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女性骨盆的测量及记忆口诀--一篇文章突破考点
骨盆测量及记忆口诀

12.5~ 13cm,此值减去 1.5~ 2.0cm 为骨盘入
口的前后径长度,称真结合径,正常值 11cm 。(对角径不等于真结合径)
骶岬上缘 坐骨棘间径 是两坐骨棘之间的距离 10cm
骨盆入口平面
入口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上缘,两侧是髂(髂骨)耻(耻骨)缘,后方是骶岬上
缘。
入口前后径 是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
7 骶耻外径: 20 或减 2,即 18- 20 厘米。
8 坐骨结节结径: 8(或 9)加半拉。 8+ 0.5= 8.5, 9+ 0.5= 9.5。即 8.5-9.5 厘
米。
9 耻骨弓角是 90 度,小于 80 度为不正常(说小于 8 是为了歌诀顺口,因为耻骨 弓角不可能是 8 度)。
10 真结合径为 11 厘米,这个数字再加上 1 指(约 1.5-2 厘米),就变成 12.5-
11CM
入口横径 是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 13cm
入口斜径 是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 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
为右斜径 12.75cm
中骨盆的平面
中骨盆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下方,中骨盆两侧是坐骨棘,后方是骶骨下端,是最狭窄平面, 所以最重要(具有产科临床意义)直接影响胎头内旋转。有两条经线
6cm ,就是前三
角形的高
出口后矢状径 : 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 8~ 9cm,就是后三角形的高。 出口横
径+后矢状径> 15cm,表明骨盆出口无明显狭窄,一般大小的胎头可利用后三角形经阴道娩
出。
骨盆本来分真假,耻骨髂耻骶岬上。 女盆入口横径长,再加弓宽称扁平。 横径三短类人猿,三角弓高窄男型。 棘间为 10 上下 1,上记前后中下横。 出口横径若稍短,加上后矢大 15。 髂棘 20 加 3、 6,髂嵴 20 加 5、 8, 骶耻 20 或减 2。 结节 8、9 加半拉。 耻骨弓角是 90,不正常时小于 8, 真结合径常 11,增长一指( 1.5-2 厘米)角对了(角对了,即对角径) 。 漏斗骨盆入口好,中盆出口都小啦。 骨盆倾斜乘以 3,不多不少 180。
医考速记妇产科的口诀

医考速记妇产科的口诀很多参加医考的同学都在说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记了也记不住,你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吗?下面由店铺给你带来关于医考速记妇产科的口诀,希望对你有帮助!医考速记妇产科的口诀1.妊娠子宫大小三月联合上二三、脐耻脐下脐上一、脐三脐突剑下二从孕期3月末开始,每月测一次(12 16 20 24 28 32 36 40周)从耻骨联合上2-3横指开始,每次增加两横指。
三月联合上二三(12周耻骨联合上2-3横指) 脐耻(16)脐下(20)脐上一(24) 脐三(28)脐突(32)剑下二(36)脐耻——16周末脐耻之间脐下——20周末脐下1横指 18(15.3~21.4)cm脐上1——24周末脐上1横指 24(22.0~25.1)cm脐3——28周末脐上3横指 26(22.4~29.0)cm脐突——32周末脐与剑突之间39(25.3~32.)cm剑下2——36周末剑突下2横指32(29.8~34.5)cm医考速记妇产科的口诀2.妊娠期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糖值歌诀:56、103,86、670其正常上限:空腹 5.6mmol/L,1小时10.3mmol/L,2小时8.6mmol/L,3小时6.70mmol/L医考速记妇产科的口诀3.宫颈癌的临床分期I期宫颈累A1深度3,A2深度5,B1直径4Ⅱ期未达盆,阴上来受累,B期旁侵润IIa期:病变侵犯阴道上1/3IIb期:病变侵犯至宫旁Ⅲ期肾盆累,III B达盆壁IIIa期病灶累计下1/3阴道IIIb期病变扩展至盆壁或(和)肾积水,B期达盆壁Ⅳ期肠受累,B期远转移IVa期病变扩展至膀胱,直肠黏膜或超出真骨盆外IVb期病变扩展至骨盆以外如腹部,肝脏,肠道,肺,骨等0期原位癌 (不侵犯基底膜)1期癌灶局限于宫颈(包括累及宫体) I期宫颈累I A 肉眼未见癌灶,仅在显微镜下可见侵润癌I A1 间质侵润深度《3mm,宽度《7mm A1深度3I A2 间质侵润深度>3mm至《5mm,宽度《7mm A2深度5I B 临床可见癌灶局限于宫颈,或显微镜下可见病变>IA2I B1 临床可见癌灶最大直径《100px B1直径100px 4.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医考速记妇产科的口诀4.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I期宫体累小半是B期II期宫颈累 IIA腺IIB质累III期局部转浆膜附件A 扩散阴道B 腹腔腹主CIV期远处移I 期肿瘤局限于宫体 I期宫体累I A 肿瘤局限于子宫内膜I B 肿瘤侵润深度《1/2肌层小半是B期医考速记妇产科的口诀5.妊娠周数歌歌诀:12耻上2-3,16脐耻间。
骨盆测量及记忆口诀

骨盆髂脊髂前上棘耻骨结节骶骨耻骨联合髂棘间径: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23~26cm髂嵴间径: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骶耻外径: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18~20cm坐骨结节间径又称出口横径,两个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8.5~9.5cm出口后矢状径是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8~9cm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不正常对角径是骶岬上缘中点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12.5~13cm,此值减去1.5~2.0cm为骨盘入坐骨棘间径是两坐骨棘之间的距离10cm骨盆入口平面入口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上缘,两侧是髂(髂骨)耻(耻骨)缘,后方是骶岬上缘。
入口前后径是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11CM入口横径是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13cm入口斜径是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12.75cm中骨盆的平面中骨盆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下方,中骨盆两侧是坐骨棘,后方是骶骨下端,是最狭窄平面,所以最重要(具有产科临床意义)直接影响胎头内旋转。
有两条经线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平均11.5cm中骨盆横径:即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盆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机制关系密切。
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中骨盆平面呈前后径长左右径短的椭圆形出口出口平面由2个三角形组成,公用一个底边,不在一个平面,两平面向上成角,此平面有四条径线。
(蓝色虚线就是后三角)前三角平面顶端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是左右耻骨降支(耻骨弓),底边坐骨结节间径后三角平面顶端是骶尾关节,两边骶结节韧带,底边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跟对角经差不多。
正常值11.5cm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6cm ,就是前三角形的高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8~9cm,就是后三角形的高。
妇产科主治医师基础巩固:骨盆

妇产科主治医师基础巩固:骨盆2017妇产科主治医师基础巩固:骨盆复习的好处在于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可以加深对原有知识的记忆,店铺准备了2017妇产科主治医师基础巩固:骨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第一节骨盆骨盆:骶骨(sacrum)尾骨(coccyx)髋骨(coxae):髂骨(ilium)、坐骨(ischium)、耻骨(pubis)一、骨盆的类型:分四种类型(一)女型(gynecoid type):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前后径,耻骨弓较宽,两侧坐骨棘间径≥10cm。
最常见,为女性正常骨盆。
(二)扁平型(platypelloid type):入口前后径短而横径长,呈扁椭圆形。
骶骨直向后翘或深弧形,骨盆浅,较常见。
(三)类人猿型(anthropoid type):入口呈长椭圆形,入口、中骨盆和出口横径均较短,前后径长。
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较突出,骶骨向后倾斜,故骨盆前部较窄而后部较宽。
骶骨较直,骨盆深。
较少见。
(四)男型(android type):骨盆入口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出口后矢状径较短。
骨盆呈漏斗形,常造成难产。
临床上所见多混合型骨盆。
骨盆的形态、大小与种族差异以及生长发育还受遗传、营养和激素的影响。
二、骨盆平面和径线(一)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前:耻骨联合上缘两侧:髂耻缘后:骶岬上缘4条径线。
(1)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cm。
(2)入口横径:两侧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正常值平均13cm。
(3)入口斜径: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斜径,正常平均12.75cm。
左右各一。
(二)中骨盆平面为骨盆最小平面。
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骨下端。
2条径线。
(1)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5cm。
(2)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
骨盆测量及记忆口诀

骨盆测量及记忆口诀骨盆是人体的重要部位之一,由多个骨骼组成,包括髂骨、耻骨、坐骨和骶骨。
测量骨盆大小和形状的指标包括髂棘间径、髂嵴间径、骶耻外径、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后矢状径和耻骨弓角度等。
其中,骶岬上缘、坐骨棘间径和骨盆入口平面是骨盆的重要结构。
骨盆入口平面是骨盆的最大横截面,呈椭圆形,由耻骨联合上缘、髂骨和耻骨组成。
测量骨盆入口平面的指标包括前后径、横径和斜径等。
中骨盆平面是骨盆中最狭窄的平面,直接影响胎头内旋转,测量指标包括前后径和横径。
出口平面由两个三角形组成,测量指标包括前后径、前矢状径和后矢状径等。
这些指标对于分娩机制和产科临床意义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骨盆的大小和形状对于分娩过程和胎儿的顺利娩出非常重要。
因此,对于孕妇和产科医生来说,了解骨盆的结构和相关指标是非常必要的。
女性骨盆入口的横径较长,加上弓宽后呈扁平形状。
其中,类人猿型的骨盆入口横径较短,三角弓较高且较窄,男型的骨盆入口呈三角形,耻骨弓较窄,坐骨切迹呈高弓型。
骨盆的棘间径线有三条,其中坐骨棘间径为10,入口前后径为11,骨盆出口横径为9.骨盆倾斜角度为180度。
骨盆外测量中,髂棘间径为23-26厘米,髂嵴间径为25-28厘米,骶耻外径为18-20厘米,坐骨结节结径为8.5-9.5厘米。
正常耻骨弓角度为90度,小于80度为不正常。
真结合径为11厘米,加上1指后为12.5-13厘米,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到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
骨盆有不同的形状,其中一种是漏斗型骨盆。
这种骨盆的入口径线是正常的,但中骨盆和骨盆出口平面都比较小。
改写:骨盆的形状有多种,其中一种是漏斗型骨盆。
它的入口径线正常,但中骨盆和骨盆出口平面较小。
22腰椎侧弯:脊柱出现侧弯,导致腰部向一侧凸起,另一侧凹陷。
常见于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女性多于男性。
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
腰椎侧弯是一种脊柱异常,导致腰部向一侧凸起,另一侧凹陷。
这种情况常见于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
(完整word版)妇产科各个径线记忆口诀

妇产科难记的一些数据歌诀
一:各个经线的记忆口诀
入门要发财
出门责罚我
家中实在好
对门要爱我
见你我生儿
解释:入(入口前后径)门要发(18cm)财
出(出口横径)门责罚我(8.5cm)
家中(中骨盆横径)实(10cm)在好
对(对角径)门要爱我(12.5cm)
见你我(减去1.5)要爱(谐音2,真结合径为11cm,1+1=2)
①入口前后径为骨盆入口最有意义,有两个骨头,一个是耻骨联合上缘,一个是骶髂上缘。
耻骨联合上缘与骶髂上缘的距离就是入口前后径。
②两个坐骨棘之间的距离为中骨盆横径
③两个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为出口横径,如果它小了,还要测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如果它比较大也可以。
(2)5条线:
①骶耻外径就是上面说的入口前后径,正常值18~20cm对角径:正常值12.5~13cm,减去1.5~2cm就是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称真结合径,正常值11cm。
(1+1=2)
②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就是上面说的中骨盆横径),正常值10cm
③坐骨结节间径:就是上面说的出口横径,正常值8.5~9.5cm。
如果小了不要紧,还可以测出口后矢状径
④出口后矢状径与坐骨结节间径值之和>15cm,说明胎儿也能出来。
<13cm那就真不出来了。
二:子宫增大子宫测量,不同妊娠周数的宫底高度及子宫长度
手测宫底高度记忆歌诀:三月联合上二三
四耻五下六上一
七三八剑九下二
十月正在脐剑间
耻上子宫长度记忆歌诀:我(五月开始)是怕(18cm)死(24cm)溜(26cm)走(29cm)两(32cm)三(33cm)回。
骨盆测量及记忆口诀

骨盆测量及记忆口诀骨盆髂脊髂前上棘耻骨结节骶骨耻骨联合髂棘间径: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23~26cm髂嵴间径: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骶耻外径: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 18~20cm坐骨结节间径又称出口横径,两个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8.5~9.5cm出口后矢状径是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 8~9cm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不正常对角径是骶岬上缘中点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 12.5~13cm ,此值减去1.5~2.0cm 为骨盘入口的前后径长度,称真结合径,正常值11cm 。
(对角径不等于真结合径)骶岬上缘坐骨棘间径是两坐骨棘之间的距离 10cm骨盆入口平面入口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上缘,两侧是髂(髂骨)耻(耻骨)缘,后方是骶岬上缘。
入口前后径是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11CM入口横径是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13cm入口斜径是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12.75cm中骨盆的平面中骨盆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下方,中骨盆两侧是坐骨棘,后方是骶骨下端,是最狭窄平面,所以最重要(具有产科临床意义)直接影响胎头内旋转。
有两条经线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平均11.5cm中骨盆横径:即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盆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机制关系密切。
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中骨盆平面呈前后径长左右径短的椭圆形出口出口平面由2个三角形组成,公用一个底边,不在一个平面,两平面向上成角,此平面有四条径线。
(蓝色虚线就是后三角)前三角平面顶端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是左右耻骨降支(耻骨弓),底边坐骨结节间径后三角平面顶端是骶尾关节,两边骶结节韧带,底边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跟对角经差不多。
骨盆测量记忆口诀

骨盆髂脊髂前上棘耻骨结节骶骨耻骨联合髂棘间径: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23~26cm髂嵴间径: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骶耻外径: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18~20cm坐骨结节间径又称出口横径,两个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8.5~9.5cm出口后矢状径是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8~9cm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不正常对角径是骶岬上缘中点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12.5~13cm,此值减去1.5~2.0cm为骨盘入口的前后径长度,称真结合径,正常值11cm。
(对角径不等于真结合径)骶岬上缘骨盆入口平面入口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上缘,两侧是髂(髂骨)耻(耻骨)缘,后方是骶岬上缘。
入口前后径是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11CM入口横径是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13cm入口斜径是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12.75cm中骨盆的平面中骨盆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下方,中骨盆两侧是坐骨棘,后方是骶骨下端,是最狭窄平面,所以最重要(具有产科临床意义)直接影响胎头内旋转。
有两条经线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平均11.5cm中骨盆横径:即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盆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机制关系密切。
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中骨盆平面呈前后径长左右径短的椭圆形出口出口平面由2个三角形组成,公用一个底边,不在一个平面,两平面向上成角,此平面有四条径线。
(蓝色虚线就是后三角)前三角平面顶端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是左右耻骨降支(耻骨弓),底边坐骨结节间径后三角平面顶端是骶尾关节,两边骶结节韧带,底边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跟对角经差不多。
正常值11.5cm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6cm ,就是前三角形的高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8~9cm,就是后三角形的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盆
髂前上棘髂脊
耻骨结节骶骨
耻骨联
合
骶耻外径:测量第5 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18~20cm
出口后矢状径是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8~9cm
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不正常
对角径是骶岬上缘中点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12.5~13cm,此值减去1.5~2.0cm 为骨盘入
口的前后径长度,称真结合径,正常值11cm 。
(对角径不等于真结合径)
骶岬上缘
坐骨棘间径是两坐骨棘之间的距离10cm
骨盆入口平面
入口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上缘,两侧是髂(髂骨)耻(耻骨)缘,后方是骶岬上缘。
入口前后径是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11CM
入口横径是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13cm
入口斜径是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12.75cm
中骨盆的平面
中骨盆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下方,中骨盆两侧是坐骨棘,后方是骶骨下端,是最狭窄平面,
所以最重要(具有产科临床意义)直接影响胎头内旋转。
有两条经线
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平均
11.5cm
中骨盆横径:即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
盆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机制关系密切。
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中骨盆平面呈前后径长左右径短的椭圆形
出口
出口平面由2 个三角形组成,公用一个底边,不在一个平面,两平面向上成角,此平面有四条径线。
(蓝色虚线就是后三角)前三角平面顶端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是左右耻骨降支(耻骨弓),底边坐骨结节间径后三角平面顶端是骶尾关节,两边骶结节韧带,底边坐骨结节间径
出口前后径- 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跟对角经差不多。
正常值11.5cm
出口前矢状径- 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6cm ,就是前三
角形的高
出口后矢状径: 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8~9cm,就是后三角形的高。
出口横径+后矢状径>15cm,表明骨盆出口无明显狭窄,一般大小的胎头可利用后三角形经阴道娩出。
骨盆本来分真假,耻骨髂耻骶岬上。
女盆入口横径长,再加弓宽称扁平。
横径三短类人猿,三角弓高窄男型。
棘间为10 上下1,上记前后中下横。
出口横径若稍短,加上后矢大15。
髂棘20 加3、6,髂嵴20 加5、8,骶耻20 或减2。
结节8、9 加半拉。
耻骨弓角是90,不正常时小于8,
真结合径常11,增长一指(1.5-2 厘米)角对了(角对了,即对角径)。
漏斗骨盆入口好,中盆出口都小啦。
骨盆倾斜乘以3,不多不少180。
注解:
1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连线为界将骨盆分为真骨盆和假骨盆。
(记住:真假骨盆分界用耻骨联合上缘,而对角径用的是耻骨联合下缘)
2骨盆分女型、扁平型、类人猿型、男型等4 类。
女型:入口横径较长,耻骨弓(较)宽,呈横椭圆形。
扁平型:在女型的基础上,横径长,耻骨弓宽,呈扁椭圆形。
类人猿型:三条横径均短(骨盆入口、中骨盆、骨盆出口横径均短于前后径)。
男型:男型者最少见,往往造成难产,入口呈三角形,耻骨弓较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型。
3棘间为10 上下1,上记前后中下横:骨产道有三条重要的径线,我们先记坐骨棘间径10,坐骨棘间径就是中骨盆横径。
在中骨盆的上面是入口前后径11(记住啊,先记中骨盆10,入口在中骨盆的上面,因此加1,10+1=11。
出口在中骨盆的下面,就减1,10-1=9,那么出口横径(即坐骨结节间径)就是9)记正常径线的时候,上口(骨盆入口)记前后径,中骨盆及下面的骨盆出口记横径。
为什么呢?因为正常骨盆上口前后径短,中骨盆及骨盆出口以横径为短。
而我们只记最短的径线。
4如果出口横径稍短,出口横径加上后矢状径大于15 厘米时也可正常产。
上面说的是骨产道,下面我们来看骨盆外测量:
5髂棘间径:20 加3 或6,即23-26 厘米。
6髂嵴间径:20 加5 或8,即25-28 厘米。
7骶耻外径:20 或减2,即18-20 厘米。
8坐骨结节结径:8(或9)加半拉。
8+0.5=8.5,9+0.5=9.5。
即8.5-9.5 厘米。
9耻骨弓角是90 度,小于80 度为不正常(说小于8 是为了歌诀顺口,因为耻骨弓角不可能是8 度)。
10真结合径为11 厘米,这个数字再加上1 指(约1.5-2 厘米),就变成12.5-13,这是对角径。
角对了(哪个角呢,耻骨联合下缘是一个角,骶岬上缘中点是一个角。
这两个角之间的距离是对角径。
这里面有个上缘下缘容易记混,这样记:生孩子总是从耻骨联合下面出来,自然是耻骨联合下缘了)。
11 漏斗型骨盆:入口径线正常,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都小。
12 骨盆倾斜度指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水平面所成夹角,正常为60 度。
为了押韵,记成骨盆倾斜乘以3,不多不少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