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骨盆内、外测量.
实训骨盆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骨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骨盆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3. 掌握骨盆测量仪器的使用技巧。
4.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骨盆形态和结构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骨盆是人体的重要骨骼结构,对生殖、运动和支撑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骨盆测量是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和康复医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技能。
骨盆测量主要包括骨盆外测量和骨盆内测量。
骨盆外测量是通过测量骨盆的各个部位尺寸,了解骨盆的形态和大小。
常用的骨盆外测量指标有髂嵴间径、髂嵴间径、坐骨结节间径、耻骨弓角等。
骨盆内测量是通过测量骨盆内部的径线,了解骨盆内部的形态和大小。
常用的骨盆内测量指标有骨盆入口前后径、骨盆入口横径、骨盆入口斜径、骨盆出口前后径、骨盆出口横径等。
三、实验器材1. 骨盆模型2. 皮尺3. 骨盆测量尺4.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骨盆模型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确保模型处于正常生理状态。
2. 骨盆外测量:- 使用皮尺测量髂嵴间径:将皮尺的一端放在髂嵴最高点,另一端放在另一侧髂嵴最高点,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 使用皮尺测量髂嵴间径:将皮尺的一端放在髂嵴最高点,另一端放在另一侧髂嵴最高点,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 使用皮尺测量坐骨结节间径:将皮尺的一端放在一侧坐骨结节,另一端放在另一侧坐骨结节,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 使用皮尺测量耻骨弓角:将皮尺的一端放在耻骨联合,另一端放在耻骨结节,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3. 骨盆内测量:- 使用骨盆测量尺测量骨盆入口前后径:将骨盆测量尺的一端放在骨盆入口的前缘,另一端放在后缘,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 使用骨盆测量尺测量骨盆入口横径:将骨盆测量尺的一端放在骨盆入口的左侧,另一端放在右侧,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 使用骨盆测量尺测量骨盆入口斜径:将骨盆测量尺的一端放在骨盆入口的前缘,另一端放在后缘,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 使用骨盆测量尺测量骨盆出口前后径:将骨盆测量尺的一端放在骨盆出口的前缘,另一端放在后缘,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妇产科女性骨盆的测量及记忆口诀--一篇文章突破考点

骨盆髂脊髂前上棘耻骨结节骶骨耻骨联合骶耻外径: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18~20cm坐骨结节间径又称出口横径,两个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8.5~9.5cm出口后矢状径是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8~9cm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不正常对角径是骶岬上缘中点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12.5~13cm,此值减去1.5~2.0cm为骨盘入口的前后径长度,称真结合径,正常值11cm。
(对角径不等于真结合径)骶岬上缘坐骨棘间径是两坐骨棘之间的距离10cm骨盆入口平面入口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上缘,两侧是髂(髂骨)耻(耻骨)缘,后方是骶岬上缘。
入口前后径是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到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11CM入口横径是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13cm入口斜径是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12.75cm中骨盆的平面中骨盆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下方,中骨盆两侧是坐骨棘,后方是骶骨下端,是最狭窄平面,所以最重要(具有产科临床意义)直接影响胎头内旋转。
有两条经线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平均11.5cm中骨盆横径:即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盆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机制关系密切。
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中骨盆平面呈前后径长左右径短的椭圆形出口出口平面由2个三角形组成,公用一个底边,不在一个平面,两平面向上成角,此平面有四条径线。
(蓝色虚线就是后三角)前三角平面顶端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是左右耻骨降支(耻骨弓),底边坐骨结节间径后三角平面顶端是骶尾关节,两边骶结节韧带,底边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跟对角经差不多。
正常值11.5cm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6cm ,就是前三角形的高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8~9cm,就是后三角形的高。
实训骨盆外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骨盆外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 了解骨盆外测量的临床意义;3. 提高临床技能,为以后从事妇产科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三、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验对象实验组:女性志愿者5名对照组:无五、实验材料1. 骨盆模型;2. 皮尺;3. 骨盆测量尺;4. 记录表。
六、实验方法1. 实验组:将骨盆模型放置在实验台上,按照实验步骤进行骨盆外测量;2. 对照组:无实验操作。
实验步骤:1. 髂棘间径:将皮尺的一端放在骨盆模型的一侧髂棘上,另一端放在对侧髂棘上,测量两侧髂棘间的距离;2. 髂嵴间径:将皮尺的一端放在骨盆模型的一侧髂嵴上,另一端放在对侧髂嵴上,测量两侧髂嵴间的距离;3. 骶耻外径:将皮尺的一端放在骨盆模型的一侧骶骨上,另一端放在对侧耻骨上,测量骶骨至耻骨的距离;4. 坐骨结节间径:将皮尺的一端放在骨盆模型的一侧坐骨结节上,另一端放在对侧坐骨结节上,测量两侧坐骨结节间的距离;5. 耻骨弓角度:将皮尺的一端放在骨盆模型的一侧耻骨联合下缘,另一端放在对侧耻骨联合下缘,测量两侧耻骨联合下缘的角度。
七、实验结果实验组骨盆外测量结果如下:1. 髂棘间径:23cm;2. 髂嵴间径:26cm;3. 骶耻外径:19cm;4. 坐骨结节间径:9cm;5. 耻骨弓角度:88°。
八、实验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志愿者骨盆外测量结果基本符合正常范围;2. 骨盆外测量是判断骨盆大小和形状的重要方法,对于评估孕妇分娩方式具有重要意义;3.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骨盆外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了临床技能。
九、实验结论本次实训骨盆外测量实验成功完成了实验目的,实验结果基本符合正常范围,为以后从事妇产科工作打下了基础。
十、实验心得1. 骨盆外测量是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检查方法,对于评估孕妇分娩方式具有重要意义;2. 在进行骨盆外测量时,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3. 通过本次实验,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技能,为以后从事妇产科工作奠定了基础。
骨盆内外测量操作评分标准

骨盆内外测量操作评分标准骨盆内外测量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技术,用于评估和诊断与骨盆相关的疾病和损伤。
准确的测量操作对于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方法的不一致性,导致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存在差异。
骨盆内外测量操作评分标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统一的评分标准,以确保测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标准涵盖了骨盆内外测量的各个方面,包括测量方法、仪器使用、操作步骤、数据记录和结果解释等。
通过使用本评分标准,操作者可以了解和遵循规范化的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同时,该评分标准也可以用于培训新操作者,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
骨盆内外测量操作评分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促进临床工作中骨盆测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在接下来的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骨盆内外测量操作评分标准》所涵盖的内容和具体操作要求。
通过准确使用和理解本评分标准,我们相信可以为相关临床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本文档解释了《骨盆内外测量操作评分标准》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骨盆内外测量操作评分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骨盆内外测量操作质量的标准。
它旨在确保测量操作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该评分标准考虑了测量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评分标准和结果分析。
测量操作评分标准的基本概念包括:技术要求:评估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骨盆内外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的使用。
操作步骤:评估者需要按照事先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测量,包括正确的仰卧姿势、标定参考点和测量仪器的放置。
评分标准:评估者需要根据测量操作的准确性、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和结果分析的可靠性对操作进行评分。
结果分析:评估者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包括测量值的准确性、相对误差的计算和结果的解释说明。
骨盆内外测量操作评分标准的准确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测量操作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准备工作:在开始测量之前,确保骨盆测量仪器已准备好,并确保测量区域清洁和干燥。
骨盆内外测量的内容

骨盆内外测量的内容
骨盆内外测量是医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骨盆结构及相关问题。
通过测量骨盆的各项指标,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骨盆内外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骨盆外部的测量,主要是测量骨盆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指标。
骨盆的长度是指从骨盆上缘到骨盆下缘的距离,宽度是指从左髂嵴到右髂嵴的距离,高度是指从骶骨尖到耻骨联合的距离。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骨盆的大小及形状。
其次是骨盆内部的测量,主要是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观察骨盆内部的结构。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CT和MRI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骨盆内部的骨骼、肌肉、脂肪和器官等结构,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骨折、肿瘤、感染等问题。
骨盆内外测量还可以用于评估骨盆的功能状态。
例如,通过测量骨盆的运动范围和稳定性,可以评估患者的骨盆底肌肉功能,进而指导相关的康复治疗。
骨盆内外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骨盆的结构及功能情况。
通过这些测量指标,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这些测量方法的应用,能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和福祉。
妇产科骨盆测量操作流程

妇产科骨盆测量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妇产科骨盆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测操作,通过测量孕妇骨盆的大小和形状,帮助医生了解孕妇的生殖健康状况,为产程及分娩提供参考依据。
骨盆测量及骨产道汇总.

• IS:(23-26cm)
体位:伸腿仰卧位。 测量部位见图 IC:(25-28cm) 体位同上。 意义:二者可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的长度
• ☆EC:(18-20cm)
体位:左侧卧位,左腿屈曲,右腿伸直 测量部位:第五腰椎棘突下耻骨联合上缘 中点的距离。 意义:间接推算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1/2尺桡周 径:围绕右侧尺骨茎突测得的前臂下端周径)
为骨盆腔上口,呈椭圆形。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缘,后 方为骶岬上缘。
2、中骨盆平面
为骨盆最小平面,是中骨盆最狭窄的部分,呈前后径长的纵椭圆形, 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骨下端。 3、骨盆出口平面 为骨盆腔下口,由两个不在同一平面的三角形组成。其共同的底边为 坐骨结节间径。 前三角顶端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左右耻骨降支; 后三角顶端为骶尾关节,两侧左右为骶结节韧带。
谢谢!
• IT又称出口横径:8.5-9.5cm
体位:仰卧位,双手抱膝向腹部屈曲 测量部位:两坐骨结节内侧缘距离 意义:反应骨盆出口横径长度。若<8cm,加测出 口后矢状径
• 出口后矢状径:8-9cm
测量部位: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 离。 方法:肛查找到骶骨尖端 意义:此值不小能弥补IT稍小的情况,出口后 矢状径+IT≥15CM,表示骨盆出口狭窄不明显。
(1)入口前后径:即真结合径.其长短与胎 先露衔接关系密切。 (2)入口横径:左右髂耻缘最大的距离,正 常平均值为13cm。 (3)入口斜颈:骶髂关节至髂耻隆突间的距 离,左右各一。正常平均值为12.75cm。
(1)中骨盆前后径: (11.5cm)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骶骨下端的距离 经过坐骨棘连线中点。 (2)中骨盆横径: (10cm) 即两坐骨棘之间的距离,其长短与抬 头内旋转关系密切。
骨盆外测量的内容

骨盆外测量的内容骨盆外测量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骨盆的大小和形状。
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许多疾病和疾病,并且在妇科、产科、泌尿科等领域中经常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盆外测量的内容。
一、骨盆的解剖结构骨盆是人体下半部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髂骨、坐骨、耻骨和尾骨组成。
它分为两个部分:上部的小盆和下部的大盆。
小盆包含子宫、卵巢和阴道;大盆包含膀胱、直肠和直肠周围组织。
二、测量方法1. 骶前径(sacrococcygeal diameter)这是从尾骨到耻骨联合的距离。
在女性中,这个距离通常比男性长。
2. 髂嵴间径(intercristal diameter)这是从一个侧面到另一个侧面的最宽处测量两个上缘之间的距离。
这个距离通常在站立时进行测量。
3. 髂前上棘间径(interspinous diameter)这是从一个侧面到另一个侧面测量两个髂前上棘之间的距离。
这个距离通常在坐位时进行测量。
4. 骨盆入口宽度(pelvic inlet width)这是从一个侧面到另一个侧面测量骨盆入口最宽处的距离。
这个距离通常在腰部以下进行测量。
5. 骨盆出口宽度(pelvic outlet width)这是从一个侧面到另一个侧面测量骨盆出口最宽处的距离。
这个距离通常在坐位时进行测量。
三、临床应用1. 妇科和产科骨盆外测量在妇科和产科中经常使用,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许多问题,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脱垂等。
此外,在分娩过程中,医生可以使用骨盆外测量来确定孕妇是否适合顺产,或者是否需要剖腹产。
2. 泌尿科骨盆外测量也可以用于评估泌尿系统问题,如前列腺增生、尿失禁等。
通过测量骨盆的大小和形状,医生可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3. 骨科在骨科中,骨盆外测量可以用于评估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适应症。
通过测量患者的髂嵴间径和髂前上棘间径,医生可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手术。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骨盆外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测量时应使用标准的工具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坐骨棘间径 岬上缘中点
D 趾骨联合下缘至骶
E趾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
助理医师考试真题
2. 成年妇女骨盆倾斜度的正常值应是( C ) A50度 B 55度 C 60度 D 65度 E70度
助理医师考试真题
4. 测孕妇坐骨结节间颈7.5cm时,还应测 量(B)
A出口前矢状径 B 出口后矢状径 C 对角径 D 坐骨棘间径 E趾骨弓角度
助理医师考试真题
5.产妇骨盆的几条径线低于正常的是:( E ) A.髂棘间径24cm B.髂嵴间径27cm C.骶耻外径18cm D.坐骨棘间径10cm E.
坐骨结节间径7cm
助理医师考试真题
6.骨盆出口横径是 ( A ) A.坐骨结节前端内侧缘之间的距离 B.坐骨结节前端外侧缘之间的距离 C.坐骨结节中段外侧缘之间的距离 D.坐骨结节后端内侧缘之间的距离 E.坐骨结节后端外侧缘之间的距离
坐骨棘间径
??? 部位: 两坐骨棘间的距离
正常值: 约为l0cm
坐骨切迹宽度
?? 部位: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宽度;
意义:食指置于韧带上移动,若能容纳3横指为正常, 否则属中骨盆狭窄。
助理医师考试真题
1.对角径是指 ( D)
A骨盆入口平面的前后径 B 肿骨盆平 部位: 髂嵴外缘 正常值: 25~28cm
骨盆外测量
骨盆外测量----3.骶耻外径
体位: 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
??? 部位: 第五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
正常值: 18~20cm
骨盆外测量---- 4.出口横径
??? 体位: 仰卧位,两腿弯曲,双 手抱双膝 部位: 两坐骨结节内侧缘间距 正常值: 8.5~9.5cm
(二)骨盆的分界
– 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
线为界,分为假骨盆和真骨盆。
▲骨盆入口平面
1. 前后径 2.横 径 3.斜 径
11 cm 13cm 12.75cm
▲中骨盆平面
1. 前后径 11.5 cm 2. 横 径 10 cm
1.髂棘间径
体位: 伸腿仰卧位 部位: 髂前上棘外缘 正常值: 23~26cm
助理医师考试真题
9.关于骨盆出口,错误的是( B ) A.前三角的顶端为耻骨联合的下缘,两侧为耻 骨降支 B.后三角的顶端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棘韧带 C.坐骨结节间的距离为出口横径 D.耻骨联合下缘至骶骨尖端距离为出口前后径 E.骶骨尖端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的距离为出口 后矢状径
助理医师考试真题
7.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的角度 正常应为 ( C ) A50度 B 55度 C 60度 D 65度 E70度
助理医师考试真题
8.下列哪项骨盆径线数值不正常( B ) A.真结合径11cm B.对角径10cm C.坐骨结节间径9cm D.出口后矢状径9cm E.坐骨棘间径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