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思想史课件
2024年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件

2024年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件一、教学内容1.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起源与发展2. 孔子的学前教育思想3. 墨子的学前教育思想4. 孟子的学前教育思想5. 荀子的学前教育思想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各位先秦诸子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以及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起源与发展,掌握先秦诸子的基本教育观念。
2. 分析各位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 借鉴古代学前教育思想,提高学生对现代教育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先秦诸子教育思想的理解与比较。
教学重点:孔子的学前教育思想、墨子的学前教育思想、孟子的学前教育思想、荀子的学前教育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一个古代教育故事,引发学生对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新课内容讲解:(1)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2)孔子的学前教育思想:仁爱、礼仪、孝道、教学相长等。
(3)墨子的学前教育思想: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等。
(4)孟子的学前教育思想:性善论、仁政、民本等。
(5)荀子的学前教育思想:性恶论、法治、教育改造等。
3.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先秦诸子的教育思想。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新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起源与发展2. 孔子的学前教育思想仁爱礼仪孝道教学相长3. 墨子的学前教育思想兼爱非攻尚贤节俭4. 孟子的学前教育思想性善论仁政民本5. 荀子的学前教育思想性恶论法治教育改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孔子的学前教育思想。
(2)分析墨子的兼爱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3)论述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在教育实践中的不同体现。
2. 答案:(1)孔子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仁爱、礼仪、孝道、教学相长等,强调教育的道德性、实践性和个体性。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PPT课件

2021
2021
第三章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贾谊论早期教育 第二节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第三节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第四节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2021
2021
第一节 贾谊论早期教育
贾谊生平
➢ 少年有为 破格提拔 ➢ 权贵毁谤 被贬长沙 ➢ 居安思危 切中时弊 ➢ 忧郁而死 其功不灭
“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
2021
二、论胎教 朱熹认为对幼儿的教
育应从胎儿时期开始。 他吸收了先秦以来的胎 教思想。
2021
三、论幼儿教育内容
1、幼儿教育的基本内容流是孝悌诚敬 之实,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以及诗书 礼乐射御的初步知识。
2、专门编了一本《童蒙须知》,以作 为幼儿的守则。
2021
《童蒙须知》内分衣服冠履、 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 写文字、杂细事宜五部分, 对幼儿生活、学习等各方面 的行为规范都做了明确具体 的规定。
三是为幼儿慎择老师。 “夫太子,天下之本,其辅翼之不可不谨。”至 于皇孙,由于其“德性未定”、“闻见未广”, 则“保养之具,尤不可不严。” 太子、皇孙左右的官僚之选,不仅罕有称其 职者,而且多有“邪佞、儇薄、阘冗、庸妄之辈” 厕身其间。
2021
如此疏略“辅养之具”的择取,“是犹家有明 月之珠、夜光之壁,而委之衢路之侧,盗贼之冲 也,岂不危哉!”
2021
三、论早期教育
(一)早谕教 1、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论述 (1)“天下之命,县(悬)于太子” “太子正而天下定矣。”对太子的教育,实
乃治乱之机要。 (2)早期教育是整个人生教育的最重要 阶段,决定着他日后的成长道路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君子慎始。” “殷、周之君有道之长,2而021秦无道之暴”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堂PPT)

8
拓展影视
•导演:李安 •主演:苏拉·沙玛
伊尔凡·可汗 •上映日期:2012年11月22日
9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
(一)生活常规的培养
1.行为举止;2.起居饮食; 3.应对进退;4.卫生习惯。
10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37
背景资料(3)
蔡美儿的育儿观:
●要想走向卓越,就得坚持不懈地练习、练习、 再练习;而美国父母则不欣赏机械的重复。其实,不管 是弹奏钢琴还是演算数学,一旦孩子展现了杰出的天赋, 就会得到赞扬、钦佩和满足。这将为他们的人生奠定自 信的基石,并令艰苦卓绝、了无情趣的活动变得充满乐 趣。这样的良性循环,使父母更容易引导孩子们登上更 加努力的新台阶。
蔡美儿的育儿观:
●当我看到美国的父母试图用一次又一次的表 扬,来鼓励孩子完成那些诸如画出一条歪歪扭扭的线条 或学会挥舞这样极其简单的任务时,我发现中国父母有 两件事超越了美国的父母:(1)他们在孩子身上寄予了更 高的期望、更美的梦想;(2)他们更在意自己的孩子在人 生路上到底能“走”多远、能“跳”多高。
(二)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方法
2.激发兴趣 3.榜样示范 4.警示与示警
17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三、封建社会的胎教
(一)带有政治胎教学说 (二)趋于科学化的胎教
18
第三课 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四、慈幼机构的建立
(一)宫廷慈幼机构 (二)社会慈幼机构
19
五、封建社会儿童学前教育的特点
20
第四课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23
第四课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学前教育史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件

学前教育史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学前教育史》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具体内容包括:古代希腊、罗马、埃及等地的学前教育观念及其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人的教育观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观念和主要特点。
2. 掌握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教育理念。
3. 能够分析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启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理解与辨析。
教学重点:古代学前教育代表人物及其教育理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学前教育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学前教育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内容。
过程:展示图片(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5分钟)→ 导入新课(5分钟)2. 内容讲解:(1)古代希腊学前教育思想(30分钟)a. 柏拉图的教育理念b.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点(2)古代罗马学前教育思想(20分钟)a. 昆体良的教育观念b. 西塞罗的教育观点(3)古代埃及学前教育思想(20分钟)a. 古埃及的教育特点b. 古埃及的教育制度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古代学前教育情景,进一步理解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4. 例题讲解(20分钟):分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15分钟):出示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古代希腊学前教育思想柏拉图:理性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亚里士多德:德育、智育、体育、美育2. 古代罗马学前教育思想昆体良:重视家庭教育、注重道德教育西塞罗:人文主义教育、注重修辞学教育3. 古代埃及学前教育思想教育:培养忠诚、勇敢、智慧的公民制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师徒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2)分析古代罗马、埃及的学前教育特点。
学前教育史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优质课件

学前教育史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教材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具体内容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等古代学派关于学前教育的主张和理念,重点分析孔子、孟子、荀子等教育家的思想,以及古代蒙学教材的特点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理论。
2.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不同学派教育观点的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代各学派学前教育思想的异同。
教学重点:儒家、道家等主要学派学前教育思想的核心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蒙学教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学前教育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儒家、道家、墨家等古代学派的学前教育思想,对比分析其异同。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古代教育家,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例题讲解:以孟子的“性善论”为例,分析其教育思想在现代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的特点及其对现代幼儿教育的启示。
七、板书设计1.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2. 异同点比较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儒家与道家的学前教育思想,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中运用的看法。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从实际案例出发,分析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著作,深入了解其内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学前教育思想史

• 作业与思考
• 1、为什么奴隶社会特别重视天子的学前教育? 采取了什么措施? • 2、我国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如何?
• 一、奴隶社会的宫廷学前教育 • (一)意义和任务 • 奴隶社会家天下的宗法制和贵族专政决定了培养天 子的重要性。 • (二)奴隶社会的胎教 • 胎教:是指通过对孕妇实施外界影响,或通过孕妇 自我调节达到作用于体内胎儿,使其能良好地发育、 生长的教育过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 教的国家。 • 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文王的母亲太任。西周还建 立了胎教制度,以加强从外部对孕妇进行的约束。 “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 声滋味,以礼节之”。 • 《青史氏之记》记载:“古者胎教之道,王后有身, 七月而就蒌室,太师持铜而御户左---”
• 二、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 1.由于家庭的出现,原始社会的儿童社会公育已经 消失,而代之以家庭承担教育学前期儿童的任务。 • 2.由于奴隶主贵族居于统治地位,垄断着受教育的 权力,因而儿童的学前教育也仅限于奴隶主贵族的 家庭中实施。 • 3.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已有了较明确的年龄划分。 • 4.对幼儿实施的学前教育不仅有着鲜明的阶级性, 而且已经注意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制定相应的 学前教育计划。 • 5.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对学前教育尤为重视,不 仅建立了针对君主教育的保傅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 还提出了实施胎教的主张和具体要求。
第二节 中国奴隶社会儿童的学前教育
• 公元前21世纪,我国开始进入奴隶社会。由 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私有财 产便开始形成,原始社会逐渐解体,慢慢向 奴隶社会过渡。夏代开始,我国进入奴隶社 会。(夏代、商代、西周、春秋)在社会发 展的这一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 家机构的建立,文字的出现,学校开始产生。 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与此相对应的学前教 育也开始出现。
著名幼儿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PPT课件

二、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3.强调感觉训练(或称为感官教育)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感觉教育是重要内容。 她认为,3~6岁儿童是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因此,必 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 使他们通过与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感的感 觉和观察力,为高级的智力活动和思维活动 奠定基础。 “感觉隔离”是蒙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利感觉训练的一个重 要技术特点,目的是借助此方法有效地保持 儿童的注意,以增强儿童对物体特殊性的感
一、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5)强调作业的重要性 作业活动是幼儿的体力、智力和道德和谐发 展的一个主要方面。通过作业活动可以对幼 儿进行初步的教育。 他制定一套详细的幼儿园作业大纲,要求作 业活动严格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在作业活动中,教师应当对幼儿进行及时的 指导和帮助,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和认真作 业的习惯,促进其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1870~1952),是20世纪初欧洲著名的意大利女教 育家。她在幼儿教育和缺陷儿童教育方面卓有成就。 她是继福禄倍尔之后的一位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她是国际上公认的进步幼儿教育的先驱。 毕生致力于“科学的教育学”的探索,创办“儿童之家”, 创立独特的幼儿教育方法。
学前教育史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件

学前教育史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学前教育史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具体内容包括:古代希腊、罗马、中国及印度的学前教育理念和实践,重点分析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教育观点,以及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思想和实践方法。
2. 分析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比较分析能力。
3. 深入探讨古代学前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教学重点: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教育观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学前教育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学前教育与现代学前教育的区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3. 理论讲解:a. 介绍古代希腊、罗马、中国及印度的学前教育理念和实践。
b. 详细分析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教育观点。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代学前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并分享讨论成果。
5.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如何将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应用于现代教育实践。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概述a. 古代希腊、罗马、中国及印度的学前教育理念和实践b. 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教育观点2. 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特征3. 古代学前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特征。
b. 请分析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教育观点,并举例说明。
c. 请谈谈古代学前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2. 答案:a. 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特征:重视家庭教育、注重道德教育、强调实践教育等。
b. 略。
c. 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儿童教育的意义 2、儿童教育的内容 3、儿童教育的原则
①正面教育,防患末然 ②认真专一,知行并重 ③循序渐进,启发诱导
11
第四节 宋明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王守仁顺自然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因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故称阳明先生。王 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 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 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集 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谥文成,故后人又称 王文成公。
学前教育思想史
惠阳区职业技术学校 曾少坤
1
第一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2
一、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
学在官府(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百家争鸣
儒家:孔子 提出“有教无类”方针,打破了长期以来贵族对教 育的垄断;“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是对“天命论” 和“血统论”的有力冲击;主张的“学而优则仕”的选 官标准,则是对贵族世袭制度的否定。孔子关注人事、 倡导人本、重视人伦的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 核心。
1、重视早期教育 2、强调以身示范 3、加强礼乐教化 4、注意难易适中 5、力求宽严得当
1、及早施教 2、慎重择师 3、三育并举 4、深浅适宜
9
第三节 魏晋隋唐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魏晋玄学之风与隋唐三教调和 二、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颜之推(531年-约595年),字介,汉族,琅邪临沂(今山东 临沂)人。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 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在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是北 朝后期重要散文作品;《北齐书》本传所载《观我生赋》,亦为赋作 名篇。
8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秦朝的“以法为教”与两汉的“独尊儒术” 二、贾谊的早期教育思想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人,西汉初 期,儒家学者、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十八岁即以能诵《诗》 《书》、通诸子百家言、善属文而闻名于郡中,为李斯的学生河南 守吴公所器重。后在吴公的推荐下,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当时贾谊 才二十岁出头,其才华出从,很快超迁为太中大夫。不久贾谊上疏, 提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 官名,兴礼乐”(《汉书.贾谊传》),文帝想迁升贾谊任公卿, 但却遭到了权臣周勃、灌婴、张相如(东阳候)、冯敬等人的妒嫉 和反对,旋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因坠马而亡,自伤失职, 抑郁而死,卒年仅三十三岁。
法家:韩非子 重法轻德,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强 调以奖惩手段强化法制观念,从而教养 “明法”、 “行法”的人才,首开法制之先河。
6
二、《周易》中的学前教育思想 1、提倡早期教育 2、重视家庭教育 3、尊重儿童的自主性
7
三、《礼记》中的学前教育思想
1、儿童教育的起点是胎教 2、儿童教育的前提是慎择师保 3、儿童教育的内容重在品德修养 ①孝敬父母 ②尊重师长 ③养成良好习惯
4
一、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
学在官府(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百家争鸣
道家:老子、庄子 尖锐地批判了儒家的礼教,主张“绝圣弃智”、 “绝仁弃义”,倡导自然主义教育,反朴归真,遵循 “为道日损”的原则,行“不言之教”,以培养超凡脱 俗、自然无为的理想人格。
5
一、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
学在官府(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百家争鸣
3
一、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
学在官府(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百家争鸣
墨家:墨子 反对儒家以宗法等级制为基础的“礼乐”教育,主 张以“爱利万民”这出发点,通过“兼爱”教育,以实 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目标,以培养具备 “厚乎德行”、 “辩乎言谈”、 “博乎道术”的“兼 士” 为宗旨,特别注重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学习, 强调主动、实践、创造的教学方法,形成有别于其他派 别的独特个性。
1、儿童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2、儿童教育的程序 3、儿童教育的形式
①考之以德,督其谨饬 ③导之习礼,肃其威仪
①顺其自然,寓教于乐 ②随人分限,因材循序 ③分班教学,相互观摩
12
②讽之读书,开其知觉 ④诱之歌诗,发其志意
4、儿童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第四节 宋明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四、吕坤重禁戒的教育思想
吕坤(1536—1618),字叔简,号新吾,河南宁陵人。明万历 朝进士,官至山西巡抚、刑部侍郎。为政清廉,他与沈鲤、郭正域被 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主要作品有《实政录》、《夜气 铭》、《招良心诗》等,除《呻吟语》、《实政录》外,还有《去伪 斋集》等十余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水利、教育、 音韵、医学等各个方面。吕坤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代表作《吕 坤全集》是文化典籍整理中的原创性之作。
1、蒙养之道,贵在慎始 2、读书三要,首在心到 3、讲解之法,要在俗浅 4、识字明理,重在体认 5、依礼行事,禁戒谨严 6、诵诗咏歌,陶冶心灵
13
第五节 明清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 二、陆世仪熏陶涵养的教育思想
陆世仪(1611—1672),字道威,号桴亭,又号刚斋,江苏太 仓人。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明亡,隐居讲学,与陆陇其并称二陆。 他一生为学不立门户,志存经世,博及天文、地理、河渠、兵法、封 建、井田无所不通。其理学以经世为特色,这既是对晚明理学空疏学 风的批判,也适应明清之际社会变革的需要。著有《思辨录》、《论 学酬答》、《性善图说》、《淮云问答》,及诗文杂著等40余种、 100余卷。
1、家教奠基,父母有责 2、教儿婴孩,勿失良机 3、德艺双修,博专统一 4、偏宠有害,严教是爱
10
第四节 宋明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宋明时期的理学兴盛 二、朱熹重规范的教育思想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孝宗、光宗、宁宗四 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 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 封信国公,改徽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