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曼理论应用于产后抑郁症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对婴儿 的哺乳 和成 长带来不利影 响, 甚 至会导致 家庭 和婚姻破 裂, 因此 , 产妇发生产后 抑郁症 时应 积极治疗 , 加强 护理 干预 , 防止其继续发 展成 为产 后精 神病 。作 为临床 医务 工作 者 ,
3 . 1 产后抑郁症 的发生原 因 3 . 1 . 1 生理 因素 : 有报 道产妇发 生产后抑 郁症有一 定 的生物
3 生 活 护 理
让患者有一定的安全感和增强锻炼 的信心 , 使其满怀希 望的发
挥 自己的潜力 , 做一个对社会 、 对家庭有用 的人 。 参考文献
1 吴 莹. 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 围术期护理 [ J ] . 中国当代医药 , 2 0 1 1 ,
1 8 ( 1 5 ): 1 1 1—1 1 2 .
疾 病 的恢 复 。预 防 关 节 挛缩 和压 疮 的 发生 非 常重 要 , 可 让 患 者
当给予开塞露灌肠 , 或服用缓泻剂。
4 出院 指 导
进行一些力所能及 的主动活动以防止废用性萎缩 , 同时给患者

种参与训练的感觉 , 并非简单 的被动接受治疗 。躯干和肢体
的正 确 体 位 , 有 助 于 预 防关 节 挛 缩 和 压 疮 形 成 。 功 能 锻 炼从 小
产后抑郁症 主要是指 产妇在产褥 期 出现 的与一般 抑郁症
基本相 同的病 症 。其 临床 表现 为悲伤 、 抑郁、 烦 躁易怒 、 哭泣 和支持 , 纠正产妇 的各种不 良情绪 和心理 , 从而达到治疗 产后
抑郁症的效果 。
2 结 果
等, 严重者甚至产 生轻 生或 杀害 婴儿 的倾 向 , 后 果不堪 设 想。
应提 高对产后抑 郁症 的认 识和 关注 , 加 强预 防和护 理干 预措

浅谈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护理心得

浅谈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护理心得

浅谈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护理心得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发生在产妇产后期间。

它与生理和心理因素紧密相关,给产妇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因此,了解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护理心得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促进其康复非常重要。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可以分为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两个方面。

从生理方面来看,产后身体的变化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妇女在怀孕期间会经历许多激素变化,包括孕酮、雌激素和催产素的分泌水平的变化。

这些激素的突然下降可能会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此外,产妇还有可能面临生理疼痛、乳房疼痛、疲劳感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增加她们患上产后抑郁症的风险。

从心理方面来看,产后抑郁症的原因主要在于产妇面临的心理压力和适应困难。

产后期对于新妈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生活角色,她们需要学习如何照顾婴儿,如何应对新的家庭责任和角色转变。

这个过程中会伴随着各种压力和不适应的困难,比如对于自己能力的怀疑、对于新生命的责任感和忧虑、对于身体形象的不满等等。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对于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关怀和支持。

其次,提供全面的支持和照顾。

与其他家庭成员和朋友建立良好的沟通和支持体系,对于产妇来说非常重要。

家人应该给予产妇更多的关爱和理解,帮助她们顺利度过适应期。

同时,医务人员也要提供全面的护理,包括关注她们的饮食和睡眠,帮助她们处理化妆和形象等问题。

最后,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对于产妇的心理康复非常重要。

家人、朋友和社区组织可以提供产妇所需的支持和关爱,帮助她们逐步恢复自信和能力。

此外,政府和社会机构也应加强对产后抑郁症的宣传和关注,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

总之,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对患者和其家庭来说带来较大的困扰。

了解其原因和护理心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非常重要。

医务人员、家人和社会各界都应关注和支持产后抑郁症患者,提供及时的心理教育、治疗和社会支持,为她们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体会目的探究产后抑郁症状原因及护理措施,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产后抑郁症患者34例,对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对产妇进行产后抑郁症护理后,产妇抑郁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产妇HAMD及TESS指标明显降低(P<0.05)。

结论强化产妇产前心理健康教育及产后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妇抑郁症可能性,确保产妇早日出院。

标签:产后抑郁症;致病因素;护理体会随着当前社会竞争的逐渐激烈,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逐渐增大,抑郁症产妇人数逐渐增加。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1]。

该状况主要是产妇在分娩后对孩子的生长状况和自身状况过于担心,对自身的经济、环境等因素过于看重等导致的一项心理疾病,对产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文就产妇产后抑郁状况进行分析,对产妇抑郁原因及护理方法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产后抑郁症患者34例,其中包括经阴道分娩16例、剖宫产18例。

产妇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6.2岁。

选取产妇中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5例。

1.2方法对产妇进行产后抑郁护理,针对产妇症状对产妇进行合理操作:1.2.1保健宣传及教育医护人员要制定合理保健护理教育方案,对保健知识体系进行建立,形成完整的保健体系。

要对孕产知识进行讲解,增强产妇对产前心理护理、分娩知识、新生儿护理、产后保健等的了解。

要对产妇对分娩过程中的错误认识及时进行纠正,对产妇的保健护理教育意识进行提升,确保产妇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2]。

1.2.2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医护人员要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积极与产妇进行交流,提高产妇分娩依从性。

要对产妇存在的不良心理状况及时进行分析,对产妇的焦虑、不安、恐惧等问题及时进行排解。

1.2.3产后护理针对产妇状况为产妇创造温馨、舒适的护理环境。

指导产妇正确进行母乳喂养,鼓励产妇家属积极参与到产后恢复疗养过程中,提高产妇心理质量。

纽曼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纽曼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纽曼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王向林;侯丽华;刘惠秋;周炎弟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17(014)007
【摘要】目的:探讨纽曼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8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纽曼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D量表评分、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物质生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抑郁症患者积极实施纽曼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缓解其抑郁程度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68-70)
【作者】王向林;侯丽华;刘惠秋;周炎弟
【作者单位】528451 中山市广东省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528451 中山市广东省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528451 中山市广东省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528451 中山市广东省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纽曼系统模式护理程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J], 陈丽坚;杨少珍;梁迎春
2.“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谢晓颖;蒋荣泉;凌迎春;吴美娟;孔辉
3.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用药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J], 赵欣;张玉
4.个体化运动疗法和常规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姬玮;徐莎
5.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J], 黄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护理体会

浅谈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护理体会

浅谈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护理体会摘要:妊娠分娩是孕育下一代的生理过程,不管是自然生产还是剖腹产,该过程均是一种伴随着生理和心理改变的动态过程,特别是对于没有生产经验的初产妇,因惧怕疼痛及恐慌,极易引起产后心理障碍产生,直接影响着患者和婴儿的健康及安全,产后心理护理成了产妇护理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词:产妇产后心理障碍护理体会产后心理障碍是指产妇产后发生的产后沮丧及产后抑郁症。

妇女在产褥期内普遍存在暂时性心理退化现象,情感脆弱,依赖性强,适应性差,特别是产后1周内情绪变化更加明显,在某些危险因素作用下易发生精神障碍。

产妇产后发生心理障碍,不仅影响家庭和睦和产妇的亲子行为,严重者还可危及产妇和婴儿的健康与安全。

近年来,我国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有所增加。

1产后心理障碍的危害1.1 影响婴儿发育:许多学者对患产后心理障碍母亲的1~2岁婴儿研究发现,早期产后抑郁症与婴儿不良认知及情感障碍有关,抑郁症较为严重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对婴儿发育影响的危害性就更大。

1.2 产后抑郁症可影响母乳喂养,产后泌乳时间迟,泌乳量少,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恢复慢,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低。

1.3 产后焦虑或抑郁可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使宫缩减弱,是助产率增加和产后出血增加的一个可能因素。

2产妇不良心理状态原因分娩是孕妇在妊娠期间最高兴、也是最痛苦的经历,生产顺利,则皆大欢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孕妇的心理状态很复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由于受新闻媒体,特别是电视广告中所谓无痛分娩的误导,个别产妇误以为分娩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一旦分娩时出现疼痛,则极不配合,影响产程进展。

2.2 当今社会,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出现了所谓的留守人员。

而留守人员中大部分为妇女和儿童,许多妇女分娩时丈夫不在身边,再如婆媳关系不和,则更感觉孤独无助、恐惧、焦虑,甚至愤怒,致使产程进展缓慢。

2.3 目前,人们越来越注重优生优育,每对夫妇都希望自己能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怕生畸形儿,尤其是第一胎生过畸形儿的产妇恐惧心理尤为严重,将会导致产程延长。

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目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的体会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3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给予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产后抑郁症发生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产后妇女进行心理护理能够使产妇的心理状态更加良好,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几率比较小,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标签: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体会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分娩后出现的,是产褥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

一般多发生于产后的2周内,主要变现为产妇抑郁、烦躁、激动,严重的患者可能会有幻觉,出现自杀的行为[1],这是产妇产后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产后抑郁症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婴儿的情绪、生长等。

本文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诊的产妇65例进行护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33例,对照组中产妇的年龄为23~37岁,平均年龄为(30.2±2.8)岁,有20例初产妇,12例经产妇。

有顺产12例,剖宫产15例,阴道侧切5例。

观察组中产妇的年龄为24~36岁,平均年龄为(29.2±2.4)岁,有19例初产妇,14例经产妇。

有顺产10例,剖宫产14例,阴道侧切9例。

所有患者都表现为心烦气躁、食欲不振、情绪变化比较明显。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比较小,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主要有饮食护理、睡眠护理、安全护理等。

饮食护理:产后抑郁症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为患者提供易消化、高热量的食物。

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6-04-08T15:22:46.9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作者:周梅万秀明[导读]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产后抑郁症为在产褥期出现抑郁,属于产后的精神疾病,一般产后第六周会出现。

周梅万秀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200摘要:目的:探究产后抑郁患者应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患者选择综合的心理护理,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治疗前差异小(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后抑郁患者选择综合的心理护理,可是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较好的改善,降低抑郁症的出现,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有较好的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护理;护理效果产后抑郁症为在产褥期出现抑郁,属于产后的精神疾病,一般产后第六周会出现,患者会有烦躁、抑郁、激动、沮丧等情绪,病情严重者甚至还存在自杀和幻觉等,属于常见的心理疾病[1]。

该疾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对婴幼儿的发育、行为、智力、情绪上造成不良影响,危害家庭和社会。

为使患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需要药物治疗,更重要是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对该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36例,最小23岁,最大40岁,平均年龄为:(31.08±3.16)岁,7例为经产妇,29例为初产妇,文化程度:12例为高中及以下,19例为专科,5例为本科及以上。

产后忧郁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产后忧郁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心 理 问题 ,尽量 多关 爱孕 妇 ,使 孕 妇觉得 自己被重 视 。 1 . 3 . 2 早 期孕 期宣 教 , 了解分 娩 的生理 过程 , 评估 自己的健 康状 况 ,
d o i: 1 0 . 3 9 6 9  ̄. i s s n 1 6 7 4 —9 3 0 8 2 0 1 5 . 0 1 . 1 0 1
1 2 0 Ch i n aCo nt i n u i n qMe d i c a l Ed u c a t i o n V o L 7 No ’
产后忧郁症 患者 的护理体会
霍巍
1 . 3 . 1 早 期 心理状 况 的评估 ,产 前 门诊应 了解 孕妇 的心理 状 况 ,对
正 确 对待 孕 期 出现 的 不适 ,对 孕 期 保持 情 绪稳 定 、愉快 、心情 平 1 . 3 . 3 产 妇人 院后 , 护士 要 热情接 待 , 将 分娩 的注 意事 项告 知产 妇 ,
l Ab s t r a c t 】u s s n u r s i n g f o r ma t e r n a l me n t a l a n x i e t y a n d 有 积极 的意 义 。
d e p r e s s i o n .M e t b o ds By o bs e r v i ng t h e c l i n i c a l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a n d c a u s e s of p a t i e nt s . t h e s u r r o u n d i ng e nv i r o n me n t a n d t h e i nf lu e nc e o f ma t e r n a 1
【 关键词 】 产后 ; 抑郁症 ; 护理体会 【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文献标识码 】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纽曼理论应用于产后抑郁症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4-08-21T15:38:38.1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0期供稿作者:姜科琼[导读] 妊娠、分娩是孕产妇的正常生理活动。

孕期到产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显著,引起产妇情绪变化。

姜科琼(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室浙江杭州 310006)【摘要】通过总结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诊断标准,根据纽曼系统模式及时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三级预防措施解决产妇的精神生活问题,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产后抑郁纽曼系统干预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323-02妊娠、分娩是孕产妇的正常生理活动。

孕期到产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显著,引起产妇情绪变化。

产后抑郁症(PPD)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分娩后数日或数周。

产后抑郁不仅影响了产妇的健康,也影响了家庭、婚姻等。

严重的产后抑郁不进行治疗,会影响母婴之间的交流互动,进而可能会影响婴幼儿身体发育及意识、情感和社会功能的发展,还会影响夫妻关系以及家庭的稳定[1]。

由于相关产后抑郁研究采取的诊断标准、评定量表以及评定时间不同,使得已报道的产后抑郁发生率各不相同,相差悬殊,国外报道为3.5% —33%[2];国内为10%—38% [3]。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产后抑郁症以来,为了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质量,不少学者对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4],研究发现产后抑郁的发生涉及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因素[5]。

纽曼理论[6]:根据纽曼理论的五个相互作用的护理变量:生理因素、生长发育因素、精神因素、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它们中的每个都遍布于护理系统中,并相互影响。

评估孕产妇正常防线、应变防线、抵抗防线,查找压力源。

应用纽曼系统模式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7例精神科确诊的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1.1生理因素:妊娠期体内雌、孕激素显著提高,皮质类固醇、甲状腺激素可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后,上诉激素迅速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高级脑细胞活动[7]。

这种内分泌的突然变化往往会造成产妇抑郁不安的情绪。

有躯体疾病或者残疾的产妇易发生产后抑郁,尤其是感染、发热时[8]。

1.2心理因素在怀孕及分娩的过程中,有些孕妇受传统思想及不良生育观的影响;担心婴儿是否健康,性别问题;担心不能胜任母亲角色,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易引发产后忧郁。

分娩时带来的不适与疼痛,使孕妇产生紧张和恐惧,导致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造成心理不平衡,从而诱发产后抑郁的发生[9]。

生产后,产妇体型的改变,睡眠被干扰,坐月子时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引起产后抑郁的发生。

1.3遗传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

1.4性格因素性格内向者遇到问题容易发生精神抑郁,性格外向者心理容易产生不平衡。

平时性格内向,缺乏自信,情绪不稳定的产妇易发生产后抑郁。

1.5社会因素对产妇而言,最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来源于其丈夫,丈夫及家庭支持帮助的缺乏是促发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10]。

产后母体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产妇的心理脆弱,敏感性增强,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发生[11],所以产后家庭生活、婆媳关系、夫妻感情、经济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产妇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不良的家庭环境易引起产后抑郁的发生。

1.6分娩因素不良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是引起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

破宫产、产钳助产等方式会增加产妇的心理压力;接触死胎死产婴儿的孕妇易产生精神伤害,曾经历了不良产史的产妇往往是忧心忡忡,精神高度紧张,其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比一般产妇为重,更易导致产后情绪低落,是引起产后抑郁的诱发因素[12]。

1.7文化程度文化程度高的孕妇更容易患产后抑郁症。

这可能与文化程度高的孕产妇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对分娩、婴儿的抚养、婴儿的健康、产后的恢复、产后的工作、经济压力等方面考虑较多有关。

2.临床资料本组7例患者,年龄26-38岁。

职业:待业1例,教师2例,护士1例,新闻工作者1例,工程师1例,私企创业者1例。

文化程度,本科以上6例,初中1例。

孕期患各类疾病4例,孕期并发症6例。

分娩方式:剖宫产3例,产钳1例,自然分娩3。

初产妇5例,经产妇1例,流产1例。

抑郁症家族史1例。

发病时间,产后2天-4个月。

7例患者通过纽曼系统模式护理及抗抑郁药物治疗,住院6-12天出院,随访4-10个月,现有5例回归职业生涯,1例全职照顾孩子,1例继续药物治疗,定期去精神科复诊。

3.产后抑郁的干预3.1一级预防:在危险的程度已知而没有反应时的干预措施-试图加强防御线的弹性。

3.1.1积极开展孕期保健产后抑郁症的预防重在心理护理,应从产前做起。

向孕妇提供母儿生长发育的情况和保健措施。

要求孕妇夫妻双方及亲属,参加孕妇学校,接受妊娠、分娩、哺乳、育婴知识及孕期保健培训,使其了解分娩过程及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技术、配合技巧,对于孕后妇女的主要压力源,如母亲角色不胜任、支持系统缺乏、身体形象改变等尽早给予指导,为孕妇向母亲角色的过渡做好准备,可以利用个别心理咨询、孕妇学校授课、观看宣传片、发放宣教资料等措施对孕妇实施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提高孕妇心理适应性。

多种研究证明,督促孕妇及其家属参加孕妇学校的学习有利于调整孕妇的心理变化,可以有效的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13]。

3.1.2加强产时教育及支持产妇进入产程后,根据不同的需要,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分娩前后的有关注意事项等的健康教育指导,做好生活护理,加强交流沟通,给产妇以生理上、心理上、情感上的支持,帮助产妇树立乐观自信心理,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分娩。

能够及时发现、处理产时孕妇的各种问题。

提供放松技术,例如采取自由体位,拉马泽呼吸法等。

介绍无痛分娩,做好宣教,减少疼痛带来的压力,节省产程中的体力消耗,缓解产妇精神压力,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提供导乐陪伴分娩服务或一体化家庭式分娩服务。

3.1.3 做好产后护理工作产后期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充满压力的母性角色适应期:甚至是一种危机,同时也是初产妇忧郁的高发期。

产妇由于分娩的疲劳,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过度的劳累会直接影响产妇的情绪。

医务人员应该尽量给产妇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打扰;合理使用止痛剂,促进休息。

产后的产妇情绪不稳定,易激怒,医务人员及家属应该避免敏感的话题,加强与产妇交流,提供有效的心理指导。

介绍育婴的常识,帮助照料新生儿。

3.1.4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社会支持系统是协助产妇建立顺产信心、消除内心顾虑的一种方法。

研究指出,以下方法可以有效的加强社会支持系统:(1)建立健康档案。

制作居家护理抑郁预防技能调查表,在出院前2天对产妇陪护的抑郁预防技能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个性化居家护理健康教育计划,建立电子档案。

(2)技能培训。

由责任护士根据评估的结果对家庭陪护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对导致抑郁发生的各种因素、防范措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讲授和示教,直到陪护完全掌握为止。

(3)建立居家护理抑郁预防指导卡、宣教小册子、VCD 片。

操作中注意事项打印出来,教会家庭陪护如何预防并及早发现产妇精神异常现象,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即时指导和随访[14]。

3.2二级预防:筛查,属于治疗性干预,入院后对每位孕产妇进行评估,提出护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目前国际上对产后抑郁的筛查多使用各种自评量表,其中最常用的包括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15] ,Beck抑郁量表(BDI)及产后抑郁筛选量表(PDSS) ,医院焦虑及抑郁情绪自评量(HAD) [16]。

3.2.1孕期采用HAD,分A值和D值计分,A值表示焦虑,D值表示抑郁。

A值和D值各项之和≤7分为正常,8-10分为可疑,≥11分可确诊为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

3.2.2EPDS是目前最常用的特定用于产后抑郁的评估工具,用于产后随访、产后42天回院复查时进行量表的测定和诊断的评估。

Cox(1993年)的研究指出,总分≥12 分为阳性:13分为筛查严重抑郁者,9或10分适用于轻或中度抑郁的筛查。

3.2.3PDSS是目前比较新的用于产后抑郁筛查的量表,相比DSM-Ⅳ的诊断标准,PDSS对产后抑郁的诊断更倾向于产妇这一特定人群。

Beck等研究表明PDSS用于产后抑郁的筛查具有高灵敏度(94%)及特异度(98%),并且在对抑郁程度的判定方面优于EPDS。

推荐≥60分为诊断轻或中度抑郁,≥80分为重度抑郁的界值。

3.2.4特殊护理重症患者应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加强用药的指导和监督,使产妇明白用药的重要性。

加强观察,防止产妇自伤或者伤害婴儿,同时注意用药是否会对新生儿产生影响。

协助心理医生做好心理治疗和干预,促进产妇康复;加强基础护理,帮助产妇恢复。

3.3三级预防:属于治疗后重组的干预,通过各方面支持力量维持最佳健康水平-回到一级预防的循环。

心理治疗要结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妥善解决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调整与外界的有关不良因素,及时对负面事件的解决和婴儿带来的产后各方面负担的认识。

高度警惕产妇的伤害性行为,注意避免危险因素,保护安全。

4.小结产后抑郁症严重影响产妇、婴儿的健康,影响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因此需要从相关因素和病因着手,正确评定、早期筛查,并且对高危人群在妊娠、分娩以及产褥期都应该给予重视和干预,动员全体家庭成员关注产妇的身心健康,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1]吕军,阎元,施慎逊,等.关于孕期心理状态自我评估表的研制[J].医学与社会,2011,24(8):80—82。

[2]BlochM Daly RC Rubinow DR.Endocrinefactorsinthe etiology of post partum depression [J] .Compr Psychiatry, 2003 443 234[3]冯文卢品梅刘旭红. 家庭护理干预对PPD发病影响的研究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OO7,23(7):48[4]王婉霖.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综述[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2,4(1):319。

[5]Howell EA,Mora PA,DiBonaventura MD,et a1.Modifiab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postpartum depressive symp toms[J].Arch Womens Ment Health,2009(12):1 13-120[6]邹恂. 现代护理新概念与相关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83-1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