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腊两个最强大的城邦.
历史苏版6材料与解析:3.1(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

历史苏版6材料与解析:3.1(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雅典城邦1、城邦的兴起和性质约公元前800年,主要建立在部落或氏族基础上的农村公社,开始让位于更大的政治单位。
随着日益增长的防卫需要,在高地上建造起卫城和城邦,其周围居住地日益增长成为一个城市国家,成为整个公社政府所在地。
于是出现了城邦这种希腊人所发展起来的最著名的社会政治单位。
几乎希腊世界的每一地区都发现过城邦的实例。
大陆的雅典、底比斯和墨伽拉;伯罗奔尼撒的斯巴达和科林斯;小亚细亚沿岸的米利都;爱琴诸岛的米太林和萨莫斯,都是其中最有名的。
这些国家的地域和人口大不相同。
斯巴达①的面积在三千平方英里以上,雅典最多不过一千零六十平方英里;其他国家平均面积不足一百平方英里。
雅典与斯巴达威势鼎盛时期,各自的人口约为四十万人,这个数字近似于它们多数邻国人数的三倍。
──[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著《世界文明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16页【解读】城邦的出现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自公元前八世纪开始,希腊半岛陆续出现许多城邦。
这些城邦的出现,既有军事防御的需要,也是生产力持续发展的结果,即它是在铁矿的开采、农业的发展和商业的发展等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城邦是一个政治单位,它的产生也标志着希腊开始进入了奴隶社会。
早期城邦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小国寡民的规模,每一城邦以城市为中心,周围有乡镇。
城邦是城市和周围农村构成的整体。
整个希腊世界包括数以百计的独立城邦,有关其他城邦的历史情况的资料流传下来的极少。
雅典和斯巴达成为发展起来的两个最大的城邦,它们的历史资料比较丰富,因此表达古代希腊历史一般以这两个城邦为主。
【注释】①斯巴达:是古代希腊城邦之一,位于希腊半岛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
拉哥尼亚三面环山,中间有一块小平原。
“斯巴达”原来的意思就是“可以耕种的平原”。
斯巴达的政体是寡头政治,和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度形成对比,以其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国主义而闻名。
什么是斯巴达式教育

什么是斯巴达式教育教育名家2009-12-01 11:06:42 阅读21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古代希腊最强大的的城邦中,雅典第一,斯巴达第二。
所谓城邦,就是一个国家,它以城市为中心,周围是乡镇。
斯巴达位于希腊半岛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
拉哥尼亚三面环山,中间有一块小平原。
“斯巴达”原来的意思就是“可以耕种的平原”。
约在公元前11世纪,一批叫做多利亚人的希腊部落,南下侵入拉哥尼亚,他们毁掉原有的城邦,在这里居住下来,这就是多利亚人的斯巴达城——不过它既没有城墙,也没有象样的街道。
斯巴达人就是指来到这里的多利亚人。
斯巴达人在征服拉哥尼亚的过程中,把原有的居民变成奴隶,称作希洛人。
公元前8世纪,斯巴达人又向邻邦美塞尼亚发动长达10年的战争,最后征服了美塞尼亚,将多数美塞尼亚人变成奴隶,并为希洛人。
希洛人被固定在土地上,从事艰苦的农业劳动,每年将一半以上的收获缴给奴隶主,自己过着半饥半饱、牛马不如的生活。
有一首诗中写道;像驴子似地背着无可忍受的负担,他们受着暴力的压迫;从勤苦耕作中得来的果实,一半要送进主人的仓屋。
斯巴达人经常对外发动战争,因此希洛人的军役负担十分沉重。
希波战争期间,斯巴达人一次就征发了3.5万希洛人随军出征。
他们被迫去打头阵,用自己的生命去探明敌方的虚实,消耗敌方的兵力。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希洛人忍受不了斯巴达人的残酷剥削和野蛮暴行,经常举行武装起义。
再加上希洛人在数量上比斯巴达人多得多,斯巴达人就用一种叫“克里普提”的方法来迫害和消灭希洛人。
克里普提是秘密行动的意思,史诗中记载:“长官们时常派遣大批最谨慎的青年战士下乡,他们只带着短剑和一些必需的给养品。
在白天,他们分散隐蔽在偏僻的地方,杀死他们所能捉到的每一个希洛人。
有时,他们也来到希洛人正在劳动的田地里,杀死其中最强壮最优秀者”。
在斯巴达和雅典的一次战争中,2000希洛人立下战功,斯巴达人答应给他们自由,把他们带到大庙中给神谢恩。
雅典与斯巴达的政治制度差异与文化差异

雅典与斯巴达的政治制度差异与文化差异班级:16电气2班姓名:肖浩彬学号:1607080601207 上课时间:周四晚在古希腊200多个城邦中,雅典和斯巴达是最具有实力的,也是最强大的,但斯巴达和雅典属于不同类型的城邦:一、政治体制上斯巴达城邦是由多利亚人所建立的,他们作为征服者进入了希腊伯罗奔尼撒地区,为了防止当地的土著人民反抗,导致了斯巴达人在政治体制乃至整个社会生活方面的极端保守,他们希望贵族能够永远的占统治地位。
因此斯巴达始终维持着一种强有力的寡头统治形式,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
它的国家机构由公民大会、国王、长老会和监察官组成。
公民大会是由具有公民权的斯巴达男性组成它的职责是表决议案和选举除国王以外的公务人员。
国王是由两个人担任的,分别由两个家族世袭,并且是终身制的。
在斯巴达国王也只是个掌管军事的统治权,长老会才是最高权力机关。
它的成员共三十人,除去两个国王外,其余二十八人都是年逾六十的贵族,任职终身。
一切国家大事先由长老会议讨论决定,然后交给公民大会通过。
但是公民大会实际作用不大,对长老会议的提议无权讨论。
“当选者恣意妄为,终生显要,他们不依成文法规,一味随意专断。
意味着人民在选举出长老后,失去了对他们的监督权,并让斯巴达政治有强烈的老人政治色彩。
”[1] 长老会与监察官和国王共同掌握的司法权力,强化了斯巴达政体的寡头制特征。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斯巴达的权利都由贵族控制着,而那些被统治的人总是处于压迫状态。
与斯巴达保守、专制的政治体制相反的是雅典的奴隶主民主制度。
雅典人创立了一个公民自由平等、主权属于全体公民的政体形式。
首先,雅典的立法权属于“公民大会”,它由全体雅典公民组成,这就与斯巴达由所有具有公民权的男性斯巴达人组成的公民大会有所不同。
这就体现了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像斯巴达一样在少数的奴隶主贵族手中。
其次,雅典的行政权属于“五百人会议”,它的成员是由各地的公民以抽签的方式选出的,并且分为十个五十人的委员会在一年中轮流执政。
古代希腊城邦雅典与斯巴达的与文化差异

古代希腊城邦雅典与斯巴达的与文化差异古代希腊城邦雅典与斯巴达的文化差异雅典和斯巴达是古代希腊两个最重要的城邦,它们在文化、政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本文将就古代希腊城邦雅典与斯巴达的文化差异展开论述。
一、政治制度与军队雅典与斯巴达在政治制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雅典实行的是民主制度,政府由民众选举产生,并由议会进行管理。
相比之下,斯巴达采用的是寡头制度,由国王与一小部分贵族组成的议会掌握最高权力。
这种政治形式下,两个城邦的统治者和政策制定者有着不同的身份和参与程度。
在军队组织方面,斯巴达以强大的军事实力著称,其社会制度以军事为核心。
每个斯巴达公民都需要接受持久而严格的军事训练,军队扮演着该城邦运作的重要角色。
相对而言,雅典则更注重文化发展和艺术成就,军事并不是其主要关注点。
二、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在雅典与斯巴达的文化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雅典被认为是文化和学问的中心,注重知识和智慧的培养。
他们的教育系统强调个人发展和思维的发展,注重培养公民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论能力。
相比之下,斯巴达的教育则更注重军事训练和身体锻炼,其教育目标是培养顽强、勇敢的战士。
因此,斯巴达的教育相对较为严苛和军事化。
在价值观方面,雅典崇尚个人自由和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
文化、艺术和民主的发展是雅典文明的核心。
而斯巴达则更注重纪律、奉献和集体荣誉感。
他们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强调战斗精神,并以忠诚和勇敢为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结构与女性地位在社会结构方面,雅典与斯巴达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雅典社会由自由民、奴隶和外国居民构成,政治和社会活动主要由成年男子参与,这些成年男子才能成为公民。
而斯巴达则相对平等一些,所有受良好军事训练的成年男子都有投票权和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力。
然而,斯巴达的平等并不包括所有人,他们忽视和剥夺了非公民、奴隶和女性的权利。
在古代希腊社会中,雅典妇女的地位相对较低,她们被认为是家庭的财产,主要负责生育和家务劳动。
古代希腊 优秀教案

古代希腊【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古代希腊奴隶制文明的基本概况。
课文两个子目,分别点出了古希腊的繁荣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欧洲最早的文明起源于爱琴海沿岸的希腊。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人开始建立奴隶制城邦,斯巴达和雅典是其中最著名的两个。
公元前6世纪,其中的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当政期间达到全盛时期,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民主政治的顶峰。
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奴隶劳动普遍使用,中小奴隶主数量增多。
中小奴隶主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扩大政治权力。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顺应了这一趋势和要求,他改革政治,扩大了奴隶主民主,从而使雅典的奴隶主统治基础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把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在这种高度发达的奴隶主民主政治统治下,雅典的奴隶制经济也达到高度繁荣,文化昌盛,教育发达,人才辈出。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的雅典达到极盛,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
但必须指出的是,伯利克里毕竟是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政治家,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民主权利只是占人口少数的奴隶主阶级才享有。
【学情分析】通过学习上古亚非文明,学生已具备分析世界古老文明的能力,伴随着学生的求知欲望,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情感也易被激发。
在课堂上积极提倡发扬个性,分享思想和经验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关注更多学生知识的接受力和情感的感悟力,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最终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养成。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斯巴达和雅典,掌握雅典著名的改革家梭伦、伯里克利及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希腊文明的起源及城邦繁荣的状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插图,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识图能力;通过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认识奴隶制民主的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古代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了解希腊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劳动的基础之上的史实,理解古希腊文明是奴隶制文明;通过雅典民主政治从形成到繁荣过程中的梭伦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对学生进行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进行改革的教育;通过对伯里克利美德故事的介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领略古希腊爱琴文明的深厚底蕴,雅典民主制度之完善美。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复习提纲一、填空、选择题(20)1、在斯巴达,教育被当作一项极为重要的国家事业,其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
2、斯巴达7岁以后的教育需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其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
3、古代希腊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在斯巴达和雅典这两个古代希腊最强大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城邦国家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4、“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理论学的重要命题,也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
5、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指出,教育的最高的目的是培养哲学王,并把其培养分为三个阶段。
6、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论述教育要适应人的自然发展原则的教育家。
7、柏拉图最早提出了重视胎教的题,并主张学前教育应该及早开始。
8、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了集体教学的设想,主张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这些见解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9、马丁·路德提出两个重要的原则对后世的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1)教育权由国家掌握而不是教会掌握;(2)由国家普及义务教育。
10、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巨著〈大教学论〉,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
11、教育必须适应自然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一条指导原则,它贯穿于《大教学论》的始终。
12、“泛智”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理论核心,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是教育内容的泛智化,二是教育对象的普及化。
13、夸美纽斯把儿童的教育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相应的学校,其中在婴儿期应设母育学校,母亲是主要的教师。
14、为保证有效管理,夸美纽斯建议将学生每10人分为一组,并挑优秀者任十人长,协助教师检查作业,并督促其他学生学习。
15、1833年,英国国会决定,每年从国库中拨2万英镑的教育拨款,首开政府通过拨款形式间接干预教育的先河。
16、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
17、1862年,美国国会颁布《莫里尔法案》,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创办农业和工艺学院,这类学院被称为赠地学院。
古希腊

(3)希腊城邦的衰落
各奴隶制国家间长期的对立和混战,彼此消耗。
三、亚历山大帝国
1、马其顿控制希腊
国王腓力二世(公元前359-336在位)于公元前 338 338年征服希腊
2、亚历山大东侵和大帝国的建立
①东侵的过程 ②东侵的影响 ③对亚历山大的客观评价
2、城邦的兴衰
(1)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①原因:取得了希波战争的胜利 ②表现:
ⅰ、奴隶人数急剧增加; ⅱ、大量奴隶被广泛使用于各个生产部门
(2)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的昌盛
①十分重视发展工商业和移民,使雅典成为地中海地区 最大的商业中心。 ②实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扩大平民的政治权利,使雅 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③大力提倡文学、艺术,雅典出现大量不朽的文艺作品
西方文明之源-古代 希腊
一、爱琴文明
时间:始于公元前20世纪到前12世纪 发祥地:克里特岛-米索斯王 后来的中心-迈锡尼
城邦国家:以一个城市或城堡为中心,包括附近若干 Hale Waihona Puke 落的小国二、古代希腊城邦的兴衰
1、两个最强大的城邦
①斯巴达:是希腊最早的一个城市国家,由带 有军事扩张性质的奴隶主贵族寡头专政。 ②雅典:公元前6世纪末,成为著名的奴隶制 共和国。
古代希腊城邦的制度雅典与斯巴达的比较

古代希腊城邦的制度雅典与斯巴达的比较古代希腊城邦的制度:雅典与斯巴达的比较在古代希腊时期,城邦是政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
雅典和斯巴达作为两个最重要的古希腊城邦,其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有着显著差异。
本文将重点比较和分析古代希腊城邦雅典与斯巴达的制度差异。
一、政治制度比较1. 雅典制度雅典是一个著名的民主政体代表。
它的政治制度主要由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组成:人民会议、执政官和陪审员法庭。
a. 人民会议雅典政府中最高权威的机构是人民会议,所有公民都有权利在会上发表意见和投票表决。
人民会议在政策制定和决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b. 执政官执政官是由政治选举产生的官员,负责城邦日常行政事务的处理。
他们的任期为一年,但连任是没有限制的。
c. 陪审员法庭陪审员法庭是雅典司法系统的一部分,由随机选取的公民组成。
他们负责审判案件,保障法律的公正实施。
2. 斯巴达制度斯巴达是一个以寡头制为特征的威权政体。
斯巴达的政治制度具有以下特点:a. 两位国王斯巴达有两位国王,一个活动在城市内,负责国内事务;另一个常驻军队,负责军事事务。
国王的权力在政治上是威望和统一的象征。
b. 委员会斯巴达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由五位重要官员组成的委员会。
这五个官员被称为“埃费尔”的名称,负责管理和决策国家事务。
c. 年龄限制斯巴达对政治权力的控制非常严格,只有年满30岁的公民才能成为该国政府的一员。
这样的限制导致斯巴达政府的权力基本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二、社会结构比较1. 雅典社会结构雅典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城邦,社会结构相对民主。
它的社会结构分为三个主要阶层:公民、外国人和奴隶。
a. 公民公民是享有政治权利的成年男性,在公众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父亲是雅典公民,子女将继承公民身份。
b. 外国人外国人在雅典享有一定的权利,但没有政治参与权,也没有继承权。
c. 奴隶奴隶是雅典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没有任何权利,完全受雇主控制。
2. 斯巴达社会结构斯巴达是一个由军人组成的城邦,社会结构非常严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希腊两个最强大的城邦
斯巴达和雅典
古代亚非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古代希腊文明以海洋为中心。
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代表的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先河。
此后,斯巴达和雅典等众多城邦陆续兴起。
它们给历史增添了丰富多彩的画卷,也给世界,特别是欧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社会有什么特色,它的影响又是怎样开始传播的?这就是本课要讲的内容。
欧洲最早的文明希腊半岛山峦起伏,海岸曲折,东临爱琴海,海上岛屿星罗棋布。
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就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发祥于爱琴海南端的克里特岛,后来又以迈锡尼为中心。
爱琴文明历时约800年,当时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城邦,有的盛极一时。
但是接着,一批相对落后的部落从北方进入希腊南部,城邦被毁,爱琴文明没落了。
根据传说,克里特岛上有个强大的米诺斯王,住在克诺索斯城,他控制过爱琴海的许多岛屿。
又据传说,迈锡尼等许多城邦曾远征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十年攻城不克,最后希腊人用木马计混入城内,里应外合,终于取胜。
故事经久流传,直到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西方考古学家发掘出特洛伊、迈锡尼和克诺索斯等古城遗址,出土了大的青铜和金银器物。
克诺索斯的王宫共有800多间房间,迂回曲折,由走廊和梯道相连,室内有壁画,室外有庭园,供水、通风设备都很完备,这就是传说中的“迷宫”。
这些发现使久已湮(yān)没的爱琴文明重见天日,也说明古代传说有一定的史实背景。
两个最强大的城邦公元前8世纪,希腊本土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又开始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
其中最重要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斯巴达在希腊南部。
从北方来的征服者的后裔,在这里处于统治地位,叫做斯巴达人。
他们人数不多,是奴隶主,但是真正掌握大权的只是其中少数的奴隶主贵族。
被征服的居民沦为国家奴隶,分配给斯巴达人种地。
斯巴达是个尚武的国家,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
它以强兵威胁邻邦,扩张势力。
作战是斯巴达人的重要活动,军事生活是男子的主要生涯。
男孩一生下来,就要经过优选。
身体残弱的立即被抛弃,健壮的7岁就进入军事学校接受锻炼。
有时还要做苦工,挨鞭笞(chī)从而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
20岁服兵役,可以结婚,但是仍旧住在营房里;30岁可以任官职,回家居住;60岁退伍。
斯巴达人的妇女在婚前也接受严格训练,以便做一个合格的母亲。
雅典在希腊东南沿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很发达,人们的眼界也比较开阔。
雅典政权也掌握在奴隶主阶级手里,但是政权在奴隶主阶级内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雅典公民,有机会参加政治生活。
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希波战争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
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想控制爱琴海地区,三次出征希腊,挑起了希波战争。
公元前492年,波军第一次出征,
由于出师不利,还没到希腊就退了回来。
公元前490年,波军第二次出征,在马拉松登陆。
雅典急忙派兵到马拉松迎战敌人。
雅典军队士气高昂,以少胜多,一战告捷。
他们随即派战士菲迪皮茨返回雅典报告喜讯。
他一口气跑完全程,告诉雅典人“我们得救了!”说罢倒地而死。
为了纪念菲迪皮茨,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专门设立了马拉松长跑的运动项目。
公元前480年,波军第三次出征希腊,在希腊半岛上自北向南推进。
斯巴达国王李奥尼达率领希腊陆军在温关阻击,最后他带着300名斯巴达勇士扼守关口。
由于众寡悬殊,又由于奸细引路,守军壮烈牺牲。
波斯军队长驱直入,雅典危急,一面疏散老弱妇孺,一面调动海军应战。
雅典虽然失守,但是希腊海军在雅典以西的海峡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第二年,波斯军队全被赶出希腊。
全盛时期的雅典公元前5世纪希腊打败入侵的波斯以后,空前繁荣起来,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
奴隶主要来自战俘,也有海盗掠卖的人。
斯巴达的农业生产完全依靠奴隶。
雅典的手工业生产也普遍使用奴隶。
制陶、冶铁、酿酒、造船、纺织等大大小小的作坊里,总有几个以至上百个奴隶在劳动。
矿山里的奴隶成千上万,处境最惨。
雅典还有一些国家奴隶,用来守城、看门、当文书、管档案、在军队里担任运输工作,等等。
这时候的雅典是地中海的霸主,也是希腊最繁荣的城邦。
特别是在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处于全盛时期,经济兴旺,文化昌盛,学者云集。
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也发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公元前5世纪中期,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是个国际商港,商船出入频繁,街上熙熙攘攘。
葡萄酒、橄榄油、蜂蜜、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