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荷马史诗赏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一章第二节荷马课件.ppt1

第一章第二节荷马课件.ppt1

在《奥》中变得文明而理性了,他们更像
正义的化身,是“用哲学净化过的世界良 知”。 《奥》中雅典娜与奥德修斯两个智慧化身 和谐的关系,更体现了古典的和谐和热爱
理智的理想。
六、人文精神的完美载体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 部史诗合起来彰显了完整的荷 马和成熟的古希腊人文精神;
西方人本主义在“力”与“智” 的维度上获得了统一和升华— —个人的生命价值不仅在于力 量,而且必须拥有智慧。
/林中又会萌发,长出新的绿叶,/人类也 是一代出生,一代凋零。”
3、诸神的“人性”
神是不死的凡人,是人的理想化 ,它为英 雄世界奠定超越性的基础; “荷马史诗里的众神既不是普渡众生的菩萨, 也不是作为道德楷模的基督,亦不是接受凡 人顶礼膜拜的真主。 …… 神是不死的‘凡 人’。” ——郑克鲁 “必死的命运赋予了《伊利亚特》众英雄悲 剧性的高度和尊严” 。阿喀琉斯的典型 性…
第二节《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与《奥 德赛》是欧洲上古文学 中最杰出的两部英雄史 诗,西方文学的第一座 丰碑。荷马因为这两部 传世的史诗而常常被称 为“最伟大和最神圣的 诗人”。
一、荷马及“荷马问题”
生活的年代:相当模糊的 时段——公元前11世纪中 到前 8 世纪,较精确的说 法为前9-8世纪。 出生地:希腊至少有 7 个 城城市号称是诗人的故乡, 多数文献倾向于荷马是与 希腊半岛隔爱琴海相望的 小亚细亚某地人。
2、命运的主宰:
希腊人的主宰性观念,即“命运观” ; “命运女神”( Moira ,摩伊拉)据说 是比奥林匹斯众神更古老、更强大的神, 在希腊语中的基本意思是“份额” ;

“人一生下来,不论是懦夫还是勇士,/
我认为,都逃不过他的注定的命运”。

荷马史诗赏析幻灯片

荷马史诗赏析幻灯片

俄林波斯神谱

第一,宙斯,天神之父 第二,赫拉,宙斯正妻。 第三,雅典娜,智慧女神和雅典城守护神。 第四,阿波罗,太阳神 第五,阿尔戒弥斯,月神。 第六,狄俄倪索斯,酒神和狂饮欢乐之神 第七,阿佛洛狄特,爱情女神 第八,波塞冬, 海神。 第九,哈台斯 ,“阎土爷”。 第十 赫菲斯托斯,火神。 第十一,阿瑞司,战神
艺术价值:人物塑造
类型到典型 阿基琉斯: 形:太阳神般的卷发,刚直的鼻子,坚强的下巴, 魁梧有力的身躯 艺:非常高强的武艺 性格:A渴望战斗冒险,勇敢,残暴 B天真、温和、善良 C对个人荣誉和尊严的极度敏感
阿基琉斯典型性
希腊的民族精神和性格:喜欢动,喜欢 斗争,喜欢冒险 ;个人本位 中国民族性格:崇尚和谐,是温柔、敦 厚;义务本位 阿喀琉斯的脚后跟与希腊民族的致命 伤
经典简说2
经典是 “我正在重读” 的书,对读过并喜欢它 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体验;产生某种特殊影 响;每次重读都有新发现的书; 永不会耗尽它要 向读者说的一切; 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 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时留下 的足迹; 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判话语; 越读越 觉得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需要非强制阅读; 表现整个宇宙,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帮助 你确立你自己; 交替阅读经典和大量标准化的 当代材料。 (卡尔维诺)
思想价值
面子问题揭示 1战争起因:A女神厄利斯的捣乱;B部 落对海伦的争夺 2战争发展与复杂化:A阿基硫斯之怒B 众神干预 自省精神 :阿喀琉斯、阿加门侬、奈斯托尔
艺术价值:情节原型价值
1人神相通 2逆境奇遇:A神助人与大师传功 B神救人与英雄救英雄,英雄救孤,英雄救美 C绝境炼就奇功 3“逆境奇遇” 美学意义: A凡人现实生活之艺术反映 B解决事件矛盾之必备手段 C阅读审美期待之心理满足 4帮派描绘 5试察标记

荷马史诗课件

荷马史诗课件
(3)一夫一妻制的形成,标志着人类彻底摆脱愚昧 走入文明。而俄底修斯的妻子帕涅罗帕的忠贞不 渝,不仅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标志着伦理 道德规范的进一步确立与完善。
3、人物:俄底修斯
俄底修斯是一个理想化的早期奴隶主形象,他比 阿喀琉斯、阿迦门侬甚至赫克托耳都更理想化。
(1)首先他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勇敢不屈,关 心同伴与部下,忠于家庭,不贪财、不贪色,是 个智、勇、德三全其美的形象。
五、《荷马史诗》解读
(一)《伊利亚特》 史诗的第一部《伊利亚特》是关于特洛伊战 争的一首歌。
电影《特洛伊》中 的帕里斯和海伦
1、情节人物
始于:不和女神厄里斯“不和的金苹果” “给最美的女人”(赫拉、雅典娜、阿佛
罗狄忒) 十年战争;最后51天的战争 集中于:阿喀琉斯的愤怒 赫克托尔的葬礼 结束于:奥德修斯献木马计
(二)《奥德赛》
史诗的第二部《奥德赛》是写特洛伊战 争结束后,英雄俄底修斯在返回家乡的途 中,十年海上漂流的故事以及回家后与纠 缠他妻子的求婚者斗争的故事。
1、故事情节介绍
两条线索: A、奥德赛回家十年的艰辛。 B、其儿子忒勒玛科斯 在雅典娜的帮助下去
海上寻父。
结局:奥德修斯扮成乞丐回到自己的府邸,看到求
荷马时期为希腊神话的形盲人诗人荷马把几百年以至上千年来广泛流传的盲人诗人荷马把几百年以至上千年来广泛流传的民间传说歌谣关于对天地起源历史未来民间传说歌谣关于对天地起源历史未来人生向往等神话整理出两部不朽的文艺作品也人生向往等神话整理出两部不朽的文艺作品也就是这两部作品为后来希腊美术的发展方向奠定就是这两部作品为后来希腊美术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调成了希腊美术取之不尽的素材和源泉
英雄阿喀琉斯:
(1)是古代英勇战士的理想形象,带有神话 色彩。他是神与人之子,是一个非常骁勇 善战又重视个人荣誉的将领。

荷马史诗ppt

荷马史诗ppt

《伊里亚特》
——风格
• 富于阳刚之美、格调悲壮、节奏急促。 塑造了英雄群像。 • 史诗是希腊民族思想感情的载体,希腊 民族是史诗的真正主人公。 • 展现民族意识是史诗的特性。
《奥德赛》
——结构
• 24卷,12110行, • 十年返乡之旅,只选取最后四十天。 • “一条绳子的结构”, 一个情节串起一系列事件,后来演变为 “流浪汉小说结构”。
《伊里亚特》
——结构
• 24卷,15693行 • 十年战争,只选最后一年中最后的 51 天, 在这51天中又有详有略。 • 重点仅是其中的10天。
《伊里亚特》
——情节人物
• 阿喀琉斯 • 不和女神厄里斯“不和的金苹果” • “给最美的女人”(赫拉、雅典 娜、阿佛罗狄忒) • 十年战争; • 希腊联军将领、伊塔克(伊大卡) 岛君王奥德修斯献木马计、英雄、 妻子 • 阿喀琉斯的愤怒 • 争夺女俘 • 赫克托尔的葬礼

• • • • • •

概述 史诗 《伊里亚特》 《奥德赛》 荷马史诗的精神共同点 荷马史诗的影响
荷马史诗
•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 荷马其人: 一个年老的盲歌手,过着 流浪的生活,是《伊利亚 特》和《奥德赛》及其他 许多诗歌的作者。行吟诗 人。


• 体裁特征: 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以传说或重大 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 • 内容特点: 史诗中描写的是人间事件,但人间与神界 往往相通,诗中英雄既有一般勇士的特征, 又具有超人的能力。
《特洛伊》影 片中的海伦
《伊里亚特》
——内容分析
• 战争本质: 《伊利亚特》是国家形成前希腊社会的一幅 全景图,部落联盟、战争目的在贵族掠夺 俘虏为奴、瓜分战利品。

《荷马史诗》赏析

《荷马史诗》赏析

整理课件
3
整理课件
4
整理课件
5
《奥德赛》
《奥德赛》叙述伊萨卡(Ithaca)国王奥德修 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 它集中描写的只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 的事情。奥德修斯受神明捉弄,归国途中在海 上漂流了十年,到处遭难,最后受诸神怜悯始 得归家。当奥德修斯流落异域时,伊萨卡及邻 国的贵族们欺其妻弱子幼。向其妻皮涅罗普求 婚,迫她改嫁,皮涅罗普用尽了各种方法拖延。 最后奥德修斯扮成乞丐归家,与其子杀尽求婚 者,恢复了他在伊萨卡的权力。
整理课件
14
思想反映
整理课件
15
• 在史诗中,我们还可看到以人为本思想的 反映,赞美人的智慧,嘲笑神的邪恶,赞 美、歌颂人间,蔑视上天,这种以人为本 的思想又常常是同歌颂民族贵族英雄主义 相结合的。恩格斯曾经指出,全部《伊利 亚特》是以阿客琉斯和阿伽门农争夺一个 女奴的纠纷为中心的。掠夺光荣,敢于掠 夺者才是英雄,这种思想倾向显然适合当 时奴隶主贵族的胃口。
就达到了成功的顶峰。你跟随着他攀登而上,即便达到了同样的
高度,也绝不会比他更高。哦,你的名字就叫但丁好了,而他的
名字却叫荷马。 ——(法)雨果

在荷马的作品里,每一个英雄都是许多性格特征充满生气的
总和,荷马戒不同的情景,把这种多方面的性格都揭示出来
了。 ——(德)黑格尔

那些不在乎阅读古人著作的人,永远也不会知道拉辛从荷马
整理课件
8
史诗特色
整理课件
9
音乐特色
• 荷马史诗采用六音步诗行,不用尾韵,但节奏感很强。 这种诗体显然是为朗诵或歌吟而创造出来的,在歌吟时, 大概还弹着琴来加强其节奏效果。由于这种叙事长诗是 由艺人说 唱,因此常常重复不少惯用的词句,甚至整 段重复,一字不改。有时有些形容词的重复使用,只是 为了音节上的需要,并不一定对本文意思有多少加强。 而许多重复词句的一再出现,象交响乐里一再出现的旋 律,又能给人一种更深的美的感受。这大概是由于古代 的某些艺术手法虽然比较简陋,但有经验的说故事的诗 人运用技巧非常纯熟,所以才能产生这种成功的效果。 使用比喻来加强气氛,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是荷 马史诗里一个突出的艺术手法。此外荷马史诗还善于用 简洁的手法描写,用寥寥数语,表达出很深的感情

超详细荷马史诗ppt课件

超详细荷马史诗ppt课件

的过程是从英雄到凡人的过
程。
精品课件
9
欧洲文明“史”和“诗” 的第一座里程碑
精品课件
10
一.古希腊文明与荷马史诗的问世
(1)时间顺序:
《荷马史诗》
公元前11世 纪到公元前 9世纪 古希腊
《神曲》
13世纪末14 世纪初 欧洲中世纪
《哈姆雷特》
16世纪到17世 纪 文艺复兴时期
《浮士德》
18世纪中叶到 19世纪初 资本主义社会
《荷马史诗》中讲述了大量古 希腊神话故事,在荷马的笔下, 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各有个性 和魅力,各有自己的悲欢和曲 折。他们聚集在一起,受治于 神王宙斯,但也富有反抗精神, 对生活有执着的追求。
精品课件
27

三、荷马史诗的
社会价值与文化内涵
1、父系氏族社会 2、社会大分工 3、物物交换
精品课件
4、军事民主制 5、家奴制阶段 6、一夫一妻制
迈锡尼文明
希腊人从氏族公 社向奴隶制社会 的过渡形态。
(荷马时代 / 英雄时代)
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
《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 《奥德赛》
而许多学者认为《荷马史诗》集古希腊口述文 学之大成,是古代希腊人的全民性创作。
精品课件
7
《伊利亚特》
争夺妇女
《伊利亚特》
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为核心
导火线
女俘被夺,愤怒罢战
精品课件
12
史 二、主题思想
• 1、历史意识 • 2、英雄史观 • 3、现实意义与人文主义萌芽 • 4、自由主义
精品课件
13
史 1.历史意识
在《荷马史诗》中,已经出现了古希腊人关于“历 史”的最初概念,而且在一些篇章中还出现了表示 “历史”概念的词语。尽管这个词语在史诗中使用 时的含义并不确定,但是它至少已经包括了这样的 意思,即:通过对目击者提供的证词进行调查、从 而获得事实真相。后来希腊语中的“历史”一词, 就是直接从这个含义上演变而来。

荷马史诗PPT课件

荷马史诗PPT课件
阿基琉斯受辱后,愤 而退出战场,希腊军 方面连连失利,一直 退到海岸边,也抵挡 不住特洛伊主将赫克 托耳的猛烈攻势,情 况万分紧急,阿伽门 农请求和解,却遭到 拒绝。
他的同情心
阿基琉斯对自己父亲的 同情转移到这位承受丧子 之痛的老人身上:“你也 一样,老人家;我们听说, 你也有过兴盛的时 候,……上天的神祗给你 来这场灾难” 阿基琉斯先是握着老人的 手,把他推开,动作且如 荷马所说“轻轻的”。他 落泪了,不是为普里阿莫 斯,而是为自己年迈的父 亲——他很快将像普里阿 莫斯一样失去自己的儿子。
9天过去了,特洛伊老国王普里阿摩斯在神使的保护 下,来到阿基琉斯的营中哀求他归还儿子的尸体。 阿基琉斯被感动,将尸体交还了他。10天后,特洛伊 人悲痛地埋葬了赫克托耳。
人物塑造
《伊利亚特》描写特洛伊战争场景,塑造了希腊英 雄阿基琉斯和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这两个既具有氏 族贵族英雄品格又具有鲜明个性的形象。
宙斯醒来,明白是赫拉的诡计,便禁止众神帮助希腊人。 特洛伊人再次反击,最后打到了希腊人的船边,放火烧 起船来。这时阿基琉斯还在和阿伽门农赌气,不肯出战 ,他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眼见希腊人将要全军覆没,感 到十分痛心,在劝告阿基琉斯出战未果的情况下,借了 阿基琉斯的铠甲出战。特洛伊人误以为他是阿基琉斯, 失去战斗勇气,帕特洛克罗斯穷追特洛伊人,但他忘记 了不能冲出营寨的告诫,在特洛伊城下被赫克托耳杀死 。好友的死使阿喀琉斯非常悲痛和懊悔,他决定与阿伽 门农和解,重上战场,替好友报仇。
阿基琉斯身披匠神赫维 斯托斯连夜为他赶制的 铠甲出战,他像战神一 般向赫克托耳扑过来, 赫克托耳转身逃走。阿 喀琉斯绕城追逐,像迅 捷的山鹰在天空盘旋着 追逐一只胆小的鸽子, 一路尖叫着紧紧跟随 ……最后,在雅典娜的 帮助下,阿基琉斯长矛 一挥,正中赫克托耳的 颈项。阿基琉斯剥下赫 克托耳身上的铠甲,把 尸体拖在战车后面,飞 驰回营。

荷马史诗讲解PPT课件

荷马史诗讲解PPT课件

常的“机会”。
以《伊利亚特》为例
谈古代天命观与现代自由意志

• 荷马史诗第二部
《奥德赛》
(意为“奥德修斯 的故事”) 全篇12000行; 将长达10年的奥德 修斯回家的漂泊之 路浓缩在最后一年 中的40天之内; 通过奥德修斯的遭 难和妻子佩涅罗普 拖延求婚为线索, 将史诗串联起来。
奥德修斯
伊萨卡的国王,攻陷特洛伊后从海上归国,一路受神明捉 弄,在海上漂流十年,到处遭难,最后受诸神怜悯始得归 家。
他这样的祈祷,福波斯·阿波罗听到了。 肩上挂着弯弓和箭袋,从奥林卑斯山峰上, 怒气冲冲地
直奔而下。 天神气愤地进行着,箭头在肩上琅琅作响, 他的降临有
如黑夜覆盖了大地。 他立即坐在远离海船的地方射出一支飞箭,
银弓的放弦声使人胆颤心惊, 他先射强壮的骡子和飞跑的狗, 又把利箭射向人群。 焚尸的烈火经久不灭,柴草烧掉一层又一层。
连续九天,天神把利箭射向军队, 直到第十天,阿基琉斯召集众将士开会, ………… ”
• 阿基琉斯的愤怒之由?

• 英雄的出身:
• 希腊神话中,英雄或壮士是神的后裔,天之骄子,具备凡 人所羡慕的一切。
• 阿基琉斯是阿开亚人中的俊杰,出身高贵,人人都有显赫 门第,可资夸耀的家族,相貌俊美,鹤立鸡群于芸芸众生 之中。
荷马笔下的英雄无不带着古希腊单纯热烈的气息,无 论是为瞬息而生的阿基琉斯,还是顾全大局、抛妻别 子的赫克托耳,他们的生命早已注定一死,他们的命 运在荷马笔下像花朵一样绽放,单纯却又丰富,热烈 而又安详。
拓展思考:
歌德论及古代因素和现代因素时曾作这样的区分: “古代诗篇中占着统治地位的是天命与完成之间的不 协调,近代诗篇中则是愿望与完成之间的不协调。”— —歌德,“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评论汇编》 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征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投射,想象力是人 类生命不可或缺的:诗意与创造,许多“新事物” 都离不开想象。想象力意味着创造力。有了想象 与记忆的联合,人类可以在思想中先于实践创造 出另一个世界(与现实不同但又有联系的“象征 世界”)。
15
A. 这个世界可能“令人胆寒”(促进人反 向思考的一种心理状态)。如鬼,现实中不存在 却存于意识中,这种“莫须有”的东西,最易影 响人的心理进而影响实践行为,“我们怕的不是 现时之鬼而是心里之鬼”(当然,鬼也有好的, 如蒲松龄的描绘)。类似的还有神、地狱、炼狱、 阴间等对人的威慑。
• 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 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6
一、古希腊:西方文学的发源地
• 神话——荷马史诗——悲喜剧(上古时期文学, 历时约1000年,自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146 年希腊为罗马所吞并)
• 神话:古希腊最早的文学是神话。 • 天神——宙斯;争吵女神——埃里斯;海神——
西方文学名著赏析
讲授:胡祥鸿
1
文秘专业学生要学会赏析西方文学作品
• 任何民族、任何时代的文学,都是全人类共同的 精神财富。
• 在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里,文学是一种十分活跃 敏感而又内涵丰富的重要的文化形态,在国家与 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扮演着“形象大使” 的角色。以开放的心态,批判性地借鉴和吸取异 域优秀文化,是唯一明智的选择。
12
文学与感觉
• 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来看,五官感觉并不 是孤立起作用,而是交互感知信息
• 交互感知信息能让人更愉快,让人有愉悦 感的事物即为美的事物
• 文学语言能更有效唤起人的感觉。 • 更多情况下,文学语言促成的是多种感觉
的沟通错位,即所谓通感 • 文学的联觉性比其他艺术更明显
13
五官感觉的呼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7
对于“荷马史诗”,我们更应该关心其被创 造出的“诗意的世界”,就是“荷马的世界”: • 悬念与非悬念的诗意魅力 • 人(现世界)与神(象征界)的共舞空间 • 在文学文化中的经典化尝试 • 诗意的产生:穿越历史与现实、古与今、物质与 意识等
• 西方文学是除东方文学之外的全部世界文学作品 的精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有助于使我们,尤其是文秘专业的学 生成为一个头脑敏锐、胸怀开阔、情感丰富、情 操高尚、知识渊博、文化品位高的人。
2
要学会赏析西方文学名著
• 西方文学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没有人能够读完 所有作品。即使是专家,穷毕生精力,也不能遍 览其中万一。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读名著,读经 典。
• 纵向:中医认为,五官与内脏与一定的对应联系。 黄帝内经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 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 肾之官也。”
• 横向:分布各有其位,功能各有其主,又相互配 合,相互补充,相互支撑
14
作为盲人,也许其意识世界更富有诗意。一 方面,由于其正常感觉对视觉缺陷的特殊补偿, 更利于其记忆;另一方面,其与现实世界的视觉 隔膜更利于其对世界的加工和改造(关于历史与 现实的记忆),这种加工和改造当然需要“主观 化的想象乃至幻想”给以充实,对于人类,这将 是更美好的“象征世界”。
波塞冬;火神——赫淮斯托斯;太阳神——阿波 罗;月亮神——阿尔忒弥斯;爱神——阿佛洛狄 忒;智慧女神、雅典城守护神——雅典娜;酒神、 狂饮欢乐之神——狄俄倪索斯;战神——阿瑞司
7
二、古希腊悲喜剧
• 公元前5世纪是古希腊悲剧的繁荣时期 • 悲剧大多取材于神话。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
斯(古希腊悲剧的奠基人,被恩格斯称为“悲剧 之父”,代表作品是《被缚的普罗米斯》)、索 福克勒斯(代表作品是《俄狄浦斯王》)、欧里 庇得斯(《美狄亚》) • 介绍有关悲剧的故事梗概 • 喜剧取材于现实生活。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 当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 国在东方出现时,欧洲产生了以古希腊为中心的 爱琴文明。
• 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东北部,特殊的地 理位置使他们主要靠海上经商、做海盗或在海外 开辟殖民地以求生存。
• 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史称“英雄时代”, 又称“荷马时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 诗。
盲人与常人相比,通过触觉等感官储存与记 忆信息是有优势的。古人认为,盲人的记忆力非 常惊人。现代生理学与心理学也表明,盲人的其 他感觉器官会对其视觉缺陷构成补偿,尤其是盲 人的记忆更持久。
感觉:五官直接接收外界信息的功能。五 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马 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眼:视觉;耳:听觉;舌:味觉;鼻:嗅觉;肤: 触觉
• 要掌握作家生平,了解作品内容梗概,特别是要 在课后阅读作品,直接到作品的字里行间去寻找 真意。注意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理解、分析作品 的能力。
3
阅读教材“绪论”部分
• 了解西方文学的发展脉络,初步接触西方文学名 著,掌握西方文学史最基本的知识框架。
4
荷马与“荷马史诗”
第一讲
5
一、古希腊:西方文学的发源地
16
B. 这个世界也可能是人对美好世界(幸福 世界)的向往。人类一直处于一种不完满的状态 之中,历史与现实的不如意更易激发这类期待。 因此,人可以在想象中构建一种生存的理想状态。 一次心灵的愉悦,进而影响行为实践,往好的方 面想,往好的方面行动(所谓“思想能走多远, 你就能走多远”。)总之,基于现实的象征寄予 的是人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考量,寄托的是 “幸福美好的寻找”。
8
三、关于荷马
• 荷马:行吟歌手。留下了两部情节完整、 风格统一的史诗:《伊利亚特》、《奥德 赛》。均以特洛亚战争为题材,前者写战 争本身;后者则写希腊英雄俄底修斯战后 的经历。
9
三、关于荷马
• 是否有其人(对读者 并非最重要)
• 荷马的形象:盲人 A.古希腊一个文化符号 B.作为盲人的形象解读 C.荷马的想象 D.荷马的世界
10
是否真有荷马,对读者并非最重要的。重要的 是,关于一个民族的生存与记忆被赋予了一个代 表。荷马是一个文化符号,就像上帝是世界的创 造者作为想象的产物一样;重要的是,世界需要 这么一个“创造者”。关于民族生存、历史,也 要一个“创造者”,因此,荷马可说是“被诗人” 的一个“民族代表”。
11
作为盲人的荷马形象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