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光的反射现象及定律
第五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反射)21版

凹凸不平的粗布产生漫反射,使在不同角度的
观众都能看到电影。
2、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
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
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
B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你玩过这一游戏吗?
若入射光是一束平行光,则下面两种情况反射光有 何不同?
镜面反射
反射光也为一束平行光
漫反射
反射光向各个方向传播
光的反射分为: 镜面反射 和 漫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项目
镜面 反射 漫反射
反射面
平整光滑 粗糙不平
不同点 光线特点
如果入射光线平行, 则反射光线仍平行。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N
A
入射角 反射角
B
O
光路可逆
三线共面 两线分立 两角相等
三、反射类型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练习
1、完成下列光路图,并说入射角的度数
(a)
(b)
(c)
N
B 60 0
A
30 0
o
A(N)
o
450
2. 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30º 60º
3:画出可以看到发光点S的像的范围
知识回顾
1、光传播有什么特点? 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呢? 步枪瞄准、日食与月食、阳光或灯下物体的影子、 整体时的向前或向右看齐、小孔成像等。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1节光的折射定律

平面镜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 居,两角相等”。光具有可逆性。光的反射现象
中,光路(光的传播路径)上是相等的。
2.光的折射现象
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 进入第二种介质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i 入射角
空气入射光线
水
r 折射光线
折射角
二、光的折射定律
1.观察思考
2.实验探究
①将演示仪平放在桌面上,半圆形玻璃砖放在 演示仪上,让玻璃砖的圆心与演示仪的圆心重 合,圆心为光线的入射点。
②旋转玻璃砖,直到其直边与演示仪面板上的 一条直径重合,作为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与该 界面垂直且过圆心的另一条直径为法线。
4.1 光的折射定律
一、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当光射到两种介质 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 仍回到原来的介质里继 续传播的现象叫做光的 反射;另一部分光进入 第二种介质继续传播的 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1.光的反射现象
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 仍回到原来的介质里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光的 反射.
法线
A.θ<45°
B.θ>45°
C.θ=45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课堂练习
1、有一光线斜射入水中,下图中折 射光线正确的是( B )
A
B
C
D
2、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在水 面上( C )
A、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B、只发生折射,不发生反射。
C、既发生反射,又发生折射。
3、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与竖直方向成 45°角,由空气中向下观察,看到筷 子在水中的部分与竖直方向成的角度 为θ,则( ) B
光的反射现象教案

光的反射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现象,掌握光的反射定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反射现象的概念。
2.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3. 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现象的概念,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反射现象。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光的反射现象。
2. 讲解光的反射现象的概念,介绍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3.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 分析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光的反射定律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运用反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光的反射现象图片、动画和视频等。
2. 实验器材:镜子、光源、测量工具等。
3. 生活实例图片: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4. 作业习题:巩固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的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光的反射现象概念,讲解光的反射定律。
2. 第二课时:进行实验演示,分析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第三课时:运用反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4. 第四课时:总结本单元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光的反射ppt课件

反馈练习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20
30
40
60
反射角/° 20
30
50
60
①分析发现表格中的某次数据是错误的,出现错误的原因
是将反射光线与 镜面 的夹角当作了反射角;
②根据表中的正确数据可知,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反馈练习
(2)接着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1.一束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成30°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
为 60 °,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夹角为 120 °。教室里,
各个座位上的学生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在黑板上
发生了 漫反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逐渐
增大时,则( C )
A.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也逐渐增大 B.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C.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也逐渐减小 D.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3)数据处理
当入射光线在法线左侧入射时,反射光线在法线_右___侧__ 当入射光线在法线右侧入射时,反射光线在法线_左___侧__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分居)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3)数据处理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i
反射角r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反射
反射光线
法线N
反射角 入射角
r
i
入射光线
入射点 O
反射面
法 线: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ON)--虚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i )
第1课 光的反射和折射(PPT)

20
13.3 1.50 1.49
30
19.6 1.53 1.49
40
25.2 1.59 1.51
50
30.7 1.63 1.50
60
35.1 1.71 1.51
70
38.6 1.81 1.50
80
40.6 1.97 1.51
(1)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怎样变化? 答案 折射角增大. (2)当入射角与折射角发生变化时,有没有保持不变的量(误差允许范围内)? 答案 入射角的正弦值和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保持不变.
例1 光线以60°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 直.(真空中的光速c=3.0×108 m/s) (1)画出折射光路图; 答案 见解析图 解析 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AO为入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
(2)求出玻璃的折射率和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 3 3×108 m/s 解析 由题意,n=ssiinn θθ12,又 θ1=60°,θ1+θ2=90°,得 n= 3. 设玻璃中光速为 v,由 n=vc得 v= 3×108 m/s.
3 3 c.
1234
本课结束
2.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 分界面 时,一部分光会 进入 第2种介质的现象.
(2)折射定律(如图1所示)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 内,折射光线与入 射光线分别位于 法线的两侧 ; 入射角的正弦与_折__射__角__的__正__弦_
成正比,即
sin sin
图7
1234
4.(折射率的计算)如图8所示为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图,一条光线平行于BC边入射, 经棱镜折射后从AC边射出.已知∠A=θ=6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光的反射现象ppt课件

*通过不断重复光的反射实验,发现光的反射现象及其规律。
态度责任
*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并产生探究的欲望。 *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透明和半透明的物体 会发生光的折射。那么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 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有什么办法能把室外的 阳光“带”到教室里?
第一单元 光
第6课时 光的反射现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光的反射实验,认识到光遇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 象。 *知道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知道生活中很多器具是人们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发明的。
科学思维
*能根据阴影、晃眼睛等生并动手实验。
光的反射实验
1.将卡纸剪成比手电筒光圈直径略大一点的圆; 2.在剪好的卡纸中间划开一道缝隙, 并用透明胶带将卡纸固定在手电筒光圈上; 3.打开手电筒,会有一道狭窄的光束射出来。
4.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拉上窗帘。先 用手电筒照射白板或纸屏,调整手电筒 距白板或纸屏的距离,以确保能看清楚 一 道光斑。 5.在白板或纸屏的某处做一个记号。再通 过调试平面镜,使光反射到标记的位置。
你有什么发现?
光的反射图
光的反射规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法线两侧,并且三 者在同一平面上。光在反射过程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观察图片,试着画一画光在 镜面上的反射路线。
月球距离我们有多远?
照明灯为什么要罩上灯罩? 墙壁为什么涂成白色?
谢谢观看
6.不断重复上面的实验, 直到你能 预测平面镜会将光反射到什么位置。
通过调整镜子的位置,使反射光到达某一指定地点。
通过刚才的实验,有同学能描述光发生反射现象 的过程吗?
探究光的反射现象规律实验教案

探究光的反射现象规律实验教案第一章:光的传播与反射现象简介1.1 光的传播介绍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解释光的反射现象(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1.2 反射现象的观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如镜子、水面、光滑物体等)引导学生注意反射现象的特点(光线发生方向改变、形成像等)第二章:反射定律2.1 反射定律的定义与内容介绍反射定律的定义(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解释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2 反射定律的应用通过实验观察反射定律的应用(如光线从空气射向水面、光线从空气射向镜子等)引导学生理解反射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照明设计等)第三章:反射现象的图示与计算3.1 反射现象的图示学习绘制反射现象的图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等)练习绘制不同角度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图示3.2 反射现象的计算学习使用三角函数计算入射角和反射角(如sin、cos、tan等)练习计算不同角度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小第四章:特殊情况下的反射现象4.1 垂直入射光线观察垂直入射光线时的反射现象(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重合,法线与表面垂直)解释垂直入射光线时反射定律的特殊情况4.2 平行入射光线观察平行入射光线时的反射现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解释平行入射光线时反射定律的特殊情况第五章:反射现象的应用5.1 镜子的制作与应用介绍镜子的制作原理(反射涂层、背板等)探讨镜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妆、照相等)5.2 光学仪器中的反射现象介绍光学仪器中反射现象的应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引导学生理解反射现象在光学仪器中的重要性第六章:实验一:简单的反射现象6.1 实验目的观察和理解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现象学习使用实验器材进行简单的反射实验6.2 实验原理复习反射定律的内容解释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6.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平面镜、光源(如手电筒)、量角器、标记笔按照步骤进行实验:1. 将平面镜垂直放置在实验台上2. 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3. 使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并用标记笔在镜面上标出4. 改变光源的位置,观察反射光线的变化6.4 实验观察与记录观察并记录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记录不同角度下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第七章:实验二:反射定律的验证7.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反射定律的内容理解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7.2 实验原理复习反射定律的定义解释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7.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平面镜、光源(如手电筒)、量角器、标记笔、透明胶带按照步骤进行实验:1. 将平面镜垂直放置在实验台上2. 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3. 使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并用标记笔在镜面上标出4. 移动光源,改变入射角,测量并标记反射角5. 比较不同入射角下的反射角,验证反射定律7.4 实验观察与记录观察并记录不同入射角下的反射角大小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反射定律的正确性第八章:实验三:球面镜的反射现象8.1 实验目的观察和理解球面镜中的反射现象比较平面镜和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8.2 实验原理解释球面镜的折射原理复习反射定律的内容8.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球面镜、光源(如手电筒)、量角器、标记笔按照步骤进行实验:1. 将球面镜放置在实验台上2. 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线垂直射向球面镜3. 使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并用标记笔在镜面上标出4. 改变光源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反射光线的变化8.4 实验观察与记录观察并记录不同角度下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比较球面镜和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第九章:实验四:透镜的反射与折射9.1 实验目的观察和理解透镜中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探讨透镜在光学中的作用9.2 实验原理解释透镜的折射原理复习反射定律的内容9.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凸透镜、光源(如手电筒)、量角器、标记笔按照步骤进行实验:1. 将凸透镜放置在实验台上2. 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线垂直射向凸透镜3. 使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并用标记笔在透镜上标出4. 改变光源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变化9.4 实验观察与记录观察并记录不同角度下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位置分析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探讨反射和折射的关系第十章:实验五:光的干涉与衍射10.1 实验目的观察和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探讨光的波动性与反射定律的关系10.2 实验原理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复习反射定律的内容10.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干涉仪(或双缝干涉装置)、光源(如激光笔)、光屏、标记笔按照步骤进行实验:1. 设置干涉仪或双缝干涉装置十一章:实验六:光的颜色与光的干涉11.1 实验目的观察和理解光的颜色与光的干涉现象探讨光的波动性与颜色形成的关系11.2 实验原理解释光的颜色形成原理(光的波动性与频率的关系)复习光的干涉原理(干涉现象的产生和观察)11.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干涉仪、光源(如激光笔)、光屏、标记笔、透明胶带按照步骤进行实验:1. 设置干涉仪,使光线通过干涉仪2. 观察干涉条纹的分布和颜色变化3. 调整光源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11.4 实验观察与记录观察并记录干涉条纹的分布和颜色变化分析光的干涉现象与光的颜色的关系十二章:实验七:光的衍射与光的波动性12.1 实验目的观察和理解光的衍射现象探讨光的波动性与衍射现象的关系12.2 实验原理解释光的衍射原理(光的波动性导致的光线弯曲现象)复习光的波动性原理(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2.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衍射光栅、光源(如激光笔)、光屏、标记笔按照步骤进行实验:1. 将衍射光栅放置在实验台上2. 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线垂直射向衍射光栅3. 观察衍射光栅上的衍射条纹4. 改变光源的位置和角度,观察衍射条纹的变化12.4 实验观察与记录观察并记录衍射条纹的分布和变化分析光的衍射现象与光的波动性的关系十三章:实验八:光的偏振与光的波动性13.1 实验目的观察和理解光的偏振现象探讨光的波动性与偏振现象的关系13.2 实验原理解释光的偏振原理(光的波动性中的电场矢量在特定方向上的振动)复习光的波动性原理(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3.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偏振片、光源(如激光笔)、光屏、标记笔按照步骤进行实验:1. 将偏振片放置在实验台上2. 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线垂直射向偏振片3. 观察偏振片上的偏振条纹4. 改变光源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偏振条纹的变化13.4 实验观察与记录观察并记录偏振条纹的分布和变化分析光的偏振现象与光的波动性的关系十四章:实验九:光纤通信与光的全反射14.1 实验目的观察和理解光纤通信中的光的全反射现象探讨光的全反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14.2 实验原理解释光的全反射原理(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的现象)复习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的传输、全反射和信号放大)14.3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器材:光纤、光源(如激光笔)、光屏、标记笔按照步骤进行实验:1. 将光纤放置在实验台上2. 调整光源的位置,使光线垂直射向光纤3. 观察光纤中的光信号传播4. 改变光源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光信号的变化14.4 实验观察与记录观察并记录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播情况分析光的全反射现象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十五章:总结与反思15.1 实验目的总结本门课程的主要实验内容和原理反思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15.2 实验原理总结光的反射现象规律实验的原理和关键点反思实验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15.3 实验步骤回顾本门课程的实验步骤和关键操作思考实验步骤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点和难点15.4 实验观察与记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探究光的反射现象规律实验教案”,内容包括光的传播与反射现象简介、反射定律、反射现象的图示与计算、特殊情况下的反射现象、反射现象的应用等五个章节。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的反射

结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二 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三线共面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两线分居
概念 光在传播过程中被介质表面反射回去的现象
三线共面
光 的
反射定律
反
射
两线分居 两角相等
在反射现象当中,光路是可逆的
两种反射
镜面反射
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漫反射
1.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 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 从侧面看去( B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日食、月食动画演示
3.小孔成像
烛焰上部的光线,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射到 了下部;下部的光线射到了上部,就形成了倒立的像。
思考:小孔形成的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小孔成像特点: 1.倒立的实像; 2.像的大小与孔到物体的距离、孔到光屏的距离 有关; 3.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孔的形状无关。 小孔成像原理: 光沿直线传播
去,则平面镜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应为( B )
N
A.10° B.20°
A
C.40° D.80°
M
B
O
M'
4.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时,反射角也是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 光的反射
第1课时
光的反射现象及定律
;
备课笔记
光的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光路的可逆性
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接触点
入射光线(AO):从光源投射到反射面的光线
反射光线(OB):入射光线射到反射面上后,被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法线(ON):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
备课笔记
知识拓展:
1.射到物体表面的光,并不是全部被反射回去,只有部分被反射,还有一部分被吸收.
2.我们看见物体的亮与暗是由反射到我们眼睛的光的多少决定的.反射到眼睛的光越多,物体看起来越亮,反之则越暗.
甲乙丙
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③按图乙那样,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让学生观察是否能看到反射光线
④让学生两人一组做实验,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的实验装置.步骤如下:
a.将一张16 K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中间画出直线ON作为法线;在ON的一侧画几条角度不同的直线
备课笔记
特别提醒: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应注意以下四点:
①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是因果关系,故光的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②当入射光线垂直于反射面入射时,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但由于反射角由入射角来决定,所以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
④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入射光线沿原来反射光线的相反方向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将沿原来入射光线的相反方向射出.
甲乙丙
1.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多大
角和反射角.如果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如何射出?画图表示出来解:反射角是60°.画图如图(1)所示.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的反射光如图(
解:如图所示:
3.如图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
规律总结:
入射光线不动,平面
镜旋转角度为α,则入射
角改变角度为α,反射角
改变角度为α,入射角与
反射光线的夹角改变角
度为2α.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入射光线,ON为法线,则此时的入射角为
°,即转到PP′位置时,法线也随着转动
角为10°,反射光线为OB,反射角变为
如果平面镜转动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结论相同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