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教案人教新课标
高二政治教案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教案1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教案1一、本课设计意图在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悟其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中华民族精神,感悟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感受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不断发展壮大所具有的极其重要作用,振奋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是培育“四有”公民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当今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西方发达国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肆进行文化渗透,以控制和占领别国的思想文化阵地,消解其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在这种时代条件下,对广大中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是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内在需要。
面对严重失衡的国际力量对比,世界各国特别是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我们社会主义中国,要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有效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就有必要大力加强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
民族文化素质特别是民族精神素质既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促使其他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
把民族精神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认同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爱党之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文化教材特意设了“我们的民族精神”这一课。
从整体上看,该课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民族文化教育整个链条上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全书的核心和落脚点。
(一) 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〇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
〇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〇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2019-2020年高二政治文化生活 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 新课标 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二政治文化生活 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 新课标 人教版【知识结构】【课标点击】 中华民族历来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著称于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基础通关】一、选择题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A、吃苦耐劳B、勤俭节约C、爱国主义D、艰苦朴素2.1771年,渥巴锡率领蒙古土尔扈特部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
“土尔扈特部东归”主要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A、团结统一B、勤劳勇敢C、自强不息D、爱好和平3.下列成语中能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精神的是()①吃苦耐劳②勤俭节约③英勇顽强④天道酬勤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4.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A、民族文化B、民族精神C、民族风俗D、民族语言5.下列关于爱国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④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者,都要拥护社会主义A、①②B、①④C、①③D、①③④6.邓小平谈到爱国时曾经说过:“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爱什么呢?”这说明()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②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④爱国主义就是爱社会主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6、20世纪初,被誉为当时中国文化革命主将的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先生还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⑴你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民魂”是指什么?其基本内涵是什么?⑵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何作用?【能力拓展】有人认为,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应该完全摆脱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应努力形成适应现阶段实际的中华民族精神。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民族精神(1)含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的结晶。
(2)地位: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作用: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一、判断题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提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2.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提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提示: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二、选择题4.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自1962年建场以来,几代塞罕坝人伏冰卧雪,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行动铸就了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是( )①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②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的体现③时代精神的核心④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力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D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塞罕坝精神不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①不选;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③不选;②④正确,入选。
5.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时代呼唤奋斗精神是因为( )①奋斗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③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④只要中国人民始终发扬伟大奋斗精神,就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B 正是因为奋斗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只要中国人民始终发扬伟大奋斗精神,就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时代呼唤奋斗精神,故①④正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但不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故②错误;③说法不符合事实,排除。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民族精神的含义(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理解:(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3)爱国主义内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2、能力目标(1)结合事例分析,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2)结合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树立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3)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重大作用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教学难点】为什么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2、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包容性的含义及作用课堂探究P71你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探究提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
课堂设问二: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精神?请你举实例说明? 探究提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勇敢、坚强等精神。
感动中国xx年度人物进城打工青年魏青刚三次跳进大海救人的英雄壮举。
xx年度人物感动中国人物邰丽华和舞蹈《千手观音》让我们留存在记忆中最温馨的感动。
(载人航天、北京奥运会运动员带伤比赛、等等)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问:鲁迅先生的名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指的是什么?请你举实例说明?探究提示: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指的是中华民族精神。
例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伟大力量,是中华民族之魂。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3《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word教案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整体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在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悟其强大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中华民族精神。
从整体上看,本课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民族文化教育整个链条上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全书的核心和落脚点。
本课由引言和两框教学内容,即“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包括“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三目。
与全书其他各课的风格一致,本课的引言也是一段概括性的论述,主要从民族精神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作用方面作了简略的说明,以开启全篇。
第一目“中华民族之魂”。
目题下是活动导入,引发学生感受、思考。
接着,承接上一课“中华文化的力量”这一层意思,进一步指出“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这就从逻辑上点明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教材指出“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作为优秀民族文化力量集中体现的民族精神的力量,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从凝聚力和向心力、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展开。
这三点内在地包含了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但都是从精神动力的意义上讲的。
关于民族精神的力量这一点,学生理解起来需要一个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后面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加深体验和感悟,不可毕其功于一役。
这一目的“专家点评”从民族精神的概念、表现、特点和作用几个方面作了说明,意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而不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这些内容都与本课的教学内容相关联。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这些关联性提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第二目“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这一目采取由总到分的方式编排有关教学内容,首先从总的方面对中华民族精神作了概述,然后分别从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需要指出的是,教材把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这一点放在第三目加以说明,一是更加突出爱国主义的地位和作用,二是从总的方面加以归结。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 [2015·北京高考]“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32张PPT) 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抗日 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 然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 念和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 家书( )
的民族精神都是世界上宝贵的精神财富; ▪ 在民族精神的作用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
向,一是夸大其作用,二是忽视其作用。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年 高考政 治一轮 复习课 件:文 化生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32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年 高考政 治一轮 复习课 件:文 化生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32张PPT)
▪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特别提醒: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32张PPT) ▪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因此民族精神没
有精华与糟粕之分; ▪ 不能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最宝贵的,任何民族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1.熟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3.熟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最新考点
1.中华民族精
永恒的中 神的基本内涵
华民族精 神
2.中华民族 精神的核心
1.民族精神的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教案-人教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考点考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三年1考)①伟大民族精神的内容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③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考向分析1.从内容上看,伟大民族精神的内容、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2.从形式上看,针对当前热点,运用各地城市精神或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国精神,设计主观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考点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1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要求。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的结晶。
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2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基本内涵行为表现伟大成就伟大创造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动、发明创造①产生了伟大思想巨匠;②发明了伟大科技成果;③创造了伟大文艺作品;④传承了伟大史诗;⑤建设了伟大工程;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伟大奋斗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①开发建设了大好河山;②开拓了辽阔的海疆;③治理了大江大河;④开垦了广袤粮田;⑤战胜自然灾害;⑥建设了城镇乡村;⑦发展了各产业;⑧形成了多姿多彩生活伟大团结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①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②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书写了共同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③中国各种举世瞩目的成就伟大梦想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并为之奋斗,成就巨大1不能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等同于其全部内涵。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第7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第7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新人教版必修3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深入】(1)爱国主义。
①含义:爱国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
②作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它是民族凝聚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动员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③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2)团结统一①含义:团结统一是指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拥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
②作用: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的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3)爱好和平①含义:爱好和平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处、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
②表现: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
(4)勤劳勇敢。
①含义:勤劳勇敢是指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惧艰难的精神。
②表现:中华民族历来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相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视为优良品格。
③作用: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中国共产党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业绩。
(5)自强不息。
①含义:自强不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民族精神 (1)含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的结晶。
(2)地位: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作用: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一、判断题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提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2.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提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提示: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二、选择题4.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自1962年建场以来,几代塞罕坝人伏冰卧雪,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行动铸就了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是( )①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②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的体现③时代精神的核心④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力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D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塞罕坝精神不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①不选;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③不选;②④正确,入选。
5.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时代呼唤奋斗精神是因为( )①奋斗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③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④只要中国人民始终发扬伟大奋斗精神,就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B 正是因为奋斗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只要中国人民始终发扬伟大奋斗精神,就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时代呼唤奋斗精神,故①④正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但不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故②错误;③说法不符合事实,排除。
6.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
这是继1981年华北军事大演习阅兵后,我军时隔36年再次在天安门以外的地区举行阅兵,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解放军首次在八一建军节开展阅兵活动。
“太激动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
说起观看阅兵的感受,人们纷纷如是表示。
这表明(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和精神火炬B.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C.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特有的对祖国最深厚的感情D.在当代中国,爱祖国和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解析:选B 材料中观众对阅兵式的自豪感,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关心国家命运的体现,B项符合题意;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A项说法错误;爱国主义并不是中国人民所特有,C项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
中华民族精神[例1] (2015·北京高考)“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
英雄家书(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③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④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
家书不是物质力量而是精神力量,①排除;英雄家书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能够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②当选;同时凝聚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追求,③符合题意;英雄家书根源于社会实践,④排除。
[答案] C[例2] (2015·全国卷Ⅱ·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解析] 本题要求分析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一方面,我们要明确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答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
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学通学透]重点关注:近年来高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考查通常以某一具体民族精神或某一典型精神事例为载体,结合文化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弘扬爱国主义的现实意义分析角度内容阐释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文化与人的关系①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并给人以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②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提高人们辨别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能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1.(2019·温州二模)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60多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
这面旗帜诠释了( )①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③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④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C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①错误;乌兰牧骑以具体的行动为农牧民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这说明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②正确;乌兰牧骑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和文明,这说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③正确;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④不选。
2.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强调说:“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正是有了这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一步接一步,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红船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②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在红色革命文化之中③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的精神基石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红船精神的核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 正是有了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一步接一步,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这表明红船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包括红船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的精神基石,①③正确;民族精神的力量不只体现在红色革命文化之中,②说法错误,排除;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④说法错误,排除。
热点材料一①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历久弥坚的强大精神支柱。
②强大的民族精神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我们必须认真坚守、大力弘扬。
如果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将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的精神纽带,那么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则是我们排除万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信息获取]①说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②原因是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热点训练]1.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任福建漳州知州时,曾为创办的白云岩书院写过一副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追求。
这种精神追求(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②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伟大梦想精神的体现③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蕴含着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操④充溢着从容淡定的情怀,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标志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B ①符合题意,中国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追求凝聚着自信和自尊,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②不符合题意,这种追求不是伟大梦想精神的体现。
③符合题意,材料中提到的“日月”“江山”都体现了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操。
④表述错误,这种精神追求不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2.“天眼之父”南仁东扎根贵州铜仁山区几十年,从“天眼”选址、立项到可行性研究,把国际同行认为的“痴人说梦”变成了现实。
由此可见,南仁东身上折射出中国人民具有( )①伟大的创造精神②伟大的奋斗精神③伟大的团结精神④伟大的梦想精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D 从材料可以看出,南仁东身上折射出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