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

3.2 传输介质

--------------------------------------------------------------------------------

传输介质是网络中信息传输的媒体,是网络通信的物质基础之一。传输介质的性能特点对传输速率、通信距离、可连接的网络结点数目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均有很大的影响,根据不同的通信要求,必须合理地选择传输介质。在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电等。

3.2.1双绞线

双绞线是最常用的传输介质,它是由两根绝缘的铜导线用规则的方法绞合而成,称为一对双绞线,如图3-4所示。通常把若干对双绞线(2对或4对),捆成一条电缆并以坚韧的护套包裹着,以减小各对导线间的电磁干扰。每根铜导线的绝缘层上分别涂有不同的颜色,即橙白、橙、绿白、绿、蓝白、蓝、棕白和棕色,以便于用户区分不同的线对。双绞线绞合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信号在传输中的串扰及电磁干扰。双绞线常用于模拟语音信号或数字信号的传输。

1. 双绞线的分类

双绞线是网络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尤其在局域网方面。

⑴根据屏蔽类型,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两大类。

①非屏蔽双绞线

该类双绞线的外面只有一层绝缘胶皮,因而重量轻、易弯曲,安装、组网灵活,比较适合于结构化布线。在无特殊要求的小型局域网中,尤其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中,常使用这种双绞线电缆,如图3-5所示。

②屏蔽双绞线

屏蔽双绞线的最大特点在封装在其中的双绞线与外层绝缘皮之间有一层金属材料,如图3-6所示。这种结构能减少辐射,防止信息被窃听,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如:5类屏蔽双绞线在100米内传输速率可达到155Mbps ,而同样条件下非屏蔽双绞线的传输速率只能达到100Mbps 。但由于屏蔽双绞线的价格相对较高,安装相对较困难,且必须采用特殊的连接器,技术要求也比非屏蔽双绞线高,因此屏蔽双绞线只使用在大型的局域网环境中。

⑵根据传输数据的特点,双绞线又可分为3类、4类、5类和超5等类别。其特点及用途见表3-1。

表3-1 双绞线性能和用途

类别最高工作频率(MHz) 最高数据传输率(Mbps) 主要用途

3类15 10 10MB网络

4类20 45 10MB网络( 一般不用)

5类100 100 10MB和100MB网络

超5类200 155 10M、100M、1000M网络( 4对线可实现全双工通信)

2. RJ-45连接器

在网络组建过程中,双绞线的接线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整体性能。双绞线在各种设备之间的接法也非常有讲究,应按规范连接。下面主要介绍8针RJ-45连接器的标准接法及其与各种设备的连接方法,目的是使大家掌握规律,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网络正常运行。

⑴8针RJ-45连接器标准接法

由于双绞线一般用于星型网络的布线,每条双绞线通过两端安装的RJ-45接头( 俗称水晶头) 将各种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双绞线的标准接法不是随便规定的,必须符合EIA/TIA 568B标准或EIA/TIA 568A标准,如图3-7所示。具体接法如下:

①EIA/TIA 568A线序标准:

1 2 3 4 5 6 7 8

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②EIA/TIA 568B线序标准:

1 2 3 4 5 6 7 8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⑵直通线与交叉线

①直通线:两端都按T568B线序标准连接或两端都按T568A线序标准连接。

②交叉线:一端按T568A线序标准连接,另一端按T568B线序标准连接。

在制作网线时,如果不按标准连接,虽然有时线路也能接通,但是线路内部各线对之间的干扰不能有效消除,从而导致信号传输时误码率增高,最终影响到网络整体性能。只有按规范标准布线,才能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也会给后期的维护工作带来便利。

3.2.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也是一种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它由一层网状铜导体和一根位于中心轴线位置的铜导线组成,铜导线、网状导体和外界之间分别用绝缘材料隔开,如图3-8所示。

由于同轴电缆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屏蔽性能好等特点,因此在中小型局域网中,常用于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中。

1. 同轴电缆的结构

从图3-8可知,同轴电缆的结构分为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⑴铜质导体: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应多芯或单芯铜质导线,是信号传输的信道。

⑵绝缘体:隔离铜质导体和网状导线,目的是避免短路。

⑶网状导线:环绕铜质导线的一层金属网,作为接地线用。在网络信息传输过程中,可用作铜质导体的参考电压。

⑷外皮:用于保护网线免受外界干扰,并预防网线在不良环境中受到氧化或其他损坏。

2.同轴电缆的分类

⑴按带宽和用途划分

同轴电缆可分为基带和宽带两种。基带同轴电缆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信号将占用整个信道。即在同一时间内,基带同轴电缆仅能传送一种信号。宽带同轴电缆传送的是不同频率的模拟信号,这些信号需要通过调制技术调制到各自不同的正弦载波频率上。传送时应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将信道分成多个传送频道,在同一时间内,如数据、声音和图像等,在不同的频道中被传送。

⑵按直径划分

按直径划分同轴电缆可为粗缆和细缆两种。粗缆适合于较大的局域网的布线,它的布线距离较长,具有较好可靠性和较强的网络抗干扰能力,安装时需要采用特殊的装置( 收发器) ,不用切断电缆,两端头装有终端器,故网络安装、维护和扩展比较困难,并且造价较高。细缆常在总线型网络中出现。常采用BNC/T型接头。这样由于线缆直径较小、易弯曲,安装较易、造价较低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但由于网络中电缆系统的断点太多,如果一个用户出现故障,常常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工作,从而影响了网络系统的可靠性。

⑶按特性电阻值划分

按特性电阻值划分,可将同轴电缆分为50Ω和75Ω两种。50Ω同轴电缆常用于网络中,主要用来传输数字信号;而75Ω同轴电缆常用于CA TV系统中的标准传输电缆,主要传输模拟信号。

3.2.3光纤

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通信和计算机都得以飞速发展。20多年来,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大约每10年提高10倍。但在通信领域里,信息的传输速率则提高得更快,从70年代的56kbps 到现在的1Gbps或几百Gbps( 光纤通信) 。相当于每10年提高100倍乃至1000倍。因此光纤通信就成为现代通信技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

光导纤维是一种细小柔软并能传导光线的介质。它由纤芯、包层和护套层组成。其中纤芯是由玻璃制成,包层由玻璃制成,护套由塑料制成,其结构参照图3-9。

1.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

光纤通信的主要组成部件有光收发器和光纤,如果用于长距离传输信号还需要中继器。光纤通信实际上是应用光学原理,由光收发器的发送部分产生光束,将表示数字代码的电信号转变成光信号后导入光纤传播,在光缆的另一端由光收发器的接收部分接收光纤上传输的光信号,再将其还原成为发送前的电信号,经解码后再处理。光纤通信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光源、光纤和光收发器。从原理上讲,一条光缆不能进行信息的双向传输,如需进行双向通信时,须使用两条或多股光纤,一条用于发送信息,另一条则用于接收信息。为了防止长距离传输而引起的光能衰减,在大容量、远距离的光纤通信中每隔一定距离需设置一个中继器,图3-10为光纤通信原理示意图。

2. 光纤的分类

光纤主要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两种类型,如图3-11所示。

⑴多模光纤

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这样只要射到光纤表面的光线的入射角大于某一个临界角,就可产生全反射。由于其芯线粗,就可以存在许多条不同角度入射的光线在一条光纤中传输。多模光纤的特点是传输速度低、容量小、传输距离短。但这种线缆成本较低,一般用于建筑物内或地理位置相邻的环境中。

⑵单模光纤

采用激光二极管LD作为光源。由于其芯线较细,当光纤的直径减小到只有一个光的波长时,光纤就像一根波导一样,它可使光线一直向前传播,而不会产生多次反射。单模光纤的衰耗较小,在2.5Gbps的高速率下可传输数十公里而不必采用中继器。

单模光纤的特点是传输频带宽、信息容量大,传输距离长( 最长可达10km) ,需要激光源。由于成本高,所以常在建筑物之间或地域分散的环境中使用。

3. 光纤的优点与缺点:

⑴优点

与铜质电缆相比,光纤具有以下优点:

①传输信号的频带较宽,通信容量大,信号衰减小(可以说在较长距离和范围内信号是一个常数),应用范围广等。

②电磁绝缘性能好,保密性好,不易被截取数据。

③中继器的间隔较大,因此可以减少整个通道中继器的数目,可降低成本。

④抗化学腐蚀能力强,可用于一些特殊环境下的布线。

⑤传输速率高,目前实际可达到的传输速率为几十Mbps至几千Mbps。

⑵缺点

光纤也有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光纤通信多用于作为计算机网络的主干线,光纤的最大问题是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价格昂贵。

②光纤连接和光纤分支均较困难,而且在分支时,信号能量损失很大,故光纤的安装与维护需要专业人员才能完成。

3.2.4无线传输

前面介绍了三种有线传输媒体。但是,若通信线路要通过一些高山或岛屿,有时布线很难施工。即使是在城市中,挖开马路敷设电缆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当通信距离很远时,敷设电缆既昂贵又费时。这时可利用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来实现多种通信。无线传输所使用的频段很广。人们现在已经利用了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及可见光这几个波段来进行通信。紫外线和更高的波段目前还不能通信。

1. 电磁波

电磁波是发射天线感应电流而产生的电磁振荡辐射。这些电磁波在空中传播,最后被接收天线所感应。免费的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就是以这种方式传输信号的。

⑴电磁波的频谱图

如图3-12所示。无线电波用于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传输。例如,电视频道中的VHF(甚高频)的播送频率为30MHz~300MHz ,UHF(超高频)的播送频率为300MHz~3GHz。无线电波也用于AM和PM广播、业余无线电、蜂窝电话和短波广播。每一种通信都必须在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申请一个频率波段。

⑵说明

①物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地面广播的低频波将以较少的损耗从高层大气中反射回来。通过来回地反弹于大气和地表之间,这些信号可以沿着地球的曲面传播得很远。比如说,短波(3~30MHz之间)设备可以接收到地球背面传来的信号,而频率较高的信号趋向于以较大的损耗进行反射,它们通常无法传播得那么远,这样无线电微波通信在数据通信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低频波需要很长的接收天线。

2.地面微波接力通信

由于微波在空间是直线传播,而地球表面是个曲面,因此其传播距离受到限制,一般只有50km左右。但若采用100米高的天线塔,则传播距离可增大到100km。为实现远距离通信必须在一条无线电通信信道的两个终端之间建立若干个中继站。如图3-13所示。中继站把前一站送来的信号经过放大后再发送到下一站,故称“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在该通信系统中,要求通信双方各安装一台微波收发机与微波天线,可实现点对点或点对多点间的数据传输。

⑴特点

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可传输电话、电报、图像、数据等信息。其主要特点是:

①信道容量大。微波波段频率很高,其频段范围也很宽,因此其通信信道的容量很大。

②传输质量高。因为工业干扰和天气干扰的主要频谱成分比微波频率低很多,对微波通信的危害比对短波和米波通信小得多,因而微波传输质量比较高。

③不受地域限制。与相同容量和长度的电缆载波通信相比,微波接力通信建设投资小见效快,此外,微波通信不受地域限制,不受一般自然灾害的影响,易于安装调试,可靠性高。

⑵缺点

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存在如下缺点:

①相邻站之间必须直视,不能有障碍物。有时一个天线发射出的信号也会分成几条略有差别的路径到达天线,因而造成失真。

②受气候影响大。微波的传播有时也会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

③保密性较差。与电缆通信系统相比,地面微波接力通信的隐蔽性和保密性较差。

④对大量中继站的使用和维护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3. 卫星通信

通信卫星提供商业服务是1965年开始的,当时价格相当昂贵,不可能普遍使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卫星功率增大,卫星地面接收站设备费用下降了几十倍,通信卫星用于计算机联网时才得到广泛应用。

卫星通信的联网方式如图3-14所示。常用的卫星通信方法是在地球站之间利用位于3万6千公里高空的人造同步地球卫星作为中继器的一种微波接力通信。通信卫星就是在太空的无人值守的微波通信中继站,它对地面站进行广播,所有地面站都能通过天线收到卫星发来的报文,接收站点可根据阅读报文地址段决定是否需要接收。这种方式与地面广播电台相同,只是传输时间长得多。

卫星通信具有如下特点:

⑴通信距离远,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同步卫星发射出的电磁波能辐射到地球上的通信覆盖区的跨度达1万8千多公里。只要在地球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上,等距离地放置3颗120度的卫星,就能基本上实现全球的通信。

⑵具有较大的传播时延。由于各地球站的天线仰角并不相同,因此不管两个地球站之间的地面距离是多少,从一个地球站经卫星到另一个地球站的传播时延在250~300ms之间。一般可取为270ms。这和其他的通信有较大的区别。例如:地面微波接力通信链路的传播时延约为3μs/km,而对同轴电缆链路,由于电磁波在电缆中传播比空气中慢,因此传播时延一般可按5μs/km计算。

⑶覆盖面很广。卫星通信非常适合于广播通信,因为它覆盖面很广。

⑷保密性较差。但从安全方面考虑,卫星通信系统的保密性是较差的。

小型卫星地面站目前应用广泛的小型卫星地面站天线直径只有1.2米,便于安装,价格数万元人民币。当两地距离超过800千米时,使用卫星联网有较多的经济性。如果距离较近,不如使用其他联网方式。此外,这种小型卫星站不能用于高速传输,一般其传输速度只能达到模拟电话线的速度。如果需要提高传输速率,须采用大型天线和贵重的收发设备,不仅成本高昂,还会受城市规划和无线电管理部门的限制。

4. 几种传输介质的比较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微波、通信卫星之间的比较见表3-2。

线缆类型、传输介质、接头和接线标准

常见音视频信号的类型、传输介质、接头和接线标准常见视频信号的类型有:复合视频(Composite-Video)、超级视频(Super-Video)、模拟分量视频(RGBHV Video)、VGA视频(Video Graphics Array)、工作站视频(IBM PowerPC/Sun Color)、数字串行视频(Signal-Digital Interface)等视频格式。 常见音频信号的类型有:非平衡模拟音频(UnBalance Audio)、平衡式模拟音频(Analog Balance Audio)、非平衡数字音频(Digital Unbalance Audio)、平衡式数字音频(Digital Balance Audio)等格式。 常用接头有:BNC接头、莲花(RCA)接头、15针HD型接头、直型(TRS)接头、卡龙(XLR)接头。 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每种常见音视频信号的传输介质、接头和接线标准 1. 复合视频(Composite-Video) ?传输介质:单根带屏蔽的同轴电缆- 传输阻抗:75Ω ?常用接头:BNC接头、莲花(RCA)接头 ?接线标准:插针=同轴信号线,外壳公共地=屏蔽网线(下图所示) 2. 超级视频(Super-Video) ?传输介质:两根带屏蔽的同轴电缆- 传输阻抗:75Ω ?常用接头:2×BNC接头、1×4针微型接头 ?接线标准:3脚插针=亮度(Y)信号线,4脚插针=色度(C)信号线1脚、2脚公共地=屏蔽网线(下图所示) 3. 模拟分量视频(RGBHV Video) ?传输介质:3-5根带屏蔽的同轴电缆 ?传输阻抗:75Ω- 常用接头:3-5×BNC接头 ?接线标准:红色=红基色(R)信号线,绿色=绿基色(G)信号线,蓝色=蓝基色(B)信号线,黑色=行同步(H)信号线,黄色

常见传输介质综合比较_百度文库.

常见传输介质综合比较 名称及属性结构及材质组件功能功能特点传输距 离 适用范围 视频同轴电缆(内外由相互绝缘的同轴心导体构成的电缆)金属导体 (铜芯钢芯) 视频流的传输单芯坚硬便 于成型 多芯柔韧 便于施工 -3为200 米 SYV电缆 抗干扰力 强,适用 于视频监 控, SYWV高 频传输能 力好,适 用于有线 电视 中继设备 需要用到 视频放大 器 电介体 (聚乙烯,氮气保护导线 确定阻抗 SYV100% SYWV20% (聚乙烯含 量)介电常数 分别是2.2,和 1.4 -5为300- 500米 屏蔽网 (铜质网,钢质网)信号地线 屏蔽干扰 高编低电阻 但200KHZ以 上无优势 -7为900米 保护层对内部成分保护容易受气温-9为1000米

(聚乙烯)日光的影响 宜外套PVC 关于同轴电缆的两种类型评价 从属性来看SYV和SYWV都属于同轴电缆 相同点是阻抗相同都属于75系列,并且护套,屏蔽层,绝缘层,材质,层数大体相当 不同点是由于材质的制作工艺不同使得SYV衰减值大于SYWV 备注: 阻抗:在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叫做阻抗。 介电常数:是指在同一电容器中用同一物质为电介质和真空时的电容的比值表示电介质在电场中贮存静电能的相对能力。介电常数愈小绝缘性愈好。水的ε值特别大,10℃时为 83.83 名称及属性结构及材质组件功能功能特点传输距离适用范围 双绞线(是由两条相互绝缘的导线按照一定的规格互相缠绕在一起而制成的一种通用配线)金属导体 (铜芯钢芯) 视频流的传输单芯坚硬便 于成型 以太网中传 输距离为 100米 适用于抗 干扰类远 距离类高 性价比类 的工程环 境 中继设备 需要用到 双绞线传 输器又名 双绞线收 发器 电介体保护导线定义阻抗单路无源传 输器达到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介质

教学目标 了解数据传输介质的概念及分类 了解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 教学内容 传输介质的基本概念 传输介质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常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 纤)和无线两类。 双绞线 双绞线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类,可以用于传输模拟或数字信号,常用点到点连接,也 可用于多点连接。在三种有线传输介质中,双绞线的地理范 围最小、抗干扰性最低,但价格最便宜,是当前使用最普遍 的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有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基带同轴电缆用来传输数字信号,宽带同轴电 缆可以传输模拟或数字信号。同轴电缆可用于点到点连接或 多点连接。在三种有线传输介质中,同轴电缆的地理范围中 等、抗干扰性中等,价格也中等。 光纤 光纤分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只能单向传输数字

信号,用于点到点连接。在三种有线传输介质中,光纤性能最好、传输距离长、不受电磁干扰或噪声影响、体积小、重量轻,但价格也是最高的。 无线介质 常用的无线介质是无线电波和微波等。无线传输不需铺设网络传输线,而且网络终端移动方便。其中,微波通信常用的有地面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两种。 重点/难点 双绞线和光纤的特点及应用 传输介质的基本概念 传输介质基本概念 数据传输介质是指传送信息的载体,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因此,传输介质也称传输媒体、传输媒介或传输线路。 1. 传输介质的分类 通信介质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两大类。网络中常用的有线介质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常用的无线介质是无线电波、微波和红外线等。 2. 传输介质的特性 数据传输的质量除了与传送的数据信号及收发两端的设备特性有关外,还直接与通信线路本身的机械和电气特性有

传输介质

3.2 传输介质 -------------------------------------------------------------------------------- 传输介质是网络中信息传输的媒体,是网络通信的物质基础之一。传输介质的性能特点对传输速率、通信距离、可连接的网络结点数目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均有很大的影响,根据不同的通信要求,必须合理地选择传输介质。在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电等。 3.2.1双绞线 双绞线是最常用的传输介质,它是由两根绝缘的铜导线用规则的方法绞合而成,称为一对双绞线,如图3-4所示。通常把若干对双绞线(2对或4对),捆成一条电缆并以坚韧的护套包裹着,以减小各对导线间的电磁干扰。每根铜导线的绝缘层上分别涂有不同的颜色,即橙白、橙、绿白、绿、蓝白、蓝、棕白和棕色,以便于用户区分不同的线对。双绞线绞合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信号在传输中的串扰及电磁干扰。双绞线常用于模拟语音信号或数字信号的传输。 1. 双绞线的分类 双绞线是网络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尤其在局域网方面。 ⑴根据屏蔽类型,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两大类。 ①非屏蔽双绞线 该类双绞线的外面只有一层绝缘胶皮,因而重量轻、易弯曲,安装、组网灵活,比较适合于结构化布线。在无特殊要求的小型局域网中,尤其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中,常使用这种双绞线电缆,如图3-5所示。 ②屏蔽双绞线 屏蔽双绞线的最大特点在封装在其中的双绞线与外层绝缘皮之间有一层金属材料,如图3-6所示。这种结构能减少辐射,防止信息被窃听,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如:5类屏蔽双绞线在100米内传输速率可达到155Mbps ,而同样条件下非屏蔽双绞线的传输速率只能达到100Mbps 。但由于屏蔽双绞线的价格相对较高,安装相对较困难,且必须采用特殊的连接器,技术要求也比非屏蔽双绞线高,因此屏蔽双绞线只使用在大型的局域网环境中。 ⑵根据传输数据的特点,双绞线又可分为3类、4类、5类和超5等类别。其特点及用途见表3-1。 表3-1 双绞线性能和用途

数据传输介质.

数据传输介质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 [课题]---数据传输介质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目的]---1. 了解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传输介质有哪些。 2. 掌握三种有线传输介质的组成以及特性。 [教学要求]---1. 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3种有线数据传输介质的物理外观。 2. 要求能识别常见的有线传输介质并且了解他们的特性。 [教学重点]---双绞线和光纤的特性 [教学难点]---光纤的传输原理 [教学方法]---使用实物讲解三种有线传输介质,采用对比的方式介绍其性能。[作业]---完成课堂布置的2个作业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计算机的网络拓扑结构:星型、环型、树型、网状、总线型 (二)引入本节内容:数据传输介质 一、双绞线(Twisted Pair) 1. 结构特点 ?由2根、4根、或者8根相互绝缘的导线组成 ?颜色相近(橙-白橙、蓝-白蓝、绿-白绿、棕-白棕)的导线扭在一起?铜质线芯,直径0. 5 mm,灰色的橡胶保护层 图1 双绞线横断面图2 双绞线实物图

看图2提问: 问题一:为什么将双绞线成对扭在一起? 解答:将每对导线扭在一起的目的是降低导线之间的电磁干扰。 2. 传输特性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均可传输 ?传输数字信号时,带宽可达268kHz,最高传输速率100Mbps ?传输距离最长可到1Km(注意:本节内容中提到的传输距离指的是无中继器下单段的最大传输距离) ?主要用于点对点(以往知识点的回顾:点对点网络形式和多点连接网络形式)的网络形式中 3. 分类 ?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 Twisted Pair):有箔屏蔽网 ?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价格低于STP ?双绞线的五种型号:1类、2类、3类、4类、5类 4. 其他特性 价格低、抗干扰能力低 二、光导纤维(Fiber) 1. 物理组成 ?高折射率的玻璃纤芯 ?低折射率的玻璃包层 ?保护用的树脂涂敷层 图3 单根光纤结构示意图

三种音视频传输介质的区别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c14210781.html,)三种音视频传输介质的区别 在音视频系统中图像的清晰度和失真度非常重要,而决定图像的清晰度和失真度不仅需要能处理高质量画面的摄像机、镜头、监视器、录像机等基础设备,而信号数据的传输也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哪一种传输介质传送信号直接关系到整个音视频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1、双绞线: 相比于同轴电缆双绞线传输距离要远很多,最大可以达到2400米,其价格便宜且接入方便,抗干扰能力也不错,采用PoE供电还可以减少综合布线的任务量。但双绞线材质抗老化能力较弱,一次只能传输一路图像。所以比较适合用于中短距离、摄像机点位相对比较分散不是很多或者点位较近但比较集中的环境下的网络摄像机的视频监控,如银行、连锁酒店、超市或者大学校园等。 2、光纤: 光纤传输的优点是:传输距离远、速率高、带宽大、衰减小、抗干扰性能最好,适合远距离和大型视频传输,如道路十字路口监控等。最远甚至可达到几十一百多公里,它是通过把视频及控制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 其采用光纤传输的设备主要为视频光端机与光纤收发器,视频光端机主要应用在模拟摄像机的信号传输上,它信号损耗小,噪波与失真小,传输质量高,适合远距离传送。光纤收发器适合网络摄像机的信号传输,同样它也具有视频光端机的传输距离远、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采用光纤交换机,还可以采用PoE技术为前端摄像机供电,减少综合布线的任务量。所以,在解决长距离传输时光纤是最佳的方式。

不过,使用光纤和光端机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用设备,这给工程施工和用户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对于短距离、小规模的监控系统来说,使用光纤传输也显得不够经济。 3、同轴电缆: 具有价格较便宜、铺设较方便等优点(相对于光纤而言),所以,一般在小范围的监控系统中,由于传输距离很近,使用同轴电缆直接传送监控图象对图象质量的损伤不大,能满足实际要求。但是,根据对同轴电缆自身特性的分析,当信号在同轴电缆内传输时其受到的衰减与传输距离和信号本身的频率有关。一般来讲,信号频率越高,衰减越大。 视频信号的带宽很大,达到6MHz,并且,图象的色彩部分被调制在频率高端,这样,视频信号在同轴电缆内传输时不仅信号整体幅度受到衰减,而且各频率分量衰减量相差很大,特别是色彩部分衰减最大。所以,同轴电缆只适合于近距离传输图象信号,当传输距离达到200米左右时,图象质量将会明显下降,特别是色彩变得暗淡,有失真感。但同轴电缆相对成本较低,故而适合用于小型工厂或者学校内部的模拟摄像机监控。 综上所述,我们在音视频系统的布线选择中,需要根据我们的现场环境和传输距离要求来决定的,在布线的时候,需要进行多方考虑,选择最优方案,这样才可以既能减少成本投入,又能起到好的监控效果。 本文摘自变宝网-废金属_废塑料_废纸_废品回收_再生资源B2B交易平台网站; 变宝网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c14210781.html,/?qx 买卖废品废料,再生料就上变宝网,什么废料都有!

传输介质的种类及性能讲课稿

传输介质的种类及性 能

传输介质的类型及主要特性 网络传输介质是指在网络中传输信息的载体,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1)有线传输介质是指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实现的物理连接部分,它能将信号从一方传输到另一方,有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电信号,光纤传输光信号。 (2)无线传输介质指我们周围的自由空间。我们利用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可以实现多种无线通信。在自由空间传输的电磁波根据频谱可将其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信息被加载在电磁波上进行传输。 不同的传输介质,其特性也各不相同。他们不同的特性对网络中数据通信质量和通信速度有较大影响! 传输介质特性 任何信息传输和共享都需要有传输介质,计算机网络也不例外。对于一般计算机网络用户来说,可能没有必要了解过多的细节,例如计算机之间依靠何种介质、以怎样的编码来传输信息等。但是,对于网络设计人员或网络开发者来说.了解网络底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则是必要的,因为他们必须掌握信息在不同介质中传输时的衰减速度和发生传输错误时如何去纠正这些错误。本节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中用到的各种通信介质及其有关的通信特性。 当需要决定使用哪一种传输介质时,必须将连网需求与介质特性进行匹配。这一节描述了与所有与数据传输方式有关的特性。稍后,将学习如何选择适合网络的介质。通常说来,选择数据传输介质时必须考虑5种特性(根据重要性粗略地列举):吞吐量和带宽、成本、尺寸和可扩展性、连接器以及抗噪性。当然,每种连网情况都是不同的;对一个机构至关重要的特性对另一个机构来说可能是无关重要的,你需要判断哪一方面对你的机构是最重要的。 1.吞吐量和带宽 在选择一个传输介质时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吞吐量。吞吐最是在一给定时间段内介质能传输的数据量,它通常用每秒兆位( 1 000 000位)或M b p s进行度量。吞吐量也被称为容量,每种传输介质的物理性质决定了它的潜在吞吐量。例如,物理规律限制了电沿着铜线传输的速度,也正如它们限制了能通过一根直径为1英寸的胶皮管传输的水量一样,假如试图引导超过它处理能力的水量这种胶皮管,最后只能是溅你一身水或胶皮管破裂而停止传输水。同样,如果试图将超过它处理能力的数据量沿着一根铜线传输,结果将是数据丢失或出错。与传输介质相关的噪声和设备能进一步限制吞吐量,充满噪声的电路将花费更多的时间补偿噪声,因而只有更少的资源可用于传输数据。带宽这个术语常常与吞吐量交换使用。严格地说,带宽是对一个介质能传输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间的差异进行度量;频率通常用H z表示,它的范围直接与吞吐量相关。例如,若F C C通知你能够在8 7 0 ~ 8 8 0 M H z之间传输无线信号,那么分配给你的带宽将是1 0 M H z。带宽越高,吞吐量就越高,如图4 - 5所示。图4 - 5中的情形是由于在一给定的时间段内,较高的频率能比较低频率传输更多的数据。在本章的后面部分,将介绍最通用的网络介质的吞吐量特性。 2.成本 不同种类的传输介质牵涉的成本是难以准确描述的。它们不仅与环境中现存的硬件有关,而且还与你所处的场所有关。下面的变量都可能影响采用某种类型

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及其工作特点

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及其工作特点 现在比较常见的有: 电话线,价格便宜、安装方便,使用DSL技术的情况下可以传输较长距离(例如ADSL的有效距离就有5公里),一般用于宽带网最后一公里的连接。 光纤:价格相对较贵,传输距离很远(单模光纤可以连接到40公里以上),一般用于广域网、城域网、省际骨干网。 双绞线 (1)工作原理:双绞线是现在最普通的传输介质,它由两条相互绝缘的铜线组成,典型直径为1毫米。两根线绞接在一起是为了防止其电磁感应在邻近线对中产生干扰信号。外面再用朔料套套起来。 (2)分类: 非屏蔽双绞线:无屏蔽层,一般由4对双绞线对组成,最长100米,有较好的性价比,被广泛使用。分为1,2,3,4,5,超5类。3类用于10MBPS的传输;5类100MBPS以上的网连接。 屏蔽双绞线:具有一个金属甲套,一般由2对双绞线组成,最长为十几千米,抗干扰性好,性能高,成本高,没有被广泛使用。对电磁干扰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适用于网络流量较大的高速网络协议应用。屏蔽双绞线可分为6类、7类双绞线分别可工作于200MHz和600MHz的频率带宽之上,且采用特殊设计的RJ45 插头(座)。 [解释两个个概念]频率带宽(MHz)与线缆所传输的数据的传输速率(Mbps)是有区别的——Mbps衡量的是单位时间内线路传输的二进制位的数量,MHz衡量的则是单位时间内线路中电信号的振荡次数。 同轴电缆 (1)概念:由同轴的内外两条导线构成,内导线是一根金属线,外导线是一条网状空心圆柱导体,内外导线有一层绝缘材料,最外层是保护性塑料外套。金属屏蔽层能将磁场反射回中心导体,同时也使中心导体免受外界干扰,故同轴电缆比双绞线具有更高的带宽和更好的噪声抑制特性。 (2)分类: 一种为50Ω(指沿电缆导体各点的电磁电压对电流之比)同轴电缆,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即基带同轴电缆;分为:粗缆最大距离为2500米,价格高。 细缆按最大长度为185米。 另一种为75Ω同轴电缆,用于宽带模拟信号的传输,即宽带同轴电缆。但需要安装附加信号,安装困难,适用于长途电话网,电视系统,宽带计算机网 3)缺点: 由于物理可靠性不好,易受干拢,由双绞线替代 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特点、IP地址、网络协议 网络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处理机通过线路相互连接成通信子网。人们借用拓扑学的概念,将通信处理机称为节点,将通信线路称为链路,将节点和链路连接的几何构型称为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决定网络性能的主要因素,构造网络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来物理连接所有的节点及计算机系统。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网状结构等。 总线型结构 优点: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装使用方便。 缺点:故障诊断和隔离比较困难。 环型结构 优点:简化了路径选择控制,传输延迟固定。实时性强。

传输介质标准

10M 以太网(标准以太网) 100M 以太网(快速以太网) 1000M 以太网(千兆以太网)10000M以太网(万兆以太网) 10M以太网接口:802.3线缆 10Base-T 双绞线,作为物理传输介质100m 10Base5 粗,同轴电缆作为物理传输介质500m 10Base2 细,同轴电缆作为物理传输介质200m 10BaseF 光纤,作为物理传输介质2000m 3类双绞线 4类双绞线 5类双绞线 超5类双绞线 6类双绞线 100M以太网接口:快速以太网由IEEE 802.3u标准定义 100Base-T 3类线,传输距离最多100米 100Base-T4 3类线,传输距离最多100米 100Base-TX 5类以上双绞线,传输距离最多100米,100Mbps全双工 100Base-FX 单模光纤,传输距离可达10公里,100Mbps全双工 100Base-F 多模光纤,传输距离最多2000米,100Mbps全双工 1000M以太网接口:IEEE 802.3z和802.3ab 1000Base-T 5类以上UTP双绞线,传输距离最多100米 1000Base-F 多模光纤,传输距离最多500米,全双工 单模光纤,传输距离最多2-3公里,全双工 1000Base-SX 单模模块,只能使用多模光纤,62.5um传输275m,50um传输550m 1000Base-LX 多模模块,单模、多模光纤都可使用,主要使用光纤有62.5um、50um、9um,多模550m,单模3km 1000Base-CX 150欧姆STP双绞线,适用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传输速率1.25Gbps,使用DB9接头或HSSDC接头,最大25m 1000Base-ZX cisco标准,普通单模光纤70km,premium 单模式光纤或者色散位移单模光纤链接跨度达100 km 10000M以太网接口:IEEE 802.3ae和802.3ak 10GBaseCX4 4对同轴电缆,传输距离15米 10GBase-S 多模光纤,50/62.5um光纤,使用波长为850nm,传输距离300米 10GBase-L 单模光纤,50/62.5um光纤,使用波长为1310nm,传输距离10km 10GBase-E 单模光纤,9um光纤,使用波长为1550nm,传输距离40km V.24:用途(WAN,AUX,CONSOLE)RS-232 12V 可工作在同步、异步两种模式下 同步:传输速率115200bps

光纤通信传输简介

光纤通信传输简介 随着近年来对光纤光缆、光器件。光系统的大力研究和开发,光纤性能更加完善,品种更加多元化,光纤通信已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传输平台,通信网络也在向全光网络发展。这篇论文旨在了解并简要介绍这个通信传输的主力军。 首先是光纤通信的介质:电缆。电缆又分为三种。 第一种为双绞线电缆,双绞线(TP)是一种最常用的传输介质。双绞线是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的铜导线组成,把两根绝缘铜导线,按一定的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以减少串扰及信号放射影响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导电传输中放出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所抵消。 双绞线由两根22号至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而将一对或多对双绞线安置在一个套桷中,便形成了双绞线电缆。 双绞线电缆广泛应用于传统的通信领域。在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早期阶段,点到点传输方式均使用双绞线电缆。随着技术的进步,双绞线电缆所能支持的通信速率不断提高。目前三类双绞线电缆能支持10Mbps100米,即10BASE-T标准,五类双绞线支持100Mbps速率100米,即CDDI标准甚至能支持155Mbps的ATM速率。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双绞线能支持600Mbps以上的速率。 a、非屏蔽双绞线电缆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是由多对双绞线和一个塑料外皮构成。国际电气工业协会(EIA)为双绞线电缆定义了五种不同的质量级别。 计算机网络中常使用的是第三类和第五类以及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电缆。 第三类双绞线适用于大部分计算机局域网络,而第五类双绞线利用增加缠绕密度、高质量绝像材料,极大地改善了传输介质的性质。 由于继承了声音电信通信的办法,计算机网络用的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在安装上通常与大部分电话系统相同,采用同一种方法,一个用户设备,通过RJ-45(4对线)或RJ-11(2对线)的电话连接器端口与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相连。目前,非屏蔽双绞线可在100米内,使数据传输率达到100Mbps(每秒百万位)。 b、屏蔽双绞线电缆 屏蔽双绞线电缆的内部与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一样是双绞铜线,外层由铝箔包着。 Apple计算机公司以及IBM公司所用的各种传输介质都要求使用屏蔽双绞线电缆。屏蔽双绞线相对来讲要贵一些,但它仍然比同轴粗缆和光缆便宜些。它的安装要比非屏蔽双绞线电缆难一些,类似同轴电缆。它必须配有支持屏蔽功能的特殊连接器和相应的安装技术。它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100米以内达500Mbps,但是通常使用的传输率都不超过155Mbps。目前使用最普遍的速率是 16Mbps。屏蔽双绞线电缆的最大使用距离也限制在百米之内。

各种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 SYV-75-3 100M SYV-75-5 300M SYV-75-7 500-800M SYV-75-9 1000-1500M SYV-75-11 2000-3000M 最多可以用2-3个放大器 用BNC接头连接计算机 平衡电缆和非平衡电缆的区别: 通信电缆分为平衡电缆和非平衡电缆。同轴电缆属于非平衡电缆,就是说中心导线和电缆屏蔽层的电气特性是不相等的。双绞线电缆属于平衡电缆,即电缆线对中的两根导体对地具有相同的电压。平衡电缆更适合于传输通信信号。即:平衡电缆是信号的双输入双输出;非平衡电缆是单向传输。 光纤: 波长:单模长波1310nm和超长波1550nm、多模短波850nm和长波1300nm。 保护层尺寸:100um。 带宽:10G 100G 1000G 带宽选择取决于两端设备。

色散:概述色散是光纤的传输特性之一。由于不同波长光脉冲在光纤中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因此,色散反应了光脉冲沿光纤传播时的展宽。光纤的色散现象对光纤通信极为不利。光纤数字通信传输的是一系列脉冲码,光纤在传输中的脉冲展宽,导致了脉冲与脉冲相重叠现象,即产生了码间干扰,从而形成传输码的失误,造成差错。为避免误码出现,就要拉长脉冲间距,导致传输速率降低,从而减少了通信容量。另一方面,光纤脉冲的展宽程度随着传输距离的增长而越来越严重。因此,为了避免误码,光纤的传输距离也要缩短。光纤的 色散可分为: 1.模式色散又称模间色散 光纤的模式色散只存在于多模光纤中。每一种模式到达光纤终端的时间先后不同,造成了脉冲的展宽,从而出现色散现象。 2.材料色散 含有不同波长的光脉冲通过光纤传输时,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会导致玻璃折射率不相同,传输速度不同就会引起脉冲展宽,导致色散。 3.波导色散又称结构色散 它是由光纤的几何结构决定的色散,其中光纤的横截面积尺寸起主要作用。光在光纤中通过芯与包层界面时,受全反射作用,被限制在纤芯中传播。但是,如果横向尺寸沿光纤轴发生波动,除导致模式间的模式变换外,还有可能引起一少部分高频率的光线进入包层,在包层中传输,而包层的折射率低、传播速度大,这就会引起光脉冲展宽,从而导致色散。 4、偏振模色散(PMD)又称光的双折射 单模光纤只能传输一种基模的光。基模实际上是由两个偏振方向相互正交的模场HE11x和HE11y所组成。若单模光纤存在着不圆度、微弯力、应力等,HE11x 和HE11y存在相位差,则合成光场是一个方向和瞬时幅度随时间变化的非线性偏振,就会产生双折射现象,即x和y方向的折射率不同。因传播速度不等,模场的偏振方向将沿光纤的传播方向随机变化,从而会在光纤的输出端产生偏振色散 单模光纤:芯径8-10um,包层直径125um。 多模光纤:芯径50、62.5um,包层直径125um。 单模和多模光纤的区别:单模光纤仅能传输一个模式,

传输介质的比较

各种传输媒体的特性及其应用比较目录: 一.有线通信 1.架空明线 2.双绞线 3. 同轴电缆 4.光纤通信 二.无线通信 1.地面微波接力通信 2.卫星通信

下面将简要介绍各种介质的不同特性及其应用: 一.有线通信 有线通信介质包括架空明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 1.架空明线 架空明线是一种最早发展和使用的传输介质,它的通信容量较小而且很容易受外界干扰,线路损耗也大,但是设备技术简单,价格便宜,因此目前在通信线路中仍占有一定比例,早期使用的长途电话线就是架空明线。 2.双绞线 双绞线也称为双扭线,是最古老但又最常用的传输媒体。把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并排放在一起,然后用规则的方法绞合起来(这样做是为了减少相邻的导线的电磁干扰)而构成双绞线,局域网中的双绞线是将四对双绞线封装在绝缘外套中的一种传输介质。双绞线电缆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和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 Twisted Pair)两大类。其中非屏蔽双绞线易弯曲、易安装,具有阻燃性,布线灵活,而屏蔽双绞线价格高,安装困难,需连结器,抗干扰性好。按传输质量双绞线分为1类到5类,局域网中常用的为3类,4类和5类双绞线。3类线用于语音传输及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4类线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6Mbps的数据传输;5类线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

为适应网络速度的不断提高,近来又出现了超5类和6类双绞线,其中6类双绞线可满足最新的千兆以太网的高速应用,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被国际电气工业协会(EIA)采纳为国际标准。 在用双绞线联起来的网络中,由于存在信号衰减,因此每网段最多不能超过100米,接4个中继器后最长可达到500米,因而也限制了它较大范围的使用。 在现代家庭通信网络中,双绞线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里介绍一下双绞线及其接头的制作: 由于网卡使用的是RJ-45接头方式,所以要用双绞线来进行连接,双绞线共有8根线头,如果是多台微机通过集线器进行连接,其线头按颜色进行排列为: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如果只有两台微机,只需用网线直接连接两网卡即可,但其接线方法则有所变化:要把线头的1、3交换,2、6交换,两头依次为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另一头是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然后两头分别用专用钳子把RJ-45卡子头夹好,一头插在微机的网卡上,另一头插在集线器的任意接口上。 3.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由内导体铜质芯线,绝缘层,网状编制的外导体屏蔽层及保护塑料外层组成,内导体和外导体构成一组线对。由于外导体屏蔽层的作用,同轴电缆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此外,由

传输介质的比较

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中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它对网络的数据通信具有一定的影响。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媒介。无线传输媒介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等。 双绞线 双绞线简称TP,将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也因此把它称为双绞线。双绞线分为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 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适合于短距离通信。 双绞线 非屏蔽双绞线价格便宜,传输速度偏低,抗干扰能力较差。 屏蔽双绞线抗干扰能力较好,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但价格相对较贵。 双绞线需用RJ-45或RJ-11连接头插接。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UTP分为3类,4类,5类和超5类四种: 3类:传输速率支持10Mbps,外层保护胶皮较薄,皮上注有“cat3” 4类:网络中不常用 5类(超5类):传输速率支持100Mbps或10Mbps,外层保护胶皮较厚,皮上注有“cat5” 超5类双绞线在传送信号时比普通5类双绞线的衰减更小,抗干扰能力更强,在100M 网络中,受干扰程度只有普通5类线的1/4,目前较少应用。 STP分为3类和5类两种,STP的内部与UTP相同,外包铝箔,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但价格昂贵。 双绞线一般用于星型网的布线连接,两端安装有RJ-45头(水晶头),连接网卡与集线器,最大网线长度为100米,如果要加大网络的范围,在两段双绞线之间可安装中继器,最多可安装4个中继器,如安装4个中继器连5个网段,最大传输范围可达500米。 双绞线有两种接法:EIA/TIA 568B标准和EIA/TIA 568A标准。具体接法如下。 T568A线序 1 2 3 4 5 6 7 8 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T568B线序 1 2 3 4 5 6 7 8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由绕在同一轴线上的两个导体组成。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连接简单等特点,信息传输速度可达每秒几百兆位,是中、高档局域网的首选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由一根空心的外圆柱导体和一根位于中心轴线的内导线组成,内导线和圆柱导体及外界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按直径的不同,可分为粗缆和细缆两种:粗缆:传输距离长,性能好但成本高、网络安装、维护困难,一般用于大型局域网的干线,连接时两端需终接器。 (1)粗缆与外部收发器相连。

常用的网络有线传输介质介绍

常用的网络有线传输介质介绍 常用的网络有线传输介质介绍 一.双绞线电缆 双绞线电缆(TP)就是平时我们说的网线,将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也因此把它称为双绞线。双绞线分为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 常见的几种双绞线: (1)三类线(CAT3):指目前在ANSI和EIA/TIA568标准中指定的电缆,该电缆的传输频率16MHz,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 (10Mbit/s),主要应用于语音、10Mbit/s以太网(10BASE-T)和4Mbit/s令牌环,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采用RJ形式的连接器,目前已淡出市场。 (2)四类线(CAT4):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16Mbps(指的是16Mbit/s令牌环)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10BASE-T/100BASE-T。最大网段长为100m,采用RJ形式的连接器,未被广泛采用。 (3)五类线(CAT5):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线缆最高频率带宽为100MHz,最高传输率为 100Mbps,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00BASE-T网络,最大网段长为100m,采用RJ形式的连接器。这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在双绞线电缆内,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绞距长度。通常,4对双绞线绞距周期在38.1mm 长度内,按逆时针方向扭绞,一对线对的扭绞长度在12.7mm以内。 (4)超五类线(CAT5e):超5类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减与串扰的比值(ACR)和信噪比

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及特点

三种: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特点和特性: 双绞线: l)最常用的传输介质 2)由规则螺旋结构排列的2 根、4 根或8 根绝缘导线组成 3)传输距离为100m 4)局域网中所使用的双绞线分为二类:屏蔽双绞线(STP )与非屏蔽双绞线;根据传输特性可分为三类线、五类线等 同轴电缆: l )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屏蔽层及外部保护层组成 2 )根据同轴电缆的带宽不同可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 3 )安装复杂,成本低 光纤: 1 )传输介质中性能最好、应用前途最广泛的一种 2 )光纤传输的类型可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种 3 )低损耗、宽频带、高数据传输速率、低误码率、安全保密性好 最早的有铜轴电缆,分为粗缆和细缆,优点:价格便宜,容易安装;缺点:传输距离短,抗干扰性能差. 现在流行双绞线和光纤,特点分别如下: 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屏蔽双绞线(STP)的特点是抗干扰性能好,传输距离中等,但是对安装(接地)的要求比较高. 非屏蔽双绞线(UTP)的特点是,安装简单,传输距离较长,但是抗干扰性不好,容易受到强磁

场或电场的干扰. 光纤的特点是,传输距离远,抗干扰性能强,保密性好,安装调试稍微复杂,价格昂贵. 网络传输介质是指在网络中传输信息的载体,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1)有线传输介质是指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实现的物理连接部分,它能将信号从一方传输到另一方,有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电信号,光纤传输光信号。 (2)无线传输介质指我们周围的自由空间。我们利用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可以实现多种无线通信。在自由空间传输的电磁波根据频谱可将其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信息被加载在电磁波上进行传输。 不同的传输介质,其特性也各不相同。他们不同的特性对网络中数据通信质量和通信速度有较大影响!这些特性是: a、物理特性。说明传播介质的特征。 b、传输特性。包括信号形式、调制技术、传输速度及频带宽度等内容。 c、连通性。采用点到点连接还是多点连接。 d、地域范围。网上各点间的最大距离。 e、抗干扰性。防止噪声、电磁干扰对数据传输影响的能力。 f、相对价格。以元件、安装和维护的价格为基础。 双绞线用做远程中续线,最大距离可达15公里;用于100Mbps局域网时,与集线器最大距离为100米。 同轴电缆由内导体,外屏蔽层,绝缘层,外部保护层。 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 单信道宽带:宽带同轴电缆也可以只用于一条通信信道的高速数字通信。 光纤电缆简称为光缆。 由光纤芯,光层与外部保护层组成。 在光纤发射端,主要是采用两种光源:发光二极管LED与注入型激光二极管ILD。 光纤传输分为单模和多模。区别在与光钎轴成的角度是或分单与多光线传播。 单模光纤优与多模光纤。 电磁波的传播有两种方式: a 是在空间自由传播,既通过无线方式。

传输介质的特性

23.传输介质的特性对网络中数据通信质量的影响很大,这些特性主要是? 1、物理特性:对传输介质物理结构的描述。 2、传输特性:传输介质允许传送数字或模拟信号,以及调制技术、传输容 量与传输的频率范围。 3、连通特性:允许点-点或多点连接。 4、地理范围:传输介质的最大传输距离。 5、抗干扰性:传输介质防止噪声与电磁干扰对传输数据影响的能力。 6、相对价格:器件、安装与维护费用。 24.网络故障根据故障的不同对象也可划分为? 答案:线路故障、路由器故障和主机故障。 25.什么叫网络适配器? 答案:网络适配器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也就是俗称的网卡。网卡是构成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连接设备,计算机主要通过网卡接入局域网。它具有控制数据传送和数据转换的功能。为防止数据在传输中出现丢失的情况,在网卡上还需要有数据缓冲器,以实现不同设备间的缓冲。 26.什么叫网络的安全机制? 答案:网络的安全机制是网络安全策略的实施手段。安全机制的种类很多,如加密、认证、数字签名机制和发放证书等等。 27.防火墙在网络系统中具有的功能? 1、控制进出网络的信息流向和信息包。 2、提供使用和流量的日志和审记。 3、隐藏内部IP以及网络结构细节。 4、提供虚拟专用网功能。 28.信息反馈制度中反馈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那些? 答案:组织播放收看情况、资源内容应用情况、群众需求情况、资源内容适

用情况及接收设备运行情况等。 29.什么是VPN? 答案:VPN是“虚拟专用网络”的英文缩写。它是依靠互联网在公用网络中建立自己私有的专用通道,利用这个“局域网”,从而达到易于维护、保护版权、提升服务、降低成本的资源利用效果。用户通过计算机接入VPN,在远程可以使用原来只有在“局域网”里才能享受的资源。 30.什么是网络接口卡和外设? 答案:网络接口卡(简称网卡)提供数据传输功能,用于把计算机同电缆线(即传输介质)连接起来,进而把计算机联入网络,所以每一台联网的计算机都需要有一块网卡。 外设主要是指网络上可供网络用户共享的外部设备,通常,网络上的共享外设包括打印机、绘图仪、扫描器、MODEM等。

网络传输介质

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路径,对网络的数据通信有一定的影响。 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介质。 简介 网络传输介质是指在网络中传输信息的载体。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两类: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是指实现的物理连接部分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可以将信号从一方传送到另一方。有线传输介质主要具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电信号,光纤传输光信号。 (2)无线传输介质是指我们周围的自由空间。 我们可以利用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实现各种无线通信。 在自由空间中传输的电磁波可以根据频谱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并将信息加载到电磁波上进行传输。 不同的传输媒体具有不同的特征。 它们的不同特性对网络中数据通信质量和通信速度的影响更大。 双绞线 双绞线称为TP,一对或多对双绞线封装在绝缘护套中。为了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电缆中的每对双绞线通常由两根绝缘铜线绞合。 因此,它被称为双绞线。 双绞线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 1。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适合短距离通信。 2。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价格便宜,传输速度低,抗干扰能力差。

屏蔽双绞线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和更高的传输速度,但价格相对昂贵。 双绞线需要插入RJ-45或RJ-11连接器。 市场上销售的UTP分为3类,4类,5类和5类:3类:传输速率支持10Mbps,外部保护橡胶薄,皮肤上有cat34:网络中不常用5种类型。 超级类别5:传输速率支持100Mbps或10Mbps,外部保护橡胶更厚,皮肤充满cat5。超五类双绞线在传输信号时比普通的5类双绞线具有更小的衰减,抗干扰能力更强。 强,在100M网络中,干扰程度仅为普通5类线的1/4,而且这种类型的使用较少。 STP分为三种类型和五种类型。STP在内部与UTP相同。它由铝箔包围,抗干扰能力强,传输率高,但价格昂贵。 双绞线通常用于星形网络的接线连接。两端安装RJ-45头水晶头,连接网卡和集线器。最大网线长度为100米。如果要增加网络范围,可以在最多4个中继器之间安装两段双绞线电缆 中继器,例如安装4个继电器 它有5个网段,最大传输距离可达500米。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电缆由缠绕在同一轴上的两根导线组成。 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连接简单等特点。信息传输速度可达数百兆比特/秒,是中高档局域网的首选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由中空外圆柱导体和位于中心轴上的内导体组成。内导体和圆柱形导体通过绝缘材料与外部隔开。 根据直径,可分为两种类型:粗电缆和细电缆: 粗电缆:传输距离长,性能好但成本高,难以安装和维护网络。它通常用于大型LAN

网络传输介质.

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中传输数据、连接各网络站点的实体。网络信息还可以利用无线电系统、微波无线系统和红外技术等传输。目前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一、双绞线电缆(TP):将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也因此把它称为双绞线。双绞线分为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UTP分为3类,4类,5类和超5类四种: 3类:传输速率支持10Mbps,外层保护胶皮较薄,皮上注有“cat3” 4类:网络中不常用 5类(超5类):传输速率支持100Mbps或10Mbps,外层保护胶皮较厚,皮上注有“cat5”超5类双绞线在传送信号时比普通5类双绞线的衰减更小,抗干扰能力更强,在100M网络中,受干扰程度只有普通5类线的1/4,目前较少应用。 STP分为3类和5类两种,STP的内部与UTP相同,外包铝箔,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但价格昂贵。 双绞线一般用于星型网的布线连接,两端安装有RJ-45头(水晶头),连接网卡与集线器,最大网线长度为100米,如果要加大网络的范围,在两段双绞线之间可安装中继器,最多可安装4个中继器,如安装4个中继器连5个网段,最大传输范围可达500米。 二、同轴电缆:由一根空心的外圆柱导体和一根位于中心轴线的内导线组成,内导线和圆柱导体及外界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按直径的不同,可分为粗缆和细缆两种: 粗缆:传输距离长,性能好但成本高、网络安装、维护困难,一般用于大型局域网的干线,连接时两端需终接器。 (1)粗缆与外部收发器相连。 (2)收发器与网卡之间用AUI电缆相连。 (3)网卡必须有AUI接口(15针D型接口):每段500米,100个用户,4个中继器可达2500米,收发器之间最小2.5米,收发器电缆最大50米。 细缆:与BNC网卡相连,两端装50欧的终端电阻。用T型头,T型头之间最小0.5米。细缆网络每段干线长度最大为185米,每段干线最多接入30个用户。如采用4个中继器连接5个网段,网络最大距离可达925米。 细缆安装较容易,造价较低,但日常维护不方便,一旦一个用户出故障,便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工作。 根据传输频带的不同,可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两种类型: 基带:数字信号,信号占整个信道,同一时间内能传送一种信号。 宽带:可传送不同频率的信号。 三、光纤:是由一组光导纤维组成的用来传播光束的、细小而柔韧的传输介质。应用光学原理,由光发送机产生光束,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再把光信号导入光纤,在另一端由光接收机接收光纤上传来的光信号,并把它变为电信号,经解码后再处理。与其它传输介质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