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理学题目参考答案【微生物生理学】

合集下载

微生物生理学题目参考答案【微生物生理学】

微生物生理学题目参考答案【微生物生理学】

微生物生理学复习题1.写出三个以上你所熟知的微生物生理学奠基人(中英文均可,英文可只写Family name)及各自主要贡献(一句话)。

Ⅰ.巴斯德 and 柯赫奠定了微生物生理学的基础:建立微生物基本操作,证实疾病病原菌学说。

Ⅱ. 贝捷克林发现固氮微生物,细菌的无氧呼吸。

Ⅲ.布赫纳——微生物生理学进入了分子水平。

(发现酵母的无细胞提取液可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2.微生物细胞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按照在细胞中的部位与功能,可分为哪三部分?各自包括哪些主要结构?答:可分为基本结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三部分。

基本结构:是指一个细胞生存不可缺少的,或一般微生物通常具有的结构。

例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类核和核糖体。

外部结构:包括细胞表面附属物如荚膜、鞭毛、纤毛等。

内部结构:包括除染色体外的细胞质内的所有物质和结构,如内膜系统、某些细菌产生的芽孢等等。

3.比较G+、G-真细菌的细胞壁结构、组成。

(G+:肽聚糖、磷壁酸、壁醛酸、表面蛋白;G-:脂多糖、脂蛋白、磷脂、蛋白质)一、细胞壁:组成物质可分为两类:一是构成细胞壁的框架类物质,如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二是位于框架12类物质间的填充类物质或称间质,如各种位于其间的蛋白质等。

不同微生物的细胞壁结构和化学组成各不一样。

在传统的微生物分类鉴定中,可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一)革兰氏阳性细菌(1)肽聚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G )-β(1-4)糖苷键-(N-乙酰胞壁酸M )】---(G--M --G--M --G-M )交替相连形成多聚体。

(N-乙酰胞壁酸)上连接有段肽链【L-丙氨酸---D-谷氨酸---DA 氨酸---D-丙氨酸---(D-丙氨酸)】,故称肽聚糖。

其中(D-丙氨酸)在肽聚糖合成中存在,肽链交联即被水解。

β(1-4)糖苷键可在溶菌酶作用下裂解生成N-乙酰氨基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的双糖单位。

肽桥交联方式:(四类)课本P7(革阳细胞壁肽聚糖肽链交联程度>>革阴)1. 其中一个DA 上的氨基与另一上第四个成肽键。

微生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微生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微生物生理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微生物代谢常用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因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3、化能无机营养菌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4、同步培养法中的机械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细菌个体生长的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细菌细胞质中储藏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7、光能无机营养菌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8、微生物产ATP的方式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肽聚糖中的双糖单位,其中的β-1,3糖苷键很容易被溶菌酶(lysozyme)所水解。

()2、磷壁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壁磷壁酸,另一类是膜磷壁酸(或脂磷壁酸)。

()3、鞭毛蛋白是一种抗原物质,又称为H抗原。

()4、细菌借助鞭毛以推进方式作直向运动,以翻腾方式作短转向运动。

()5、科赫发现酪酸发酵可以分为由糖变成乳酸和由乳酸变成酪酸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都由生物完成,并且还分离到了乳酸菌。

微生物生理复习题及复习资料

微生物生理复习题及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生理学?研究热点是什么?微生物生理学是从生理生化的角度研究微生物的形态与发生、结构与功能、代谢与调节、生长于繁殖等的机理,以及这些过程与微生物生长发育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研究热点:环境修复;微生物发电、生物燃料;资源开发利用。

2、简要说明微生物生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微生物生理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它的发展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既依赖于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础学科的理论和技术,还需要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学工程、电子信息学和设备制造工程等的理论和技术。

3、简述微生物生理学中常用的技术与方法。

(1)电子显微技术,一种公认的研究生物大分子、超分子复合体及亚细胞结构的有力手段,也是研究微生物不可缺少的手段。

(2) 分子铺展技术,可用来检查细菌、噬菌体的染色体结构,还可进行动态跟踪。

(3)超速离心技术(4)光谱分析技术,包括可见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

(5)层析技术,一种基于被分离物质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不同,使它们再某种基质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纸层析,薄层层析,柱层析。

(6)电泳技术,用于对样品进行分离鉴定或提纯的技术。

等电聚焦电泳,双向电泳,毛细管电泳,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7)同位素示踪技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威廉分析方法。

(8)基因芯片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第二章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1.细胞壁及细胞膜的生理作用是什么?细胞壁的作用:(1)稳定细胞形态(2)控制细胞生长扩大(3)参与胞内外信息的传递(4)防御功能(5)识别作用(1、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保护原生质体。

细胞壁增加了细胞的机械强度,并承受着内部原生质体由于液泡吸水而产生的膨压,从而使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这不仅有保护原生质体的作用,而且维持了器官与植株的固有形态.另外,壁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因为细胞要扩大和伸长的前提是要使细胞壁松弛和不可逆伸展.2.细胞壁参与了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细胞壁允许离子、多糖等小分子和低分子量的蛋白质通过,而将大分子或微生物等阻于其外。

微生物生理学

微生物生理学

一、氨基酸的分泌
表3-10 乳酸发酵短杆菌细胞内磷脂含量与谷氨酸分泌的关系
干燥菌体内磷脂含量/% 菌体外L-谷氨酸量 /mg.mL-1
2.0
15.4
2.2
12.1
3.1
1.9
3.6
1.2
▪ 谷氨酸发酵控制
生物素:作为催化脂肪酸生物合成最初反应的关键 酶乙酰CoA的辅酶,参与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进而 影响磷酯的合成。
三、胞外酶的分泌
第四章 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第五章 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第六章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第七章 微生物代谢调节
一、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自我调节
☆微生物代谢调节系统的特点:精确、可塑性强,细胞水 平的代谢调节能力超过高等生物。
成因:细胞体积小,所处环境多变。 举例:大肠杆菌细胞中存在2500种蛋白质,其中上千 种是催化正常新陈代谢的酶。每个细菌细胞的体积只 能容纳10万个蛋白质分子,所以每种酶平均分配不到 100个分子。如何解决合成与使用效率的经济关系? 解决方式:组成酶(constitutive enzyme)经常以高 浓度存在,其它酶都是诱导酶(inducible enzyme), 在底物或其类似物存在时才合成,诱导酶的总量占细 胞总蛋白含量的10%。
E、在生物素丰富时,培养中途如果添加青霉素、 头孢霉素C,可以使谷氨酸生成。青霉素的作用 机制与控制生物素、控制油酸或添加表面活性剂 以及控制甘油的机制都不同。
添加青霉素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后期合成,
对细胞壁糖肽生物合成系统起作用。这是因为青 霉素取代合成糖肽的底物而和酶的活性中心结合, 使网状结构连接不起来,结果形成不完全的细胞 壁。没有细胞壁保护的细胞膜由于膜内外的渗透 压差,是细胞膜受到机械损伤,失去了作为渗透 障碍物的作用,从而使谷氨酸排出。另一种解释 是:青霉素虽不能抑制磷脂的合成,但能造成磷 脂向胞外分泌。表6-5

微生物生理学习题汇总(华农生科院王教授的课)-推荐下载

微生物生理学习题汇总(华农生科院王教授的课)-推荐下载

2.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也称为染色体。

3.多数以双链、共价闭合、环状形式存在。

4.原核生物染色体以裸露DNA分子形式存在,其中DNA占80%以上,其余为RNA和蛋白质。

5.染色体中的蛋白质有些参于DNA的折叠,有些与DNA复制、重组及转录过程。

基因组:1.基因排列的连续性2.以单基因为主的操纵子和双向基因表达3.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少而短4.非编码区主要是调控序列9. 解释下列概念:顺反子,重叠基因,断裂基因,移动基因和假基因顺反子:一个不同突变之间没有互补作用的功能的区称之为顺反子。

一个顺反子就是一个功能水平上的基因。

重叠基因:一个基因的核苷酸与另一个基因的核苷酸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叠。

断裂基因: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分子上是不连续的,为不编码序列所隔开,编码序列为外显子,不编码序列为内含子。

移动基因:可以从染色体或质粒DNA上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位置的遗传元件。

也叫转座子。

假基因:与功能型基因高度同源,但是由于各种突变,而不能编码蛋白产物的DNA片段。

习题21.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得到了哪些遗传规律?对基因(遗传因子)有怎样的认识?a.分离定律: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并且各自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去。

b.独立分离与自由组合:决定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遗传因子在F1杂合子中互不混淆,各自保持其独立性a.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相对性状是由细胞中相对遗传因子控制(遗传因子控制细胞的发育)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

c.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基因)的概念并不代表物质实体,是一种与细胞的任何可见形态结构毫无关系的抽象单位。

2.摩尔根对果蝇的遗传研究得到了哪些结论?对经典遗传学发展有何重要的意义?1.基因在染色体上;2.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存在着重组和连锁现象;3.在同一染色体上两基因之间的距离越远,重组的频率越高,而连锁的频率越低。

意义:发展了基因的概念,把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阐述清楚,为日后的基因定位奠定理论基础。

微生物生理学课后题.

微生物生理学课后题.

LPS的组成和生理功能脂多糖由类脂A、一个核心区(多糖核心)和O-特异侧链(多糖O抗原)三部分组成。

生理功能:a.是G-菌致病物质的基础,类脂A为G-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中心。

b.具有吸附Mg2+、Ca2+等阳离子以提高它们在细胞表面的浓度的作用。

c.脂多糖特别是其中的O-特异性多糖的组成和结构的变化决定了G-细菌细胞表面抗原决定族的多样性。

d.是许多噬菌体在细菌细胞表面的吸附受体。

e. 对某些物质进出磁暴具有部分选择屏障功能。

磷壁酸的生理功能:1、磷壁酸的存在使细胞呈电负性,通过静电引力在细胞的一定区域维持高浓度的二价离子(Mg2+),以保持细胞壁的稳定和提高有关合成细胞壁的酶活性。

2、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等。

3、赋予G+ 细菌特异的表面抗原,可用于菌种鉴定。

4、储存磷元素;5、可作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6、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

大肠杆菌趋化性的产生机制在大肠杆菌的细胞膜内,有一种甲基接受趋化性蛋白(MCP),它是一种化学刺激物分子的结合蛋白。

结合蛋白与特定的营养(氨基酸、糖、无机离子等)有很高的亲和力,每一类对各自的特定化合物有趋化反应。

而丧失结合蛋白将失去对相应化合物的趋化反应,但对大肠杆菌运动并无阻遏,因此它的作用只是梯度感应,而不直接参与运动。

MCP横贯细胞膜的内外,能将细胞表面的信息传入细胞内。

B因子为一种甲基转移酶,可将S-腺苷酰-甲硫氨酸的一个甲基转移到多肽链的一个酸性氨基酸的羧基上去,形成甲脂键;而Z因子则为一种酯酶,能使此甲酯键水解而释放一分子甲醇,从而使蛋白质脱甲基化。

为什么ATP是最重要的高能化合物?在高能磷酸化合物中,ATP具有特殊的地位,它处于水解标准自由能值的中间位置,能作为中间传递体起作用。

在生物细胞中,生物氧化放出的能量不能与需能反应直接发生偶联,必须借助能量载体才能供给能量,ATP就是能量的携带者,通过磷酸基团的传递而传递能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微生物生理学习题答案复习用

微生物生理学习题答案复习用

微⽣物⽣理学习题答案复习⽤微⽣物⽣理学习题集答案习题11.请总结基因概念的发展答:基因的经典概念(孟德尔的遗传因⼦:遗传性状由遗传因⼦决定;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物体内成对存在;遗传因⼦有分离规律和⾃由组合规律。

摩尔根的基因:基因在染⾊体上;在同⼀染⾊体上的基因存在着重组和连锁现象;在同⼀染⾊体上两基因之间的距离越远,重组的频率越⾼,⽽连锁的频率越低; 基因是染⾊体上的⼀个特定区段,它既是⼀个功能单位,同时也是重组单位和突变单位。

基因是不可分割、三位⼀体的最⼩单位)。

⼀个基因⼀种酶(遗传代谢障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每个基因的突变造成⼀个特定的障碍,使⼀个特定的⽣化反应不能进⾏; 基因控制着酶的⽣理功能;每个基因控制着⼀种酶的⼀级结构,基因突变带来酶的⼀级结构的改变,从⽽使酶活性丧失)⼀个基因是⼀个顺反⼦(每个基因在染⾊体上占有⼀个特定的位置,这⼀位置只能为这⼀基因的各个等位基因所占有,不能为另⼀位座的基因占有; 基因是⼀个功能单位,每个基因都有它特有的⽣理功能,因此,只要能证明它们具有不同的⽣理功能,就说明它们必然不是同⼀个基因; 基因是遗传物质的⼀个功能单位,是连续的⼀段DNA。

⼀个基因可以发⽣许多不同位置上的突变,基因不是⼀个突变单位; 属于同⼀基因的各个突变可以发⽣重组,基因不是⼀个重组单位)基因的不断完善:重叠基因断裂基因移动基因假基因2.解释下列概念:顺反⼦,重叠基因,断裂基因,移动基因和假基因顺反⼦:⼀个不同突变之间没有互补作⽤的功能的区称之为顺反⼦。

⼀个顺反⼦就是⼀个功能⽔平上的基因。

重叠基因:⼀个基因的核苷酸与另⼀个基因的核苷酸之间存在着⼀定程度的重叠。

断裂基因: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分⼦上是不连续的,为不编码序列所隔开,编码序列为外显⼦,不编码序列为内含⼦。

移动基因:可以从染⾊体或质粒DNA上的⼀个位置转移到另⼀位置的遗传元件。

也叫转座⼦。

假基因:与功能型基因⾼度同源,但是由于各种突变,⽽不能编码蛋⽩产物的DNA⽚段。

生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储存能量B. 细胞骨架C. 物质交换D. 遗传信息传递答案:C2. 人体中最大的细胞是:A. 红细胞B. 神经细胞C. 肌肉细胞D. 卵细胞答案:D3. 以下哪个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A. 胰岛素B. 甲状腺素C. 肾上腺素D. 性激素答案:A4. 人体中负责运输氧气的蛋白质是:A. 血红蛋白B. 肌红蛋白C. 血清蛋白D. 纤维蛋白答案:A5. 人体中负责消化脂肪的主要酶是:A. 淀粉酶B. 脂肪酶C. 蛋白酶D. 乳糖酶答案:B6. 人体中负责合成维生素D的主要部位是:A. 肝脏B. 皮肤C. 肾脏D. 肠道答案:B7. 人体中负责调节体温的主要激素是:A. 胰岛素B. 甲状腺素C. 肾上腺素D. 性激素答案:B8. 人体中负责传递神经信号的主要化学物质是:A. 胰岛素B. 神经递质C. 甲状腺素D. 肾上腺素答案:B9. 人体中负责肌肉收缩的主要蛋白质是:A. 肌球蛋白B. 肌动蛋白C. 肌红蛋白D. 肌钙蛋白答案:A10. 人体中负责免疫功能的主要细胞是: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淋巴细胞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主要负责__________。

答案:物质交换和信号传递2. 人体中负责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

答案:脂肪3. 人体中负责调节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

答案:胰岛素4. 人体中负责合成血红蛋白的元素是__________。

答案:铁5. 人体中负责合成胶原蛋白的主要氨基酸是__________。

答案:甘氨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6. 人体中负责合成维生素C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

答案:肝脏7. 人体中负责调节血压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

答案: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8. 人体中负责传递痛觉信号的主要神经递质是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生理学复习题
1.写出三个以上你所熟知的微生物生理学奠基人(中英文均可,英文可只写Family name)及各
自主要贡献(一句话)。

Ⅰ.巴斯德 and 柯赫奠定了微生物生理学的基础:建立微生物基本操作,证实疾病病原菌学说。

Ⅱ. 贝捷克林发现固氮微生物,细菌的无氧呼吸。

Ⅲ.布赫纳——微生物生理学进入了分子水平。

(发现酵母的无细胞提取液可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2.微生物细胞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按照在细胞中的部位与功能,可分为哪三部分?各自包括哪
些主要结构?
答:可分为基本结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三部分。

基本结构:是指一个细胞生存不可缺少的,或一般微生物通常具有的结构。

例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类核和核糖体。

外部结构:包括细胞表面附属物如荚膜、鞭毛、纤毛等。

内部结构:包括除染色体外的细胞质内的所有物质和结构,如内膜系统、某些细菌产生的芽孢等等。

3.比较G+、G-真细菌的细胞壁结构、组成。

(G+:肽聚糖、磷壁酸、壁醛酸、表面蛋白;G-:脂
多糖、脂蛋白、磷脂、蛋白质)
一、细胞壁:组成物质可分为两类:一是构成细胞壁的框架类物质,如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二是位于框架
1
2
类物质间的填充类物质或称间质,如各种位于其间的蛋白质等。

不同微生物的细胞壁结构和化学组成各不一样。

在传统的微生物分类鉴定中,可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一)革兰氏阳性细菌
(1)肽聚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G )-β(1-4)糖苷键-(N-乙酰胞壁酸M )】---(G--M --G--M --G-M )交替相连形成多聚体。

(N-乙酰胞壁酸)上连接有段肽链【L-丙氨酸---D-谷氨酸---DA 氨酸---D-丙氨酸---(D-丙氨酸)】,故称肽聚糖。

其中(D-丙氨酸)在肽聚糖合成中存在,肽链交联即被水解。

β(1-4)糖苷键可在溶菌酶作用下裂解生成N-乙酰氨基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的双糖单位。

肽桥交联方式:(四类)课本P7(革阳细胞壁肽聚糖肽链交联程度>>革阴)
1. 其中一个DA 上的氨基与另一上第四个成肽键。

-CO-NH-(大数革阴 + 一些革阳杆)
2. (D-丙氨酸,四位)--(一个小肽或者一个氨基酸)---(二氨基酸,三位)(多数革阳)
3. (D-丙氨酸,四位)--(与连接在胞壁酸上肽链相同的小肽链,可重复)-(二氨基酸,三位,例如可为赖
氨酸)
4. (D-丙氨酸,四位)--(赖氨酸/鸟氨酸)-- (D-谷氨酸,二位)细胞壁肽聚糖四肽侧链中不含二氨基酸。

(2)磷壁酸:三种:
A.甘油磷壁酸:基本结构是多聚甘油磷酸。

因甘油分子中的羟基被不同化合物取代而又可分三型:(I )重复单位是甘油磷酸,糖或丙氨酸不参与骨架的形成-(-C1-C2-C3-POOH )n-;(II )重复单位是葡萄糖甘油磷酸;-(-G-C1-C2-C3-POOH)n-(III )重复单位是N-乙酰葡萄糖胺-1-磷酸-甘油磷酸(-N-乙酰葡萄糖胺-1-磷酸-甘油磷酸-)n 。

在(II )和(III )中糖分子参与形成骨架链
B.核醇磷壁酸:核醇磷壁酸是以磷酸二酯键连接相邻核醇分子的C-1和C-5 磷酸-(-C1-C2-C3-C4-C5-磷酸)n,C-2上大多以酯键连接着D-丙氨酸,而C-4或C-3的羟基,可被各种糖所取代。

磷壁酸和肽聚糖的结合:磷壁酸以共价键与肽聚糖分子连接,其末端的磷酸通过一个N-乙酰氨基葡萄糖-1-磷酸与肽聚糖的N-乙酰胞壁酸C-6
N-乙酰氨基葡萄糖
溶菌酶敏感
上的羟基形成酯键。

(非所有肽聚糖都与磷壁酸相连接)。

甘油磷壁酸和核醇磷壁酸都是带负电荷聚合物,可结合高浓度二价阳离子,特别是镁离子,这样有利于保持细胞壁的酶活性和细胞膜的完整性。

C.脂磷壁酸:脂磷壁酸又称膜磷壁酸,是由磷壁酸和糖脂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脂磷壁酸具有抗原特异性,酰化的脂磷壁酸能抑制溶菌酶的活性,脱酰基的脂磷壁酸则失去这种作用(开口)。

这种调节方式在细胞壁合成过程具有重要作用:老的细胞壁有限地水解产生缺口,新合成的肽聚糖插入缺口。

磷壁酸的功能:
1.使细胞壁更牢固;
2.形成带负电环境可与环境中Mg2+等阳离子结合,有利于位于细胞壁的酶活性和保持细胞膜的完整;
3.膜磷壁酸有利于G+致病菌吸附到宿主细胞;
4.赋于G+菌特异性表面抗原;
5.提供某些噬菌体的特异性的吸附受体。

(3)壁醛酸:某些G+细菌生长在限量磷酸盐培养基中时,往往不能合成磷壁酸,却能形成壁醛酸。

壁醛酸是由糖醛酸和氨基己糖交替连接形成的酸性杂多糖,分子结构中不含磷酸。

(4)分支菌酸:枝菌酸是具有分枝的长链β-羟基脂肪酸。

连接在阿拉伯糖-半乳糖的阿拉伯糖残基上,并通过一磷酸基团连接在肽聚糖链的N-乙酰胞壁酸(M)上
(二)革兰氏阴性细菌:
一般细胞壁较薄,可区分为外层和内层,可区分为外层和内层
外层(外侧:脂多糖内侧:磷脂),镶嵌有蛋白质
两者间由脂蛋白以共价键连接
内层:肽聚糖层(肽聚糖含量少、短肽交联程度低,结构松散)
周质空间(有各种负责运输的蛋白及水解酶类/区别G+产的水解酶大部分分泌出细胞壁外)
3
细胞质膜
G-短肽上氨基酸联结方式:1.L-丙氨酸,2.D-谷氨酸,3.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4.D-丙氨酸。

肽桥交联方式:(3.的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游离氨基)--肽键--(另一条4. D-丙氨酸羧基)
(1)脂多糖(外层外侧):G-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位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最外侧。

(三部分组成:O-侧链,核心多糖和脂A)
O-侧链:向外,由若干个低聚糖重复单位组成,由于具有抗原性,故又称O-抗原或菌体抗原。

糖的组成或连接方式的不同,抗原性也就不同。

核心多糖:组成核心多糖的糖类在不同菌中变异不大,主要是由己糖、庚糖、辛糖酸以及磷酸和乙醇胺组成。

其中,庚糖和辛糖酸是特有的糖类。

脂A:基本结构:二个氨基葡萄糖组成的二糖,糖的羟基为脂肪酸和磷酸取代。

脂A是以脂化的葡萄糖胺二糖为单位,通过焦磷酸键构成的一种独特糖脂化合物。

脂肪酸的种类有月桂酸(C12饱和脂肪酸),肉豆蔻酸(14烷酸),棕榈酸(16烷酸)和ß-羟基肉豆蔻酸。

根据脂A的分子量(>10 000)推测脂A可能是由3个上述的基本单位以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

类脂A的结构在不同细菌中有所不同,脂A有毒性,是一种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的毒性中心。

(2)脂蛋白:外层内侧(脂蛋白+磷脂)脂蛋白的脂部分构成细胞壁外层的内侧,与之共价结合的蛋白,则可能以其另一端(C端)与细胞壁内层的肽聚糖分子共价结合。

磷脂以磷脂酸乙醇胺为主,占细胞壁总磷脂的81%,其次是磷脂酸甘油占17%,此外还有少量(约2%)的心脂即二磷脂酰甘油。

蛋白质:在G-细胞壁外层有许多蛋白。

作用:(作为孔蛋白、酶、黏附素、invasins)
G-细菌外层具有选择渗透性(故只用溶菌酶<作用于肽聚糖>,很难制备出球质体,除非加入EDTA破坏外层渗透性,溶菌酶可渗入而作用于内部肽聚糖)
性质G+ 细菌
G-细菌
内壁层外壁层
4
结构厚度(nm)20~80 2~3 8
层次
肽聚糖结构
单层
多层,亚单位交联程度高,
网格紧密坚固
多层
单层,亚单位交联程度低,
网格较疏松
组成肽聚糖占细胞壁干重的40~90% 5%~10% 无
磷壁(酸)质多数含有无无
多糖有无无
蛋白质有或无无有
脂多糖无无11%~22% 脂蛋白无有或无有
对青霉素敏感不够敏感
对溶菌酶敏感不够敏感
4.从嗜热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来阐释其耐热的机理。

对嗜热菌而言,细胞壁由蛋白质组成的菌其耐热性高于其他;来自嗜热嗜酸古细菌的四醚脂聚糖的结构是单层分子组成的膜对嗜热微生物耐热的机理之一
(三)古细菌的细胞壁(无肽聚糖)
具有原核生物的基本特性,但在某些细胞结构的化学组成以及许多生化活性上又不同于细菌。

大多生活在极端环境:厌氧、高温、高压、极端酸性或碱性等。

除热原体外,绝大多数有细胞壁。

不含细胞壁的古细菌,具有坚实的细胞质膜。

它们的细胞质膜中含有特殊的脂、糖蛋白和脂多糖。

细胞壁化学组成有三种: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