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身与符号都市青年纹身现象透视 pdf版
文章腿上的纹身案

文章腿上的纹身案腿上的纹身案。
在当今社会,纹身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自己的身体上刻下永久的印记。
纹身不仅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个性的展示和内心情感的表达。
而对于一些人来说,纹身并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段特殊的故事。
我曾经在腿上纹过一段特殊的纹身案。
这个纹身是我在大学毕业后去旅行时做的,它是我人生中一个特殊的节点。
这个纹身案的设计是一个飞翔的燕子,它展翅高飞,仿佛要冲破束缚,追逐自由。
这个纹身的寓意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它代表着我对自由和梦想的追求,也象征着我对未来的希望和期许。
纹身的过程并不轻松,需要忍受一定的疼痛。
但是当我看到纹身师在我的腿上细心作画,我感到一种特别的满足和愉悦。
每一下针刺都似乎在告诉我,这个纹身案将成为我人生中的一部分,永远地陪伴着我。
纹身完成后,我对它的喜爱更是超乎想象。
每当我穿着短裤,露出腿上的纹身,我都感到一种自豪和自信。
这个纹身案不仅仅是一个图案,更是我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
它让我感到自己与众不同,也让我时刻记得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追求。
然而,纹身并不总是受到外界的理解和认可。
有些人对纹身持有偏见,他们认为纹身是一种不良的行为,是对自己身体的亵渎。
但是我并不在乎这些看法,因为纹身对我来说是一种自由和个性的表达,是我人生中的一部分,我为它感到骄傲。
纹身案的故事并不仅限于它的刻画和寓意,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故事。
每当我看到腿上的纹身,我就会想起那段特殊的经历,那段旅行的时光,那些美好的回忆。
这个纹身案成为了我人生中的一个永恒的记忆,它让我感到珍惜和感激。
纹身并不仅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每一个纹身案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段特殊的经历。
而对于我来说,腿上的纹身案就是我人生中的一个特殊的故事,它让我感到自由和勇气,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纹身案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但是它所代表的情感和记忆将永远留存在我心中。
纹身刺青纹身师手册

纹身刺青纹身师手册纹身刺青-纹身师手册2011年11月23日一,何为纹身,何为艺术,纹身是行为艺术,还是视觉艺术,一些爱好纹身的朋友常说:我认为纹身是一种艺术~尤其是在被排斥时更会如此的说。
没错的~纹身是一种艺术~但纹身也可能让人认为是一种罪恶的化身,就如生活也可以成为艺术,但生活却也可变为糜烂~端看纹身之人如何看待纹身,端看生活之人如何享受生活。
所以说纹身是一种艺术吗,绝对肯定是的,当拥有纹身的人脱下衣服是所展现出的纹身作品是否具有美感的,而此种美感已经足够吸引欣赏的目光,那份超然的感觉是超越其实的,恐惧的,是一种结合人体自然美与高超技法一最慎重的创作心所结构而成的美丽画面,才有资格称为艺术,而不是粗糙不协调的吓人线条。
各位看了以上这一段浅显易懂的话语后,请准备仔细的思考,因为将利用此段话语来带您进入纹身艺术另一个较为深入的层面~从此段话语中各位有否发觉,就现今拥有纹身的人身上看出的图像不外乎两种,丑的与美的,但请注意,为何拥有者依然要在知道必然疼痛的前提下,甘愿忍受痛苦,来留下身上永远难以磨灭的图像,相信这就是令许多人产生不解疑问的地方~究竟这股耐人寻味的吸引力来自何方,我们就从纹身的最原始的地方谈起吧~“纹身”应从“图腾”二字开始谈起,因为纹身为图腾艺术其中的一种。
“图腾”两字是北美奥日贝人(Ojibways)的土语转化而来,可拼写为Totem或者Totam 或Dodiam等,发音没有一定的标准,而其原意为“彼之血族”、“种族”、“家庭”,与澳洲土人所谓“科旁”(Kabang)同义,表示一种特殊社会体制之用语。
图腾崇拜,是原始人类一种自然的行为演化,世界上各个不同的民族都有其崇拜的代表图腾,皆因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所面对的不同事物而有所不同,就纹身而言,其演变过程有三个阶段,涂色(painting),切痕(scarifying),面(Tatooing),涂色的渊源最远,技术较为简单,纹身(纹)综合了涂色与切痕的要素,技术较为进步,其目的就是想将所崇拜的强势动物或者所生活仰赖的动物图腾,永远留在身上,是因图腾崇拜所衍生出的一种原始艺术行为,而刻画于身上以示强悍或对崇拜动物的敬仰,进而形成图腾制的象征。
纹身的原理和应用图解

纹身的原理和应用图解纹身的原理•纹身是一种人类行为,通过在皮肤上刺入颜料或染料来改变皮肤的色彩。
它可以是永久性的或临时性的,以及装饰性的、象征性的或纪念性的。
•纹身的原理涉及到刺入颜料或染料到皮肤的深层,通常使用针具或电动机械设备进行。
刺入的颜料会留在皮肤的深层组织中,并与皮肤中的细胞结合,从而形成纹身。
纹身的应用纹身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用途,以下是纹身的几个常见应用:身体装饰人们通常选择纹身来装饰自己的身体,用纹身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不同的图案、花纹和颜色可以在身体上展示出个体独特的美感。
宗教信仰某些宗教和文化传统中,纹身被视为一种对神灵或信仰的表达方式。
例如,在印度教中,一些信徒会纹身以表示对特定神祇的崇拜。
社会身份纹身也可以用来表示社会身份或群体归属感。
例如,一些帮派或团体会在成员身上纹上特定的标志或纹身来显示彼此之间的认同和团结。
纪念纪念有些人选择纹身来纪念特定的事件或人物。
这可以是对逝去的亲人或爱人的纪念,也可以是对自己重要经历或挑战的纪念。
医学修复纹身技术在医学领域也有应用。
比如,乳房癌手术后,医生可以利用纹身技术来重建乳头和乳晕的颜色,以恢复患者的外貌。
文化遗产保护某些纹身图案与特定文化或民族的传统相关联。
为了保护这一文化遗产,一些组织和机构致力于记录并保存这些图案的纹身技术。
时尚表达纹身也可以作为时尚的一种表达方式。
很多名人和时尚界的人士选择纹身来展示自己的时尚态度和个性。
结论纹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丰富的应用领域。
它不仅可以用来装饰身体,还可以表达个人的信仰、身份、纪念和时尚态度。
随着纹身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也将看到更多关于纹身的创新和应用。
纹身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个性化的可能性。
纹身与符号——都市青年纹身现象透视

教 、运动员 、医生 、律师 、市场 经理 ……他们 大多喜 欢摇滚 的图案 ,比如 、蝴蝶 、青藤 、素圈 ( 大臂 上 在 纹一 圈简单 图案 ) 、酒标 、烟 、汽车等。城市 的开放性 和现代性 ,使纹身如染发 、美 甲和整容 一样 ,成 为 自 我解放的方式 。都市 的纹身馆也没有错过商机 ,他们 增设 酒吧 、歌吧 、电玩和 台球 ,使纹身 的过程显得更 加 浪漫。纹 身馆经 营方式的改变 ,反映 了当今纹身所 吸引的消费群 ,是 现代社 会的新新人类 ,他们很多是 白领 阶层 ,有令人羡慕 的职业 ,过着现代的生活 ,思
时 尚成为都市人 生 活的方式 和 自我展现 的手段 等等 。
在高度竞争和开放 的城 市系统中 ,新 人 、新 物 、新 思
背师傅 。身份 :城 市边缘 人。纹 身图案 :青龙 。纹身 部位 :手臂 。纹身方式 :针刺纹 身。访谈地点 :南京 市某休 闲中心 。 先生 到南京 打工 已有 四年多 了, c 目前 在一家休 闲中心工作 。 问:你 的纹 身很逼真 ,在哪 儿纹 的?
不 同群体 中的人做 出纹 身这一行 为的时候 ,必 然有着
不 同的心理动机和解释 。从下面 的个案 中,我们 可以 窥视 出纹身符号与城市特性之 间的内在联 系。
( )自我保 护型 1 个 案 :C先生 ,3 岁 ,盐城 人。职业 :澡堂 的擦 l
随着现代都 市的出现 ,城 市性逐步增强 。城市性 即城市 的特性 , 表现为人群异质性 、 价值观念多元化 、
的标记 ,是社会中边缘群体采取 的异端低俗行 为。直
到现在 ,这种 反叛的标记仍然残 留在现在都市 中 ,虽 有 所蔓延 ,但 已不再是潮流 。
3时尚审美 .
青少年纹身现象的思考与对策

青少年纹身现象的思考与对策作者:陈怀珍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125期【摘要】日益突出的青少年纹身现象引起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
纹身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等,还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影响。
要预防和解决这一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需要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重视、教育与关爱,也需要青少年能正确认识自我和约束自我。
【关键词】青少年;纹身;师生冲突近年来,青少年纹身现象越来越突出和明显,并出现低龄化的现象,这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及前途、师生冲突、学校声誉以及亲子关系等都带来一定的影响,也引起了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该如何解决?这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一、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在对某中职学校1200多名新生进行筛选中发现有30名学生有纹身现象,我们又找到了5名2018级纹身的学生,然后对这35名学生进行专项访谈,分析并得出以下调查结果。
1.从生源地来看,云南学生的纹身现象比较突出,新入学的2019级的200余名云南学生中,就有24人有不同程度的纹身,比例高达12%。
2.从性别来看,女生纹身比例非常少,只有1人。
3.从纹身的时间来看,有10名左右的学生是初二时纹的,大部分学生是初三暑假期间纹的。
还有3位学生是在中考前“管理真空期”纹的。
也就是说,他们因成绩不好,原初中学校建议他们不参加中考,并提前把他们“保送”到职业学校,中考前的2-3个月就成了“管理真空期”,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受他人的唆使而纹的。
4.云南学生中,大部分是自己给自己纹的。
本地学生中,都是到纹身店纹的,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与同学或者朋友一起去纹的。
5.从纹身的面积来看,有5个学生的纹身面积超过了5平方厘米,其余学生都在1-3平方厘米以内,并不特别显眼。
6.从纹身的图案来看,大多是写实,如一个字,简单的符号,一个骷髅等,没有出现明显凶恶的动物或者帮派图案的现象。
7.纹身时父母都不知道,所花的费用都不是很高,都是自己的零花钱。
中国传统纹饰与现代美术符号学应用

中国传统纹饰与现代美术符号学应用近年来,设计符号理论在学术界与企业界都受到热捧。
符号学特有的开放性和复杂性使之可运用于各学科领域。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传统纹饰这种具有特殊生命力的符号元素,对其引入现代艺术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找寻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元素走入国际,走向世界艺术设计领域的可行性应用方法,以及可产生的效果和意义。
苏珊.朗格符号学理论体系认为: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特殊的符号形式,是人类情感的表现,艺术与情感的关系亦如河床与河流之间一样互为影响,互相作用。
文章以人的情感涵义为出发点,研究传统纹饰这种符号为现代设计之用可行的理论实现方法。
1.传统纹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几千年以来文明的硕果。
纹样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符号,一直贯穿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始末,并随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而变化着,她体现着各个时期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我国的传统纹样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有简单的纹身、岩画等。
到了奴隶社会,手工业开始出现,出现了简洁、粗旷的青铜器纹饰。
再到封建社会,手工艺发展起来,出现了更为精美,繁复的各种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吉祥图案等。
我国传统纹样发展非常有时代特色,各种文化涵义厚重的纹样往往都体现某个特定时期。
原始社会时期纹样素材一般取材于自然,常见代表纹样有几何纹样、植物纹样、人面纹、鱼纹、蛙纹、鸟纹、网纹、水纹、日月星晨纹等。
夏商周时期人们崇尚武力,纹饰多为夸张的人面纹,表现为比较写实的人面形象,或有人面和动物的组合纹样,亦是早期动物崇拜的一种真实写照。
这个时期的纹样简洁凝练,庄严肃穆,具有强烈的神话色彩;周代纹样继承夏商的传统,周人偏爱雷纹,比夏商时期更为注重纹饰的美感。
夏商时期常见的纹样有夔龙纹、夔凤纹、饕餮纹、狻猊纹、动物纹、人面纹、雷纹、方格纹,云纹、乳丁纹、漩涡纹及象形文字等。
春秋战国时期纹样造型在几何化、抽象化的处理上运用的更为灵动,富于对比和变化,多以四方连续为主,常见纹样有蟠螭纹、几何纹、狩猎纹、龙纹、鸟兽纹、蟠虺纹、动物纹等。
纹身的上色顺序及色彩的调配

纹身的上色顺序及色彩的调配在纹身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大家要只要有多种色彩并用,那么如何掌握好上色的顺序就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只有这个环节掌握好才不会出现色彩不清、混浊、颜色发暗的情况。
这里有一个不变的定律:由深到浅、由暖到冷。
深浅是指色调的变化,而冷、暖则是色系的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我们在操作一幅纹身时需要用以下几种色彩:红、黄、蓝、绿、黑、白、紫红、咖啡等几种色彩。
那么我们按照定律应该怎么来排他们的顺序呢?正常的顺序是:黑、咖啡、紫红、红、蓝、绿、黄、白道理就是按照着八种色彩的顺序来做的,大家可以多研究一下。
这里边强调的有六种色,也就是纹身的常用色。
一般来讲,纹身跟美学原理一样,不可以一幅图弄得五颜六色的,那样会有一种不协调感及媚俗感。
所以我们在日常操作中只需备有六种常用色就足够了。
因为下一步我们会教大家用这六种色调配出十几种不同的色彩以满足顾客的需求。
这样,既为大家节省了投资,又能达到顾客的需求。
那么这六种常用色是:黑白红黄蓝绿。
★纹身的色彩调配红+黄=橙(橙红、橙黄)红+蓝=紫(紫红、紫蓝)黄+蓝=绿(草绿、葱心绿)红+白=粉红、浅红红+黄+黑=红褐、黄褐棕红、深绿、墨绿怎么调呢?先用黑色在需要重色部位薄薄的打上一层雾,再用红、蓝或绿在上面平铺一层薄雾,即可出现由深到浅过度颜色。
★色彩的基础知识:要理解和运用色彩,必须掌握进行色彩归纳整理的原则和方法。
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掌握色彩的属性。
★色彩:可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
前者如黑、白。
灰,后者如红、黄.蓝等七彩。
彩色就是具备光谱上的某种或某些色相,统称为彩调。
与此相反,无彩色就没有彩调。
无彩色有明有暗,表现为白、黑,也称色调。
有彩色表现很复杂,但可以用三组特微值来确定。
其一是彩调,也就是色相;其二是明暗,也就是明度;其三是色强,也就是纯度、彩度。
明度、彩度确定色彩的状态。
称为色彩的三属性。
明度和色相合并为二线的色状态,称为色调。
有些人把明度理解为色调,这是不全面的。
浅析当代社会符号化消费及其与品牌定位的关系——基于18-25岁学生群体纹身消费现象

1852020.11爱情婚姻家庭 教育观察浅析当代社会符号化消费及其与品牌定位的关系——基于18-25岁学生群体纹身消费现象熊江武1 黄诗雨21.珠海科技学院;2.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摘要:纹身即文身,又被称为刺青,是指用带有墨的针刺入皮肤底层而在皮肤上制造一些图案或字眼出来。
从原始社会至现代社会,纹身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社会意义经历了一系列的改变,也有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纹身、爱上纹身。
符号化消费是指人们消费的不仅是商品和服务本身,而且是商品和服务背后内涵的文化意义和其代表的价值。
本文将基于18-25岁学生群体纹身的消费现象,浅析当代社会符号化消费以及当代符号化消费与品牌定位的关系。
关键词:纹身;符号化消费;品牌定位;18-25岁学生经364份有效问卷调查发现,18-25岁学生人群中74%以上均表示有纹身的意愿或有过纹身经历,选择纹身的原因包括:“好奇想试试”、“朋友纹身我看到也想拥有”、“因为纹身很酷”等,其中却只有23%的同学了解纹身的起源和纹身意义的演变,可见同学们选择或愿意纹身不仅仅是纹身本身,更多的是纹身背后内涵的意义和代表的价值,由此可得出纹身也属于一种符号化消费。
品牌定位则是建立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和结果,它包括市场、人群、价格等方面的定位。
正如18-25岁学生人群在想到炫酷、独特等关键词时,脑海中会浮现纹身。
本文也选择基于18-25岁学生群体纹身的消费现象,结合该人群选择纹身原因的真实调查结果,分析当代社会的符号化消费现象,进理解品牌的定位与符号化消费的关系。
一、剖析纹身消费现象(一)纹身的来源及演变纹身从原始社会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含义意义及图案设计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从自我庇护变为身份标志最后成为市场潮流。
以下主要从原始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三个阶段分析纹身的来源及演变。
1.原始社会——自我庇护纹身源于原始社会,又被称为图腾,最早人们选择的图案大多是神兽、猛兽一类具有较强攻击力或震慑力量的生物,以及风雨雷电等具有较强能力的图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市青年纹身现象透视中国青年研究→06/200669青年现象Qing Nian Xian Xiang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现代性的增强,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纹身不再是黑社会的专利,而以艺术本质逐渐浮现。
当今纹身族多以追求潮流、前卫自我的都市年轻人居多,他(她)们在身上纹上情侣的名字、头像以表达爱意、寄托情思,或者纹上喜欢的图案突显个性、偶像崇拜等等。
一位纹身馆的老板告诉我们:如今纹身与“时髦”、“酷”、“炫”、“艺术”联系在一起。
顾客大多20~30岁,行业千奇百怪。
有教师、有学生,有在中国的外教、运动员、医生、律师、市场经理……他们大多喜欢摇滚的图案,比如、蝴蝶、青藤、素圈(在大臂上纹一圈简单图案)、酒标、烟、汽车等。
城市的开放性和现代性,使纹身如染发、美甲和整容一样,成为自我解放的方式。
都市的纹身馆也没有错过商机,他们增设酒吧、歌吧、电玩和台球,使纹身的过程显得更加浪漫。
纹身馆经营方式的改变,反映了当今纹身所吸引的消费群,是现代社会的新新人类,他们很多是白领阶层,有令人羡慕的职业,过着现代的生活,思想也比较开放。
我们沿着人类城市化的足迹去追寻纹身的演变历史。
在城市的产生和变迁过程中,纹身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意义。
即古代的图腾崇拜、近代的反叛低俗、现代的时尚审美。
1.图腾崇拜纹身最早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图腾崇拜,是一种原始的装饰和宗教的吉祥物。
纹身的盛行,被视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那时纹身是神圣的。
当时人类生活在群居的部落中,生产力十分低下,没有城市的发展,只有靠图腾维系群体的统治。
过去人们羡慕动物身上特有的能量,如黑豹的迅捷、老虎的威猛,并以刀在皮肤上刻下动物形貌,藉此企图获取异种能量,以求获得庇佑。
2.反叛低俗近代,随着城市的发展,纹身的含义发生变迁,开始与反叛恶习一词相结合。
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市成为不同的人群聚集地。
早期传统的城市不像现代的都市那样具有高度的整合性和制度化,人群的积聚程度也相当松散,市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这就为纹身的主体转向黑道和下层社会群体提供了便利。
同时,受日本武士道和帮会等种种原因的影响,纹身成了黑社会成员加入团伙的一个标记,以及团伙之间互相认同的一种“符号”。
于是,纹身成了一种不良现象、黑社会的象征和市井流氓的代名词。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都市青年纹身群体进行剖析。
在对纹身现状和历史演变描述的基础上,揭示出城市性、纹身时尚和符号互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个案访谈的形式,透视出不同都市人的纹身动机,使人们对纹身时尚有一个更为客观和理性的理解。
纹身;城市性;符号互动摘要:关键词:一都市纹身现状二都市纹身的演变——都市青年纹身现象透视□沈一兵纹身与符号社会综合版中国青年研究→06/200670在人们的传统的思维定势中“纹身”显然是反叛的标记,是社会中边缘群体采取的异端低俗行为。
直到现在,这种反叛的标记仍然残留在现在都市中,虽有所蔓延,但已不再是潮流。
3.时尚审美随着现代都市的出现,城市性逐步增强。
城市性即城市的特性,表现为人群异质性、价值观念多元化、时尚成为都市人生活的方式和自我展现的手段等等。
在高度竞争和开放的城市系统中,新人、新物、新思想不断涌现。
城市演变到今天,纹身已经不再是黑社会的专有名词了,成了都市时尚的标记和符号,它是现代都市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产物。
但从当前的社会情境来看,纹身是反叛的标记这一观念已受到强烈的冲击。
人们逐渐将纹身作为自我肯定的一种符号象征,体现了个人的审美情趣。
由此可见,在现代的都市中,纹身作为纯粹的图腾崇拜已很难见到,作为反叛的标记一直延续至今,在一些人心中还不能完全抹掉粗野狠毒的黑社会阴影。
而作为审美的时尚却在兴起,正改变着人们对纹身的传统印象,主导着纹身的发展潮流。
纹身符号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和人的身体合二为一的,图案、身体、肌肤和疼痛紧密联系在一起。
因此被深深地刻在人的心灵深处,对人的心理折射也最为强烈。
同时,纹身又是在城市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也是在城市中才孕育了纹身这种文化。
与货币、语言等符号不同,纹身符号不具有普遍通用性,是一种现代的非主流文化,而城市则是这一文化进化的容器[1]。
从图腾、反叛到时尚审美,城市对纹身从禁忌到宽容,不断进化着这种符号。
城市、纹身、符号便自然融合在了一起。
纹身作为一种标识,本身没有意义。
但当它和不同城市群体中的个体结合,并在群体互动中传播的时候,就被赋予了不同的符号象征和社会意义,同时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效应。
下面我将具体谈谈,都市中不同的群体使用纹身是否具有不同的符号象征,这种符号在城市中是通过什么机制互动和传播的,对城市产生了什么样的效应。
1.纹身符号的不同象征意义纹身者赋予纹身这种符号特定的含义,并希望他人也以同样的意义看待自己,将自我与主我区分开来。
主我通过纹身显示与别人的不同。
同时,又希望以别人的看法来塑造自我,即客我。
在城市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心理特质。
因此,不同群体中的人做出纹身这一行为的时候,必然有着不同的心理动机和解释。
从下面的个案中,我们可以窥视出纹身符号与城市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1)自我保护型个案:C先生,31岁,盐城人。
职业:澡堂的擦背师傅。
身份:城市边缘人。
纹身图案:青龙。
纹身部位:手臂。
纹身方式:针刺纹身。
访谈地点:南京市某休闲中心。
C先生到南京打工已有四年多了,目前在一家休闲中心工作。
问:你的纹身很逼真,在哪儿纹的?答:一个熟人介绍的,在夫子庙,没花什么钱。
问:纹身疼吗?答:有些。
问:那你为什么还纹呢?答:不算很疼,不瞒你说,是老婆让我纹的。
问:为什么呢?答:她说可以防身。
问:怎么说呢?答:她说我们是外乡人,在城市里,人生地不熟的,再加上我为人老实巴交的,难免不被别人欺负。
其实纹身还真管用呢,可自从我纹身之后,还真没什么人敢欺负我,连拖欠的工资也都补回来了。
通过几次接触,C先生给我印象的确是老实忠厚又本分,肯定不是社会上非善类的纹身者。
C先生的纹身动机是属于自我保护型的,他以打工的形式生活在城市,其身份是城市边缘人。
在一些人心目中,仍然认为纹身是恶习的标签,或者至少也是不正常的,而C先生利用人们的这种传统心态,巧妙地运用了纹身符号。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C先生的举动是城市边际人寻求自我庇护的一种方式,他借以纹身这种符号,来适应环境,求得生存。
(2)生财避难型个案:D先生,28岁,南京人,职业:商人。
身份:城市人。
纹身方式:针刺纹身。
纹身图案:佛珠。
纹身部位:手腕。
访谈地点:南京某纹身馆。
问:你纹的图案别致且与众不同,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答:我是经商的,我希望纹一链佛珠,保佑我获得更多的商机。
问:你是信佛的?三都市纹身的符号象征中国青年研究→06/200671青年现象Qing Nian Xian Xiang答:是的,我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我想佛珠能带给我好运,还能保佑我平安。
虽然与D没有太多的接触,但从他的话语中可以感觉到,纹身符号所具有的图腾崇拜的一丝印迹。
纯粹图腾意义上的神圣性已经被打破了,取代以世俗的功利性。
从D先生企求获得更多商机的动机中可以看出,宗教在现代城市中寻求自身发展的经济合理性。
这种经济合理性,正是城市在破除宗教的过程中,宗教屈服与功利主义的一种表现。
而纹身则是这种表现的符号象征。
(3)好奇点缀型个案:S小姐,26岁,无锡人。
职业:公务员。
身份:城市人。
纹身方式:装贴饰纹身。
纹身图案:蝴蝶。
纹身部位:肩部。
S小姐是笔者的大学同学,和她访谈是在电话中进行的。
问:老同学,上次同学婚宴上,看到你也纹身了,是吗?答:哦,那不是真的,是贴的,装饰玩的。
问:啊,原来是这样啊!公务员怎么还可以纹身呢?答:工作期间,我们是不允许纹身的。
但我们可以在休闲的时候用装贴饰纹身,既好看又时尚。
问:那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式的呢?答:是一个同事发起的,我们开始都很好奇,后来就在机关里流行开了。
平时上班的时候不允许,但下班和休息之余,我们女孩子常常装贴一下自己,一来可以缓解上班时的枯燥和沉闷,二来也可以装点美化心情。
科层性是城市的重要特质,正如韦伯所说,科层在促进城市整合的同时,也压抑了人性,形成约束人的樊笼。
S小姐的工作环境是典型的现代科层制,难免会感到制约和乏味。
她正是用纹身这种符号来暂时摆脱科层的压抑,放松心情,装点自我的生活。
(4)个性解放型个案:T先生,25岁,广州人,职业:南京某大学艺术系研究生。
身份:都市人。
纹身方式:针刺纹身。
纹身内容:素圈。
纹身部位:大臂。
访谈地点:学生宿舍。
问:你纹身多久了?答:上大三的时候,两三年了吧。
问:为什么选择这种造型的素圈呢?答:图案是我自己先画好的,然后让纹身师做的,我喜欢这种印度色彩的图案。
问:你怎么看待纹身的?答:我觉得纹身是一种艺术,但不是人人都懂得欣赏的。
正因为纹身是肌肤和彩绘的结合,才是这种艺术具有了一种灵性而与众不同,成为审美的享受。
其实我们艺术系的人纹身大都是为了张扬个性、肯定自我。
T先生是学美术专业的,他把纹身看成与彩绘一样,是一种人体艺术,是都市人自我个性的解放。
的确,纹身作为艺术的表征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崇尚自由、张扬个性永远都是都市人生活的永恒主题。
(5)不良宣泄型这种类型的纹身者,常见于非善类人群中,如劳教,吸毒和罪犯等等。
是纹身作为反叛意义的典型代表。
虽然这种符号意义已经不再是都市的潮流,但仍还残留在都市的阴暗角落。
他们利用纹身逞强好斗、拉帮结派、发泄不满、自我放纵,甚至危害社会。
根据南京市戒毒所1999年的调查:被调查的对象共260例(男158例,女102例),其中纹身者93例,占35.8%。
具体情况为:男37例,女56例。
纹身原因:为情:14例,感到无聊41例,迎合群体38例。
93例纹身者有以下共同点:不良社会记录多,他们中被少管、劳教、拘留、处罚和判刑的占49.5%(46/93);以男性居多,其中一男性有5次不良行为记录;文化水平低,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占77.4%(72/93);个体业者、无业者多,占54.8%(51/95);未婚者多,占61.3%(57/93)。
(6)时尚性感型这种类型常见于偶像型明星和一些都市白领中,像英国球星大卫·贝克汉姆、奥斯卡影后查理兹-塞隆、内地的影视歌手张柏芝、周杰伦等,都在身上留下了纹身的印记。
他们引导时尚,标新立异,向人们展示身体的性感和魅力。
从以个案可以看出:城市的生活阅历让每个人的纹身动机有:年轻人往往因为偶像崇拜或盲目跟随潮流;而上班族则有松弛压力的用意;从事流行或创意工作的人士,以纹身作为时尚认同或藉以标举自我。
纹身以其的不同符号意义,折射出城市的多样性、现代性和矛盾性。
同时,城市的变化多彩,兼容并蓄,将不同意义表征的纹身符号尽收其中。
2.纹身符号在城市的互动与传播纹身符号在城市中由时尚而互动,因流行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