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富血供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最后定稿)[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肝脏病变CT诊断-120页PPT资料

肝囊肿、肝棘球蚴病、慢性血吸虫肝病
弥漫性肝病
肝硬化、脂肪肝、
肝外伤
1、肝海绵状血管瘤
最常见的肝良性肿瘤,好发于女性,单发(90 %)或多发。
肿瘤内由扩张的异常血窦组成,内衬单层的血 管内皮细胞,纤维组织不完全分隔血窦成海绵 状,可形成血栓并钙化。
多偶然发现,巨大者腹胀痛,可破裂出血 平扫为低密度、境界清楚,增强表现为“早出
肝癌下腔静脉癌栓
肝癌、两肺转移
鉴别诊断
肝血管瘤 转移性肝癌 胆管细胞癌 肝囊肿 肝硬化结节
肝癌(介入)术后
一半术后3个月后出现认为复发,之前为 残存
与术后残腔、纤维疤痕的鉴别
肝癌介入术后碘油沉积
胆管细胞癌
与华肢睾吸虫感染有关,一般无肝炎、肝硬化 史,AFP阴性,男女发病率相当
泡型包虫病:少见,病灶较大,不规则 性低或混杂密度影,可见广泛钙化,边 界不清,中心可发生坏死、液化,+C后 肿块无强化
肝包虫
囊内钙化
囊壁钙化
6、、肝囊肿
是胆管发育异常形成的小胆管丛,逐渐 扩大、融合成肝囊性病变。先天性肝囊 肿,分为单发,多发和多囊肝,常并发 多囊肾。女性略多见 一般无症状,各 个巨大囊肿可压迫肝脏及邻近脏器,产 生相应症状,上腹不适,恶心 。
局灶性脂肪肝
肝岛
脂肪肝合并肝血管瘤
脂肪肝合并肝癌
肝外伤
肝脏相对固定,移动性、弹性小,来自 前后方向的撞击,最易造成损伤
右叶多于左叶出现损伤,包括 血肿、破裂、坏死 胆汁性假囊肿 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或动门脉瘘 腹腔内出血
各种血肿CT表现
被膜下血肿—梭形,半月形影 肝内血肿——圆形、椭圆形境界模糊影,新鲜
弥漫性肝病
肝硬化、脂肪肝、
肝外伤
1、肝海绵状血管瘤
最常见的肝良性肿瘤,好发于女性,单发(90 %)或多发。
肿瘤内由扩张的异常血窦组成,内衬单层的血 管内皮细胞,纤维组织不完全分隔血窦成海绵 状,可形成血栓并钙化。
多偶然发现,巨大者腹胀痛,可破裂出血 平扫为低密度、境界清楚,增强表现为“早出
肝癌下腔静脉癌栓
肝癌、两肺转移
鉴别诊断
肝血管瘤 转移性肝癌 胆管细胞癌 肝囊肿 肝硬化结节
肝癌(介入)术后
一半术后3个月后出现认为复发,之前为 残存
与术后残腔、纤维疤痕的鉴别
肝癌介入术后碘油沉积
胆管细胞癌
与华肢睾吸虫感染有关,一般无肝炎、肝硬化 史,AFP阴性,男女发病率相当
泡型包虫病:少见,病灶较大,不规则 性低或混杂密度影,可见广泛钙化,边 界不清,中心可发生坏死、液化,+C后 肿块无强化
肝包虫
囊内钙化
囊壁钙化
6、、肝囊肿
是胆管发育异常形成的小胆管丛,逐渐 扩大、融合成肝囊性病变。先天性肝囊 肿,分为单发,多发和多囊肝,常并发 多囊肾。女性略多见 一般无症状,各 个巨大囊肿可压迫肝脏及邻近脏器,产 生相应症状,上腹不适,恶心 。
局灶性脂肪肝
肝岛
脂肪肝合并肝血管瘤
脂肪肝合并肝癌
肝外伤
肝脏相对固定,移动性、弹性小,来自 前后方向的撞击,最易造成损伤
右叶多于左叶出现损伤,包括 血肿、破裂、坏死 胆汁性假囊肿 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或动门脉瘘 腹腔内出血
各种血肿CT表现
被膜下血肿—梭形,半月形影 肝内血肿——圆形、椭圆形境界模糊影,新鲜
肝脏常见多血供疾病MRI诊断精品_图文

Case 3
Case 4
Case 1
海绵状血管瘤
Case 2 FNH
Case 3 腺瘤
Case 4 AML
• 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填充,填充时间与病灶大 小有关,但不是线性关系,通常3min,有的 7~15min,甚至20~60min,较大的血管瘤,中心由 于出血、坏死或纤维化,有时不能强化,始终保 持低密度
• 病灶增强的密度逐步减退
肝血管瘤影像表现
CT 平扫
CT增强 动脉期
CT增强动脉期
CT增强延迟期
肝脏常见多血供疾病MRI诊断精品_图文.pptx
肝脏常见多血供良性病变
• 一、海绵状血管瘤 • 二、局灶结节性增生(FNH) • 三、腺瘤 • 四、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
• 早期病灶边缘呈高密度强化,环状增强带,密度 高于正常肝实质,与主动脉相同
• 增强区进行性向中心扩展,可见病灶大部分或完 全强化
hyperplasia,FNH)
• 良性占位病变,并真正肿瘤
• 实体部分由肝cell、 kupffer细胞、血管、胆管组 成,但肝小叶正常排列结构消失
• 原因不明,与女性口服避孕药是否有关尚不清
楚,女性多见,认为与雌激素刺激血管畸形和肝 cell增生有关
• 病变多位于肝被膜下,肿瘤中心有瘢痕, 向周围成放射状分隔
• 多无临床表现,不恶变,确诊后不需手术
Case 2
三、肝细胞腺瘤(liver cell adenoma)
• 病因不明 • 起源于肝细胞,女性多见,与口服避孕药
有密切关系
• 本病有致命性的出血倾向,值得重视,主
张手术切除。 • 临床表现:年轻女性多见,多无症状,肿
瘤大时,可触及包块,停药后可缩小或消 失
肝脏病变的MRI诊断 PPT课件

• 特異性血池對比劑-超微氧化鐵微粒和釓蛋白
動態增強掃描
• 動脈期:團注對比劑後15-30s • 門靜脈期:團注對比劑後45-75s • 延時期:90s-5min
肝臟多期CT增強檢查
動脈期 門靜脈 肝實質
注射持續時間與峰值的關係
Aortic Enhancement (HU)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T2WI FS
T1WI
肝臟病變影像學診斷
第一節 肝硬化( Cirrhosis of Liver)
【診斷要點和鑒別診斷】 肝硬化的影像學診斷方面,超聲發現肝硬化較CT
和MR早,但CT和MR有利於發現肝硬化合併的肝癌, 並與肝硬化再生結節相鑒別。
鑒別診斷方面主要應注意與彌漫型肝癌相鑒別, 後者常合併有門靜脈癌栓,延遲掃描後肝臟內密度 變得更加不均勻。肝硬化者增強掃描後期密度逐漸 趨於一致。
由低到高,與纖維組織增生的進展程度有關,急 性纖維組織增生的信號強度較高。 6、肝臟再生結節在T1WI上一般呈等信號,在T2WI 上呈低信號,當結節有等信號或高信號時,提 示癌變。
肝臟病變影像學診斷
第一節 肝硬化( Cirrhosis of Liver)
【MR診斷】
7、MR門脈造影可觀察側支迴圈開放情況,對分 流 術和肝移植提供重要術前資訊並評價術後分流 情況,代替有創性門脈造影。
動態增強掃描-造影劑
• 非特異性對比劑-馬根維顯,血管及間質成份顯影
• 肝膽特異性對比劑-莫迪司,3-5%肝細胞攝取(肝 膽期),延遲60分鐘攝取最多
• 肝膽特異性對比劑-普美顯,50%肝細胞攝取(肝膽 期),延遲20分鐘攝取最多
• 網狀內皮系統細胞對比劑-氧化鐵,超順磁性,靜脈 滴注,80%肝網狀內皮系統清除,12%脾清除, 8%淋巴結和骨髓清除
動態增強掃描
• 動脈期:團注對比劑後15-30s • 門靜脈期:團注對比劑後45-75s • 延時期:90s-5min
肝臟多期CT增強檢查
動脈期 門靜脈 肝實質
注射持續時間與峰值的關係
Aortic Enhancement (HU)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T2WI FS
T1WI
肝臟病變影像學診斷
第一節 肝硬化( Cirrhosis of Liver)
【診斷要點和鑒別診斷】 肝硬化的影像學診斷方面,超聲發現肝硬化較CT
和MR早,但CT和MR有利於發現肝硬化合併的肝癌, 並與肝硬化再生結節相鑒別。
鑒別診斷方面主要應注意與彌漫型肝癌相鑒別, 後者常合併有門靜脈癌栓,延遲掃描後肝臟內密度 變得更加不均勻。肝硬化者增強掃描後期密度逐漸 趨於一致。
由低到高,與纖維組織增生的進展程度有關,急 性纖維組織增生的信號強度較高。 6、肝臟再生結節在T1WI上一般呈等信號,在T2WI 上呈低信號,當結節有等信號或高信號時,提 示癌變。
肝臟病變影像學診斷
第一節 肝硬化( Cirrhosis of Liver)
【MR診斷】
7、MR門脈造影可觀察側支迴圈開放情況,對分 流 術和肝移植提供重要術前資訊並評價術後分流 情況,代替有創性門脈造影。
動態增強掃描-造影劑
• 非特異性對比劑-馬根維顯,血管及間質成份顯影
• 肝膽特異性對比劑-莫迪司,3-5%肝細胞攝取(肝 膽期),延遲60分鐘攝取最多
• 肝膽特異性對比劑-普美顯,50%肝細胞攝取(肝膽 期),延遲20分鐘攝取最多
• 網狀內皮系統細胞對比劑-氧化鐵,超順磁性,靜脈 滴注,80%肝網狀內皮系統清除,12%脾清除, 8%淋巴結和骨髓清除
【源版】肝脏富血供良性占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共62页

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源版】肝脏富血供良性占位的诊断 与鉴别诊断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62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源版】肝脏富血供良性占位的诊断 与鉴别诊断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62
肝脏富血供病变

延迟期 包膜
HCC 中老年 有 无 有 均匀、不均 中度强化
低密度 常有
FNH
HCA
FL-HCC
青年
青年
中青年
无
无(避孕药) 无
有(延迟强化) 无
有(无强化)
无
常有
钙化多见
均匀 显著强化
均匀或不均匀 不均匀 中度-显著强化 明显强化
等或稍高密度 等密度
一般无
一般有
低密度 有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厚壁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熟的脂肪细胞 组成,各种成分不同比例。
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 • CT表现 • 单发、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晰,
无假包膜。 • 增强扫描动脉期见环形结节状血池样强化,造影
剂逐渐填充(快进慢出)。
典型表现
• 早期边缘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 • 早期中心强化,逐渐向周围扩张 • 延迟期基本填充,中心低密度无填充 • 填充时间不少于3分钟
肝细胞癌(HCC)
• CT表现(快进快出) • 平扫: 低密度、等密度或混合密度、假包膜。
脂肪肝时可呈高密度肿块。 坏死、囊变、出血或脂肪变性呈混合密度 • 增强:动脉期均匀显著强化,病灶较大时呈斑片状强化 门脉期呈低或等密度。 延迟期稍低密度。 • 假包膜动脉期及门脉期呈低密度,延迟期环形强化
纤维板层型肝癌
• 好发于年轻患者,多数没有慢性肝病病史 • 好发于肝左叶,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晰,
假包膜,纤维瘢痕 • 瘤体体积较大,多发大于10cm,瘤体内可
见钙化(25-55%)及星芒状瘢痕(35-75%)
• CT表现:
• 平扫:单发肿块,边缘可有分叶,平扫呈 低密度,中央形状瘢痕呈低密度
• 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瘢痕各期相均布 强化
HCC 中老年 有 无 有 均匀、不均 中度强化
低密度 常有
FNH
HCA
FL-HCC
青年
青年
中青年
无
无(避孕药) 无
有(延迟强化) 无
有(无强化)
无
常有
钙化多见
均匀 显著强化
均匀或不均匀 不均匀 中度-显著强化 明显强化
等或稍高密度 等密度
一般无
一般有
低密度 有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厚壁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熟的脂肪细胞 组成,各种成分不同比例。
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 • CT表现 • 单发、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晰,
无假包膜。 • 增强扫描动脉期见环形结节状血池样强化,造影
剂逐渐填充(快进慢出)。
典型表现
• 早期边缘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 • 早期中心强化,逐渐向周围扩张 • 延迟期基本填充,中心低密度无填充 • 填充时间不少于3分钟
肝细胞癌(HCC)
• CT表现(快进快出) • 平扫: 低密度、等密度或混合密度、假包膜。
脂肪肝时可呈高密度肿块。 坏死、囊变、出血或脂肪变性呈混合密度 • 增强:动脉期均匀显著强化,病灶较大时呈斑片状强化 门脉期呈低或等密度。 延迟期稍低密度。 • 假包膜动脉期及门脉期呈低密度,延迟期环形强化
纤维板层型肝癌
• 好发于年轻患者,多数没有慢性肝病病史 • 好发于肝左叶,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晰,
假包膜,纤维瘢痕 • 瘤体体积较大,多发大于10cm,瘤体内可
见钙化(25-55%)及星芒状瘢痕(35-75%)
• CT表现:
• 平扫:单发肿块,边缘可有分叶,平扫呈 低密度,中央形状瘢痕呈低密度
• 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瘢痕各期相均布 强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扫
动脉期 小肝癌
门脉期
单发结节型HCC
平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延时期
平扫 门脉期
动脉期 重建
纤维板层型肝癌
1.临床特点: 该型癌有如下特征:①青年人多见,女多于 男(1.07:1);②血清HBV标志物多阴性;③ 血清AFP阴性;④不伴肝硬变;⑤肿瘤常为单 个,多位于肝左叶,瘤体内可有钙化灶或中心 瘢痕;肿瘤发现时体积常超过10cm。⑥分化 程度好,生长缓慢;⑦切除后生存期长,平均 32~68个月。该型肝癌在我国少见,在肝癌 低发的某些西方国家多见。
易并发出血及囊变。
CT诊断要点:平扫呈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灶。 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 门脉期高或者等密度,延时期为低密度。 少部分病例始终不强化,表现为低密度灶。
肝腺瘤1
平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延时期
肝腺瘤2
4.FNH
临床表现:多见于30-60岁女性。与肝腺瘤的区别 在于肝腺瘤无胆管存在,巨噬细胞少见。FNH无出 血倾向。常无症状。
肝脏富血供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 断(最后定稿)
1.原发性肝细胞癌(HCC)
HCC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90%合并肝硬化,原发性肝 细胞癌的大体病理分型: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
结节型:肿瘤呈结节状,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可有假被膜。 一般早期无或极少向被膜外浸润或形成门脉内瘤栓。 可进一 步分为单结节型,多结节型。 单结节型: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单发结节。 多结节型:可见两个以上基本相同的癌结节。
CT表现特点:病灶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 楚但无假包膜。平扫呈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 早期病灶边缘呈明显的不连续的结节状强化, 强化区域进行性向中心扩展。延迟扫描病灶呈 高密度充填。较大的病灶中心可见始终不充 填。
血管瘤与其他富血供肿瘤的鉴别:①血管瘤 的强化与血管相当。②血管瘤在延迟影像上 呈持续强化。③血管瘤有周围结节样强化, 其环内缘呈波浪状,而肝转移瘤其强化环内 缘凹凸不平。④血管瘤增强后呈进行性持续 性、向心性强化,无“周围洗脱”现象。
FNH
延时期
FNH的鉴别诊断
FNH与腺瘤的鉴别:①动脉期强化较腺瘤强。②门静脉期较 腺瘤更趋于等密度。③较腺瘤更具均质性。④FNH出血少见, 而腺瘤出血常见。⑤腺瘤可出现脂肪变,而在FNH中罕见。
1.肿瘤由肝动脉供血,癌结节内分布于动脉性 肿瘤血管。肿瘤细胞间之血窦形成及动静脉 瘘均很明显。
2.门静脉、肝静脉内肿瘤栓塞发生率高。
3.肿瘤与周围组织交界部部分可见富于血管集 簇之结缔组织被膜形成。
CT表现
1.平扫:肿瘤一般呈低密度,少数呈等密度。 2.动脉期:肝癌血供丰富,动脉期肿瘤明显强
化,小肝癌常为均一增强浓染,大肝癌由于 内部形成分隔,有不同的血管结构,而成不 均匀增强效果,其差别较大。 3.门脉期:呈低密度或等密度。 4.延时扫描为低密度。
2.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在组织学上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 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是肝脏最常 见的良性肿瘤。肝脏的血管瘤多数为海绵状血管瘤。 多无临床症状。
病理表现:单发或多发,可位于肝包膜下,向外突 出于肝表面,也可比较深在。肿瘤被覆结缔组织被 膜,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由充满血液的血管囊 腔构成,囊腔间有纤维性分隔。肿瘤可发生纤维化, 钙化及血栓形成。
病理特点:良性占位,常为单发,20%为多发。它 是由结构紊乱的正常肝细胞、肝巨噬细胞、血管和 胆管等构成。边界清晰,无包膜。主要是由中央纤 维疤痕和周围增生的肝细胞结节与胆小管组成。缺 乏正常的中央静脉和脉管结构,但穿行于纤维疤痕 内的血管丰富。
CT诊断要点:
平扫:呈均质的等密度或轻度低密度肿块影,
巨块型:癌组织向周围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不规则,形成巨大肿块。其内常有坏死,周围可有小子结节。 常形成门脉内肿瘤栓塞。
弥漫型:肿瘤呈5~10mm直径大小之无数散在性小癌结节,不 相互融合,分布于全肝,结节大小比较一致。常于门脉、肝静 脉内形成瘤栓。
与影像诊断有关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动脉期
CT表现平扫显示为边缘较消楚的低密 度区,可显示内部索条状结构和坏死 区。病灶内出现钙化为其特点,钙化 多表现为点状或小圆形,密度较高。 且位于病灶内部。病灶周围的小卫星 灶也可同时发现。增强后的肿瘤实质 部分血供丰富,在动脉期呈早期增强 表现,而纤维间隔则为相对低密度。 在延迟扫描时,中央疤痕区无增强, 显示更为清楚。
FNH中央疤痕有延迟强化,而FLC的疤痕无强化。
纤维板层型肝癌
平扫类圆形稍低密度肿块, 与肝实质分界清楚,并有包膜,中央有星 状低密度纤维瘢痕向周围放射。 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明显强化,中央疤痕 无强化。 门脉期肿块强化消退,中央疤痕仍无强化。
纤维板层型肝癌
平扫 门脉期
少数呈等密度。
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呈高密度。14%~44%的 肿瘤中心可见星状未强化的低密度纤维瘢痕组织。
门脉期:动态扫描有时可见离心性增强。中央疤 痕门脉期均匀强化,呈高密度或低密度(中 央疤痕强化延迟),延迟期呈高密度(因所 含的粘液瘤样间质内对比剂洗脱延迟)。
平扫 门脉期
动脉期 延时期
2、病理特点
肿瘤大多为单个实性结节,以癌细胞巢间出 现大量平行排列的板层状纤维组织及强嗜酸 性颗粒状的癌细胞浆为其主要病理特点。癌 细胞索被平行的板层状排列的胶质纤维隔开, 因而称为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3、CT表现 CT表现:呈巨块型,边缘可有分叶,CT平扫呈等
或低密度灶,分界清楚,可有包膜,中央有星状更 低密度纤维瘢痕向周围放射。动脉期肿块明显强化, 门静脉期肿块强化消退,中央瘢痕在动脉期及门脉 期无明显强化,可见斑点状钙化。极少伴门静脉瘤 栓形成。
血管瘤
平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延时期
血管瘤2 平扫 门脉期
动脉期 延时期
3.肝腺瘤
肝腺瘤包括肝细胞腺瘤贺胆管腺瘤,通常所指的腺 瘤为肝细胞腺瘤,而肝胆管腺瘤因其常含有囊性成 分,又称为肝囊腺瘤。肝腺瘤多见于长期口服避孕 药的育龄期妇女,偶见于儿童和男性。
病理表现:肿块常较大(有时8~10cm)。单发, 圆球形,边界清晰,有包膜。位于肝脏外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