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2020届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2019年9月)

合集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考查谈2019年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考查谈2019年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考查谈2019年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随着2019年高考的临近,高三学生们正紧张地备战着这个至关重要的考试。

而化学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为了让学生在复习中更加有效地掌握化学知识,基于核心素养考查谈2019年高三化学复习策略,将对相关的复习方法和技巧进行探讨,并为学生提供一些建议。

针对化学复习的基本素养,学生要掌握化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包括化学方程式、物质的性质、化学键及分子构造等内容。

这些基本的知识点是高考化学考试中必须要掌握的,因此学生要花时间系统地复习这些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化学教材和习题集,多做相关的练习题,不断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要注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考中,很多化学题目都是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要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多做一些应用题,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注意分析解题思路,找出其中的规律和技巧。

要重视实验操作的训练。

化学实验是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化学中常常会涉及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因此学生要重视实验操作的训练,在复习中要多进行实验操作的练习,熟悉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技巧,并且注意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要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在复习时,学生要注意整合各个知识点,理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学会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考化学题目中往往会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学生要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在复习过程中多进行知识点的串联和应用题的训练,培养自己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注意复习方法和技巧。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要注重复习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可以采取归纳法、画图法等方法,帮助记忆和理解化学知识;在解题过程中,可以运用查漏补缺法、对比法等方法,帮助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要注重时间管理和心态调节,在考前要合理规划复习时间,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以保持最佳的复习状态。

浅谈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复习策略

浅谈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复习策略

浅谈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复习策略一、了解化学核心素养化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基础能力和核心素养。

包括化学知识的掌握、实验操作的能力、科学思维和学科文化素养等方面。

在高考复习中,要求学生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有选择地进行复习和强化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水平。

二、针对化学核心素养的复习策略1. 知识的掌握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化学是一门以概念和规律为核心的学科,因此要注重理解和记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可以通过整理知识框架、划重点等方式,系统地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记忆。

2. 实验操作能力化学实验在考试中通常会占一定比重,因此要注意实验操作能力的训练。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验视频、实验指导书等途径,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

3. 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复习过程中,要多进行分析问题、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训练,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解析化学题目、讨论化学问题等方式,加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科文化素养化学是一门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学科,因此要注重学科文化素养的培养。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化学名著、了解化学历史、参与化学竞赛等途径,深入学习和了解化学学科文化,提升自己的学科文化素养水平。

三、结合核心素养进行综合复习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更要结合核心素养进行综合复习。

可以通过解析真题、模拟考试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要注重实践操作,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四、灵活运用多种学习资源在化学复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教材、辅导书、网络资源、学习app等。

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复习需求,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进行灵活运用和有效整合,提高复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基于核心素养考查谈2019年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考查谈2019年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考查谈2019年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随着2019年高考的临近,高三学生们在化学学科的复习备考工作中也进入了紧张而有序的阶段。

针对化学学科的复习,围绕核心素养进行考查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结合基于核心素养考查的特点,分析2019年高三化学复习策略,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核心素养考查的特点1.多维度考查:核心素养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对学生能否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检测。

3.灵活性和创造性:核心素养考查也注重学生的灵活运用和创造性的能力。

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2019年高三化学复习策略1.系统梳理知识脉络针对核心素养考查的特点,学生应该系统梳理化学知识的脉络,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在复习时,不仅要注意知识的广度,更要重视知识的深度。

要深入理解知识的逻辑关系和应用要点,掌握高考可能涉及的知识重难点。

2.勤于实践总结核心素养考查更注重实践性,因此学生在复习时要勤于进行实践总结。

可通过做题、实验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在做题过程中,要注重题目的实际意义和解题方法,多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3.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核心素养考查也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创造性,学生要注重知识的联系和应用。

在复习时,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将知识点进行联想和巩固。

在应用题和综合题中,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注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高考化学考试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复习时应该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综合练习、考试题模拟等方式来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要注重素养的培养,包括思维素养、科学素养和实践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5.注重方法的总结和归纳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归纳。

总结一些解题方法、学习技巧和复习策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复习策略。

通过总结归纳,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解题效率,对应付高考考试有很大的帮助。

核心素养下2020年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2019年9月)

核心素养下2020年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2019年9月)

2019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回顾
9.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中 表示链延长) A.聚合物P中有酯基,能水解 B.聚合物P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C.聚合物P的原料之一丙三醇由油脂水解获得 D.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
类似聚合物P的交联结构
2019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回顾
2019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回顾
8.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 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 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 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 B.11549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 C.原子半径:In>Al D.碱性:In(OH)3>RbOH
1.前结构层次(Prestructural):学生基本上无法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提供了 一些逻辑混乱、没有论据支撑的答案。
2.单点结构层次(Unistructural):学生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就此收 敛,单凭一点论据就跳到答案上去。
3.多点结构层次(Multistructural):学生找到了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未能把 这些思路有机地整合起来。
从高考试题看高三复习教学
新目标下的教学不仅需要真实情境的介入,还需要经历深度学习。
真实情境只是深度学习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是外部 因素,而不是内部因素。
SOLO模型有助于我们直观地理解 深度学习,也为我们测评核心素养 提供了学理的证据和可能。
根据SOLO分类评价法,比格斯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五 个层次:
01 跨章节的学习主题或学习项目 (1)实际问题解决;(2)指向知识运用;

基于核心素养进阶视角的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评析及2020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基于核心素养进阶视角的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评析及2020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择,相关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的计算。 应机理的判断等知识应原理的基础上,根据
方程式的书写,守
点。
实验数据关系图表、提
恒数据的计算
取有用信息进行加工,
运用证据推理总结化学
反应的规律,运用化学
基本原理分析。
【II卷 题型3】化学理论与化学工艺综合
⑵ 要求有较好的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能力),能有较好的设 计和评价实验的能力(表达能力),着眼于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II卷 题型1】化学实验(结合元素化合物)
1.气密性检查 2.仪器的辨认、选择与组装 3.重要物质制备方程式 4.实验现象的描述 5.设计简单实验进行性质探究 6.检验所加试剂是否足量 7.沉淀的洗涤 8.某装置的作用 9.防止倒吸装置 10.尾气的处理
形式:以物质的制备、纯度的测定或滴定、物质性质探究为载体。 考点:⑴基本仪器辨认、装置的选择;
⑵基本操作(溶液的配制、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检验、尾气处理); ⑶化学原理、物质的合成与转化,实验现象的描述; ⑷优化实验设计、评价和改进实验; ⑸误差分析,原因解释; ⑹计算(多步计算、纯度计算)。
试题特点:⑴题材新、背景新、信息新,情景真实;
一 从高考评卷视角看高中化学的教与学 二 2020年高考备考的建议 三 我校在一轮复习备考中的做法
研究高考题,才能预测高考题,高考 题就是最好的复习资料。认真研究历年高 考试题不难找出其命题轨迹,从而把握试 题难度。
——高考化学命题组长南京大学 段康宁教授
高考题的研究
形式一:开展高考题研究专题讲座,学科带头人或 校级组长主讲,全体教师参加,通过集思广益,确定教学 方向。
近几年必考题27题考查点
2016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化学备考复习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化学备考复习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化学备考复习策略一、理清核心知识点,建立全面框架在复习化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理清核心知识点,建立全面的知识框架。

这需要学生们系统性地整理和回顾前几年所有的知识要点和考点,明确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难点,建立清晰的知识脉络和体系。

可以通过整理知识大纲、各章节重点、解题技巧等方式进行,确保对整个化学知识的全面掌握。

二、突出核心素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知识点的掌握之外,高三学生还应该注重培养核心素养,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可以通过参与化学实验、解答习题、做模拟考试等方式来实现。

三、注重基础巩固,抓住重难点高三学生进行化学复习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抓住学科的重难点。

通过反复阅读重点内容、做大量的练习题和模拟考试来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对重难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强化对考点的掌握,预测可能出现的题型和难度,针对性地进行突破。

四、增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方法化学是一门综合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科,因此在备考复习过程中,高三学生需要增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通过做一些综合性的难题、模拟高考题和历年真题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制定有效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在备考高三化学的过程中,制定一份有效的复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们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在每天的复习计划中有重点、有深度地进行学习和复习,确保每一个知识点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时间,保证知识的全面掌握。

应该注意调整状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出现复习疲劳,确保复习效果。

六、注重答题技巧,巩固应试能力在备考高三化学的过程中,除了知识的掌握之外,答题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们应该注重巩固应试能力,熟悉考试题型、了解答题技巧,通过解析真题,把握各类型题目的解题技巧,增强应试能力,提高答题的效率和准确度。

2019-2020年高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2019-2020年高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4、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对知识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① 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 辨认的能力。
② 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
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信中息的呈化现学形式
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
2.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2)了解共价键的形成、极性、类型(σ键和π键), 了解配位键的含义。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3)了解配位键的含义
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1)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1)了解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了解氢键的含义,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质,并 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② 能够将分析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 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回答问题的方式
特别关注
例.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达到平衡时,c(H2)=0.5mol·L-1,c(HI)=4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 的平衡常数为
A.9
B.16
选考内容为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考生从中任意选一个模块考 试。
3、必考内容要求的变化
1、化学学科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 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 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 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 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 想的重要性。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解释。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化学备考复习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化学备考复习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化学备考复习策略高三是学习紧张、备考压力大的一年,对于化学学科的备考复习,制定合理的策略是提高复习效果的关键。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化学备考复习策略有以下几点:明确重点。

化学学科的内容广泛繁杂,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同。

在备考复习中,要对学科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明确重点内容,集中精力学习和复习重点知识点。

可以通过参考历年考试试题和教材的知识要点来确定重点内容。

梳理思路。

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庞大,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联系和衔接。

在备考复习中,要注重梳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理清思维脉络。

可以制作思维导图、总结表格等工具,将知识点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体系,便于记忆和复习。

理论联系实际。

化学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重要。

在备考复习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可以通过实验引导、实际问题分析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拓宽视野。

化学学科的知识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复习时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交叉点。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参加学术讲座等方式,拓宽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强化训练。

在备考复习中,要注重练习和训练。

可以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模拟试题来检验和巩固知识掌握情况。

要注重分析错题原因、总结解题技巧,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保持良好的心态。

备考复习是一项艰苦的任务,但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保持耐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复习,相信付出必有回报。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化学备考复习策略包括明确重点、梳理思路、理论联系实际、拓宽视野、强化训练和保持良好心态。

通过合理安排和科学方法的复习,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表征能力
实验与探究能力
化学方法和分析能力
关 模型认知能力

证据推理与论证能力

化学信息处理能力

发现与提出问题能力
微观想象能力
化学计量与计算能力 应用及创新能力
2.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 核 正确的思想观念 心 价 值 健康的情感态度
基础性
基础扎实

综合性
融会贯通

应用性
学以致用
创新性
创新思维
② 在同一温度下用CO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大_于____H2 (填“大于”或“小于”)。
(2)721℃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2O(g) 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则平衡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 为____C____(填标号)。
3.考试大纲
学科能力
能力测试
科学研究 必备的能力
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实验能力 自学能力
(1)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
问题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能力。
关注学科
学习能力 关注学习能力和方式
4.高考试题
(1)为什么要研究高考试题?
例:(2017年全国Ⅰ,13)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 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活化能)E正= 2.02 ev,
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
COOH*+H*+H2O*=COOH*+2H*+OH* 或H2O*= H*+OH*
28. (15分) Shoichi研究了467℃、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和H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 系(如下图所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
验初始时体系中的PH2O 和PCO 相等, PCO2 和 PH2 相等。 (4)计算曲线a的反应在30−90min内的平
题 A.Ka2(H2X)的数量级为10-6
目 呈现
BC..曲Na线HXN溶表液示中pHc与(Hl+g cc)((>HHX2Xc())O的H变-)化关系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 c(Na+)>c(HX-)>c(X2-)>c(H+)=c(OH-)
题 目 分 析
题 目 分 析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

6H+ + N2 + 6e-= 2NH3
总反应:3H2 + N2= 2NH3
28.(15分)
水煤气变换CO(g)+ H2O(g) CO2(g)+H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 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Shibata曾做过下列实验:① 使纯H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下的过量氧化钴CoO (s),氧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Co(s),平衡后气体中氢气的物质的量分数 为0.0250。
情境: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
紧密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体现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成果, 注重真实情境的针对性、启发性、过程性和科学性,形成与测试任务融为一 体、具有不同陌生度、丰富而生动的测试载体。
设问: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
融入真实、有意义的测试情境,试题内容与提出的问题应针对课程标准中的 内容要求,突出化学核心观念,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认识发展水平。设 问要与所测试的核心素养和测试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形成具有不同复杂程度 和结构合理的测试任务。
A.<0.25 B.0.25 C.0.25−0.50 D.0.50 E.>0.50
28. (15分)(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 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 在金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 △H 小于 0(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该历程中最大的能垒
均速率 =__0_._0_0_4__7__kpa.min-1 。
(4)467℃时 PH2 和PCO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
___b___、____c___。489℃时PH2 和PCO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 曲线分别是____a__、___d_____。
(2)高考化学试题命制的一般程序
各环节的先后顺序不是固定的,命题时可根 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在同一个测试目标下, 可以创设不同的真实情境,提出不同复杂程 度和结构合理的实际问题,形成不同难度的 测试任务,因而解决问题所运用的化学知识 与方法也会有所区别。

Cl-
N+
CH3 2 H2O
Cl-
电子传递体
负极:H2 + 2MV2+ = 2H+ + 2MV+, 2 MV+ - 2e- = 2MV2+

H2 - 2e- = 2H+。 H+通过质子膜到达阴极区
正极:N2 + 6H+ + 6MV+ = 6MV2+ + 2NH3

6MV2+ + 6e- = 6MV+
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 + 2MV2+ = 2H+ + 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CH3
+N
明确考试 类别水平
1
确定测试 宗旨目标
2
创设真 实情景
3
设计测 试任务
4
梳理知识 方法பைடு நூலகம்
5
推敲修 改定题
6
(3)试题的三要素
立意: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
坚持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熟悉、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和水平描述,并以化学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从相应的学业质量水平中提炼、 确定各试题的测试目标。
目录
Contents

高考复习的理论支撑
二 课堂教学的模式建构

三轮复习的日程安排

高考复习的策略方法
一、高考复习的理论支撑 1.高考评价体系
四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基本事实 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 基本方法 理解与辨析 分析与推测 归纳与论证 探究与创新
化学语言与概念 物质结构与性质 反应变化与规律 物质转化与应用 实验原理与方法 辨析化学概念判断物质应用 预测结构性质推测反应过程 归纳变化特征论证科学结论 明了原理操作设计实验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