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思想史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思想史

学前教育思想史

南京师范大学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学前教育思想史》是江苏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中的必修课、必考课,也是该专业自学考生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本课程是以历代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为主线,研究古今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的学科。

其特点是:具有教育学科和历史学科的双重性质,着重于理论视野的拓宽和学科历史感的养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外、古今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过程及一般规律,能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继承发扬本国与外国学前教育思想的精华,为深入学习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打好基础。

Ⅱ、课程内容(注)与考核目标上编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贾谊、颜之推、朱熹、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掌握各自的主要教育主张。

[学习内容]第一节贾谊的太子儿童教育思想一、论幼年太子教育的意义二、论“早谕教”(一)胎教(二)学前教育三、论师保博第二节颜之推的儿童家庭教育思想一、论学前家庭教育的意义二、论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三、论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方法(一)及早施教(二)严慈结合(三)均受勿偏(四)熏渍陶染四、《颜氏家训》述评第三节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一、论儿童教育的意义二、论学“眼前事”与编著《小学》三、首创《须知》、《学则》的教育形式,编著《童蒙须知》第四节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一、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揭露和批判二、论儿童教育的目的、内容三、顺应性情,激发兴趣四、量力施教,“随人分限所及”[考核知识点](一)贾谊的太子学前教育理论(二)颜之推的儿童家庭教育理论及《颜氏家训》(三)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四)王守仁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和改革儿童教育的主张[考核要求](一)识记1、贾谊、早喻教、选左右、师保傅。

2、颜之推、《颜氏家训》。

3、朱熹、《小学》、《童蒙须知》。

4、王守仁、顺应性情、量力施教。

(二)理解分析1、贾谊论太子獐教育的目的和实施。

第6章中国现代学前教育思想《学前教育史》教案

第6章中国现代学前教育思想《学前教育史》教案

第6章中国现代学前教育思想《学前教育史》教案引言:第6章《学前教育史》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其思想的演进密不可分。

本章将从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思想进程出发,探讨学前教育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理念,以期加深对学前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一、学前教育史概述学前教育史是研究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学前教育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演进历程。

随着社会的变迁,学前教育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从最初的普及教育到现代的全面发展,一直伴随着时代的进步。

二、中国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演进中国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演进,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倡导者的努力。

本节将以时间轴的形式,介绍学前教育思想的一些重要里程碑。

1898年:丁玲提出“孩子王”观念丁玲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早期倡导者之一,她提出了“孩子王”的观念,强调孩子作为国家的未来,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培养。

1917年:陶行知提倡幼儿园运动陶行知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提倡的幼儿园运动在中国迅速兴起,并推动了学前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1950年:国家开始重视学前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为学前教育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1980年:提出“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学前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学前教育开始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提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000年:构建“幸福教育”体系近年来,学前教育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有学者提出构建“幸福教育”体系,强调学前教育应该关注儿童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

三、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学派中国现代学前教育思想形成了几个重要的学派,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

1. 陶行知学派陶行知学派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兴趣引导和自主发展。

2. 杨东平学派杨东平学派主张幼儿教育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8045学前教育思想史第1章

28045学前教育思想史第1章

【考核知识点】1.贾谊关于及早施教、慎重择师、三育并举、深浅适宜的观点。

2.颜之推关于家庭教育的奠基作用,教育儿童的时机,德艺双修的教育内容,严格要求、熏陶感染及闻见结合的教育原则。

3.朱熹关于儿童教育的意义、内容和原则。

4.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目的、任务、程序、形式、原则与方法。

5.陆世仪关于重视早期教育、强调以身示范、加强礼乐教化、注意难易适中、力求宽严得当的观点。

6.张履祥关于正其心术、耕读相兼、谦虚笃实、恭俭勤谨、知耻改过的观点。

7.崔学古关于爱护儿童、因人而异、宽严相济、正面引导和家馆合作的观点。

8.唐彪关于尊重蒙师、分层致公、随读随解、启发思考和奖功督过的观点。

【考核要求】(一)概念掌握三公、《颜氏家训》、艺教、风化、眼学、《小学》、《童蒙须知》、主敬、考德、习礼、歌诗、随人分限、《节韵幼仪》、《初学备忘》、耕读相兼、《幼训》、爱养、《父师善诱法》、分层致功。

(二)理解分析贾谊、颜之推、朱熹、王守仁、陆世仪、张履祥、崔学古、唐彪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及其特色。

本章小结考核知识点(一)贾谊的太子学前教育理论(君主)(二)颜之推的儿童家庭教育理论及《颜氏家训》(三)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小事)(四)王守仁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和改革儿童教育的主张考核要求(一)识记1、贾谊、早喻教、选左右、师保傅。

2、颜之推、《颜氏家训》。

3、朱熹、《小学》、《童蒙须知》。

4、王守仁、顺应性情、量力施教。

(二)理解分析1、贾谊论太子教育的目的和实施。

2、颜之推儿童家庭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方法。

3、朱熹论儿童教育的意义、学眼前事主张。

4、王守仁对封建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自然教育论的意义、内容和原则。

(论述题)古代中国历史背景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以来主要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儒家的教育观也就成为古代正统的教育观,尤其是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倡人本、主仁义、重育人影响深远。

一、重人生,以人为本。

二、重道德,仁义并举。

学前教育思想史

学前教育思想史

• 作业与思考
• 1、为什么奴隶社会特别重视天子的学前教育? 采取了什么措施? • 2、我国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如何?
• 一、奴隶社会的宫廷学前教育 • (一)意义和任务 • 奴隶社会家天下的宗法制和贵族专政决定了培养天 子的重要性。 • (二)奴隶社会的胎教 • 胎教:是指通过对孕妇实施外界影响,或通过孕妇 自我调节达到作用于体内胎儿,使其能良好地发育、 生长的教育过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 教的国家。 • 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文王的母亲太任。西周还建 立了胎教制度,以加强从外部对孕妇进行的约束。 “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 声滋味,以礼节之”。 • 《青史氏之记》记载:“古者胎教之道,王后有身, 七月而就蒌室,太师持铜而御户左---”
• 二、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 1.由于家庭的出现,原始社会的儿童社会公育已经 消失,而代之以家庭承担教育学前期儿童的任务。 • 2.由于奴隶主贵族居于统治地位,垄断着受教育的 权力,因而儿童的学前教育也仅限于奴隶主贵族的 家庭中实施。 • 3.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已有了较明确的年龄划分。 • 4.对幼儿实施的学前教育不仅有着鲜明的阶级性, 而且已经注意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制定相应的 学前教育计划。 • 5.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对学前教育尤为重视,不 仅建立了针对君主教育的保傅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 还提出了实施胎教的主张和具体要求。
第二节 中国奴隶社会儿童的学前教育
• 公元前21世纪,我国开始进入奴隶社会。由 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私有财 产便开始形成,原始社会逐渐解体,慢慢向 奴隶社会过渡。夏代开始,我国进入奴隶社 会。(夏代、商代、西周、春秋)在社会发 展的这一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 家机构的建立,文字的出现,学校开始产生。 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与此相对应的学前教 育也开始出现。

10学前教育简史 (第十章 近代西方学前教育思想)

10学前教育简史 (第十章 近代西方学前教育思想)

第三节 欧文的学前教育思想
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 1771—1858)出生于 威尔士一家五金店商家,年少时很受父母的疼爱。
作为英国第一个创立学前教育机构(托儿所、幼 儿园)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欧文认为,要培养智育、 德育、体育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就必须把教育与生产 劳动结合起来。作为空想社会主义著名的代表人物,欧 文的教育思想是他的空想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学前教育思想在其整个教育思想中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第三节 欧文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 论人的性格形成
人的性格形成学说是欧文从事社会改革和教育实验 活动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
二、 创办性格形成新学院
欧文深信人的性格自出生后主要是由外力形成的,若一个人自出 生时就处于优良的环境中,并对他实施正确的教育且一直持续到受教育 者形成能够抵抗不良影响的牢固品格。1816年,欧文耗资一万英镑在其 工厂区建立了第一所相当接近现代标准的公共学校——“性格形成新学 院”,面向2—14岁的儿童、少年提供教育,另外还附设有成人教育班。
福禄贝尔于1826年出版的《人的教育》、 1843年出版的《慈母曲及唱歌游戏集》以及1861 年出版的《幼儿园教育学》,全面地反映了福禄贝 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四节 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 论教育的一般原理
(一) 自我活动的原则 (二) 连续发展的原则 (三) 劳作和宗教的原则 (四) 生产活动和勤劳教育 (五) 社会原则
第二节 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
四、 对卢梭学前教育思想的评价
夸卢梭的教育思想常被誉为是教育重心从成人向儿童转变的重大转折, 更被冠以教育史上的“哥白尼革命”之名,成为教育史上的佳话。
将卢梭与近代教育学说奠基人夸美纽斯进行比较的话,可以看出二者 在教育应顺应自然、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上不谋而合。

28045学前教育思想史第1章

28045学前教育思想史第1章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一、看拼音,写词语。

pǐn déxǐ quèmínɡ chán jiǎn yuèjù lídēnɡ míshànɡ wèi qīnɡ xiéjiū zhùshēn yín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拼音。

蒙.古包(méng měng)婆娑.起舞(suō shā)绷.着脸(bēng běng)用眼瞟.(piáo piǎo)囫.囵吞枣(hú hū)入场券.(quàn juàn)三、辨字组词。

胯(_________)缚(_________)锦(_________)焰(_________)跨(_________)傅(_________)绵(_________)滔(_________)四、先补全词语,再照样子写一写。

①呆(____)呆(____)②轻(____)轻(____)③别出(____)(____)④前功(____)(____)⑤化为(____)(____)⑥龙凤(____)(____)1.写出两个与①②形式相同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2.“独创一招,与众不同”是上面______的意思。

(填序号)五、选词填空。

严肃严厉严格严峻1.老班长忽然(_____)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

”2.张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_____),但同学们却很敬佩他。

3.升国旗的时候,同学们立正敬礼,显得很(_____)。

4.望着他那十分(_____)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六、按要求写句子。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忽然背后有一位游客说:“多好啊!”(改为不用“说”表达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露出胜利的喜悦。

学前教育学的历史演进

学前教育学的历史演进

学前教育学的历史演进一、学前教育思想的孕育和萌芽阶段(远古至19世纪初期)1.在西方,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已有丰富的学前教育思想。

(1)柏拉图在西方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

他主张儿童公育,并论述了学前儿童的游戏和故事材料的选择等问题。

(2)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论点,为人类研究儿童、教育儿童指出了正确方向.2.近代是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学前教育思想较集中地反映在众多教育家的教育论著中.(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是一位教育理论家,又是一位教育实践家。

他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其具有民主色彩的单轨学制,并撰写了历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以及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世界图解》,构建了学前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

他提出的学前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感观教育是学前儿童学习的基础等教育思想对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英国的哲学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根据培根的“经验论"论证了“白板说",并提出了儿童体育、美育、德育和智育的具体建议.(3)卢梭的近代儿童观为学前教育找到了出发点。

他在其教育代表作《爱弥尔》中强调教育回归自然,主张按照儿童的自然发展历程来进行教育。

同时,他关于生来具有学习能力的婴幼儿不是通过语言文字,而是通过经验并利用自己尚未成熟的器官进行学习的教育思想成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分水岭,对后世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有极其重要影响。

至此,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教育要适合于儿童,而不是使儿童去适应教育机构。

(4)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继承了前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的思想,并以比重的教育实践证明:一切教育都应以感官教育为基础,儿童学习的最好方式是操作,母亲是儿童的最好教师等原则和方法。

他著有《林哈德和葛笃德》、《母亲读物》等,还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心理学化的思想,强调教育必须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并最早提出了“儿童年龄越小越需要心理学知识的指导"的见解,为学前教育理论步入科学化铺平了道路。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

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

28045学前教育思想史笔记中国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贾谊(西汉初年)基本观点 1.及早施教:早谕教(胎教)2.慎重择师:“三公”:太子的老师:太师、太傅、太保3.三育并举:三公职责: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体、德、制)4.深浅适宜:根据学习能力确定教学速度与内容多少思想特点优:重视早期教育,提出深浅适宜、快慢得当、最大限度发挥学生智慧潜能的原则,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缺:针对君主提出,具有一定局限性。

颜之推(南北朝)《颜氏家训》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基本观点 1. 家教奠基,父母有责2. 教儿婴孩,勿失良机3. 德艺双修,博专统一艺教:“修以学艺”,一人有一技之长,可安身立命艺:“文艺”(六经、百家之书)“杂艺”(琴棋书画医数射卜)4. 偏宠有害,严教是爱5. 风化熏陶,闻见结合风化:父母为儿童创造良好家庭环境眼学:重视亲身直接观察以获取知识思想特点优:重视家庭教育、早期教育,对于家庭教育的意义、内容、方法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对当今家庭教育仍有教育意义缺:受阶级和时代局限,家庭教育中存在消极思想,如:重劳心、青劳力,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主张体罚等朱熹(南宋)儿童教育意义小学(儿童教育)与大学统一,前后一贯,抓好幼期教育,才能使心智充分发展儿童教育内容《小学》:以生动形象、激发兴趣为原则,广泛采集道德格言、训诫诗、故事等作为童蒙教材。

《童蒙须知》:从“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字”“杂细事宜”五个方面对儿童日常行为规范作了详细规定。

教育原则 1.正面教育,防患未然2.认真专一,知行并重主敬:一种学习态度“敬”:(1)认真严谨(2)专心一致3.循序渐进,启发诱导思想特点重视儿童教育、童蒙教材,重视规范的教育思想王守仁(明代)一位理学家,继承发展陆九渊的“心学”,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主张自求自得,提倡独立思考教育目的明人伦:明白处理人际关系准则——培养德性是儿童教育的主要任务儿童教育的程序和形式考德:考察学生在家里的行为表现读书: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习礼:培养儿童品德习惯的重要途径歌诗:陶冶心灵,激发儿童志趣意向,排解忧闷烦恼教育原则与方法1.顺其性情,寓教于乐2.随人分限,因材循序:儿童有个性能力的差异,按照儿童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教学3.分班教学,相互观摩思想特点提倡顺应儿童性情,按照儿童能力,寓教于乐,提出了四种教学手段,设计每日功课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近代教育理论的产生开创新河陆世仪(明清之际)教育观点 1.重视早期教育 2.强调以身示范 3.加强礼乐教化4.注意难易适中《节韵幼仪》:陆世仪从而特点出发,选择古今有关幼儿礼仪的知识,编成三五字一句的书,易读易解,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师范大学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学前教育思想史》是江苏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中的必修课、必考课,也是该专业自学考生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本课程是以历代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为主线,研究古今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的学科。

其特点是:具有教育学科和历史学科的双重性质,着重于理论视野的拓宽和学科历史感的养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外、古今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过程及一般规律,能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继承发扬本国与外国学前教育思想的精华,为深入学习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打好基础。

Ⅱ、课程内容(注)与考核目标上编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贾谊、颜之推、朱熹、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掌握各自的主要教育主张。

[学习内容]第一节贾谊的太子儿童教育思想一、论幼年太子教育的意义二、论“早谕教”(一)胎教(二)学前教育三、论师保博第二节颜之推的儿童家庭教育思想一、论学前家庭教育的意义二、论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三、论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方法(一)及早施教(二)严慈结合(三)均受勿偏(四)熏渍陶染四、《颜氏家训》述评第三节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一、论儿童教育的意义二、论学“眼前事”与编著《小学》三、首创《须知》、《学则》的教育形式,编著《童蒙须知》第四节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一、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揭露和批判二、论儿童教育的目的、内容三、顺应性情,激发兴趣四、量力施教,“随人分限所及”[考核知识点](一)贾谊的太子学前教育理论(二)颜之推的儿童家庭教育理论及《颜氏家训》(三)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四)王守仁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和改革儿童教育的主张[考核要求](一)识记1、贾谊、早喻教、选左右、师保傅。

2、颜之推、《颜氏家训》。

3、朱熹、《小学》、《童蒙须知》。

4、王守仁、顺应性情、量力施教。

(二)理解分析1、贾谊论太子獐教育的目的和实施。

2、颜之推儿童家庭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方法。

3、朱熹论儿童教育的意义、学眼前事主张。

4、王守仁对封建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自然教育论的意义、内容和原则。

第二章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康有为、蔡元培、张宗麟的儿童教育思想,熟练掌握张雪门、陶行知、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康有为的学前儿童公育思想一、论儿童的“公养”、“公育”二、论胎教(一)胎教的意义(二)胎教的内容和实施方法三、论婴幼儿教育(一)环境的选择(二)教育宗旨(三)管理制度第二节蔡元培的儿童教育思想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论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三、学前儿童公育的思想四、倡导学前儿童的美育第三节张雪门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一、论幼稚教育的目的(一)以培植士大夫为目标的幼稚教育(二)以培养宗教信徒为目标的幼稚教育(三)以发展儿童个性为目标的幼稚教育(四)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二、论幼稚园的行为课程(一)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含义(二)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组织(三)幼稚园行为课程的教学法三、论幼稚师范教育(一)关于见习、实习的场所(二)关于见习、实习的时间安排(三)关于实习的组织第四节陶行知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一、生活教育理论(一)生活教育理论的产生与确立(二)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三)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质二、论学前教育的意义三、论学前教育的服务方向四、论创造的儿童教育(一)认识儿童的创造力(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三)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五、论艺友制的幼稚师范教育第五节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一、活教育理论(一)目的论(二)课程论(三)方法论二、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一)儿童期对人生和教育方面的意义(二)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幼稚教育(三)学前儿童的发展阶段与教育三、论家庭教育(一)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二)要把科学地了解儿童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依据(三)要把教育功能自然地渗透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四、论幼稚园教育(一)办好幼稚园的15条主张(二)幼稚园的课程理论第六节张宗麟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一、论幼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二、论幼稚教育的服务对象和发展方向(一)幼稚教育的服务对象(二)幼稚教育的发展方向三、论幼稚园的课程(一)课程的含义(二)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四、论幼稚园教师的培训(一)细稚园教师的任务(二)幼稚园教师的培养(三)幼稚园教师的进修[考核知识点](一)康有为的学前儿童公育思想(二)蔡元培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尚自然展个性、公育理想及学前儿童美育(三)张雪门论幼稚教育的目的、幼稚园课程、幼稚师范教育(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服务方向、创造教育、师范教育(五)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及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幼稚园教育(六)张宗麟论幼稚教育的作用及服务方向、幼稚园课程及幼稚园师资[考核要求](一)识记1、康有为、《大同书》、人本院、育婴院、慈幼院。

2、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尚自然展个性、学前儿童公育。

3、张雪门、细稚教育的目的、幼稚园行为课程教学法。

4、陶行知、幼稚园之新大陆、六大解放、艺友制。

5、陈鹤琴、活教育的三大纲领、幼儿的心理特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幼稚园的15条主张、幼稚园的五指活动。

6、张宗麟、幼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服务方向。

(二)理解分析1、康有为的“公养”、“公育”思想。

2、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基本精神,学前儿童美育的要义。

3、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基本精神,幼稚师范办学的基本经验。

4、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精神,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服务方向。

5、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幼稚园课程论的基本要点,对儿童心理和家庭教育进行实验研究的意义。

6、张宗麟论述幼稚教育的地位、作用和服务方向的基本精神,幼稚园师资培养的基本经验。

下编外国学前教育思想第一章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古希腊、古罗马学前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掌握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学习内容]第一节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一、柏拉图的哲学观和政治观二、柏拉图论教育的作用任务三、柏拉图论学前教育(一)论儿童的优生优育(二)论学前教育内容(三)论儿童心灵教育和体育教育第二节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一、亚里士多德论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二、亚里士多德论教育的年龄分期三、亚里士多德论学前教育(一)胎教问题(二)婴细儿阶段的教育第三节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一、昆体良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二、昆体良论学前教育(一)论儿童要及早受教育(二)论游戏(三)论记忆力和创造性(四)论娇惯儿童的危害及榜样(五)论体罚(六)论儿童的看护者和教师[考核知识点](一)柏拉图论教育的作用和任务(二)柏拉图论学前教育(三)亚里士多德论教育的年龄分期(四)亚里士多德论学前教育(五)昆体良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六)昆体良论学前教育[考核要求](一)识记柏拉图、《理想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二)理解分析1、柏拉图论教育的作用和任务2、柏拉图学前教育思想述评3、亚里士多德论教育的年龄分期4、亚里士多德学前教育思想述评5、昆体良学前教育思想述评第二章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理解和掌握近代几个资产阶级教育家的主要教育观点,并且能给予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学习内容]第一节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主要教育活动与著作二、论儿童的本质三、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四、论学前教育(一)论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二)论学前獐的智育和德育(三)论学前獐的教育方法(四)论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第二节洛克的儿童教育思想一、生平与教育活动二、绅士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三、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一)关于教育的作用(二)关于教育的目的(三)关于教育的形式四、论儿童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一)论儿童的体育(二)论儿童的道德教育(三)论儿童的智育第三节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一、生平和哲学观、社会政治观二、自然教育观(一)自然教育的作用(二)自然教育的目的三、教育的年龄分期思想(一)论儿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二)论儿童的感觉教育第四节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实践活动二、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三、论爱的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论爱的教育(二)论家庭教育四、论要素教育和各科教学法第五节赫尔巴特的儿童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二、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三、论教育目的四、论儿童管理(一)儿童管理的目的(二)儿童管理的方法五、论教学(一)“教育性教学”原则(二)学科课程体系(三)形式阶段教学法六、论训育七、论学前儿童教育第六节福禄倍尔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二、论教育目的和教育原则(一)发展的原则(二)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三、论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四、论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一)游戏及“恩物”(二)幼儿园教育的其他内容[考核知识点](一)夸美纽斯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二)夸美纽斯论学前教育(三)洛克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四)洛克论儿童的体育、道德教育和智育(五)卢梭的自然教育观(六)卢梭的教育的年龄分斯思想(七)裴斯泰洛齐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八)裴斯泰洛齐论爱的教育和家庭教育(九)赫尔巴特论儿童管理(十)赫尔巴特论教学(十一)赫尔巴特论学前儿童教育(十二)福禄倍尔论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十三)福禄倍尔论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考核要求](一)识记《母育学校》、“教育适应自然”、《教育漫话》、“白板说”、《爱弥儿》、“自然后果法”、《林哈萨克德和葛笃德》、《普通教育学》、“教育性教育”、《人的教育》、“恩物”。

(二)理解分析1、评述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2、夸美纽斯学前教育思想述评3、试述洛克的儿童体育思想4、试述洛克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5、评述卢梭的自然教育观6、评述卢梭的感觉教育论7、评述裴斯泰洛齐的家庭教育思想8、评述赫尔巴特的儿童管理思想9、试述赫尔巴特的学前教育思想10、评述福禄倍尔的游戏理论第三章现代学前教育思想[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现代学前教育思想和发展,理解和掌握现代几个著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观点,并且能给予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学习内容]第一节爱伦·凯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二、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三、论家庭教育(一)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二)论父母如何正确地进行家庭教育四、论幼儿未来学校第二节杜威的儿童教育思想一、生平与教育活动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三、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一)“教育即生长”(二)“教育即生活”(三)“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四、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五、教学理论(一)课程与教材(二)教学组织形式(三)教学方法和步骤六、论学前教育(一)论幼儿期的重要性(二)论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第三节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二、论教育原则和教育环境(一)论教育原则(二)论教育环境三、论感官教育(一)论感官教育的重要性(二)论感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四、论幼儿的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和游戏第四节克鲁普斯卡娅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及教育活动二、论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三、论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四、论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一)论体育(二)论德育(三)论智育(四)论游戏和玩具第五节皮亚杰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著作及思想基础二、发生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三、儿童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方法(一)教育的目的(二)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四、论儿童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一)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二)皮亚杰道德教育理论主要特点[考核知识点](一)爱伦·凯“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的含义..(二)爱伦·凯论家庭教育(三)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四)杜威的教学理论(五)杜威论学前教育(六)蒙台梭利论教育原则和教育环境(七)蒙台梭利论感官教育(八)克鲁普斯卡娅关于学前社会教育重要性的论述(九)克鲁普斯卡娅关于学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论述(十)皮亚杰关于儿童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方法的论述(十一)皮亚杰的道德教育理论[考核要求](一)识记爱伦·凯、“儿童的世纪”、《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长”、“儿童中心主义”、“儿童之家”、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