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高考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是()A. 潇洒(xiāo sǎ)B. 炫目(xuàn mù)C. 惊愕(jīng è)D. 沉默(chén mò)答案:C解析:A项应为“潇洒(xiāo xiāo)”,B项应为“炫目(xuàn mù)”,D项应为“沉默(chén mò)”。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精美,色彩搭配得体,令人赏心悦目。
B. 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C. 他在比赛中勇夺金牌,为国家争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D. 这篇论文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答案:B解析:A项中的“赏心悦目”应改为“令人赏心悦目”;C项中的“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应改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D项中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应改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国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使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 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使读者受益匪浅。
D. 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智慧,成功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答案:C解析:A项中的“使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应改为“使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B项中的“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改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D项中的“成功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应改为“成功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了贡献”。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B. 我国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展现出了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
往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以“我的童年”为线索,通过对童年记忆的回顾,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B. 文中“那些夜晚,我常常躺在妈妈的怀里,听着她讲述着关于家乡的故事,那些故事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童年的夜晚”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C. 文章结尾“家乡,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的地方”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D. 文章整体上采用了平实的语言,没有过多的修饰,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答案:C解析:C项中,“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的地方”并非直接表达对家乡的眷恋,而是通过这句话,将家乡与“温暖”这一情感联系起来,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4.下列关于这篇小说情节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女孩因为偷苹果而被父亲责打,最终导致她离家出走。
B. 小女孩离家出走后,遇到了一位好心的老人,老人帮助她找到了回家的路。
C. 小女孩回到家后,父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D. 文章通过小女孩的经历,揭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答案:A解析:A项中,“小女孩因为偷苹果而被父亲责打”这一情节在原文中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7.下列关于这篇小说主题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通过小女孩的经历,探讨了家庭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B. 文章揭示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过度惩罚、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等。
C. 文章呼吁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
D. 文章主题是“爱”,强调家长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答案:D解析:D项中,“爱”并非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题是通过小女孩的经历,探讨家庭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近十年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模拟题目:一、现代文阅读(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旅游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旅游文学应运而生。
旅游文学是指以旅游为主题,通过文字描绘和叙述旅游经历、体验和感悟的文学作品。
它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深受人们喜爱。
旅游文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主题鲜明:旅游文学以旅游为主题,通过描述旅游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展现旅游的魅力。
2. 情感真挚:作者在旅游过程中,与自然、与人文、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将这些真挚的情感融入文字之中。
3. 语言优美:旅游文学在语言表达上追求优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艺术性。
4. 视角独特:作者在旅游过程中,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事物,从而发现与众不同的美景和故事。
【乙】以下是一篇关于旅游文学的评论:“旅游文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将旅游与文学相结合,既满足了人们对旅游的向往,又满足了人们对文学的需求。
然而,在当前旅游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旅游文学作品内容空洞,缺乏深度;其次,有些作品过于追求形式,忽视了内容;最后,部分作者在旅游过程中,过分追求个人感受,忽视了与他人的交流。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评论,回答以下问题:1. 请简要概括旅游文学的特点。
(5分)2. 请分析评论中提到的旅游文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你的看法。
(10分)答案:1. 旅游文学的特点:主题鲜明、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视角独特。
2. 评论中提到的旅游文学存在的问题:(1)内容空洞,缺乏深度。
这主要是因为部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只注重描述旅游过程中的美景,而忽视了内心的感悟和思考。
(2)过于追求形式,忽视了内容。
部分作者在追求语言美、结构美等外在形式的同时,忽略了作品内在的思想价值。
(3)过分追求个人感受,忽视了与他人的交流。
在旅游过程中,作者应该关注他人的感受,与旅游者、当地人等进行交流,从而丰富作品的内容。
近三年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40分)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15分)(节选自《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人工智能(AI)的发展,不仅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也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关系的论述:①人工智能将改变人类的工作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②人工智能可能导致失业问题,加剧社会不平等。
③人工智能将使人类面临道德和伦理挑战。
④人工智能有助于解决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疾病防治等。
请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每题2分,共6分)(1)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完全取代人类的工作。
()(2)人工智能的发展只会带来负面影响,没有积极作用。
()(3)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人类面临道德和伦理挑战。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25分)(节选自《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明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的论述:①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②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
③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要注重创新。
④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要面向世界。
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每题5分,共20分)(1)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中华文明的特点。
()(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的看法。
()答案:1. (1)错误(2)错误(3)正确2. (1)中华文明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承与发展。
(2)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面向世界。
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才能使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40分)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15分)(节选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论述:①人类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②人类应当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近三年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小明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每天忙碌于公司和家之间。
他渴望改变现状,却总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
一天,他在公园散步时,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告诉他:“改变,从今天开始。
”小明被老人的话深深触动,他决定从今天开始改变自己。
他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每天坚持锻炼,学习新技能,并且开始尝试新的生活方式。
几个月后,小明发现自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变得更加自信,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1)请简要概括小明改变的原因。
(4分)(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明改变后的特点。
(6分)(3)文章标题“改变,从今天开始”有何寓意?(5分)答案:(1)小明改变的原因是遇到了一位老人的启发,以及他内心对现状的不满和改变的渴望。
(2)小明改变后的特点包括:更加自信、工作效率提高、生活态度积极、有计划地改变自己。
(3)标题“改变,从今天开始”寓意着人们应该把握当下,从现在开始改变,而不是等待未来。
二、古诗文阅读(3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舍瑟而作,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请翻译下列句子。
(10分)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2)请简要分析孔子对四位弟子的评价。
2024年新高考全国II卷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土星5号火箭升空了!它一点一点上升,庞大的身躯稳健有力。
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被巨大的推力紧紧摁在座位上。
火箭在他们身下持续上升,各级火箭按照预定程序点火,第一级火箭、逃逸塔、第二级火箭一一分离。
绕地球轨道飞行一周后,宇航员检查了火箭和飞船状况。
第三级火箭再次点火,把飞船推向更远的高空。
当地球被甩到身后,就是船箭分离的时候:第三级火箭前端打开,哥伦比亚号从顶端弹出。
鹰号(登月舱)在火箭顶端继续待命,这艘小飞船外形奇特,像一只蜷缩着的蜘蛛。
哥伦比亚号的驾驶员柯林斯,让飞船慢慢转身。
“哥伦比亚”与“鹰”对接成功。
宇航员告别土星5号的最后一级火箭,乘坐合成一体的两艘小飞船继续飞行。
终于抵达月球上空。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鹰号离开,向着月球越飞越近。
柯林斯驾驶着哥伦比亚号孤独地环绕月球飞行。
此时此刻,那些远在地球上的人,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时刻关注着、期待着……预定着陆区在哪儿?宇航员们全力搜寻。
但是意外忽然发生:当他们发现着陆区,鹰号已经飞过了头!数英里一闪而过,舷窗外的月球变得崎岖不平。
家园远在万里之外,更无法奢望什么援手。
此时此刻,他们能做的,只有保持镇定,平稳驾驶,继续飞行。
看到了,就在不远处,那里平整而干净!鹰号慢慢减速、缓缓下降,登月舱越来越低、越来越低……直到平稳落地!此时此刻,在遥远的地球,人们鸦雀无声、屏息聆听。
历届语文高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一、历届语文高考试卷真题1.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部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梦见自己在飞,飞得那么高,那么快,一直飞出这昏黄的天地,飞出这无尽的苦海。
”②这是鲁迅在《呐喊》自序里写的一段话。
一个满怀着对现实失望、对理想憧憬的青年,如何将这失望与憧憬交织成诗?如何用诗的语言表达出这种独特的情感?今天,让我们走进《呐喊》的世界,感受这位文学巨匠独特的情感世界。
③《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14篇小说。
这些小说大多描写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深刻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旧社会的强烈批判。
④《狂人日记》是《呐喊》的第一篇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小说通过狂人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具有强烈的批判意义。
小说以“狂人”的内心独白为主要表现手法,通过对狂人心理的刻画,展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⑤《孔乙己》以一个酒店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小说通过孔乙己的遭遇,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小说以“我”的视角,将孔乙己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⑥《药》以1910年革命党人秋瑾被杀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华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不惜用革命党人的鲜血作为药引的故事。
小说通过对华老栓一家人的刻画,展现了辛亥革命时期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揭示了革命与民众之间的矛盾。
(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昔者齐人有善采者,十人得五,百人得二十,千人得百,万人得千,终身共得万。
有得之者,家富而身荣;不得者,家贫而身辱。
其得者,曰:“吾善采也。
”不得者,曰:“吾不善采也。
”夫善采者,不独采也,又善为道也。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善采者,不独采也,又善为道也”一句中,“善”字重复使用,强化了“善采者”采得更多的意境。
高考语文第一题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谦逊(qiān xùn)荒谬(huāng miù)融洽(róng qià)B. 跃然纸上(yuè rán zhǐ shàng)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息息相关(xī xī xiāng guān)C. 惊愕(jīng è)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碌碌无为(lù lù wú wéi)D.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源远流长(yuán yuǎn liú cháng)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科学家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全球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
C.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使他在场上更加自信。
D.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使他感到非常自豪。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以说是才华横溢。
B. 这件事让他感到非常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C. 他总是滔滔不绝地说话,让人感到疲惫。
D. 她的言谈举止得体大方,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答案:D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高高地挂在天空中。
B. 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悦耳。
C. 那个男孩的皮肤晒得像黑炭一样。
D. 他的成绩像坐火箭一样直线上升。
答案:C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那些关于历史的书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篇一: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990)】>一九九○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6页为选择题,第Ⅱ卷11页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监考人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26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b卷第1题)辨识下列十个成语,完成2──3题。
①舍生取义②白虹贯日③作奸犯科④负荆请罪⑤青出于蓝⑥厉兵秣马⑦劳苦功高⑧图穷匕见⑨诲人不倦⑩完璧归赵2.从文言课文看,对上述成语出处判断有误的一组是(2分)a.②⑥⑧出自《战国策》b.④⑦⑩出自《史记》c.①③分别出自《孟子》《三国志》d.⑤⑨分别出自《荀子》《论语》3.从结构方式看,上述成语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②⑦⑩b.①④⑧c.②⑤⑨d.①③⑥4.“她是??教练”中的“教练”前有如下六个修饰成分,下列四项中排列妥贴的一项是(2分)①优秀的②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③国家队里(的)④篮球(教练)⑤女(教练)⑥一位(教练)a.①②⑥③④⑤b.③⑥②①④⑤c.①②③⑥⑤④d.②①③⑥④⑤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这种倾向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主要就表现在商品标记和文字上(甲)明明是中国厂商自已制造的内销商品,购买者也都是中国人,但他们却喜欢仿造国外厂家的商标,冒充洋货(乙)或者在商标上(丙)包装上(丁)说明书的图片(戊)文字中印上些外文,甚至连一个中国字也没有。
文中(甲)(乙)(丙)(丁)(戊)处应依次填入的是a.冒号、句号、逗号、逗号、顿号b.句号、逗号、顿号、顿号“和”字c.逗号、分号、顿号、顿号、顿号d.感叹号、句号、逗号、逗号“或”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6.(甲)处正确的选项是(2分)a.还从每节车厢内推选出一至两位乘客代表b.还由每节车厢民主推选一至两位乘客代表c.还让每节车厢推选一至二人当乘客代表d.还在每节车厢中推选出一至二名乘客作代表7.(乙)处最恰当的选项是(1分)a.随后遵照这些意见b.于是听取这些反映c.接着考虑这些反映d.然后根据这些意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
①按照巴甫洛夫学说的理论,睡眠是大脑皮层甚至某些低位部分的一种全面性的抑制。
②(甲)睡眠还较浅,大脑里的抑制过程还不全面彻底,剩下了某些兴奋点继续活动,梦境就要产生。
③梦是在睡眠时产生的,熟睡(乙)不会做梦,所以梦是睡眠还较浅时的产物。
④这种抑制过程如果很深很透,人的思维活动就停止了,外在一般强度的声、色刺激也不能感知,这就是熟睡,这时候不会做梦。
⑤现代生理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于梦有了更多的了解。
⑥又由于大脑皮层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而这些孤立的兴奋点缺乏有逻辑的联系,这(丙)构成了梦境的荒诞性。
⑦引起这些兴奋点活动的因素,大多与从前感知过的刺激的痕迹作用有关,丁梦境是与日常生活有关联的,不是神秘的。
8.上述七句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3分)a.③①④⑦⑥②⑤b.⑤③①④②⑦⑥c.②①④③⑤⑥⑦d.①④②⑦⑥⑤③9.文中甲乙丙丁处恰当的词语是(2分)a.如果、却、就、因而b.由于、才、却、所以c.如果、就、又、那么d.因为、可、才、可见10.下列八句中红字的“之”“其”全都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2分)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④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⑤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⑦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⑧会其怒,不敢献。
a.③④⑥⑦b.②③⑥⑧c.③⑤⑦⑧d.①④⑤⑧阅读下面文天祥的《念奴娇》,完成11──12题。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忽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甲)!堂堂剑气,斗牛空以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乙)。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11.(甲)(乙)两处的文句依次是(1分)a.此恨谁雪细看涛生云灭b.此恨凭谁雪看涛生云灭c.此恨谁雪看涛生云灭d.此恨凭谁雪细看涛生云灭12.词中的“睨柱吞嬴”,指的是(1分)a.唐睢在秦廷胁迫秦王就范的故事b.贾谊奋笔著文批评秦皇嬴政的故事c.蔺相如在秦廷怒斥秦王的故事d.荆轲行刺嬴政掷匕于柱的故事13.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四季的景物,分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
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a.a④ b③ c②⑤ d①⑥b.a① b③④ c② d⑤⑥c.a⑥ b③④ c② d①⑤d.a①④ b③ c⑤ d②⑥二(14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完成14──20题。
田单①将攻狄,往见鲁仲子。
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
”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
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
三月而不克之也。
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
”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②,立则丈插③,为士卒倡曰:‘可往矣!宗庙亡矣,魂魄丧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
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
此所以破燕也。
当今将军东有夜邑④之奉,西有淄上⑤之娱,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
”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
”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鼓之,狄人乃下。
注:①田单:战国时齐人,以功封安平君。
③丈插:即“杖锸”,拄着铁锹。
④夜邑:地名。
⑤淄上:地名。
14.“五里之城,七里之郭”指的地方是(1分)a.夜邑b.即墨c.淄上d.淄、渑之间下列各句中加黑字的正确词义是15.上车弗谢而去(2分)a.道歉b.告诉c.感谢d.告辞16.先生志之矣(2分)a.作标记b.记住c.记述d.通“识”,知道17.以下例句中的“所以”,和“此所以破燕也”中的“所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君、相之所以为民计者,亦不过前此数法也。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此世所以不传也。
⑥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
⑦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⑧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a.①⑥⑦b.③④⑤⑦⑧c.①②⑥d.②③④⑤⑧下列句子的正确意思是18.请闻其说(2分)a.请让我听听你的说法b.请让我听你说一说c.请你听我说一说d.请你听听这种说法19.明日乃厉气循城(2分)a.第二天就激励士气,巡视城中。
b.第二天就激励士气,沿城墙巡视。
c.第二天就振作精神,巡视城中。
d.第二天就振作精神,沿城墙巡视。
20.鲁仲子在战前预言:“将军攻狄,不能下也。
”从原文本意来看,他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3分)a.先前田单织蒉杖锸,贫困窘迫;而今黄金横带,四处游乐,已经丧失斗志。
b.过去田单城廓狭小,背水一战;如今东有夜邑,西有淄上,因而尾大不掉。
c.眼下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
现在情况是田单享有厚俸,溺于欢娱,只有士卒奋臂欲战,当时情况完全相反。
d. 目前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
当时情况是田单有死之心,因而士卒无生之气,现在情况完全相反。
199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11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9分)21.阅读下列文句,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①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②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③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上面的句子中运用了纪年、纪日、纪时的词语。
其中确指某一年份的有:。
指某一日子的有:。
指某一时辰的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2──23题。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
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
李小二入来问道:“可要吃酒?”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
客到时,果品酒馔只顾将来,不必要问。
”22.文中的“一个人”(军官)是指,“又一人”(走卒)是指。
(1分)23.作者没有直接说出这两个人是谁,而是通过的观察来进行叙述的,从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两方面来看,这样写可以。
(2分)【篇二: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山东)】第Ⅰ卷(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角色露骨力能扛鼎量体裁衣拾级而上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勘察前仆后继提纲挈领揠旗息鼓b慰藉优柔寡断穷兵黩武明火执仗c脉博同仇敌忾利令智昏沽名钓誉d赧然贻笑大方提心吊胆日没途穷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经营_____、企业品牌、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②诸如“艾滋病”“非典”这样重大疾病的蔓延,将会引起社会_____,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③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损失,有关责任人必须对此进行_____,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a 理念震荡反省 b观念振荡反思c 观念振荡反省 d理念震荡反思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们到底扶持起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但超越的勇气。
c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舍我其谁的傲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豪气。
d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的感受美国的生活。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b以《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为主题的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隆重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