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病理生理学第八章休克习题
病理生理学(9.1.2)--休克--习题作业

作业/试卷单项选择题1.休克早期,血中激素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A.ACTH增加B.糖皮质激素增加C.儿茶酚胺增多D.胰岛素增加E.胰高血糖素增加2.大面积皮肤烧伤休克病人,在无法测定血压情况下,可以根据下列哪一项指标间接判定血压情况:A.心率B.呼吸频率C.颈静脉充盈情况D.尿量E.体温3.休克时肾素-血管紧张素作用哪一项是错误的:A.肌肉血管收缩B.肠道血管收缩C.胰腺血管收缩D.肾血管收缩E.冠状血管扩张4.下述哪一项不是早期休克临床表现:A.烦燥不安B.皮肤苍白发凉C.脉搏细速D.血压和脉压差正常E.尿量减少5.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A.微动脉收缩B.后微动脉收缩C.动-静脉吻合支收缩D.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E.微静脉收缩6.判断组织器官灌流不足,下列那一指标或症状是错误的:A.收缩压<80mmHgB.脉压差<10mmHgC.中心静脉压7~8cmH2O C.尿量<15ml/hE.皮肤苍白或发绀7.内啡肽在休克发生中作用为:A.促进组胺分泌B.促进MDF形成C.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D.抑制心血管系统E.抑制PGI2形成8.休克病人在不能测定心输出量条件下,可以通过哪一种指标间接判定心输出量:A.血压B.脉压差C.中心静脉压D.心率E.动脉血氧分压9.休克Ⅲ期又称: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期B.微循环衰竭期C.细胞损伤期D.多器官衰竭期E.休克不可逆期10.休克Ⅱ期血液淤滞贮积的主要部位是:A.皮肤B.肌肉C.肾脏D.肠道E.全身都有11.下述那种休克最易导致DIC发生:A.失血性休克B.烧伤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过敏性休克12.失血性休克发展过程中,全身外周阻力变化趋势是:A.增加B.降低C.先增加后降低D.先降低后增加E.不变13.休克时促进血小板第一时相聚集的主要物质:A.TXA2B.ADPC.PAFD.儿茶酚胺E.C5a14.失血性休克早期血细胞比积变化是:A.减少B.增加C.先减少后增加D.先增加后减少E.不变15.休克时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变化是:A.增加B.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E.不变16.休克时常见白细胞贴壁粘着的部位:A.微动脉B.微静脉C.前毛细血管D.小动脉E.小静脉17.休克时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是:A.增加B.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E.不变18.休克淤血期,下列哪一种变化是错误的:A.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丢失B.血液粘度增大C.全身有效血量不足,组织液入血代偿D.细胞膜泵功能障碍,组织细胞水肿E.毛细血管血流停滞,血液潴积于某些内脏19.纳络酮治疗休克是阻断哪一种受体:A.α-肾上腺素能受体B.β肾上腺素能受体C.H1组胺受体D.M胆碱能受体E.阿片肽受体20.下列哪一种因素与休克时红细胞聚集发生无关:A.血流速度减慢B.血细胞比积增加C.红细胞表面电荷减少D.组胺释放增加E.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名词解释心肌抑制因子隐蔽性酸中毒无复流现象第三间隙丢失寒冷型休克问答题1.阐述血压下降不是早期休克诊断指标的原因?2.简述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心源性休克的原理。
病理生理学:休克

第十一章休克一、单项选择题1、休克的本质是A.中心静脉压降低B.动脉血压降低C.组织微循环障碍D.心输出量降低E.外周阻力升高2、休克早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强烈兴奋B.强烈抑制C.变化不明显D.先兴奋后抑制E.先抑制后兴奋3、休克早期动脉血压的变化是A.进行性下降B.先降后升C.无明显降低D.降低E.升高4、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多灌少流,灌多于流C.不灌不流,发生DICD.少灌多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多于流5、休克早期血流量基本保正的器官是A.心脏B.肝C.肾D.肺E.脾6、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灌而少流B.不灌不流C.少灌少流D.少灌多流E.多灌多流7、休克患者易出现A.呼吸性碱中毒B.乳酸堆积C.酮体堆积D.高碳酸血症E.代谢性碱中毒8、休克早期最易受损伤的器官是A.肺B.肝C.脾D.心脏E.肾9、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机制A.冠脉血流量减少B.心肌耗氧量增加C.前负荷增加D.酸中毒、高血钾抑制心肌E.心肌抑制因子10、ARDS的主要发病环节是A.肺内DIC形成B.肺微循环障碍合并急性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C.急性肺不张D.肺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E.急性肺水肿11、休克时细胞膜变化中下列哪项不会发生?A.膜电位降低 B.膜泵功能降低C.膜通透性增加 D.脂质过氧化 E.钙内流减少12、休克早期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面色苍白B.四肢湿冷C.血压明显降低D.尿量减少E.心率加快13、休克时易发生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A.混合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D.AG增大性代谢性酸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14、自身输液主要是指A.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B.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D.组织液回流多于生成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15、休克早期微循环开放的血管可有A.微动脉 B.微静脉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D.动静脉吻合支 E.后微动脉16、患者女性,28岁,产后大出血,经初步抗休克处理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给吸氧处理未能改善呼吸。
病理生理学:休克习题与答案(1)

一、单选题1、关于休克的概念,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由强烈致病因素引起B.总血管容积急剧减少C.微循环灌流严重障碍D.危重全身性病理过程正确答案:B解析:休克是指机体在强烈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注严重不足,导致机体组织细胞和重要生命器官发生功能代谢障碍以及结构受损的危重全身性病理过程。
2、休克发生的本质是()。
A.过敏反应B.严重创伤C.心力衰竭D.急性循环衰竭正确答案:D解析:休克是指机体在强烈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注严重不足,导致机体组织细胞和重要生命器官发生功能代谢障碍以及结构受损的危重全身性病理过程。
其本质就是急性循环衰竭。
3、下列()因素不是导致休克的病因。
A.大面积烧伤B.严重败血症C.严重精神病D.分娩大出血正确答案:C解析:大面积烧伤、严重败血症、分娩大出血都是导致休克的常见病因。
一般情况下,严重精神病不会导致休克的发生。
4、休克的三个始动环节不包括()。
A.严重车祸创伤B.血容量减少C.心泵功能障碍D.血管容积增加正确答案:A解析:常把血容量减少、血管容积增加、心泵功能障碍这三个环节称为休克的始动环节。
而严重车祸创伤只是引起休克的病因。
5、通常成年人急性失血量大于全血量的()%时即可引起休克。
A.10B.20C.30D.50正确答案:B解析:一般来说,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发生程度与体液丢失的比例与速度密切相关,通常15分钟内失血少于全血量的10%时,机体可完全代偿。
若快速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20%以上(超过1000ml),即可引起休克。
6、以下()情况早期往往不引起心源性休克。
A.大面积心肌梗死B.充血性心力衰竭C.心包压塞D.严重心律失常正确答案:B解析:大面积心肌梗死、心包压塞、严重心律失常都可导致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呈慢性心衰改变,早期心输出量下降不明显,一般不引起心源性休克。
7、低动力型休克的基本特征是()。
休克考试题及答案

休克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A. 心排出量减少B.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C. 微循环障碍D. 组织缺氧答案:C2. 休克代偿期的临床表现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脉搏细速B. 血压正常或稍高C. 皮肤苍白D. 尿量减少答案:B3.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微循环障碍的表现:A.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B. 毛细血管后括约肌舒张C. 微循环血流淤滞D.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答案:B4.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代谢障碍的表现:A. 乳酸增多B. 血糖升高C. 血浆渗透压增高D. 血浆pH值下降答案:B5.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器官功能障碍的表现:A. 心功能不全B. 肾功能不全C. 肝功能不全D. 肺功能不全答案:D6. 感染性休克的常见病原体是: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大肠杆菌C. 肺炎链球菌D. 以上都是答案:D7.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治疗原则:A. 积极处理原发病B. 补充血容量C.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D. 应用抗生素答案:D8.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液体复苏的指征:A. 血压下降B. 心率增快C. 尿量减少D. 皮肤苍白答案:D9.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监测指标:A. 血压B. 心率C. 尿量D. 血红蛋白答案:D10.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护理措施:A. 保持呼吸道通畅B. 监测生命体征C. 限制液体摄入D. 心理护理答案:C11.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预防感染的措施:A.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B. 合理使用抗生素C. 增强机体抵抗力D. 限制探视答案:D12.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措施:A. 补充液体B. 补充电解质C. 补充热量D. 限制液体摄入答案:D13.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维持循环稳定的措施:A.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B. 补充血容量C. 应用利尿剂D. 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答案:C14.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维持呼吸稳定的措施:A. 保持呼吸道通畅B. 应用呼吸兴奋剂C. 应用机械通气D. 应用镇静剂答案:D15.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维持体温稳定的措施:A. 保暖B. 降温C. 监测体温D. 应用抗炎药物答案:D16.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维持肾功能稳定的措施:A. 补充血容量B. 应用利尿剂C. 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D. 限制液体摄入答案:D17.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维持肝功能稳定的措施:A. 补充血容量B. 应用肝保护药物C. 限制蛋白质摄入D. 监测肝功能答案:C18.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维持凝血功能稳定的措施:A. 补充凝血因子B. 应用抗凝药物C. 监测凝血功能D. 应用止血药物答案:B19.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维持胃肠功能稳定的措施:A. 补充液体B. 应用胃肠动力药物C. 限制饮食D. 监测胃肠功能答案:C20.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维持神经功能稳定的措施:A. 补充液体B. 应用神经营养药物C. 监测神经功能D. 应用镇静剂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 休克的常见病因包括:A. 严重感染B. 大量失血C. 严重创伤D. 严重过敏反应答案:ABCD22. 休克的临床表现包括:A. 皮肤苍白B. 脉搏细速C. 血压下降D. 尿量减少答案:ABCD23. 休克的诊断依据包括:A. 病史B. 临床表现C. 实验室检查D. 影像学检查答案:ABCD24. 休克的治疗原则包括:A. 积极处理原发病B. 补充血容量C.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D. 应用抗生素答案:ABC25. 休克的监测指标包括:A. 血压B. 心率C. 尿量D. 血红蛋白答案:ABC26. 休克的护理措施包括:A. 保持呼吸道通畅B. 监测生命体征C. 限制液体摄入D. 心理护理答案:ABD27. 休克时,预防感染的措施包括:A.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B. 合理使用抗生素C. 增强机体抵抗力D. 限制探视答案:ABC28. 休克时,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措施包括:A. 补充液体B. 补充电解质C. 补充热量D. 限制液体摄入答案:ABC29. 休克时,维持循环稳定的措施包括:A.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B. 补充血容量C. 应用利尿剂D. 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答案:ABD30. 休克时,维持呼吸稳定的措施包括:A. 保持呼吸道通畅B. 应用呼吸兴奋剂C. 应用机械通气D. 应用镇静剂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31. 简述休克的常见病因。
病理生理学习题

病理生理学习题病理生理学第一章绪论自测题(Questions)一、名词解释1、Pathophysiology2、Basic pathological process二、填空题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2.病理生理学着重是从和角度研究患病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三、问答题1.什么是基本病理过程?试举例说明。
2.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直接用于临床?第二章疾病的概论自测题(Questions)一、名词解释1.disease2.homeostasis3.precipitating factorplete recovery5.brain death二、填空题1. 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与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2.病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是和决定。
3.生物性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和。
4.先天性致病因素是指能够的有害因素。
5.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称为。
6.条件通过作用于或起到或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
7.发病学是研究疾病的规律的科学。
8.疾病的过程可分为期、期、期和期。
三、问答题1.举例说明病因在疾病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什么是因果交替规律。
3.什么是脑死亡?判断脑死亡有哪些标准?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自测题(Questions)一、名词解释1. 脱水征2. 低渗性脱水3. 反常性碱性尿4.高钾性周期性麻痹5.Dehydration6.Water intoxication7.Dehydration fever8.Hyperkalemia9. Paradoxical acidic uri ne二、填空题1 正常人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_____。
细胞膜将体液分割成_____和_____两部分,前者约占体重_____,后者约占体重的_____。
2 体液的渗透压主要由_____产生,其正常值为_____。
3 脱水按血清钠的浓度分成_____、_____和。
4 等渗性脱水处理不及时,可通过_____及_____失水转变成_____,而只补充水,又可转变成_____ 。
休克的名词解释 习题

休克的名词解释习题休克的名词解释及习题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为多种原因导致的血液循环及氧输送不足而引起的全身性灾害性反应。
其特点是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从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
在临床上,休克常常是一种危急情况,需要紧急救治。
休克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包括循环功能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全身炎症反应。
循环功能不足主要表现为低血压、血液流量减少及组织灌注不足。
细胞代谢紊乱是指细胞内氧供应不足,导致能量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细胞损伤。
全身炎症反应是机体应对休克状态的一种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反应反而会加剧病情。
休克的类型主要包括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阻塞性休克和分布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由于失血、脱水等原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所致。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功能不足导致心排血量减少所致。
阻塞性休克是由于心脏无法充分排出血液,如主动脉瓣狭窄等原因导致的休克。
分布性休克是由于血管扩张和血液分布不均等原因导致的休克。
习题1:休克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习题2:请列举几种常见的休克类型及其原因。
休克的治疗首先是迅速确立诊断,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休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建立有效的循环血量、纠正代谢紊乱和控制炎症反应。
建立有效的循环血量可以通过输液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增加血液容量和提升血压。
纠正代谢紊乱包括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以维持正常的细胞代谢功能。
控制炎症反应可以通过应用抗炎药物和抗生素来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所产生的损害。
习题3:请列举休克治疗的常见手段。
休克的病情评估和监测也是治疗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通过监测血压、心率、尿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此外,还可以利用血常规、血气分析等检查手段来评估休克的严重程度和伴随病变。
习题4:休克的病情评估和监测的方法有哪些?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对患者而言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
及时、准确的诊疗和有效的护理对于提高休克患者的存活率至关重要。
病理生理学 关于休克的自测题

自测题
[辨别题] :“休克”的变化及其与其它病理过程的关系可描述为(true or false question)
A.休克是一种躯体性强烈应激,早期反应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
B.休克主要发生循环性缺氧,也会导致呼吸性缺氧
C.血压下降是失血性休克早期的必需诊断指标
D.休克时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也可能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E.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可有过度的收缩,也可出现过度扩张
[单选题]
1.休克早期,血中激素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
A.ACTH增加
B.糖皮质激素增加
C.儿茶酚胺增多
D.胰岛素增加
E.胰高血糖素增加
2.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
A.微动脉收缩
B.后微动脉收缩
C.动-静脉吻合支收缩
D.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E.微静脉收缩
3. 休克Ⅲ期又称:
A.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期
B. 微循环衰竭期
C. 细胞损伤期
D. 多器官衰竭期
E. 休克不可逆期
4.下述那种休克最易导致DIC发生:
A.失血性休克
B.烧伤性休克
C.感染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5.失血性休克发展过程中,全身外周阻力变化趋势是:
A.增加
B.降低
C.先增加后降低
D.先降低后增加
E.不变
6.休克时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变化是:
A.增加
B.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E.不变
7.休克时常见白细胞贴壁粘着的部位:
A.微动脉
B.微静脉
C.前毛细血管
D.小动脉
E.小静脉。
【病理生理学题库】_休克(含答案)

休克(一)名词解释(1~12)1.休克shock2.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3.血管源性休克(vasogenic shock)4.心源性休克5.低排高阻型休克6.高排低阻型休克7.“自身输血”9.“自身输液”10.缺血性缺氧期(ischemic anoxia phase)11.淤血性缺氧期(stagnant anoxia phase)12.休克肺(shock lung)(二)选择题(1~50)1.微循环的营养通路是:BA.微A→后微A→直通毛细血管→微V;B.微A→后微A→真毛细血管→微V;C.微A→A-V吻合支→微V;D.微A→A-V吻合支→真毛细血管→微V;E.微A→后微A→直通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微V。
2.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开放的通路是:AA.直捷通路;B.迂回通路;C.营养通路;D.A-V吻合支;E.以上都不对。
3.正常微循环血流调节的实现系通过:CA.交感神经支配;B.毛细血管括约肌自身节律性舒缩;C.局部体液因素;D.全身性体液因素;E.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收缩。
4.高排低阻型休克最常见于下列哪一类休克?CA.失血性休克;B.烧伤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创伤性休克。
5.休克时血压下降的主要机制是:EA.心功能不全;B.外周动脉紧张度不足;C.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后衰竭;D.血液中儿茶酚胺过低;E.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流不足。
6.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的变化,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A.微A收缩;B.后微A收缩;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D.A-V吻合支收缩;E.微V收缩。
7.休克的下列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DA.烦躁不安或淡漠甚至昏迷;B.呼吸急促,脉搏细速;C.面色苍白或潮红、紫绀;D.血压均降低;E.尿少或无。
8.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A.强烈兴奋;B.先兴奋后抑制、衰竭;C.强烈抑制;D.先抑制后兴奋;E.改变不明显。
9.休克I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B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C.少灌多流,灌少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充血性心力衰竭
C.心脏压塞
[答案] E
[题解] 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脏压塞、严重心律紊乱都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引起心输
出量明显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和灌流量下降,引起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呈慢性心衰改变,早期心
输出量下降不明显,一般不引起心源性休克。
4.成年人急性失血,至少一次失血量超过总血量多少才能引起休克?
6.微循环的营养通路是 A.微动脉→后微动脉→直通毛细血管→微静脉 B.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C.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D.微动脉→后微动脉→直通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E.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答案] B [题解] 营养通路是经过后微动脉到达真毛细血管网的通路。
C.血管紧张度下降、外周阻力降低有关 D.血液灌流不足、微循环血管大量扩张有关 E.细胞严重缺氧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答案] B [题解] 失血性休克早期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呈兴奋,全身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 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静脉、小静脉都持续痉挛,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下降是与低血容量引起回心血 量不足、心输出量降低有关。
第八章 休克
一、多选题 A 型题
1.休克的发生主要由于
A.中枢神经系统在剧烈震荡与打击下由兴奋转入超限抑制
B.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小动脉扩张,血压下降
C.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与麻痹
D.血量减少,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减少
E.重要生命器官低灌流和细胞功能代谢严重障碍
[答案] E
[题解] 休克的本质不是交感衰竭导致血管麻痹而是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
12.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引起微循环血管收缩最主要的体液因素改变是
A.血管紧张素Ⅱ↑
D.MDF↑
B.加压素↑
E.TXA2↑
C.儿茶酚胺↑
[答案] C
[题解] 出现微循环血管持续痉挛的始动因素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已证明休克时血中儿茶酚
胺含量比正常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重要器官的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由此引起的全身性危重的病理过程。
2.过敏性休克属
A.Ⅰ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E.混合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答案] A
[题解] 给过敏体质的人注射某些药物(如青霉素)、血清制剂或疫苗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这种休克属
于Ⅰ型变态反应。发病机制与 IgE 及抗原在肥大细胞表面结合,引起组胺和缓激肽大量入血,造成血管床
[题解] 直捷通路经常处于开放状态,血流速度较快,其主要功能不是物质交换,而是使一部分血液
能迅速通过微循环而进入静脉,以保证血液回流。
8.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关闭的通路
A.直捷通路
D.动-静脉短路
B.迂回通路
E.以上都不是
C.营养通路
[答案] D
[题解] 动-静脉短路是吻合微动脉和微静脉的通道,在功能上不是进行物质交换,而是在体温调节中
发挥作用。在正常微循环中动-静脉短路经常处于关闭状态。
9.正常真毛细血管血流的调节主要与 A.交感神经的支配有关 B.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自身节律性舒缩有关 C.局部体液因素有关 D.全身体液因素有关 E.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收缩有关 [答案] C [题解] 正常生理情况下,全身血管收缩性物质浓度很少变化,微循环血管平滑肌特别是毛细血管前
容积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3.以下哪种情况不引起心源性休克
A.大面积心肌梗死
D.严重心律紊乱
B.急性心肌炎
13.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
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D.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E.少灌少流,灌多于流
C.多灌多流,灌多于流
[答案] D
[题解] 在休克的早期全身小血管都持续痉挛,口径明显变小,其中主要是毛细血管前阻力(由微动
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组成)增加显著,大量真毛细血管关闭,微循环内血流明显减慢,毛细
7.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开放的通路指
A.直捷通路
D.动-静脉短路
B.迂回通路
E.以上都不是
C.营养通路
[答案] A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小静脉都持续痉挛,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关闭,开放的毛细血管数目减少,毛细血管血流限于直捷通路,动
-静脉短路开放,组织灌流量减少,出现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的情况。
11.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
A.强烈兴奋
D.改变不明显
B.先抑制后兴奋
E.强烈抑制
C.先兴奋后抑制,最后衰竭
[答案] A
[题解] 在休克各个时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都处于强烈兴奋状态。
血管内血流限于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开放,组织灌流量减少,出现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的情况。
14.休克缺血性缺氧期,下列哪一项变化不存在?
A.15%
D.40%
B.20%
E.50%
C.30%
[答案] B.
[题解] 休克的发生取决于血量丢失的速度和丢失量,一般 15 分钟内失血少于全血量 10%时,机体可
以通过代偿使血压和组织灌流量保持稳定。若快速失血量超过总血量 20%以上,即可引起休克,超过总血
量的 50%则往往导致迅速死亡。
5.失血性休克血压下降早期主要与 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有关 B.低血容量引起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降低有关
括约肌有节律的收缩与舒张,主要由局部产生的舒血管物质进行反馈调节,以保证毛细血管交替性开放。
10.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开放的血管可有
A. 微动脉
D.动静脉吻合支
B.后微动脉
E.微静脉
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答案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