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分光光度计
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特点与应用

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特点与应用简介红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利用可见及近红外光谱的分析工具,可以对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
它是一种光电测量仪器,能够测定样品在红外范围内的吸收光谱,并从中获得样品的相应信息。
原理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来分析它的结构,并计算出样品含有的化学成分的含量。
当样品通过红外光源时,会产生振动和转动,这些运动可以通过吸收红外辐射来激发分子内的振动或转动,从而改变分子内部能量的状态。
红外光谱的特征就是它能够测出各种化学键和官能团的振动谱线,从而确定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信息。
特点•美观大气,设计精美:红外分光光度计有多种外观设计,其外观符合现代审美,很难让人感觉到过时或者老旧。
•非破坏性分析:红外分光光度计测试时不会对样品造成损伤,与传统的化学分析技术比较,非常适合于高分子材料、生物大分子等不能破坏的样品分析。
•高精度、高分辨率: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分辨率高,可以区分出在红外范围内非常接近的波长,并且可以将其映射成图形来辨认化学信息。
同时,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精度也非常高,误差非常小。
应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有多种应用,以下是一些主要应用领域:化学物质分析红外分光光度计可以进行化学物质分析,用于分析和确定化学成分和结构,同时可以进行组分分析和化学反应的过程监测。
材料工业红外分光光度计可以广泛应用于材料工业领域,包括合金熔炼控制、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研究、弹塑性材料的拉伸与拉断分析,以及材料表面层的形态学分析等。
医药化学红外分光光度计也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学领域,例如它可以用于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药物代谢与动力学研究以及化学药品的质量控制等。
结论红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光谱学分析工具,可用于化学物质分析、材料工业、医药化学等方面,它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以及非破坏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掘。
红外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红外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红外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
1. 打开红外分光光度计电源,等待设备启动完成。
2. 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光源、检测器、样品室等部件是否正常。
二、样品准备
1. 准备好需要测量的样品,确保样品的净度和稳定性。
2. 将样品装入样品室内的样品架中,并确保样品与样品室之间的密封性。
三、光谱扫描
1. 选择适当的扫描范围和扫描速度,点击开始扫描。
2. 在扫描过程中,观察光谱曲线的变化,确保信号稳定,并记录下光谱数据。
四、数据处理
1. 对采集到的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需要进行曲线拟合和峰值分析。
2. 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样品的相关参数,如吸光度、浓度等。
五、清洁与关闭
1. 在完成测量后,及时清洁并保护好设备的各个部件。
2. 关闭红外分光光度计电源,并将设备置于适当的环境中保存。
六、安全注意事项
1.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光源和检测器。
2. 注意保护设备免受水汽、灰尘等污染物的影响。
3. 遵守设备的操作手册和相关安全规定,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靠。
以上是关于红外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的基本步骤,希望能对使用者有所帮助。
红外分光光度计基本工作原理 光度计工作原理

红外分光光度计基本工作原理光度计工作原理红外分光光度计基本工作原理红外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发出的光,被分为能量均等对称的两束,一束为样品光通过样品,另一束为参考光作为基准。
这两束光通过样品室进入光度计后,被扇形镜以确定的频率所调制,形成交变信号。
一般的红外光谱是指2.5—50微米(对应波数4000——200厘米—1)之间的中红外光谱,这是讨论讨论有机化合物*常用的光谱区域。
红外光谱法的特点是:快速、样品量少(几微克—几毫克),特征性强(各种物质有其特定的红外光谱图)、能分析各种状态(气、液、固)的试样以及不破坏样品。
红外光谱仪是化学、物理、地质、生物、医学、纺织、环保及材料科学等的紧要讨论工具和测试手段,而远红光谱更是讨论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紧要手段。
基本工作原理:用确定频率的红外线聚焦照射被分析的试样,假如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与照射红外线相同就会产生共振,这个基团就吸取确定频率的红外线,把分子吸取的红外线的情况用仪器记录下来,便能得到全面反映试样成份特征的光谱,从而推想化合物的类型和结构。
IR光谱紧要是定性技术,但是随着比例记录电子装置的显现,也能快速而精准地进行定量分析。
分光光度计的维护保养分光光度计作为一种精密仪器,在运行工作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操作方法等种种原因,其技术情形必定会发生某些变化,可能影响设备的性能,甚至诱发设备故障及事故。
因此,分析工必需了解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说明,并能适时发觉和排出这些隐患,对已产生的故障适时维护和修理才能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1)若大幅度更改测试波长,需稍等片刻,等灯热平衡后,重新校正“0”和“100%”点。
然后再测量。
2)指针式仪器在未接通电源时,电表的指针必需位于零刻度上。
若不是这种情况,需进行机械调零。
3)比色皿使用完毕后,请立刻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柔嫩的纱布将水迹擦去,以防止表面干净度被破坏,影响比色皿的透光率。
4)操作人员不应轻易动灯泡及反光镜灯,以免影响光效率。
红外分光光度计校验操作规程

红外分光光度计校验操作规程一、设备准备1.检查仪器的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保持室温在20℃左右,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
2.检查光源、检测器、光谱仪等各部分的连接是否牢固,无松动或接触不良。
3.校验所需的标准物品和试样应具备良好的保存条件,保证其稳定性。
二、仪器清洁1.用纯水和洁净纸巾擦拭仪器的外观,保持仪器表面的清洁。
2.用纯水和洁净纸巾擦拭光源、检测器和光谱仪的各个部分,保持其表面的干净。
三、基线校准1.打开红外分光光度计的电源,预热一段时间,使仪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
2.在没有样品的情况下,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基线校准,保证仪器对零点的准确性。
四、灵敏度校准1.准备灵敏度校准曲线所需的标准物品,确保其纯度和浓度的准确性。
2.将标准物品逐一放入红外分光光度计中进行测量,并记录各个浓度点的吸光度值。
3.根据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绘制灵敏度校准曲线。
五、波数校准1.准备红外标准物品,确保其波数准确。
2.将红外标准物品放入红外分光光度计中进行测量,并记录其吸光度值。
3.根据红外标准物品的波数值,调整仪器的波数刻度,使其与标准物品吻合。
六、测量操作校验1.使用准备好的标准物品和试样,按照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2.每次测量完毕后,清洁标准物品的外观,并记录吸光度值。
3.对同一标准物品进行多次测量,以验证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七、数据处理1.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样品的红外吸光度值。
2.分析校准曲线和测量结果,评估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八、校验结果分析1.根据校验结果,判断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2.若校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整仪器或进行故障排除。
九、记录与报告1.对每次校验操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仪器的状态、使用的标准物品和试样、测量结果等。
2.根据记录,生成校验报告,明确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性能和可靠性。
校验频率和方法应根据仪器的使用情况和性能要求来确定,一般建议每隔一定时间或每次使用前进行校验。
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成

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成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成红外分光光度计(Infrared Spectrophotometer,简称FTIR)是一种利用红外分光原理测量物质吸收率的仪器,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分析仪器之一。
它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有关物质结构,属性和组成的全面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物质分析的精确程度和便捷性。
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成包括:光源,棱镜或棱镜系统,探测器,归档仪,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1、光源光源确定不同波长和强度的红外光的实现,以便计算物质的分光光度波谱。
常见的光源有灯丝(钨丝灯),紫外灯(Hg-Ar),吸收管(以CO2为基础),发光二极管(LED),钛晶体激光器等。
根据研究者的特定需求,可以选择理想的光源。
2、棱镜或棱镜系统棱镜或棱镜系统可改变红外光的方向,这样可以将不同波长的红外光向探测器发射,以便测量物质的吸收性。
棱镜系统设计可以有很多种,最常见的设计方式是采用圆弧棱镜、平面棱镜、但切棱镜和折射棱镜等元件,以实现不同的光学功能。
3、探测器探测器用于检测棱镜通过物质穿过后红外光的入射率。
它们是用来测量红外光中的不同波长能量分布的光电元件。
它们可以根据入射率的大小,为计算机系统提供信号,以表示不同波长红外光的分光谱状况和物质的吸收率。
4、归档仪归档仪可以将红外光的分光谱图记录到存储设备中,以便随时使用。
通常,存储设备是磁盘,它可以将红外光传到计算机或分析系统中,以便对数据做出更精确的分析。
5、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个很重要的系统,它可以控制红外分光光度计运行的各个环节,例如光源的发射、棱镜旋转的角度、探测器的设置等,以及使用归档仪记录的结果,从而根据物质的波谱结果做出准确的分析。
此外,它们还可以将分析结果保存在计算机,以及将数据发送给相应的设备,以便更好地控制分光光度计的运行。
红外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说明书

红外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说明书一、产品概述红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仪器,用于测量样品中吸收或透过红外辐射的能力。
本说明书旨在向用户提供准确的使用方法,以确保正确操作和获得可靠的测试结果。
二、仪器的组成红外分光光度计包括以下基本部件:1. 光源:提供红外辐射源,常用的光源包括红外灯等;2. 初始化装置:用于设置分光比例,校正基线等;3. 滤光器:用于选择特定的红外波长范围;4. 样品室:放置待测样品的区域,在测试过程中以确保样品与光路的正确对准;5. 探测器:用于检测通过样品后的光强度,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6. 幅度显示器:用于测量和显示光强度的变化。
三、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a. 将红外分光光度计放置在稳定的平台上,保证仪器稳定不会晃动;b. 确保仪器与电源连接正常,并接通电源;c. 打开红外分光光度计的电源开关,并进行预热(根据具体型号预热时间可能有所不同)。
2. 分光比例的设置a. 将红外分光光度计调至初始化装置;b. 通过调整初始化装置上的控制按钮或旋钮,将分光比例调整为适当的数值;c. 确保初始化装置设置完成后,将其调至测试模式。
3. 样品操作a. 打开样品室,并按照仪器说明将待测样品正确放置于样品室中;b. 关闭样品室,并确保其与仪器的光路对齐。
4. 测试与数据记录a. 使用滤光器选择所需的红外波长范围;b. 确保仪器的幅度显示器显示清晰并可读;c. 记录幅度显示器上的读数,并进行必要的数据转换和校正;d. 如需进行多次测试,请注意及时更换样品并按照相同的方法重复测试流程;e. 在测试结束后,关闭红外分光光度计,并及时保存和整理测试数据。
四、注意事项1. 使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时,务必仔细读取和理解仪器的操作说明书,避免操作失误或不当使用;2.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仪器外部清洁,避免对仪器的正常操作产生影响;3. 在打开样品室时,确保周围环境无干扰光源,以防止测量结果出现误差;4. 如需使用特定红外波长范围进行测试,请及时更换并正确选择滤光器;5. 对于未熟悉操作的用户,建议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红外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红外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1. 引言红外分光光度计,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科技玩意儿”,让它变得简单易懂。
想象一下,像侦探一样,咱们要揭开物质的神秘面纱,找到它们的“身份”。
说到这,大家肯定会想,怎么才能用好它呢?那就跟着我一起“啃”下去吧!2. 设备准备2.1 检查仪器首先,拿出你的红外分光光度计,像对待宝贝一样,给它来个全身检查。
确认电源插头插得稳稳当当,仪器的指示灯亮不亮,别让它冷落了哦!一切正常后,接下来就是“战斗”准备啦。
2.2 样品处理再来就是样品的准备工作,千万别小看这一步。
把你要测试的样品先弄得干干净净的,切记,杂质可不是什么好朋友!如果样品是固体,可以把它打成粉,方便光线通过;如果是液体,找个小试管盛好,确保量足够。
记得,万事开头难,但做好准备就是成功的一半。
3. 测量步骤3.1 设置参数好了,进入正式操作环节。
先把仪器的参数设置好,比如波数范围,这个步骤可不能马虎哦!通常情况下,设置在4000到400 cm⁻¹就差不多了。
接着,选择适合你样品的测量模式,简单说就是选一个合适的“拍照模式”,让你的样品展示最佳状态。
3.2 开始测量现在,一切就绪,按下“开始”按钮,心里千万别紧张!看着显示屏上的波谱图像逐渐显现,心中是不是充满成就感?每一条线条都在告诉你样品的“秘密”。
不过,测量结束后,不要忘了记录数据,毕竟细节决定成败嘛。
4. 数据分析4.1 解读波谱测量完成,咱们就要开始“解密”了。
每个波峰波谷都有它们的故事,带着你的数据手册,逐一对照。
波峰高的地方,可能是某种特征吸收,像是每个明星都有自己的招牌动作一样。
4.2 结果确认在分析结果时,千万别草率。
可以和同事讨论讨论,毕竟“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往往会发现新的视角。
确认无误后,写好报告,这可是你努力的成果哦!5. 维护与保养5.1 定期清洁使用完之后,别忘了给你的红外分光光度计来个“洗澡”。
红外分光光度计(药典红外光谱)操作规程

红外分光光度计(药典红外光谱)操作规程
一、试剂
1.KBr(光谱纯)2、KCl(光谱纯)
二、仪器
1、红外分光光度计
2、玛瑙研钵
3、压片机
三、操作
1.压片法:取供试品约1mg,置玛瑙研钵中,加入干燥的溴化钾或氯化钾细粉约200mg,充分研磨均匀,移置于直径为13mm的压模中,使铺均匀,压模与真空泵相连,抽气约25分钟后,无明显颗粒。
对空气作为背景扫描完后,立即放供试片进行扫描,录制光谱图。
2.薄膜法:取固体供试品约5mg溶于挥发性溶剂中,涂于溴化钾空白片或其它适宜的盐片上,待溶剂挥发后,样品遗留于盐片上形成薄膜,录制光谱图。
四、注意事项:
1.除另有规定外,用作鉴别试验时应按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定的《药品红外光谱集》名光谱所规定的制定的制备方法及具体操作技术进行制备并应与对照的图谱相一致。
2.为避免固体供试品压片时可能发生的离子交换现象,凡是盐酸盐的供试品应采用氯化钾压片。
3.供压片用的溴化钾如无光谱纯品,可用分析纯试剂重结晶,未精制前若无明显吸收,也可经干燥后直接使用。
4.具有多晶现象的固体药品,由于测定时晶型可能不同,致使录制的光谱图与《药典红外光谱集》所收载的光谱图一致,遇此情况,应按该药品光谱图中备注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后,再录制比较
5用作晶型异构体限度检查或含量测定时,应按品种有关项下规定进行供试品制备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红外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主要部件: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 器、记录装置
根据红外吸收光谱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同可 分为:
光栅型红外吸收光谱仪 (色散型) 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
1. 光源——能够发射高强度连续红外辐射的物质
通常采用惰性固体作光源 Nernst灯—由锆、钇、铈或钍的氧化物混合烧结
2. 仪器性能
(1)分辨率:在某波数(或某波长)处,恰能分开 两个吸收带的波数差。 ∆σ/σ表示。
(2)波数准确度与重复性:仪器测定所得波数与文 献值比较之差称为波数准确度;多次重复测量 (3 ~ 5次)某一样品,所得某吸收峰波数最大 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波数重复性。
3.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特点
3. 单色器
单色器的作用是把通过样品池和参比池的复合光 色散成单色光,再射到检测器上加以检测
光栅——光栅单色器不仅对恒温恒湿要求不高, 而且具有线性色散,分辨率高和能量损失小等优 点
迈克尔逊(Michelson)干涉仪
4. 检测器
检测器的作用是将照射在它上面的红外光变成电 信号。
特点:发射强度大,尤其在高于1000cm-1的区域 稳定性较好;机械强度较差,价格较贵
硅碳棒—由碳化硅烧结而成 特点:在低波数区发射较强,波数范围宽,400 ~4000cm-1;坚固、寿命长,发光面积大 用的较多
特殊线圈—特殊金属丝制成
2. 吸收池
玻璃、石英等对红外光均有吸收
岩盐窗片—— 一般用一些盐类的单晶制作(如 KBr 或 NaCl 等),要求恒湿环境
可测定固、液、气态样品
气态:将气态样品注入抽成真空的气体样品池
液态:液体样品可滴在可拆池两窗之间形成薄的
液膜;一般将液体样品注入液体吸收池中
固态:1~2mg 固体样品+100~200 mg KBr 研磨混 匀后 压成 1mm 厚的薄片 用于测定红外光谱的样品有较高的纯度 (>98%),样品中不应含有水分
1)扫描速度极快 1s 2)具有很高的分辨率 0.1~0.005cm-1 3)灵敏度高 10-8 g
红外区光子能量低,不能使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仪上的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
常用的红外检测器有两种:热电型、光电导型
5. 记录器
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 :傅立叶转换计算
二、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干涉仪
样品室
检测 FTS
光谱图
Nicolet公司的 AVATAR 360 FT-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