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距离
35KV电气安全距离

35KV电气安全距离请查阅GB50060-1992的第5章第一节对安全净距的规定,标准见附件国家电网公司的反措要求规定:高压开关柜应选用“五防”功能完备的加强绝缘型产品,其外绝缘应满足以下条件:1)空气绝缘净距离:≥125mm(对12kV),≥360mm(对40.5kV);2)爬电比距:≥18mm/kV(对瓷质绝缘),≥20mm/kV(对有机绝缘)。
对开关柜内的安全净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谢谢大侠的贡献引用:以下是引用hkshaochanggen在2007-02-07 21:12:37.0发表的内容:国家电网公司的反措要求规定:高压开关柜应选用“五防”功能完备的加强绝缘型产品,其外绝缘应满足以下条件:1)空气绝缘净距离:≥125mm(对12kV),≥360mm(对40.5kV);2)爬电比距:≥18mm/kV(对瓷质绝缘),≥20mm/kV(对有机绝缘)。
对开关柜内的安全净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得40.5KV≥300mm,爬电比距要讲污秽等级、相对地还是相相,爬电比距:≥18mm/kV(对瓷质绝缘),≥20mm/kV(对有机绝缘)。
是较常规的,有的地区还要加强以前有个帖子提过了,(查看以下有关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污染环境等标准术语和后面的技术数据目录)0.6M或者看看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是300引用:以下是引用jhongsong123在2007-07-03 19:50:49.0发表的内容:0.6M或者看看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10kV的距离已经是0.7M了,35kV的怎么缩水到0.6M?如果加了绝缘套管后又是多少?相关位置电力系统额定电压kV 辅助电路500V以下6 10 35不同相的裸导体间 100 125 300 4带电裸导体至接地框架 100 125 300 15带电裸导体至板状遮拦 130 155 330 15带电裸导体至网门及网状遮拦 200 225 40050看一下标准再回答这个问题。
电气的安全距离

编辑本段概念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或防止车辆和其他物体碰撞带电体,以及避免发生各种短路、火灾和爆炸事故,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物体和设施之间,都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称为电气安全距离。
电气[1]安全距离的大小,应符合有关电气安全规程的规定。
编辑本段简介人与带电体、带电体与带电体、带电体与地面(水面)、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需保持的最小距离,又称安全净距、安全间距。
安全距离应保证在各种可能的最大工作电压或过电压的作用下,不发生闪络放电,还应保证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巡视、操作、维护和检修时的绝对安全。
各类安全距离在国家颁布的有关规程中均有规定。
当实际距离大于安全距离时,人体及设备才安全。
安全距离既用于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而发生触电,也用于防止车辆等物体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以及带电体之间发生放电和短路而引起火灾和电气事故。
安全距离分为线路安全距离、变配电设备安全距离和检修安全距离。
线路安全距离指导线与地面(水面)、杆塔构件、跨越物(包括电力线路和弱电线路)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
变配电设备安全距离指带电体与其他带电体、接地体、各种遮栏等设施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
检修安全距离指工作人员进行设备维护检修时与设备带电部分间的最小允许距离。
该距离可分为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工作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带电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
编辑本段分类根据各种电气设备(设施)的性能、结构和工作的需要,安全间距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1)各种线路的安全间距。
(2)变、配电设备的安全间距。
(3)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间距。
(4)检修、维护时的安全间距。
500kV:5m220kV:3m110kV:1.5m35kV:1m10kV:0.7m10kV线路在各种环境中的对地安全距离10KV电力线路与居民区及工矿企业地区的安全距离为6.5米;非居民区,但是有行人和车辆通过的安全距离为5.5米;交通困难地区的安全距离为4.5;公路路面的安全距离7米;铁道轨顶的安全距离为7.5米;通航河道最高水面的安全距离为6米;不通航的河流、湖泊(冬季水面)的安全距离5米。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是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
一、设备的安全距离概述在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是指设备之间或设备与人员之间应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
这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之间或设备与人员之间出现电击事故而设置的一定距离。
二、设备的安全距离要求1. 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1) 电气设备与电气设备之间应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以防止设备之间的电弧和电火花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常见的电气设备包括电源、电线、开关、插座、照明设备等。
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应根据设备的电压等级、负载电流和设备的防护等级进行合理设置。
(2) 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低电压电气设备(例如交流220V和直流48V以下)之间的安全距离可以较小。
而高电压电气设备(例如交流380V和直流220V以上)之间的安全距离则需要相对较大。
(3) 不同设备的功能和特点也会影响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
例如,高频设备和强电磁辐射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应较大,以避免对其他电气设备的干扰。
2. 设备与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1) 电气设备与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应根据设备的电压等级和相关安全规范确定。
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与220V以下电压等级的设备相接触时,应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与220V以上的设备相接触时,应保持2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与高压设备相接触时,应保持相对较远的安全距离。
(2) 在电气施工现场,特别是高压设备的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隔离栏杆,以提醒人员维持安全距离。
同时,施工现场的人员也应戴上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具,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3) 在进行设备维修和故障排除时,人员还应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电击事故。
(4) 对于无法保持安全距离的操作,如需要接触高压设备或进行电气维护操作时,应采取绝缘的工具和设备,并且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具备相应的资质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电气安全距离要求及分类

电气安全距离要求及分类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
1 >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 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一NM2. 5mm, L. N PE (大地)M2. 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M2. Omm 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M2. 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 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 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M1・O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 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 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
(1) 、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 L.N 大地^2. 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 Omm(3) 、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 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 、一次侧对二次侧^6. 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W6. 4mm要开槽。
(5) 、二次侧部分之间^0. 5mm即可(6) 、二次侧地对大地$2. 0mm以上(7) 、变压器两级间$8. 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1) 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 (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2) 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 4mm;(3) 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 4mmo如果所提供的绝缘是用在设备保护外壳内,而且在操作人员维护时不会受到磕碰或擦伤,并且属于如下任一种情况,则上述要求不适用于不论其厚度如何的薄层绝缘材料;(4) 对附加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由三层材料构成的附加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附加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对加强绝缘,至少使用两层材料,其中的每一层材料能通过对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或者:由三层绝缘材料构成的加强绝缘,其中任意两层材料的组合都能通过加强绝缘的抗电强度试验。
电线路与建筑物安全距离

电线路与建筑物安全距离根据供电线路《设计规程》规定,10、110、220、330、500千伏架空裸导线的安全距离为1.5、5.0、6.0、7.0、9.0米,只要满足以上距离要求即是安全的。
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如下:1kV以下:1.0米;1kV-10kV:1.5米,35kV:3.0米,66kV-110kV:4.0米,154kV-220kV:5.0米,330kV:6.0米,500kV:8.5米。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五条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66千伏—110千伏为40米。
而根据有关规定,高压线与住宅楼应距离20米。
如将高压线移到地下,高压电缆外皮到地面深度不得小于0.7米,位于车行道和耕地下,不得小于1米。
1KV以下距离为4米;1-10KV距离为6米;35-110KV距离为8米;154-220KV距离为10米;350-500KV距离为15米若从电力安全角度考虑,并考虑大风引起高压线产生风偏,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为了保证已建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供电而必须设置的安全区域。
在厂矿、城镇、集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之和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
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如下:66kV-110kV:4.0米,(水平距离)根据供电线路《设计规程》规定,10、110、220、330、500千伏架空裸导线的安全距离为1.5、5.0、6.0、7.0、9.0米,只要满足以上距离要求即是安全的。
(垂直距离)在GBJ194-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室外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离规定:1、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之间:1 kV至10kV-200mm;35kV-400mm;110kV-1000mm;220kV-1800mm;2、无遮拦带电裸导体至建筑物、构筑物顶部之间:1 kV至10kV-2700mm;35kV-2900mm;110kV-3400mm;220kV-4300mm;3.根据供电线路《设计规程》规定,10、110、220、330、500千伏架空裸导线的安全距离为1.5、5.0、6.0、7.0、9.0米,只要满足以上距离要求即是安全的。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电气安全距离

1\在低压操作中,人体或其所携带工具等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 最小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10kV 及以下 0.7m
2\在线路上工作时,人体或其携带工具等与临近带电线路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0kV 及以下 1.0m
3\当不足上述距离时,应装设临时遮栏,并应符合相关要求。
用绝缘杆操作时,上述距离可减为
10kV 及以下 0.4m 35kV 0.6m
4\在架空线路附近进行起重工作时,起重机具(包括被吊物)与线路导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可参考下表所列数值。
起重机具与线路导线的最小距离
电压/kV 以下距离/m
10 1.5
35 2。
什么是电气安全距离电气安全距离的分类和要求

什么是电气安全距离?电气安全距离的分类和要求什么是电气安全距离?人与带电体、带电体与带电体、带电体与地面(水面)、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需保持的最小距离,又称安全净距、安全间距。
安全距离应保证在各种可能的最大工作电压或过电压的作用下,不发生闪络放电,还应保证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巡视、操作、维护和检修时的绝对安全。
各类安全距离在国家颁布的有关规程中均有规定。
当实际距离大于安全距离时,人体及设备才安全。
安全距离既用于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而发生触电,也用于防止车辆等物体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以及带电体之间发生放电和短路而引起火灾和电气事故。
安全距离分为线路安全距离、变配电设备安全距离和检修安全距离。
线路安全距离指导线与地面(水面)、杆塔构件、跨越物(包括电力线路和弱电线路)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
变配电设备安全距离指带电体与其他带电体、接地体、各种遮栏等设施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
检修安全距离指工作人员进行设备维护检修时与设备带电部分间的最小允许距离。
该距离可分为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工作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带电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
电气安全距离的分类根据各种电气设备(设施)的性能、结构和工作的需要,安全间距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1)各种线路的安全间距。
(2)变、配电设备的安全间距。
(3)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间距。
(4)检修、维护时的安全间距。
电气安全距离要求:500kV:5m220kV:3m110kV:1.5m35kV:1m10kV:0.7m10kV线路在各种环境中的对地安全距离10KV电力线路与居民区及工矿企业地区的安全距离为6.5米;非居民区,但是有行人和车辆通过的安全距离为5.5米;交通困难地区的安全距离为4.5;公路路面的安全距离7米;铁道轨顶的安全距离为7.5米;通航河道最高水面的安全距离为6米;不通航的河流、湖泊(冬季水面)的安全距离5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之间 1、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 2、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断口两侧带电部分之间 1、栅状遮栏至带电部分之间 2、交叉的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栏带电部分之间 网状遮栏至带电部分之间 无遮栏裸导体至地(楼)面之间 平行的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栏裸导体之间
0.4 20 20 800 100 2300 1875
工作人员工作时的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 的安全距离:
设备电压等级(kV) 安全距离(m) 设备电压等级(kV) 安全距离(m)
≤13.8 0.35 110 3.6
35 0.6 220 4.7
110 1.5 330 5.8
220 3 500 7.5
330 4
500 5
机械作业时机械设备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0.01*(N-50)+3):
1~3 7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825 175 2375 1875
6 100 100 850 200 2400 1900
10 125 125 875 225 2425 1925
额定电压(kV) 15 20 35 150 150 900 250 2450 1950 180 180 930 280 2480 1980 300 300 1050 400 2600 2100
60 550 550 1300 650 2850 2350
110J 850 900 1600 950 3150 2650
110 950 1000 1700 1050 3250 2750
220J 1800 2000 2550 1900 4100 3600
适用范围(室外)
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之间 1、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 2、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断口两侧引线带电部分之间 1、带电作业时的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之间 2、交叉的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栏带电部分之间 网状遮栏至带电部分之间 1、无遮栏裸导体至地(楼)面之间 2、无遮栏裸导体至建筑物、构筑物顶部之间 1、平行的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栏带电部分之间 2、带电部分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边沿部分之间
额定电压(kV) 0.4 75 75 825 175 2500 2000 1~10 200 200 950 300 2700 2200 15~20 300 300 1050 400 2800 2300 35 400 400 1150 500 2900 2400 60 650 650 1400 750 3100 2600 110J 900 1000 1650 1000 3400 2900 110 1000 1100 1750 1100 3500 3000 220J 1800 2000 2550 1900 4300 3800 330J 2500 2800 3250 2600 5000 4500 500J 2800 4300 4550 3900 7500 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