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及土力学(02404)复习资料
自考全国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复习资料(自考02404)(终极完整

全国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复习资料(终极完整版)第一章岩石和地质构造一、地球的构造分为外部和内部两部分。
外部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部则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是岩石。
地幔与地壳的分界面为莫霍面,地幔占地球总质量的66%,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征,它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部分。
地核占地球总质量的32.5%,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征,可分为外部地核、过渡层和内部地核三层。
二、什么叫矿物质和岩石?说明几种主要的造岩矿物和岩石的种类?矿物: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单质和化合物,主要造岩矿物:白云母、角闪石、石英、白云石等。
岩石:是地壳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物质。
岩石有岩浆石、沉积石、变质石等。
何谓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岩石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状及相互结合的方式。
构造指矿物在岩石中的排列和充填方式所反映出的外貌特征。
三、试结合矿物的标本,阐述矿物主要的物理性质特征如颜色、光泽、解理、断口、结晶形态和硬度等的基本概念。
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白(日)光选择吸收的表现。
当矿物有选择地吸收其中某一或某些波长的光波时,则矿物就呈现剩余波长光波的混合色。
按其不同的成因可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
条痕色: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他排除了矿物因反射所造成的色差,以去掉假色,减弱他色,保存自色,使常见矿物的颜色更为固定,对于鉴别矿物具有实用意义。
透明度:是指矿物透光能力的大小,即光③线透过矿物的程度。
矿物的透明度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级。
光泽:矿物表面反光的的光亮程度称为光泽。
矿物的光泽按其反射强弱划分如下:①金属光泽;②非金属光泽。
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
各种矿物由于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的不同,常具有不同的硬度,这是鉴别矿物的一个重要特征。
解理与断口:矿物受到外力的作用(如敲打),其内部质点间的连接力被破坏,沿一定的方向形成一系列光滑的破裂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复习资料(自考02404)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岩石和地质构造一、什么叫矿物质和岩石?说明几种主要的造岩矿物和岩石的种类?矿物: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单质和化合物,主要造岩矿物:白云母、角闪石、石英、白云石等。
岩石:是地壳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物质。
岩石有岩浆石、沉积石、变质石等。
何谓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岩石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状及相互结合的方式。
构造指矿物在岩石中的排列和充填方式所反映出的外貌特征。
二、试结合矿物的标本,阐述矿物主要的物理性质特征如颜色、光泽、解理、断口、结晶形态和硬度等的基本概念。
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白(日)光选择吸收的表现。
当矿物有选择地吸收其中某一或某些波长的光波时,则矿物就呈现剩余波长光波的混合色。
按其不同的成因可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
条痕色: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他排除了矿物因反射所造成的色差,以去掉假色,减弱他色,保存自色,使常见矿物的颜色更为固定,对于鉴别矿物具有实用意义。
透明度:是指矿物透光能力的大小,即光③线透过矿物的程度。
矿物的透明度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级。
光泽:矿物表面反光的的光亮程度称为光泽。
矿物的光泽按其反射强弱划分如下:①金属光泽;②非金属光泽。
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
各种矿物由于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的不同,常具有不同的硬度,这是鉴别矿物的一个重要特征。
解理与断口:矿物受到外力的作用(如敲打),其内部质点间的连接力被破坏,沿一定的方向形成一系列光滑的破裂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所裂开的光滑破裂面称为解理面。
不具方向性的不规则断裂面,则称为断口。
解理是反映矿物质内部质点相互连接强弱的特征。
根据解理发生的完全程度,把解理分为如下几种:①极完全解理;②完全解理;③中等解理;④不完全解理。
三、试结合矿物的标本,阐述表观鉴别常见矿物的基本方法及几种主要矿物的特征。
鉴别方法:用显微镜观察法、化学分析法、专用仪器分析法、表观鉴别法。
全国自学考试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历年真题珍藏版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地质及土力学试题 课程代码:0240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震级是用来衡量( )A .地震大小的标准B .地面破坏轻重程度的标准C .地震影响范围的标准D .地震效应的标准 2.下列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 A .正长岩 B .石灰岩 C .石英岩D .花岗岩3.按照摩氏硬度等级比较,下列四种矿物中硬度最小的是( ) A .石英 B .正长石 C .方解石D .萤石4.甲土层厚度为乙土层厚度的两倍,则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乙土层达到同一固结度所需时间的关系是( ) A .t 甲=乙B .t 甲=t 乙C .t 甲=2t 乙D .t 甲=4t 乙5.饱和软粘土进行三轴压缩试验,在不固结不排水条件下,当所加围压为3σ时,其孔隙水压力u 的值为( ) A .3σ B .3σ C .3σD .3σ6.太沙基的一维固结理论分析粘性土的固结过程时,假设外荷的施加方式是( ) A .连续 B .一次骤然C .间歇D .分级7.在新冲填土上建造建筑物,引起建筑物沉降的原因是( ) A .冲填土的弹性变形及建筑物荷载 B .冲填土的次固结及建筑物荷载 C .冲填土的自重及建筑物荷载 D .冲填土的瞬时沉降及建筑物荷载8.粘性土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定义为( ) A .抗滑力矩与滑动力矩之比B .滑动力矩与抗滑力矩之比C .坡角与内摩擦角之比D .内聚力与滑动力之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9.地形地质图上出露地表的岩层顺序为不对称重复,可以认为发育有______________构造。
10.岩浆岩的常见构造有块状构造、______________构造和气孔或杏仁状构造。
11.岩层的产状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倾向和倾角。
12.形成泥石流必须具备有______________、陡峻的山坡和较大的沟谷以及能大量集中水源的地形、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02404

附件2:工程地质及土力学(02404)考试内容第一章岩石和地质构造1.矿物的硬度——摩氏硬度。
2.岩石按成因的分类;沉积岩的结构、构造及常见沉积岩(如石灰岩和砂岩)的特征。
3.褶皱构造的特征;断层的基本类型;不整合构造的类型。
4.岩石的水理性质。
5.坡积土层、洪积土层及冲积土层的特点。
第二章建筑工程地质问题1.河流的地质作用。
2.滑坡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3.崩塌的形成条件。
4.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5.岩溶与土洞的治理方案。
6.地震波的传播和分类;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含义。
第三章土的渗透性与渗流1.达西渗透定律适用的范围;达西渗透定律中渗流量、渗透流速、渗透系数、水力梯度的概念及相关计算;影响土渗透性的主要因素。
2.渗透力与临界水力梯度的概念;流土和管涌发生的水力条件。
第四章土的压缩性与基础沉降1.室内侧限压缩试验的结果绘制e~p曲线及e~logp曲线的形态特点;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缩模量、先期固结压力的概念。
2.固结沉降分层总和法计算的主要步骤。
3.一维固结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变化。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1.抗剪强度的概念;摩尔库伦抗剪强度理论及其极限平衡条件。
2.直接剪切仪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优、缺点;三轴剪切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及试验结果的整理。
3.粘性土不固结不排水剪强度的特性。
第六章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土坡稳定1.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伦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朗肯土压力理论基本原理和计算公式;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土墙的主动土压力。
2.地基承载力中临塑荷载的概念;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公式适用条件。
3.粘性土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的含义;渗流力对土坡稳定的影响。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复习提纲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复习提纲一.解释或说明:1.矿物:是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
2.断层:有明显位移的断裂。
3.主动土压力:当位移至一定数值时,墙后土体大道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是,作用在抢呗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Ea4.液性指数:是表示天然含水率与界限含水率相对关系的指标。
塑性指数:反映粘性处于可塑状态是含水率的变化范围。
5.土的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特性。
6.土的压缩系数:侧限压缩试验的e~p曲线上任意点处切线的斜率a 反映了土体在该压力p作用下土体压缩性的大小,a被称为土体的压缩系数。
7.岩溶: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一种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剥蚀为辅的地质作用及所产生的各种现象的总称。
8.承压水:充满与两个隔水层(弱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承受睡压力的地下水称为承压水。
9.褶皱构造:是指岩层受构造应力作用后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
10.自重应力:由自身重力作用所产生的应力。
11.地震:是地球内部积聚的应力突然释放所引起的地球表层的快速震动。
12,被动土压力:当位移至一定数值时,墙后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13.土的渗透性:在水头差得作用下,水就会从水位高的一侧流向水位低得一侧,这种现象就是睡在土体中的渗流现象,儿土允许睡透过的性能成为土的渗透性。
14.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予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二.思考题1.砂土与粘性土的抗剪强度表达式有何不同?何为土的抗剪强度?(1)答:粘土:Γf=C+δtanΦ。
砂土:Гf =δ+tanФ。
(2)土的抗剪强度: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
2.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哪三大类?答: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颗粒级配良好的判别标准?答:对于纯净的砾,砂,当Cu>/5且Cc=1~3时,级配良好,若不能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则级配不良。
4.土的压缩性的实质是什么?侧限压缩试验原理及成果利用?答:(1)孔隙体积减小,水和气体排出,土颗粒之间产生相对的移动而靠拢。
自考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1.基础: 设置于建筑物底部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并向地基传递压力的下部结构。
2.崩塌:陡峻斜坡上的某些大块岩块突然崩落或滑落,顺山坡猛烈地翻滚跳跃,岩块相互撞击破碎,最后堆积于坡脚,这一现象称为崩塌。
3.固结:土的骨架受压产生压缩变形,导致土孔隙中水产生渗流,孔隙中水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渗流排除,孔隙体积缩小,土体体积逐渐压缩,最后趋于稳定,这个过程常称为渗透固结、简称固结。
4.压缩变形:土体受外力作用后产生体积缩小称为压缩变形。
5.矿物的解理:矿物受到外力的作用,其内部质点间的连结力被破坏,沿一定方向形成一系列光滑的破裂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6.渗透性:土被水渗流通过的性能称为渗透性。
7.静止土压力:若挡土墙具有足够的刚度,且建立在坚实的地基上,墙体在墙后土体的推力作用下,不产生任何移动或转动,则墙后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这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
12。
风化作用:地壳表面的岩石由于风、电、雨和温度等大气应力以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的过程称为风化。
风化作用指的是岩石中发生物理和化学作用。
14。
渗流:土通过水中连续孔隙流动称为渗流。
15.流土:在渗流向上作用时,土体表面局部隆起或者土颗粒群同时发生悬浮和移动的现象。
16.土层:在图的形成过程中,有些残留在原地形成的残积层,有些经过风、水、冰川等的剥蚀、侵蚀、搬运,在某一适当的沉积环境下,按一定的沉积规律形成层状的沉积层,称为土层。
19.达西定律:在稳定流和层流的作用下,用粗颗粒土进行大量的渗透试验,测定水流通过土试样单位截面积的渗流量,获得渗流量与水力梯度的关系,从而得到渗流速度与水力梯度(或水头能量损失)和土的渗透性质的基本规律,即渗流基本规律——达西渗透定律。
20.砂土液化:无粘性土从固体状态转变成液体状态的现象。
22.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斜坡内的某些滑动面(带)整体向下滑的现象.25.土坡:土坡就是具有倾斜坡面的土体。
全国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复习资料(自考02404)(完整版)(B)

全国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复习资料(自考02404)(完整版)(B)全国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复习资料(完整版)(B )第三章土的渗透性和渗流一、土:是一种有碎散矿物颗粒组成,并具有连续空隙的多孔介质。
渗流:水通过土中连续孔隙流动。
渗透性:土被水渗流通过的性能渗透力:水在土体中渗流,水流对土颗粒作用形成的作用力二、达西定律:1.水在饱和土中渗流是水流运动的一种形式,应遵从水力学的基本规律。
2.gv r u z h w 22++= {试中:z :该点对任一的基准面O-O ′的高度,表示土体中水单位重量所具有位能即重力势能。
u :土中水压力,又称孔隙水压力,表示土中水具有的压力势能,u/r w (r w 为水容重)为孔隙中水压力的水柱高度,或称压力水头,代表该点的压力势能。
v :该点的渗透流速,g 为重力加速度,v 2/2g 代表该点所具有的动能。
h :总水头高,为该点位能、压力势能、动能的总水头(即能量)。
}3.位能和压力势能水头之和(z+u/r w )称为测压管水头。
由于土颗粒的助力往往较大,所以渗透流速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常用测压管水头表示渗流的总水头,(即w r u z h +=) b a h h h +=?4.水利力度i :水沿渗透路径方向流动产生总水头的损失率,意义为单位渗透路径的水头损失。
即Lh i ??={试中:i :水力梯度,是无因次的,其中负号表示沿水流方向水头降低。
ΔL :渗透路径的长度。
Δh :经过渗透路径长度ΔL 对应的水头损失(水头差)} 5. ki AQ v =={试中:Q :渗透流量(cm 3/s 或m 3/d ),为单位时间水流通过土试样截面积A 的流出量Q=V/t ,V 为时间t 内流出的水量。
A :土试样的截面积,包括土颗粒及孔隙在内的总截面积。
v :渗透流量速度或称为截面平均渗透速度,单位为mm/s 或m/d 。
k :渗透系数,为反映土渗透性能的系数,相当于单位水力梯度(i=1)时的渗透流量速度(平均渗透速度),故其量纲与流速相同(mm/s 或m/d )}达西定律中渗透流量速度v 并不是水在土孔隙中流动的实际平均流速6.达西定律的适用范围主要与渗透水流在土中的流动状态有关(属于层流状态者适用,紊流状态则不适用),还与土孔隙中液体性质,土颗粒的大小、形状、矿物成分,水的相互作用有关。
10月自考《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地质及土力学试题课程代码:02404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面不属于...矿物物理性质的是A.光泽 B.颜色C.软化性D.硬度2.下列构造中,属于岩浆岩构造的是A.片麻状构造B.层面构造C.流纹状构造D.板状构造3.表示岩层在空间倾斜角大小的是A.走向B.倾角C.倾向D.走向角4.下面关于泥石流叙述正确的是A.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高沟深、地形陡峭、河床纵坡大,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集的地区B.泥石流是由地表水或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地质现象C.上游地段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对防治泥石流没有作用D.泥石流的发生与短时间内的大量流水关系不大5.用以衡量土透水性大小的指标是A.水力梯度B.相对密实度C.动水力D.渗透系数6.进行三轴压缩试验时,试样在施加周围压力时允许排水固结,待固结稳定后,再在排水条件下施加竖向压力直至试件剪切破坏。
这种试验方法的名称是A.不固结不排水试验B.固结不排水试验C.不固结排水试验D.固结排水试验7.若主动土压力为E a被动土压力为E P,相同条件下,产生主动和被动土压力所需要的位移量分别为∆a、∆p,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E a>E p,∆α<∆p B.E a>E p,∆α>∆pC.E a < E p,∆α>∆p D.E a<E p,∆α<∆p8.在现场载荷试验获得的整体剪切破坏的p~s曲线上,曲线从线性关系变成非线性关系时的界限荷载称为A.临界荷载B.临塑荷载C.极限荷载D.容许荷载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复习资料选择题识记的内容1、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2、地层年代单位:宇、界、系、统、阶3、黏土矿物按亲水性有小到大排列: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4、岩浆岩(火成岩)的结构:全晶质、玻璃质、隐晶质5、岩浆岩(火成岩)的构造:气孔、流纹、杏仁、块状6、岩浆岩(火成岩):花岗(斑)岩、正长岩、流纹岩、闪长岩、安山岩、玄武岩7、沉积岩的结构:碎屑、泥质、结晶、生物8、沉积岩的构造:层理9、沉积岩:火山碎屑岩类、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10、变质岩的结构: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糜棱(碎裂)结构11、变质岩的构造:片状、千枚状、片麻状、板状、块状12、变质矿物:滑石、绿泥石、蛇纹石、绢云母、石墨13、变质岩:片岩、板岩、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千枚岩14、沉积岩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15、岩层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16、第四纪沉积物的类别和形成原因:残积物:风化作用,残留原地洪积物:洪水沉积冲积物:河流沉积坡积物:重力和降雨(片流)冲刷,堆积坡脚17、河流的侧向侵蚀导致出现河曲18、地震震级:一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19、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一次地震烈度可以有多个20、地震的诱发因素: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冲击地震、人工诱发地震21、工程勘察的阶段:可行性勘察阶段、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技术设计与施工勘察阶段22、勘探的方法:坑探、钻探、触探、地球物理勘探23、现场原位测试:静力载荷试验、单桩垂直静载荷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现场大型直剪试验24、工程上用Cu(不均匀系数)和Cc(曲率系数)来判定土的级配;Cu>10,且1≤Cc≤3级配良好,否则级配不良Cu越大,土粒越不均匀,级配曲线越平缓,粒径分布范围越大25、达西定律适用于层流,表达式:v=ki,k为土的渗透系数26、土的三种结构: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状结构27、土的塑性指数Ip=W L-W P,液性指数I L=(W-W P)/(WL-W P)28、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的分布:e<L/6,梯形分布e=L/6,三角形分布e>L/6,出现应力重分布现象29、先期固结压力Pc和当前压力P0的关系OCR=Pc/P0, OCR>1,超固结土OCR=1,正常固结土OCR<1,欠固结土30、土的压缩性原因:土的空气和水在压力作用下被排出,导致孔隙体积减小31、压缩系数a越大,说明压缩性越高,压缩曲线越陡峭32、土体破坏最危险的破坏面不是最大剪应力面,破坏面与大主应力面成450+φ/233、地基破坏的模式: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34、三种荷载的大小关系:Pcr<P1/4<P1/3<Pu35、太沙基地基极限承载力推导假定:基底粗糙的条形浅基础,整体剪切破坏36、三种土压力大小比较:Ea<E0<Ep,位移比较∆a<∆p37、朗肯土压力理论假设:墙体刚性,墙背填土水平且无限延伸,墙背垂直光滑38、库仑土压力假设:填土为均匀的无粘性土,墙背滑动面为过墙踵的平面,滑动土楔是刚体39、朗肯理论计算的结果,主动偏大,被动偏小40、土坡稳定性分析:无渗流的无粘性土坡稳定:Ks=tanφ/tanβ顺坡出流的无粘性土坡稳定:Ks=(γ’tanφ)/(γsattanβ)名词解释:理解记忆,记忆要按照组来进行记忆,明确不同的名词之间的区别。
1.岩石:岩石是在各种地质的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他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
2.矿物:由各种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下不断化合最终形成的物质。
3.岩石的结构:岩石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岩石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4.岩浆岩的构造:气孔、流纹、杏仁、块状5.岩体:实际工程中将一定工程范围内包含岩石体块、节理、断层等结构的自然地质称为岩体。
6.岩石密度、岩石的比重、岩石软化性、岩石抗剪强度:单位体积岩石的质量(包括空隙体积)。
岩石的干比重除以岩石实际体积(除去空袭体积、质量)。
岩石浸水后刚度和强度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的现象。
岩石抵抗剪切力的极限能力。
7.残积土层:岩石风化后未被搬运而残留在原地的松散岩屑和土形成的堆积物,该风化层称为残积层8.岩层:两个平行或者接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岩性相同或相似的层状岩石。
9.岩层产状、地质构造、褶皱构造: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方位(直立岩层,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倒转岩层)。
地球的内、外应力作用下,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或位移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岩层在构造运动或者在地应力作用下,岩层的原始产状会发生改变,其中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倾斜或形成各种各样的弯曲,我们把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
10.断层、逆断层、正断层: 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成为断层.( 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滑,下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的断层称为正断层)11.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包气带水是指埋藏于包气带中的地下水。
埋藏于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并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为潜水。
(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为承压水)12.岩溶:地下水对岩石、矿物等的溶解所产生的破坏称为地下水的化学溶蚀作用,也叫岩溶作用。
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叫岩溶(条件:岩层具有可溶性及地下水具有侵蚀能力)13.滑坡:斜坡上的岩体、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产生以水平向为主的运动。
(识别方法:遥感资料,地面调查与测绘,勘察方法。
防治:边坡支挡,排水,减载与反压,其它措施)14.崩塌:斜坡土体沿陡倾拉裂面破环,突然脱离母体而快速移动,翻滚和坠落的现象称为崩塌。
15.泥石流: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携带有大量泥沙、石块的暂时性的湍急水流。
(形成条件:地形、地质、气象水文条件防治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16.地震、地震震级、地震烈度:地球内部能量瞬间释放,从而引发大小不等、形式多样的地壳震动现象。
一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
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17.土的粒径级配:为了进行土的工程分类和确定土的工程性质,需要知道土中各粒组含量占总量的百分数。
18.渗透力(动水力):土中的渗透水流在水头差作用下,作用于单位体积土体内土粒上的力19.(潜蚀)管涌、流土(流砂):地下水对岩土的矿物、化学成分产生溶蚀、溶滤后将这些成分带走,以及水流将细小颗粒从较大颗粒的孔隙中直接带走。
渗流自下而上时,动水压力可以抵消土的部分重力,当土粒所受的动水压力大于等于土的有效重力时,土颗粒完全失重,呈悬浮状态,并随水流动的现象.20.土的压缩性、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土的压缩性:土体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性质。
土体压缩系数是描述土体压缩性大小的物理量,被定义为压缩试验所得e-p曲线上某一压力段的割线的斜率。
土体在侧限条件下,竖向应力增加与竖向应变增量的比值.21.先期固结压力、有效应力:土在形成和存在的历史上所受过的最大固结压力值,且在该压力作用下曾被压缩至稳定。
土壤在荷载作用下,通过粒间接触面传递的平均法向应力22.固结度:地基土体在固结过程中任意时刻T的沉降量S与其最终沉降量S之比。
23.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对于外荷载产生的剪应力的极限抵抗能力。
24.剪胀性,临界孔隙比:因剪切而体积膨胀的现象。
假若沙土在某一初始孔隙比下受剪,剪切破坏时的体积等于初始体积,则把这一初始孔隙比称为沙土的临界孔隙比25.砂土液化:饱水的疏松粉、细砂土在振动作用下突然破坏而呈现液态的现象26.地基塑性区、临塑荷载:地基中将要出现而未出现塑性变形时的地基压力27.地基极限承载力:地基在变形容许和维系稳定的前提下,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荷载的极限能力。
28.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当墙体不产生任何位移或转动时,墙后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则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为静止土压力。
当墙往背离填土方向前移时,静止土压力逐渐减小直至最小值时,土体内的应力状态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29.断层:岩块沿着断裂面有着明显的位移痕迹的断裂构造30.动水压力:当地下水渗流时,对土的颗粒骨架产生的压力,称为动水压力31.附加应力:由外荷载在土体中引起的应力32.塑限:黏性土从半固体状态下转化成可塑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简答题1、何谓岩石的水理性质?其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P49)岩石水理性质指岩石与水接触后表现出的有关性质。
岩石的含水量,岩石的吸水率,岩石的软化性2、岩溶发育的条件,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P72-75)岩溶发育的条件:岩层具有可溶性,地下水有侵蚀能力。
防治:填堵,跨越,强夯,灌注,深基础,疏排围改治理,平衡地下水气压力以及综合治理。
3、简述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
(P77)主导因素: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风化作用、地下水活动等触发因素:地震、洪水、暴雨、人类工程活动4、滑坡的主要治理措施?(P77-78)治理措施:边坡支挡工程,排水工程,减载和反压,其它措施识别方法:利用遥感资料,通过地面调查与测绘,勘察方法5、简述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
(P79-80)形成条件:地质,地形,水文条件防治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
6、简述岩土工程勘察的阶段。
(P93-98)可行性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技术设计和施工勘察阶段7、简述土的级配评价的两个指标和表达式。
(P110-111)不均匀系数C=d60/d10曲率系数C=d30^2/(d60+d10)8、达西定律适用条件和影响土渗透性的主要因素。
(P125)适用条件:砂土影响因素:颗粒大小、级配、密度、以及土中封闭气泡。
9、分层总和法的步骤(P172)确定地基的沉降计算深度、在计算深度的范围内将压缩层分离、分层计算地基中土的初始应力、计算地基的附加应力和最终应力分布、分层计算地基的沉降量、地基的最终总沉降量、对沉降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10、饱和土的一维渗流固结理论的基本假定。
(P183)1荷载是一次瞬间施加的.2土是均质、各向同性及饱和的.3在固结过程中,土颗粒和水体是不可压缩的.4土层仅在竖向产生排水和压缩.5土的压缩速率仅取决于土中自由水排出的速度,且土中水的渗流符合达西定律.6受压土层的渗透系数k和压缩系数a在固结过程中被视为常数.11、影响土的抗剪强度大小的因素。
(P196)1土颗粒的矿物成分,大小,形状,颗粒大小与颗粒级配。
2土的原始密度。
3含水量。
4土体结构的扰动情况。
5物理化学作用。
6孔隙水压力的影响12、直接剪切仪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优、缺点?(P198)优点:构造简单、操作方便、结果便于整理、测试时间短缺点:试样应力状态复杂,剪切面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