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记载的“赵氏孤儿”

合集下载

历史趣谈:解析历史上的赵氏孤儿赵武 一个悲情人物

历史趣谈:解析历史上的赵氏孤儿赵武 一个悲情人物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解析历史上的赵氏孤儿赵武一个悲情人物
导语:赵武是一个悲情人物,虽然也曾经位列正卿,虽然他也曾经快意恩仇,但是笔者认为无论如何作为赵氏孤儿的身份注定其一生孤单,虽然也是一位夫
赵武是一个悲情人物,虽然也曾经位列正卿,虽然他也曾经快意恩仇,但是笔者认为无论如何作为赵氏孤儿的身份注定其一生孤单,虽然也是一位夫君,虽然也是一名父亲,但是从生下来的那一天就不曾享受父母之爱的赵氏孤儿,其人生还是存在着极大的缺憾的,即使是功成名就,也掩不住其郁郁寡欢的命运。

史书《史记》详细的记录了赵氏孤儿出生的前前后后,可以说是花费了非常多的笔墨的,赵武的祖父赵盾是晋国权倾一时的权臣,可以说在晋国具有呼风唤雨的本领,与屠岸贾不睦,屠岸贾起兵杀死赵盾全家,可以说赵氏一族血流成河,在那个血腥的日子,作为晋景公姐姐的赵武的母亲带着还在腹中的赵武避祸宫中,但是也没有能够逃脱死亡的命运,赵姬对自己的孩子说,要想让赵家灭绝你就哭,要是想不让赵家灭绝你就不要哭。

可能冥冥之中是命运使然,赵武竟然在极不舒服的状态下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为了避过杀戮,公孙杵臼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程婴则献出了自己的孩子,等到赵武成年后,晋景公又想要除掉权臣屠岸贾,所以与赵武有了同一个敌人,于是将赵武藏在宫内,选择时机将屠岸贾灭门,于是赵武成了一名大夫,但是在较长的时间内赵武并不能左右政局,后来宫内宫外的杀戮还在继续,晋厉公杀死了自己的大夫又被自己的大夫杀死,宫内宫外的混乱一直存在,赵武一直等到自己去世前的五年才得以坐上正卿的宝座,虽然成功的主持了春秋弭兵会盟,奠定了晋楚分霸的局面,但是其政治抱负并没有真正的得到实现,在抑郁之中,
生活常识分享。

赵氏孤儿是谁

赵氏孤儿是谁

赵氏孤儿是谁阅读精选(1):赵氏孤儿是谁赵氏孤儿的故事在《左传》和《史记》中均有历史原型,但是《史记》和《左传》中的记载却不尽相同,能够说是两个版本了,在那里主要介绍《左传》中的版本。

赵盾死了之后,儿子赵朔就承袭了赵盾的爵位,赵朔作为晋国的大将军,在楚庄王攻打郑国的时候出兵救援,在与河和楚庄王一场大战,战争过后赵朔就娶了晋成公的姐姐庄姬为妻。

赵朔死了之后,庄姬和赵盾的同父异母的兄弟赵婴有了私情,赵朔的两个叔叔赵括和赵同看不下去这种事情,就把赵婴流放到了齐国。

这件事情把赵庄姬给气坏了,于是她就把帐全都算到了赵氏兄弟的头上。

赵庄姬联合素来对赵氏有怨的栾氏、郤氏等,一同对付赵氏兄弟。

这些人轮番在晋景公面前告状,诬陷赵氏要谋反,晋景公没有调查就信以为真了,就把赵括、赵同兄弟俩给杀死了。

赵氏一死,栾氏、郤氏的势力就开始在壮大了起来,赵庄姬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此刻赵氏就只有自我和赵武了,自我忙活了大半天反倒是坑了自我。

于是赵庄姬就把赵武带到了晋国的王宫之中,好好的保护了起来,以免遭到栾氏、郤氏的杀害。

晋景公杀了赵氏兄弟之后就想把赵氏的人土地封给祁奚家族,之后晋国执政大夫韩厥站出来为赵氏说话,挽救了赵氏,也最终成就了战国时代。

赵氏的土地被留下了,之后又封还给了赵武,赵氏家族才得以复兴。

电影《赵氏孤儿》赵孤晋国时候绛城的遗址此刻还在,就在这天的襄汾县赵康镇,遥望历史那里以前有八代皇帝,献公、惠公、怀公、文公、襄公、灵公、成公、景公八个晋王,在那里统治了八十五年。

在赵氏孤儿案件里,被屠岸贾杀害的有三百六十多人,这些故去的人全部都埋在了此刻襄汾县九原山下方的九冢墓里。

为了救赵氏孤儿而献出自我生命的公孙杵臼的墓就在襄汾县的三公村,将赵氏孤儿抚养长大,最后把又自杀的程婴被埋在了襄汾县的程公村。

程婴的墓高大巍峨,周长近百米,似乎在和过往的人诉说着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

赵氏孤儿的故事被改编成了经典的剧目,被各地的观众朋友所欢迎。

赵氏孤儿历史背景

赵氏孤儿历史背景

赵氏孤儿之历史背景:赵武(前598-前541),世人尊称赵孟,春秋时代晋国的执政大夫。

赵氏为晋国世族,其曾祖赵衰为晋文公时大夫,曾辅佐文公成就霸业。

其祖父赵盾,作为晋国的执政大臣,历事襄公、灵公、成公三朝。

其父赵朔在晋景公时,继任大夫之职。

其子赵成,字景叔,谥赵景子,其孙赵鞅。

赵氏孤儿晋景公三年(前597),担任司寇的晋国大夫屠岸贾,图谋作乱以控制晋国政权,决计首先消灭赵氏势力。

于是就借口赵穿(赵盾的族弟)曾刺杀晋灵公,其责任在于赵盾,便背着晋景公擅自发兵攻打赵氏于下宫,诛杀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灭了赵氏全族。

赵朔的妻子是晋景公的妹妹,当时怀有身孕,逃进王宫躲避。

过了不久,生下一男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氏孤儿赵武。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当时,屠岸贾曾进宫搜索孤儿,赵朔妻把孤儿藏进裤档里,祝告说:"若号,赵家灭乎;若无声,即不灭。

"果然在搜索的过程中,孤儿就没有出声。

后来,孤儿终于被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赵朔的朋友程婴辗转救出宫来。

公孙杵臼为此献出了生命,程婴带孤儿藏匿到山中。

(今山西盂县有藏山,相传即为当时程婴藏孤之处;今山西忻州市西郊和垣曲县中条山也各有一处藏山。

按:灵公、景公尚都于绛,即今山西翼城县,藏孤之处不宜距国都过远,当在今晋南境内,故似应是垣曲县中条山的藏山)。

15岁时,在年高望重的晋大夫韩厥等人的努力下,晋景公为赵氏昭雪,平反了冤狱,发兵攻灭屠岸贾,并尽灭其族,立赵武为大夫,恢复了赵氏的土地封邑。

晋平公十二年(前546),赵武担任正卿,主持晋国国政,代表晋国到宋国的国都商丘出席了弭兵大会。

这次弭兵的建议是由宋国大夫向戌提出,而实际上体现了赵武偃武修文的政策。

他一贯主张减轻各诸侯国对霸主的贡纳,加强礼仪方面的要求,各国都循礼行事,即可维持一个和平的局面。

早在晋平公十年(前548),他耖。

说过:"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

…若敬行其礼,道之以文辞,以靖诸侯,兵可以弭。

《赵氏孤儿综述》

《赵氏孤儿综述》

《赵氏孤儿》近三十年研究综述内容摘要:《赵氏孤儿》取材于春秋晋国赵朔家族遭受灭门之祸的史实,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此进行了较大的改编。

而元代纪君祥又在此基础上对故事进行了较大的改编,使得《赵氏孤儿》成为元代四大悲剧之一。

《赵氏孤儿》后又被改编为戏剧、小说、话剧、电影等作品,流传至今,享誉海内外。

对《赵氏孤儿》的各种研究也层出不穷。

总结近三十年的研究大概包括主题、人物形象、刊本研究、故事流传等几方面。

关键词:《赵氏孤儿》研究综述30年一、主题1、具有正义、悲剧性质的复仇说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

由此看来,作者已有凸显其悲剧和复仇的创作意图。

论者多对这种说法表示赞同。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评《赵氏孤儿》称“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张铎认为《赵氏孤儿》是一部伟大的悲剧,它通过人物的“苦难”和“毁灭”,声张正义,谴责邪恶,歌颂光明,鞭挞黑暗。

○1商韬在分析程婴形象时认为程婴肩负如此重任救孤成功,不是没来由,是正义的力量支撑着程婴,使他表现出舍己救人和复仇的大智大勇,《赵氏孤儿》歌颂的是忠臣义士,忠奸的冲突实际上是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的冲突,正义力量的悲壮牺牲震撼人们的灵魂。

○2万颖认为《赵氏孤儿》是一部表现忠臣义士和权奸斗争的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剧作○3。

并从戏剧冲突、语言风格、心理投射、悲壮沉雄色彩这四个方面具体阐析了《赵氏孤儿》的悲剧性。

还提出赵、屠岸两家的纠葛,超越了文武不和、忠奸斗争的范围。

屠岸贾要杀尽晋国婴孩,这就使得仁人志士的斗争具有了解救人民危难的正义性质。

2、借古喻今说阿英提出,“这里所说的‘赵家’,虽指的是赵盾,实际上还是影射宋朝”。

○4周贻白也认为“《赵氏孤儿》一剧虽为传写古事,或另具用心,至少他借历史题材发挥他的理想,赵宋既为赵氏孤儿的后裔,则以之代表汉族,意极明显”○5,许建中认为“纪君祥用这个在宋代、尤其是在南宋有独特意义的故事创作《赵氏孤儿》杂剧,表达自己在元初的现实情怀,确有抒发民族情绪、激励民族意识、弘扬爱国热情的重大意义”。

赵氏孤儿剧情

赵氏孤儿剧情
评价
《赵氏孤儿》是一部杰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悲剧。它以歌颂英雄人物前仆后继的自我牺牲精神,构成了全剧悲壮的基调;曲词中所倾注的激烈愤懑情绪,渲染出炽烈的悲剧气氛。
与元杂剧《赵氏孤儿》同一题材的作品,还有南戏《赵氏孤儿记》及其后的明代传奇《八义记》和清代地方戏的《八义图》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少剧种都曾改编演出这部作品,以秦腔与京剧的影响较大。
《赵氏孤儿》有《元刊杂剧三十种》本和明人编刊的《元曲选》、《古今名剧合选》本。元刊本4折只载曲词,无科白;明刊本科白俱全,但部分曲词已不同于元刊本,且多出一折。《赵氏孤儿》写春秋时晋国上卿赵盾遭到大将军屠岸贾诬陷,全家300余口被杀,只有一个不到半岁的婴儿为门客程
婴救出,即赵氏孤儿。为了救护孤儿,先后有晋公主、韩厥、公孙杵臼等人献出了生命。最后程婴用自己的儿子作替换,保全了赵氏孤儿。20年后,孤儿长大成人,程婴将赵家冤案始末绘成图卷,对他讲说了往事,赵氏孤儿遂决意擒杀屠岸贾报仇。元刊本至此结束。明刊本还有晋悼公处死屠岸贾、为赵家雪冤等情节。纪君祥从《左传》、《国语》、《史记》等史籍取材,并据历代流传的程婴保存赵孤的故事,进行加工创造,写成了这部壮烈的悲剧。作者肯定为正义而自我牺牲和向邪恶势力复仇的精神,与元亡宋后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因而引起的复宋情绪有关。自赵宋政权建立后,与辽、金、元不断进行战争,在危急时刻,宋代皇帝曾给程婴、公孙杵臼等人追封尊号,建庙祭祀,表彰忠义,扩大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影响。因之,纪君祥所取创作题材是有较长时期的历史酝酿过程的。
《赵氏孤儿》
故事采自《左传》、《史记·赵世家》和刘向《新序·节士》、《说苑·复思》等书。作者作了提炼、改造和虚构。故事是说春秋时晋国奸臣屠岸贾谋害忠直大臣赵盾,使赵家300余口满门抄斩,只赵盾之孙──襁褓中婴儿被义士程婴救出。屠岸贾发现有人偷偷救出孤儿后,竟下令残杀国内所有一月以上半岁以下幼儿。

赵氏孤儿原文

赵氏孤儿原文

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盾卜之,兆绝而后好。赵史援占之,曰:“此梦甚恶, 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孙,赵将世益衰。” 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 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 至于景公 而 贾为司寇,将作难,乃 治灵公 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 之贼,以 致 赵盾,遍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弒( )君,子 姓也。中衍人面鸟噣( 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 厉无道,而叔带去 周 适 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 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后,是 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 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景公问: “赵尚有后子孙乎?” 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 韩厥具以实告。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 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 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 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固 且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 曰: “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 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 及赵武冠( 祝曰:“赵宗灭乎,若 号( );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 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 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 公孙杵( )臼曰: 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 “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 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 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 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 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 之,世世勿绝。 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 齐衰( )( )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 ),为成人,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 请立赵后。今君有命,群臣之愿也。”于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反与程婴 ﹑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 ),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 )。景公问韩厥,厥

赵氏孤儿历史真相

赵氏孤儿历史真相

赵氏孤儿历史真相《赵氏孤儿》历史真相是赵盾死了,他的儿子赵朔承袭了爵位,晋景公三年。

赵朔作为晋国的大将率兵救援郑国,并在与河上与楚庄王大战一场,因为这场战争,赵朔娶了晋成公的姐姐赵庄姬做了夫人。

该历史真相出自《左传》。

《史记》赵氏孤儿原文: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

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

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

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

及索,儿竟无声。

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

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

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

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

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

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

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

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

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

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

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译文:公元前587年,赵朔也死了,他的妻子赵庄姬就和赵盾的异母兄弟赵婴齐出现私情。

在春秋时这种乱伦的事情并不少见,但是赵家人大部分都是比较看不惯这种事的。

赵朔的另两个叔叔赵括和赵同看不下去了,便把赵婴齐放逐到了齐国。

赵婴齐临走时说:有我在,栾书虽执政,也不敢对赵氏家族怎样,我一走,只怕就麻烦了。

此事气坏了赵庄姬,她也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把账都算在了赵氏的头上,她联合了对赵氏有积怨的栾氏、郤氏,共同对付赵氏。

几股势力在晋景公面前轮番诬陷赵同和赵括要谋反。

晋景公信以为真,杀死了赵同、赵括。

杀了人,赵庄姬才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杀了赵同和赵括,赵家可就剩下自己的儿子赵武了,而此时栾氏、郤氏力量壮大起来了。

赵氏孤儿原文及翻译

赵氏孤儿原文及翻译

赵氏孤儿原文及翻译赵氏孤儿原文及翻译导语:《赵氏孤儿》在国际上是很有名的一部杂剧,有人赞之为:“来自东方之神”。

下面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赵氏孤儿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赵氏孤儿》——《史记》原文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

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

盾卜之,兆绝而后好。

赵史援占之,曰:“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

至孙,赵将世益衰。

”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篃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

以臣弒君,子孙在朝,何以惩谸?请诛之。

”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

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

妄诛谓之乱。

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

”屠岸贾不听。

韩厥告赵朔趣亡。

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

”韩厥许诺,称疾不出。

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

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

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

夫人置儿藳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

”及索,儿竟无声。

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柰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

”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

”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

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

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

”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

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

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

”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

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史记》中记载的“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流传已久,而以此为题材的戏曲、文学作品的渲染,更使得它不胫而走,风靡天下。

这个故事甚至还进入过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视野,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印证。

近年还被拍成电影,让普通民众穿越历史,梦回春秋,重温了一段本来颇为陌生的晋国历史。

总而言之,赵氏孤儿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其影响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历史学家的书斋,更是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普通民众的文化认知领域。

赵氏孤儿的故事内容,在一般版本中通常是这样描述的:春秋时期晋国武将屠岸贾仅因与忠臣赵盾不和,且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之故,竟设计杀灭赵盾家族三百人,仅剩遗孤赵武被程婴救出。

屠岸贾下令杀尽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程婴遂与老臣公孙杵臼上演一出偷天换日之计,以牺牲公孙杵臼及程婴之子为代价,成功地保住了赵氏的最后血脉。

二十年后,程婴告诉了孤儿赵武这一切,赵武终于痛报前仇。

作品描写了忠正与奸邪的矛盾冲突,热情讴歌了为维护正义、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慷慨激昂,雄浑悲壮,大义凛然,感人肺腑。

这是历史戏剧和民间传说中的赵氏孤儿,但它可不是凭空捏造、向壁虚构的产物,而是有史实为依据的,其最主要的依据,就是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之称的《史记》。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晋国赵氏家族于晋景公三年(前597)惨遭灭族之祸,史称下宫之难。

赵氏的遗腹子赵武,在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的保护下幸免于难,并依靠韩厥等人的帮助复兴了赵氏的基业。

《赵世家》的具体记载是这样的:屠岸贾在晋景公时出任司寇一职,他追究当年晋灵公被赵穿所弑一案,并有意借题发挥以诛灭赵氏。

韩厥劝说赵朔赶快逃走,但赵朔没有答应。

在屠岸贾的蛊惑煽动下,诸将进攻赵氏于下宫,残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将赵氏灭族。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