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表演艺术特色和规律.pdf

合集下载

浅谈儿童舞蹈的艺术特色与创作要点

浅谈儿童舞蹈的艺术特色与创作要点
. 浅谈儿童舞蹈 的艺术特色 与创作 [ J ] . 赤峰学 院学报( 汉文哲学

文 化 艺术

青年 时 代
Y O U T H T I M E S
2 0 1 5 年 第 2 1 期
浅谈 儿童舞蹈 的艺术特色 与创作要 点
柴福根
河北省迁安市文化馆 河北 唐山 0 6 4 4 0 0

要 :儿童舞蹈是一 门具有 童趣 的 艺术 ,在 儿童舞蹈编排的过程 中,不仅 应考虑到 少年 儿童的兴趣 爱好 ,还应从题
材 、音 乐、动作等方 面去把握 和选择 ,从而展现 儿童舞蹈 的趣味性和教 育性 。本文对儿童舞蹈的艺术特 色进行 简要 分析 ,并
且探 索儿童舞蹈创作的方法和要 点。
关 键 词 :儿 童 舞 蹈 ;创 作 ; 艺 术特 色 ;要 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物质水平得 到提升 , 精神文化 水平也紧随其不断增长 ,儿童舞蹈事业也得到 了快速发展 。 在儿童舞蹈 的创作过程 中 ,了解儿童心理是创作 的基础 ,舞 蹈编排人员应懂得儿 童的爱好 和特色 ,明确儿童对于未来 的 希望与想法 , 从而为儿童量身定做 出具有观赏性 和趣 味性 的 舞蹈 ,使儿童在快乐 中感 受舞蹈 的魅力 。 儿 童舞蹈 的 艺术特 色 、
舞蹈是创作的基 础 , 结构就是在创作舞蹈之前所做 的案 头工作 ,结构也是编导在选材后 对舞蹈构思 的具体展现 ,在 结构时既要考虑形式又要考虑 内容 ,结构中包 括内容情 节 、 时 间长度 、舞蹈 风格 、舞 段安排 、舞 台调度 以及服装 、道 具 、布景 、灯光等的艺术处理 。除此在创作中还要 酝酿 舞蹈 的构图和主题动作 。如场面 、地位、路线、分散 、集 中、平 衡 、对称及对 比等都属于舞蹈构图范畴。在创 作舞 蹈 《 爱我 你就抱抱我 》中,笔者灵活地采用 了多种结构形式 ,为了凸 显每名舞蹈小演员的特点 ,不采用整齐划一的服装 ,而是采 用统一色系 、元素的服装 ,适 当凸显不同孩子的性格 、外貌 特点 。在队形排列上 ,也使每名孩子都有领舞的机会 ,并采 取独特的灯光效果 ,来 突出孩子 的个性 。 ( 三 )提取儿童舞蹈语汇 舞蹈语汇 的选择和提炼极 为重要 。它是正确反映儿童心 里 、感情 、情绪 的特征 ,表现作 品意图 、风格 ,使作品具有 较强生命力 的重要一环 。因此 ,编排者应从儿童的心理特征 人手 ,广泛 了解古典舞 、民族舞 、爵士舞 、现代舞及芭蕾舞 等不 同物种 ,并详细观察儿童 的 E t 常动作 ,适 当加入夸张手 法 ,形成具有儿童特点 的舞蹈语汇 。例如 ,很多儿童在笑的 时候会采用非常夸张 的肢体动作 ,编排者可 以找 出其 中的特 点 ,并加 以夸大 ,使其按照一定 的韵律 、节拍 ,从而形成具 有儿童特点 的舞蹈动作 ,使儿童更易接受和表演 ,并使观众 能够获得难忘 的视觉体验 。 三 、结语 作为儿 童舞蹈编导 ,应多看一些优秀的儿童舞蹈作 品 , 把握儿 童舞蹈发展 的轨迹 和方 向 ,从而 编排 出既 富有生动 的 儿 童趣 味特点 ,又能体现清新 ,亮丽 、富有时代感 的优秀舞

舞蹈艺术与各民族舞特点

舞蹈艺术与各民族舞特点

舞蹈艺术与各民族舞特点舞蹈艺术舞蹈作用:舞蹈起源于劳动,于文学、音乐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作为意识形态,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它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

作为教育手段,舞蹈活动不仅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动作的协调、灵活,富有节奏感、表现力,而且可以丰富、抒发、表达情感,起到良好的健身、健心作用。

舞蹈对人们(表演者、欣赏者)的心态、生理、情感、品德等多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民族的文化素养所具有的深远的社会意义,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在形象、生动、优美的音乐启迪伴奏下,通过科学系统的舞步教学训练,将有助于幼儿音乐、动作、节奏感等多方面的发展。

它对幼儿走、跑、跳基本动作的协调、灵活和动作的美感起良好的促进作用。

它可以增强幼儿学习、感受音乐和舞蹈的兴趣,提高对音乐和舞蹈的想象和表现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陶冶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

少儿学习舞蹈的好处是非常多的,它可以塑造美丽,增添魅力,锻炼体力,磨练毅力,丰富想像力,舞出宝贝的气质。

舞蹈基本理论主要包括:舞蹈和生活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特性、舞蹈的起源和发展、舞蹈的内容和形式、舞蹈的种类和体裁、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关系等基本问题。

舞蹈应用理论主要包括:舞蹈创作理论(或称舞蹈编导理论)、舞蹈表演理论和舞蹈教育理论等。

舞蹈创作理论主要研究舞蹈创作的一般规律和创作各类体裁舞蹈的特殊规律、舞蹈创作的过程、舞蹈的创作方法,以及舞蹈编导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巧。

学习舞蹈的好处:1.形体优美:经过舞蹈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人站得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

2、动作协调: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通过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和谐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使人更有节奏感。

3、肢体灵活性、柔韧性:由于经常练习压脚、劈叉、下腰等,柔韧性,动作灵活性好。

舞蹈的风格特点大全

舞蹈的风格特点大全

舞蹈的风格特点大全舞蹈分为哪些种类,舞蹈主要风格特点是什么?艺术舞蹈品种繁多,根据各个不同的艺术特点、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起来看看各种舞蹈的风格特点吧!第一类、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来区分,有: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当代舞蹈和芭蕾舞。

古典舞蹈:是在民族民间舞蹈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独特风格的古典舞蹈。

欧洲的古典舞蹈,一般都泛指芭蕾舞。

民间舞蹈: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

它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

由于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现代舞蹈: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

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当时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当代舞蹈(新创作舞蹈):即不同于上述三种风格的新风格的舞蹈,它常常是根据表现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鉴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种风格、各种舞蹈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从而创作出不同于已经形成的各种舞蹈风格的具有独特新风格的舞蹈。

芭蕾舞:是一种经过宫廷的职业舞蹈家提炼加工、高度程式化的剧场舞蹈。

芭蕾这个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其最初的意思只是以腿、脚为运动部位的动作总称。

法国宫廷的舞蹈大师们为了重建古希秸融诗歌、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戏剧理想,创造出了芭蕾这样一种融舞蹈动作、哑剧手势、面部表情、戏剧服装、音乐伴奏、文学台本、舞台灯光和布景等多种成份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剧形式,在西方剧场舞蹈艺术中占统治地位达300余年,至今已历四个多世纪。

舞蹈艺术概论

舞蹈艺术概论

名词解释1.表演性动作:指具有描绘人的情感,展现人的思想,刻画人的性格功能的舞蹈动作。

这类动作具有一定类型性和概括性的艺术特点。

2.舞蹈造型性: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

舞蹈艺术所具有的美感形象,必须通过提炼和美化了的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符合造型艺术审美规范要求的人体动作和姿态表现出来。

舞蹈造型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体动作姿态的造型;一是指舞蹈队形画面的造型(即舞蹈者在舞台空间的运动线和相对的静止画面,亦称舞蹈构图)。

3.民间舞: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

4.模仿论:这是艺术起源中最古老的理论,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

他们认为文艺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模仿,模仿是人的天性和本能。

只是由于模仿的对象不同,所用的媒介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艺术种类。

有一些人用颜色和姿态来制造形象,模仿许多事物,而另一些人则用声音来模仿。

舞蹈者的模仿则只用节奏,他们借姿态的节奏来模仿各种“性格”,感受和行动。

5.巫术论:是现代西方最占优势的一种艺术起源的理论,为不少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家和文艺理论家所赞同。

这种理论创始人为英国的人类学家泰勒。

他提出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限,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灵魂的,因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魔法巫术,祭祀礼仪等活动。

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舞蹈,甚至舞蹈是其主要的内容。

6.舞蹈意境:在舞蹈作品中,已经过提炼美化的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结合其他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情景交融,并能引发观众丰富的艺术联想和想象的艺术境界。

7.舞蹈题材: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

是舞蹈编导对其掌握的社会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后作为作品内容的材料。

8.舞蹈主题:舞蹈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和中心思想。

9.舞蹈环境:舞蹈作品中特定的空间与时间,是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和舞蹈情节事件发生的具体生活场景。

汉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

汉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

汉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汉族民间舞蹈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色。

它不仅承载着汉族人民的情感和思想,更是展现了汉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从舞蹈形式、舞蹈动作和舞蹈表演等方面探讨汉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

一、舞蹈形式汉族民间舞蹈的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舞剧、舞蹈诗、广场舞、民间舞等。

其中,舞剧是一种宏大的舞蹈形式,通常由讲述故事情节的舞蹈组成。

而舞蹈诗则以具有诗意的舞蹈形式表达情感,通常通过舞蹈动作的优美姿态和编排的审美效果来展现。

广场舞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民间舞蹈形式,大量的广场舞曲风受到了京剧、民歌和传统舞蹈等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舞蹈风格。

二、舞蹈动作汉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点是舒展大方、柔和流畅。

舞蹈中的动作要求舞者自然而然、流畅地完成,展现出健美的身体形态。

其中,舞者的手臂动作以柔和、流畅为主,可以表达出汉族民间舞蹈的优雅之美;舞者的脚步动作则以平稳、轻盈为主,跳跃与转身之间的衔接要求舞者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舞者的身体动作以舒展、协调为主,舞姿要求端庄大方,展现出汉族舞蹈独特的韵味。

三、舞蹈表演汉族民间舞蹈的表演特点是注重舞台布景和服饰的设置。

舞台布景要求简洁大气,能够与舞蹈动作相得益彰,增强舞蹈的艺术效果。

舞蹈服饰则多样化,根据不同的舞蹈题材和表达意境,选择不同的服饰风格。

同时,汉族民间舞蹈还注重舞蹈乐曲的选择,舞蹈与音乐的结合相得益彰,共同构建出优美的舞蹈画面。

总之,汉族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成为了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不仅展现了汉族人民的智慧和才情,更是传承了汉族文化的精髓。

我们应该积极弘扬汉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傣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和舞姿造型

傣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和舞姿造型

傣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和舞姿造型2019-10-22傣族民间舞蹈安详、舒缓的动律,来⾃他们劳动⽣活的环境,来⾃他们传统的审美情趣。

傣族⽣活在天⽓炎热的亚热带地区,⼈们⾃然喜欢树荫和⽔边,喜欢明⽉和繁星,连劳动⽣活的节奏也不能过于激烈。

劳动后归来清洗洁净,饭后在微风清拂凉爽的夜晚,⼤家和着清缓的⿎声尽情歌舞,那是最惬意的事。

素有洁净、爱美和歌舞风习的傣族,就是这样把⽔的清纯和⽔波轻柔的流淌,化为他们安详舒缓的舞蹈动律。

此外,⼈们⽣活在亚热带的环境,经常和孔雀、⼤象等温顺、可爱的热带动物相处,舞蹈中⾃然融⼊对这些珍禽异兽的艺术升华,成为动律动态的⽂化因素。

傣族群众不同程度地保存有原始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以及来⾃农耕⽂化“天⼈合⼀”的思想,他们对⾃然界充满亲切感,⼈际之间和谐、融洽。

⼩乘佛教传⼊后,教义所宣扬的“唯我独善”,以佛祖为榜样的积德⾏善,多布施以修来世等思想,和原有的传统观念相结合,形成傣族⼈民平和、善良的性格。

⾃然环境、劳动⽣活、民族性格、审美观念,融为安详、舒缓的动律,贯穿于舞蹈动作之中。

在傣族民间舞蹈的动作形态上,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重拍向下;均匀的节奏中,膝部的屈伸带动⾝体上下颤动和左右轻摆;舞步的踏或跺,看似着⼒向下,却是重起轻落,全脚掌平稳着地,是动律的基本特征。

节奏多是2/4拍连绵不断的节奏型,动作平稳,仪态安详。

多规律性的重复,跳跃性动作很少见。

在这种均匀的舞蹈动律中,有孔雀的轻盈、柔美的舞姿;有⼤象漫步森林的稳健的步态;更有舞蹈者的⽣活感受和创造。

傣族舞蹈除下肢有丰富的步伐外,⼿和上⾝舞姿的丰富也是其特⾊之⼀。

傣族舞蹈有多种⼿势,同⼀姿态,同⼀动作,⼿势不同,就有不同的舞蹈形象和含义。

云南地区的舞蹈家和舞蹈教师们整理傣族教材时,从纷繁多彩的民间舞蹈中,归纳出8个“⼿的基本位置”:“⾼低翅”、“低展翅”、“⾼展翅”、“平展翅”、“双合翅”、“双抱翅”、“顺展翅”、“侧展翅”等。

中华传统舞蹈民间舞的活力与表演艺术

中华传统舞蹈民间舞的活力与表演艺术

中华传统舞蹈民间舞的活力与表演艺术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传统文化的国家,其中的传统舞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舞蹈不仅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也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华传统舞蹈民间舞的活力与表演艺术,旨在进一步弘扬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中华传统舞蹈的多样性与鲜明特色中华传统舞蹈包括了各个地区的民间舞蹈,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和风格。

比如,北方歌舞、南方水乡舞蹈、西部的锡伯舞等等,每一种舞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律和动作。

这些舞蹈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文化元素,使得中华传统舞蹈成为了表达情感、传递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媒介。

中华传统舞蹈的鲜明特色可体现在其舞蹈动作的独特性上。

传统舞蹈注重身体的协调性和优雅性,舞者的优美动作和灵活身姿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在表演过程中,舞者通过舞姿、眼神以及手势等细腻的动作,诠释着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在舞台上创造出独特而有力的艺术效果。

二、民间舞的表演艺术及其传承方式民间舞是中华传统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专业舞蹈,更加注重表达个体和群体的情感和生活体验。

民间舞的表演艺术在传统舞蹈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民间舞的表演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民间舞以其形式多样而闻名,无论是独舞、对舞还是群舞,都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受到观众的喜爱。

这种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丰富了中华传统舞蹈的表现力和艺术表达。

2. 编排与舞美的融合:在民间舞的表演过程中,编排和舞美的融合使得舞台效果更加出色。

通过巧妙的布景、灯光和服饰,民间舞的表演将更好地呈现出动态、色彩和美感。

3. 着重个体表达:民间舞强调个体的舞蹈表达,每位舞者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和姿态来展现内心的情感与体验。

这种个体的表达形式使表演更加真实和感人。

中华传统舞蹈民间舞的传承方式也是多样的。

传统舞蹈大多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从一代传到另一代。

此外,许多舞蹈学院和艺术团体也为青年舞者提供专业培训和舞蹈交流机会,以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舞蹈。

试论各民族舞蹈表演的风格和鉴赏之分析

试论各民族舞蹈表演的风格和鉴赏之分析

试论各民族舞蹈表演的风格和鉴赏之分析舞蹈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舞蹈表演风格。

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环境中,民族舞蹈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韵律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展现着不同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本文将试论各民族舞蹈表演的风格和鉴赏之分析,探讨不同民族舞蹈表演的特点和美学魅力。

一、中国民族舞蹈表演的风格和鉴赏中国民族舞蹈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审美特点。

中国的各民族舞蹈表演多以优美的身姿和舞蹈动作为主要特点,注重表现出生动、细腻和含蓄的美感。

在表演形式上,中国民族舞蹈分为古典舞蹈、民间舞蹈和民族舞剧等多个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着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和表现手法。

比如古典舞蹈注重舞者身姿的优美和舞姿的变化,表现出着大气磅礴和典雅高贵的特点;而民间舞蹈则以活泼欢快、充满活力和情感丰富为主要特点,能够深刻地展现出不同地域文化的生动魅力。

从鉴赏角度来看,中国民族舞蹈表演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表演技艺上。

无论是《茉莉花》、《马兰花》等古典舞蹈作品,还是《庆丰收》、《踏歌行》等民间舞蹈作品,都能够通过动作、服饰、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生动地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艺术魄力。

古典舞蹈《茉莉花》通过舞者的身姿和动作来表现出柔美、高雅的特点,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和含蓄;而民间舞蹈《庆丰收》则通过欢快、奔放的音乐和舞蹈动作,充分展现出中国农民的朴实和热情。

要欣赏中国民族舞蹈,除了要注重其表演技艺外,更要关注其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其中的美学意义和情感魅力。

西方民族舞蹈以其多样化和开放性而闻名于世,在不同国家和地域中,西方民族舞蹈表演具有着不同的舞蹈风格和艺术特点。

比如美国的爵士舞、芭蕾舞和现代舞,法国的民族舞、芭蕾舞和街舞,俄罗斯的芭蕾舞和民族舞等,每一种舞蹈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表演风格。

美国的爵士舞以其热烈、轻快和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而著称,能够充分展现出西方青年的活力和热情;而法国的芭蕾舞则以其高雅、大气和高超的技艺而受到世人的赞誉,能够展现出西方文化的优美和典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舞蹈艺术的本质特点——美
俄国一位伟人——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这样说过,他说“美是生活”,那么作为用审美的视角和方式展现生活的舞蹈艺术则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舞蹈作为一种独特的美学艺术、表演艺术,是一种通过舞蹈者的肢体语言来表达美的艺术形式。

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国外,许多的美学理论学家都一致认为舞蹈比所有动人、美丽语言更美好、更优美。

18世纪的法国舞蹈理论家诺维尔指出,当人类的感情达到一定的极致,而语言有时候是不能够表达的,那么人们就会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那么在此时,人们的情节舞蹈就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人们的一个舞步、一个动作、一个身段都能够表达出不同的心境,例如激动、欣喜、愤怒、伤心等等。

也就是说,越是难以表达的情感就越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而作为肢体语言的舞蹈艺术就是最好的表达形式。

舞蹈本身就是一种美,她有美的形象、美的旋律、美的节奏、美的线条、美的舞步、美的画面......舞蹈时时刻刻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陶冶。

美就是舞蹈的本质特征,离开了美的舞蹈就不能称之为舞蹈,也就失去了舞蹈的价值和内涵。

因此,正确认识舞蹈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探讨舞蹈表演艺术的美学内涵并以舞蹈的美学特征为基础进一步探讨舞蹈美学的规律对丰富、发展我国舞蹈表演艺术和促进我国人民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舞蹈艺术的美学特征和规律
1、舞蹈表演艺术的形象性由于舞蹈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眼睛上的审美,所以无论是在舞蹈节目的编排、舞蹈情节的叙述、舞蹈角色的塑造还是舞蹈的表演过程中都需要用很直接、形象的方式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但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舞蹈的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编排不能过于复杂,否则就会导致舞蹈的编排者为了对舞蹈的情节和人物关系进行解释而使得舞蹈的表达缺少了连续性和流利性,这也就会使舞蹈艺术的魅力有所减少,大打折扣。

此外,运用舞蹈艺术来表现虚拟的时间对于舞蹈的编排者而言也是件难事。

要想表达发生在过去或者是将来的场景,就需要舞蹈的编排者创造出特定的情节或者是用特定的处理手法对舞蹈的情节进行灵活的处理、进行说明。

比如,我们熟知的舞蹈剧《文成公主》,这部舞蹈剧是展现文成公主在入藏前所遭遇的不幸和困难的事件,由于舞蹈剧情是为了展现文成公主对未见的松赞干布的仰慕和决定为国牺牲、进行联姻的精神,所以,舞蹈的编排者就采用了“叠化”的手法对这段处于虚拟时间中的情节进行处理,安排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在幻觉中、虚拟世界中的共舞。

虽然,这段双人舞蹈实际上是没有发生的,但是却因为舞蹈的编排者对这段情节交代得当,所以,观众在观看舞蹈、解读舞蹈情节时并没有对此产生误解,可见懂得舞蹈的美学特征是多么的重要。

2、舞蹈表演艺术的动作性舞蹈作为一门美学艺术,对舞蹈的美学动作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正如我们所共知的,一部舞蹈的好坏、一部舞蹈能否吸引住观众,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舞蹈动作的设计和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舞蹈的动作可以说是直接为舞蹈的情节服务,它直接推动了舞蹈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塑造。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狼牙竞秀》、《西刹秋涛《》鸡水环清》等几部舞蹈剧,这几部舞蹈剧展现的是保定十景的动人传奇故事,在舞蹈的编排过程中,编导运用形象的思维、化动为静的手笔、强烈的动作表演深深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3、舞蹈表演艺术的虚拟性舞蹈的表演艺术有一定的虚拟性,也就是说,它所展现的一些动作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发生的,有一定的夸张和想象的空间在其中。

例如,舞蹈《水》中,刀美兰一边急速的旋转,一边潇洒的挽着头发;再如,《金山战鼓》中,梁红玉在宋金交战最激烈、最猛烈的时候突然跳到战鼓上的舞蹈动作等等,这些在实际的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而在舞蹈的舞台上不仅仅不会显得突兀和荒诞,反而是一种艺术的美感,一种顺其自然地表达。

走进剧场观看舞蹈的观众对于这种来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的动作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赞赏高度,他们愿意欣赏舞台上的这种舞蹈艺术的虚拟性和假设性,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美的感受和艺术的情趣,是一种超脱了自然,超脱了社会现实的想象,甚至是把他们对人物情节的虚拟想象呈现在舞台上的一种成功。

但是我们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所指的虚拟性和假设性并不是完全的脱离生活实际的妄想和漫无边际的狂想、乱想。

这种舞蹈表演艺术的虚拟性和假设性是建立在社会生活实践、社会生活本质的基础之上的,是对生活现象和情节的高度凝练和对生活艺术的再创作,讲究的是融入生活,深入生活,又高于生活,绝对不是提倡艺术的虚假和失真。

三、总结
总之,舞蹈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有其特殊的表现手法和手段;而作为一门审美艺术,又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和规律。

作为舞蹈的编排者或者是舞蹈的教授者都应该积极的探索舞蹈表演艺术的美学特质表现手法和舞蹈反映生活的美学规律,把我们的生活生动活泼、惟妙惟肖的反映,并借用一些特殊的舞蹈美学手法展现给观众欣赏。

对舞蹈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和规律的分析与研究不仅仅是学术上的需求更是舞蹈实践表演的要求,它对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都有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和促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