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论文:产后抑郁的护理

合集下载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及状态分析护理学大学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及状态分析护理学大学论文

黄淮学院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产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及状态分析摘要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分娩后数日或数周,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有的还会危及到婴儿、家庭和社会。

因此如何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的一个新课题。

现将其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心理护理AbstractPostpartum depression is to point to in puerperal depression, is a kind of non psychotic depression syndrome, usually occurs for just a few days or weeks after childbirth, not only affec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women, some still can endanger the baby, family and society. How to provide the best care for the patient has become a new topic of modern nursing. Now the mental state analysis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experie nee reports as follows.Key words: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ostpartum depressi on Psychological care.、八、一1、前言 (4)2、产后抑郁症病因 (4)3、临床表现 (8)4、护理 (9)5、小结及结束语 (11)6、参考文献 (12)、尸■、■前言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第1篇:产妇产后抑郁的医疗护理模式研究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4土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个医学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的医疗护理模式要求医护人员除了熟练地掌握医疗和护理技能外,还必须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和相关的社会因素问题,从促进健康的角度开展全方位医护干预工作,以提高治疗水平和患者康复质量。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0年2月到201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分娩的200名正常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排除拒绝合作、合并其他躯体或精神疾病、多胎妊娠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完整问卷195份,应答率为。

最终纳人的195位产妇中98人来自对照组,97人来自干预组,两组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人、妊娠种类、流产史和婴儿性别企盼等方面和居住条件均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产妇均在产前、产时和产后接受常规的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

在此基础上,由指定的医护人员对干预组产妇实施“一对一”的产前、产时和产后心理干预。

1.2.1产前心理干预采用交谈方式给待产妇解释分娩过程及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应对措施,消除对分娩产生的紧张与恐惧心理,了解产妇的心理活动,指导产妇进行腹式深呼吸和肌肉放松训练。

产时和产后心理干预产时通过交谈,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产后帮助产妇认同角色。

1.3评估项目(1)心理测评:产妇人院当天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医院焦虑一抑郁自评量表、出院前1d填写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比较不同组别不同产程心理测评结果;(2)总产程时间:用产程图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

1.4评分方法EPDS量表每一条目按0?3分进行4级评分。

各项目得分累加即为量表总分,总分>13分提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状,总分越高说明抑郁程度越严重。

HAD表由14个条目组成,分为2个分量表,A值表示焦虑,D值表示抑郁。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论文推荐文章抑郁症的心理护理论文热度: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的论文热度:有关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热度:心脏病患者可以吃什么食物热度:早泻患者的治疗方法热度: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分娩后数日或数周,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有的还会危及到婴儿、家庭和社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产后抑郁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后抑郁心理护理论文范文一: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分析; 护理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一般发生在分娩后的2周。

为了对产后抑郁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我们对650例产妇进行了心理抑郁焦虑量表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2006?01~2008?02在本院妇产科住院产妇650例(其中剖宫产250例,正常产400例),年龄20~39岁。

1.2 方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Zung评定抑郁量表(SDS),主要评定依据为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4个等级,标准分53分,高于53分记为有抑郁症;Zung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主要评定依据为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4个等级,标准分50分,高于50分记为有焦虑证。

1.3 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2.1 不同生育方式产后抑郁、焦虑发生率比较650例产后患者,抑郁410例,发生率63.08%;焦虑350例,发生率36.92%;部分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均出现。

生育方式不同,抑郁焦虑发生率也不相同。

剖宫产患者产后出现抑郁焦虑发生率较正常产患者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7,4.132,P<0.05)。

见表1。

表1 生育方式与焦虑抑郁的关系2.2 不同文化程度与抑郁焦虑的关系文化程度越高,出现抑郁焦虑的可能性越高;文化程度越低,出现抑郁焦虑的可能性越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2,10.12,P<0.05)。

产后抑郁症护理的文献

产后抑郁症护理的文献

产后抑郁症护理的文献产后抑郁症护理的文献什么是产后抑郁症?•定义:指产后6个月内,新妈妈出现持续性的情绪低落、对宝宝产生无趣或恐惧等症状的心理障碍。

•症状:–心情低落–失眠或过度睡眠–对宝宝失去兴趣–焦虑、恐惧等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生理因素:–孕期合并抑郁症–体质虚弱–生理荷尔蒙的改变•心理因素:–缺乏社会支持和理解–婚姻关系问题–宝宝的健康问题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方法1.心理疏导:–与产妇建立信任关系–倾听与安抚–提供情绪支持2.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需医生指导下使用,遵循剂量和频率–营养补充剂:如鱼油、维生素B12等3.家庭支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产妇恢复至关重要–分担家务,给予产妇足够的休息和时间调整4.心理治疗:–参加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帮助产妇调整情绪–讲述自己的感受并接受专业指导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措施•孕期关注产妇心理状态•鼓励积极的社交活动•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睡眠和运动•寻找心理支持和咨询结语产后抑郁症对产妇和婴儿的健康都有影响,关注产妇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心理疏导、药物治疗、家庭支持和心理治疗等综合手段,可以帮助产妇克服抑郁症,恢复健康。

同时,积极的心理预防是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关键。

对于广大的产妇来说,及早寻求帮助和关怀,是走出产后抑郁症困境的第一步。

产后抑郁症护理的项目和策略心理疏导•建立信任关系–倾听产妇的症状和感受–尊重和理解产妇的情绪•提供情绪支持–鼓励产妇表达情感–提供肯定和鼓励的回应•教授放松技巧–呼吸练习–渐进性肌肉放松术–好的心理调适技巧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利用药物改善情绪和心理症状–遵循医嘱准确使用–定期复查剂量和效果•营养补充剂–鱼油: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维生素B12:维持神经系统健康家庭支持•理解和关怀–家人提供情感支持–理解产妇的困扰和挣扎•分担家务–分配家务任务,减轻产妇的负担–给产妇足够的休息时间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提供安全、保密的环境–探索产妇的内心世界和问题•帮助产妇调整情绪–提供情绪管理策略–倾听、理解和支持产妇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孕期关注–定期与产妇交流,关注她们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指导•积极社交活动–鼓励产妇参与与其他人的互动–帮助产妇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确保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寻求心理支持和咨询–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产妇应对并克服心理困难结语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对产妇和婴儿的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的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的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的论文(2)推荐文章老年人心理护理相关的论文热度:老年人心理护理相关论文热度:护理心理学职称论文2000字热度:护理心理学职称论文范文热度:护理心理学大学生结课论文1500字热度: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的论文篇二《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分析》【摘要】目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干预对策进行分析。

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观察不同分娩方式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产妇在分娩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

采取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家属配合对患者进行开解劝导等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结果:剖宫产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81.7%,自然分娩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51.6%,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51.6%,30-35岁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74.2%,35-41岁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91.3%,不同年龄段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产妇的年龄及分娩方式有关,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分析;护理干预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53-01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生产后出现抑郁障碍,表现与抑郁症相同,产后抑郁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担心多虑、烦躁不安等情绪,严重时患者会失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

有数据显示,产妇在分娩后的第一周内,有10%-15%的产妇会患上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1]。

护理干预是目前产科防治产后抑郁症最常用的护理方法。

本文主要对产后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干预对策进行分析,并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其中行剖宫产60例,行自然分娩60例;年龄在20-41岁,20-30岁62例,30-35岁35例,35-41岁23例。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护理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护理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57-01产后抑郁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侯群,患者最突出的表现是持久而强烈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淡漠,乏力、困倦、易流泪和哭泣。

患者常有空虚或孤独感。

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

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笔者对近年产后抑郁患者的护理心得报告如下。

1 临床表现1.1 心理症状1.1.1 情绪低落:患者常感到情绪低、悲伤、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具有低沉、灰暗的基调情绪,患者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在这种压抑状态下感受的悲观、悲伤情绪与丧亲所致的悲哀情绪是有本质的区别,在这种抑郁状态下患者会感到绝望、无助与无用。

1.1.2 兴趣缺乏:产后抑郁患者常见症状是不到乐趣,不愿意参加正常的活动,甚至疏远亲友,有的患者虽可参加集体活动,但无法体验到应有的乐趣,缺乏对生活的信心,觉得生活毫无意义。

1.1.3 焦虑[1]:焦虑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患者常用“心里难受”、“没有意思”等语言表达心理状态,或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无动于衷,为掩盖或否认心情不好常强迫自己应付,使身边的人也无法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

有的患者焦虑情绪非常明显,有的患者将抑郁情绪完全遮掩,有的患者无故抱怨他人对自己不好,未尽到责任,有的患者言行激越还导致和家人、朋友的关系恶化。

1.1.4 自卑观念明显:患者的自我评价较低,有自暴自弃、自责,或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备心等,与家人关系不协调,患者对自己既往的一些轻微过失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的一些过失让别人感到失望,严重时达到妄想程度。

1.2 身体症侯群:身体症状主要表现为睡眠紊乱,精力下降,无力也不愿意料理日常生活,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食欲下降发生率约为72%。

2 护理2.1 一般护理措施2.1.1 睡眠护理:抑郁患者往往因身体的改变导致睡眠不足而引起痛苦。

抑郁论文:产后抑郁的护理

抑郁论文:产后抑郁的护理

抑郁论⽂:产后抑郁的护理抑郁论⽂:产后抑郁的护理[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护理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有⾃杀或杀婴倾向等⼀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理障碍,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种类型。

主要表现是抑郁,多于产后2周发病,于产后4~6周症状明显[1]。

⽂献报道[2],国外发病率为3.5%~33.0%,国内为3.83%~18.48%。

产后抑郁不仅对产妇有较长时间的不良影响,严重危害产妇的⾝⼼健康,⽽且能导致婴⼉的认知能⼒、情感、性格、⾏为障碍以及家庭关系的不和谐。

我们近年护理产后抑郁症患者32例,现就其护理作⼀简述。

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年龄21~38岁,初产妇23例,经产妇9例,其中⽣⼥孩26例,⽣育畸形⼉5例,死胎史3例,经济不佳11例,产后母亲⾓⾊适应不良27例。

2 抑郁症的诱因引起产后抑郁症的原因⽐较复杂,是多⽅⾯的,但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理学因素: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黄体酮显着增⾼,⽪质类固醇、甲状腺素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后这些激素⽔平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的⼉茶酚胺减少,从⽽影响⾼级脑细胞活动⽽诱发抑郁。

产妇本⼈健康状况对产妇产⽣抑郁情绪也有很⼤的影响。

②社会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夫妻感情不合、住房困难、婴⼉性别及健康状况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③产妇⼼理因素:产妇对母亲⾓⾊缺乏认同,担⼼不能胜任母亲⾓⾊。

有些孕妇受传统思想及不良⽣育观的影响,注重新⽣⼉的性别。

担⼼⽗母亲及爱⼈不喜欢⼥孩⼦。

⽆形中产⽣很⼤的⼼理压⼒。

④性格因素:性格内向者遇到问题容易发⽣精神抑郁。

3 对母乳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患有产后抑郁的产妇体内催乳素⽔平较正常产妇低,导致泌乳延迟,乳汁分泌量较少。

众所周知,母乳喂养对婴幼⼉的⽣长发育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因此,产后抑郁严重影响婴幼⼉的健康、⾝体发育成长及⾏为、认知、情感的发展。

4 产后抑郁的护理4.1 保证充⾜睡眠和休息。

产后抑郁症护理论文

产后抑郁症护理论文

产后抑郁症护理论文1方法1.1护理干预1.1.1物质支持:首先医院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护理关系,产妇家属应尽量满足其要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持,如:照顾产妇、整理家务、直接帮助产妇照顾婴儿,以及直接为她们提供直接的物质帮助等,减轻产妇生活负担和压力,是防止和减少产后抑郁的有效途径。

1.1.2情感支持:护理人员应多与产妇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其诉说不满,以缓解压力,开导她们应性格开朗、积极乐观、消除紧张抑郁情绪,多给她们一些爱心。

营造轻松氛围,播放音乐,有利于各项操作进行,指导产妇家属多主动照顾产妇及婴儿、分担家务、不重男轻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1.1.3信息支持:信息支持对防止和减少产后抑郁起到积极作用,信息支持是指为支持对象提供建议和相关信息。

产后是一个相当困难的时期,也是一个特别需要得到指导的时期,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地为产妇提供信息和适当的母婴保健知识、科学育儿方法,以及如何兼顾母亲与妻子两种角色,使产妇顺利实现角色转换,避免因缺乏知识、经验不足、不知所措而导致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情绪。

护理人员应为产妇提供多种有益信息,解决面临的种种困难,以减轻她们精神上的压力,使他们心情愉快、乐观开朗,以减轻抑郁的发生。

1.1.4评价支持:评价支持是对支持对象的行为给与肯定、认可、表扬和鼓励,它传递了一种让被支持对象感觉到有能力承担某种社会角色的信息。

在产后期,产妇心理情感表现比较脆弱,而对周围人的态度评价都非常敏感。

此期如果缺乏良好的评价支持,很容易导致产妇产生不良情绪,出现抑郁症状。

相反,如果在此期能对她们的任何努力和进步,给予充分的赞扬和鼓励,帮助她们充满信心地面对分娩所带来困难和挑战,让他们体现自我价值,从而避免产后抑郁症状出现。

1.2评价方法2组Zung自评抑郁量表评定,用总分除以80得到抑郁指数,无抑郁指数<0.45;轻度抑郁指数0.46~0.55;中度抑郁指数为0.56~0.65;重度抑郁指数>0.6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郁论文:产后抑郁的护理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护理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主要表现是抑郁,多于产后2周发病,于产后4~6周症状明显[1]。

文献报道[2],国外发病率为3.5%~33.0%,国内为3.83%~18.48%。

产后抑郁不仅对产妇有较长时间的不良影响,严重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导致婴儿的认
知能力、情感、性格、行为障碍以及家庭关系的不和谐。

我们近年护理产后抑郁症患者32例,现就其护理作一简述。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年龄21~38岁,初产妇23例,经产妇9例,其中生女孩26例,生育畸形儿5例,死胎史3例,经济不佳11例,产后母亲角色适应不良27例。

2 抑郁症的诱因
引起产后抑郁症的原因比较复杂,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生理学因素: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黄体酮显着增高,皮质类固醇、甲状腺素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后这些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的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高级脑细胞活动而诱发抑郁。

产妇本人健
康状况对产妇产生抑郁情绪也有很大的影响。

②社会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夫妻感情不合、住房困难、婴儿性别及健康状况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③产妇心理因素:产妇对母亲角色缺乏认同,担心不能胜任母亲角色。

有些孕妇受传统思想及不良生育观的影响,注重新生儿的性别。

担心父母亲及爱人不喜欢女孩子。

无形中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④性格因素:性格内向者遇到问题容易发生精神抑郁。

3 对母乳的影响
有关研究表明,患有产后抑郁的产妇体内催乳素水平较正常产妇低,导致泌乳延迟,乳汁分泌量较少。

众所周知,母乳喂养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产后抑郁严重影响婴幼儿的健康、身体发育成长及行为、认知、情感的发展。

4 产后抑郁的护理
4.1 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

产妇由于分娩的疲劳,会阴切口的疼痛,剖宫产术后伤口的疼痛及子宫收缩痛等。

都更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过度的劳累会直接影响产妇的情绪。

尽量给产妇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

应加强护理工作效率,治疗和护理时间要尽量集中。

减少不必要的打扰和探视。

产后是产妇情绪最不稳定的时期,各种精神刺激都易激怒,尤其是敏感的话题,如:产妇的身材恢复,婴儿的性别及经
济问题等,都应该尽量避免。

4.2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氛围使产妇不感到孤独,家庭成员除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产妇外,要倾听产妇的倾诉,帮助产妇从心理上树立信心,及时调整孕妇的一些不良心态,消除烦闷。

不能对生男生女有任何的抱怨,让产妇觉得自己和孩子在家人心目中占有同样的地位,尽量给予她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家庭环境。

4.3 帮助产妇认同母亲角色。

主动与产妇交流,关心她们,倾听她们的想法和感受,指导产妇尽快适应母亲的角色,介绍有关母乳喂养及育婴的常识,做好母乳喂养指导,教会她们护理孩子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帮助照料新生儿。

宣教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有关新生儿生理现象知识,如新生儿黄疸,假月经,溢奶等现象。

指导产妇的饮食和营养搭配,保证孕妇营养和能量。

鼓励产妇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可以减轻其焦虑情绪,鼓励产妇积极有效地锻炼身体,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看一些产褥期保健知识及育儿方面的书籍。

教育产妇学会照顾自己和婴儿,顺利进行角色转换。

4.4 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提高临床护士、助产士的素质及整体护理水平,积极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使产妇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积极配合医务人员顺利完成分娩,医务人员在与产妇的接触过程中要亲切,温和,友善。

表达
出自己的关怀。

要视患者为亲人,使其处于良好的身心适应状态,减少产后并发症给产妇带来的心理负担。

本组32例产后抑郁症产妇,经过医护人员及家属密切配合,积极疏导情绪,帮助解除心理问题,主动提供医疗护理及生活等多方面的服务,随访1~2月,均摆脱抑郁困扰,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狄江丽,赵力.产后抑郁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5,8:419-4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