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异物手套控制方案

合集下载

异物防控专项方案

异物防控专项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异物问题成为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为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降低企业风险,特制定本异物防控专项方案。

二、方案目标1. 提高全员异物防控意识,明确异物防控的重要性。

2. 建立健全异物防控体系,确保生产过程异物零容忍。

3. 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企业风险。

三、方案内容1. 组织培训(1)开展异物防控专项培训,对全体员工进行异物防控知识普及,提高员工异物防控意识。

(2)针对不同岗位,开展岗位异物防控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本岗位异物防控要点。

2. 制定管理制度(1)制定《异物防控管理制度》,明确异物防控的职责、流程、措施等。

(2)制定《异物防控考核办法》,对异物防控工作进行考核,确保制度落实。

3. 异物防控措施(1)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对生产设备、原材料、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异物进入生产环节。

(2)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规范、有序。

(3)加强人员管理,对员工进行个人卫生管理,要求员工穿戴防护用品,避免异物污染。

(4)加强设备管理,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异物排查与处理(1)建立异物排查制度,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物。

(2)对排查出的异物进行分类处理,对无法清除的异物进行报废处理。

(3)对异物来源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措施。

5. 质量监控(1)加强生产过程质量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追溯,找出不合格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四、实施与监督1. 由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其他部门协同配合。

2. 定期对异物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方案有效实施。

五、总结通过本专项方案的实施,提高企业异物防控能力,降低生产风险,保障产品质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012生产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012生产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Q/SHF-GPG-000-2011 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HF-GPG-012-2011生产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编 制:品管部 审 核: 批 准:生产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1 目的为控制产品中出现外来异物,确保产品质量,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食品加工车间的卫生管理。

3 职责3。

1 各食品生产厂区负责本办法的执行与实施。

3。

2 品管部负责对各食品生产厂区异物控制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4 工作内容4。

1 非生产性异物控制4。

1。

1 更衣室入口处监督检查4.1.1。

1 进入车间前主动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交与更衣室管理人员(如:手机、钥匙、工作证等)集中存放在非生产物品存放区,不准随身携带,不准放在便服中。

食品、饮料等一律不准带入更衣室内。

4。

1。

1.2 严禁佩戴首饰进入更衣室,所佩戴的头饰、发夹等进出车间个人进行检查核对。

4.1。

1。

3 严禁穿戴有装饰品(漂浮易脱落)的便服进车间,工人在进更衣室时,自检便服上的纽扣或拉锁有无脱落或松动。

对于脱落的纽扣要及时报告,更衣室作好记录,工作服只准用粘合扣,严禁使用纽扣。

4。

1.1。

4 其它因车间需要必须带入的非生产性物品做好出入车间自我检查和出入车间物品登记记录,如有缺损,按重大异常问题处理。

4。

1。

2 工作人员穿戴管理4。

1.2。

1 工作服必须清洁、卫生、无异味,定时清洗,保持清洁,无破损、无线头,新工作服穿戴前必须先检查,去除表面的线头等。

4。

1.2.2 工作服更衣程序:工作服(检查)→戴口罩→戴内帽(发网)→戴外帽→穿上衣→穿下衣→水鞋→系好围裙、戴好套袖。

4.1。

2.3 更衣程序要求内帽罩住耳朵、头发,内外帽系紧,帽沿紧贴脸部;口罩罩住鼻子,不准在车间内随便摘下,不准在车间内吐痰等;生产过程中不准穿破的围裙、套袖、手套等;围裙、套袖、手套不准乱涂乱画,加工人员的名字、工号可以写在某一位置;加工过程中便服不准外露,严禁穿工作服外出车间。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车间异物控制是制造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管理环节,其目的是确保生产过程中没有异物进入产品中,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

为了有效控制车间异物,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公司制定了以下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该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车间内异物的控制管理程序,确保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受异物污染的影响,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车间。

二、定义1. 异物:指非产品原料、设备或工艺要求的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废料、金属碎片、涂料破片、工具、塑料袋等。

2. 车间异物控制:通过建立各项措施和规范,防止异物进入产品中,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三、车间异物控制管理责任1. 生产经理负责整个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2. 车间主管负责管控车间异物相关的操作、培训和检查,并记录相关数据。

3. 员工负责按照规定操作,确保车间内的整洁和安全。

四、车间整洁管理1. 公司将车间整洁管理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要求车间保持整洁、干净的工作环境,以减少异物的产生和滋生的可能性。

2. 车间负责人需定期检查车间,确保地面、设备、工作桌面等保持清洁,并进行记录。

五、员工培训与宣传1. 公司需定期开展车间异物控制的培训活动,向员工传授车间异物的危害性、控制措施和操作规范。

2. 员工需参加并通过培训,掌握车间异物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标准操作。

六、原料和产品控制1. 公司应规范原料入厂程序,对进厂原料进行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2. 车间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需使用合格的工具和设备,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 定期对成品进行抽样检测,防止因异物污染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七、异物排除与记录1. 车间操作人员在发现车间内存在异物时,应立即进行排除并记录,如有异常情况需及时上报车间主管。

2. 异物的排除应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遵循相关操作规程,并记录排除过程和结果。

八、违规处罚对违反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的人员,将按照公司相关管理制度执行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工资扣罚、停工整改等。

异物控制方案

异物控制方案

1目的产品中的异物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缘由,也是占客户投诉和客户索赔百分比最高的一个因素。

为了更好的把握产品的外来异物,提高产品的质量,现对异物把握作了有关的规定。

2异物来源分析2.1人员带入: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治理不善易造成严峻的异物混入,如:毛发、线绒、手套皮、创可贴、纽扣、钥匙、饰物、烟蒂等的混入。

2.2器具损坏:加工用设备及器具破损或脱落造成异物的混入。

如塑料箱、薄膜的破损;灯泡、灯管裂开造成玻璃的混入;焊接修理器具有焊豆、焊渣等造成金属片的混入。

2.3原料处理:原料本身含有一些杂物,或加工时清洗不干净等造成的外来异物或本身异物的混入。

2.4生产环境:如苍蝇、蚊子等虫子的混入;墙壁水泥块脱落后混入;包装材料中带有异物;水质的不洁等皆可造成异物的混入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3人员带入把握3.1进入车间前严格依据工衣穿戴流程,检查进入车间人员的着衣状况,并监视执行。

3.2严禁衣帽不洁或闲杂人员进入车间,操作人员在生产区域内严禁吃零食。

食品、饮料等严禁带入车间内。

3.3严禁非生产用工具进入车间,并对工器具进展下班清点,并记录工器具的数量,觉察偏差准时追查,并把问题准时上报。

3.4严禁随地吐痰及一切影响工艺卫生的举止,假设工作中划伤手应准时出车间进展处理,依据状况确定是否停工。

3.5员工不得把脚放在工器具上或坐在周转箱上。

3.6进更衣室前,自检便服上的纽扣或拉锁有无脱落或松动,对于易脱落的纽扣要准时取下。

进入车间前主动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放入更衣柜内〔如:钥匙、饭票等〕,不准携带进入车间。

严禁穿戴有装饰品〔漂移易脱落〕的便服进车间。

工作服穿戴前必需先检查,去除外表的线头等。

4器具损坏把握4.1生产现场全部设备每日下班清洗干净,并拆开清洗,每日上班,翻开检查刀片、轴垫片等有无磨损,轴承有无按打算添加润滑油。

4.2全部设备内部不允许残留碎屑,员工需用毛刷清理干净,并用75%酒精进展消毒。

4.3认真检查设备清洗状态,避开死角现象,输送带用毛巾洗干净,用75%酒精消毒,清洗干净后拆开的设备需重安装齐备。

异物防控措施

异物防控措施

异物防控措施
异物防控措施主要针对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异物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人员管理:
加强对员工的个人卫生监督,员工必须在更衣区域内更衣,进入车间现场的生产人员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服、鞋、帽、发网等。

自检或互检工作服和便服上的毛发,查出的毛发贴在胶带上严禁随手乱扔。

工作服、套袖、围裙上的线头、绒线,进车间前必须彻底检查、去除。

不得佩戴首饰、手表及化妆,个人物品及与操作无关的物品不得带入各操作间。

操作区域内,禁止在工作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吃东西、喝饮料、吸烟等。

树立全员品控的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意识,根据异物控制流程图,让员工“自检”、“互检”,树立人人都是品控的思想,不要把问题留给下一道工序。

2.非生产性物品管理:
进更衣室前,自检便服上的纽扣或拉锁有无脱落或松动,对于易脱落的纽扣要及时取下。

进入车间前主动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放入更衣柜内(如钥匙、饭票等),不准携带进入车间。

食品、饮料等一律不准带入车间内。

严禁穿戴有装饰品(漂浮易脱落)的便服进车间。

严禁佩戴首饰(如戒指、耳环、项链、红绳等)进入车间。

3.加工用器具、设备的管理:应定期进行清洁、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异物。

以上措施仅供参考,异物防控措施应根据具体的生产过程和产品特点进行制定和实施,同时需要定期检查和评估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生产过程中的异物控制方案

生产过程中的异物控制方案

生产过程中的异物控制方案针对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物料因数素、操作因素、环境因素等五个方面考虑,从产品的暴露频率确定出关键环节,在生产操作过程中针对五个方面因素制定详细的异物控制方案检查细节进行控制。

具体操控步骤如下分解:一、异物来源的评估分析1、异物的分类A 加工过程中的异物:金属、玻璃、砂石、毛发、线毛、编织带、纸渣、手套皮、虫鼠等本产品以外的物品。

B 原料自身带来的异物:产品本身带的异物,如金属、虫害尸体、未筛选干净的鸡毛、黄皮等不属于产品生产时所不需要的原物料2、异物混入的原因异物混入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分析,通常有以下原因A 人:加工人员的带入: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管理不善会造成严重的异物混入,如:毛发、绒线、纽扣、钥匙、饰物等的混入。

B 机:加工用器具、设备破损混入:加工用设备、器具破损、脱落很容易造成异物的混入。

如灯泡、玻璃破裂造成玻璃的混入;机器维修脱落物有垫片、螺丝等造成金属的混入。

C 料:原料处理不良带入:原料的清洗、加工的场所等,原料本身含有一些杂物如虫子、金属等,加工时筛选不干净、不彻底等都会造成外来异物或本身异物的混入。

D 法:加工过程中挑选不彻底,原料本身异物较多而检查过程中没有剔出、筛选等去除异物的工序。

E 环:生产环境不良造成的异物混入:如腌制过程中飞虫、苍蝇的混入;产品中苍蝇飞虫的混入;墙壁水泥块破碎、墙皮脱落的混入等,皆可造成异物的混入而影响产品的品质。

3、对异物控制的具体管理:3.1门禁管控:车间入口处设立门禁卡,刷卡后方可进入车间。

a.进入车间前主动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存放在更衣室。

b.食品、饮料等一律不准带入更衣室内,防止招引有害动物,消除微生物滋生的因素。

3.2首饰的检查a.操作人员严禁佩戴首饰进入生产车间。

b.所佩戴的头饰、发夹等进出车间班组长进行检查核对。

3.3纽扣或拉锁检查a.严禁穿戴有装饰品(漂浮易脱落)的便服进车间。

b.操作人员在进更衣室时,自检便服上的纽扣或拉锁有无脱落或松动。

异物控制方案

异物控制方案

异物控制方案一、异物控制点及来源可能会带入点:原料带入;操作人员带入;包装材料带入;生产过程中操作不当带入。

1、金属:金属异物一般为金属丝、金属末、焊渣、锈迹、螺丝等。

来源主要是设备、器具磨损产生,车间重点应注意设备、器具使用前的检查。

2、塑料:主要来源于车间塑料袋、塑料筐、设备上的塑料挡板,设备、器具套袋,乳胶手套。

3、线绒:主要来源于工作服、帽、纱布。

4、毛发:主要来源于工人身带和原料混入,身带毛发的控制要控制在入室前的检查上,操作过程严禁挽袖作业,工人中途出车间返回时穿戴工衣帽须自检才能上岗操作,毛发检查不要忽略了对车间领导、班长、品管、客户及其它外来人员的检查。

5、纸屑:主要来源于车间记录表格、外包带入,严禁用湿手接触记录用纸,车间公示用纸要套袋管理。

6、印油:主要来源车间印油封口机、签字笔,车间记录用笔定置放置,不能接触产品。

7、机械油:主要来源于设备,器具,注意使用前和使用过程检查。

二、异物控制遵循的几个原则:1、原料是保证生产合格产品的基础。

供应商审核,生产环境、设备设施、员工素养。

2、对车间使用的易耗品选择要简单、实用不会产生威胁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

同时在进入车间前要进行检查。

3、管理重心前移:将异物控制在入室前,更衣室注意非生产性物品检查,车间使用带包装的原料、半成品入室前进行清扫,包装袋带的捆扎塑料线绳、橡皮筋等入室前要清理掉。

4、及时沟通:后端检出异物特别是恶性异物要及时通知前端分析原因进行控制。

5、积累原始数据,总结规律:将使用的原料、加工的产品进行分类,总结检出异物种类、数量,找出规律进行重点控制。

6、及时汇报:检出恶性杂质,突然间杂质偏多等要及时汇报,按重大异常问题处理程序处理。

7、建立监控考核:有了原始数据的积累,制定目标,跟踪考核,保障异物控制措施有效地长期坚持执行。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在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车间内常常存在着各种异物,如金属屑、油污、灰尘等。

这些异物可能对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为了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以及员工的健康与安全,本公司制定了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

二、目的与适用范围1. 目的:通过规范车间内异物的管理,减少异物对生产设备的损害,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

三、责任与义务1. 车间主管:负责制定并实施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把控车间异物管理的全过程,并组织进行定期检查。

2. 车间员工:责任和义务包括遵守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积极参与车间清洁和整理工作,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现的异物。

四、车间异物控制措施1. 工作区域划分:根据工作性质和异物产生源头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确保不同工作区域的异物互不干扰。

2.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清除设备表面的异物,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防止异物进入关键部位。

3. 清洁保洁:车间员工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卫生习惯,及时清理生产现场的异物,保持车间内干净整洁。

4. 废料处理:废料需按照公司规定的要求进行分类、包装、标识和集中存放,确保不会对车间环境和设备造成污染和损害。

5. 防护装备:根据工作需要,车间员工应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防异物对身体造成伤害。

6. 培训教育:定期组织车间员工进行异物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五、违规处理对于违反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扣除工资和法律追责等。

六、改进与监督1. 改进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对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公司生产的变化和发展。

2. 监督机制:成立监督小组,定期对车间异物控制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间异物手套控制方案
引言
在车间生产操作过程中,由于工人的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等原因,有时会出现
异物进入生产线的情况。

这些异物有时可能是金属碎片、塑料片或其他杂物,当这些异物进入生产线中时,可能会对设备造成损坏,甚至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为了保障生产线的安全和产品质量,需要设计一种车间异物手套控制方案。

目标
车间异物手套控制方案的目标是及时发现和拦截异物,防止其进入生产线。


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保障生产线的安全和产品质量。

方案一:异物检测装置
功能描述
异物检测装置是通过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检测出异常的异物,并及时报警。

当装置发现异物时,可以通过声光报警设备进行报警,通知工人及时处理。

实施步骤
1.安装异物检测装置:在生产线上的关键位置安装异物检测装置,如输
送带、传送机械等。

确保装置能够覆盖整个生产线的范围,以有效识别出异物。

2.联网监控:将异物检测装置与车间的监控系统进行联网,实现实时监
控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监控系统可以自动发出警报,并记录相关信息。

3.工人培训:对相关工人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操作异物检测装置,
并对报警信号作出正确的反应。

培训内容包括装置的安装,故障排除和维护等。

优点
•可靠性高:通过先进的传感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准确检测出异常的异物,减少误报率。

•实时监控:联网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异物检测装置的运行情况,并及时发出警报。

•高效性:能够快速识别并报警,提高工作效率。

缺点
•初始投资较高:购买和安装异物检测装置需要一定的费用。

•维护成本:装置的维护需要定期进行,并且可能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

方案二:防护罩
功能描述
防护罩是一种在生产线关键位置上设置的物理屏障,可以有效防止异物进入生
产线。

当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发生异物掉落时,防护罩能够阻挡异物并将其拦截。

实施步骤
1.确定防护罩的安装位置:根据生产线的布局和工艺流程,确定防护罩
的安装位置。

通常在易发生异物掉落的位置上进行安装。

2.安装防护罩:按照设计要求和安全规范,将防护罩固定在生产线上。

确保防护罩能够有效地起到隔离和拦截异物的作用。

3.工人培训:对工人进行培训,使其意识到防护罩的重要性,并加强对
操作规程的遵守。

培训内容包括防护罩的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等。

优点
•一次性投资:安装防护罩的成本相对较低,只需一次性投资。

•简单易行:无需复杂的技术操作,容易实施。

•可视化管理:通过观察防护罩的状态,可以及时发现是否有异物掉落,并及时进行处理。

缺点
•依赖工人自觉性:防护罩的有效性取决于工人对操作规范的遵守。

•可能对生产效率产生一定影响:防护罩可能会对工人操作产生一定的阻碍,从而对生产效率产生一定影响。

结论
综合考虑,车间异物手套控制方案应该采取综合措施,结合异物检测装置和防
护罩的使用。

异物检测装置能够及时报警,帮助工人发现异常的异物;防护罩则能够阻隔和拦截异物,起到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通过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车间异物,提高生产线的安全性和产品质量。

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监控,以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