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粉加工工艺和品控措施

合集下载

鱼粉的分类、加工工艺和品控措施

鱼粉的分类、加工工艺和品控措施
料 ) 调整 鱼 粉 ( 、 全鱼 粉+ 鱼 粉 ) 混 合鱼 粉 ( 粗 、 调整 鱼粉 + 肉骨 粉 或羽 毛粉 ) 、鱼精 粉 ( 溶浆 + 附 鱼 吸
鲁 和智 利 鱼粉 生 产量 最 大 . 出 口量约 占全球 总 其
贸易 量 的 7 %。中国 鱼粉 产量 不 高 , 0 主要 生 产地
种 方法 可将 原 料切 得 细碎 .使 其受 热时 均匀 . 以
制 取高 质量 的鱼粉 ,对 离心 机提 出较 高 的要 求 . 也 是普通 压榨所 不能 达到 的
干法 压 榨 是 将 原 料 的热 处 理 和 鱼 粉 的 干 燥
合并 在压 油 之前 同一过 程完 成 . 就是 说 干法 压 也
剂) 。一般 来讲 。 白鱼 粉 和红鱼 粉在饲 料生 产 中应
用较 多
11 白 鱼 粉 .
在 山东 、 江 . 次 为河 北 、 浙 其 天津 、 福建 、 西 等省 广
市 据海 关 数据 显示 ,0 1 我 国进 口鱼 粉 1 1 21年 2 万t ,其 中秘鲁 、智 利 和 非主 流 国家 鱼粉 的进 口 量分别为 7. 29万 t 1 . t 3 . 、36万 和 44万 t( 琼 , 徐
黑褐 或浓 黑 色 ) 鲸 鱼粉 ( 黑 色 ) 、 浅 和鱼 粕 ( 鱼类 加
鱼 粉 是 由经济 价 值 较 低 的低 质 鱼 类 或 者 鱼 产 品加 工 副产 品 , 经去 油 、 水 、 脱 粉碎 加 工 后得 到 的高蛋 白质饲 料 。 世界 的鱼粉 生 产 国主 要有 秘 全
工残 渣 ) 按 原料 部 位 与组 成 可把 鱼粉 分 为全 鱼
量 干 法 生 产 工 艺 也容 易 导 致 鱼 粉 蛋 白质 的 焦
2 萃取 法 . 4 将 干 压 榨法 中 的压 榨 工 序 改 为 用 有 机 溶 剂

鱼粉质量控制及镜检交流

鱼粉质量控制及镜检交流

鱼粉质量控制要点: 1、新鲜度 2、粗蛋白 3、氨基酸 4、卫生指标
三、鱼粉镜检
三、鱼粉镜检
三、鱼粉镜检
三、鱼粉镜检
三、鱼粉镜检
三、鱼粉镜检
三、鱼粉镜检
佛山工厂 鱼粉镜检
附1:
鱼粉标准
附2:
显微镜检查方法
谢谢大家!
鱼粉质量控制及 镜检交流
QQ:370973221 2017年整理
一、鱼粉 二、鱼粉加工工艺
三、鱼粉镜检
一、鱼粉 鱼粉 以未变质的整条鱼或经分割后的鱼体下脚为原料,干燥后粉 碎即得鱼粉。 鱼粉分类: 依加工方式可分为脱脂鱼粉及未脱脂鱼粉。 依原料可分为全鱼粉及下脚鱼粉。 依鱼品种可分为以沙丁鱼为主的或以马面鱼为主的等。 另外还可分为在船上或岸上加工的,一般直接在船上加工的 鱼粉新鲜度佳,品质优。 由于加工方式、原料类型等差别,制成鱼粉从外观上看可以 从浅黄色、黄色到棕褐色。从组分上看有含大量肌肉组织的; 也有仅含少许肌肉组织,而以骨鳞、皮等下脚为主的。 鱼粉的气味应具正常鱼腥气味,不应有腐败、氨臭及焦糊等 不良气味。 粉碎粒度应均匀,不应有结团现象。
一、鱼源及鱼粉
鱼源
二、鱼干燥→粉 碎→筛分→称量→包装→成品
三、鱼粉镜检
立体显微镜下: 鱼骨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碎片,有些鱼骨呈琥珀色。鱼骨的形 状依鱼的大小及鱼骨来自部位而异。大多数鱼骨细长,有些一 端似树枝状。 鱼鳞为平坦或卷曲的薄片,近透明,可见到表面有同心圆花纹。 鱼眼表面多碎裂,似乳色的玻璃珠样。 鱼肌肉表面粗糙,具有明显的纤维结构。用尖镊子很容易将纤 维结构撕开。

鱼粉的质量控制技术

鱼粉的质量控制技术

鱼粉的质量控制技术鱼粉的质量控制技术鱼粉是配合饲料中优质的蛋白饲料原料,粗蛋白含量可达55%以上,各种氨基酸齐全且含量丰富,平衡性好,动物对其的消化吸收率高,特别是赖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等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一般的植物性蛋白饲料资源,同时,鱼粉中含有丰富的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有些成分是植物性饲料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研究表明,除上述成分外,鱼粉中还含有大量的能促进动物生长的“未知生长因子”,一般称为“鱼因子”,这些成分主要包括核苷酸、活性小肽、牛磺酸等已知物质及一些未知物质。

鱼粉是全价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饲料行业重要的原料之一,但是其价格较高,需求量又大,导致一些不法商家掺假,加上影响鱼粉质量的因素众多,造成市场上鱼粉质量的参差不齐。

本文从影响鱼粉质量的因素入手,主要介绍几种控制技术,通过这些技术,检测和监督鱼粉的质量。

一、鱼粉原料的来源原料鱼的种类决定了成品鱼粉的基本化学成分及色泽。

不同种类的鱼原料制成的鱼粉也不同,一般分为白鱼粉和红鱼粉。

用鳕科鱼的白肉鱼和鳝鱼等冷水性鱼加工得到的是白鱼粉,白鱼粉的粗蛋白含量较高,可达68%~70%,因此价格比较贵,主要应用于特种水产饲料;用鳀、沙丁鱼、凤尾鱼、海生小杂鱼及鱼虾食品加工后剩下的下脚料为原料制成的鱼粉为红鱼粉。

其成本较低,价格便宜,粗蛋白含量一般在62%以上[1]。

白鱼粉的价格一般都比红鱼粉高出20%以上,畜禽饲料用白鱼粉显然是不合算的,所以目前在畜禽饲料中红鱼粉居多。

我国不能生产白鱼粉,白鱼粉的生产国主要在北欧和西欧。

二、原料的新鲜度日常工作中衡量鱼粉新鲜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2]:(1)挥发性盐基氮(VBN ),包括氨和低级胺类,是腐败鱼粉恶臭的主要成分,是细菌繁殖、氨基酸及其它含氮化合物的分解产物,在鱼粉中会随鱼粉鲜度下降而增加。

它们沸点低,具有挥发性,呈碱性。

(2)三甲胺,三甲胺( TMA) 是腐败鱼粉的主要成分,一般在鲜鱼粉中并不存在,但一旦经细菌繁殖,鱼粉中的氧化三甲胺即还原成TMA ,因此TMA 比VBN可更清楚地测定因细菌作用引起鲜度下降的情况。

鱼粉生产工艺流程

鱼粉生产工艺流程

鱼粉生产工艺流程鱼粉是一种以鱼类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它是将鱼类经过脱水、破碎、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粉状产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鱼粉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选择新鲜的鱼类作为原料。

优质的鱼类应该是肉质鲜美,没有异味,并且有较高的脂肪含量,这样做出的鱼粉口感更好。

常见的原料有鲐鱼、鳕鱼、鲭鱼等。

接下来,将鱼类进行处理。

首先进行清洗,去除鱼身表面的杂质,然后去鳞、去腮、去内脏。

清洗完毕后,将鱼类进行切割成适当的块状,方便后续的处理。

然后,对鱼类进行脱水处理。

脱水是为了去除鱼类的水分,使其更易于干燥。

我们可以利用传统的太阳晒法进行脱水,将鱼块晾晒在太阳下,待其自然风干。

也可以采用机械脱水的方式,将鱼块放入脱水机中,通过高速旋转和离心力,将水分抽出。

随后,对脱水后的鱼块进行破碎。

将鱼块放入破碎机中,经过高速旋转的刀片,将其切碎。

破碎完毕后,得到碎屑状的鱼肉。

接着,通过干燥的方式将鱼肉中的水分完全蒸发。

我们可以通过蒸汽进行热风干燥或者采用传统的自然风干法。

热风干燥是将鱼肉放入烘干机中,通过热风的作用,将其内部的水分蒸发掉。

自然风干法则是将鱼肉摊放在通风良好的场地上,并利用太阳光和自然风力来进行干燥。

干燥完毕后,得到了含有丰富营养的鱼粉。

最后,对鱼粉进行包装和贮存。

将鱼粉放入包装袋中,并进行密封,以保持其新鲜和营养。

鱼粉贮存的温度一般在0℃-10℃之间,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湿气的进入。

总的来说,鱼粉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选择、鱼类处理、脱水、破碎、干燥和包装贮存等环节。

通过这一系列的工艺加工,我们可以制得优质的鱼粉,用于人类和动物的食用,提供丰富的营养。

鱼粉的加工技术

鱼粉的加工技术

鱼粉的加工技术
鱼粉是畜禽的优质饲料。

土法小规模加工鱼粉,成本低,易制作。

1.选料
食用价值低的小鱼、小虾,或加工鱼片、鱼肉罐头过程中废弃的鱼头、尾、鳃、内脏等,均可作为加工鱼粉的原料,但盐腌渍过的原料不宜采用。

2.蒸煮
除去原料中污物杂质,用清水漂洗干净,捞起沥干,装入布袋,蒸或煮约20分钟。

3.压榨
取出布袋,上加石块或其它重物压榨去水。

如果数量较多,可用机械压榨,开始压力小一点,待挤掉大部分水分后逐渐加压,直至压干为止。

4.晒干
将压干后的粕块均匀地摊放在芦席上晾晒,并时常翻动,以便及时晒干(合水量在12%以下),避免腐烂变质。

5.粉碎
将晒干的粕块碾碎,装入纸袋或麻布袋中即为成品。

如果数量多可用粉碎机进行粉碎。

鱼粉若存放时间较长,应定期晾晒,以防吸湿霉变。

—1 —。

鱼粉工艺生产技术资料

鱼粉工艺生产技术资料

鱼粉工艺生产技术资料鱼粉是一种制作动物饲料的重要原料,其主要原料是鱼类的副产品,如剥皮处理后的鱼皮、鱼鳞、鱼内脏等。

鱼粉工艺生产技术经过多年不断改进,现已能够高效地加工鱼类副产品,并获得高品质的鱼粉产品。

鱼粉的生产工艺一般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原料准备、预处理、脱水、干燥、研磨、制粉等。

首先,原料准备是鱼粉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对于鱼粉的制作,一般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鱼副产品作为原料,避免使用已经腐败的鱼类。

原料的选取对于鱼粉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接下来,原料需要进行预处理。

这个步骤主要包括去除鱼类副产品中的杂质、鱼骨、过滤油脂等。

通过对原料的精细处理,可以提高鱼粉的品质。

然后,处理后的原料需要进行脱水。

脱水有助于降低鱼粉中的水分含量,保证后续的干燥过程能够更加高效。

常见的脱水方式包括离心脱水和过滤脱水。

干燥是鱼粉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般采用喷雾干燥和气流干燥两种方法。

喷雾干燥是将脱水后的鱼粉喷雾入热空气中,将水分迅速蒸发,形成细小颗粒的干鱼粉。

气流干燥则是通过将脱水后的鱼粉置于热风中,通过循环干燥使其快速脱水。

干燥后的鱼粉需要进行研磨,将其精细化。

研磨可以提高鱼粉的可溶性和可吸收性,增加其对动物的营养价值。

最后,制粉是鱼粉生产的最后一步。

制粉包括将研磨后的鱼粉进行筛分和分级,以确保鱼粉的颗粒大小符合要求,并达到所需的产品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鱼粉的生产技术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可以对鱼粉进行漂白、脱臭、杀菌等处理,以提高鱼粉的卫生质量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鱼粉的生产技术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工艺流程。

通过科学合理地控制每个环节的操作,可以获得高质量、高营养价值的鱼粉产品,满足不同动物的饲料需求。

鱼粉是一种制作动物饲料的重要原料,它富含优质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是动物饲料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鱼粉工艺生产技术在提高鱼粉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能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为饲料行业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加工鱼粉的管理制度

加工鱼粉的管理制度

加工鱼粉的管理制度1. 原料采购管理:确保采购的鱼类原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合法的来源,采购过程需有相关合同文件和验收报告。

2. 原料存储管理:设立专门的原料存储库房,保持库房内干燥、通风,并定期清理和消毒,确保原料的质量不受污染。

3. 原料检验管理:对每批原料进行必要的检验,包括外观、气味和微生物的检测,只有合格的原料才能用于生产。

二、生产过程控制1. 设备管理:确保加工设备设备完好,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不合格设备需及时修理或更换。

2. 生产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生产操作规程,明确每个环节的工艺参数和加工流程,操作人员需按规程操作。

3. 生产记录管理:每次生产过程需记录生产日期、产量、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并保留相应记录,以备查询。

4. 废弃物处理管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保证废弃物不污染环境。

三、产品质量控制1. 检验抽样管理:对每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包括外观、气味、水分和营养成分等指标的检测。

2. 不合格品处置:若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需及时停产,找出原因并进行改进,确保下一批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3. 产品包装管理:产品包装需符合卫生标准,包装材料应为食品级材料,避免产品受到污染。

四、安全管理1. 人员培训管理:对生产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和生产培训,使其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和危险因素。

2. 安全防护管理:设立安全防护设施,确保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不受伤害。

3. 突发事件处理: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处理。

通过以上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有效控制加工鱼粉的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鱼粉的加工工艺

鱼粉的加工工艺

鱼粉的加工工艺目前国内外鱼粉的加工方法多根据鱼脂肪含量的多少进行加工,分为“高脂鱼”和“低脂鱼”2种加工工艺。

①高脂鱼的加工工艺是对脂肪含量较高的鱼粉先进行脱脂然后再干燥制粉的加工过程。

首先,用蒸煮或干热风加热的方法,使鱼体组织蛋白质发生热变性而凝固,促使体脂分离溶出。

然后对固形物进行螺旋压榨法压榨,固体部分烘干制鱼粉。

干燥的方法分为干热风和蒸汽法2种。

前者吹入干热风的温度因热源形式不同,可从100~400℃不等;后者使用蒸汽间接加热,虽然干燥速度慢,但鱼粉质量好。

整鱼经过去油、去浸汁、干燥、粉碎后的产品,蛋白质含量在50%~60%不等。

榨出的汁液经酸化、喷雾干燥或加热浓缩成鱼膏(fishsoluble)。

鱼膏的原料还可以用鱼类内脏,经加酶水解、离心分离、去油,再将水解液浓缩制成鱼膏;制成后的鱼膏可直接桶装出售,也可用淀粉或糠麸做为吸附剂再经干燥、粉碎后出售,后者称为鱼汁吸附饲料或混合鱼溶粉(compoundfishsalubleprowder),其营养价值因载体而异。

②低脂鱼的加工工艺是对体脂肪相对含量低的鱼及其它海产品的加工过程。

根据原料的种类一般分为全鱼粉和杂鱼粉2类。

全鱼粉是对脂肪含量少的鱼进行整体直接加热干燥,失去部分水分后再进行脱脂,固形物经第2次干燥至水分含量达18%,粉碎制成鱼粉。

通常每100kg全鱼约可出全鱼粉22kg。

蛋白质含量在60%左右。

杂鱼粉:是将小杂鱼、虾、蟹以及鱼头、尾、鳍、内脏等直接干燥粉碎后的产品又称鱼干粉,含粗蛋白质45%~55%不等。

或在鱼产旺季,先采用盐腌原料,再经脱盐,然后干燥粉碎制得。

这种鱼粉往往因脱盐不彻底(含盐10%以上),使用不当易造成畜禽食盐中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粉的分类、加工工艺和品控措施
王继强 张 波 张宝彤 李爱琴
摘 要:鱼粉是一种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原料,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饲料中。

鱼粉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生产原料和加工工艺。

本文主要介绍了鱼粉的分类、加工工艺以及如何评
价鱼粉质量好坏的指标,为饲料生产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鱼粉;分类;加工工艺;品控
鱼粉是由经济价值较低的低质鱼类或者鱼产品加工副产品,经去油、
脱水、粉碎加工后得到的高蛋白质饲料。

全世界的鱼粉生产国主要有秘
鲁、智利、日本、丹麦、美国、俄罗斯、挪威等。

表1列出了鱼粉主要生产
国所占比例,可以看出,秘鲁和智利鱼粉生产量最大,其出口量约占全球
总贸易量的70%。

中国鱼粉产量不高,主要生产地在山东、浙江,其次为河
北、天津、福建、广西等省市。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进口鱼粉121
万t,其中秘鲁、智利和非主流国家鱼粉的进口量分别为72.9万t、13.6万t
和34.4万t(徐琼,2011)。

表1 各国所产鱼粉占总量的百分比( 庄水泉,2010)
200720082009
秘鲁282830
智利161316
泰国9810
美国 4.66 6.2
中国 4.44 6.1
其他 384131.7
1 鱼粉的分类
根据来源鱼粉可分为2种:国产鱼粉和进口鱼粉。

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粗
略,反映不出鱼粉的品质。

按原料性质、色泽分类,可将鱼粉分为普通鱼
粉(橙白或褐色)、白鱼粉(灰白或黄灰白色,以鳕鱼为主)、红鱼粉
(橙褐或褐色)、混合鱼粉(浅黑褐或浓黑色)、鲸鱼粉(浅黑色)和鱼
粕(鱼类加工残渣)。

按原料部位与组成可把鱼粉分为全鱼粉(以全鱼为
原料制得的鱼粉)、强化鱼粉(全鱼粉+鱼溶浆)、粗鱼粉(鱼粕,以鱼类
加工残渣为原料)、调整鱼粉(全鱼粉+粗鱼粉)、混合鱼粉(调整鱼粉
+肉骨粉或羽毛粉)、鱼精粉(鱼溶浆+吸附剂)。

一般来讲,白鱼粉和红
鱼粉在饲料生产中应用较多。

1.1 白鱼粉
白鱼粉是指用鳕鱼、鲽鱼等白肉鱼种的全鱼或下脚料加工成脂肪含量
低的鱼粉,依加工方式分为工船加工和岸上加工。

白鱼粉生产量较大的国
家有美国、新西兰和俄罗斯。

从我国进口白鱼粉的用途来看,白鱼粉粗蛋白质含量在62%~67%,粗脂肪6%~8%,主要用于生产鳗鱼、甲鱼等特种水产饲料,也有少部分用以生产高档乳猪饲料。

1.2 红鱼粉
红鱼粉是以鳀鱼、沙丁鱼、凤尾鱼、鲭鱼以及其他各种小杂鱼、鱼虾食品加工后的下脚料等加工成的鱼粉,红鱼粉的主要生产囯为秘鲁和智利。

红鱼粉粗蛋白质含量62%左右,高的可以达到68%。

全世界90%以上的鱼粉为红鱼粉,主要用于畜禽饲料和一般水产饲料。

2 鱼粉的加工工艺
2.1 干法压榨法
干法压榨是将原料的热处理和鱼粉的干燥合并在压油之前同一过程完成,也就是说干法压出液体主要是鱼油,水分极少。

这样水溶性损耗极少,但对于多脂鱼来说,在高温蒸干过程中由于含有许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在空气中(特别是在加热的情况下)容易氧化,不饱和脂肪酸吸氧产生较低分子量的酸类、醛类和醇类。

这些酸败的产物以自身的特殊臭味影响鱼粉的质量。

干法生产工艺也容易导致鱼粉蛋白质的焦灼,降低鱼粉的消化率,因此干法压榨生产鱼粉适合于少脂鱼类或生产规模较小的地方使用。

2.2 湿法压榨法
湿法压榨生产鱼粉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期从国外引进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工艺,其最大特点是将蒸煮与干燥分开进行。

原料鱼从蒸煮、压榨、干燥及油分和水分离等过程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流水线控制,是现代鱼粉生产的典型,几乎能对所有能捕捉到的鱼进行加工处理,并高效率地获得优质脱脂鱼粉和鱼油。

世界先进的鱼粉厂普遍采用湿法压榨法。

湿法全鱼粉生产系统同原来的干法加工鱼粉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尤其适用于多油脂鱼类。

湿法全鱼粉系统生产的鱼粉质量大幅度提高,鱼粉和鱼油色泽浅,同时鱼粉的保质期延长,避免了成品鱼粉容易产生发热、发烧等诸多不良后果。

其生产流程见图1。

图1 湿法生产鱼粉工艺流程图
2.3 离心法
用离心机代替压榨机的一种湿(压榨)法,这种方法可将原料切得细碎,使其受热时均匀,以制取高质量的鱼粉,对离心机提出较高的要求,也是普通压榨所不能达到的。

2.4 萃取法
将干压榨法中的压榨工序改为用有机溶剂萃取鱼油,这样可以使鱼粉的含油量在1%以下。

由于脱脂彻底,因此鱼油产量高、鱼粉质量好。

但该法设备复杂,技术要求高。

3 鱼粉品控
3.1 常规指标
粗脂肪:按照GB/T 6433-2006《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规定,鱼粉的粗脂肪含量在14%以内。

粗脂肪含量高容易造成氧化酸败而降低营养价值。

同时脂肪氧化升温是造成鱼粉自燃的原因之一。

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饲料厂家将鱼粉的粗脂肪控制在12%左右。

粗灰分:灰分高表示骨多肉少,灰分低表示骨少肉多。

优质鱼粉灰分在16%以下,灰分在23%以上则表明不是全鱼粉,可能还有鱼排粉。

同时灰分高表明有可能掺沙或廉价钙原料。

砂分:优质鱼粉砂分在2%以下,若砂分高则表明捕鱼的船在浅海作业或是含有捕虾的副产品。

水分:鱼粉的水分不宜高于10%,过高不宜储藏,容易发生霉变。

盐分:优质鱼粉盐分在2%以下,鱼粉的盐分含量最高不超过5%,盐分高表明鱼粉不太新鲜或掺有小干鱼。

钙和磷:鱼粉中钙含量在3.5%~4.5%,磷含量约1.5%~3%,钙磷比
1.5:1~2:1,如果鱼粉中钙和磷的含量过高,说明鱼粉中骨的含量较多。

粗纤维:对粗纤维的指标要求,国家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文献资料,鱼粉的粗纤维含量在0.5%以内。

如果鱼粉中掺入其他高蛋白质植物原料,则粗纤维的含量就会明显提高。

真蛋白质/粗蛋白质:粗蛋白质的含量是检验鱼粉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国家行业标准以粗蛋白质的含量作为衡量鱼粉等级的指标。

一般要求进口鱼粉真蛋白质/粗蛋白质比为80%~85%,国产鱼粉真蛋白质/粗蛋白质之比要大于75%。

3.2 挥发性盐基氮(VBN)
VBN是指动物性原料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氨以及胺类含氮物质,VBN适合于鱼粉中微生物繁殖初期的检测。

VBN含量越高,鱼粉的新鲜度越差,氨基酸被破坏的越多,特别是蛋氨酸和酪氨酸,鱼粉的营养价值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生产实践中,一般要求蒸汽鱼粉VBN的含量在130mg/100g以内。

3.3 组胺
组胺是鱼粉中组氨酸经微生物脱羧反应转变而成的一种胺类物质。


生产实践中,一般要求红鱼粉组胺含量低于300mg/kg。

3.4 酸价
油脂的酸败通常分为两类,即氧化性酸败和水解性酸败。

酸价是酸败的重要指标,酸价越小说明油脂新鲜度越好。

建议鱼粉储藏在阴凉干燥通风处。

在生产中一般要求鱼粉的酸价(KOH)不高于7mg/g为宜。

表2 各种鱼粉氨基酸含量(实测值,%)
掺入皮革粉的鱼粉项目优质鱼粉低质鱼粉掺入羽毛粉的鱼

赖氨酸 5.13 4.02 3.94 3.95
蛋氨酸 1.82 1.42 1.7 1.23
胱氨酸0.730.44 1.010.38
苏氨酸 2.78 2.34 2.66 2.29
丝氨酸 2.45 2.07 3.72 2.18
甘氨酸 3.87 3.22 4.78 6.77
亮氨酸 4.75 4.12 4.75 3.66
异亮氨酸 2.79 2.37 2.39 2.06
脯氨酸 2.59 2.05 3.91 3.87
3.5 氨基酸
在进行鱼粉质量鉴定时,将鱼粉样品的氨基酸含量与标准品对比,相关性好为优质鱼粉,相关性差为低质、掺假鱼粉。

在生产实践中,一般要求鱼粉的赖氨酸不低于4.6%,蛋氨酸不低于1.6%,丝氨酸≤苏氨酸≤3%,胱氨酸≤1%,甘氨酸4%左右,亮氨酸与异亮氨酸的比在1.7左右,国产鱼粉要求氨基酸总和/粗蛋白质在80%,进口鱼粉氨基酸总和/粗蛋白质在85%以上。

羽毛粉丝氨酸、胱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很高,如果鱼粉中掺入羽毛粉,不仅丝氨酸的含量高于苏氨酸,而且胱氨酸的含量超过1%,脯氨酸的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