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中和反应 反应热的测定
中和热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有热量放出,可以通过实验测 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当1L1mol/L的稀盐酸跟 1L1 mol/L的NaOH溶液起中和反应时,能放出 57.3kJ的热量。
NaOH(aq)+HCI(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
如果用1L1mol/L的 KOH溶液中和 1L1mol/L 的HNO3溶液,也能放出57.3 kJ的热量。 KOH(aq)+HNO3(aq)=KNO3 (aq)+H2O(l) ΔH=-57.3 kJ/mol
[练习]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 1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 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 是 环形玻璃搅拌棒 。 减少实验过程中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的热量损失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偏小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不等 相等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 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 H2O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 )偏小 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用50 mL 0.50mol/L 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偏小
H+ (aq) + OH- (aq) = H2O(l) ΔH=
中和反应_反应热的测定(整理)

实验步骤
a、药品取用
用一个量筒最取50 mL 0.50 mol/L盐酸, 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 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 净。 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 的温度,记入下表。
b、酸碱混合
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迅速倒入量热计(注意不要 洒到外面)。立即盖上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 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c、 数据处理 d、 重复以上实验两次
否。因中和热是指酸与碱发生中和 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其 数值与反应物的量的多少无关,故所测 结果应基本和本次实验结果相同(若所 有操作都准确无误,且无热量损失,则 二者结果相同)。
[练习]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 1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 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 是 环形玻璃搅拌棒 。 减少实验过程中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的热量损失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偏小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不等 相等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 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 H2O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 )偏小 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用50 mL 0.50mol/L 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偏小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高中化学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编稿老师佘平平一校黄楠二校林卉审核王慧姝【考点精讲】1. 中和热的定义: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热量。
2. 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用品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2个量筒(50 mL)、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 mol·L-1盐酸、0.55 mol·L-1NaOH溶液。
(2)实验原理通过测定酸碱中和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来计算中和热的大小。
(3)实验步骤①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
然后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图所示(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②用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录并填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③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录并填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终止温度(t3)/℃温度差Δt=t3-t1+t22/℃HCl(t1)/℃NaOH(t2)/℃平均值(t1+t22)/℃1 2 3④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 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在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出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作为终止温度,记录并填入表格。
⑤重复实验三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的依据。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典例精析】例题1 某学生进行中和热测定,取用50 mL 0.50 mol·L -1的HCl 和50 mL 0.55 mol·L -1 的NaOH 溶液(密度都是1 g·cm -3)。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实验的原理,“量热器” 的组成以及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然后按实验 步骤进行分析和判断。 (1) 碎纸屑的作用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 失。 (2)重复实验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3) 不盖泡沫塑料板会损失部分热量,故所测 结果偏小。 (4)由中和热概念可知,中和热是以生成 1 mol 水为标准的,而与过量部分的酸碱无关。 (5)中所测温度2.9 ℃显然是错误的,代入计算
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上表。 5.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 依据。 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五、实验过程中的疑点、难点解析
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 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两杯口相平,可使盖板把杯口尽量盖严,从而 减少热量损失;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为了达到保温隔热、 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 2.温度计上的酸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 液能否倒入小烧杯?为什么?。 因为该温度计还要用来测碱液的温度,若不冲洗, 温度计上的酸会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使热量散失, 故要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不能倒入小烧杯,若 倒入,会使总溶液的质量增加,而导致实验结果误 差
3.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 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因为本实验的关键是测反应的反应热,若动作迟缓, 将会使热量损失而使误差增大。 4.实验中所用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为何不是1∶1而 是NaOH过量?若用HCl过量行吗?
为了保证0.50 mol/L的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采用 0.55 mol/L 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若使盐酸过量, 也是可以的。
1.(1)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能否用金属(不与酸 反应)质环形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2)实验中为何使用0.55 mol/L NaOH溶液而不 用0.50 mol/L的NaOH溶液? 答案: (1) 不能,因为金属易导热,会造成 热量损失,增大实验误差。 (2)保证0.50 mol/L的盐酸全部反应,提高实验 的精确度。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注意事项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注意事项一、引言中和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它是指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变化过程。
在中和反应中,反应热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可以用来评估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以及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从而了解该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并掌握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原理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可以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来间接计算。
实验中,需要将一定量的酸和碱溶液混合,使其发生中和反应,测量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并利用热容量公式计算反应热。
四、实验仪器和试剂1. 实验仪器:烧杯、温度计、计时器等。
2. 实验试剂:酸和碱溶液。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并按照实验要求配制好酸和碱溶液。
2. 使用烧杯分别量取一定量的酸和碱溶液,并记录其初始温度。
3. 将酸和碱溶液缓慢倒入同一个烧杯中,搅拌均匀。
4. 开始计时,并记录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
5. 当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趋于平缓时,停止计时,并记录最终温度。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要规范,注意安全。
在进行实验时,应佩戴实验室必备的防护用具,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2. 实验仪器和试剂要干净,避免杂质的干扰。
在使用烧杯等实验仪器前,应先进行清洗和干燥。
3. 酸和碱溶液的配制要准确,浓度要一致。
使用天平等仪器进行称量时,应注意准确读数,避免误差。
4. 在混合溶液时,要轻轻搅拌,避免剧烈搅拌产生的热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 记录温度变化时,要准确读数。
温度计应插入溶液中央,避免接触容器壁面,以免产生误差。
6. 在混合溶液温度变化趋于平缓时,应立即停止计时,并记录最终温度。
过长的实验时间可能导致温度变化不明显,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7. 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仪器和试剂清洗干净,放置在指定位置。
七、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根据实验记录的初始温度、最终温度和实验所使用的试剂浓度,可以计算出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中和热的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中和热的测定(如图)(1) 为了减少误差,必须确保热量尽可能少的损失;实验重复三次,取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计算依据。
(2) 为了保证酸、碱完全中和,常采用碱稍过量的方法。
(3) 测定原理: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浓硫酸与碱测定中和热时,因浓硫酸稀释要放热,故测定的中和热的数值偏大。
【练习】1. 100mL 1.0 mol·L-1盐酸与100mL1.0mol·L-1 NaOH溶液在图中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个仪器是。
(环形玻璃搅拌棒)(2) 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保温;减少试验过程中热量损失)(3)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反应热数值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 为使中和反应充分进行,实验时酸或碱的量应。
(使碱稍过量)(5) 实验中改用50mL 1.0 mol·L-1硝酸跟50mL1.0 mol·L-1 K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增大”或“减小”),所求中和热(填“相等”或“不相等”)。
(6)若将NaOH溶液改为用同浓度同体积的氨水,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测得每生成1mol 水时的反应热为(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做1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次,某同学为了省去清洗温度计的麻烦,建议实验时使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酸和碱的温度,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为什么?。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量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量定义: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mol 水时的反应热。
一、实验目的:测定强酸和强碱反应的反应热。
二、实验用品:大烧杯(500ml )、小烧杯(100ml )、温度计、量筒(50ml )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mol/L 盐酸 0.55mol/L NaOH 溶液 三、实验步骤:1、在大烧杯底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之口相平,然后再在大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
如图2、用一个量筒量取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50mol/L NaoH ,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 的温度记入下表。
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 一次(防止造成热量损失)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棒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好终止温度,记入表格中。
5、重复实验步骤2~4次。
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四、实验数据处理:2、计算反应热:Q=cm △tQ :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 :混合液的质量 c :混合液的比热溶△t :反应前的溶液的温度差五、实验分析:1、中和热和反应热的区别与联系。
2、若将50ml 0.5mol/L Hcl →50ml 0.5mol/L CH 3COOH ,所测得结果是否会有变化。
3、若改用100ml 0.5mol/L Hcl 和100ml 0.55mol/L NaOH ,中和热数据是否为上述实验结果2倍。
4、若用50ml 0.5mol/L Hcl 和100ml 0.55mol/L NaOH ,结果偏小,说明原因。
中和反应热测定

中和反应热测定
中和反应热是指在恒定压力下的酸碱中和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测定中和反应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热力学性质、计算反应焓变以及评估反应的热稳定性等。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热量计测量中和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反应物:准确称取酸和碱的量,使它们符合反应的化学计量比。
2) 混合反应物:将酸和碱混合在热量计容器中。
重要的是要保持实验条件恒定,例如保持温度和压力稳定。
3) 记录温度变化:开始测量前,记录热量计容器内的初始温度。
随后,观察并记录反应发生时温度的变化。
4) 计算反应热量:根据温度变化以及热量计容器中的热容量,可以计算出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减少热量损失,通常在热量计系统中使用双层壁的器皿,并保持封闭状态。
中和反应热的测定可以用于许多化学反应和热力学实验中,以了解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反应性质。
它对于研究热力学性质、反应速率和反应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碱进行计算,若实际量取时,多于 50 mL 或小于50mL 都会造成误差)。 2.温度计的读数有误。 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
4.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导致实验误差。 5.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而导
2.用一个量筒最取 50 mL 0.50 mol/L 盐酸,倒入小烧 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 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 50 mL 0.55 mol/L NaOH 溶液, 并用温度计测量 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 并把量筒中的 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 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 读取混合溶液的 最高温度 ,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上表。
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 NaOH溶液的温度,记
入下表。
? (4)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 环形和玻璃搅拌棒
,
放入小烧杯中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 NaOH 溶 液环形一玻次璃搅倒拌棒入 小 烧 杯 , 盖 好 盖最板高温,度用
5.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 平均值作为计算 依据。
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五、实验过程中的疑点、难点解析
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 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两杯口相平,可使盖板把杯口尽量盖严,从而 减少热量损失 ;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为了达到保温隔热、 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
? (2)有弱酸或弱碱参加的中和反应,其中和热 的数值都小于 57.3,这是因为反应时弱酸或弱 碱发生电离需要吸收热量。
?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热化学方程式中 的化学计量数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为整 数,也可以为分数,然后根据生成一定量水所 放出的热量进行分析和计算。
? 1 mol Ba(OH)2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 2 mol H2O,共放出热量114.6 kJ,则生成1 mol H2O 放出热量57.3 kJ,放热反应ΔH<0,故A、D错 误,B、C正确。
搅拌,使溶液充分反应 测量溶液的温度
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四、实验步骤
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 使放入的小 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 。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 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 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 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如图所示。(实验 装置图)
三、实验用仪器和药品
1、实验仪器: 大烧杯( 500 mL)、小烧杯( 100 mL) 温度计、量筒( 50 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 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 环形 玻璃搅拌棒 。
2、实验药品: 0.50 mol/L 盐酸、0.55 mol/L NaOH 溶液。
3、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致误差。 6.测了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而便立即去测碱的
温度,致使热量损失而引起误差。
? 中和热与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辨析
? (1)中和热指中和反应每生成 1 mol H2O时的反 应热,与强酸、强碱的类别无关。任何强酸强 碱稀溶液中和反应的 中和热 都为57.3kJ/mol。 但是不同的中和反应,其反应热可能不同。
? 试剂:0.50 mol/L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
? 【实验方案】 ? 1.实验步骤 ? (1)设计装置如图。
? (2)用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盐酸,倒 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 入下表。并将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的NaOH
? 答案: BC
? 1.实验方法解析
? 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用实验方法测得, 用来测量反应热的仪器称为“量热器”,测量 操作是:将反应器置于充满水的绝热容器中, 当反应放热时,其热量即传入水中,根据水的 质量、比热和水温的变化求出反应所放出的热 量。
? 2.实验过程体验
? 【实验用品】 仪器:大烧杯(500 mL)、小烧 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 mL)两个、泡沫 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 (中心有两 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2.计算方法: (强酸和强碱反应) Q=CmΔt
(1)其中 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 :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 :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2)因为m = V酸ρ酸+V碱ρ碱 、V酸=V碱 =50mL ; 而酸的浓度是 0.50 mol/L 、碱的浓度是 0.55mol/L ; 且ρ酸=ρ碱=1 g/cm 3 、C=4.18 J/ (g·℃)。 所以 Q = 0.418(t2-t1)kJ 。 (3)中和热计算公式:
2.温度计上的酸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 液能否倒入小烧杯?为什么? 。
因为该温度计还要用来测碱液的温度,若不冲洗, 温度计上的酸会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使热量散失, 故要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不能倒入小烧杯,若 倒入,会使总溶液的质量增加,而导致实验结果误 差
3.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 NaOH溶液一次倒入 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 1.中和热
? (1)概念: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碱发生中 和反应生成 1 mol H 2O时的反应热(即所放出 的热量)。
? (2)表示方法:H+(aq)+OH-(aq)===H2O(l) ΔH=-57.3 kJ/mol。
二、实验原理
1.反应原理: H+(aq) + OH -(aq)===H 2O(l);△H=-57.3kJ/mol
因为本实验的关键是测反应的反应热,若动作迟缓, 将会使热量损失而使误差增大。
4.实验中所用 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为何不是1∶1而 是NaOH过量?若用 HCl过量行吗?
为了保证 0.50 mol/L 的盐酸完全被 NaOH中和,采用 0.55 mol/L NaOH 溶液,使碱稍稍过量。若使盐酸过量, 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