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的安全距离

合集下载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7 页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第 2 页共 7 页(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

行业资料:________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9 页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大地≥2.5mm,第 2 页共 9 页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电气设备设施安全系统距离

电气设备设施安全系统距离

电气设备设施安全距离一、配电线路安全距离(一)配电线路配电线路是指从供电设备到用电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线。

(二)架空配电线路一般架空配电线路是指10千伏及以下电压的架空配电线路。

1~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为高压配电线路,1千伏以下的架空配电线路为低压配电线路(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高、低压是以1千伏为界限而分类的) 。

(三)接户线、进户线从配电线路至用户进线处第一个支持点之间的一段架空导线称为接户线;从接户线引人室内的一段导线称为进户线。

(四)电缆线路随工作环境的不同,电缆线路可分房内隧道或沟道电缆线路、直埋电缆线路、桥梁下吊挂电缆线路和水底电缆线路等。

(五)配电线路安全距离是指配电线路在敷设后,对其一定范围内的质保持的相对安全距离。

如:架空配电线路、接户线、户内低压配线、电缆线路等,在新建、改建邮电局所过程中都应符合国家电气工程安装标准。

二、电工安全操作距离检修作业安全距离:在带电区域中的非常电设备上进行检修时,工作人员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应大于表20中所示的规定。

表工作人员的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设备电压(千伏)距离(米)设备电压(千伏)距离(米)6以下 0.35 154 2.0010~35 0.60 220 3.0044 0.90 330 4.0060~110 1.50第四节接地电气设备、杆塔或过电压保护装置,将其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称为接地。

一、接地按其目的分类(一)在电力系统中,运行需要的接地,如中性点接地等,称为工作接地。

(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钢筋混凝土杆和金属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和电力高压系统中,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采用的一种保安措施。

(三)接地电压保护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器和保间隙等,为了消除过电压危险而设的接地,称为过电压保护接地。

(四)易燃油、天然气贮罐和管道等,为了防止静电危险影响而设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

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开关电源安全距离及其相关安全要求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3及表4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见表5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6可决定其爬电距离第 2 页共 7 页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电气工程知识:安全距离与安装控制要求有哪些.doc

电气工程知识:安全距离与安装控制要求有哪些.doc

电气工程知识:安全距离与安装控制要求有哪些
安全间距:配电箱与采暖管距离不小于300mm;与给排水管道不小于200mm;与燃气管、表不小于300mm;
配电箱开孔:必须使用开孔器,严禁采用直接切割或焊接开孔,要求一管一孔,不允许直接开长方孔或通洞,开孔与线管管径适配,切口整齐。

线管在进入配电箱处应排列整齐,进箱(盒)的线管必须加配套的锁紧螺母;
进出配电箱的线管需排列合理,间距合理,如果管道影响结构强度,必须用细石混凝土浇筑。

箱内配线整齐,回路编号齐全,标识正确,导线连接紧密,开关动作灵活,要求所有出线开关必须贴标识牌,注明用途。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是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

一、设备的安全距离概述在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是指设备之间或设备与人员之间应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

这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之间或设备与人员之间出现电击事故而设置的一定距离。

二、设备的安全距离要求1. 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1) 电气设备与电气设备之间应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以防止设备之间的电弧和电火花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常见的电气设备包括电源、电线、开关、插座、照明设备等。

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应根据设备的电压等级、负载电流和设备的防护等级进行合理设置。

(2) 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低电压电气设备(例如交流220V和直流48V以下)之间的安全距离可以较小。

而高电压电气设备(例如交流380V和直流220V以上)之间的安全距离则需要相对较大。

(3) 不同设备的功能和特点也会影响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

例如,高频设备和强电磁辐射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应较大,以避免对其他电气设备的干扰。

2. 设备与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1) 电气设备与人员之间的安全距离应根据设备的电压等级和相关安全规范确定。

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与220V以下电压等级的设备相接触时,应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与220V以上的设备相接触时,应保持2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与高压设备相接触时,应保持相对较远的安全距离。

(2) 在电气施工现场,特别是高压设备的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隔离栏杆,以提醒人员维持安全距离。

同时,施工现场的人员也应戴上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具,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3) 在进行设备维修和故障排除时,人员还应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电击事故。

(4) 对于无法保持安全距离的操作,如需要接触高压设备或进行电气维护操作时,应采取绝缘的工具和设备,并且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具备相应的资质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爬电距离的决定:根据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可决定其爬电距离但通常:(1)、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大地≥2.5mm,保险丝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量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损坏电源。

(2)、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3)、一次侧直流地对地≥4.0mm如一次侧地对大地(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

(5)、二次侧部分之间≥0.5mm即可(6)、二次侧地对大地≥2.0mm以上(7)、变压器两级间≥8.0mm以上3、绝缘穿透距离:应根据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符合下列规定:——对工作电压不超过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无厚度要求;——附加绝缘最小厚度应为0.4mm;——当加强绝缘不承受在正常温度下可能会导致该绝缘材料变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机械应力时的,则该加强绝缘的最小厚度应为0.4mm。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详细版

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4552(操作规程范本系列)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详细版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Process.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电气施工中设备的安全距离及要求详细版提示语:本操作规程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1、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最短距离。

2、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决定: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即可决定距离一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二次侧线路之电气间隙尺寸要求,但通常: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

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隙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附注:决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外壳施以30N力,以减少其距离,使确认为最糟情况下,空间距离仍符合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本段概念
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或防止车辆和其他物体碰撞带电体,以及避免发生各种短路、火灾和爆炸事故,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物体和设施之间,都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称为电气安全距离。

电气[1]安全距离的大小,应符合有关电气安全规程的规定。

编辑本段简介
人与带电体、带电体与带电体、带电体与地面(水面)、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需保持的最小距离,又称安全净距、安全间距。

安全距离应保证在各种可能的最大工作电压或过电压的作用下,不发生闪络放电,还应保证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巡视、操作、维护和检修时的绝对安全。

各类安全距离在国家颁布的有关规程中均有规定。

当实际距离大于安全距离时,人体及设备才安全。

安全距离既用于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而发生触电,也用于防止车辆等物体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以及带电体之间发生放电和短路而引起火灾和电气事故。

安全距离分为线路安全距离、变配电设备安全距离和检修安全距离。

线路安全距离指导线与地面(水面)、杆塔构件、跨越物(包括电力线路和弱电线路)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

变配电设备安全距离指带电体与其他带电体、接地体、各种遮栏等设施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

检修安全距离指工作人员进行设备维护检修时与设备带电部分间的最小允许距离。

该距离可分为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工作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带电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

编辑本段分类
根据各种电气设备(设施)的性能、结构和工作的需要,安全间距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1)各种线路的安全间距。

(2)变、配电设备的安全间距。

(3)各种用电设备的安全间距。

(4)检修、维护时的安全间距。

500kV:5m
220kV:3m
110kV:1.5m
35kV:1m
10kV:0.7m
10kV线路在各种环境中的对地安全距离
10KV电力线路与居民区及工矿企业地区的安全距离为6.5米;非居民区,但是有行人和车辆通过的安全距离为5.5米;交通困难地区的安全距离为4.5;公路路面的安全距离7米;铁道轨顶的安全距离为7.5米;通航河道最高水面的安全距离为6米;不通航的河流、湖泊(冬季水面)的安全距离5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