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的解剖简介二

合集下载

家禽生理结构—家禽的内脏器官(动物解剖生理课件)

家禽生理结构—家禽的内脏器官(动物解剖生理课件)

(一)消化系统
1、消化管
由喙、口咽、食管、嗉囊、胃、肠、泄殖腔组成。
(一)消化系统
1、消化管
由喙、口咽、食管、嗉囊、胃、肠、泄殖腔组成。
小肠:较长,杂食性鸟类很发达
大肠:盲肠一对,位于小肠与大肠 交界处。鸟类的大肠很短,不贮存 粪便,有利于减轻飞行重量。
(一)消化系统
1、消化管
由喙、口咽、食管、嗉囊、胃、肠、泄殖腔组成。
是鸟类的发声器官; 有的鸟还形成鸣管泡。鸟类吸气、呼气时均能发声。
(二)呼吸系统
(二)呼吸系统
肺弹性很小,体积不大,紧贴于体腔背部肋骨之间,由各级分支的气 管形成彼此相同的网状管道系统构成。
气囊是鸟类特有呼吸器官,共9个,分别为颈气囊1个、锁骨间气囊1 对、前胸气囊1对、后胸气囊1对和腹气囊1对。气囊分布于内脏与气管 之间,有的气囊分出的小管通入肌肉、皮下和骨髓腔内。鸟类的气囊除 参与呼吸外,雄性鸟的腹气囊紧贴睾丸,使睾丸能维持较低的温度,保 证精子的正常生成和发育。
肛门:开口于泄殖腔。泄殖腔的背面 有一特殊的腺体,称腔上囊,随年龄 增长而缩小,可作测定年龄的指标。 同时它也是鸟类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 参与体液免疫。
(一)消化系统
2、消化腺
消化腺主要由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等组成。
唾液腺:主要分泌粘液润湿食物,便 于吞咽,一般不含消化液. 肝脏:一般分两叶。一般右叶大于左 叶。
家禽的解剖生理特征
动物解剖生理
家禽的内脏解剖生理特征
(一)消化系统
1、消化管
由喙、口咽、食管、嗉囊、胃、肠、泄殖腔组成。
喙:是消化道最前端的开口,是鸟类的特征 之一,其形状、结构随食性和生活方式的不 同而略有差异。鸟类无牙齿,食物靠吞进消 化道内贮存和碎解。

家禽解剖特点范文

家禽解剖特点范文

家禽解剖特点范文1.外部形态特征:家禽的身体结构呈流线型,躯体侧扁。

头部前方的嘴巴有硬而锐利的喙,适合啄食。

肩背部有翅膀,用于飞行。

腹部有两条腿,适合行走。

2.消化系统:家禽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和肛门。

口腔内有角质质地的喙,用来咬食物。

食道用于将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部。

胃分为两个部分:研磨胃和腺胃。

研磨胃内有鸟类特有的研磨石,用于辅助消化。

肠道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用于吸收营养物质。

最后由肠道排出的残渣经过肛门排泄。

3.呼吸系统:家禽的呼吸系统由鼻腔、喉咙、气管和肺组成。

鼻腔经过喉咙与气管相连,气管分支为两个支气管,分别进入两个肺。

家禽的肺呈腺体状,表面覆盖着许多血管,能更高效地与环境气体交换。

4.循环系统:家禽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家禽的心脏位于胸腔内,由四个腔室组成: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

血液通过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来完成循环。

家禽的血液红细胞呈核心凹陷的圆盘状,便于在血管中流动。

5.泌尿系统:家禽的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尿道和膀胱。

家禽的肾脏位于骨盆腔内,主要负责排泄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尿液从肾脏经过尿道排出,尿液储存于膀胱中。

6.生殖系统:家禽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生殖腔。

家禽的卵巢位于腹腔表面,母禽的卵巢通常只发育一侧,形成卵黄。

卵黄在输卵管中受精,进一步形成卵壳,最后通过生殖腔排出体外。

公禽的生殖系统包括睾丸、输精管和生殖腔,产生精液。

总结起来,家禽解剖特点主要表现在外部形态特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家禽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具备了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为家禽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家禽的解剖简介

家禽的解剖简介

家禽的解剖简介(一)覃子榕我在这里主要以简单介绍鸡的一些外貌特征、生理特点以及在解剖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其主要目的是针对一些兽医初学者及养殖户更好的入门。

家禽的骨有丰富的钙质,骨质较白而坚硬。

成年时,除翼和后肢下段外,大部分骨的骨髓被吸收而填充空气(又叫气骨),以适应飞翔生活。

其骨骼分为脊柱、胸廓、头骨、前肢骨和后肢骨5部分。

家禽的肢变为翼,后肢与躯干形成坚固的连接和关节,有利于跳跃、行走和划水等。

禽体由骨骼和所附着的肌肉构成,体表覆盖物为及其衍生物羽。

家禽的基本生理特点如下:(一)、新陈代谢旺盛。

其表现为:1、体温高。

2、心率高。

3、呼吸频率高。

(二)、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由于家禽皮肤没有汗腺,又有羽毛紧密覆盖而构成非常有效的保湿层,因而当环境气温上升达26.6度时,辐射、传导、对流的散热方式受到限制,而只能靠呼吸排出水蒸气来散热。

当鸡体温升高到42-42.5度时,则出现张嘴喘气,翅膀下垂咽喉颤动,此情况若不及时纠正,往往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产。

(三)、繁殖潜力大:一只精力旺盛的公鸡,一天可交配40次以上。

而母鸡虽说仅有左侧卵巢与输卵管发育正常,但繁殖能力却一点不可小看,高产的母鸡年产蛋达300枚以上。

这些蛋经孵化大概有70%可成为雏鸡,则每年每只母鸡可获200多个后代。

家禽的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其中以光照、温度和饲料对繁殖影响最大。

在自然条件之下,产蛋随着季节性变化而变化。

然而在现代化养殖中人们利用这一特点人为的控制和改善,从而改变为全年都能均衡保持优良的生产性能。

鸡的消化系统:家禽没有唇、牙,只有角质化坚硬喙,鸡的唾液腺不发达,唾液内含少量淀粉酶。

舌较硬,肌组织较少,舌的味觉乳头不发达,所以我们常能看到当放苦味的药物混入其饮用水中,它们依然喝得很“开心”,无异常表现。

鸡有嗉囊,具有贮存和软化食物的功能。

嗉囊内容物常呈酸性。

再往下,就是鸡的胃了,鸡的胃分为腺胃、肌胃。

腺胃主要分泌胃液,胃液含蛋白酶和盐酸,用于消化蛋白质。

14-家禽解剖

14-家禽解剖
鸭的小肠: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大肠: 盲肠 结直肠
十二指肠:
起于幽门, 向后延伸形成降 袢,再折返回来, 形成升袢。
两袢间为胰。 升袢末段有胰 管、肝管和胆管的 开口。
空肠由多个肠
袢组成,被空 肠系膜悬吊于 腹腔右侧。
回肠也形成
多个肠袢,被肠系 膜吊于腹腔右侧。
可将其分为: 粪道 泄殖道 肛道
粪道:前部,
前端与直肠 相延续。
后端以环形 粘膜褶与泄殖 道为界。
泄殖道:中部,
顶壁有输精 管或输卵管、输 尿管的开口。
肛道:后部,与
泄殖道之间以半月 形粘膜褶为界。
顶壁有腔上囊 的开口。后部以肛 门(泄殖孔)与外 界相通。
六、肝和胰
肝:家禽肝脏较大, 位于腹腔前下部, 淡褐色至红褐色。
管背侧;后半部气管 和食管一起转到颈部 右侧。 胸段食管:鸡和鸽的食管 在胸前口处膨大,称 为嗉囊。
鸽的嗉囊可分泌“鸽乳”,用以哺育幼鸽; 鸭、鹅没有嗉囊,仅扩大成纺锤形结构。
胸段食管位 于两肺之间,心 脏的背侧。
后接腺胃。
三、胃
分为前后两个,前胃 叫腺胃,后胃叫肌胃。 腺胃:呈纺锤形,位 于腹腔的右侧,两肝 叶之间。前面经贲门 通食管。后接肌胃。
最发达的肌群在肩带部。可 占全身肌总量一半。 胸部肌:起于胸骨、锁骨、
乌喙骨,止于肱骨近端。 胸浅肌:将翼向下扑。 胸深肌:将翼向上提。 翼肌:较薄,支配翼部,飞
翔时可伸展翼部各关节。
盆带肌不发达。
腿肌较发达,支 配股部和小腿部。
14-2 消化系统
家禽消化系统由口咽、食管、 胃、肠、泄殖腔、肛门和肝、胰等 器官组成。
枚,鹅17-18枚) 。
胸椎:数目少(鸡7枚,鸭、鹅各9

第十二章 家禽解剖

第十二章  家禽解剖

第五节
内 分 泌 腺
1.甲状腺 一对;2.甲状旁腺 两对 3.腮后腺 一对;4、肾上腺 一对;2 一对;4 一对;5 一对;5、脑垂体 扁平长卵圆形,只有前叶和N叶,6、松果腺 扁平长卵圆形,只有前叶和N叶,6
第六节
感 觉 器
一、视觉器官 1、眼球的构造 后半部圆,前半部锥体形,角膜较凸,视网膜 后半部圆,前半部锥体形,角膜较凸, 无血管分布,而在视N盘处形成特殊的眼梳膜 无血管分布,而在视N盘处形成特殊的眼梳膜,内含丰富的血 眼梳膜, 管,伸入玻璃体内,与视网膜等的营养及代谢有关。 伸入玻璃体内,与视网膜等的营养及代谢有关。 2、辅助器官 下眼睑较大而活动,第三眼睑发达、由二枚平 下眼睑较大而活动,第三眼睑发达、 滑肌控制。 滑肌控制。 二、位听器官 外耳不发达;中耳内只有一枚听小骨、 耳柱骨;内耳的半规 外耳不发达;中耳内只有一枚听小骨、叫耳柱骨;内耳的半规 管很发达,耳蜗则仅为一稍弯的短骨。 管很发达,耳蜗则仅为一稍弯的短骨。
二、
1.鼻腔 1.鼻腔和眶下窦 鼻腔和 上颌窦(眶下窦) 鼻后孔一个 2.喉 2.喉 和 气 管 无会厌 无声带 喉软骨: 喉软骨: 勺状软骨 环状软骨 气管软骨环 完整, 完整, 支气管→ 支气管→鸣管 、发声器官
呼 吸 器
3. 肺 4. 气 囊 9个: 一对 颈气囊 一个 锁骨间气囊 一对 胸前气囊 一对 胸后气囊 一对 腹气囊。
3. 肠 和 泄 殖 腔
(1)小肠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空肠 回肠。胰腺; 回肠。胰腺; 卵黄囊憩室 (2)大肠 两条盲肠、 两条盲肠、直肠 (3)泄殖腔 消化、 消化、 泌尿、生殖出口, 泌尿、生殖出口, 背侧还有腔上囊。 背侧还有腔上囊。
4. 肝 和 胰
(1 )肝 左、右叶,右叶有胆囊 (3)胰 淡黄色、长形 分为背叶、腹叶和 小的脾叶

史上最全、最细家禽解剖的特征

史上最全、最细家禽解剖的特征

家禽解剖的特征家禽包括鸡、鸭、鹅、鸽等,属于鸟纲,因适应飞翔,身体形成了一系列与哺乳动物不同的特点。

第一节运动系一、骨骼脊柱颈椎的数目较多,鸡14枚,鸽12枚,鸭14-15枚,鹅17枚。

胸椎数目较少,鸡鸽7,鸭鹅9枚,鸡的2-5胸椎愈合成一块背骨。

腰荐椎14-15枚,与第7胸椎相互愈合为一块称综荐骨。

尾椎,游离5-6个,最后一块尾椎为三棱形叫综尾骨。

肋骨数目与胸椎的数目一致,除第1-2对外,每一肋分为背侧的椎肋骨和腹侧的胸肋骨,椎肋骨的肋体中央有钩突(斜向后上方),覆盖在后一个椎肋的外表面,起到加固胸廓的作用。

胸骨非常发达,构成胸底壁和腹底壁的骨质的基础,背侧凹左右压扁的骨板,又叫龙骨,供强大的胸肌附着。

头骨头骨的各骨很早(2-5月令之前)就愈合,无骨缝(成年鸡)。

面骨中有一块特殊的方骨,位于颞骨与下颌骨之间。

前肢骨肩带骨保持完整的三块,肩胛骨,乌喙骨和锁骨。

肱骨一块。

前臂骨由桡骨和尺骨组成。

腕骨仅有两快,掌骨由2、3、4掌骨愈合为一块。

具有3个指。

后肢骨髋骨由髂骨,坐骨,耻骨愈合而成。

髌骨(膝盖骨)骨化不全。

小腿骨为胫骨与腓骨。

跗骨分别与胫骨和跖骨愈合,不存在独立的跗骨。

大跖骨由2-4跖骨愈合,小跖骨相当于第1跖骨。

家禽一般有4趾(鸡)相当于1-4趾。

二、肌肉禽类肌肉数目繁多,结构复杂,重要的有胸大肌和乌喙上肌(胸小肌)。

第二节内脏学一、消化系口咽没有上、下唇,具有喙,口与咽没有有明显的界线,特点:无唇、无颊、无齿、无软腭、无大唾液腺。

食管及嗉囊食管易扩张,鸡、鸽在锁骨前形成袋状膨大称嗉囊。

鸭无嗉囊,但有食管膨大部。

胃家禽的胃明显分为两部分,腺胃和肌胃。

肠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大肠包括两条盲肠和一条结直肠。

泄殖腔是消化泌尿和生殖三个系统后端的共同通道,略呈球形,向后以泄殖孔(肛门)开口于外界。

肝较大,位于腹腔的前部,分左右两叶,红褐色,分叶不明显。

胰位于十二指肠袢中。

二、呼吸系鼻每侧鼻腔内部有前、中、后三个鼻甲。

家禽解剖学家禽解剖生理特征

家禽解剖学家禽解剖生理特征

一对弯曲得细管,与输尿管并行,向后因壁内平滑肌增多而
逐渐加粗,其终部变直后略扩大成纺锤形,埋于泄殖腔壁内;末
端形成输精管乳头,突出于输尿管口略下方。

禽得输精管为精子得主要储存处,在生殖季节增长、加粗、
弯曲密度增大,因储存精子而成乳白色。

禽无副性腺,精清主要由精曲小管得支持细胞、输出管和
输精管等得上皮细胞所分泌得物质、泄殖腔得血管体和淋巴褶。
家禽解剖学家禽解剖生理特征
• 第一节 运动系统
• 要求:掌握家禽与家畜得主要不同。
• 一、骨和关节
• 强度大:骨密质非常致密,含无机质钙盐较多,愈合骨。 • 质量轻:含气骨,无骨骺和骺软骨。
• 1、躯干骨
• 椎骨: • 颈椎数目多: • 胸椎数目少:部分胸椎愈合,腰荐骨, • 腰椎、荐椎、部分尾椎愈合成综荐骨。 • 最后一块尾椎称综尾骨。 • 肋骨:椎肋骨,胸肋骨,连成直角,钩突。 • 胸骨:发达,龙骨,前面与乌喙骨相连,侧缘与胸肋骨相连。
• 4、肾上腺

一对,乳白色至橙黄色,为不正得卵圆形或三角形。位于两肾
前端。
• 5、垂体:呈扁平长卵圆形。
鸡得解剖实验
一、实验目得 通过对鸡各器官得形态、位置、色泽、硬度
以及与周围器官得位置关系等得解剖观察,掌握 家禽各系统主要器官得形态位置和结构特征。 二、实验材料
鸡,常规解剖器械(手术刀、手术剪、骨剪、 镊子等),模型、挂图。

中脑顶盖形成一对发达得中脑丘(前丘),一对半环状
枕(后丘)。

大脑主要构造为基底神经节,发达得纹状体突入侧脑
室内,就是禽得重要运动整合中枢;大脑皮层不发达,薄而
平滑,无沟和回;嗅脑不发达,嗅球较小。

家禽的一些解剖生理特征

家禽的一些解剖生理特征

家禽的一些解剖生理特征:《养禽与禽病防治》点击数:870 更新时间:2008-1-31家禽属于鸟纲动物,在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体温、泌尿、神经、内分泌、淋巴和生殖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哺乳动物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了解家禽解剖生理特征,对正确饲养家禽、认识家禽疾病、分析家禽致病原因,以及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有效预防措施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家禽的血液生理特点家禽的血浆蛋白含量较哺乳动物的低,即使同为家禽,其血浆蛋白的含量也因家禽品种、龄期、性别、生产性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家禽血浆的总渗透压相当于0193%的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与哺乳动物相近,但家禽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却比大多数哺乳动物要低得多,主要原因是由于家禽的血浆白蛋白的含量比较低,而白蛋白对胶体渗透压的影响要比球蛋白大。

家禽血浆中非蛋白含氮物的含量虽与哺乳动物相近,即100毫升的血浆中约有20~30毫克非蛋白含氮物。

但家禽血浆中非蛋白含氮物在成分上与哺乳动物却存在明显的差别,家禽的主要为氨基氮和尿酸氮,尿素氮甚少,肌酸几乎没有,而哺乳动物则主要为尿素和肌酸,氨基氮和尿酸氮含量极少。

家禽血糖与哺乳动物血糖成分虽然都是D-葡萄糖,但家禽的血糖含量比哺乳动物高。

家禽血浆中的含钙量一般也与哺乳动物的含钙量基本一致,但在产蛋期间,血浆的含钙量则比哺乳动物的血钙要高出许多。

另外,家禽血浆始终保持高钾低钠状态,这点是比较特别的。

家禽血浆中的胆碱酯酶贮量很少,因此对抗胆碱酯酶的药物(如有机磷)非常敏感,容易中毒。

家禽的血细胞是由红细胞、白细胞和凝血细胞组成。

红细胞为卵圆形,有核,这点与哺乳类红细胞有着显著的不同。

家禽红细胞的体积也比哺乳动物的大,而比爬行类动物的小。

家禽红细胞的数量常因家禽品种、性别、龄期和生理状态不同而变化,但不管如何,红细胞的数量肯定要比哺乳动物少。

白细胞分为异嗜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等五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禽的解剖简介(二)
覃子榕
在上一章节里,我们简单的了解了一下鸡的一些外貌特征、生理特点的基本知识。

在本章节里,我们主要是以围绕病理解剖操作开展来讲。

其实,所谓解剖步骤,在我看来并非一成不变的,更多的是因人,因环境,因所限有的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就比如说,在实验室解剖的话,各方面的条件都充足,可以完全以规范的操作手法进行解剖;但如果是乡下、郊外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了,更多的兽医是将解剖的步骤简单化。

一、观察病鸡。

在解剖前,只需要准备好一把
手术剪和一把手术钳(或捏子),
有些人都不需要手术钳,直接用手
代替手术钳,确实这样操作起来要
比用手术钳灵活方便很多。

不过,
我个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更愿意
使用手术钳。

同时还要准备好一桶
消毒水。

先不急于尸体消毒和动刀。


于病鸡尸体先进行一个全面的检
查,我们先按顺序察看病鸡尸体:体胖还是瘦,鸡冠是否发绀发紫(这
主要多见于缺氧),是否有肿胀。

眼睑是否有分泌物(可见于流感、鸡传染性鼻炎、鸡慢性呼吸道等病),是否肿胀还是凹陷;眼睛鼻腔是否有分泌物,如果有,分泌物是否浓稠,更有经验的兽医会通过嗅其鼻液有股腥臭味而判断疑似鸡传染性鼻炎;口腔是否有黏液、血液等;尸体的皮肤毛孔是否增大、出血、发绀、皮下出血、水肿等;脚是否苍白(常见于贫血性疾病)或干燥(常见于脱水),附关节、趾关节是否肿胀变形(可见于病毒性关节性),脚磷是否有出血(多见于禽流感)。

还有泄殖腔是否有粪便粘污、有凸出或者直肠脱出等。

如果还能在解剖前或者解剖的同时了解一下鸡群的整体精神情况、采食量、生产性能、粪便情
况、饲养环境、发病率
及病死率、病鸡的临床
表现等多方面信息,更
有助于对疾病的判断。

二、鸡的致死和固定。

如果病鸡还是活
的,在解剖前就要将鸡
切颈(不可断头)放血
致死,值得注意的是,
在选择活的病鸡解剖
时,尽可能的选择发病
症状明显的病鸡解剖,更有助于判断疾病。

致死、放完血后的病鸡就可以放入消毒水中进行完全浸泡大概1-2
分。

如果是已经死亡的病鸡(不要选用死亡过久已发臭的鸡,这对解剖没有什么意义),可直接放入消毒水中浸泡几分钟,然后拿出来,仰放于解剖台。

浸泡消毒尸体一方面是进行一个简单的消毒,另一方面是让羽毛浸湿,而不至于在解剖过程中羽毛满天飞扬。

尸体仰放于解剖台后,用两只手用力将尸体的两腿向下压一下,尽可能的使尸体平坦,便于解剖操作。

将尸体的皮肤剪开,沿正中线由上至下(或由下往上)剪开,将皮肤向两侧剥离,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初学者会不小心把气囊损坏,而错过观察气囊。

所以,在剖检时要注意观察气囊(一层薄而透明的膜)。

如发现气囊有气泡、混浊、增厚,可初步怀疑为鸡慢性呼吸道病。

二、解剖方法与技巧。

解剖方法其实是有好几个方式下刀的,用得最多的两个方法就是:
1、由尸体的口腔往下剖开。

此剖解手法多用于有呼吸道疾病的病鸡,剖开后可以更清晰的从口腔、喉头、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都能清楚展现在眼前。

但是,对于剖至鸡的锁骨至胸骨处时因为有肌肉覆盖,要
正确的把握能剪开胸软骨对于部分初学都来说还有一定难度。

如果错剪至硬骨,不但要花大力气剪开,同时也浪费较多时间。

还有使用此剖解法,很多初学者易在剥离颈部至锁骨皮肤时,误将嗉囊剪破。

2、由尸体的腹部向上剖
开。

此方法多用于下痢、肠
炎、腹腔等疾病时的解剖。

操作比较容易学,同时也运
用较广,操作相对简易,大
部分初学者都是以此方法
入门。

所以,我在这里,以
此方法结合图片进行主要
讲解:
①先用左手持
住钳子,夹起
腹部的一小
块肌肉,向上
提起,在腹部
中间剪开一
小口,剪刀穿
过腹膜,分别向两侧肌肉剪开,尽可能的剪深一些,但小心不要
剪到肝。

②用力将一整块胸肌
向上向前掀起。

以能
清楚的看到心脏最
好。

当内脏都展现在眼前
的时候,有些初学都就感
觉不知如何下手了,往往
会对内脏乱掏一通,将内
脏全都掏乱,掏坏了,自己也不知道要看什么了,最终一无所获。

在打开胸腔,看到内脏后,我们最直观的就是能看到肝脏,因为肝脏碰了容易碎,所以,我们要先检查下肝脏是否有异常,而不是急于掏出内脏。

肝脏表面如果有大
小不等的白色小
点,多见于沙门氏
菌感染及禽出败。

肝脏肿大,或肝上
形成大小不一的结
节状肿瘤,可见于
禽白血病。

肝脏出
血、脂肪肝可见于
本章节就介绍到这里了。

在第三章节中,我们主要接着讲如何有
顺的检查病禽的内脏,
从而收集有效的病变发
信息。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