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之语言运用新题解析
2018年语文真题及解析_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Ⅲ)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9.0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
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
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
2018成人高考高起专《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

.WORD 格式整理 ..2017 年成人高等学校高起点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 (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40 分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
(24 分,每小题 4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乘载乘凉乘风破浪...B.传媒传奇不见经传...C.总括训诂沽名钓脊...D.法度度量审时度势...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际遇辑录风雨飘遥B.蒙昧迷惘处之泰然C.豁达墨契简明厄要D.料俏羁伴似无忌惮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远方山边的牧民帐篷上,升起了青烟,一群群牛羊如星星般在翠绿的草原上。
我想象中的长江源头“无人区”并没有出现,反倒是____田园牧歌的景象。
A.悠悠点缀一览B.袅袅连缀一派C.悠悠连缀一览D.袅袅点缀一派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可西里这个昔日疮痍满目的盗猎场,如今动植物繁盛,已成为高原物种基因库。
....B.近日,由于强降雨的作用,这个瀑布水量大涨,湍流直下,声势浩大,气壮山河....。
C.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其智慧与经验颇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
....D.整个舞台空灵而富有诗意,充满时尚感,似行云流水,出神人化,令人吸为观止....。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士者国之宝,人才尤其是高瑞人才,各地都争相延聘,呈现出越来越高的流动。
B.这一报告显示,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率持续走高,毕业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颇大。
C.改善民生是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D.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又一次工业革命正席卷而来,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山里的樱花,远远望去,有娇羞地,也有,更多的则是,独自盛开,和周围的青山、树木、杂草,以及那些不知名的小花。
2018年高考语言运用新题解析

2018年高考语言运用新题解析作者:张志先来源:《高中生·高考》2019年第02期在高考语文试题中,语言运用题被誉为“高考试验田”。
研读2018年高考语言运用新题,无疑对备战2019年高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写作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真题再现·全国卷一]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但从深层次来看,这又是一道事关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的好题。
在新高考持续推进的今天,高考命题人员对教师发展予以关注,也正契合了新高考的要求。
不可否认,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有助于教师实现人生价值,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评价,这些都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答案示例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然后制订达到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再据此做进一步修订。
指点迷津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或者是从事其他工作的人,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都很重要。
就本题来说,教师在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一要有认真剖析的白我认识,二要有用心思考的目标定位,三要有切合实际的目标推进,四要有详略得当的规划内容,最后还要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必要的评估和反馈环节。
二、修改报社启事[真题再现·全国卷二]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
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
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命题剖析本道题考查的是高考语言表达运用中“简明、连贯、得体”的内容。
2018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 古诗词鉴赏 现代文阅读选练题(10)及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选练题(10)及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四川省彭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一节诗,另选写作对象,再仿写一节。
要求:句式与所给的诗大致相同,字数可略有增减。
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小兴安岭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答案】(略)【解析】试题分析:仿写有嵌入式仿系、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
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
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
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外形,这样才能进行仿写。
②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
2.【17届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把语段改为排比句。
(要求:不得改变原意。
)见惯了满月光华,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的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一涓细流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尽管我们把浩荡沧海观遍;我们识尽喧嚣红尘,但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意的还是那一片沉稳而清新的寂寥空山。
【答案】见惯了满月光华,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的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观遍了浩荡沧海,那一涓细流却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识尽了喧嚣红尘,那一片空山却以沉稳而清新的寂寥,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意。
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有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房价高涨,市政府立即作出反应,进行调控。
现在,房价已出现环比略降的态势。
老百姓心里安定了,只要实现了住房梦,就能让社会稳定下来,而社会穗定下来,老百姓就一定能有满满的幸福感,国家也必然会富强起来。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湖南卷)解析版 Word版含答案

湖南语文试卷解读-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本试卷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A.惬意qiè 静谧bì 伊甸园diàn 惊鸿一瞥piěB.乘势chng 戏谑xuè 可塑性suò跬步千里kuǐC.佳肴yáo 苋菜xiàn 瞭望哨liào 独辟蹊径xīD.篆刻zhuàn 黝黑yǒu 口头禅chán 力能扛鼎káng【答案】C【解读】本题仍考“形声套读”“多音误读”和“方言纠错”,“静谧”的“谧”,不能套读“bì”,应读“mì”;“可塑性”的“塑”方言中极易读成“suò”,应读“sù”;“力能扛鼎”的“扛”遵循“多音读次音”的原则,不读“kán g”,应读“gāng”。
这些都是生活中经常被误读的字,难度不大,考题非常平和。
b5E2RGbCAP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 】A.扮靓商贾关怀倍至余音绕梁B.辐员魁梧天花乱坠彪炳千秋C.联袂眈误沧海一粟插科打诨D.寒暄遴选克勤克俭针锋相对【答案】D【解读】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识记能力。
关怀备至:关心得无微不至。
备,表示完全,不是加倍,“倍”字同音错误。
幅员:领土面积,指国家疆域。
宽窄叫幅,周围叫员。
“幅”字与“巾”有关,用于布帛、图画等;“辐”字是连结车辋和车毂的直条,与“车”有关,用于“车辐”“辐射”等,近形混淆。
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耽”字从耳,,冘声。
本义是耳朵大而且下垂。
眈:注视的样子。
从目,冘声。
视近而志远也。
常用于“虎视眈眈”<凶狠贪婪地看着)。
也属于近形混淆。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据义定形”,从意义入手,确定字形<同音字)或偏旁<近形字)。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Ⅰ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

③媒体传递良好家风的目的不完全是唤起人们对农 村广袤田野的热爱、对父老乡亲的亲近
• 巩固①的方 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2018年新课标 1卷 )
第三部分:“(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 腾飞”,句子虽含有条件关系,但“更名”这个条件 未必能够得出“经济腾飞”的结论。
3. 仿照例句精准拟写答案
根据题目对第一部分推论错误的解析,我们可 以从分析材料逻辑关系的角度确定后面两个推断 的错误。
答案分别为: 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 发展” ③“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 ①有了房产税,也不一定能使房价降下来。
• ②房价下降,我国的经济并不一定就能有很大的发展
③房价下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一定就会很高 •
• 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产品的用途和市 场也渐渐变得广泛。如果有机会,我也会选择在这一 领域发展。因为只有选择这一领域才能拥有更好的发 展前景,激发创新意识,而有了创新意识,定能创造 出更好的人工智能产品,将来也一定能为国家做出巨 大的贡献。
【典例剖析】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2018年全国卷Ⅱ第21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 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 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 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 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 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2018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苏卷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I试题、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_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 _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 .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C .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41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宀体力行J多用来表示勢力实践,亲身体脸.用作褒义f —般作谓语、定语。
中国古代的嚅家经典应该是经过古圣人亲身休骗・努力实行的°所以第一空选用“身体力行” ’排除A、B项「耳提面命"T竜思是不但当面教导他T而且提着耳朵叮嘱他口后用以形容对人教诲恳切,要求严翟防耳濡目染円,指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根据语境.说教”,第二空应选用“耳提面命J排除D项,选C项。
当然噸悟",指猛然醒悟「领悟”,就杲体会’解乐根据语境“躬亲实践”「晦"也应该是“领悟"的°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
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褒义,还是贬义。
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词语题,(1)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2)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3)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5)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作文预测之经典记叙文写作试题及范文
指导
【经典试题】
人海茫茫,尘世纷繁,总会有一些拐角,总会有一些瞬间,让人驻足,回望,沉思。
请寻找人生的一个或几个令你有感触的拐角或瞬间,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1、本材料要求写记叙文,这是基本的文体要求,必须完成;
2、拐角或瞬间要在行文中明确,哪个拐角?什么样的瞬间?不要写成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或一次所谓的刻骨铭心的经历,然后只是点一下拐角或瞬间;
3、驻足、回望、沉思的感动及理由要写出来;
4、明确:应该写明的是外在的人或事令你感动的问题,不是你的一个瞬间令别人感动;
5、切忌一个故事是或几个故事讲到底,无任何曲折、感动的东西在里面;
6、要落实记叙文基本要求,除记叙文六要素即实践、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外,要注意触动心灵、选好记叙角度、凸显人物个性、制造事件的矛盾或波澜、适当的环境描写点缀等方面;
7、要注意记叙文标点符号的丰富性,不只是逗号、句号连缀全文。
【佳作示例及点评指导】
难忘的瞬间
(题目紧扣材料,符合记叙文要求,且留有悬念)
徐琳杉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从一个牙牙学语的无知儿童,成了一名个性十足的高中生,在这期间,我经历了不少事情,也忘却了太多事情,唯有那一瞬间,仍然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久久不散……(引子,追忆往昔,引出下文)
假期永远都过得很快,仍记得,当时的我,还沉浸在假期的愉悦之中,不知不觉间,开学之日向我悄然走来,它一天天地靠近,终于,到了我的面前。
(写出了作为学生的心声,拟人化的写作生动精彩。
交代时间——开学在即)
妈妈正在为我收拾行李,嘴里仍不停地对我说着一些老掉牙的、却自认为合理的话,像是“天冷要加衣服”“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千万别饿着自己”等等,对于她的唠叨,我早习以为常,也从未放在心上,这个假期里,她的管束,我早厌倦,她的唠叨,我特别心烦,即使假期结束令我难过,但,一想到即将脱离她的管教,心中不由得一阵阵窃喜。
(交代事情的起因:心理矛盾产生;同时暗示地点:由家到校)
车子已到门口,爸爸拖着行李走在我后面,我径直走向车子,拉开车门,头也不回便坐了进去,司机打趣道:“你舍得走么?小姑娘!”“当然了,不用再被我妈管了!”我欢快地答道。
(开始交代事情的经过)
司机扭动钥匙,车子启动,后面尾气一片,我望向后视镜,看见了疾速而来的她:身材矮小,站在风中,脆弱,无助,眼中闪着泪花,不住地抽泣,嘴里还是念叨着:“天冷……加衣服……千万……别、别饿着自己……”(细节描写精准到位,感人至深,是记叙文不可或缺的手法)看到这一幕,也就是那么一瞬间,我的心突然很疼,像被万把刀子戳中般,开始是一紧一紧,后来,就莫名痛着,眼泪居然不争气地肆意横流,如大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唇边,尽是苦涩的味道……从小到大,这是第一次,我离家住校。
(瞬间的触动既联系了材料,有紧扣记叙文写作要义)(事情经过的高潮部分)
车子似离弦之箭,一路开往学校,我摇下窗子,任清晨的冷风拂过脸庞,朦胧间,昔日的唠叨,仿佛又回荡在耳旁,但我却不再厌烦,曾经的管束,此刻,我却怎么也无法厌恶,相反,回望她站立的方向,我满脑子尽是依恋与
不舍。
(回望的过程已尽是不舍与醒悟)
到了学校,一切场景,一切人与事对于我而言,都是生疏的,在学校门口,向里望去,新的生活正向我招手,而此时的我,又想起了那一瞬间,想
起了那个在风中流泪的人——我的母亲,刚止住不久的眼泪又重新回到眼中,顺着眼角,慢慢落下……(延伸写作,强化表达效果)
时光依旧过得很快,忙碌一天,已是深夜,回到寝室,躺在床上,我心中五味杂陈,盖上被子的一刹那,想到了今晚不会再有人为我掖被子了,心中又添了丝丝难过。
(至此,人物情感由最初的不耐烦到后来的窃喜再到中间的触动直到最后的悔悟、珍惜,一气呵成,转接自然。
)(事情的结果:母女矛盾化解)
闭上眼睛,脑海中又浮现了那个瞬间,那个人,那段话,那些总也流不完的眼泪。
那些眼泪,始终流淌在我心间,那段话,我会永远铭记,那个人,我会一生陪伴,那个瞬间,我,永世不忘!(呼应标题,揭示了文章主旨,也点出了自我成长的体会。
)(深化)
【教师寄语】
岁月守望中真情满满,平凡话语里温情脉脉,没有歇斯底里,只有如梦初醒。
成长世界里的所有烦恼,到头来,均是未来再也回不去的幸福。
作文的过程就是在回顾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
文章写真人,叙真事,吐真言,抒真情,极易引发读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