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具

合集下载

茶具文化

茶具文化

储茶用具
泡茶用具
泡茶用具
讲究饮茶的人,对泡茶用具是十分挑剔的。在比较正规的情 况下,泡茶用具与饮茶用具往往一分为二,以确保饮茶有滋 有味,有模有样。正规的泡茶用具,最常见的是茶壶。其大 小各异,外观不同,但多以有助于茶水味道纯正的紫砂陶、 陶瓷制成。 使用茶壶泡茶之前,应对茶壶洗涮干净,不要使其茶垢遍布。 不要使用浑身伤残的茶壶去招待尊贵的客人。特别要注意的 是,不要使用茶壶内剩余的旧茶待客。
• 茶具的实用性 • 饮茶之时,所选茶叶的具体品种不同,所需茶具的品种也会有 所不同。不过在一般情况下,饮茶大都少不了储茶用具、泡茶 用具、饮茶用具。 • 储茶用具 • 储茶用具,指的是平日存放茶叶的专用器皿。它的基本要求是: 防潮、避光、隔热、无味。因此,用来存放上佳的茶叶,最好 选用特制的茶叶罐,如铝罐、锡罐、竹罐,尽量不要使有不符 合要求的玻璃罐、塑料罐,更不要长时间以纸张包装、存放茶 叶。 • 待客饮茶之际,最好不要当着客人的面从储茶用具之内取茶冲 泡。万一非此不可,则切记不要直接下手抓取茶叶,而应以匙 去取,或是直接以茶罐将茶叶倒入茶壶、茶杯。
• ⑵白瓷茶具
• 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 长等特点。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 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 早在唐时,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唐朝白居易还作诗盛赞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元代,江西 景德镇白瓷茶具已远销国外。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 这种白釉茶具,适合冲泡各类茶叶。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 装饰典雅,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 物故事,或缀以名人书法,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使用 最为普遍。
• 二、瓷器茶具

紫砂壶的使用方法

紫砂壶的使用方法

紫砂壶的使用方法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茶具之一,以紫砂泥制成,具有独特的造型和功能。

使用紫砂壶泡茶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以下是详细介绍紫砂壶的使用方法。

一、准备工作1. 选择合适的紫砂壶:紫砂壶的大小要根据泡茶的人数来选择,一般情况下以100ml~300ml为宜。

2. 清洗和浸泡:新买的紫砂壶需要先用清水清洗,然后将其浸泡在清水中2~3天,以去除可能残留的杂质和味道。

二、泡茶步骤1. 烧水:根据不同的茶叶种类和泡茶需求,选择适宜的水温。

一般来说,绿茶以80左右的温水为宜,红茶和普洱茶可以选择90以上的热水。

2. 加茶:将泡茶所需的适量茶叶放入紫砂壶中,瓷茶杯中可选择用茶叶过水,能将茶叶浸泡均匀。

3. 冲水:用热水稍微冲洗一下紫砂壶内壁和盖子,这样可以使紫砂壶升温,并且将冷壁热壁保持均衡。

4. 先洗茶:倒入热水,等待一段时间,然后将茶水倒出来,这个过程可以除去茶叶表面的灰尘和储存在茶叶中的杂质。

5. 第一泡茶:将热水倒入紫砂壶中,大约到九分满的位置,盖上壶盖,等待一段时间让茶叶散开。

6. 倒茶:将第一杯茶用小茶杯舀出,然后用盖子稍微压一下茶叶,使茶汤留在壶内。

7. 等待:等待第一杯茶喝完后,再次倒水泡第二杯茶,此时的泡茶时间短一些,一般控制在20~30秒,泡三至五次。

8. 整理:将茶汤全部倒出,保持紫砂壶内部干燥,防止茶渍积累。

三、保养和清洁1. 使用后的紫砂壶需要及时清洗干净,以免茶渍残留。

2. 清洗时使用清水,不要使用清洁剂,以免影响紫砂泥的特质。

3. 如果紫砂壶内壁有茶渍积累,可用茶刷轻轻刷洗,不要使用硬物擦拭。

四、养护和保养1. 紫砂壶使用一段时间后,壶壁会逐渐光滑,产生油亮的质感,这是壶泡茶的“变老”现象,被誉为“壶自生香”,并且壶的整体色泽也会逐渐变化。

2. 紫砂壶使用后应及时晾干,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3. 紫砂壶保存时可以用纱布或纸巾包裹,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4. 紫砂壶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选择定期保养和养护,如用冷水浸泡,使壶体完全吸水,保持其质地的韧性和光滑度。

中国十大品牌红木茶盘 实木茶盘

中国十大品牌红木茶盘 实木茶盘

中国十大品牌红木茶盘实木茶盘1、【茶话古今】实木茶盘【茶话古今】茶盘中国10大茶盘品牌之一,【茶话古今】茶盘均采用酸枝木、黑檀木、鸡翅木、花梨木等红木制作而成。

茶盘工艺制作细腻,雕刻精美,质量一流而且价格实惠,产品涵盖中高档各个档次。

2、福建省德化县唐丰陶瓷有限公司福建省德化县唐丰陶瓷有限公司经销批发的茶具、茶盘、紫砂茶具、办公杯、茶叶罐畅销消费者市场,在消费者当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公司与多家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福建省德化县唐丰陶瓷有限公司经销的茶具、茶盘、紫砂茶具、办公杯、茶叶罐品种齐全、价格合理。

3、金灶茶具金灶茶具中国驰名商标。

4、汉唐茶盘有限公司台州汉唐茶具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大型的茶具专业制造商之一,集茶具开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拥有10大色系,150余种款式的产品。

公司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是1996年创建的浙江黄岩时新茶艺厂。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公司已发展成为具有相当生产规模,设计开发能力强大,技术力量雄厚的国内行业龙头企业。

5、福建一壶茶艺有限公司福建一壶茶具店一直坚持着精益求精的品牌理念和弘扬中国茶文化的企业宗旨。

我们的每一件茶具茶桌,都是设计团队匠心独运的结晶。

每一道生产制作工艺都是生产者精心严苛的心血。

经过公司全体上下的团结协作与不懈努力,我们呈现给爱茶友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件商品,更是一件得天独厚的艺术品。

6、泉州鑫阳光茶具有限公司泉州鑫阳光茶具有限公司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原惠南工业区)埕边加油站向西两百米,占地面积33亩,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公司以弘扬中国茶文化为己任,坚持“诚信规范,科学创新”的经营理念,传承历史工艺,以进口黑檀、黑紫檀、花梨木、绿檀木、鸡翅木、红檀、红酸枝等优质原木为材料,引用现代技术,力造经典传奇的工艺品、古典家具、茶艺、茶道精品。

7、好生意茶具有限公司好生意茶具有限公司是端砚石茶盘、檀木茶盘、茶道、茶台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8、美信茶具有限公司美信茶具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90年的紫砂茶具及陶瓷茶具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主营紫砂茶具、陶瓷茶具、茶配件。

建盏款式介绍

建盏款式介绍

建盏款式介绍一、建盏的起源与发展1.1 建盏的历史背景建盏,是中国传统的茶具之一,起源于宋代。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茶叶的煮制和品饮逐渐兴盛起来。

建盏应运而生,成为当时茶道中不可或缺的器具。

1.2 建盏的发展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盏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不同的款式和风格。

在明代和清代,建盏的制作工艺达到了顶峰,各个地区都有独具特色的建盏款式。

二、建盏的主要款式2.1 龙泉青瓷建盏龙泉青瓷建盏是中国建盏制作的代表之一。

其最大特点是采用了龙泉青瓷的瓷胎,瓷质细腻,釉面晶莹剔透。

龙泉青瓷建盏注重形制的简洁和线条的流畅,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觉。

2.2 宜兴紫砂建盏宜兴紫砂建盏是中国传统茶具中的瑰宝,得益于宜兴的地理环境和泥料的特殊性,宜兴紫砂建盏具有独特的气质和品质。

它以其独特的朴实、自然和纯粹的风格,成为茶艺师和收藏家们追逐的对象。

2.3 建窑白瓷建盏建窑白瓷建盏是中国建盏中的一种高端款式。

建窑白瓷建盏制作精美,瓷质洁白如玉,给人以高雅和纯净的感觉。

它的釉面细腻,整体造型简约大方,让人感受到一种高贵华美的美感。

2.4 刻纹建盏刻纹建盏是一种在建盏表面刻上各种装饰纹样的款式。

刻纹建盏丰富多样,有花鸟、山水、人物等各种刻纹样式。

刻纹的精细程度和纹样的独特性,都能体现出制作者的技艺水平和创作才华。

2.5 彩绘建盏彩绘建盏是在建盏表面进行彩绘工艺装饰的款式。

彩绘建盏的色彩斑斓,富有生机和艺术感。

彩绘建盏的图案内容多样,可以是花鸟、山水、人物等各种图案。

三、建盏的选购与鉴赏3.1 选购建盏的要点选购建盏时,需要注意盏体的形状和大小是否适合自己的使用习惯,盏体是否均匀和整齐,釉面是否光滑,细节是否精细等。

同时还要考虑建盏的款式和风格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品味。

3.2 鉴赏建盏的技巧鉴赏建盏时,可以从建盏的瓷质、釉面、形制、纹样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重要的是要观察建盏的细节,如釉面的光泽度、纹样的刻画程度等。

通过对比和参考一些专业的建盏鉴赏书籍和资料,可以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

中国茶具文化

中国茶具文化

中国茶具文化中国茶具文化精华导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想要学好茶艺就必须使用好的茶具。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妙器茶艺四事,茶具乃其一端。

中国茶具在唐代以前是与食器混用,作为品茗专用的茶具草创于唐代,陆羽功不可没;宋承唐制,为适应斗茶游戏有所损益;明清趋于完善,尤以宜兴紫砂壶以其艺术性、文人化而被誉为神品。

茶具发展总趋势是由繁趋简、由粗趋精,历古朴、富丽、淡稚三个阶段。

茶具的发展与文化同步、与茶道同步。

茶具始于何时?西汉末年,王褒的《僮约》有“烹茶尽具”之说,是否有专用茶具?不得其详。

《广陵耆老传》内云:“晋元帝时,有老妪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yù)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

”老妪所卖为茶粥,非饮料而是食品,那器大概是食器兼用作茶具。

左思《娇女》诗有“止为茶荈据,吹嘘对鼎二(lì)”两句,虽以茶为饮品,然“鼎二”是当时的食器而非茶器。

说得更明白的是晋代卢琳的《四王起事》记晋惠帝遇难逃亡,返回洛阳,有侍从“持瓦盂承茶,夜暮上之,至尊饮以为佳”。

这段文字说明晋代已有饮茶时尚,但承茶之具是瓦盂,即盛饭菜的土碗。

显然,唐代以前是茶具与食器混用。

事实上,茶具专用始于唐代,陆羽应得此项发明专利。

《茶经》详述28种茶具,内生火用具有风炉、灰承、筥(jǔ)、炭二和火夹5种,煮茶用具有鍑(即“釜之大口者也”)和交床2种,制茶用具包括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和则6种,水具包括水方、漉水囊、瓢、竹夹和熟盂5种,盐具包括鹾(cuó)簋(guǐ)和揭2种,饮茶用具包括碗和札2种,清洁用具包括涤方、滓方和巾3种,藏陈用具包括畚、具列和都篮3种。

茶具28种中望文生义亦难晓其功用的有几种,如“筥”,是放炭的箱子,竹或藤编,高1尺2寸,底7寸。

炭二是二火或敲炭用的铁捧,长1尺。

鍑,即釜或锅,生铁制成。

交床是放鍑的架子。

罗合是罗筛与盒子。

则是量茶用具。

鹾簋是放盐器皿。

揭是取盐器具。

熟盂是盛开水的容器。

中国茶道茶具简介

中国茶道茶具简介

中国茶道茶具简介中国茶道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茶具作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承载着文化传承和品茶仪式的重要角色。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中国茶道中常见的几种传统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碟和茶托。

一、茶壶茶壶是茶道中最重要的茶具之一,也是用来沏泡茶叶的主要工具。

中国的茶壶种类繁多,因其材质、形状和工艺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常见的茶壶有紫砂壶、瓷壶、玻璃壶等。

1. 紫砂壶:紫砂壶是中国传统的名茶壶,其由富含铁质的宜兴紫砂泥制成,具有保温、透气、易于保养等特点。

紫砂壶不仅外形美观,还能增添茶汤的口感和香气。

2. 瓷壶:瓷壶是中国茶道中最常见的茶壶之一,其釉色艳丽,造型独特。

瓷壶表面光滑,易于清洗,适合沏泡多种茶叶。

3. 玻璃壶:玻璃壶是一种透明的茶壶,可以清晰地观察茶叶的变化过程。

玻璃壶通常使用于绿茶或花茶的沏泡,能够展现茶叶在水中的舞蹈美。

二、茶杯茶杯是品茶时专门用来盛放茶汤的器具。

中国茶道中常用的茶杯有紫砂杯、白瓷杯和透明玻璃杯等。

1. 紫砂杯:紫砂杯是由宜兴紫砂泥制成的茶杯,杯壁厚实,杯底略微凸起,杯沿光滑,握感舒适。

紫砂杯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保持茶汤的温度。

2. 白瓷杯:白瓷杯通常采用高温烧制而成,杯面洁白光滑,给人以简洁、清雅之感。

白瓷杯可以凸显茶汤的色泽和透明度,适合品饮绿茶或清香型茶叶。

3. 透明玻璃杯:透明玻璃杯可以让人清晰地观察茶汤的色泽和浮动。

杯底的坡度设计能够方便观察茶叶的底部形态和悬浮状态。

透明玻璃杯通常使用于品饮花茶或乌龙茶等。

三、茶碟茶碟是茶杯的配套器皿,用来放置盛茶的茶杯。

茶碟通常由瓷器或玻璃制成,形状圆盘状或托盘状,样式简约、典雅。

茶碟的作用不仅是为茶杯提供一个放置的平台,而且可以用来观察茶杯底部的空气孔,判断茶水的品质和香气。

在茶道中,茶碟也是视觉上的一种装饰。

四、茶托茶托是茶道中的附属用具,用于托起茶杯和茶壶,防止烫伤桌面。

茶托通常采用瓷器或竹木材质制成,制作精美,外观简单大方。

茶具基本知识

茶具基本知识

7、青花瓷茶具的特点
青花瓷茶具是在白瓷内或外缀以青色文饰、 清丽恬静,既典雅又丰富。
8、紫砂茶具的产地
紫砂茶具的产地是江苏省宜兴市。
9、瓷器茶具的生产流程 制泥——做柸——凉柸——上釉——烧制
10、闻香杯的作用 圆柱状的闻香杯有留香的特性,闻香杯是
供品茶者嗅闻留在杯中茶香的一种用具。
11、滤网的作用
22、玻璃茶具的特点
玻璃茶具在20世纪才被广泛应用。玻璃茶 具是由一种质地纯净透明的原料作而成,其 生产原料一般由纯碱、石英砂组成。玻璃茶具 的优点是透明度好,所以比较适合冲泡观赏性 茶类。它的缺点是传热快、易烫手。
23、盖碗茶具的特点
盖碗茶具是指有盖的茶具,底有盏托,它 比玻璃杯保温性要好一些,一般用于冲泡花茶。 盖碗茶具的杯盖能蕴集茶香和花香;碗盖的主 要用途是闻香及撇茶,它还有防止香气挥发的 作用。盖碗泡茉莉花茶可以发挥花茶的香气特 点。
24、瓷质茶具的特点
瓷质茶具的历史悠久,据考证,瓷具源于东汉 时期,早在唐代时,陆羽就推崇河北邢窑的白瓷和 浙江越窑青瓷。景德镇白瓷茶具“白如玉、明如镜、 薄如纸、声如磐”,特别适宜冲泡红茶,白瓷茶具 也可用来泡乌龙茶和绿茶。青瓷茶具“类冰”、 “类玉”,冲泡绿茶,汤益清。唐代青瓷茶具适合 饮煎茶。青花瓷茶具主要产于江西景德镇,青花瓷 茶具色泽鲜艳、图案内容丰富、深受茶客青睐。青 花瓷茶具也可沏泡花茶、八宝茶类。还有宋代的黑 瓷茶具,斗茶常用并富有情趣。
16、盖碗的组成 盖碗又称“三才碗”,一式三件,下有托, 中有碗,上置盖。蕴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 之”的道理。
17、冲泡绿茶的常用茶具
冲泡名优绿茶的常用茶具为玻 璃杯,是为了便于观赏芽叶形状。 冲泡西湖龙井茶一般采用敞口透明 的玻璃杯;普通绿茶可用盖碗来冲 泡,冲泡绿茶 不加盖,是为了保 持绿茶清汤绿 叶的品质特征;在 家庭中,可用瓷杯来冲泡普通绿茶。

9茶具

9茶具

碗 用以品茗饮茶
札 刷子,用以清洁器物
7、清洁用具:包括涤方、滓方、踏板巾。
涤方 用木板制成来盛废水
滓方 用木板制成以收集茶渣
巾 用以擦拭器物
8、藏陈用具:包括畚、具列和都篮。
畚 用以贮藏茶碗
具列 煮茶时陈列茶器的架子
都篮 用以收藏茶器的篮子
唐 秘色瓷侈口碗

邢窰白釉葵花淺底瓷碗
唐 越窰青瓷碗
1、生火用具:包括风炉、灰承、筥、炭挝、 火荚。
风炉 用以生火煮水
筥 用竹或藤编织的炭 篓子
炭挝 用以敲碎炭的铁 锤子
火荚 用铜或铁制作的两 支夹火炭的筷子
2、煮茶用具:包括鍑、交床。
鍑 生铁铸成的烧开水的锅
交床 用以固定鍑于风炉之上
3、炙、碾茶用具:包括竹夹、纸囊、碾、则、 罗合、拂末。
竹夹 用以夹茶饼在火上烤
瞿應紹紫砂竹銘石瓢茶壺
陳鴻壽、楊彭年、汪鴻合製錫卻月茶壺
朱堅製錫酒杯一對
清 乾隆
青花御制詩文蓋碗
清 康熙
十二花神杯
清 雍正
墨彩山水紋蓋碗
清 乾隆 琺瑯彩錦上添花紅地茶碗
三、现代主要泡茶器具
这一单元我们将以现代生活上常使用 的散叶形茶泡茶方式,说明其基本配备的 用具。
当我们泡茶时,将茶具区分成下列四 大类,并分区使用,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这四大类分别为:
4、元代茶具
元代茶事上的特色是条形散茶已在全国 范围内兴起,饮茶方式采用沸水直接冲泡散 条形茶饮用的方法。 元代茶具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茶叶 加工,还是饮茶方法,抑或是使用的茶具, 元代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个过渡 时期。
元代,青花瓷加工技术成熟,景德镇 德青花瓷盛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盘: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向客人奉茶时也使用, 常用竹、木制作而成,也有用陶瓷制作而成。
茶巾:用来擦干茶壶或茶杯底部残留的水滴,也可用来擦拭清洁 桌面。
容则:摆放茶则、茶匙、茶夹等器具的容器。 茶盂:主要用来贮放茶渣和废水,以及尝点心时废弃的果壳等物, 多用陶瓷制作而成。
大学茶道之中国茶具
大学茶道之中国茶具
中国茶具
大学茶道之中国茶具
[ 教学要点 ] 茶具的种类及产地、茶具与茶的关系
[ 考核要求 ] 识记:茶具的种类及产地 领会:茶具使用的发展历史 运用:紫砂茶壶的选择方法;
琅琊榜剧照 历史南北朝茶器
大学茶道之中国茶具
大学茶道之中国茶具
第一节 茶具的种类及产地 茶具亦茶器,由开始的茶碗,而逐渐出现了茶杯、茶壶和茶盘等成套器
品茗杯:品茗所用的小杯子。 闻香杯:此杯容积和品茗杯一 样,但杯身较高,茶道之中国茶具
大学茶道之中国茶具
六、涤茶器 茶船(茶洗):盛放茶壶的器具,当注入壶中的水溢满时,茶船
可将水接住,避免弄湿桌面(上方为盘,下面为仓)。茶船有竹木、 陶及金属制品。
大学茶道之中国茶具
四、漆器、竹木茶具 1.漆器 漆器茶具是采用天然漆树汁液,经掺色后,再制成绚丽夺目的器件。在
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中,已有木胎漆碗。但长期以来,有关漆器的记载很 少,直至清代,福建福州出现了脱胎漆茶具,才引起人们的关注。
脱胎漆茶具,制作精细复杂,先要按茶具设计要求,做成木胎或泥胎模 子;其上以夏布或绸料和漆裱上;再连上几道漆灰料;然后脱去模子;再经 真灰、上漆、打磨、装饰等多道工序。脱胎漆茶具通常成套生产,盘、壶、 杯常是呈一色,以黑色为多,也有棕色、黄棕、深绿等色。
。 茶的保藏。因此,用锡制作的贮茶器具,至今仍流行于世
大学茶道之中国茶具
唐 代 宫 廷 御 用 茶 具
大学茶道之中国茶具
二、陶器茶具 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明,最初是粗糙的土陶,然后逐
步演变为比较坚实的硬陶,再发展为表面上釉的釉陶。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江苏宜兴紫砂茶具。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
浆刮去泡沫。
大学茶道之中国茶具
四、分茶器 茶海(茶盅、公道杯、母杯):茶杯中的茶汤冲泡完
成,便可将其倒入茶海。茶汤倒入茶海后,可依喝茶人数 多寡分茶,而人数少时,将茶汤置于茶海中,可避免茶叶 泡水太久而苦涩。
五、盛茶器、品茗器 茶壶:主要用于泡茶,也有直
接用小茶壶来泡茶和盛茶,独自酌 饮的。
茶盏(盖碗):在广东潮汕地区 冲泡工夫茶时,多用茶盏作泡茶用 具,一般一盏工夫茶,可供3-4人 用小杯啜茶一巡。江、浙一带,以 及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又有用茶 盏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一人一 盏,富有情趣。茶盏通常有盖、碗、 托三件套组成,多用陶器制作,少 数也有用紫砂陶制作。
大学茶道之中国茶具
古 代 各 类 陶 茶 器
大学茶道之中国茶具
二、1 .紫砂壶的起源 紫砂茶具创造于明代正德年间,根据明人周高起《阳羡茗壶录》的
“创始”篇记载,紫砂壶首创者,相传是明代宜兴金沙寺一个不知名的寺僧, 他选紫砂细泥捏成圆形坯胎,加上 嘴、柄、盖,放在窑中烧成。
“正始篇”又记载,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出现了一位卓越的紫砂工 艺大师――龚春(供春)。龚春幼年曾为进士吴颐山的书僮,他天资聪慧, 虚心好学,随主人陪读于宜兴金沙寺,闲时常帮寺里老和尚抟坯制壶。传说 寺院里有株银杏参天,盘根错节,树瘤多姿。他朝夕观赏.乃摹拟树瘤,捏 制树瘤壶,造型独特,生动异常。老和尚见了拍案叫绝,便把平生制壶技艺 倾囊相授,使他最终成为著名制壶大师。供春在实践中逐渐改变了前人单纯 用手捏制的方法,改为木板旋泥并配合着竹刀使用,烧造的砂壶造型新颖、 雅致、质地较薄而且又坚硬。供春在当时就名声显赫,人称“供春之壶,胜 如金玉”。有一把失盖的树瘿壶,造型精巧,现存北京历史博物馆,是供春 唯一传世的传品,但也有人疑为赝品。这位民间紫砂艺人最早地把紫砂器推 进到一个新境界,供春壶成为紫砂壶的一个象征,其作品也被后世所仿造。
围合缝,壶嘴出水流畅,同时也要考虑色地和图案的脱俗和谐。 2.壶的造型结构 (1) 茶壶的三要素:壶嘴、壶把、壶身。壶的嘴(出水口)、
壶把、钮必须成一直线,换句话说,就是三点要对直成一直线 (少 数特殊造型除外)。
(2)一体成型感:各部分组合比例,应力求匀称,同时要展现 出落落大方的空间感。壶嘴与壶身、壶把与壶身的连接部位,要处理 得很自然,没有任何破绽,宛如一体成型般。
茶叶从中漏进壶中,以防茶叶洒到壶外。 茶荷:用来赏茶及量取茶叶的多少,一般在泡茶时用茶则代替。 茶罐:装茶叶的罐子,以陶器为佳,也有用纸或金属制作。
大学茶道之中国茶具
三、理茶器 茶夹:用来清洁杯具,或将茶渣自茶壶中夹出。 茶针:用来疏通茶壶的壶嘴,保持水流畅通。茶针有时和茶匙一
体。 茶浆(刮):茶叶冲泡第一次时,表面会浮起一层泡沫,可用茶
尚,茶具也逐渐从与其它饮具共享中分离出来。大约到南北朝时,我国出现了 包括饮茶器皿在内的金属器具。到隋唐时,金属器具的制作达到高峰。
本世纪80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一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谓是 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但从宋代开始,古人对金属茶具褒贬不一。元代 以后,特别是从明代开始,随着茶类的创新,饮茶方法的改变,以及陶瓷茶具 的兴起,才使金属茶具逐渐消失,尤其是用锡、铁、铅等金属制作的茶具,用 它们来煮水泡茶,被认为会使“茶味走样”,以致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属制 成贮茶器具,如锡瓶、锡罐等,却屡见不鲜。这是因为金属贮茶器具的密闭性 要比纸、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较好的防潮、避光性能,这样更有利于散
具。
按用途可划分为:茶杯、茶碗、茶壶、茶盖、茶碟、托盘等饮茶用具。
按茶艺冲泡要求可划分为:煮水器、备茶器、泡茶器、盛茶器、涤洁器 等。
按茶具的质地可划分为:金属茶具、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 茶具、金属茶具、竹木茶具、搪瓷茶具、玉石茶具等。
大学茶道之中国茶具
一、金属茶具 金属用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器具。 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自秦汉至六朝,茶叶作为饮料已渐成风
大学茶道之中国茶具
茶艺实用茶具
一、煮水器 水壶(水注):用来烧开水。目前使用较多的有紫砂提梁壶、玻
璃提梁壶和不锈钢壶。 茗炉:即用来烧泡茶开水的炉子。为表演茶艺的需要,现代茶艺
馆经常备有一种“茗炉”,炉身为陶器,或金属制架,中间放置酒精 灯,点燃后,将装好开水的水壶放在“茗炉”上,可保持水温,便于 表演。
大学茶道之中国茶具
大学茶道之中国茶具
三、瓷器茶具 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宋、元、明、清代相继
涌现了一大批生产茶具的著名窑场,其制品精品辈出,所产瓷器茶具 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等。 (一)青瓷茶具 早在东汉年间,已开始生产色泽纯正、透明发光 的青瓷。晋代浙江的越窑、婺wù窑、瓯窑已具相当规模。宋代,作为 当时五大 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已达到鼎盛时 期,远销各地。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质地细腻,造型端庄,釉色青 莹,纹样雅丽而蜚声中外。
大学茶道之中国茶具
(三)黑瓷茶具 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这是因为
自宋代开始,饮茶方法已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 茶,又为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盏面汤花 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 的迟早,以“著盏无水痕”为上。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盏,成了瓷器茶具中 的最大品种。黑瓷茶具的窑场中,建窑生产的“建盏”最为人称道。
大学茶道之中国茶具
(二)白瓷茶具 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
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 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 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时,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 “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景德镇生产的白瓷在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美称,这些产品质薄光润,白 里泛青,雅致悦目,并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点彩装饰。到了元代,景德 镇因烧制青花瓷而闻名于世。直至今天,景德镇的瓷器仍是世界中的佼佼者。 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这种白釉茶具,适合冲泡各类茶叶。加之白 瓷茶具造型精巧,装饰典雅,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 人物故事,或缀以名人书法,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使用最为普遍。
再涂上一层透明釉,尔后在窑内经1300℃ 左右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器具。然 而,对“青花”色泽中“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古人将黑、蓝、青、 绿等诸色统为“青”,故“青花”的含义比今人要广。
它的特点是:花纹蓝白相映成趣,有赏心悦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 有华而不艳之力。加之彩料之上涂釉,显得滋润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 魅力。直到元代中后期,青花瓷茶具才开始成批生产,特别是景德镇,成了 我国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产地。由于青花瓷茶具绘画工艺水平高,特别是将 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运用在瓷器上,因此这也可以说是元代绘画的一大成就。 明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诸如茶壶、茶盅、茶盏,花色品种越来越 多,质量愈来愈精,无论是器形、造型、纹饰等都冠绝全国,成为其它生产 青花茶具窑场模仿的对象。
已经崛起,并在明代大为流行。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和一般的陶 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绿泥等天然泥料 精制焙烧而成。这些紫砂土是一种颗粒较粗的陶土,含有大量的氧化 铁等化学元素。
它的原料呈沙性,其沙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虽然 硬度高,但不会瓷化。第二,从胎的微观方面观察它有两层孔隙,即 内部呈团形颗粒,外层是麟片状颗粒,两层颗粒可以形成不同的气孔, 正是由于这两大特点,使紫砂茶壶具有非常好的透气性,能较好地保 持茶叶的色、香、味。
蔡襄《茶录》中这样说:“建安所造者……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 色紫,皆不及也。”建盏配方独特,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纹、鹧 鸪斑点、日曜斑点,一旦茶汤入盏,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增加了 斗茶的情趣。明代开始,由于“烹点”之法与宋代不同,黑瓷建盏“似不宜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