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RO+DTRO”工艺在中水回用工程中运用

合集下载

超滤和反渗透技术在电厂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超滤和反渗透技术在电厂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超滤和反渗透技术在电厂中水回用中的应用作者:赵金举来源:《商情》2011年第04期【摘要】对发电厂的中水回用技术方案进行综合比较,为最终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超滤反渗透中水回用中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产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杂用水。

由于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严重匮乏,中水回用水处理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非常紧迫。

城市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回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颁布,而逐步得以实现,而生产过程中的中水回用由于一些技术上的原因目前实际应用的很少。

笔者所列举的这个工程的实例希望对中水回用水处理技术的推广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1 基本情况某厂的中水主要是指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该排污水是由原水(深井水)经2倍浓缩后形成的,主要水质指标见表1。

该厂为了降低水耗,决定采用循环水系统排污水作为生产脱盐水的原水,并就其进行了工程方案论证。

(1)设计规模。

循环水最大排污水量500m3/H。

一级除盐水设计能力250m3/h,二级除盐水设计能力220m3/h。

(2)產水水质指标:电导率≤0.3us/cm;SiO2≤0.02mg/L。

(3)方案选择。

方案一:循环水排污水→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超滤水箱→一级反渗透→脱碳塔→中间水箱→阳床→阴床→混床→除盐水箱→除盐水泵→电厂除氧器;方案二:循环水排污水→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超滤水箱→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脱碳塔→混床→除盐水箱→除盐水泵→电厂除氧器。

经过反复论证,该厂技术人员认为循环水排污水经一级反渗透处理后,含盐质量浓度依然较高(约300-400mg/L),这时如果采用离子交换工艺,酸碱的消耗量依然较大,体现不出反渗透技术节约运行费用、减少环境污染的优势。

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方案二比采用方案一每吨水的成本节约0.58元(按超滤膜运行5a,一级反渗透膜运行3a二级反渗透膜运行5a计算),所以选择方案二的水处理工艺。

“UF+RO+DTRO”工艺在中水回用工程中运用

“UF+RO+DTRO”工艺在中水回用工程中运用

“UF+RO+DTRO”工艺在中水回用工程中运用
中水回用是指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利用于非饮用用途的过程。

UF+RO+DTRO是一种常用的中水回用工艺,在处理中水中起到重要作用。

UF,即超滤,是一种利用微孔膜分离物质的技术。

超滤膜的孔径一般在0.01微米至0.1微米之间,可有效地去除悬浮物、胶体、细菌、病毒等物质,提供一种物理性的预处理过程。

在中水回用工程中,UF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部分溶解物,将水质净化至更高的水平。

DTRO,即两段逆渗透,是一种使用两个反渗透装置的工艺。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两个反渗透膜之间加入调节剂,调节进一步浓缩浓度和降低压力,从而达到提高整体系统产水率和降低能耗的目的。

在中水回用工程中,DTRO可以进一步提高产水率,减少废液排放,节约能源。

1.高效净化水质:UF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部分溶解物,RO可以进一步去除溶解物,提供高品质的用水。

2.节约资源:通过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对淡水的需求,节约水资源。

RO和DTRO工艺可以利用废水中的溶解物,达到资源再利用的目的。

3.降低环境影响: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废水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提高能源效率:DTRO工艺可以降低产水过程中的能耗,提高能源效率。

5.多功能运用:中水回用后的水可以用于冲洗厕所、景观灌溉、工业循环冷却水等,具有多种用途。

UF+RO+DTRO工艺在中水回用工程中的运用,可以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节约资源,降低环境影响,提高能源效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反渗透工艺在中水回用工程中的应用含氯废水回用

反渗透工艺在中水回用工程中的应用含氯废水回用

反渗透工艺在中水回用工程中的应用含氯废水回用反渗透工艺一种膜分离技术。

主要是指通过外加压力来替换以往的渗透压。

对有机物和无机物通过反渗透工艺能够很好的进行高效的分离,从而使再生水的条件得到良好的满足。

对于难溶解性有机物质、溶解性的盐类、金属离子、微生物病毒等有机分子、胶体物等反渗透工艺都有着很强的去除能力,这项技术在人类的不断研究及改善下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空间,而且在整个分离过程中不会发生相变,所以该工艺还具有经济、节能、环保、操作方便和装置简单的优点,尤其针对大型工业企业生产,反渗透工艺的一次性投资更加经济可靠。

但是,在反渗透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反渗透系统对进水水质的要求比较严格,反渗透进水要进行严格的预处理操作,否则,会对反渗透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产生严重的影响。

容易对反渗透膜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进水中的微生物、细菌和藻类等有机生物污染;由于有机生物造成的氧化反应等;水中的悬浮物、胶体颗粒等对膜造成的污染和损坏;有机物如油、脂等大型分子聚合物造成的污染堵塞等;微溶解性盐的溶度积超过饱和值而产生的结垢等。

到目前为止,反渗透工艺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常规预处理和膜法预处理两种。

常规预处理就是通过混凝、沉淀以及过滤或活性炭吸附等工艺技术,采用多介质过滤器或者砂进行过滤,并加氯消毒以消除水中的微生物等有机物分子。

膜法预处理技术则是指主要通过超/微滤工艺进行的反渗透预处理技术。

随着国际国内对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需求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可再生能源以核能、太阳能和风能为主要代表,太阳能以其普适性备受青睐。

太阳能光伏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用水量大的行业,以100MW多晶生产线为例,每天用水量在1500吨左右。

但是其生产过程需要大量新鲜水。

光伏产业要提高用水效率,除了节约用水、杜绝跑冒滴漏和提高水的二次使用率外,最直接、最经济的方法就是将废水处理后回用。

超滤和反渗透技术在电厂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超滤和反渗透技术在电厂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超滤和反渗透技术在电厂中水回用中的应用余冬贞【摘要】为将中水回用于电厂生产,做到节约用水、节能降耗,提出预处理+机械过滤+超滤+反渗透技术的工艺设计方案,选用PLC为控制器,组态王为上位机监控软件的自动控制技术,实现电厂中水回用系统优化控制.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去除中水中污染物,对COD、悬浮物、氨氮、氯离子、总硬度、电导率去除率分别达到97.96%、99.36%、98.8%、99.39%、97.42%、99.56%,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优良,满足设计要求.%In order to reuse reclaimed water for power plant production,implement water saving,energy saving,and cost reducing,a process design scheme of pretreatment+mechanical filtration+ultra-filtration+reverse osmosis tech-nology has been proposed,using PLC as its controller,and its Kingview as the automatic control technique of PC monitoring software,so as to achieve the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reclaimed water reuse. The actual oper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move pollutants from reclaimed water. The removing rates of COD , suspendedsolids,ammonia nitrogen,chlorine ion,total hardness,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can reach 97.96%, 99.36%,98.8%,99.39%,97.42%,and99.56%,respectively. In short,the control system is stable,and the effluent water quality is excellent,meeting the designed requirements.【期刊名称】《工业水处理》【年(卷),期】2017(037)011【总页数】5页(P101-105)【关键词】PLC;电厂;中水回用;超滤;反渗透【作者】余冬贞【作者单位】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设备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28.8中水回用是将生活污水或者工业污水再处理,用于灌溉、绿化、工业循环再利用等,可以缓解城市和工业用水的紧张局面,具有提高经济效益和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并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为此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浅析反渗透技术在中水回用装置中的应用

浅析反渗透技术在中水回用装置中的应用

浅析反渗透技术在中水回用装置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大量的工业废水不断产生,如果我们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废水进行回收利用的话,不但能够减少废水的排放,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工业生产成本。

反渗透技术在众多的工业废水回用技术中是最普遍、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其具有操作简单、废水回用率高等特点,因而其广泛地应用于化工企业的中水回用工程中。

关键词:反渗透技术;中水回用装置;应用引言某化工企业采用反渗透技术对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出水用作循环水补水。

本文简单介绍了该化工企业的处理工艺及处理效果,为反渗透技术在中水回用工程上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指导。

1反渗透原理简介反渗透(RO)膜技术是多年来使用十分娴熟的制备超纯水技术。

其机理主要是:放置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和浓溶液在半透膜的两边,稀溶液因浓度差会渗透到浓溶液侧的自然过程叫做渗透。

渗透达到平衡状态时,浓溶液的液面会比稀溶液液面高出一定的高度,形成一个压差,此压力差称为渗透压。

渗透压的大小被液体的性质支配着,与溶液的种类、浓度、温度有关而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

假定人为的在浓溶液一端施加一个比渗透压大的压力的话,此时出现的现象是浓溶液侧溶剂向稀溶液侧移动,即溶质移动的的方向与渗透压方向互为反方向的现象叫做反渗透。

通过实验研究0.3nm~1.2nm粒度的溶质分子能被反渗透膜从水溶液中很好的去除,对水溶液中的其它无机离子(除氢离子和氢氧离子外)的去除率高至90%以上,这说明此技术对含氮和氯的化合物以及磷具备良好的脱除功效,所以反渗透技术对中水回用工程特别是某些工业废水的回用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

不同的膜对进水要求有较大的差异,半透膜的质量直接影响净化效果,在反渗透系统中是核心物质,对反渗透作用的稳定性有很大关系,通常要求半透膜需要具备一定特征:例如水的渗透性大而且有相对较高的脱盐率;半透膜需要稳定及均匀的结构以及具备耐温、抗氧化、高化学耐久性等。

“UF+RO+DTRO”工艺在中水回用工程中运用

“UF+RO+DTRO”工艺在中水回用工程中运用

“UF+RO+DTRO”工艺在中水回用工程中运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供给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中水回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工业生产和城市供水中。

中水回用工程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或其他污水经过处理后进行再利用的工程。

UF+RO+DTRO工艺是一种常用的中水回用工艺,它结合了超滤(Ultrafiltration, UF)、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RO)和二次反渗透(Double Reverse Osmosis, DTRO)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重金属和微生物,从而得到高质量的再生水。

UF+RO+DTRO工艺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超滤系统。

超滤膜具有微孔结构,可以有效地过滤掉水中的悬浮物、泥沙和胶体颗粒,同时保留溶解性有机物和盐类。

接下来,超滤后的水经过反渗透系统。

反渗透膜是一种半透性膜,能够去除水中的离子、溶解性有机物和微生物。

在反渗透系统中,水被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溶液中的溶解物质从高浓度一侧渗透到低浓度一侧,从而获得纯净的水。

通过二次反渗透系统的处理,进一步提高水质。

二次反渗透膜的孔径更小,能够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微量溶解物质,得到更加纯净的再生水。

1. 高效去除污染物:通过超滤、反渗透和二次反渗透的多重过滤机制,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重金属和微生物,得到高质量的再生水。

2. 过程稳定可靠:采用膜过滤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操作简便节能:相比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UF+RO+DTRO工艺操作简便,无需添加化学品,能够节约能源和化学药剂的使用。

4. 可灵活调整:UF+RO+DTRO工艺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和扩展,适用于不同规模的中水回用工程。

UF+RO+DTRO工艺在中水回用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UF+RO+DTRO”工艺在中水回用工程中运用

“UF+RO+DTRO”工艺在中水回用工程中运用

“UF+RO+DTRO”工艺在中水回用工程中运用中水回用是指将产生的污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后再次利用,以达到资源化、节水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目前在中水回用工程中,一种常见的处理工艺就是UF+RO+DTRO工艺。

UF+RO+DTRO工艺是利用超滤(Ultrafiltration,UF)、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和二次蒸馏(Double-Tube Reverse Osmosis,DTRO)三个工艺的结合,对中水进行处理和净化的方法。

UF工艺是指利用一种特殊的隔膜,该隔膜能够过滤掉水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胶体、泥沙、细菌等,同时保留水分子和少量的小分子溶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UF工艺具有高过滤效率、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对水中大分子污染物的处理。

RO工艺是指利用半透膜进行过滤,通过高压将水分子从溶液中挤出,以达到去除水中溶质、离子、微生物等物质的目的。

RO工艺具有去除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可以将水中的溶解性固体、离子、有机物等均净化,是常用的水处理工艺之一。

DTRO工艺是RO工艺的一种改进,主要应用于中水回用工程中,可以去除RO工艺处理后的水中的微量有机物、重金属等。

DTRO工艺具有去除效果好、能耗低等特点,适用于中水回用工程,可以使回收的中水更加纯净。

在中水回用工程中,UF+RO+DTRO工艺常常作为前处理工艺和后处理工艺的组合,通过UF工艺对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大分子物质和悬浮物等污染物。

然后,将预处理后的水进行RO处理,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重金属、微生物等。

使用DTRO工艺对RO处理后的水进行二次蒸馏,去除微量有机物和重金属残留,得到更加纯净的水,以供后续的回用。

UF+RO+DTRO工艺在中水回用工程中具有多种优点。

通过该工艺可以实现对中水的全面净化,使回收的水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用水需求。

该工艺具有适用范围广、效果好的特点,可以处理不同来源的中水,包括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等。

简析反渗透技术在中水回用系统中的应用

简析反渗透技术在中水回用系统中的应用

简析反渗透技术在中水回用系统中的应用面对着当前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现象的日益突出,在城市中应用中水回用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文章首先对城市中水回用重要性及其主要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然后结合反渗透技术基本原理及布置工艺,针对其在某热电厂中水回用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为同类的实践提供借鉴。

标签:反渗透技术;中水回用;系统;应用1 概述近些年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部分城市却表现出了严重的缺水的现象,甚至已经开始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更加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城市中水回用系统的应用为这种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良好的途径。

以文章所探讨的反渗透技术在某热电厂中水回用系统中的应用,其能够为该电厂提供了一个水量充足的水源,为电厂用水提供了一定有效的保障。

可见,通过反渗透技术在中水回用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取得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价值。

2 当前城市中水回用的主要技术分析在当前的城市中水回用技术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生物法以及膜分离法等三种主要的技术。

其中物理化学法主要结合了活性炭吸附技术以及混凝沉淀技术,主要在优质杂排水中进行应用。

此外,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使用微生物所产生的酶,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和分解,继而使得水质达到净化的目的。

细菌在其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可以将可溶性的有机物直接吸走。

该种处理技术具有处理量大、效果好以及成本低等突出的特征,目前已经成为了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

膜分离技术的范围比较广,主要用于中水回用系统中的技术主要有超滤、微滤、纳滤以及反渗透等集中。

在这种技术中,主要应用多孔材料的拦截能力,而这些多孔材料都是特制的,以达到截留水中一定颗粒大小杂质的目的。

目前,这些城市中水回用技术已经在很多废水处理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其进行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 反渗透技术基本原理及布置工艺3.1 反渗透技术的基本原理众所周知,渗透是水从浓度较稀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着浓度较高一侧溶液自发流动的过程,相比之下,反渗透技术则是非自发的过程,在反渗透的过程中,仍然可以将其看作是因溶液中水的化学势不同引起的水的移动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F+RO+DTRO”工艺在中水回用工程中运用
随着全球水资源越来越紧缺,水资源回用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中水回用是指将经过初步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再次处理利用的过程。

中水回用对于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保护水环境、满足人类水需求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满足中水回用要求,需要采用高效的水处理技术。

其中,“UF+RO+DTRO”工艺是一种常见且效果显著的中水回用工艺。

“UF+RO+DTRO”工艺是一种组合式水处理工艺,由超滤(UF)、反渗透(RO)和半透膜反渗透(DTRO)组成。

以污水处理厂为例,这种工艺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中水回用:
第一步:污水预处理
污水预处理主要是对原水进行初步处理,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

物理处理包括格栅过滤、地沟、沉淀池等工艺,化学处理则包括中和、絮凝、杀菌等工艺。

这些预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质和微生物。

第二步:超滤处理(UF)
超滤处理是指通过超滤器将污水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胶体、蛋白质、细胞等)和微生物过滤出来,从而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质和微生物。

超滤器的孔径一般为0.01~0.1微米,相比粗过滤,超滤能够更彻底地去除污水中的物质。

第三步:反渗透处理(RO)
反渗透是指采用高压将污水压力驱动通过半透膜,从而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无机盐等,以及微量的胶体和细菌。

反渗透工艺的膜孔径一般为0.0001~0.001微米,比超滤器的孔径还要小。

反渗透能够将水处理效率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半透膜反渗透是指在RO膜之后,再加上一层半透膜以去除更多的溶解性有机物、无机盐等成分。

这种工艺是一种高效的半透膜水处理技术,它可以在高浓度的溶液中去除大约50%的盐分,从而让回用后的水更加清洁。

1. 较高的水处理效率
采用超滤、反渗透和半透膜反渗透等多种工艺,能够彻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质和无机盐等。

水处理效率较高,能够满足中水回用的要求。

2. 流程简单、易于操作
“UF+RO+DTRO”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和维护,不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 回用水的质量较高
采用此种工艺处理后,回用水的质量较高,能够满足灌溉、工业用水等用途,实现中
水回用的目的。

4. 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相比传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用水量更小,能源消耗更低,无需化学药剂等大量投入,成本较低。

总之,“UF+RO+DTRO”工艺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节约成本的中水回用技术。


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减少,中水回用技术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保护水环境
和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