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道梗阻急救护理
呼吸内科呼吸道阻塞的急救护理

呼吸内科呼吸道阻塞的急救护理对于患者呼吸道堵塞的急救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总结患者呼吸道堵塞的急救护理的方法。
对于患者呼吸道堵塞的患者要正确的评估病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采取紧急有效的急救措施,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呼吸机的管理。
对于呼吸道阻塞的患者都可以确诊并解除重度呼吸道阻塞。
要严防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标签:呼吸内科;呼吸道堵塞;急救护理呼吸道阻塞的疾病在呼吸内科是很常见的疾病,大多数以气管和喉部阻塞为主,临床上常常出现Ⅲ度-Ⅳ度呼吸困难的症状。
对于这类的患者,由于其部位不明患者往往首先就诊于呼吸内科。
经过五官科的会诊之后可以明确阻塞部位,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之后,患者可以快速的解除阻塞症状或者是缓解了呼吸困难,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1急救方法对于呼吸道阻塞的患者在入院后都要给予呼吸道通畅、吸氧,给予抗生素、解痉药和激素,以抗炎、解除痉挛和消除水肿。
对于部分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直接喉镜手术(咽后脓肿)和机械通气,针对不同原因的疾病实施有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措施。
2护理措施2.1对病情进行正确的评估对于呼吸内科呼吸道阻塞的患者其病情发生的较急、发张较快和危险性较高,所以对于呼吸内科护士的要求较高。
呼吸内科护士在接诊时一定要重视这类疾病的性质,并对相关专业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认识。
必须对呼吸道阻塞的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增加巡视次数,护理人员除密切注意监护仪的相关指数外,还应密切观察患者表现和意识状态,避免因监护仪指数不准或故障导致患者病情变化时不能得到及时的注意和处理。
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如呼吸、血压、心率、脉搏等,以及患者的神经反射能力,注意意识状态的变化,对呼吸的频率、深度和节律变化应引起重视,呼吸的突然变化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有明显的指征作用。
2.2完善的急救措施对于发生呼吸道阻塞的伴发呼吸困难Ⅲ度-Ⅳ度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紧急输氧,输氧为高流量的氧气,这时护士需要保证给予患者足够的氧气吸入。
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

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1.确定呼吸衰竭的原因:在采取任何急救护理措施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呼吸衰竭的原因。
常见的原因包括肺部感染、肺水肿、支气管痉挛、气胸等。
2.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是急救护理的首要任务。
可以使用手法清除呼吸道中的任何阻塞物,如呕吐物或异物。
同时,保持患者的头部处于正中位置,以便保持呼吸道通畅。
3.提供氧气:给予患者纯氧或氧气面罩以提供充足的氧气。
氧气的浓度要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调整,以帮助维持氧合作用。
4.帮助呼吸:如果患者呼吸困难或呼吸完全停止,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可以采用口对口、口对鼻或面罩呼吸等方法进行人工呼吸,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5.监测呼吸参数: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血氧饱和度。
及时调整急救护理措施以保持呼吸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6.控制呼吸窘迫: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呼吸窘迫,可以给予镇静剂或肌松剂以减轻呼吸肌的紧张状态,并改善呼吸功能。
7.提供适当的支持治疗:除了急救护理措施外,还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支持治疗。
根据病情的不同,可能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利尿剂、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来治疗原发病。
8.转运至医院:完成急救护理措施后,需要立即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在转运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及时调整急救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总结起来,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包括维持呼吸道通畅、提供适当的氧气、人工呼吸、监测呼吸参数、控制呼吸窘迫、提供支持治疗等措施。
在实施急救护理措施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措施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另外,患者需要尽快转运至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只有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急性呼吸道梗阻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我院应对急性呼吸道梗阻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患者死亡率和伤残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通过本次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高医护人员对急性呼吸道梗阻的识别、诊断、救治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处置。
二、演练背景某日上午,我院急诊科接到120急救中心电话,报告一患者在家中突发呼吸困难,怀疑为急性呼吸道梗阻。
急诊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救治。
三、演练流程1. 演练准备(1)成立演练指挥部,由院长担任总指挥,急诊科主任担任副总指挥。
(2)确定演练时间、地点、参演人员及演练科目。
(3)制定演练方案,明确各参演科室及人员的职责。
(4)通知参演人员及观摩人员,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演练实施(1)患者接诊患者由120急救车送至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进行评估,发现患者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口唇紫绀,呼吸音低,考虑为急性呼吸道梗阻。
(2)启动应急预案急诊科主任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演练指挥部汇报,启动应急预案。
各参演科室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到位。
(3)紧急救治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包括:1)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吸氧、抗过敏、抗休克等药物。
2)进行心肺复苏,维持患者生命体征。
3)配合呼吸科进行气管插管,解除呼吸道梗阻。
4)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调整治疗方案。
(4)病情稳定经过紧急救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面色好转,呼吸音恢复,生命体征稳定。
(5)后续治疗患者转入呼吸科进一步治疗,急诊科医护人员做好交接工作。
3. 演练总结(1)召开演练总结会议,各参演科室汇报演练情况。
(2)演练指挥部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3)对参演人员进行表彰,对观摩人员进行感谢。
四、演练评估1. 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本次演练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处置。
2. 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通过演练,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急性呼吸道梗阻的识别、诊断、救治能力。
呼吸道梗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呼吸道梗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呼吸道梗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呼吸道阻塞或受限,使得空气不能自由进入肺部,从而影响呼吸功能。
呼吸道梗阻可能由于异物吸入、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等引起,严重的呼吸道梗阻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呼吸道梗阻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呼吸道梗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护理诊断。
1.呼吸道清晰度受损,患者因呼吸道梗阻导致呼吸困难,呼吸声音粗哑,呼吸频率增加,胸部可见明显呼吸运动,甚至出现呼吸窘迫。
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评估呼吸道的通畅程度,以及呼吸困难的程度。
2.氧合不足,呼吸道梗阻会导致患者的氧合不足,出现发绀、皮肤苍白等症状。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呼吸频率和质量,及时发现氧合不足的情况。
3.焦虑和恐惧,呼吸道梗阻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甚至出现烦躁不安、惊慌失措的表现。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沟通和安慰,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
4.营养不良,呼吸道梗阻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和吞咽,导致营养不良。
护理人员需要评估患者的饮食情况,及时进行营养支持。
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道梗阻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是最为重要的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应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咽喉内的分泌物和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严重的呼吸道梗阻,可采用气道吸引、气管插管等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2.氧疗,对于氧合不足的患者,需要及时给予氧疗,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患者的缺氧症状。
3.监测呼吸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质量,及时发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对于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的患者,可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提高患者的呼吸效果。
4.心理护理,对于焦虑和恐惧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心理护理,通过沟通和安慰,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
5.营养支持,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评估患者的饮食情况,及时进行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呼吸道异物阻塞急救流程

呼吸道异物阻塞急救流程呼吸道异物阻塞是一种常见的紧急医疗状况,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以下是呼吸道异物阻塞的急救流程:1、判断病情:首先需要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了呼吸道异物阻塞。
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呼吸困难、呛咳、发绀等症状。
此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急诊室。
2、保持呼吸道通畅:在等待急救人员或前往医院的途中,应尽量让患者保持头低、背高的姿势,轻拍患者背部,帮助其咳出异物。
如果异物较大或患者已经失去了意识,可以采用“哈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
具体操作方法是站在患者身后,双手环绕患者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拇指侧放在患者腹部正中线,另一只手握住拳头,迅速向上向内压迫患者的腹部,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伤害。
3、人工呼吸:如果呼吸道异物阻塞导致患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在人工呼吸之前,应清除患者口腔和鼻腔内的异物,使其呼吸道畅通。
人工呼吸时可以采用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每次吹气要持续吹气1秒以上,使患者的胸部隆起。
4、胸外按压:如果呼吸道异物阻塞导致患者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每次按压后要使胸廓充分回弹。
在胸外按压的同时,可以进行人工呼吸,以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交替操作。
5、就医治疗:在急救过程中,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急诊室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到达医院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包括使用药物、吸氧、气管插管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急救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同时,对于呼吸道异物阻塞的预防也非常重要。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不要将小物品放入口中或鼻孔中;对于老年人或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尽量选择软食或易嚼的食物,避免大块硬质食物;在进食时不要说话或大笑,以免引起呛咳或呼吸道异物阻塞。
总之,呼吸道异物阻塞是一种紧急医疗状况,需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在等待急救人员或前往医院的途中,应尽量让患者保持头低、背高的姿势,轻拍患者背部或采用“哈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
呼吸道阻塞护理紧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呼吸道阻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可能导致患者迅速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呼吸道阻塞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 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因呼吸道阻塞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3. 提高医护人员对呼吸道阻塞的识别、评估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医院、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以及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组织架构1. 成立呼吸道阻塞应急小组,负责预案的实施、协调和监督。
2. 应急小组下设以下几个小组:- 抢救小组:负责现场抢救和患者转运。
- 医疗支持小组:负责提供医疗设备和药品支持。
- 护理小组:负责患者的护理和观察。
- 信息沟通小组: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
五、预案流程1. 识别与评估- 护理人员应具备识别呼吸道阻塞的能力,对疑似患者进行快速评估。
-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意识、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咳嗽反射等。
2. 紧急处理- 立即将患者置于平躺位,头部略低,解开衣领,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异物。
- 如患者意识不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 紧急转运-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救护车、直升机等。
- 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
4. 医院内救治- 到达医院后,立即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加强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5. 后续处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情绪。
- 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对呼吸道阻塞的能力。
- 定期对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六、护理措施1. 基础护理- 保持患者舒适体位,避免头部过低或过高。
-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适当调节温度和湿度。
-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
2. 呼吸道管理- 定期评估患者呼吸状况,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急性呼吸窘迫的护理技巧

急性呼吸窘迫的护理技巧急性呼吸窘迫是指由于心脏、肺部或其他原因导致呼吸功能受限,进而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二氧化碳排出不及时的状况。
这种情况需要紧急处理,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氧气,同时帮助他们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以下是急性呼吸窘迫的护理技巧,以帮助护士在处理这类紧急情况时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
1. 评估呼吸状况:在护理患者之前,首先要对呼吸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以及呼吸困难程度。
了解患者是否使用辅助呼吸设备,如氧气面罩或呼吸机。
还要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以确定氧气供应是否充足。
2. 提供氧气支持:对呼吸窘迫的患者,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氧气供应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患者的氧饱和度,适当选择合适的氧气输送方式。
常见的方法包括鼻导管、氧气面罩和呼吸机。
根据患者的需要和病情变化,调整氧气流量或浓度。
3. 保持通畅的呼吸道: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是至关重要的。
及时清除咯血、分泌物或其他阻塞物,以确保气道通畅,并帮助患者正常呼吸。
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头后仰或侧卧位,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呼吸。
4. 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急性呼吸窘迫的患者可能会感到恐慌和焦虑,这会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
作为护理人员,要积极地与患者交流,提供安全感,并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呼吸。
呼吸训练、延长呼气和深呼吸等方法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5.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的护理至关重要。
除了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还要注意血压、心率和体温的变化。
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6. 治疗原发原因:急性呼吸窘迫的护理也包括治疗原发原因。
例如,如果呼吸窘迫是由感染引起的,护士应该帮助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
根据医嘱,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提高其呼吸功能。
总结:急性呼吸窘迫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护士们能够快速而有效地处理。
通过对呼吸状况的评估、提供氧气支持、保持通畅的呼吸道、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监测生命体征以及治疗原发原因,护士能够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护理,并在急性呼吸窘迫中发挥关键作用。
急性呼吸道梗阻的急救护理

急救治疗措施
3.使用吸引器吸引 如由呼吸道内有粘液、 脓液、坏死组织引起梗阻者,立即用导管经鼻 腔或口腔入气管内吸除。窒息系急性大咯血所 引起,应立即置患者于侧卧头低位,出血侧向 下,用手击背部以利血液或凝血块排出,用手 抠出口咽部血凝块,并立即作气管内扩管,及 时予以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Heimlich手法具体操作方法
(2)如果病患是婴儿,则一手固定婴儿的头颈 正面,让它面朝下趴在前臂上,头比胸低,前 臂可放置在大腿上固定婴儿。另一手掌根拍打 两肩胛骨之间,连续5下。 婴儿拍打 5下后, 再一手固定头与颈背,翻转使其面朝上,头比 胸低,食指、中指与无名指三指置于婴儿两乳 连线中点的下方,翘起食指,用中指与无名指 两指再按摩 5下,速度放慢一点。推压 5下后, 检查病患口中有无异物,食指弯曲深入勾取。 重复之,直到异物排出。
Heimlich手法具体操作方法
3、 自 救
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四个步骤中的2,3,4三 点,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 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对着这 边缘压迫你的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 直至异物排出。当你异物卡喉时,切勿离开有 其他人在场的房间,可用手势表示Heimlich 征象,以求救援。
前言
急性上呼吸道阻塞是一种严重的、 具有潜在致命性的临床急症之一。各 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呼吸道阻塞或障碍, 均能导致窒息,若处理不及时,往往 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导致窒息而死亡, 故必须分秒必争、全力以赴进行抢救。 呼吸道阻塞的解除取决于对阻塞部位、 阻塞程度以及病因的了解和正确判断。
呼吸系统组成
气管内异物或肿瘤,随异物或肿瘤的部位以及气管内 形成活瓣的方向,可引起吸气、呼气或双向呼吸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治疗措施
4.建立人工气道 a.放置口咽通气管:适用于昏迷患者舌根
后坠引起的呼吸道阻塞 b.环甲膜穿刺 c.气管插管 d.气管切开
急性呼吸道梗阻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护理
环甲膜穿刺
是抢救急性过敏性会厌水肿、声门痉 挛而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的最迅速有 效的方法。
方法:将粗大的空针头(7-9号注射针 头)自环甲膜刺入,方向指向第七颈 椎,或与纵轴成45°左右夹角,刺入 深度<1cm。这只是一个临时紧急抢救 方法,应尽快建急性呼立吸道梗通阻急畅救护理的气道,但它
气道阻塞、肿瘤、血肿
二、气道壁的病变;最常见
炎症、喉头水肿、
喉头痉挛、喉头淤血
三、气道腔内的病变。
呼吸道异物或分泌物阻塞、肿瘤
急性呼吸道梗阻急救护理
临床常见病因
1.呼吸道异物 常见于小气道被豆类瓜子或其它异物嵌 顿于声门上方或声带之间,其次为分泌物如急性呼吸道出 血未能咯出或胃内容物大量吸入及淹溺时误吸引起阻塞。
2.心率 :随病情加重而增快,严重缺氧者 心率下降或心率失常。
3.面色:面色苍白,严重时出现紫绀 4.肺部听诊:呼吸音随病情加重而减弱,无
呼吸音示气道完全梗阻
急性呼吸道梗阻急救护理
辅助检查
1. X线平片:可观察有无器官移位、受 压,异物或血管异常。
2. 上气道CT检查:能清楚的显示气道、 纵隔内肿瘤、气道受压病变和血管病变。
临床常见病因
6.血肿 颈部手术后出血发生血肿,可迅速压迫气道发 生窒息。
7.喉头痉挛 麻醉过程中产生的反射性喉头痉挛、破伤 风患者、由于呼吸肌突然完全痉挛和喉头高度痉挛引起窒 息。
8.喉头淤血 胸部强力挤压后所引起的外伤性淤血性窒 息。
9.呼吸中枢抑制或麻痹 呼吸中枢抑制或麻痹、电击或 触电、急性吗啡或一氧化碳中毒均可引起呼吸道梗阻。
以上这些病因均能引起呼吸道的梗阻,其临床表现则取决 于阻塞的性质和程度。
急性呼吸道梗阻急救护理
临床表现—症状
1.呼吸困难:
吸气性:表现为吸气时间延长且费力和三凹征,
常伴高调哮鸣音,多见于气道异物,喉头痉
挛、肿瘤和受压等引起上呼吸道梗阻。
呼气性:表现为呼气时间延长、呼气费力,见于
重症哮喘
混合性呼吸困难:呼气和吸气均感费力
道梗阻
急性上呼吸
急救护理
急性呼吸道梗阻急救护理
前言
急性上呼吸道阻塞是一种严重的、 具有潜在致命性的临床急症之一。各 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呼吸道阻塞或障碍, 均能导致窒息,若处理不及时,往往 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导致窒息而死亡, 故必须分秒必争、全力以赴进行抢救。 呼吸道阻塞的解除取决于对阻塞部位、 阻塞程度以及病因的了解和正确判断。
3. 内镜检查:喉镜、支气管镜检可观察 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的病变部位、性 质,了解气道狭窄是否为腔内堵塞或外 压所致。并可对病变行钳取活检或刷片 做细胞学检查。
急性呼吸道梗阻急救护理
急救治疗措施
1.手法排除异物 如有气道异物应首先 进行就地救治,尽早解除梗阻。采用 Heimlich手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急速 增加患者的上腹压,以排出气道内的异 物。经院前处理无效者,应迅速送往医 院急诊,急行喉镜检查取出异物,或使 用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异物。
呼吸道的梗阻 异物所致喉头或声门区梗阻 刺激性气体、强酸、强碱等引起的喉头损伤水肿 过敏 感染
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引起的舌根后坠阻塞气道 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阻塞呼吸道
急性呼吸道梗阻急救护理
监测与护理 时 间 就 是 生 命
急性呼吸道梗阻急救护理
病情监测
首先判断病情,一旦确定上呼吸道梗阻诊 断,病情危重者应立即给予紧急抢救。在病 情进展期间予以多参数监护仪持续监测,专 人特护对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和评价。
2.治疗炎症 急性如呼吸梗道梗阻阻急救护由理 喉部炎症引起者,
急救治疗措施
3.使用吸引器吸引 如由呼吸道内有粘 液、脓液、坏死组织引起梗阻者,立即用 导管经鼻腔或口腔入气管内吸除。窒息系 急性大咯血所引起,应立即置患者于侧卧 头低位,出血侧向下,用手击背部以利血 液或凝血块排出,用手抠出口咽部血凝块, 并立即作气管内扩管,及时予以吸痰,保 持气道通畅。
气管插管
能迅速建立有效的呼吸通道,清除气道内 分泌物。
禁忌症: a.咽喉部烧伤、喉头水肿、气道上段严重狭
窄。 b.咽喉的严重感染或咽喉脓肿形成 c.破伤风患者(患者肌肉强直、角弓反张,
强行插管可能造成咽喉部或颈椎的损伤)
急性呼吸道梗阻急救护理
气管切开
适应症: 各种引起喉梗阻的疾病 外伤、手术创伤所致喉头水肿、血肿形成压迫导致上
急性呼吸道梗阻急救护理
呼吸系统组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上呼吸道——鼻 咽 喉
下呼吸道——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呼吸道:小气道——管径<2mm的气道
气道
大气道——隆突向下至管径2mm的
的一
上气道——从鼻或口腔至气管隆突
急性呼吸道梗阻急救护理
病因
阻止空气进入肺部的病变常分为三类:
一、上气道管腔外病变的压迫;
气管内异物或肿瘤,随异物或肿瘤的部位以及气管内形成 活瓣的方向,可引起吸气、呼气或双向呼吸困难。
急性呼吸道梗阻急救护理
临床表现—症状
2. 声音嘶哑 常见于单侧声带麻痹、喉气管炎; 双侧声带麻痹则大多声音正常伴哮鸣;
声音压抑(无声嘶)常提示声门上的病变, 如会厌炎; 所谓“热土豆”声音(宛如口含食物,含 糊不清),表明口腔脓肿后Ludwig’s咽峡 炎(路德维希咽峡炎又称坏死性颈筋膜炎)。
急性呼吸道梗阻急救护理
临床表现—症状
4.喉痛及吞咽困难
患者常觉喉痛,有时可放射到耳内。做吞 咽动作时,则喉痛加剧,亦有因伤及喉咽 而发生吞咽困难。
5.焦虑、恐惧
6.意识丧失或昏迷:气道完全性梗阻如大咯
血窒息
急性呼吸道梗阻急救护理
临床表现—体征
1.呼吸频率 :随病情加重而增快,呼吸减 弱或暂停提示病情极为严重。
2.气道阻塞 如悬吊自尽或撕打勒缢时呼吸道被阻塞。 3.炎症 扁桃体炎引起的扁桃体肿大、扁桃体周围脓肿、
化脓性腮腺炎引起的气道狭窄以及小儿急性喉炎均为喉阻 塞常见原因。 4.喉头水肿 手术创伤、气管插管及严重呼吸道灼伤引起 的喉头水肿。 5.肿瘤 如喉癌、甲状腺癌或其它较大的良性肿瘤,可直 接堵塞或压迫喉部,产急性生呼吸呼道梗吸阻急道救护阻理 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