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过程计算习题共76页
传热经典例题

上物性不随温度变化)。试求:
(1) 冬季时冷却水用量及蒸汽冷凝量各为多少 kg/h?
(2) 夏季时冷却水进口温度为 29℃,若冷却水用量与冬季相同,则夏季冷却水出口
温度为多少℃?蒸汽冷凝量将变为多少?
解:(1) l 1.5 75 40 di 0.02
Pr
Cp
4180 0.001 0.6
6.967
1/6
水将壳程中 100℃的蒸汽冷凝,蒸汽冷凝侧热阻、管壁及两侧污垢热阻忽略不计,不计热
损失。冬季时冷却水进口温度为 15℃,出口温度为 37℃。已知冷却水的比热 Cp=4180J
/(kg·℃),粘度 μ=1cp,导热系数 λ=0.6W/(m·℃),蒸汽冷凝潜热 r=2.26×106 J/kg。(设以
T 90
T=123.83℃
(2):空气量增大 25%, Ki i 1.250.8.i 83.7W/(m2 K)
Q
740 1.0051.25 3600
(t2
10)
83.7 1000
3.581
ln
t2 10 123.83 10
123.83 t2
t2 =88.17℃
以外表面积计
(1)
KO
第六章 传热典型计算例题
1.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汽将空气由 10℃加热到 90℃,该换热器由 38 根
φ25×2.5mm、长 1.5m 的铜管构成,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其流量为 740kg/h,比热为
1.005×103J/(kg·℃),饱和水蒸汽在管间冷凝。 已知操作条件下的空气对流传热系数为
KO
1
1 1
2359W/(m2 K) 25
10000 3020.4 20
传热练习题(2012年)(过程原理)

1 3 .8 4 m
2
d2
(m K )/W K o 4 7 1 .6 W /(m K ) Q K 2 tm 1 3 .8 4 3 .1 4 0 .0 2 5 1 1 8 .8 1 0
3
4 . 总 传 热 面 积 : A2 总管长:l A2
4 7 1 .6 1 8 .2 1 7 6 .3 m
3
冷 却 水 用 量 : q m1 1 1 8 .8 1 0
3 3
Q c p h ( t 2 t1 ) 0 .9 4 9 k g /s 1 8 .2 C
o
4 .1 7 4 1 0 (3 2 0 2 9 0 ) t1 t 2 ln ( t1 t2 ) 30 10
3 2
9 0 .2 7 ℃
125 10
5 .9 6 9 9 0 .2 7 d2 d1 b d2
2 3 1 .9 8W / m ℃
2
1 d1
Rd1 0 .0 1 9
dm
Rd 2
1
2
1 7000
1 0 .0 1 5
2
0 .0 0 0 5
tm
( T t1)( T t 2 ) ln ( T t 2 ) ( T t1)
1 .7 5
9 0 .2 7 t2 l0 6 2 0 ) 2 (t2 2 0 )
t 2 ℃
传热练习题一 在一单程管壳式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原料油。 温度160℃的饱和蒸汽在壳程冷凝,原料油在管程流动 并由20℃加热到106℃。列管直径为φ19×2 mm、管 长为4m、共25根管子。若换热器的传热量为125kw, 蒸汽冷凝传热系数α2为7000(w/m2.℃),油侧污垢热 阻可取为0.0005(m2.℃/w),管壁热阻和蒸汽侧污垢 热阻可忽略。 试求:管内油侧的对流传热系数αi为多少? 又若油的流速增加一倍,此时若换热器的总传热 系数为原来总传热系数的1.75倍。 试求:油的出口温度t2'为多少?(设油的物性不变)
化工原理培训传热练习

一、计算练习题1. 有一碳钢制造的套管换热器,内管直径为φ89mm ×,流量为2000kg/h 的苯在内管中从80℃冷却到50℃。
冷却水在环隙从15℃升到35℃。
苯的对流传热系数αh =230W/(m 2·K ),水的对流传热系数αc =290W/(m 2·K )。
忽略污垢热阻。
试求:①冷却水消耗量;②并流和逆流操作时所需传热面积;③如果逆流操作时所采用的传热面积与并流时的相同,计算冷却水出口温度与消耗量,假设总传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解 ①苯的平均温度6525080=+=T ℃,比热容c ph =×103J/(kg ·K )苯的流量W h =2000kg/h ,水的平均温度2523515=+=t ℃,比热容c pc =×103J/(kg ·K )。
热量衡算式为)()(1221t t c W T T c W Q pc c ph h -=-= (忽略热损失)热负荷 43101.3)5080(1086.136002000⨯=-⨯⨯⨯=Q W冷却水消耗量 1335)1535(10178.43600101.3)(3412=-⨯⨯⨯⨯=-=t t c Q W pc c kg/h ②以内表面积S i 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为K i ,碳钢的导热系数λ=45W/(m ·K )089.0290082.00855.045082.00035.0230111⨯+⨯⨯+=++=o c i m i h i d d d bd K αλα =×10-3+×10-5+×10-3=×10-3m 2·K/WK i =133W/(m 2·K ),本题管壁热阻与其它传热阻力相比很小,可忽略不计。
并流操作80 50 2.341565ln 1565=-=并m t ∆℃传热面积 81.62.34133101.34=⨯⨯==并并m i i t K Q S ∆m 2逆流操作 8050 4023545=+=逆m t ∆℃传热面积 83.540133101.34=⨯⨯==逆逆m i i t K S ∆m 2因逆并逆并故i i m m S S t t >∆<∆,。
化工原理:传热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 传热一、填空题:1、在包有二层相同厚度保温材料的园形管道上,应该将 材料包在内层,其原因是 , 导热系数小的 减少热损失 降低壁面温度2、厚度不同的三种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321b b b >>;导热系数321λλλ<<。
在稳定传热过程中,各层的热阻R 1 R 2 R 3 各层的导热速率Q 1 Q 2 Q 3 在压强恒定的条件下,空气的粘度随温度降低而—————————— 。
解①R 1>R 2>R 3 , Q 1=Q 2=Q 3 ②降低 3、①物体辐射能力的大小与 成正比,还与 成正比。
②流体沸腾根据温度差大小可分为 、 、 、三个阶段,操作应控制在 。
因为40100⎪⎭⎫⎝⎛==T c E E b εε ∴E ∝T 4 ,E ∝ε ②自然对流 泡状沸腾 膜状沸腾 泡状沸腾段 4、①列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内设置折流的作用在于 ,折流挡板的形状有 等。
②多层壁稳定导热中,若某层的热阻最大,则该层两侧的温差 ;若某层的平均导热面积最大,则通过该层的热流密度 。
解①提高壳程流体的流速,使壳程对流传热系数提高 , 园缺形(弓形),园盘和环形②最大 , 最小 5、①在确定列管换热器冷热流体的流径时,一般来说,蒸汽走管 ;易结垢的流体走管 ;高压流体走管 ;有腐蚀性液体走管 ;粘度大或流量小的流体走管 。
①外, 内 ,内 , 内 , 外 6、①在一卧式加热器中,利用水蒸汽冷凝来加热某种液体,应让加热蒸汽在 程流动,加热器顶部设置排气阀是为了 。
②列管换热器的管程设计成多程是为了 ;在壳程设置折流挡板是为了 ; 解 ①壳程 , 排放不凝气,防止壳程α值大辐度下降 ②提高管程值 α , 提高壳程值α 7、①间壁换热器管壁wt 接近α 侧的流体温度;总传热系数K 的数值接近 一侧的α值。
②对于间壁式换热器:mt KA t t Cp m T T Cp m ∆=-=-)()(122'2211'1等式成立的条件是 、 、 。
传热习题课计算题

传热习题课计算题1、现测定一传热面积为2m2的列管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K值。
已知热水走管程,测得其流量为1500kg/h,进口温度为80℃,出口温度为50℃;冷水走壳程,测得进口温度为15℃,出口温度为30℃,逆流流动。
(取水的比热cp=4.18某103J/kg·K)解:换热器的传热量:Q=qmcp(T2-T1)=1500/3600某4.18某103某(80-50)=52.25kW传热温度差△tm:热流体80→50冷流体30←155035△t1=50,△t2=35t1502t235传热温度差△tm可用算数平均值:t1t25035tm42.5℃22Q52.25103K615W/m2℃Atm242.52、一列管换热器,由φ25某2mm的126根不锈钢管组成。
平均比热为4187J/kg·℃的某溶液在管内作湍流流动,其流量为15000kg/h,并由20℃加热到80℃,温度为110℃的饱和水蒸汽在壳方冷凝。
已知单管程时管壁对溶液的传热系数αi为520W/m2·℃,蒸汽对管壁的传42热系数α0为1.16某10W/m·℃,不锈钢管的导热系数λ=17W/m·℃,忽略垢层热阻和热损失。
试求:(1)管程为单程时的列管长度(有效长度,下同)(2)管程为4程时的列管长度(总管数不变,仍为126根)(总传热系数:以管平均面积为基准,11dmb1dm)Kidi0d0解:(1)传热量:Q=qmcp(t2-t1)=15000/3600某4187某(80-20)≈1.05某106W总传热系数:(以管平均面积为基准)1dmb1dm11230.002123Kidi0d0K5202217116.10425解得:K=434.19W/m2·℃对数平均温差:1102011080△t190△t2301tmt1t2lnt1t29030ln903054.61℃传热面积:QKAmtmAmQKtm105.10643419.54.6144.28m2AmndmL;列管长度:LAm44.284.87mndm126314.0.023(2)管程为4程时,只是αi变大:强制湍流时:αi=0.023(λ/d)Re0.8Pr0.4,u变大,Re=duρ/μ变大4程A'=1/4A(单程),则:4程时u'=4u(单程)0.80.8有520=1576.34W/m2·℃i(4程)=4αi(单程)=4某4程时:1K1dmb1dm11230.002123idi0d0K1576.342117116.10425K=1121.57W/m 2·℃Q1.05106A17.14m2Ktm1121.5754.614程列管长:LA17.141.88mndm1263.140.0233、有一列管式换热器,装有φ25某2.5mm钢管320根,其管长为2m,要求将质量为8000kg/h的常压空气于管程由20℃加热到85℃,选用108℃饱和蒸汽于壳程冷凝加热之。
热传导和传热的计算练习题

热传导和传热的计算练习题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分子间的能量传递过程,而传热是指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的过程。
掌握热传导和传热的计算方法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加深对热传导和传热计算的理解。
1. 练习题 1一个长度为2 m,截面积为0.01 m²的铜棒,两端温度分别为100 ℃和50 ℃。
铜的导热系数为400 W/(m·K)。
求棒子上每单位长度的热流量。
解答:首先通过热传导公式:热流量 = 导热系数 ×截面积 ×温度差 ÷长度我们可以计算出每单位长度的热流量:热流量 = 400 × 0.01 × (100 - 50) ÷ 2 = 100 W/m2. 练习题 2一个半径为0.05 m的球体,表面温度为500 K,球体内部温度为300 K。
假设球体的导热系数为20 W/(m·K),求球体表面每单位面积的传热量。
解答:我们可以通过球体的表面积来求解每单位面积的传热量:表面积= 4πr²传热量 = 导热系数 ×表面积 ×温度差传热量= 20 × 4π × (0.05)² × (500 - 300) = 100 π W/m²3. 练习题 3一片0.02 m²的玻璃窗户,室内温度为20 ℃,室外温度为10 ℃。
忽略玻璃的导热特性,求窗户每秒传递的热量。
解答:窗户的传热量可以通过传热率公式来计算:传热率 = 1.6 W/(m²·K) (常用值)传热量 = 传热率 ×面积 ×温度差传热量 = 1.6 × 0.02 × (20 - 10) = 0.32 W4. 练习题 4一个铝制容器内装有100 g的水,初始温度为25 ℃。
将容器置于100 ℃的蒸汽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达到90 ℃。
传热过程及换热器例题

传热过程与换热器1.一外直径为 20mm 的导线用橡胶做绝缘,橡胶绝缘层的厚度为 10mm ,导热系数为0.15 W/(m ・K),它与外部空气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 10 W/(m 2 .K)。
试分析此情况下的橡胶绝缘层是否妨碍导线的散热。
解 本题导线外直径d 1 =20mm ,绝缘层厚度:=10mm ,则绝缘层外直径 d 2 • 2" =20 • 2 10=40mm 。
临界绝缘直径 d c 为d c =2丄=2 015 =0.03m =30mm h 2 10显然,导线绝缘层外直径大于临界绝缘直径,即d 2 d c ,此时的热阻比临界绝缘直径时的热阻要大,使得导线的散热量减少。
因此从有利于导线的散热考虑,橡胶绝缘层厚度应取(d c -d 1)/2 =(30 -20)/2 =5mm 为宜。
2.已知热流体进口温度为 80C ,出口温度为 50C ,而冷流体进口温度为 10C ,出口 温度为30 C 。
试计算换热器为下列情况下的对数平均温压。
(1)纯顺流。
(2)纯逆流。
(3)1-2型壳管式。
解 根据题意,t ;=80 C,帚=50 C ; t 2 ^10 C, t ;=30 C,贝U(1)纯顺流时, t 二t ;-t 2 =80 -10 =70C ; t # -t 2 =50 -30 =20C,则丄ZT —A t " 70—20 :tm1 : 7039.9 Cln( ) In:t 20⑵ 纯逆流时, *—t2=80 —30=50 C ; f =t1—t 2 =50—10=40 C,则3 1-2型壳管式,因为不是纯顺流或纯逆流,因此需要先按纯逆流考虑,再进行修正即可。
■ * jU «1■« 1« it 2 -t 230 —10t 1 -t 230-10寸巾284,查得1-2型壳管式换热 m2•勺一•址 50—40=44.8 Cln(■ :t40即=f (R, P) =f (1.5,0.284) =0.95.■■:t m ^ _■ ■:t m 2 = 0.95 :• 44.8 = 42.6 C可见,换热器在相同的流体进、出口温度下,以纯逆流方式的对数平均温压最大,纯顺流 方式的对数平均温压最小,其他方式的对数平均温压介于纯逆流和纯顺流之间。
化工原理传热计算题专题训练

化工原理传热计算题专题训练.(总5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二部分 计算题示例与分析3-77 某流体通过内径为100mm 圆管时的流传热系数为120W/(C m 02⋅),流体流动的雷诺数5102.1Re ⨯=,此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为4.08.0Pr Re 023.0=Nu 。
今拟改用周长与圆管相同、高与宽之比为1:3的矩形扁管,而保持流速不变,试问对流传热系数有何变化解:由对流传热系数α的计算公式: dλα023.0=(μμρd )8.0Pr 4.0当物性不变时 2.08.0-∝d u α 不变u , ∴α2.0-∝d 求扁管的当量直径d e :设a 、b ,分别为矩形截面的宽与长由题意31=b a 2(a+b)=d π解之 a=8d π b=83dπ∴d e =16328382)(24=⋅⨯=+d d d b a ab πππd π =m 0295.005.014.3163=⨯⨯设αα'、分别为圆管与扁管的对流传热系数,则11.1)0295.005.0()(2.02.0'===e d d a a∴α'= α=⨯=111W/(⋅2m ℃)对流传热系数由原来的100W/(⋅2m ℃)增至现在的111W/(m ⋅2℃) 分析:由以上的计算可以看出,由于矩形扁管的当量直径小于同周长圆的直径,其对流传热系数大于后者。
因此用非圆形管道制成的换热器(如最近开发的螺旋扁管换热器),一般都具有高效的特点。
3-84 某固体壁厚b=500mm,其导热系数⋅=m W /(0.1λ℃)。
已知壁的一侧流体温度T=230C ,其对流传热系数a 1=50W/(m.℃);另一侧流体温度t=30℃,对流传热系数/(1002W =αm 2℃).若忽略污垢热阻,试求:(1) 热通量q; (2)距热壁面25mm 处的壁温t x 。
解:方法一先求热通量,然后以(T-t x )为传热推动力,(λba +11)为对应热阻,求出x t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35℃
15℃
17.7 ℃
tm ,17.5 8 l1 n 7.7 7 .5 8 1 7..7 5 7 835 5.6 1 C
7.5 835
K 1 1 1 1 1 33151 0 110 0 0 70 7 W 8 m 2K 1
S1K1Q 1 tm ,17 1.27 2 5 1 8.6 5 1 03.0m 42
1
1 0.002250
1
20
25045 2.25 1002050
24[w 2/m2k]
(b) 平均温度差 在p=981 kN/m2,水的饱和温度为179℃
(50 107 )(9 40 107 ) 9 ℃
tm
2
271
(c)计算单位面积传热量
Q/A1=K1Δtm =242×271=65580W/ m2
解:乙醇冷凝放热: Q 1 q m ,h r 5 3k 0 6 s 8 g 0 0 8 1 0 3 J 0 0 k 1 g 1 .2 1 2 5 W 0
乙醇冷却放热:
Q2qm,hcp,ht
50k0g2.8103Jkg1C178.530C
360s 0 1.89104W
T' 11.28C只有提高饱和蒸气的压力才能满足要求。
p' 1.961105Pa
4.4.5 传热单元数法(NTU法)
传热单元法又称传热效率-传热系数法(ε-NTU) 一、传热效率
传 热 效 率 最实 大际 可传 能热 传Q Q速 m热a率 x 速
最大可能传热速率:换热器中可能发生最大温差 变化的传热速率。
KtdS
Q
t 2 d ( t ) t 1 t 2
S
dS
t1 K t
Q
0
t 2 d ( t )
t1 a t b t
2
t1 t2 Q
S
Q S K 1 t2 K 2 t1 ln K 1 t2 K 2 t1
78.5℃ 78.5℃
35℃
30℃ 15℃
78.5℃ 78.5℃
35℃
30℃ 15℃
冷凝段 qm,hrqm,ccp,ct'
t'qm ,hr 1.2 21501.3 7C
qm ,ccp,c 1.6 84200 两段分界处水温:t'=35-17.3=17.7 ℃
冷凝段:
78.5℃ 78.5℃
总放热:Q1+Q2=1.41105W
冷却水流量
q m ,c c p ,c tQ 2 t1 4J 2 k 1 .0 4 1 g C 1 0 1 1 5 W 3 0 1 5 C 5 1 .6k8 s g 1
用传热速率方程求传热面积,既有相变传热, 也有无相变的变温传热,因此将传热面积分段 求解,分为冷凝段和冷却段,求得两段分界处 的水温,再求其他。
A m A 1A m A 1d m
2.5 2
0 .0025 tw18 84558 2198 .8 0 C 4
由此题计算结果可知:由于水沸腾对流传热系数很大,热
阻很小,则壁温接近于水的温度,即壁温总是接近对流传 热系数较大一侧流体的温度。又因管壁热阻很小,所以
原流量下 QKAtm,式中
K
1
1
1
空 气 蒸 气
空《 气蒸 气
5~25
6000~20000 30000~100000 W m 2K 1
0 K 空气
新流量下,强制湍流,管径不变,1 u0.8 则
u' 1.2u
空 空 ' 气 气 1.u 20 u.80.8 1.20.81.16
溶液的=1000kg/m3;cp=4.2kJ/kg. C。
24
(四) 壁温的计算
对稳态传热过程
QTTw 1
Twtw 1
twt 1
KA tm
1A1
bAm
2A2
整理上式可得:
Q
Tw
T
1 A1
bQ Q
twTwAmt2A2
(四) 壁温的计算 壁温总是接近较大一侧的流体温度;
( 绝 压 ) 的 水 沸 腾 。 已 知 高 温 气 体 对 流 传 热 系 数 a1=250W/
m2·℃,水沸腾的对流传热系数a2=10000 W/ m2·℃。忽略污垢
热阻解。:试(a求) 总管传内热壁系平数均温度Tw及管外壁平50均0℃tw。
400℃
以管子内表面积S1为基准
K111bdd1m 1 12dd12
[例4-11]
空气湍流 t1 20℃
T1 T=116.3℃ P=1.765105Pa
t2
80℃
T2 壳间水蒸气冷凝
若qm,c’=1.2 qm,c,t1、t2不变,应采取什么措施? (忽略管壁热阻和污垢热阻)
(1)热量恒算
原流量下: Qqm,ccp,ct 新流量下: Q ' q m ',c c p ,c t 1 .2 q m ,c c p ,c t 1 .2 Q (2)传热速率
S
dS
T2qm,hcph dT
0
T1 KTt
S
S
dS
t2qm,ccpdc T
0
t1 KTt
用图解积分法或数值积分法求得。
[例4-10] 现要求每小时将500kg的乙醇饱和蒸气
(Tb=78.5℃ )在换热器内冷凝并冷却至30 ℃,已知 其传热系数在冷凝和冷却时分别为1=3500W·m2 ·K-1, 2=700W·m-2 ·K-1,t1=15 ℃, t2=35℃。 已知水的传热系数3=1000W·m-2 ·K-1, cp,c=4.2kJ·kg-1·K-1,忽略管壁和污垢热阻,求换热 器的传热面积。
同理,对热流体: S q m ,c c pc t2 dt
K T t1 t
L q m ,h c ph T2 dT
n dK T T1 t
L H h NTU h
20
三、传热效率与传热单元数的关系
根据热量衡算和传热速率方程导出。
以单程并流换热器为例推导。
T2 t2 T1 t1
Q 'K 'A tm ' 1.1K 6 A tm '
Q Q ' 1 .Q 2 Q 1 .1 K K 6 t m A tm 'A tm ' 1 1 .1 .2 6 tm 1 .0 3 tm4
t1=20℃
T1’=? P=1.765105Pa
T1= 116.3℃
(d)管壁温度
T----热流体的平均温度,取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T=(500+400)/2=450 ℃
管内壁温度
Q
65580
TwT1A 145025 018 C 8
管外壁温度
bQ
tw Tw Am
QQA 1Qd 165 5280 5 08w 2 /m 9 2 0
78.5℃
78.5℃
30℃
冷却段
35℃
15℃
tm ,27.5 8 l n 1 7..7 5 7 8 1 3.7 7 015 3.8 21C 7.7 ℃
3 015
K 2 1 2 1 1 3710 11 0 10 0 40 1 W 2 m 2K 1
t2 dt
t1 Tt
S KdS 0 qm,ccpc
(NTU)c
基于冷流体的传热单元数
18
传热单元数: 量纲为1的函数,反映传热推动力和传热所要求
的温度变化。传热推动力↑,(NTC)c ↓
NT cU tt1 2T d ttqm K ,ccpS c K qm n ,cc d pcL
S2K2Q 2 tm ,24 1.81 9 3 1 2.8 4 2 01.4m 02
换热器传热面积S=S1+S2=3.04+1.40=4.44[m2]
2. 实验测定总传热系数K
方法:实验测定流体的温度、流量等参数, 通过 QKStm计算。
[例]
3. 换热器的操作型计算
4.4.4 总传热速率方程的应用
传热面积的计算: K 为常数时:
Q QKStmSKtm
当K为变量,但K随温度呈线性变化时:
d(t) t1 t2
KtdS
Q
设Kabt, a,b为常数
4.4.4 总传热速率方程的应用
传热面积的计算:
d(t) t1 t2
单程逆流换热器中ε和 NTU 关系
折流换热器中ε和 NTU 关系
4.4.6 传热计算示例
例题:用120C的饱和水蒸汽将流量为36m3/h的 某稀溶液在双管程列管换热器中从温度为80C上升到 95C,每程有直径为25×2.5mm管子30根,且以管 外表面积为基准K=2800 W/m2.C,蒸汽侧污垢热阻和 管壁热阻可忽略不计。求: (1)换热器所需的管长; (2)操作一年后,由于污垢积累,溶液侧的污垢系 数增加了0.00009m2.C/W,若维持溶液原流量及进口 温度,其出口温度为多少?若又保证溶液原出口温度, 可采取什么措施?(定性说明)
S q m ,c c pc t2 dt K t1 T t
L q m ,c c pc t2 dt
n dK t1 T t
L H c NTU c Hc 传热单元长度
19
传热单元长度Hc:
长度量纲,是传热热阻和流体流动状况的函数。 总传热系数越大,传热单元长度越短,所需传热 面积越小。
理论上最大的温差: T1 t1
热容流量:qmcp 最小值流体: 热容流量最小的流体为最小值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