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粉质量控制及镜检交流
鱼粉品质检测与鉴别方法

鱼粉品质检测与鉴别方法蒋郁朝张晓江(广东新粮实业有限公司新粮饲料厂广东新会 529000)随着畜禽、水产养殖业兴起和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势必给原料供应商带来了商机,鱼粉作为一种优质蛋白质饲料原料日趋短缺,价格较高。
但一些企业和商人为谋取暴利常常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向鱼粉掺入一些伪假杂物质,掺假掺杂现象严重,极大地降低了优质蛋白质饲料原料——鱼粉品质。
而饲料原料优劣直接关系到饲料产品质量的好坏,没有好的原料,饲料企业也无法配制出优质饲料产品,并且造成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专业场(户)巨大的经济损失。
鱼粉中常见的掺假掺杂物为:植物性物质、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血粉、羽毛粉、鞣革粉和碳酸盐类等非鱼粉物质。
本文对当前鱼粉中掺假掺杂物的鉴别方法作一些介绍,以供参考。
一、鱼粉中掺入植物性物质的检测凡植物性来源的物质均含有淀粉和木质素。
淀粉可与碘化钾反应,产生蓝色或蓝黑色化合物;木质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间苯三酚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
故利用上述两种反应,即可迅速检测鱼粉中是否含有植物性来源的掺假掺杂物。
1.淀粉检测方法:称取待检样品1~2克于100毫升烧杯中,加入4~5倍蒸馏水加热至沸3—5分钟以浸出淀粉。
冷却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入1~2滴碘-碘化钾溶液(称取碘化钾6克加入100毫升蒸馏水中,再加入2克碘,溶解后遥匀,置棕色瓶中保存),若溶液即现蓝色或黑蓝色,则表明被检样品中掺入含淀粉物质。
2.木质素检测方法:取被待检样品少许平铺于表面皿中,用间苯三酚溶液(称2克间苯三酚溶入100毫升90%乙醇中,溶解后遥匀, 置溶量瓶中保存备用。
)浸湿,放置5~8分钟,再滴加2~3滴浓盐酸,若被检样品中出现散布的深红色点,说明被检样品中掺入含木质素物质。
且加水后,此深红色部分即会浮上表面。
二、鱼粉中掺入棉籽饼粕的检测先将20目和40目分样筛叠放在一起,然后称取待检样品250克于分样筛,摇筛5~6分钟,即将被检样品分成粗、中、细3部分。
怎样鉴定鱼粉的质量 建议养殖者自已加工鱼粉

怎样鉴定鱼粉的质量建议养殖者自已加工鱼粉饲料在河蟹养殖中占到生产成本的70%左右,养殖户应该重视饲料的合理选择、科学搭配和科学投喂,以便于最大程度的利用饲料,减少浪费。
本文介绍一下影响鱼粉质量的因素,以及怎样鉴定鱼粉的质量,并谈谈为什么建议养殖者自已加工鱼粉等问题。
一、影响鱼粉质量的因素鱼粉通常分为白鱼粉和红鱼粉两类。
白鱼粉由鳕鱼、鲽鱼等冷水鱼加工得到。
红鱼粉主要原料包括鯷鱼、沙丁鱼、鲭鱼及其他各种小杂鱼、鱼虾食品加工后的下脚料等。
影响鱼粉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原料鱼的种类、原料的新鲜度、加工的温度、脂肪的质量和微生物组成等。
这些因素会造成鱼粉在加工、运输、贮藏过程中蛋白质分解、脂肪氧化酸败和美拉德反应,产生一些有毒害或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的物质,影响饲养效果。
二、怎样鉴定鱼粉的质量鲜度好的鱼粉是棕褐色(红鱼粉)或灰白色(白鱼粉),颜色均匀一致,具有正常的鱼腥味。
而气味异常、带有哈喇味或腐臭味的则是鲜度差的鱼粉,这种判别方法简单易行,虽缺乏客观性,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河蟹的生长速度与饲料的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只有当饲料中的营养元素都能满足河蟹的生长需求时,才能确保河蟹以最合理的生长速度进行生长。
而河蟹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饲料的品质和质量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幼蟹对蛋白的需求就比成蟹高,在成蟹养殖的不同阶段其对蛋白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三、建议养殖者自已加工鱼粉在颗粒饲料的选择上,养殖户完全可以自已加工饲料,即:通过咨询有关专家,针对自已养殖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工,这样,不仅饲料的质量有保障,而且,成本较低。
鱼粉是传统水产饲料中的主要蛋白源,优质进口鱼粉蛋白质含量在60%以上,有的高达70%,国产优质鱼粉蛋白质达55%以上,鱼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还富含必需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可消化能等鱼类生长繁育必需的成分,且适口性好。
鱼粉质量直接影响养殖种类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效率。
因此,养殖户在自已进行饲料加工时,鱼粉质量的识别便显得十分重要。
鱼粉质量的评价和分析

鱼粉质量的评价和分析鱼粉是畜、禽、水产饲料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动物性蛋白质原料。
目前,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鱼粉的价格一路飙升,随之而来的市场上的鱼粉掺杂使假,鱼目混珠,以劣充好,层出不穷。
随着饲料配方研究成果的应用,鱼粉在饲料中的使用量有所减少,但随着畜牧业和水产业的不断发展,鱼粉总的用量还是在不断的增加,国产鱼粉不能满足需要,还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于进口。
鱼粉因原料的来源、加工方法的不同而在质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影响鱼粉质量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
国家对于鱼粉已颁布了国家标准,在我国衡量鱼粉质量的指标主要参照此标准。
但是,如何正确利用标准去判断鱼粉的质量,则需要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鱼粉的掺假自鱼粉一上市以来,可以说市场上的鱼粉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现象相当普遍,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合格的鱼粉,除一部分是变质鱼粉外,更多的是掺假鱼粉。
用作掺假的植物性原料有稻壳粉、棉粕和菜粕等,动物性原料通常有羽毛粉、蟹壳粉、血粉、虾壳粉、贝壳粉等。
有的则将鱼的下脚料、鱼溶浆及劣质的小干鱼充作全鱼粉。
更有甚者,还有掺入尿素等非蛋白氮和掺入细沙等。
在掺假物中,许多原料蛋白质含量很高,但必需氨基酸含量不平衡,蛋白质吸收率差。
如血粉中的粗蛋白质可达80%左右,但亮氨酸含量极低,氨基酸不平衡,消化吸收差;水解羽毛粉粗蛋白含量高达80%~90%,但其中的蛋氨酸、色氨酸、组氨酸极缺乏,利用价值低。
有的掺假物中还含有有毒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如棉粕中含有棉酚和环丙烯脂肪酸抗营养因子对蛋鸡、种猪、妊娠母猪均不适宜使用。
鱼粉中掺有尿素等非蛋白氮,可造成禽类的大批死亡。
掺入沙分,影响适口性,严重的导致便秘,消化不良。
因此,鱼粉的掺假不但降低了鱼粉本身的品质,而且会影响其它营养物质的吸收,一些掺假成分如果在鱼粉中的量过大,还可能产生中毒现象。
鱼粉质量鉴定2.1感官鉴定此法简便易行,在缺乏其他必备化学检测手段的情况下,可采用该法,也可作为实验室检测的辅助手段。
鱼粉的质量控制技术

鱼粉的质量控制技术鱼粉的质量控制技术鱼粉是配合饲料中优质的蛋白饲料原料,粗蛋白含量可达55%以上,各种氨基酸齐全且含量丰富,平衡性好,动物对其的消化吸收率高,特别是赖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等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一般的植物性蛋白饲料资源,同时,鱼粉中含有丰富的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有些成分是植物性饲料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研究表明,除上述成分外,鱼粉中还含有大量的能促进动物生长的“未知生长因子”,一般称为“鱼因子”,这些成分主要包括核苷酸、活性小肽、牛磺酸等已知物质及一些未知物质。
鱼粉是全价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饲料行业重要的原料之一,但是其价格较高,需求量又大,导致一些不法商家掺假,加上影响鱼粉质量的因素众多,造成市场上鱼粉质量的参差不齐。
本文从影响鱼粉质量的因素入手,主要介绍几种控制技术,通过这些技术,检测和监督鱼粉的质量。
一、鱼粉原料的来源原料鱼的种类决定了成品鱼粉的基本化学成分及色泽。
不同种类的鱼原料制成的鱼粉也不同,一般分为白鱼粉和红鱼粉。
用鳕科鱼的白肉鱼和鳝鱼等冷水性鱼加工得到的是白鱼粉,白鱼粉的粗蛋白含量较高,可达68%~70%,因此价格比较贵,主要应用于特种水产饲料;用鳀、沙丁鱼、凤尾鱼、海生小杂鱼及鱼虾食品加工后剩下的下脚料为原料制成的鱼粉为红鱼粉。
其成本较低,价格便宜,粗蛋白含量一般在62%以上[1]。
白鱼粉的价格一般都比红鱼粉高出20%以上,畜禽饲料用白鱼粉显然是不合算的,所以目前在畜禽饲料中红鱼粉居多。
我国不能生产白鱼粉,白鱼粉的生产国主要在北欧和西欧。
二、原料的新鲜度日常工作中衡量鱼粉新鲜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2]:(1)挥发性盐基氮(VBN ),包括氨和低级胺类,是腐败鱼粉恶臭的主要成分,是细菌繁殖、氨基酸及其它含氮化合物的分解产物,在鱼粉中会随鱼粉鲜度下降而增加。
它们沸点低,具有挥发性,呈碱性。
(2)三甲胺,三甲胺( TMA) 是腐败鱼粉的主要成分,一般在鲜鱼粉中并不存在,但一旦经细菌繁殖,鱼粉中的氧化三甲胺即还原成TMA ,因此TMA 比VBN可更清楚地测定因细菌作用引起鲜度下降的情况。
农业饲料用鱼粉的质量判断及检测 - -

农业饲料用鱼粉的质量判断及检测摘要:鱼粉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饲料,但是市场上的鱼粉时常有掺假现象发生,而且掺入的大多是廉价的不易被吸收的羽毛粉、植物根茎粉、皮革物等,大大降低了饲料的品质,因此必须对鱼粉的质量进行监控,下面介绍鱼粉的质量检测方法。
一、感官特性纯鱼粉一般为黄棕色或黄褐色,鱼粉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饲料,但是市场上的鱼粉时常有掺假现象发生,而且掺入的大多是廉价的不易被吸收的羽毛粉、植物根茎粉、皮革物等,大大降低了饲料的品质,因此必须对鱼粉的质量进行监控,下面介绍鱼粉的质量检测方法。
一、感官特性纯鱼粉一般为黄棕色或黄褐色,也有少量的白鱼粉、灰白鱼粉等依鱼品种而有差别。
具有烹烤过的鱼香味,并稍带有鱼腥味。
混入鱼溶浆的腥味较重,不可有酸败、氨臭等腐败味及过熟的焦味。
鱼粉为粉状,含鳞片、鱼骨等,处理良好的鱼粉均有可见的鱼丝。
新鲜的鱼肉的肌纤维富有黏着性,所以用手抓取鱼粉,用手指捻,黏性上佳的鱼粉较新鲜。
颗粒细度为至少98%能通过筛孔宽度为2.80毫米的标准筛网。
二、化学检测1.粗蛋白粗蛋白是鱼粉中含有氮物质的总称,从多个样品的检测数据和生产情况来看,国产鱼粉的粗蛋白一般为45%~55%,进口鱼粉的粗蛋白一般为60%~67%,太低可能属于鱼粉原料杂质高所致,太高则可能是掺伪所致。
粗蛋白测定的方法一般用凯式定氮烧瓶法。
2.胃蛋白酶消化率胃蛋白酶消化率是指被胃蛋白酶消化的蛋白质与粗蛋白之间的比例。
合格的鱼粉,其蛋白酶消化率不应小于85%。
方法步骤:准确称取1克左右脱水脱脂鱼粉,放入30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经过预热(42℃~45℃)的0.2%胃蛋白酶液150毫升,盖好密封,在45℃下边搅拌边消化16小时(可用恒温振荡器)。
消化后用滤纸过滤,然后用温水洗净滤纸上未消化物,将未消化物连同滤纸转入凯式烧瓶中进行消化,随后步骤同测粗蛋白,测出未消化粗蛋白量。
鱼粉的胃蛋白酶消化率=(鱼粉粗蛋白-未消化粗蛋白的量)/粗蛋白×100%另外,鱼粉的粗脂肪一般不应高于12%。
鱼粉的质量控制技术

鱼粉的质量控制技术鱼粉的质量控制技术1.引言●简要介绍鱼粉的定义和用途●强调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目的2.质量控制标准2.1 原材料选择●确定鱼类的品种、新鲜度和健康状况等标准●考虑使用合适的鱼类部位和鱼肉与鱼骨比例的要求2.2 加工过程控制●确保鱼类在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控制●采取适当的烘干或蒸煮等方法以确保鱼粉的加工质量2.3 检测方法●介绍常见的鱼粉质量检测方法,如蛋白质含量、脂肪质量指数和微生物指标等●强调对检测机构的要求和合作3.质量控制管理3.1 环境管理●确保加工场所的清洁、通风和消毒●确保员工遵守个人卫生习惯和穿戴适当的防护设备3.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标准操作程序和记录的建立与维护●进行内部质量审核和外部质量认证3.3 流程控制●制定产品追溯体系,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细化生产流程,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4.风险管理4.1 产品安全风险管理●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如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残留等●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选择安全的原材料和建立安全的加工工艺等4.2 质量风险管理●识别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如仓储条件、运输方式等●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产品在存储和运输环节的质量5.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相关附件,如质量控制记录表、检测方法说明等6.法律名词及注释●罗列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7.结束语●强调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持续改进的意义注: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鱼粉质量控制技术的参考信息,具体实施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附件:1.质量控制记录表2.检测方法说明法律名词及注释:1.食品安全法:指保障食品安全,保护人们身体健康的法律法规。
2.质量管理体系:指一套相互关联的质量管理活动,采取一定的组织程序,并通过监视、测量、审查和改进等手段,确保产品和服务达到预期质量要求的体系。
3.产品追溯体系:指通过有效记录和追踪产品生产、加工和配送等各个环节的信息,以追溯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情况的体系。
鱼粉的质量控制技术

鱼粉的质量控制技术鱼粉的质量控制技术一、引言鱼粉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对于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鱼粉的质量,需要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鱼粉质量控制的各个方面。
二、原料选择和采购1:原料种类:选择适合鱼粉生产的鱼类作为原料,如沙丁鱼、鲱鱼等。
2:采购渠道:确保从合法渠道采购原料,避免非法渔捞带来的安全隐患。
三、生产工艺控制1:清洁卫生:保证生产设备、场地和工人的卫生状况,避免污染鱼粉。
2:烘干控制:控制烘干温度和时间,确保鱼粉的品质不受损。
3:研磨粒度:控制鱼粉的粒度,保证其适合作为饲料原料。
4:包装储存: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储存鱼粉时防止潮湿和变质。
四、质量检测方法1:水分含量测定:采用适当的方法测定鱼粉的水分含量,通常使用干燥失重法。
2:脂肪含量测定:使用萃取方法提取鱼粉中的脂肪,并测定其含量。
3: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适当的方法测定鱼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常用的方法有Kjeldahl法和巴氏定氮法。
4:水库硫含量测定:使用适当的方法测定鱼粉中的水库硫含量,以确保不超过安全标准。
五、质量控制标准制定鱼粉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各项指标的上下限范围,以保证鱼粉的质量稳定可靠。
六、质量跟踪和溯源建立鱼粉的质量跟踪和溯源系统,追踪原料的来源和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便进行质量追溯和问题处理。
七、法律法规1:《食品安全法》:鱼粉作为食品原料,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标准。
2:《渔业资源保护法》:保护渔业资源,规范渔民的渔捞行为。
附件:1:鱼粉质量检测报告样本2:鱼粉生产流程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鱼粉:从鱼类中提取制成的粉末状物质,用作饲料原料。
2:萃取:采用溶剂将某种物质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的过程。
3:检测:针对某一物质的性质或特征进行测定或判定的过程。
4:上下限范围:指某一指标的最低和最高允许值之间的范围。
农业饲料用鱼粉的质量判断及检测

2023-11-06
目 录
• 鱼粉的概述 • 鱼粉的质量判断 • 鱼粉的检测方法 • 鱼粉的质量标准及影响因素 • 鱼粉在农业饲料中的应用和前景 • 问题与挑战
01
鱼粉的概述
鱼粉的定义
• 鱼粉定义为:由鱼类加工副产品、鱼骨、鱼皮等为原料,经 去油、干燥、粉碎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掺假现象
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一些不法商贩会在鱼粉中掺杂其 他物质,如劣质鱼粉、豆粕等,严重影响了鱼粉的质量 和安全性。
卫生问题
由于鱼粉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如 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滋生,导致鱼粉的卫生指标不合 格。
鱼粉的检测技术和标准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检测技术落后:目前,一些检测机构在检测鱼粉质量时 仍采用传统的感官评价和化学分析方法,这些方法不仅 主观性强,而且难以准确评估鱼粉的全面质量。
卫生指标
鱼粉的卫生指标应符合相响因素一:原料鱼的种类和新鲜度
种类
不同种类的鱼所含营养成分和比例不同,因此原料鱼的种类对鱼粉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新鲜度
原料鱼的新鲜度直接影响鱼粉的营养价值和卫生指标。不新鲜的鱼可能导致鱼粉营养成分下降和卫生指标超标 。
鱼粉的来源
鱼粉的原料主要来自海洋渔业副产品,如小型鱼类、鱼骨、 鱼皮等。
另外,淡水渔业副产品也可以作为鱼粉的原料,如鲤鱼、鲫 鱼等。
鱼粉在农业饲料中的作用
鱼粉作为农业饲料 中的重要成分,具 有高蛋白、富含必 需氨基酸等特点。
在水产养殖中,鱼 粉还可以作为天然 的诱食剂,提高养 殖动物的采食量。
鱼粉可以改善饲料 的营养价值,提高 饲料的适口性和动 物的生长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粉质量控制要点: 1、新鲜度 2、粗蛋白 3、氨基酸 4、卫生指标
三、鱼粉镜检
三、鱼粉镜检
三、鱼粉镜检
三、鱼粉镜检
三、鱼粉镜检
三、鱼粉镜检
三、鱼粉镜检
佛山工厂 鱼粉镜检
附1:
鱼粉标准
附2:
显微镜检查方法
谢谢大家!
鱼粉质量控制及 镜检交流
QQ:370973221 2017年整理
一、鱼粉 二、鱼粉加工工艺
三、鱼粉镜检
一、鱼粉 鱼粉 以未变质的整条鱼或经分割后的鱼体下脚为原料,干燥后粉 碎即得鱼粉。 鱼粉分类: 依加工方式可分为脱脂鱼粉及未脱脂鱼粉。 依原料可分为全鱼粉及下脚鱼粉。 依鱼品种可分为以沙丁鱼为主的或以马面鱼为主的等。 另外还可分为在船上或岸上加工的,一般直接在船上加工的 鱼粉新鲜度佳,品质优。 由于加工方式、原料类型等差别,制成鱼粉从外观上看可以 从浅黄色、黄色到棕褐色。从组分上看有含大量肌肉组织的; 也有仅含少许肌肉组织,而以骨鳞、皮等下脚为主的。 鱼粉的气味应具正常鱼腥气味,不应有腐败、氨臭及焦糊等 不良气味。 粉碎粒度应均匀,不应有结团现象。
一、鱼源及鱼粉
鱼源
二、鱼干燥→粉 碎→筛分→称量→包装→成品
三、鱼粉镜检
立体显微镜下: 鱼骨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碎片,有些鱼骨呈琥珀色。鱼骨的形 状依鱼的大小及鱼骨来自部位而异。大多数鱼骨细长,有些一 端似树枝状。 鱼鳞为平坦或卷曲的薄片,近透明,可见到表面有同心圆花纹。 鱼眼表面多碎裂,似乳色的玻璃珠样。 鱼肌肉表面粗糙,具有明显的纤维结构。用尖镊子很容易将纤 维结构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