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 分,测试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 分,每小题3 分)
一、(1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漫溯(shuò)挥斥方遒(qiú)
惆怅(chànɡ)百舸争流(ɡě)
B.彳亍(chí chú) 哀怨彷徨(pánɡ)
寂寥(liáo) 忸怩不安(ní)
C.青荇(xínɡ)冰屑悉索(xiè)
火钵(bō)凝重隽永(juàn)
D.瓦菲(fēi)浪遏飞舟(è)
糯米(nuò) 矫健有力(jiǎo)
【答案】D(A.溯:sù,B.彳:chì,亍:chù,C.荇:xìng)
2.下列词或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廓激浊扬清磅礴五岭逶迤
B.碣石含蓄隐诲太息清澈晶莹
C.春惟中流击楫瓦菲意趣盎然
D.通缉风度翩翩邂逅苦闷诅丧
【答案】A(B.诲-晦,C.惟-帷,D.诅-沮)
3.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高一语文上册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高一语文考试需要多做一些语文试题,这样才能在语文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上册单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语文上册单元测试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生物钟是一门跨学科科学。

生物钟学的中心概念是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是一种十分奇特的机制。

它可以帮助生物体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每个器官和系统都有自己的节律,而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衔接的。

譬如,心跳平均每分钟70次。

而晚上只有60至50次。

处于运动状态时,心跳则会加快。

呼吸和新陈代谢也如此。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自然界就产生了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是自然界产生的生物现象。

它存在于生命的各个阶段。

研究表明,生物节律对肌体适应不良生态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影响到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生物钟医学中还有一个概念——非同步。

它犹如钟表中的尺寸不同的齿轮。

当齿轮相吻合时,就会不停地运动。

当齿轮出现故障时,肌体就有了毛病。

坐飞机到外地就是一个例子。

人已经习惯于晚上呆在某个地方,如果换了地方,肌体就需适应变化。

如果不适应,人就会懒洋洋、工作效率低下、头疼、精神紧张;自我感觉不佳等。

这一切都可称作非同步。

一昼夜中,人体的机能是不断变化的,病亦如此,而且是严格遵循规律的。

就拿高血压来说,早晨血压会升高,白天会下降并趋于正常,夜间又会升高。

借助血压计可以测量出血压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

人可以根据血压升降的规律服药,而不是死板地一日三次。

也就是说,一天服一次药就可以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

少服药可以减少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又可省钱。

同样,针灸和理疗也要选择最佳时刻。

选择的时间不当,也许还会造成不良后果。

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

他们给家鼠注射了增加肌肉收缩力的药物。

药量相同,注射时间不同,结果大相径庭。

早上注射,家鼠几乎全军覆没,而晚上注射则无一死亡。

现代生物钟医学的主要研究课题是,研究纠正人体生物节律的方法和药剂。

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赛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50分)友情提醒:请注意卷面的整洁;从高一年的第一次练习开始做起!一、积累与运用(60分)1.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22分;每格2分)(1)怅寥廓;;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徐志摩《再别康桥》)(5)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6)撑着油纸伞;;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7)己所不欲;。

(《论语》)(8);小人长戚戚。

(《论语》)2.根据你对诗人所抒发的情感的理解填空;每个空格不超过5个字。

(6分)《沁园春·长沙》抒发了毛泽东的(1);《雨巷》抒发了戴望舒对丁香姑娘的(2);《再别康桥》抒发了徐志摩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艾青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3.规律的发现总是从梳理探究中得来;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汉字;然后根据字义和字形的关系;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4分)拗拥驽痘绑抢扬痱织抓择腿扶脸肺纺缚拍缝结绷病驾答: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7分)(1)下面这副对联有一处对得不够工整;请加以修改。

(3分)栏干槽净六畜兴旺;肥多水足稻麦丰登。

改为(2)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它的下联(平仄不论)。

(4分)上联:读书须眼界开阔下联: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种;自然界到处是人类的弟兄。

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

看到流逝的江水;①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看到再生的小草;②会想到生命力的强悍;在寂静的山林里;③会平息烦zào()的心情;面对暴风雨;④会想到时光的一去不返。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科目:语文年级:高一答题老师:刘清银日期:10月一、(18分,每题3分)1.下列诗句中括号里所标前一个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橘子(zi)洲头挥斥方遒(qiú)浪遏(è)飞舟分(fèn)外香B.从这倾圮(pí)的屋檐下散开的向青草更青处漫溯(shuò)C.清风吹不起半点漪(yī)沦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qǐ)D.跫(qióng)音不响,三月的春帷(wéi)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fēi)紧掩(yǎn)2.下列诗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B.怅廖廓,问苍莽大地,谁主沉浮C.辽廓江天万里霜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3.下列句子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那个深厚的感情在她的诗歌里,期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它方面的特点,认真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 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 D.品味贯注揣测4.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说雄鹰在长空展翅高飞、鱼儿在江边浅水处自由的游泳、宇宙间的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进展。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两句意思是回忆过去曾经和许多同志在这一带聚会、游玩,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这三句是说大伙儿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文章批判坏的,夸奖好的,把反动统治者视如粪土。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意为: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江上飞速前进的船只。

5.对课文中有关诗句的诠释和鉴赏,不正确的一句是:A.“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那个地点将“笙箫”与“悄悄”、“夏虫”和“沉默”等无法调和的事物连接在一起,意在说明诗人离情的不可遏制,而最后一句则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及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及答案

第一单元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悠长風子斐然成章榆荫另辟蹊径B.浮藻迷盲焚膏继晷编纂拭目以待C.有尝徇私自怨自艾笙萧矫枉过正D.叱骂刍议天伦叙乐砥砺风雨如晦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像染过一样)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飞翔在空中)C.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阻止)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乐府等。

B.《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句数、阕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

D.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后创作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因沿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所以属于古典诗词。

5.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舸争流。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粪土当年万户侯。

(4)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软泥上的青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甘心做一条水草!(6)撑一只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第一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高一第一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高一第一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百舸(gě)漪(yǐ)沦翡(fěi)翠残羹(gēng)B.方遒(qiú)发酵(jiào)罗绮(qǐ)青荇(xìng)C.浪遏(è)浮藻(zǎo)长篙(gāo)漫溯(shuò)D.虔(qiān)诚慰藉(jiè)深邃(suì)镶嵌(qi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宿愿纷繁芜杂沮咒音容笑貌B.吝涩礼上往来孱头勃然大怒C.顷诉残羹冷灸自栩冠冕堂皇D.贮立临风殒泪凭吊豁然开朗3.与“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B.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C.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他)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D.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4.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①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离开)②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水深而清)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水清而浅)④携来百侣曾游。

(携:带,拉着;来,助词)⑤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山势高峻)⑥粪土当年万户侯。

(以……为粪土)A.①④⑥B.②③⑤C.③④⑥D.②④⑥5.下列句子中修辞方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上顶着大辫子……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C.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D.“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高一语文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恣意妄为B. 锱铢必较C. 明察秋毫D. 栩栩如生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大学》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一词,其含义是:A. 苗条B. 贤惠C. 温柔D. 善良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5. 以下哪个成语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意思相近?A. 画蛇添足B. 亡羊补牢C. 乐极生悲D. 否极泰来6. 《滕王阁序》的作者是:A. 王勃B. 李白C. 杜甫D. 韩愈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C. 《如梦令》D. 《青玉案》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哪首诗?A. 《静夜思》B. 《望庐山瀑布》C. 《将进酒》D. 《月下独酌》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10.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A. 《左传》B. 《史记》C. 《汉书》D. 《后汉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________”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12. 《岳阳楼记》中,“________”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13. “________”是《诗经》中《关雎》的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

14. “________”是《离骚》中屈原对自己遭遇的感慨。

15. “________”是《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滕王阁序》的主要内容。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第一单元能力测试说明:1.本试题共七大题,满分150分。

2.本试卷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3.第Ⅰ卷客观题一律用2B铅笔涂卡。

4.第Ⅱ卷主观题一律用黑色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做答。

第Ⅰ卷选择题(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舰舸.苛.刻坎坷.荆轲.B.稠.密调.整凋.敝雕.琢C.翡.翠斐.然祖辈..裴.多菲D.佝.偻苟.且足够.拘.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寥廓携手并进金壁辉煌沉滓泛起B.呼哮剩菜饭羹泛起漪沦凝神屏息C.倾圮不落窠臼大肆叫嚣漫山遍野D.桂冠暴虐无道枯稿荒芜云蒸霞蔚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是()①没有浑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D.品味贯注揣测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A.毛泽东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B.革命青年写出激扬文字,把反动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C.看到春色满园的景象,她高兴极了。

D.这亘古未有的奇闻,成了报刊炒作的好材料。

5.下面对加点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遍”、“尽染”所描绘的景色虽是深秋的,但“红”这一暖色给人以富于活力的壮美印象。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个“击”字生动地塑造了雄鹰飞翔时迅猛有力拍打翅膀的形象,移用鸟儿飞翔的“翔”字来代替“游”字,把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的动作表现得极其生动传神。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设问句含蓄地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通过询问应由谁来主宰大自然的盛衰荣枯,表现了词人的博大胸怀。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遏”,阻止之意,“浪遏飞舟”,写风浪很大,都把行船阻挡住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科目:语文年级:高一答题老师:刘清银日期:10月一、(18分,每题3分)1.下列诗句中括号里所标前一个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橘子(zi)洲头挥斥方遒(qiú)浪遏(è)飞舟分(fèn)外香B.从这倾圮(pí)的屋檐下散开的向青草更青处漫溯(shuò)C.清风吹不起半点漪(yī)沦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qǐ)D.跫(qióng)音不响,三月的春帷(wéi)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fēi)紧掩(yǎn)2.下列诗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B.怅廖廓,问苍莽大地,谁主沉浮C.辽廓江天万里霜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3.下列句子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它方面的特点,认真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 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 D.品味贯注揣测4.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说雄鹰在长空展翅高飞、鱼儿在江边浅水处自由的游泳、宇宙间的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两句意思是回忆过去曾经和许多同志在这一带聚会、游览,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这三句是说大家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文章批评坏的,表扬好的,把反动统治者视如粪土。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意为: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江上飞快前进的船只。

5.对课文中有关诗句的诠释和鉴赏,不正确的一句是:A.“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里将“笙箫”与“悄悄”、“夏虫”和“沉默”等无法调和的事物连接在一起,意在表明诗人离情的不可遏制,而最后一句则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

B.《再别康桥》中“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使用,不仅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而且故意将那股热烈的情绪压在诗的内层,让读者自己去领会。

C.《死水》中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珍珠”等美丽的事物来反衬“死水”绝顶的肮脏,目的是造成让人恶心的反差效果,从而表现诗人对旧中国强烈的批判和否定。

D.“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表现了诗人的理想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的苦闷和对国家前途彻底失望的沮丧失落心情。

6.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两段话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寂寞未必就是不幸,倒可能是一种磨炼,甚至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到生活。

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①往往是最有才华的人,又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②不一定是最有才华的人,而往往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③你要了解生存和生活的不同吗?④生活与生存这两个概念迥然不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二、(12分,每小题3分)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

榕树蔡其矫我想再也没有一种植物,能像它那样,充分表现我故乡的性格。

它的青铜一样四处伸展的纠缠的根,即使最坚固的岩石也要被分裂,但是慈祥的长须在空中飘荡,却爱抚般地拂弄着光明的大气;它的枝丫豪爽地让许多生命栖息,低处有寄生的弱草,高处有安巢的雄鹰,它巍立在路边向下伸出四围的手臂,好像要把地上万物都一齐向高空举起。

7.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短诗将故乡比拟成树和人,抒发了对坚强、宽容的故乡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B.“青铜”不仅形容榕树的颜色和质地,也形象地表现了能“分裂”“最坚固的岩石”的巨大力量。

C.“寄生”并不是贬义词,它表现了故乡具有伟大的胸怀,可以让弱小的生命以它为依托,以它为生命的源泉。

D.“慈祥的长须”是榕树气根,“四周的手臂”是榕树的枝条,前者自由舒展,后者坚强有力,是故乡向往光明、博爱万物精神的“拟物化”表现。

8.对这首诗刻画的形象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榕树是我的形象的再现,博大而坚强。

B.“弱草”是暗指在生活上遭遇不幸的人们。

C.“雄鹰”指取得了成功的故乡的人们。

D.“地上万物”指的是普通的和不普通的人民生活。

阅读舒婷《双桅船》,它成9~10题。

双桅船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9.对诗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

B.“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一句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

C.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

诗人主张为了理想可以暂时舍弃爱情。

D.全诗的目的在于描写一只靠岸的双桅船,同时表现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

10.对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

B.“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的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编织在一起。

C.“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组成一幅完整的静态的画面,而在它们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

D.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感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

三、(15分)填空11.默写《沁园春·长沙》中描写湘江秋景图的7句:、、;,。

,。

(3′)12.填句:(2′)①横眉冷对千夫指,。

②我愿意是急流……只要我的爱人是,在我的浪花中,。

13.古人作诗常“化用”前人成句,请把下列诗句所化用的前人诗句写出来。

(4′)(1)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前人成句:。

(2)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有人家。

”前人成句:。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3)题。

(6′)如果白昼落进……〔智利〕聂鲁达每个白昼都要落进黑夜沉沉像有那么一口井锁住了光明必须坐在黑洞洞井口的边沿要很有耐心打捞着掉落下去的光明(1)诗人发挥了奇特的想像,将比喻成,是它“锁住了光明”。

(2)接着运用了比拟手法,把“光明”这种无形的事物比的事物。

(3)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即。

四、阅读(10分)15.阅读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回答问题:(6分)塞下①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②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①塞下,泛指边疆要塞,作者此时戍守西北边疆。

②燕然,山名。

勒,刻。

东汉大将窦宪穷追匈奴至此,刻石纪功而返)。

这首词境界开阔,沉郁悲壮。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①其中一句完成了上景下情的过渡,这一句是哪一句?②写景一个“异”在领起,说说“风景”异在何处?突出了边塞什么特点?③下片引用“燕然未勒”典故抒情,抒发了什么情怀?①②③16.阅读王尔碑《镜子》一诗,回答问题:(4分)镜子王尔碑珍贵的镜子被打碎了,别伤心,有多少碎片,就有多少诚实的眼睛。

那是无数小小的明镜呵,它依旧可以完整地照出魔鬼的嘴脸,丑类的灵魂。

这首诗中的“镜子”象征了什么?透过镜子形象,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题?答:五、语言表达(15分)17.仿写:请选择每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5分)原作:墙角的花你孤苦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仿写:18.在下面这个赞颂“无名英雄”的比喻句后边,再接着仿造一个比喻句。

句式要求与前一句相同:(5分)你(无名英雄)不是金秋的硕果,而是果树下的一方泥土;。

19.下面语段加横线的句子表达欠简洁,请将它改写为一个单句表达出来。

(原话内容不能减少)(5分)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的计算机病毒种类达30多种,它也被称为“逻辑炸弹”,“特洛伊木马”“隐井入口”等等。

计算机病毒这一概念最先提出是在1983年,在一次国际计算机安全学术讨论学上,一名叫弗莱德·科恩的计算机专家提出了一概念。

1987年,美国首先发现了计算机病毒,其后“病毒”在计算机网络里便肆意横行,甚至军用保密计算机也不能幸免。

改写:。

20.写作:(30分)阅读下面一首小诗,从内容和形式上分析,写一篇300——400字鉴赏文章。

初雪柯岩昨天,我做梦了梦见漫天飞雪那么急,那么密可我怎么也抓不到手里……今天,你真的来了可我一点也不敢碰你你,你——比梦更美丽答题卡参考答案一、1.B 2. B 3. A4.A 5.D 6.B二、7.A 8.A 9.C. 10.C三、11.略 12.略13.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4.①“黑夜”;一口井②“掉落下去”而又可以“打捞”的具体可感的事物。

③白昼的消失和黑夜的到来,(即)时间的匆匆流逝。

15.①浊酒一杯家万里②“塞下”这一地域,由“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与构成“塞外关山图”,突出了边塞关山时刻备战以防不测之特点。

③通过典故抒发报国之志,是说现在敌军未退,边境未宁,尽管厌战思归,但又怎能有回京返乡的打算呢?既写出了作者为国建功的远大抱负,也是对成边战士的激励鼓舞。

16.镜子的形象,象征了一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历史浩劫中,它虽然被蒙尘乃至破碎了,但其享高洁品行不变。

显示了真善美是不灭的主题。

17.参考:树上的果,你沾沾自喜时,生命便结束了18.(句式要求有二,一是“不是……而是”句式,仿造一个并列复句,二是每个分句都必须用暗喻辞格)19.计算机病毒这一概念是一个叫弗莱德·科恩的计算机专家在1983年的一次国际计算机安全学术讨论会上首次提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