺癌女性 患者给予多西他 赛联合 卡培他滨 治疗 , 体方案 为 : 具 多西 他赛 6 m / 滴 , 0 gm 静 d; 卡培他滨 90 g m 口服 , 日2次 , ~d 2 5m / 每 d 1天为 1 周期 。2个周期评价疗 效 , 随访 无进展生存 时间 ( F ) 并 P S 。选取 P s 评分 、 经状态 、 R、 R 2 转移数 目 、 绝 E HE 一 、 既往化疗共 6个指标分别建立两分类 Lg t oii s c回归模型 和 Cx风险 比例模 型 , o 分析上述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后 1 例; 6 雌激素受体 (R 阳性 9 , E) 例 阴性 2 例 ; 素受 体 6 孕激
(R) P 受体 阳性 2 2例 , 阴性 1 ; 3例 癌基因抗体 ( R)2阳性 HE 一 2例, 5 阴性 l 。每位患者均至少有 1 1c 以上可测 量 0例 个 m
1 资料与方法
周期 , 至少 4个周期 。 骨转移患者 同时应用双磷酸盐 治疗 。 每
周期化学治疗前后 复查 血常规 , 、 肝 肾功 能及 心电图 , 且每例 患者均进行 4 6个周期 的此治疗方案。 ~ 1 评价标 准 : - 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 0) WH 的实体瘤客观疗 效 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 ( a)部分缓解 ( R)稳定 (D) c 、 P 、 s 和进 展( D) 有效 率 ( R) C + R的例数 占所有病例 的百分 P , R 为 RP
多西他赛是新一代人工半合成抗肿瘤新 药。作用机制 为 诱导和促使微管蛋 白聚合成微管 , 同时抑 制微管解 聚, 从而抑 制细胞 的有 丝分 裂和增殖 , 于细胞周 期的 M期 。其与顺 作用
铂 、 叶乙苷氟脲 嘧啶 、 足 紫杉醇无 明显交叉 耐药 , 且其 在细胞 内浓度 比紫杉醇高 3 , 倍 并且 细胞 内滞 留时 间长。研究显示 多 西他赛单 药治疗一线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 的有效率为
表 1 多西他赛联合
论
药治疗可 以延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5 1 。 卡培他滨 片是一种化学 合成的 5 氟脲 嘧啶 (一 u 衍生 一 5F ) 物, 对肿瘤 细胞具有选择性 的 口服细胞毒性 制剂 , 其本身并
无细胞毒性 。口服后经 胃肠道以原形吸收 , 经过独特 的 3 步
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或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效果分析

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或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05-31T01:53:44.052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7期作者:欧正莉[导读] 探讨分析乳腺癌患者于治疗期间应用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或紫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欧正莉(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001)【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患者于治疗期间应用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或紫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于2021年1月-2021年10月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对照试验,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共计5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应用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应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评估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所得数值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于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采取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要明显高于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患者对于此治疗方案耐受度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表柔比星;多西他赛;紫杉醇;乳腺癌;应用效果乳腺癌属于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疾病,直接影响着患者生命安全,分析乳腺癌发病原因并不明确,疾病发生初期并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在就诊时一般发展至中晚期,具有较大的治疗难度[1]。
目前,临床上针对乳腺癌主要采取化学治疗措施,科学、合理的化疗方案可缩小病灶面积,有利于优化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2]。
表柔比星属于常见的蒽环类抗癌药物,对于机体DNA合成具有积极影响;多西他赛属于常用的紫杉类抗肿瘤药物,在抑制微管解聚的同时能够强化微管蛋白聚合作用。
紫杉醇属于常见抗微管药物,能够促使乳腺癌细胞分裂停留于G2/M期,具有理想的癌细胞杀灭作用,抗肿瘤效果较强[3]。
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难治性乳腺癌-2019年精选文档

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难治性乳腺癌多西他赛分别联合阿霉素、顺铂、吉西他滨 +顺铂、多西他 赛+吉西他滨化疗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较高的常用方案。
但化 疗可使肿瘤细胞产生获得性耐药, 尤其多药耐药性的产生, 是导 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当上述方案产生耐药的时候, 就显得十分棘手。
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联合(岁,KPS 评分》60分。
均经病理检验确诊及相关影像学检查证 实为晚期乳腺癌,转移部位 : 骨转移 4 例,肺转移 5 例,肝转移 2 例,淋巴结转移 2 例, 胸壁转移 1 例。
一处转移者 2 人,二 处转移者 3 人,三处转移者 2 人。
既往治疗: 5 例为乳腺癌术后 放化疗后(曾接受FAC 方案辅助化疗6程),3例接受三苯氧胺内 分泌治疗。
2 例为乳腺癌术后未曾接受放化疗以及内分泌治疗。
分别联合阿霉素、顺铂,吉西他滨 +顺铂方案化疗 2〜4 程,其中 4 例还分别用过吉西他滨 +去甲长春花碱、 吉西他滨 +多西他赛方 案化疗1〜3疗程,3例出现部分缓解后在3个月内再进展,2例 化疗期间无变化, 2 例化疗期间出现进展。
1.2 方法临床治疗 DOC 方 案)治疗难治性乳腺癌是否可以互相协同而克服耐药, 尚未见报 道。
我科自 2005年 8月以来收治 7例晚期乳腺癌,经DOC 方 案化疗后近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7例病人,均是女性。
年龄 32〜56岁, 中位年龄 45复发转移后均最少化疗过 3 个周期。
其中 3 例曾用过多西他赛多西他赛55 mg/m2静脉输注1 h, d1;吉西他滨500 mg/m2静脉输注0.5 h ,d1、8 ;奥沙利铂70 mg/m2,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输注2 h,d2。
均予格拉司琼预防呕吐等毒副反应。
1.3 评价标准通过化疗后复查肿瘤标记物、X 光胸片、腹部B 超、CT、MRI 或骨ECT扫描进行评价。
按WHO(198年)统一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CR +PF为有效率。
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对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及心脏毒性的临床研究

药物与临床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对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及心脏毒性的临床研究李正旺,王元枝,王传岱肥城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山东肥城 271600[摘要] 目的 研究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化疗方案对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以及对心脏毒性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肥城市中医医院确诊的6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EC 方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研究组采用TEC 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
21 d 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分别化疗4个周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对心脏毒性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3.33%高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4,P <0.05)。
研究组心脏毒性发生率为56.67%高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4,P <0.05)。
结论 TEC 化疗方案对治疗转移性乳腺癌较EC 方案有效率较高,但对心脏毒性的影响要高于EC 方案,但由于样本总量偏少,后续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 乳腺癌;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心脏毒性[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3)08(c)-0077-04Clinical Study on the Efficacy and Cardiotoxicity of Docetaxel Combined with Epirubicin and Cyclophosphamid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LI Zhengwang, WANG Yuanzhi, WANG ChuandaiDepartment of Oncology, Feiche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eicheng, Shandong Province, 2716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of docetaxel combined with epirubicin and cyclophosphamide chemothera‐peutic regimen on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and its effect on cardiotoxicity.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diagnosed in Feiche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2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emotherapy regimen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C regimen (epirubicin+cyclophosphamide),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EC regimen (docetaxel+epirubicin+cyclophos‐phamide). 21 days is one period. After 4 cycles of chemotherapy, the effective rate and cardiotoxicity of the two groups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73.33%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43.33%,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554, P <0.05). The incidence of cardiotoxicity in the study group was 56.67%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0.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344, P <0.05). Conclusion TEC chemotherapy regimen is more efficient than EC regimen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but the effect on cardiotoxicit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EC regimen, but due to the small total number of samples, further validation is needed in the follow-up.[Key words] Breast cancer; Docetaxel; Epirubicin; Cyclophosphamide; Cardiotoxicity DOI :10.16662/ki.1674-0742.2023.24.077[基金项目] 受山东省医学会临床科研资金——齐鲁专项支持(YXH2022ZX0217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多西他赛解救治疗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26T16:43:07.8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作者:宋振玉
[导读]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在阑尾切除术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266300
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解救治疗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段在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所有患者均实施多西他赛治疗,分析患者的耐药性、临床疗效、毒副反应以及生存情况等。
结果:①耐药性:80例患者中,原发耐药率为40%,继发耐药率为80%;②治疗效果:客观缓解率达到65.0%,临床获益率为87.5%;原发耐药和继发耐药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③毒副反应:主要以IV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III级白细胞计数为主;④生存情况:原发耐药患者的PFS为(2.74±0.45)月,继发耐药患者显示为(5.72±1.32)月,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经多西他赛解救治疗后,可获得较好的临床获益以及客观缓解效果,而原发耐药性患者对多西他赛治疗的反应差。
关键词:多西他赛;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临床效果
紫杉醇和多西他赛是转移性乳腺癌主要的主要药物,但较多的临床研究表明紫杉醇与多西紫杉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交叉耐药性,但也有报道证实[1]使用多西他赛可以治疗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
鉴于此,本次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时间段的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80例实施多西他赛治疗,分析该药的安全性,现将全部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80例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间)为研究对象。
其中,临床资料不全者、脏器功能障碍者、精神性疾病患者以及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皆不在入选之列;全部的患者经病理检查均为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病症;年龄在32-73岁间,年龄均值(51.52±7.41)岁,雌/孕激素受体阳性比例显示为61.2%。
1.2 纳入标准
原发耐药:①所有患者均为紫杉醇治疗无效的乳腺癌病患;②曾给予紫杉醇进行放射性治疗者;③所有患者的无病生存期要低于12个月。
继发耐药:①所有患者经紫杉醇解救治疗已经达到PR或CR阶段,且于治疗中发生疾病变化的乳腺癌者;②曾有紫杉醇辅助化疗的历史;③患者的无病生存期超过12个月者。
1.3 治疗方法
紫衫治疗:该方法主要根据综合癌症网络(NCCN)规定的使用标准,三周疗剂量:剂量设定为:对患者实施紫杉醇175mg/m2的剂量采取静脉滴注治疗,1天1次,将21天为一周期;周疗剂量:使用紫杉醇80mg/m2以静脉滴注方式治疗,每周治疗1次。
多西他赛治疗:采取静脉滴注60-100mg/m2的多西他赛治疗,1天1次,1个周期是21d,有效者应连续该药治疗到病症有转化或不良反应超出患者忍受范围内可停止。
1.3 观察内容
①对患者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参考实体瘤治疗的诊断标准,分为全部改善(CR)、部分改善(PR)、情况稳定(SD)以及好转(PD);客观缓解率=(CR例数+PR例数)/总数×100%,临床获益率=(CR例数+PR例数+SD例数)/总例数×100%,临床疗效均持续超过24周,并详细统计患者的耐药情况以及无进展生存期情况(PFS)。
②毒副作用: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WHO)化疗药物毒性反应诊断的规定,观察患者出现的血液毒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表、t表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耐药分析
本次研究发现,80例患者中,原发耐药率达到40%(32/80);继发耐药率为80%(48/60)。
2.2 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经分析,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到65.0%(52/80),临床获益比例为87.5%(70/80);原发耐药、继发耐药缓解的例数为54例、56例,对应的比例为67.5%、70.0%;临床获益比率达到82.5%(66/80)、80.0%(64/80);不同的耐药间并未有明显的差异性,
(P>0.05),不具有可比性。
2.3 患者血液毒副反应分析
80例患者中的血液学毒副反应主要以IV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III级白细胞计数减少最为突出,分别总数的77.5%、47.5%,详见表1 表1 患者紫杉醇耐药的血液学毒副作用情况
2.4 患者的生存情况
经分析患者的PFS达到(4.32±1.06)月、原发耐药患者的PFS为(2.74±0.45)月,继发耐药患者为(5.72±1.32)月,原发耐药患者
的生存情况低于继发耐药病患,(P<0.05),具有比较性。
3讨论
在临床中治疗乳腺癌的主要原则是遵守将患者的生存期以及生存质量提高,一般使用紫杉醇以及多西紫杉醇进行治疗。
其中紫杉醇是从红豆杉科类的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该药具有阻止微血管聚集的功效,且是非小细胞肺癌疾病、乳腺癌疾病、卵巢癌疾病等放射性治疗的首先药物[2],具有较好的抗肿瘤功效,但关于紫杉醇耐药乳腺癌的报道也随之增加。
多西他赛药物从种类上分析属于半合成类型的西紫杉醇药物,与紫杉醇都可发挥阻止解聚、使微管稳定,阻碍肿瘤细胞复制等作用。
经临床研究发现[3],多西他赛与紫杉醇相比,前者使微管的聚集方法更加好,能与微管相结合地更加紧密,且能长时间停滞在靶细胞内,高强度的浓聚作用能够使胸腺咪啶酸化显著提高,进而可能提高机体抵抗肿瘤活性的能力;同时可对Bcl-2蛋白磷酸化进行及时的引导[4],将乳腺癌细胞的死亡率提高,最终改善患者预后的情况。
本次研究发现,80例患者,客观缓解率为65.0%,临床获益比例达到87.5%,由此说明多西他赛治疗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效果较好。
本次研究中分析继发耐药治疗与原发耐药治疗的效果较为接近,并无比较意义;而原发耐药性的生存情况比继发耐药者要低,主要是因原发耐药性可能与紫杉醇的敏感度有一定的关系,即使多西他赛具有高强度的抑制肿瘤活性也不能提高该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患者预后效果也较差。
在治疗中要将肿瘤细胞直接杀死,是无法避免化疗药物对细胞不造成伤害,因此会导致患者发生血液学毒副反应。
在本次分析中,该病的血液学毒副作用以IV级中性粒细胞减少、III级白细胞计数减少表现较多;由此表明多西他赛可对免疫功能的抑制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如何平衡多西他赛药量与血液毒副反应的关系,在可保证效果的前提下,仍需要进一步探究。
综上所述,多西他赛可有效改善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良好,但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影响,且原发耐药患者对多西他赛的反应较差。
参考文献:
[1]姜晗昉,李惠平,王超颖,严颖,宋国红,邵彬,梁旭,邸立军.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肿瘤,2013,12(03):251-257.
[2]肖宏卫,吴灿,李远东,余汉毅,陈华军,张柏.替吉奥与希罗达分别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3,02(08):1753-1756.
[3]李云霞.多西他赛治疗紫杉醇耐药乳腺癌的疗效[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6,12(04):31-32+30.
[4].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5,03(09):69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