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治疗

合集下载

什么是叙事心理治疗

什么是叙事心理治疗

什么是叙事心理治疗一.什么是叙事治疗?“叙事”是一种比喻,正如“机器”、“系统”等等。

比喻的不同隐含着世界观的差异。

比如拉·梅特利提出“人是机器,”得到普遍认可,因为这个比喻充分体现了机械主义和庸俗唯物论的世界观,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最终证明是不可取的。

在家庭治疗领域曾经被“系统”、“控制论”等比喻代替,但是学界最终选择了“叙事”、“故事”这样一种比喻。

因为之前的各种说法尽管给人的自主性留出的空间越来越大,终究没有充分承认人对自己生活的意向性,没有充分肯定人可以为自己作主的能力。

只有“叙事”这种比喻旗帜鲜明地体现了人可以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作者)这样一种世界观、人生观。

在心理治疗领域“叙事”意味着一种“活出自己”的承诺、人生哲学、世界观等。

大卫·爱普斯顿(David Epston)就认为:“或许它(指叙事心理治疗)可以被看作一种世界观?或者可以这么说,但这还不够。

或许它是一种认识论(epistemology)、一种哲学、一种信心(commitment)、一种政治、一种伦理、一种践行、一种生活等”。

叙事治疗(narrative therapy)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叙事治疗是指以后现代叙事思想为理论指导的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狭义的叙事治疗特指由澳大利亚人米歇尔·怀特(Michel White) 和新西兰人大卫·爱普斯顿提出的叙事治疗理论和模式。

广义的叙事治疗可以包括转化叙事治疗、叙事评估、叙事艺术治疗等,同时斯宾塞·唐纳德(Donald Spence)认为广义叙事治疗可以包括精神分析,他将弗洛伊德称为“叙事传统”的“大师”,因为他善于将当事人“支离破碎的联想、梦和回忆的片断”编织成连贯完整的故事,然后用来理解“本来毫不相关的经历”和记忆。

广义的叙事治疗虽然从思想根基上始于后现代思潮,但是我们认为她最终不可能止步于此,必然能够超越仅仅为反对现代范式而生的某种“后现代”,而成为更为深广的文化视野中的一面旗帜。

什么是叙事治疗

什么是叙事治疗

什么是叙事治疗“叙事治疗”――后现代心理学的一枝独秀,被誉为心理咨询界“革命性的思考”,现盛行于欧美港澳等地。

所谓叙事心理治疗( narrative psychotherapy) 就是指咨询者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运用适当的问话,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使问题外化,从而引导来访者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当事人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

叙事治疗是一种关于在世生存的对话,它以故事叙说的方式,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技巧,鼓励人们探索自己的内心,重新构建自己渴望的生活,引导当事人从自己的故事中重新诠释生命的意义。

叙事治疗的特点叙事心理治疗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咨询师带着“相信每个生命都是有力量”的咨询态度,透过精微、细致、神奇富有“叙事”特色的问话,不断解构主流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从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力量去面对问题和挑战。

叙事疗法与过去心理治疗最大的不同就是,叙事疗法相信当事人才是自己的专家,咨询师只有陪伴的角色,当事人应该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并且更清楚解决自己困难的方法。

叙事治疗的基本方法叙事心理治疗涉及的方法和策略很多,这里列举主要的几种:问题外化——将问题与人分开叙事治疗的另一个特点是“外化”,也就是将问题与人分开,把贴上标签的人还原,让问题是问题,人是人。

如果问题被看成是和人一体的,要想改变相当困难,改变者与被改变者都会感到相当棘手。

问题外化之后,问题和人分家,人的内在的本质会被重新看见与认可,转而有能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例如:对于一个抑郁的来访者,叙事的治疗师会问:这个“抑郁”是什么时候来到你身边的,这个“抑郁”对你的影响是什么,而不是问“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抑郁的,”。

把“抑郁”拟人化以,让来访者觉得他本身不是问题,他在面对问题,问题是可以来,也可以走的。

让来访者觉得自己是有主动权和力量可以去和问题抗争的。

社工叙事治疗主题培训内容

社工叙事治疗主题培训内容

社工叙事治疗主题培训内容一、叙事治疗简介叙事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关注的是个体生命故事中的意义、价值和目的,以及其背后的情感和经验。

叙事治疗强调人类经验的故事性,认为个体的困扰和挑战可以被视为故事的一部分,而治疗的过程就是帮助个体重新编写或解构这些故事,从而达到解脱和成长的目的。

叙事治疗在社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具有独特的效果。

二、叙事治疗的基本原则叙事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尊重、理解、共情和引导的方式,帮助患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和世界。

以下是叙事治疗的基本原则:1.尊重:尊重患者的独特性和观点,不评价、不干涉,让患者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2.理解:尝试理解患者的困扰和挑战,不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患者的故事。

3.共情: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其情感和经验,从而建立更好的治疗关系。

4.引导:通过提问和反思等方式,引导患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自己的问题和困境,从而发现新的解决方案。

三、叙事治疗的主要技术叙事治疗的主要技术包括提问、倾听、叙述和反思。

以下是这些技术的详细介绍:1.提问:通过开放式问题,引导患者讲述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2.倾听:全神贯注地倾听患者的叙述,不打断、不评价,让患者自由表达。

3.叙述:帮助患者整理和重构故事,关注故事中的积极面和成长点,使其更具启发性和积极性。

4.反思:通过引导患者反思自己的故事,发现新的角度和解决方案,促进个人成长和改变。

四、叙事治疗与成人心理健康叙事治疗在成人心理健康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有效地帮助成人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例如抑郁、焦虑、自卑、压力等。

通过叙事治疗,成人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从而发现积极的资源和力量,增强自信心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五、叙事治疗与儿童心理健康叙事治疗在儿童心理健康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例如学习困难、行为问题、情绪波动等。

叙事治疗 解构

叙事治疗 解构

叙事治疗解构
叙事治疗(Narrative Therapy)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的核心理念是认为人们的问题并不是内在的、固定的,而是通过故事、叙述和语言构建的。

叙事治疗的目的是帮助个体重新审视和重塑他们的生活故事,从而改变他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解决问题和痛苦。

解构(Deconstruction)是叙事治疗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它指的是对个体现有的生活故事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中的矛盾、遗漏和未完成的部分。

解构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分离问题与人:叙事治疗师会鼓励个体将问题与自己的身份分离,将问题视为一个独立的实体,而不是自己的固有特质。

这有助于个体从问题中解脱出来,以更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

2. 寻找特殊事件:治疗师会引导个体回忆过去与问题无关或问题较小的时刻,这些特殊事件可以帮助个体看到问题并非一直存在,从而挑战问题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3. 挖掘独特的结果:通过分析特殊事件,个体可以发现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所展现出的独特能力和资源。

这些独特的结果可以帮助个体建立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问题。

4. 重组故事:在解构现有故事的基础上,个体将重新组合故事,形成一个更积极、更有力量的新故事。

这个新故事将强调个体的独特能力和资源,以及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所取得的成就。

5. 巩固新故事:治疗师会帮助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新故事,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中。

通过不断地讲述和实践新故事,个体将逐渐改变自己的认同和生活方式。

叙事治疗中的解构过程旨在帮助个体重新审视和重塑自己的生活故事,从而改变他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解决问题和痛苦。

这一过程需要治疗师的引导和支持,以及个体的积极参与和自我反思。

叙事治疗名词解释社工

叙事治疗名词解释社工

叙事治疗名词解释社工
社工,即社会工作者,是指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士。

社工的
主要职责是帮助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支持
和服务,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改善。

叙事治疗是社工在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强调个人的
叙述和故事,通过分享个人经历和感受,帮助个人理解和重构自己
的生命故事,从而促进个人的心理成长和问题解决。

叙事治疗的核心理念是认为个人的故事和叙述对于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与社工的互动,个人可以通过叙述
自己的故事来重新审视和理解自己的经历,发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并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启示。

在叙事治疗中,社工会运用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例如开放性
提问、倾听、反思、共情等,以促进个人的自我探索和成长。

社工
会与个人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通过倾听和理解个人的故事,帮
助个人发现和探索问题的根源,并协助其制定和实施解决问题的策
略和计划。

叙事治疗通常适用于各种心理和社会问题,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家庭冲突、人际关系问题等。

通过叙事治疗,个人可以增强自我意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改善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心,从而促进个人的整体发展和健康。

总之,社工在叙事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倾听和引导个人的叙述,帮助其理解和重构自己的生命故事,从而促进个人的心理成长和问题解决。

叙事治疗模式名词解释

叙事治疗模式名词解释

叙事治疗模式名词解释
叙事治疗模式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讲述和理解个人经历和故事来促进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

这种治疗模式认为,个人的经历和故事对于塑造他们的自我认同、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叙事治疗模式中,治疗师会引导个人讲述他们的故事,并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经历对他们当前的困扰和情绪状态产生的影响。

通过将个人经历转化为叙事,个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整合他们的情感、信念和行为,并找到更健康和有意义的解决方案。

叙事治疗模式强调个人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决定。

个人被视为自己故事的作者和解释者,他们可以重新书写自己的故事,创造一个更积极、更有希望的未来。

治疗师可以通过提问、反思和挑战不健康的信念和模式,帮助个人发现新的解决方案和意义。

这种治疗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问题和情绪困扰,包括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和人格障碍等。

它也可以用于个人成长和自我探索的目的,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份、目标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叙事治疗模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探索个人的故事,并通过理解和重塑这些故事来促进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

它强调个人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决定,让个人重新定义自己的故事,创造积极和有意义的生活。

叙事治疗方法

叙事治疗方法

叙事治疗方法以下是 8 条关于叙事治疗方法的内容:1. 叙事治疗啊,就像是给心灵来一场奇妙的旅行!比如说,当你感觉自己陷入困境,就像在黑暗森林里迷路了一样,这时候叙事治疗可以帮你找到那束指引的光。

就像有人会引导你去回想那些曾经让你开心、自豪的时刻,让你重新发现自己的力量。

咱就说,这多神奇呀!2. 嘿,叙事治疗可不是普通的方法哟!它好比是一把钥匙,能开启你内心深处隐藏的宝藏。

你看,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可通过叙事治疗,会像挖掘宝藏一样,找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闪光点。

比如帮助你回忆起小时候勇敢面对困难的经历,这不就重拾了信心嘛,多棒呀!3. 你们知道吗?叙事治疗简直就是心灵的魔法!就像魔法棒一挥,就能让糟糕的情绪变好。

举个例子呀,当你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时,它能引导你讲述自己曾经的梦想和渴望,让你重新找到前进的方向。

哇塞,这效果是不是超厉害?4. 哎呀呀,叙事治疗那可是很特别的呢!就好像是给你的头脑来了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比如说有个人一直被过去的失败困扰,经过叙事治疗,就像把那些灰尘垃圾都清理出去了一样。

让他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其实还有很多机会和可能性,这多好哇!5. 叙事治疗啊,就像一盏温暖的灯呀!当你在黑暗中徘徊时,它能给你光明和安慰。

你想想看呀,有人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通过叙事治疗让他讲讲自己曾经帮助别人的故事,他就会发现自己原来也很了不起呢!6. 哈哈,叙事治疗真的太有趣了!它像个神奇的伙伴,能陪你一起战胜困难。

就好像当你害怕面对挑战时,它会和你一起回忆那些你曾经成功克服困难的时刻,给你打气呢!这不是很有意思嘛?7. 哇哦,叙事治疗绝对不一般呀!它好似一阵春风,能吹散你心中的阴霾。

比如,当你心情低落觉得世界都灰暗时,叙事治疗会带着你去回忆那些充满欢乐的时光,让你一下子就感觉阳光明媚了呢!真的超有效呀!8. 叙事治疗真的是个超棒的方法!就像是为你的心灵搭建了一座坚固的桥梁。

当你感觉和自己的内心失去联系时,通过它能让你重新连接起来。

叙事治疗的概念

叙事治疗的概念

叙事治疗的概念叙事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叙述和探索个人故事来帮助个体增强自我理解、促进情感调适并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它起源于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思想,强调个人的多样性、主观性和社会背景对心理健康和问题的影响。

叙事治疗的核心观点是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创作者和解释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内在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

通过讲述和探索这些个人故事,个体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并找到解决问题和实现个人成长的途径。

叙事治疗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治疗师与个体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

个体需要感受到治疗师的尊重和支持,以便能够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故事。

其次,个体被鼓励和引导去讲述和探索自己的故事。

治疗师可能会使用各种方法来帮助个体表达出他们的想法、感受和经历,如绘画、写作、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些媒介,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

最后,治疗师和个体一起分析和解释他们的故事。

治疗师会引导个体思考问题的来源和现实后果,有助于个体获得新的认知和观念,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的方法。

叙事治疗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注重个体的主观性和多样性,尊重个体的价值和信仰体系,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尊和自我接纳。

其次,它强调个体是自己生活的创作者,可以主动去控制和改变自己的故事。

通过叙述和探索自己的故事,个体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找到解决问题和实现个人成长的方法。

此外,叙事治疗还强调了社会背景对个体的影响,帮助个体理解他们的问题和挑战是如何受到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的。

然而,叙事治疗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由于强调个体的主观性和多样性,治疗师需要有较强的沟通和倾听技巧,以便能够理解和回应个体的故事。

其次,叙事治疗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治疗师和个体需要共同努力去探索和解释个体的故事。

此外,叙事治疗可能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那些有严重心理问题和情绪困扰的个体,他们可能需要其他更为专业的治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治疗的技术:

解构性倾听(deconstructive listening) 外化问题(externalization)
寻找独特结果(unique outcomes)
发展替代性故事(支线故事、另类故事)

记录证据(观众、信件、录音)
【案例】小龙,男,16岁
年龄 生活事件 满意度或受伤害程度
它出现时为你带来什么影响?
【案例】

小米,14岁女孩,因涉及偷窃而离家出走,被送入工读学校。她的家庭成员有父母、 一个哥哥。小米的父母抱怨说她的脾气很大,几乎没法对她有所约束和控制。小米的 脾气确实很大,她进入工读学校没几天就时时爆发,她会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大喊大
叫几个小时,她的同伴关系因此也很糟糕,常常让她处于危险的境地。
解构性倾听:
以一种不去具体化或增强故事中的无力感、痛 苦和病态层面的方式接受和了解人们的故事。 如:来访者怎么没有被“问题”打败? 他(她)是怎么从这些负面经验中走过来的?
外化问题并命名:
将问题与人本身分开。要使来访者有这样一种信念:是问题 缠上了我,不是我本身有问题。 把问题拟人化、具象化,有时可以用艺术表达。 如:对一个受到愤怒情绪困扰的来访者,咨询师帮助他把这 个问题外化。 问话:如果我们把你所经历的这种感受取个名字的话,你愿 意叫它什么?(使用来访者的语言)“生气的魔鬼”。 它是如何掌控(干扰/支配)了你? 什么情况下它容易出现而取得主导地位?
《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
第二讲-3 叙事心理治疗
推荐书目:

【澳】George W. Burns 著,刘新民等译,《用故事打开心 扉:隐喻治疗案例示范》,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 【美】克莱格· 史密斯等著,朱眉华等译,《儿童青少年叙 事治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8 John Winslade 等著,陈信昭、曾奇峰等译,《叙事治疗在 学校中的应用》,台北:心理出版社,2007.7 【澳】George W. Burns 主编,高隽译,《积极心理治疗案 例:幸福、治愈与提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1
认知行为 精神分析 行为、认知
High
个人中心
Level of Influence
Low
1890
1955
1957
1960
1970
1974
1980
1990
2000
2010
神话
科学时代
叙事时代

短片《91cm》(原名:精神分裂)
什么是叙事心理治疗?

叙事,narrative (story) 叙事心理治疗,narrative therapy
3、叙事治疗的目标:

解构并重述来访者的生命故事,促使来访者从有问
题的想法、感觉和行为中发现新的意义,使其重 获生命的动力。
4、治疗师的任务:

治疗师作为一个积极的促进者,协助来访者建构一 个更令人满意、更吸引人的故事路线。
治疗师的态度:

避免贴标签 乐观与尊重 “不知”与好奇 协商出一种分享权力(合作者)的关系
指咨询者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运用适当的问话, 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使问题外化,从而引导来 访者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当事人发生改变的内在力 量的过程。

主要内容:

一、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背景 二、叙事心理治疗的创立者


三、叙事心理治疗的基本理念
四、叙事心理治疗的过程

五、结语与讨论
一、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背景
行动蓝图 过去 现在 未来
意义蓝图 过去 现在 未来
行动蓝图 过去 现在 未来
意义蓝图 过去 现在 未来
主线故事(主流故事,dominant story):个体生命故事中 那些特别突显,不断地被储存记忆,成为围绕着某个主流的 故事。
一个人的生活中充斥着不可见的故事线索
支线故事(替代性故事,alternative story):个体生命中 不符合主流的,不被注意的事件。
阿德勒疗法
存在主义疗法
个人中心疗法 格式塔疗法 现实疗法 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女权主义疗法 家庭系统疗法 后现代疗法
强调改变个体的关键是了解家庭,与家庭一起工作。
社会建构主义、焦点解决疗法、叙事疗法都认为没有唯一的真理,现实是通过人类交往建立起 来的,认为来访者是他自己生活的专家。
心理治疗流派的兴衰
三、叙事心理治疗的基本理念
1、 “叙事”的内涵
2、叙事心理治疗的基本假设
3、治疗的目标
4、治疗师的任务
5、治疗师的态度
1、“叙事”的内涵

story, discourse, narrative,叙事,(讲)故事 生命库存和故事构架 事件按照时间顺序串连起来形成行动蓝图(Landscape of action) ,探索事件的细节: Who 、 What 、 Where 、 When ,4W 人们对生活的自我认同、人际关系给予的意义(包括欲 望、动机、目标、梦想、期待、价值、信念、决心、认 知、愿望、意图等)串连起来形成意义蓝图(Landscape of Identity) 自我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个体对“事”的“叙”的过 程,即赋予意义的过程
现代咨询与治疗模式概览表
精神分析疗法
代表人物: Sigmund Freud. 一种人格发展理论、一种人性哲学观与心理治疗方法。强调潜意识因 素。主张6岁以前的事件,是后来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 代表人物: Alfred Adler. 在Adler之后,Rudolf Dreikurs 将此法在美国加以普及并发扬光大。这是 一个重视个人成长的模式,强调负起责任,创造自己命运,并从寻求意义和目标中寻找人 生方向.其主要概念为大多数其他现行治疗法所采用。 代表人物: Viktor Frankl, Rollo May, & Irvin Yalom. 反对将治疗视为由明确技术组成的系统,主张 治疗应建筑在人类存在的基础上,诸如:塑造自己人生的抉择,自由与责任,以及自我决 定.重点是人与人治疗关系的品质。 创建者: Carl Rogers. 原是对精神分析的一种反动,于1940年代建立.为非指导性的治疗方法 ,基于对人类经验的主观观点,它对来访者给予信心,将解决问题的责任给予来访者。 创建者: Fritz & Laura Perls. 一种强调觉察和统合的体验治疗法,是对心理分析的一种反动. 注重心理与生理功能的统合。 代表人物: William Glasser. 是一种侧重现在的短期治疗法,重视个人自身潜在力量,认为当事 人可通过对现实的学习而获得成功。 代表人物: Albert Bandura & Arnold Lazarus. 是学习原理对特殊行为困难处理上的应用.治疗结 果是由连续不断的实验而产生.这门技术一直处于不断改良中。 代表人物: Albert Ellis创立理性情绪疗法,该法是一种高度指导,认知与行动取向的治疗模式. 强调个人的思想与信念系统是个人困扰的根据 (A.T.Beck创立认知治疗)。 中心概念是关注女性所受的心理压迫,关注女性在社会政治地位上所受的限制,探讨女性个人 认同、自我概念、目标和期望以及情绪健康的发展。



引子
“把这种学说定义成一种世界观是不是更好呢?也 许吧,可是即便如此,还是不够。也许可以视为一种
认识论、一种哲学、一种个人的承诺、一种策略、一
种伦理、一种生活等等。”
—— Michael White(1995)
后 现 代 取 向 改 变 观 点 的 着 手 处
传 统 治 疗 取 向 改 变 观 点 的 着 手 处
这边数落丈夫。

从初始会谈的场面看来,整个家庭似乎是“纠结”的,家庭成员间纠葛不清,功能无 法独立,彼此之间没有尊重、没有边界,尤其是小米的父母。

治疗师让小米和父母列出一张“问题”清单,然后治疗师 让小米画一个人,这个人有着清单上所列出的那些问题。 画好后,小米大声说道:“这不是我!我才不像这样子呢 !”治疗师让她画一个她认为的自己,于是,小米就画了 一个双面人,左半边脸微笑而纯净,右半边脸充满愤怒, 眼里满是泪水,当被问及这个脸表示什么意思,小米说: “我试着让自己开心,但有时愤怒控制了我的身体,我无 法控制它。” “如果我们给这个想控制你身体的愤怒取个别的名字的话 ,你愿意叫它什么?” “生气的魔鬼”。
四、叙事心理治疗的过程
1、治疗的步骤 2、治疗的技术
1、治疗的步骤(O’ Hanlon, 1994):


与来访者合作,共同为问题找出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名字;
将问题拟人化,借此与当事人一起描述为何及如何压迫当事人或其家庭; 探讨问题如何干扰、支配或阻挠当事人与家庭完成他们的意愿;
为来访者身上发生的事件提供不同的解释意义,从而使来访者从不同角 度来看待他们的故事;
通过寻找问题的例外,发现来访者在什么时候不受问题的影响; 当来访者的能力强大到可以面对问题的困扰和压抑时,要寻找证据来支 持来访者关于自己的这种新看法。 让来访者思考,当他们正在变得充满力量、能力很强时,他们希望的未 来是怎样的。当来访者摆脱了充满问题的过去的故事时,他们就可以为 较少有问题的未来作打算。 发现或创造理解并支持新故事的观众。
5岁
12岁 7岁
姐姐疼我
妈妈给我暖脚 爷爷打我
满意度8
满意度10 受伤害程度3
12-13岁 12-13岁 13-14岁
13-14岁 13-15岁 15岁多 15岁多
妈妈离开我 爸爸为了一根绳子打我,打到上医院花了300多元,缝了6针 爸爸叫我吃不干净的饭
爸爸不给生活费被迫辍学 爸爸输了钱回家喝酒,然后对我发泄,把我多次赶出家门 爸爸把我赶出来 姑父、姑姑对我不信任把我赶出来


2、叙事心理治疗的基本假设(Freedman & Combs,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