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学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
在教育领域,中国和日本有哪些不同之处?

在教育领域,中国和日本有哪些不同之处?在全球范围内,教育一直是国际社会重要的议题之一。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的教育系统也是互相借鉴,相互影响。
虽然中日两国在文化和历史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在教育领域有着一些显著的不同点。
以下是中日两国教育制度中最显著的3个不同之处:一、教育理念的不同中国的教育理念主要是侧重于竞争和学术成就,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成功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是最重要的目标。
尤其是高考制度,考试成绩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够进入理想学府的至关重要因素。
相比之下,日本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从小学开始,日本学生就接受道德、爱国、体育、音乐等素质教育。
日本教育的成功也常常被归功于这些非学术性成分的重要性。
二、学校文化的不同中国学校通常会鼓励学术成就的热衷,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和实用性,教育工作者在班里的纪律和规则方面会更加强硬。
同时,由于中国的高考制度的限制,中学生花大量时间在学习和应试经验上。
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常常被看作是浪费时间或者对学生学术成就的妨碍。
相比之下,日本学校的文化更加注重平等、信任、尊重和合作。
学校管理者和学生的关系通常是民主和开放的。
日本中学生通常会参加文化节、社团活动、校外实践、志愿服务和体育运动,体验丰富多样,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全身心地参与进学校活动之中。
三、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权利中国教师的剖面比较简单。
通常讲师的晋升主要是根据工龄和培训的时间,不承认教师与学术成就相关的晋升。
在中国,高考是评估教师实力的主要依据,而且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几乎全部是指教师在某些中学成为主管或校长角色。
相比之下,日本高效的评价机制给了教师更多的机会获得职业的支持和发展。
在日本,教师职业发展的明确目标是不断提高行业水平并具备晋升高级职位的能力。
此外,日本教师个人和工会的权力也更为完善,同时对于老师奋斗多年、为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教师有追溯性的晋升或加薪加级。
日本和中国教育制度对比分析

日本和中国教育制度对比分析日本是亚洲国家中的发达国家,作为中国的邻国,它国民整体的受教育情况和国民素质对比中国相对要好。
日本在全球范围内也被认为是数一数二的高学历社会,而且日本的教育制度和我国的教育制度是比较相似的。
中国的教育发展一直处于改革当中,吸收各个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总结我们自身的教育经验,都是为了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本文将以我国和日本教育制度为对比,分析其差异。
一、日本的教育制度1.教育情况的历史发展纵观日本历史,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分为有几个非常关键的时间段,可以大致的区分为:明治维新之前的古代中世纪教育和之后的近现代教育。
首先是大化革新。
那时的日本开始学习儒家思想,大量吸收来自中国的儒学文化,模仿中国隋唐时期的文化教育模式及制度。
日本文字的书写形式也是在那个时期所模仿的中国汉字而得来。
其次是江户时期,这个时候是日本在战乱之后最长的一段和平年代,社会平稳恢复是离不开当时的教育制度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学校和教育机构,这一阶段的普及教育为日本国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到了明治维新时期,进入了近现代教育。
开始了改革学校制度,制定了《学制》。
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形势所迫并没有完全的贯彻落实。
后来废除了《学制》,颁布了《教育令》,主要从教育的控制与管理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动,提出了对国民教育的最低要求,保证了整体的国民素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本,除了对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在教育方面也进行了全面改革。
这次的改革奠定了现如今的日本教育体系,是日本教育史上第二次全面的教育改革,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制度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当代日本教育制度日本现行的教育制度是由二战后根据国家宪法所草拟的《教育基本法》所决定的。
义务教育中规定的学制由原来的6年延长到9年,确立了六三三四制,分别是初等教育六年、中等教育六年和高等教育四年。
在初等教育之前有学前教育,也就是幼稚园,不算学龄,一般是6岁之前的孩子。
中国和日本的教育体系有什么不同?

中国和日本的教育体系有什么不同?教育体系是每个国家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国家自身发展的核心基石。
中国和日本教育体系的差异也是比较显著的。
以下是中国和日本教育体系的不同点。
一、教育理念中国和日本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
中国教育体系强调学生的基础教育,注重文化传承;而日本教育体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强调德育和体育教育。
因此,在中小学教育方面中国更加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文化传承,而日本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德育。
二、教育制度中国和日本的教育制度有所不同。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而日本的中小学教育分为小学、中学、高中三个阶段。
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中学教育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这也是日本中小学教育体系的优势之一。
三、教学方式中国和日本的教学方式也有一些不同。
在教学方法上,中国教育体系强调文化传承,更注重灌输知识。
而日本教育体系则强调与学生的互动,更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校园文化中国和日本的校园文化也有不同之处。
在中国,学生们较为注重成绩,对于各类竞赛活动也非常热衷。
而在日本,学生们注重团队合作,更偏向于参加课外活动。
日本的教育体系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五、教育资源中国和日本的教育资源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教育体制相对封闭,教育经费并不充足,尤其是农村地区,三次教育方针仍存在难以跨越的教育落差。
相比之下,日本的教育资源更为充足,学校设施设备更加完备,有着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教学资源。
总的来说,中国和日本的教育体系有着一些共同点和相似之处,但又有着不少的不同之处,针对这些不同点,我们可以不断借鉴和学习,来推动我们自身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走向更好的未来。
中国与日本教育上的差别

雨雾
• • • • • 雨雾 雨雾 雨雾 雨雾 雨雾
雨雾
• • • • • 雨雾 雨雾 雨雾 雨雾 雨雾
雨雾
• • • • • 雨雾 雨雾 雨雾 雨雾 雨雾
雨雾
• • • • • 雨雾 雨雾 雨雾 雨雾 雨雾
雨雾
• • • • • 雨雾 雨雾 雨雾 雨雾 雨雾
改革开放,迅速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6-3-3-4制
日本文盲率为零。日本已达到了100%的小 学教育和100%的初中教育;受过大学教育 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8%
雨雾
演示文档来自WPS在线模板
雨雾
• 雨雾 • 雨雾 • 雨雾 • 雨雾 • 雨雾 • 雨雾
雨雾
中VS日:现行教育体制:教育实施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构成了学校教育体 制.在教育体制中,学校教育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基础,它是教育管理体制直接运行的对象.
• 中国:
1、中国现行的教育是以高考为 代表的应试教育为主 素质 教育逐渐起步。应试教育为 主导的最大特征就是教育资 源相对紧缺 教育管理制度 腐旧 学生家长、学校以及 整个和教育相关的产业链都 围绕着教育机会进行竞争.
• 日本
1.
日本现行教育行政制度的 原则和特点由宪法和《教 育基本法》所决定。宪法 宣称教育是人民的权利, 规定依据民主政治的原则 和地方自治的原则建构教 育行政制度。日本的教育 行政属于中央权力与地方 权力合作型,建立中央和 地方两级管理系统,在中 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实行 中央指导下的地方分权制 。
• 雨雾 • 雨雾 • 雨雾 • 雨雾 • 雨雾 • 雨雾
雨雾
• 雨雾 • 雨雾 • 雨雾 • 雨雾 • 雨雾 • 雨雾
雨雾
• 雨雾 • 雨雾 • 雨雾 • 雨雾 • 雨雾 • 雨雾
中国和日本的教育制度有何不同?

中国和日本的教育制度有何不同?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的大国,两国的教育制度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差别。
下面就让我们逐一探讨一下中国和日本的教育制度之间的不同之处吧。
一、中高教育入学方式1. 中国:在中国,中高教育的入学方式比较单一。
很多学生都是通过高考来选拔的,能否进入大学和读哪个专业基本上都要看高考的分数。
除此之外,还有些专业需要进行艺术类和体育类的专业考试。
2. 日本:日本的中高教育入学方式相对更加多样化一些。
在日本,高中之后的选择分为文化高中、技术高中和综合高中。
不同类型的高中会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课程和锻炼方法。
而在大学、职业学校方面,日本也会通过每个学校自己的考试方式来选拔学生,除此之外,也能通过联合招生和独特的推荐制来选拔。
二、教育格局之间的不同1. 中国:中国的教育格局分为“985高校”、“211工程高校”、“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学校”等不同类别。
其中,985高校和211工程高校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这两类高校通常享有高校评价体系中的最高荣誉。
2. 日本:日本的教育格局则分为“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等不同类别。
其中,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是由政府创办和经费支持的,因此学费比私立大学略低。
而且,大学的经费来源中,日本政府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三、学科设置方面的差异1. 中国:中国的大学科目相对较为刚性。
大部分学生在入学时,都会被要求选择一个明确的专业方向,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相对更加注重专业方向的选择与学习。
2. 日本:日本大学的学科设置相对灵活一些。
日本的大学往往不会太过于注重专业方向,而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能够适应多样化题材的交流和研究能力。
四、课程安排上的不同1. 中国:在中国,许多学生的课程安排非常密集,每天要上很多大课,普遍上课时间是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
这样的课程安排给学生极大的压力,也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挑战和压力。
2. 日本:日本的大学生活相对自由一些,课程安排上也相对不那么苛刻。
日本中小学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

一、日本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1、日本小学和初中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
上课的时间从上午8:30到下午2:30。
我认识一名日本华人,他的爱人就是日本的小学老师,她给我介绍说:日本的小学从一年纪到六年纪,都是以素质教育为主,如在大火、地震中如何有效地逃生,以及学习日常生活的一般技能。
钢琴、绘画、舞蹈等课程日本都是在学校学习,家长不需要请家庭老师。
德育课程的内容类似于中国现在提倡的“八荣八耻”,教师从最细微处着手,要求学生保护环境,互相帮助,互相团结。
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也讲德育的经典故事,有时候小朋友是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思想道德水准。
2、学生中午必须在学校享受政府提供高质量营养中餐,下午2:30下课,回家的路上一般是半个小时。
到家后,家庭作业语文和数学各一张纸,大概40分钟的时间可以完成,其余的时间是由学生自我支配,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玩个痛快!3、日本学生从三岁开始要求进入幼儿园,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是要交费的。
但是缴费的多少?实行的是弹性收费标准,也就是说学费是由父母收入多少决定,父母收入高交费就高;收入少交费就少,如果父母没有工作,享受的是低保待遇,幼儿园的教育费用是由国家支付的。
4、日本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实行的是义务教育。
所有的学生地位一律平等,没有贵贱之分。
首先,日本所有的学生统一穿政府发放的校服。
更奇特是在每件校服的左胸刺绣上学生的名字,如“三田、左左木、小栗慧子”等。
衣服上绣上名字的好处是对学生有较强的约束力,如学生在校,或者在社会上违反校规,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学校的学生。
在我国我听过一个笑话:在职业高中,几个学生违反校规,校长去管,学生粗鲁地用土话辱骂校长后,转身就跑,但校长始终查不出这些学生是几年级,是哪个班的。
其次,日本从小学到高中穿戴打扮一致,男生全部是板栗头(也就是小平头),看上去格外的精神,女生一律短发,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
任何人不能穿奇装异服。
从小学到初中,中午由国家提供午餐料理,食物有:半个鸡蛋、一块肉饼、两块海鱼、一碟生菜(日本的许多蔬菜都是生吃,就连包菜也是生吃,但我实在是吃不惯)、一碟酱,半碗酱汤,一碗米饭(日本的大米比泰国的还要好吃,颗粒饱满、松软可口,一嚼满口生津,绝对是绿色产品)一块MHA补脑深海鱼油。
中国和日本的教育系统有什么差异?

中国和日本的教育系统有什么差异?教育是每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础,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两个重要国家,其教育系统在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下面将就中国和日本的教育系统进行对比,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异。
一、学制体系差异中国和日本的学制体系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从人才的培养角度出发,反映了两国教育的不同目标和思路。
1.1中国的学制体系中国的学制体系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阶段,小学和初中为义务教育阶段,高中则是普通教育。
此外,还有职业教育、技工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各个层次。
1.2日本的学制体系日本的学制体系则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五个层次,前三个层次为義務教育階段,高中和大学则是普通教育。
二、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差异中国和日本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也有自己的特点,在知识传授、教学方法和课外活动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2.1中国的教育内容与形式中国的教育注重的是基础素质的培养,如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教学,虽然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知识面相对单一,但也往往依据全国各地的经济和发展水平,不同行业、职业的需要进行拓展。
教学内容中还包括思想政治课程,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及社会责任感,以便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教学方法也较为传统,以讲授为主,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试能力的培养。
2.2日本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日本的教育注重的是人文素养的培养,除了基础课程外还非常注意美学、道德、体育等方面的教学和培养。
教学方法较为严谨,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日本的义务教育非常注重社团活动,学生可以选修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例如文艺、音乐、体育、科技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育的体制管理和评价的差异中国和日本的教育体制管理和评价方式也有一定的差异。
3.1中国的教育管理与评价中国的教育管理由国家主管部门领导,统一教育内容和教学标准。
其评价方式则主要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采用单向传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和考试。
日本和中国的教育制度有何不同?

日本和中国的教育制度有何不同?教育是两个国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直接决定着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
虽然日本和中国都属于亚洲国家,但是它们在教育领域存在着不同的制度和模式。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日本和中国教育制度的不同点。
一、入学体制1.日本日本的入学制度比较严格,需要考试。
通常日本教育阶段分为:小学、中学、高中、大学。
学生需要参加一系列考试才能顺利升学。
尤其是升入高中和大学时更为严格,需要进行入学考试,考察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
2.中国中国的入学体制相对较为灵活,普通小学和中学可以通过择校入学,或者会试等方式进入优质学校。
高中学制为3年,学生完成三年高中学习后,需要参加高考,根据成绩排名进行升学。
高考分数可以影响到进入优质大学和未来的人生道路。
二、课程设置1.日本日本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例如修学旅行、文化体验等比较少见的学科。
日本的教育也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兴趣爱好,课程设置更多元。
不过,日本的教育难度大,学生需要学习大量内容才能拿到高分。
2.中国中国的课程注重的是纪律、礼貌、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比如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等学科。
中国的教育注重重视应试和考试成绩,时常会举行各种会考、校考、区考和市考。
除了教育内容较硬之外,课程设置较死板,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
三、升学率1.日本日本的升学率非常高,大部分学生都可以顺利升入大学或职业学校。
虽然普通大学和职业学校的分数线不同,但是落榜的可能性却相对较少。
但是,日本的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严重。
2.中国中国的升学率相对较低,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机会参加高中和大学。
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不全面,学生成绩较差,进入优质学校的机会也相对较少。
但是,中国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比日本好。
四、师资力量1.日本日本的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师生关系比较和谐。
学生成绩优秀的老师更加善于引导和培养,针对学生的问题制定相应方案。
耐心点说,老师注重的是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苛刻点说,老师对孩子要求较高,往往对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学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日本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
1、日本小学和初中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
上课的时间从上午8:30到下午2:30。
我认识一名日本华人,他的爱人就是日本的小学老师,她给我介绍说:日本的小学从一年纪到六年纪,都是以素质教育为主,如在大火、地震中如何有效地逃生,以及学习日常生活的一般技能。
钢琴、绘画、舞蹈等课程日本都是在学校学习,家长不需要请家庭老师。
德育课程的内容类似于中国现在提倡的“八荣八耻”,教师从最细微处着手,要求学生保护环境,互相帮助,互相团结。
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也讲德育的经典故事,有时候小朋友是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思想道德水准。
2、学生中午必须在学校享受政府提供高质量营养中餐,下午2:30下课,回家的路上一般是半个小时。
到家后,家庭作业语文和数学各一张纸,大概40分钟的时间可以完成,其余的时间是由学生自我支配,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玩个痛快!
3、日本学生从三岁开始要求进入幼儿园,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是要交费的。
但是缴费的多少?实行的是弹性收费标准,也就是说学费是由父母收入多少决定,父母收入高交费就高;收入少交费就少,如果父母没有工作,享受的是低保待遇,幼儿园的教育费用是由国家支付的。
4、日本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实行的是义务教育。
所有的学生地位一律平等,没有贵贱之分。
首先,日本所有的学生统一穿政府发放的校服。
更奇特是在每件校服的左胸刺绣上学生的名字,如“三田、左左木、小栗慧子”等。
衣服上绣上名字的好处是对学生有较强的约束力,如学生在校,或者在社会上违反校规,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学校的学生。
在我国我听过一个笑话:在职业高中,几个学生违反校规,校长去管,学生粗鲁地用土话辱骂校长后,转身就跑,但校长始终查不出这些学生是几年级,是哪个班的。
其次,日本从小学到高中穿戴打扮一致,男生全部是板栗头(也就是小平头),看上去格外的精神,女生一律短发,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
任何人不能穿奇装异服。
从小学到初中,中午由国家提供午餐料理,食物有:半个鸡蛋、一块肉饼、两块海鱼、一碟生菜(日本的许多蔬菜都是生吃,就连包菜也是生吃,但我实在是吃不惯)、一碟酱,半碗酱汤,一碗米饭(日本的大米比泰国的还要好吃,颗粒饱满、松软可口,一嚼满口生津,绝对是绿色产品)一块MHA补脑深海鱼油。
最后,从小学到高中,日本的学生上学、放学都是徒步,或者乘公交车,从来没有看过家长用车接送孩子,在各个学校的门口,看不见家长的身影。
二、日籍华人教育后代的烦恼
日本的日籍华人和持长期居留证的中国公民(在美国成为绿卡),最大的烦恼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
日本的小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文化知识是次要的,考试基本上是
开卷,但日本食品又是绝对安全的,小孩各方面素质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中国大陆的教育是以知识灌输型为主,也就是一切为了考试,培养的学生应试能力很强。
专家做过多次实验,日本的文化知识教育和中国的教育相比,起码相差一个等级,中国小学二年纪的算术试卷,日本四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是考试不及格。
我在日本的成田机场住了一晚,第二天,偶遇中国籍老太太,这次准备送在日本的孙子到沈阳读小学。
老太儿子是中国人,在日本读完博士后,留在日本工作,加入日本的国籍,儿子娶了个日本太太(初中老师,应该说她对日本的教育是很精通的)夫妻两人教育小孩是中日结合的方式。
小孩在4岁以前,一直在日本生活,接受日本政府提供的良好食品和教育,并学会基本的日语口语;4岁到6岁在中国幼儿园学习,懂点英语,会背唐诗宋词,还认识很多的中国字;6岁到7岁再到日本学习。
该小孩6岁再次被送回日本后,在当地还引起了小小的轰动,被誉为是中国“神童”。
当地的日本人对中国教育方式特别的羡慕,他们实在是弄不明白,如此6岁的孩童为何如此聪明!其实,在中国掌握这些知识的儿童多得是,根本就不是“神童”。
当前,在日本的中国华侨,一般培养小孩的方式是:幼儿园、初中和高中是在日本学习,小学是在中国读书,这种培养方式最大的好处是,祖宗的根中文永远不会忘,同时也兼顾到日语的学习,将来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发展都有较好的可选择性。
三,日本中学生的体育课,
我到达日本的大阪1月30日星期三,在严寒的冬季,我们中国游客基本上是穿毛衣毛裤,外加羽绒衣,冻得瑟瑟发抖。
在公园,我们目睹了日本中学的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所有的男、女学生穿露胳膊露腿的运动服,老师教长跑的特点,然后学生是一个接着一个在公园里跑步,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认真。
我经常想,在中国的学校,在寒冷的冬天,如果老师要求学生穿短衣短裤上体育课,相当多的学生肯定是会感冒的,学生的家长是要上门讨说法的,当事的老师和校长肯定是要下岗的。
日本中学生的地理、历史和生物等课程基本上是在户外进行。
日本学校的经费肯定是充足的,在大阪的学生竟然乘车到大涌谷、富士山等地学习地理常识。
生物课程的学习都是到农村和森林学习,学生提问,老师现场解答问题。
学生学习的方法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再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四、日本小朋友滑雪的启示
我在日本富士山偶遇小学一年级学生(7岁)上滑雪体育课程的感想。
当天的上午,四辆中巴直开到富士山滑雪场,每个老师带40个学生左右,在滑雪场的山顶,学生主动有序地排好队,带队老师叽哩哇啦地一通日语,通过翻译我们才知道,老师要求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要有集体的团队精神,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等等。
老师这样的要求,学生能做到吗?我老骨头老腿,根本就不敢滑雪,只能是当个看客。
在登滑雪场的高坡时,孩子们手拉手,互相帮助登上高坡。
滑雪场的坡度大概35度,一个个学生坐上滑雪板在弯曲不平的滑道上,带着呼啸从我的眼前闪过。
山坡下,一个学生摔倒了,几个学生上前扶,团结友爱的精神,跃然体现在滑雪场上。
一个上午的滑雪,个个小朋友大汗淋漓,他们既感受到在大自然滑雪带来的乐趣,也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还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团结。
站在日本的滑雪场,我经常想,中国的小学老师敢带一年级的学生到雪山滑雪吗?我估计老师绝对不敢,因为在中国安全是最重要的。
五,日本的中考和高考
日本教育部门规定,高中也分重点和非重点。
初中升高中,学生也要通过考试录取,按照分数划线。
但是,由于日本高考的升学率和就业率较高,家长对升学率并不像中国家长有强烈的要求。
日本每年夏天举行一次高考,日本的大学分国立,公立和私立。
最好的是国立,然后是公立,最后才是一般私立大学。
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进国立和公立大学,大多数学生是可以获得奖学金的,而私立学校是要交学费的。
在高考前夕,有些日本家长也有望子成龙的想法,为了提高高考的分数,也送小孩参加社会上举办的各种升学考试辅导班。
由于近几年来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上“丁克”族增加,日本劳动力严重不足,任何人要想就业并不难,基本上是人人都有事可做。
日本毕业的大学生,只要你不过分挑剔,不要求专业对口,一般都能找到工作。
同时,日本制定的法律规定,各个行业的工资酬薪是和企业或者岗位的工龄紧密相联系的。
所以,日本家长和学生对考上重点大学的期望值没有中国百姓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