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答案)

合集下载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2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2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作业)一、基础过关1.二次革命: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制。

1912年,宋教仁组成,并在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谴责,他决定武力镇压。

和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

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镇压。

2.袁世凯复辟帝制: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

随即又解散。

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

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改责任内阁制为。

接着,修改法。

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接受日本“”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准备元旦登基。

3.护国战争: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

孙中山发表《》。

1915年,、、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袁世凯众叛亲离。

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绝望而死。

4.军阀割据: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以和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 ,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盘踞。

其他各省也被大小军阀控制。

如云贵被滇系军阀所占,两广被桂系军阀所占。

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二、基础演练1.为限制袁世凯,在孙中山的支持下,联合其他政党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A.黄兴B.宋教仁C.蔡锷D.唐继尧2.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所采用的手段包括()①解散国会②颁布《中华民国约法》③修改总统选举法④接受日本“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⑤镇压二次革命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3.日本对中国提出“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为了()A.支持袁世凯复辟B.独霸中国C.打击德国D.帮助中国发展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袁世凯称帝②护国战争③二次革命④宋教仁遇刺⑤军阀混战A.①③②④⑤B.④①②⑤③C.④①③②⑤D.④③①②⑤5.下列军阀与其所控制的地区搭配错误的是()A.直系军阀——江苏、江西、湖北B.奉系军阀——东北C.皖系军阀——安徽、浙江、福建D.滇系军阀——广东、广西6.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C.袁世凯大选临时大总统D.孙中山继续革命三、能力提升7.关于二次革命与护国战争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为了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B.都是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C.都是因为袁世凯的复辟行为不得人心D.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8.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护国运动B.帝国主义不再支持C.北洋军阀内部的分化D.独裁和复辟不得人心9.帝国主义先支持清政府,后又支持袁世凯破坏中国革命,其根本出发点是()A.维护中国统一B.巩固在华利益C.与袁世凯的好朋友D.社会制度不同10.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17部编)同步练习: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17部编)同步练习: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1.孙中山所写的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哀悼的是()A.黄兴B.蔡锷C.李烈钧D.宋教仁2. 1913年3月,哪一事件的发生成为革命党再次发动革命的导火索?()A.袁世凯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B.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C.袁世凯解散国会D.宋教仁遇刺3.列强恐怕再次革命妨碍商贸活动,贷款给袁世凯的国家如日本等更不想袁氏失败,加上欧洲已有动荡,因此并不支持革命军。

由此可见,导致二次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A.西方国家的贸易封锁B.列强支持袁世凯C.革命党内部分歧严重D.袁世凯力量强大4.直接暴露袁世凯想当皇帝野心的是()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B.解散国民党和国会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D.修改总统选举法5.袁世凯一再践踏民主,使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他在公开宣布恢复帝制前的独裁活动不包括()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B.解散国会C.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废除民国纪年法6.1915年12月,袁世凯公开下令恢复帝制,取消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改年号为洪宪。

其中洪宪元年是()A.1913年B.1914年C.1915年D.1916年7.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孙中山的号召得到全国响应D.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A.军阀的靠山都是日本B.列强采取了“以华制华”策略C.军阀力量超过革命的力量D.列强之间在中国的利益互补9.读图,回答问题。

图A二次革命图B奉军坦克部队在直奉战争中(1)图A中的“二次革命”发生于哪一年?图片中最醒目的革命领袖是谁?(2)图A中“一个共和国的破灭”是指什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结果?(3)图B展现的是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战争的场面,袁世凯死后,两派军阀的首领分别是谁?教师详解详析1.D【解析】本题考查宋教仁的历史功绩。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卖国 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请梳理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对内 独裁
统治
①镇压二次革命; ②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解散国民党; ③1914年初,解散国会; 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对外 ⑥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北京,要求幕后指使者兑现“毁宋酬勋”,后者拒不接见,应离京去津,途中被刺身亡。 1、根据材料指出宋教仁为什么要改组国民党?宋教仁主张的责任内阁对谁造成了威胁
图一
?由国民党参与国会竞选,进而组织由革命派主导的内阁,从而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袁世凯。
2、材料四和图一中指的是什么事件?和图二有什么联系?图二事件的目的是什么?由此
5、实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对内:独裁统治 对外:卖国 接受“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解散国民党;1914年,解散国会;
②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③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②1912年,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优势 ——袁世凯大为惊恐
2、导火线: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遇刺身亡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 遇刺身亡。经查,此案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3、经过:“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 袁世凯。下令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江西、广 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号 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知识点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知识点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二次革命1、原因: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2、经过: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3、结果: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政治上(践踏民主共和):(1)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2)解散国会;(3)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4)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

2、外交上(出卖国家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3、标志: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三、护国战争1、原因: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

2、经过: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3、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护国战争结束。

四、军阀割据1、表现: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奉系军阀张作霖、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

2、影响: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材料研读】(1)试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孙中山反对袁世凯称帝,认为其行为破坏民主共和制度,不得民心。

他誓死讨伐袁世凯,以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

(2)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材料中农户和耕地的大量减少、荒地的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局面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材料中陆军人数和军费的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课后活动】(1) B(2)“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二十一条”主要内容有: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时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时训练(含答案)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选择题1.1912年4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宣布解职,此后统治中国的是( B )A.清朝皇族内阁 B.北洋军阀政府C.国民党政府 D.汉奸傀儡政府2.“宋教仁遇刺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 B )A.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斗争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斗争3.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选项中属于其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有( D )①领导五四运动②组织兴中会③成立中国同盟会④发动二次革命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4.1913年国民党反对袁世凯的斗争,之所以被称为“二次革命”主要是因为(C)A. 两次革命斗争对象都是袁世凯B. 两次革命都以失败告终C. 它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D.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次民主革命运动5.表明袁世凯已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历史事件是( D )A.镇压二次革命B.解散国民党和国会C.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D.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6.“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B )A. 北洋军力量强大B. 国民党力量涣散,缺乏统一指挥C. 没有取得人民群众支持D.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7. 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

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

”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袁世凯( C )A.篡夺革命果实 B.镇压二次革命C.公然复辟称帝 D.出卖了维新派8.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D )A. 宣统帝退位B. 刺杀宋教仁C. 同盟会的成立D. 袁世凯复辟帝制9.《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之所以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 B )A.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B.军阀割据,连年混战C.官僚地主,争权夺利 D.列强争霸,相互残杀10.下列不属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共同点的是( A )A. 矛头都指向北洋军阀B. 都是武装斗争C. 都有革命党人参与其中D. 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二、材料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八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结 因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流亡 果 日本
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下令解 袁 散 国民党 世 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凯 《 中华民国约法 》,改责任内阁制为 总统制 。修改总统选举法,规 复 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争 结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 取消帝制 ,6月在绝望中死去。 护国战争结束
背景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主要军阀有以冯国璋、曹锟为首的 直系 军阀,以 段祺瑞 为首
阀 概况 的皖系军阀和以 张作霖 为首的奉系军阀。其他如滇系军阀唐

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等

为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各派军阀出卖国家利益,依附 帝国主义 ;
辟 袁世凯为换取 日本 的支持,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帝 的大部分内容 制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
登基大典
背景 针对袁世凯的复辟活动, 孙中山 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

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国 战
爆发
1915年底, 蔡锷 、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 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影响 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 军阀割据 纷争的动乱之中
1.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最主要目的是( A ) A.组织新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B.联合各党派扩大同盟会的力量 C.克服同盟会力量分散的特点 D.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中的领导地位 2.“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的“公”指的是A( ) A.宋教仁B.谭嗣同C.蔡锷 D.梁启超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
1、宋教仁遇刺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在国会选 举中占有明显优势,引起袁世凯 的恐慌。1913年3月20日,准备 北上组阁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 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没有 直接证据证明是被袁世凯所杀)。 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定善后大借 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 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 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 讨袁。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 袁世凯上台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解散 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 又做了哪些斗争呢? • 本节课我们一起就这一问题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 北洋军阀统治的基本情况。 2、通过袁世凯复辟帝制以及革命派的斗争,使学 生认识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学习革命者不屈不挠的英勇奋斗精神。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 探究: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1、镇压二次革命 2、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3、下令解散国民党 4、解散国会 5、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 6、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7、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 可指定继承人。 8、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四、军阀割据
• 1、北洋军阀的分裂 •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 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 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 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 其他各省也被大大小小的军阀 所控制:滇系军阀唐继尧占云 南、贵州;桂系军阀陆荣廷占 广东、广西;
2、军阀纷争
• 这些军阀为了争 夺地盘和巩固政 权,不惜出卖国 家利益,依附帝 国主义。 • 大小军阀连年 混战,中国陷入 军阀割据纷争的 动乱之中。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材料二 “日本遂提出二十一条,对项城压迫,又买走 段祺瑞,拆散项城(即袁世凯)之班底,帝制遂失败。成 败主因,实在国际而不在国内也。” --张伯驹
军阀割据
袁世凯葬礼

军阀割据
派系
北 洋 军 阀 直系
填表并思考P53“材料研读”
势力范围 代表人物
冯国璋和曹坤
段祺瑞 张作霖、张学良 唐继尧
扶植势力
美国、英国
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 等省 东北 云南、贵州 Nhomakorabea皖系
奉系
日本
日本
西南 滇系 军阀 桂系 晋系
美国、英国
广东、广西
山西
陆荣廷 阎锡山 日本
军阀割据
习题检测
1.“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 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杀 宋教仁事件发生在(B ) A.1912年1月 B.1913年春 C.1914年初 D.1915年底 2.辛亥革命后为反对袁世凯专权,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 ①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②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 ③成 功组织了国民党的责任内阁 ④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与同盟会合并成国民党。俨然第一大党。
讲武堂三期学员、第一军第三支队长,后 来成为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朱德,在川 南最惨烈的棉花坡鏖战中,一连激战45个 日日夜夜,毫无间歇,赢得勇猛善战、忠 贞不渝的美誉。
(左)李曰垓、罗佩金、蔡锷、 殷承瓛、李烈钧
合作探究
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1.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全国人民的反对。 3.袁世凯称帝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4.帝国主义对其失去信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答案)
温故知新
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他肯定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自主学习一1.(1)宋教仁;宋案。

(2)二次革命。

自主学习二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二十一条。

自主学习三1.(1)讨袁檄文;共和制度;护国战争。

(2)护国战争。

自主学习四1.(1)皖系军阀;奉系军阀;滇系军阀;桂系军阀(2)军阀割据。

合作探究
农户和耕地的大量减少,荒地的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局面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分层导练
A层1.A2.C3.A4.B
B层(1)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言之有理即可。

(2)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不通。

(3)1912年。

袁世凯。

(4)民主科学。

(5)有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由表及里有浅入深层层深入。

第 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