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意大利美术
17、18世纪的意大利美术

巴洛克艺术大师贝尼尼
乔凡尼· 洛伦佐· 贝尼尼 意大利的雕刻家兼建筑 师,是十七世纪最伟大 的艺术大师。他生于 1598年,在82岁生日 的几天后去世。他是那 一列杰出的、具有多方 面才能的艺术家中的最 后一人,正是由于这些 人的努力,才使得意大 利在长达三个世纪的时 间里一直成为西方世界 之光。
绘画
贝尼尼不但是著名的雕塑 家、建筑师, 而且还是一 位出色的画家。关于这一 点很少有人提起,其实他 一生所作的一百多幅作品 中,有不少是优秀之作。 另外,他还画了一些漫画 作品,贝尼尼也是17世纪 著名的漫画家。贝尼尼本 质上是一位充满信仰的人。 他没有写过一篇文章来阐 明自己的主张,但贝尼尼 是独一无二的:一些艺术 家会同样地充满热情,另 一些艺术家则一样富有创 造力,但在整个艺术史上 可能不会再出现一位为信 仰而战的更伟大的战士了。
多才多艺
作为意大利巴洛克美术的首席,贝尼尼可 谓是多才多艺。他能文善画,颇具文艺复 兴时代的遗风。对于贝尼尼,当时人们曾 经这样写道:“上演了一出大众戏,其中 布景是他画的,雕像是他雕的,机械是他 发明的,音乐是他谱曲的,喜剧的剧本是 他写的,就连剧院也是他建造的。”他给 予他那个时代的影响在历史上是无人能与 之匹敌的。
17、18世纪的意大利美术
17、18世纪的意大利美术共有三 个主要流派:意大利学院派艺术、 巴洛克艺术、和以卡拉瓦乔为代表 的现实主义艺术.
影响个欧洲艺术都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 用.承前是指继承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某些传统, 如学院派主张绘画的标准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 拉斐尔的素描、格累乔的典雅与风韵等;启后是 指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它的多姿多彩,对后来 的欧洲美术有着深刻的影响.如学院派艺术影响了 古典主义艺术的发展;巴洛克艺术影响了罗可可 艺术和浪漫主义艺术;而卡拉瓦乔的艺术,不仅在 当时影响了欧洲各国的现实主义艺术,还对18世 纪的市民艺术、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都产 生过深远的影响.
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

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西方美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艺术,这些艺术作品强调自然主义的表现方式。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欧洲进入了中世纪,这段时期的艺术被基督教教会统治着,并且更关注宗教主题的表现,艺术作品通常以圣经故事、圣徒和基督教教义为主题。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美术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时期开始在意大利兴起,并逐渐扩展到其他欧洲国家。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追求人体比例的完美和逼真,注重透视和光影的表现。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艺术家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杰作,他们的作品对后来的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后,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以宏伟、浮华的风格而著名。
巴洛克艺术强调运动和戏剧性的表现手法,作品通常富于动态和活力,呈现出丰富的光影效果。
如伯罗奔尼撒战争等历史事件的作品,以及宗教和神话题材的作品。
18世纪的洛可可艺术则更加强调优雅、浪漫和俏皮的氛围。
艺术家们更加注重创作精美的装饰品,风格追求华丽和奢华。
洛可可艺术主题多样,从宫廷生活到田园风光,都有艺术家的创作。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印象主义艺术运动崛起,打破了传统画风的限制,艺术家开始强调对光线和色彩的准确捕捉,注重瞬间的表现和情感的传递。
马奈、莫奈和梵高等印象派艺术家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对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0世纪的西方美术发展进入了现代主义阶段,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立体派、表现主义、抽象艺术等等,都在这一时期兴起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不同的艺术家追求不同的创新和表达方式,艺术作品变得更加多样和抽象,对观众提出了更多的思考和解读。
现代主义后期,艺术家们开始注重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反思,产生了概念艺术、后现代主义等不同的流派。
当代艺术探索了更多的实验性和观念性,追求反传统和自由的艺术表达。
总的来说,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多个阶段,每个时期都由于艺术家们的努力和创造力而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对世界艺术影响深远。
17、18世纪欧洲美术发展史作文

17、18世纪欧洲美术发展史作文17-18世纪欧洲艺术17至18世纪的欧洲,是各国在政治制度、宗教、自然科学和艺术诸方面发展和探索的时代,整个欧洲呈现出一派多姿多彩的面貌。
人类自文艺复兴觉醒之后,以新的人生观和科学手段探索自然的奥秘,以更加活泼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去观察自然和认识世界,产生了一大批伟大的学者和艺术家。
艺术呈现出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古典艺术的多元化局面。
巴洛克、罗可可、古典主义、写实艺术等各种风格倾向相互交织,并行17-18世纪欧洲艺术 17至18世纪的欧洲,是各国在政治制度、宗教、自然科学和艺术诸方面发展和探索的时代,整个欧洲呈现出一派多姿多彩的面貌。
人类自文艺复兴觉醒之后,以新的人生观和科学手段探索自然的奥秘,以更加活泼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去观察自然和认识世界,产生了一大批伟大的学者和艺术家。
艺术呈现出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古典艺术的多元化局面。
巴洛克、罗可可、古典主义、写实艺术等各种风格倾向相互交织,并行发展,各领风骚。
意大利到了17世纪,现实主义、巴洛克艺术与尊崇古典传统的“学院派”同时出现,这使艺术领域看起来更加丰富。
18世纪威利斯画派的出现更加让整个意大利艺术呈多元化发展。
佛兰德斯的艺术跟同期荷兰独立后那种为新兴资产阶级服务的艺术不一样;它仍然处于西班牙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势力的控制之下,主要为宫廷贵族、富商和耶稣会服务;这类人物对艺术的要求促使佛兰德斯绘画具有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
佛兰德斯艺术中,最引人注目的为绘画,其次是建筑,最后才是雕塑。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首推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
17世纪,荷兰的经济文化都非常繁荣,当时荷兰商人的欣赏趣味与那种浮华放纵的趣味有很大不同,他们比较喜欢有节制和简单的风格。
由于社会的风俗与需要,肖像画得到的重视比其它题材都要多。
绘画开始变成商品进入市场,开始出现专门化分工,风景画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一时期的风景画完全摆脱了情节和人物,成为独立的画种。
外国美术史整理资料

一、原始美术1.拉斯科洞窟:发现于1940年,全洞由主厅、后厅和边厅以及连接各部分的洞道组成。
描绘野牛、驯鹿和野马等原始动物。
气势雄伟、富有动感,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
2.阿尔塔米拉洞窟:发现与于19世纪下半期,“公牛大厅”最为著名,突出作品《受伤的野牛》,壁画轮廓线比较细,而且有明暗,向背的粗细浓淡变化,与色彩渲染结合紧密,通过动态表现动物身体的结构,明暗起伏更为丰富,感情也更细腻。
3.母神雕像:在很多欧洲国家都出土了一大批圆雕和浮雕女裸体雕像。
这些女性雕像的共同特点就是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体现出原始时期人们对母性生殖的崇拜。
被人们称之为“原始的维纳斯”。
二、古埃及美术1.建筑:金字塔是古王国法老的陵墓,金字塔的外观对称,稳定,给人以坚不可摧的印象。
它象征着法老的威严地位,最大的金字塔是哈夫拉金字塔。
2.雕刻:程式有:(1)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身躯,正面直对观众;(2)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3)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4)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修饰,表情庄严,感情表现很少;(5)雕像着色,眼睛描黑,有的眼睛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逼真效果。
三、爱琴美术、古代希腊美术1.爱琴美术:在创造希腊古典文明的主要民族多利安人和伊奥尼亚人到达希腊本土之前,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地区就曾经存在过从氏族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初期的国家。
在艺术史上这一文化被称为“爱琴文化”或“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2.迈锡尼美术:卫城的“狮子之门”在一块三角形的大石板上刻着一根柱子,两旁有一对狮子相对而立,造型粗犷有力,是西方最早的纪念装饰雕刻。
3.古希腊美术:河马时期:最早的造型艺术作品,是几何纹风格的陶瓶,造型简朴,大小不一,用于敬神和陪葬。
古风时期(前7世纪~前6世纪):黑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初,它是把主体人物涂成黑色,背景保持陶土的赭色,使形象轮廓突出,红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末,与黑绘相反。
1718世纪西方美术史

波罗米尼是巴洛克建筑家的杰出代表。他设计的位于罗马的小型 天主教堂四泉圣卡罗教堂(1638--1667),是他的一件代表作。在面向 街道的西立面上,波动的谵部交错变化,壁柱与其凸面、凹面相互配 合,创造出非常醒目、非常富于动感的视觉效果,艺术上颇有特色。 这种对动态效果的追求,也体现在圣伊沃教堂(1642--1660)圆顶的设 计上。从内部看,它那不断上升的韵律和节奏,形成一种非常生动和 迷人的壮丽感。
Page 12
巴洛克艺术代表人物
17世纪巴洛克艺术在建筑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是: 弗·波罗米尼和乔凡尼·洛伦茨·贝尼尼。
贝尼尼 (1598-1680)
贝尼尼是继米开朗琪罗之后意人利最伟大的雕塑家和那个时代最 杰出的建筑家,同时也是一位能文擅画的人物,颇具文艺复兴时代的 遗风。贝尼尼很早就显露出惊人才华,二十多岁时就以一系列雕塑作 品震动了罗马。
Page 18
卡拉瓦乔——大胆革新
同其它意大利画家一样,卡拉瓦乔在绘画题材上没有 什么变化,主要是为教会创作宗教画,但在处理传统题材 时,他抛弃了盛期文艺复兴大师确立的理想化模式,把那 些神圣的人物和场面,描绘得如同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实景。 这种作法激起教会人十的指责,说他笔下死亡的圣母,像 飘在台伯阿里的女尸。另外,他在绘画语言上也进行不大 胆的革新,一反达·芬奇那种细腻柔和的明暗过渡法,创 造出一种强烈对比的明暗法,借以突出重点,渲染气氛。 卡拉瓦乔是那个时代最大胆的画家。在狂放不羁的一生中, 他以新颖的态度和手法创作的作品,深深影响了17世纪的 画家。
风格
巴洛克(Baroque)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巴洛克艺 术无论是建筑、雕刻、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有时还 带有宗教的热情和神秘。
(完整版)欧洲17、18世纪美术

2/21/2020
鲁本斯的绘画: 佛兰德斯画派、巴洛克美术杰出代表,将宏
伟华丽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和尼德兰民族艺 术传统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烂漫主义倾 向的艺术风格。注重人物形象的活力和肉 体的表现, 著名的作品有: 《劫持鲁西波斯德女儿》 风景肖像代表有: 《有彩虹的风景》 《布兰特的画像》
2/21/2020
《劫夺留西帕斯的 女儿》
17世纪巴洛克绘画 风格的典型代表作 品。作品取材于古 希腊神话,描绘的 是宙斯与丽达的两 个孪生儿子卡斯托 和普鲁克斯正在抢 劫迈锡尼王的两个 女儿。作品中的四 个人物与两匹高头 大马扭结在一起, 组成一幅独特的构 图,突出了“抢劫” 与“挣扎”两种强 烈的动作,画面充 满了热情的生命力, 在雄壮的造型中歌 颂了人的生命力之 美。
2/21/2020
凡·代克的绘画: 佛兰德斯派绘画中的第二号著名人物,鲁
本斯助手之一,主要成就是肖像画,代表 作品有: 《使徒彼得》 《家庭肖像》 《圣马丁与穷人》 ,他的肖像影响了英国整整一代的画家。
2/21/2020
荷兰共和国的独立,为北方资本主义发展开 辟了道路。
卡拉瓦乔《召唤使徒马太》作 品描绘的是一群流浪汉们躲在 阴暗的类似地下室的屋子里赌 博,突然推开门,一束光线射 进来,耶稣和彼得进门,手指 着人群方向,惊呆的人们回首 往外,中间那位老者用手指着 自己的胸口似乎在发问:“是 召唤我吗?”另一个刚赢钱的 人正埋头数钱币,不理会发生 的事,画面毫无神圣气氛。这 是卡拉瓦乔第一幅宗教画。关 于耶稣召唤马太的题材一直以 来都是一个非常神圣的题材, 然而在卡拉瓦乔的这幅作品中, 却类似一个平民赌场,是比较 少见的。
四、17、18世纪美术

17、18世纪欧洲美术一、意大利美术1、意大利三个流派:学院派艺术、巴洛克艺术、现实主义艺术。
2、现实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卡拉瓦乔)。
《抱水果篮的孩子》《酒神巴库斯》《逃往埃及途中》学院派艺术:欧洲美术学院最早产于意大利,最著名是波轮亚学院。
创始人卡拉契兄弟。
1)继承先辈大师的艺术传统,总结先人经验,以此培养新的艺术人才。
2)企图把年轻画家引向所谓正途,不受样式主义美术和卡拉瓦乔主义美术的干扰。
最高标准: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格累乔的典雅与风韵,威尼斯画派的色彩。
3)过分强调法则,缺乏创新精神,题材狭小,重素描轻色彩。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包含奇形怪状、矫揉造作之意。
无论建筑、雕刻、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激情感,有时带神秘感,雕刻绘画多表现宗教题材。
巴洛克艺术特点:1)有豪华的特色,2)是一种激情艺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3)强调运动,运动和变化是其灵魂。
4)关注空间感和立体感。
5)具有综合性,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感6)浓重的宗教色彩7)艺术家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
3、巴洛克最著名雕刻家是(贝尼尼)。
雕刻顶峰的作品:圣德列萨祭坛1.为什么说17、18世纪的意大利美术欧洲美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17、18世纪的意大利美术共有三个主要流派:意大利学院派艺术、巴洛克艺术、和以卡拉瓦乔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艺术。
这一时期的意大利美术在于历史转折期,对意大利甚至整个欧洲艺术都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承前是指继承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某些传统,如学院派主张绘画的标准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格累乔的典雅与风韵等;启后是指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对后来的欧洲美术有着深刻的影响。
如学院派艺术影响了古典主义艺术的发展;巴洛克艺术影响了罗可可艺术和浪漫主义艺术;而卡拉瓦乔的艺术,不仅在当时影响了欧洲各国的现实主义艺术,还对18世纪的市民艺术、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外国美术史复习重点整理

外国美术史(重点总结)原始美术1.旧石器时代洞窟壁画:法国的拉斯科洞窟、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受伤的野牛》。
2.中石器时代的美术;拉文特岩画,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
它们以人类狩猎为主要情节,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为特点,把运动中的形象表现成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表现狩猎场面中的紧张和活力。
构图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
3.新石器时代的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是最典型的代表。
4.苏美尔---阿卡德美术;建筑,马赛克。
绘画,代表作为乌尔城出土的军旗。
5.古王国美术雕刻程式(法则)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1 众;2 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3 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4 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的修饰,表情庄严,感情表现很少;5 雕像着色,眼睛描黑,有的眼睛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6.《拉荷切普王子与其妻坐像》《老村长像》和《书吏凯伊》是古王国时期写实主。
义的杰作。
浮雕《纳米尔石板》7.中王国美术:建筑,门图普太普享殿。
8.新王国美术:建筑,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
9.希腊艺术形成的条件: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贸易和航海业的发展,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温和的希腊气候,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些为希腊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0.古风时期;瓶画黑绘风格(代表作《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和红绘风格11.古风时期,希腊神庙建筑典型形式----围柱式。
又分为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
在这两种基础上又创造出一种科林斯式。
12.古典时期;雕刻;米隆《掷铁饼》13.古典盛期最伟大的雕刻家菲狄亚斯《众神和巨人作战》《希腊人和阿玛戎之战》(为巴底农神庙创作的雅典娜女神像旁放的盾上刻着)14.波留克列特斯(是菲狄亚斯的同时代人),写了《法则》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人体各部分的比例,提出头与人体之比为 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表人物
卡瓦拉乔
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意大利画坛上,有一位同卡拉奇的艺术旨 趣完全不同的艺术家,他就是从北方来到罗马的艺术家中最有天赋的画 家卡拉瓦乔。他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和风格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旨趣是 描写亲眼所见的真实。他不回避丑,也不遵循古典模式,不承认任何既 定的法则,而是虔诚地描写生活中平凡的或下层生活中的普通形象,他 是第一位把神圣的宗教题材用当代下层人民生活加以表现的艺术家。他 的兴趣在于描写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物,认真仔细地刻画每一个细节, 既不美化也不理想化对象。虽然他的作品大多冠以宗教的标题,但那实 在是17世纪初意大利普通人生活的写照,这在欧洲美术史上是一个了不 起的革新。在手法上,他大胆地处理光线,用光作为塑造形象、构图布 局、突出戏剧性主题的重要手段。这对17世纪欧洲绘画有深远的影响。
圣卡罗教堂
建筑立面的平面轮廓为波浪形,中间隆起,基本构成方 式是将文艺复兴风格的古典柱式,即柱、檐壁和额墙在平面 上和外轮廓上曲线化,同时添加一些经过变形的建筑元素, 例如变形的窗、壁龛和椭圆形的圆盘等。教堂的室内大堂为 龟甲形平面,坐落在垂拱上的穹顶为椭圆形,顶部正中有采 光窗,穹顶内面上有六角形、八角形和十字形格子,具有很 强的立体效果。室内的其他空间也同样,在形状和装饰上有 很强的流动感和立体感。圣卡罗教堂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盛期 的到来...
代表人物
卡拉契三弟兄
学院的奠基人是卡拉契三弟兄,即洛 多维柯.卡拉契和他的两个堂兄弟古斯提诺. 卡拉契、阿尼巴里.卡拉契。 洛多维柯.卡拉契是最初的领导主持者, 波伦亚美术学院推行比较平静、稳重的艺 术风格,以素描为基础的教学体系,使欧 洲的美术训练摆脱了中世纪协会传艺的方 法,为西欧学院派艺术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03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Baroque art)是十七世纪欧洲的艺术风格,初发源于17世纪教皇统治的罗马 ,那时意大利是欧洲艺术中心,但在巴洛克后期,欧洲艺术中心移转到法国,它并没有明确 的艺术风格,只能算是一种爱好和时尚。
文艺复兴意味着平衡、适中、庄重、理性与逻辑;而巴洛克却意味着运动、追求新奇、 热中于无穷、不安和对比、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大胆融合。巴洛克艺术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 平静和克制,而表现为戏剧性、豪华与夸张。巴洛克艺术大致有如下一些特点:无论是建筑 、雕刻、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激情感,有时还带有点神秘感。雕刻和绘画 多表现宗教题材。17世纪巴洛克艺术在建筑方面最主要的两个代表人物是弗•波罗米尼( 1599—1667)和乔•洛•贝尼尼。弗•波罗米尼的作品是以奇特著称。他的建筑好像是艺术家的 不平静心灵的反映,给人一种虚幻莫测的感觉。他的主要作品是圣•卡罗教堂(1635—1667 )。
17、18世纪意大利美 术
16世纪下半期,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艺术出现了衰退现象,一些盛期的大 师相继谢世,群星陨落,一时天空黑暗了许多。这时虽有样式主义艺术兴起 ,它毕竟是一个短暂的过渡性的流派,昙花一现,不起多大作用。就是在这 样一个沉寂、困扰、寻觅的时期,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有三个艺术流派终 于在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中产生了。这三个流派是:意大利的学院派艺术、 巴洛克艺术和以卡拉瓦乔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艺术。
代表人物
乔· 洛· 贝尼尼
乔凡尼· 洛伦佐· 贝尼尼,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画家。早期杰出的巴 洛克艺术家,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贝尼尼主要的成就在雕塑和建筑 设计,另外,他也是画家,绘图师,舞台设计师,烟花制造者和葬礼设计师 。他在1623年作的《大卫》完全不同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米开朗基罗 塑造的是英雄,而他表现的却是一个常人,不再是理想化的人物而是现实中 的人物。贝尼尼的《大卫》,这个人正处在吉凶未卜的激烈博斗中。艺术家 在这里最大的兴趣是表现人体旋风般的运动和人物狂暴的热情。运动——这 是巴洛克艺术的生命。大理石在雕刻家的手中好像失去了重量,人物的衣服 随风轻轻飘起,给人以轻快、活泼和不安的感觉。早期还有《阿波罗和达芙 娜》和《普路同劫夺珀尔赛福涅》等。标志着贝尼尼雕刻顶峰的是他为科尔 内罗礼拜堂所作的祭坛雕刻。除了室内的作品,贝尼尼的雕刻还被大量运用 在装饰园林和喷水池等建筑物上。在这方面最为著名的作品是在他领导下建 造的《四河喷水池》和由他独立制作的《特列同喷水池》。
《捧果篮的男孩》
卡拉瓦乔的作品《捧果篮的男孩》是一幅肖像油 画,也是一幅静物油画,因为画中捧果篮男孩的脸和 他手捧着的水果篮,各占了同样比重的篇幅。卡拉瓦 乔最喜欢描绘“生命稍纵即逝”的主题,即使是在这 幅蕴含着各式色彩,主角亦俊美白皙、正值青春年少 的明亮画作《捧果篮的男孩》中,我们仍能嗅出“时 间”与“死亡”的哀愁。 《捧果篮的男孩》与文艺复兴时期巨匠们优美精 致的作品有天壤之别,这正是卡拉瓦乔有意逆势而为 。画中果篮里由鲜绿变成赭石色的、仿佛正在变软的 水果和逐渐枯萎的叶子,暗示着尘世万物的稍纵即逝 。那些熟透的水果在枯萎,叶子在卷缩,好像一切都 会很快地回归到死亡的黑暗之中,而光和画家的笔触 又把它们从黑暗中急速抢救出来一样。
1.学院派艺术目录来自2.现实主义艺术3.巴洛克艺术
01
学院派艺术
学院派艺术
欧洲的学院派艺术首先在意大利形成。
学院派的基本主张是:要保持古代和文艺复兴盛期大师艺术的永恒性,把这些艺术看成 是不可逾越的楷模,实际上是鼓吹折衷主义的艺术。比较有影响的第一个学院产生于波伦亚 ,史称波伦亚学院,它大约建于1590年。这个学院的奠基者之一是阿尼巴•卡拉契(1560— 1609)。他们早期曾受威尼斯画派提香、丁托列托、委罗内塞等人的影响。卡拉契弟兄后来 到了罗马,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折衷主义风格的学院派绘画和壁画。继卡拉契弟兄之后,学院 派代表还有格•列尼(1575—1642)和乔•格维尔契诺(1591—1666)等人。
02
现实主义艺术
现实主义艺术
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与样式主义艺术和学院派艺术相对立的是现实主义艺术。这一时 期现实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卡拉瓦乔。卡拉瓦乔主义影响了整个欧洲,把现实主义艺术 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鲜明民主主义思想色彩的卡拉瓦乔艺术的产生,正是与当时意大 利的动荡时代有关。16至17世纪,意大利人民的起义斗争连续不断,这种斗争也影响了一些 出身于下层的艺术家。他们的苦闷和反抗的情绪必然会反映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之中。某些资 产阶级的艺术史家把卡拉瓦乔看成是一个奇怪人物。其实,他正象在这个时代产生的布鲁诺 、伽利略、康帕内拉这些人物一样,都是历史的必然。
《大卫》
《阿波罗和达芙妮》
《被劫持的普洛舍宾娜》
特点
它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它特有的豪华,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 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 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 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代表人物
弗•波罗米尼
波罗米尼(1599~1667年)是一位意大利著名的巴洛克建筑家。他与自信开朗的贝尼尼 相反,性格乖戾、沉郁,最后自杀身死。圣卡罗教堂是他设计的第一个重要建筑物,运用了许 多独特的新建筑语汇。比如它的立面,不是平面一块,而是呈波浪式凹凸起伏的曲面,好像是 随时都可被挤压、变形的。这也是一种与雕塑手法结合的建筑,它将整座教堂看做是一件雕像 ,在设计时作了大胆的处理。当时一个教堂管理人说,这一创造使建筑家赢得了很大声誉,法 国、德国、西班牙等各国都有人前来学习、仿造,这种型制在十七世纪下半叶开始流传出来。
谢谢观赏
姓名:王子鑫 学号:161101110 指导老师:李雪晖
因此有人称他是“推开17世纪大门的人”,把遵循他的题材和手法的艺术倾向称为卡拉 瓦乔主义。卡拉瓦乔是一位像米开朗基罗一样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生于北意大利,自信 心强,从不模仿大师作品。他为人粗野,性情暴躁,生活放浪,甚至打架斗殴,持刀伤人。 一次因决斗杀死对手而逃离罗马,四处漂泊,37岁便客死他乡。卡拉瓦乔的作品当时并未受 到一般人的欢迎,只得到少数收藏家和艺术家的赞美。人们认为他的风格不适宜表现神圣的 主题,也不喜欢看到一般平民的形象出现在绘画作品中,他们宁可接受那种更为理想化的形 象。因此他不为当时人们所理解,但他的风格对后世的艺术家却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卡拉 瓦乔的作品主要有《召唤使徒马太》、《圣母之死》、《基督下葬》(1602年)、《女占卜师 》(1590年)等。
《圣母之死》
《圣母之死》完成于1605-1606年,是卡拉瓦乔最杰出的作品之 一。与以往画家描绘的神圣题材不一样,这完全是一幅人间的图景 ,一切都那么平凡可近、真实可感。破陋的农家茅舍里,死去的玛 丽亚躺在床上,头上的光环模糊不清,几近不见,像一个死于贫困 和饥寒的普通农家女子。她头发蓬乱,面色苍白,脸部略显浮肿, 仿佛留有忧愁生活的影子;身上穿的应该是当时农家的衣衫,而周围 一群貌似乡野村夫的使徒在哭泣。确切地说,作品中圣母的形象可 以称得上是欧洲17世纪现实主义艺术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之一 ,在卡拉瓦乔之前还没有出现这样一个极其贴近生活而又生动且真 实的形象。《圣母之死》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深厚的同情心,也 反映了他那朴素唯物主义美学思想。这幅画的明暗对比不如前期绘 画那样强烈,人物和背景却笼罩在柔和的自然光中,更增强了画面 的真实感。正是由于这种明显的革新精神,此画比其他作品遭到了 更大的攻击和诋毁,甚至订货主拒绝接收。鲁本斯却极力推崇此画 ,劝曼都阿公爵把此画买下来,使此伟大之作得以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