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黄旭华精神作文7篇
写核潜艇之父作文

写核潜艇之父作文你知道吗?在中国,有这么一位超级厉害的人物,他就像一个神秘的深海大侠,他就是黄旭华,被大家称为“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爷爷的故事那可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想当年啊,咱们国家在核潜艇这块儿就像一张白纸,啥都没有。
可是呢,黄爷爷和他的小伙伴们可没被这困难吓倒。
那时候造核潜艇,就好比在黑夜里摸着石头过河,啥都得自己琢磨。
黄爷爷他们啊,就像一群勇敢的探险家,一头扎进了这个神秘又艰难的领域。
造核潜艇可不像搭积木那么简单,那是涉及到无数个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
但是黄爷爷就像一个智慧的魔法师,一点一点地把这些难题给攻克了。
他这一扎进去啊,就是好多年。
这期间,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干啥。
他的亲人们肯定特别想念他,也特别纳闷儿,这人到底去哪了呢?其实啊,黄爷爷正在一个秘密的地方,专心致志地打造咱们国家的核潜艇呢。
黄爷爷他们的工作环境那也是相当艰苦的。
想象一下,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各种机器的轰鸣声,还有刺鼻的机油味,每天面对的都是密密麻麻的图纸和冰冷的机器零件。
可是黄爷爷就像一颗顽强的钉子,死死地钉在那里,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经过不知道多少个日夜的奋战,咱们国家的核潜艇像一头巨大的钢铁鲸鱼一样诞生了。
这核潜艇可不得了,它就像一个深海里的守护神,让咱们国家在海洋领域有了强大的保障。
黄旭华爷爷的奉献精神那真的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为了国家的核潜艇事业,牺牲了自己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放弃了舒适的生活。
他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核潜艇发展的道路。
我们这些年轻人啊,就应该多向黄爷爷学习。
不能一遇到点困难就哭鼻子、打退堂鼓。
要像黄爷爷那样,有坚定的信念,有不怕吃苦的精神,这样咱们也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出一番大成就。
黄旭华爷爷就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他的故事也会一直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努力奋斗。
黄旭华工匠精神作文

黄旭华工匠精神作文
“我这辈子没有虚度,一生都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我无怨无悔!”每次听到黄旭华爷爷说这句话,我都特别感动。
记得有一天,我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耍,正玩得高兴呢,就听到大人们在谈论黄旭华爷爷的事迹。
我好奇地凑过去听,大人们说黄爷爷为了造核潜艇,隐姓埋名了好多年,连家人都不知道他去干什么了。
我当时就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小伙伴们也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着各种问题。
“黄爷爷为什么要这么做呀?”“核潜艇是什么呀?”大人们耐心地给我们解释着,说核潜艇对国家特别重要,可以保卫我们的祖国。
我看着大人们严肃又敬佩的表情,心里对黄爷爷充满了好奇和崇拜。
从那以后,我就特别关注黄爷爷的故事。
我知道了他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和他的团队一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他们没有先进的设备,就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一点点地去摸索、去尝试。
黄爷爷说过,他们那时候计算数据都是靠算盘,难以想象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啊!
我仿佛看到了黄爷爷和他的同事们在灯光下,一遍又一遍地拨动着算盘珠子,额头上满是汗水,但眼神却无比坚定。
他们之间肯定也有很多对话和鼓励吧。
“加油,我们一定能成功!”“对,为了祖国,我们拼了!”这些话语仿佛在我耳边回响。
黄爷爷的这种工匠精神,不就像我们学习一样吗?我们在学习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黄爷爷可以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奉献一生,我们也可以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啊!
黄爷爷就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我也要像黄爷爷一样,做一个有担当、有毅力的人,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

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7篇】黄旭华,也曾无数次遥望着故乡泪湿青衫,同时可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是如此浓烈,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如此执著,对人生价值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把对故士的思念,化作报效祖国的动力。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篇1)为核潜艇事业,“人间蒸发”30年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黄旭华隐姓埋名生活了30年。
他曾40年没回过广东潮汕老家,连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黄旭华说:“调到北京之前,领导只告诉我到北京出差,我行李都没带。
家里问在北京什么单位,我一直没答复。
我父亲去世时,他只晓得他儿子在北京,只知道他儿子的信箱号码。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刊登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描写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提到了“黄总设计师”。
至此,黄旭华隐秘30年的生活,才渐渐显露于世。
黄旭华人物事迹作文(篇2)有一种爱,一生一世的为你好,那就是母爱;有一种爱,一辈子关心你,也不需要你的回报,只要你能够健康,幸福;有一个人需要你用尽一生一世的感恩,那就是母亲;有一个人需要你用一生去铭记,那就是母亲!—题记今天我看了一场激动人心的颁奖典礼,也就是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
这个颁奖典礼让我心潮澎湃。
有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87岁;为了事业,为了中国的发展,他任劳任怨,连回家也很少。
也有拾荒助学的“五保”老人刘盛兰,92岁,老人家庭并不富裕,老人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却在贫苦交加的17年里,将自己,辛辛苦苦拾荒的来的钱,毫不犹豫地捐献给了全国各地的贫困学子。
更有为了儿子,愿意付出一切的方俊明的母亲,姜春梅,84岁,有一年,有一个小孩溺水,方俊明见了,二话不说一头扎入湖底救人,不料颈椎骨折并导致高位截瘫。
母亲劝导他,并背了他整整23年。
还有许多许多让人感动的人物,他们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只为了能够帮助到别人,也帮助祖国!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方俊明的母亲。
心目中的伟人黄旭华作文

心目中的伟人黄旭华作文
《我心目中的伟人黄旭华》
在我心里呀,有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伟人,那就是黄旭华。
我记得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关于他的纪录片,那里面详细讲述了他为了我们国家的核潜艇事业付出的点点滴滴。
哎呀呀,那真的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黄旭华当年接到研发核潜艇的任务时,那可是啥都没有啊,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他和他的团队就那样闷头干,一点一点地摸索。
那时候条件艰苦得很呢,住的地方也不咋好,吃的东西也简单,可他们完全不在乎,心里就想着一定要把核潜艇搞出来。
我看到纪录片里说,他们在计算数据的时候,没有先进的计算机,就靠手算,那得算多少张纸啊,想想都觉得累。
可是黄旭华他们一点都不抱怨,就那么一笔一划地算着,那认真的劲儿,真的让人感动。
而且啊,为了保密,他们好多人都好多年不能和家里联系,这得多大的牺牲啊。
黄旭华也是,和家人分别了那么久,一心扑在工作上。
你说他为啥能做到这样呢?还不是因为他心里有国家,有我们大家。
他知道核潜艇对我们国家的重要性,所以再苦再累他都不怕。
黄旭华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他的事迹让我特别感动。
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的那种精神,为了我们的国家努力奋斗。
他就是我心目中永远的伟人,我会一直记着他的!。
我心中的偶像黄旭华作文

我心中的偶像黄旭华作文
《我心中的偶像黄旭华》
嘿,你们知道吗?在我心里呀,有一个超级厉害的偶像,那就是黄旭华爷爷!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关于黄旭华爷爷的纪录片。
那里面详细讲述了他为了研制核潜艇,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努力。
当时啊,条件特别艰苦,没有先进的技术,没有足够的资源,但黄旭华爷爷他们那一群人就是不服输。
他们整天泡在研究室里,不停地计算、试验,一遍又一遍。
黄旭华爷爷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战士,在为国家的核潜艇事业奋勇拼搏。
我看到他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世界上就只有他和那些数据、图纸。
他和他的团队遇到了好多好多的困难,有时候一个小问题就能让他们头疼好久。
但他们从不放弃,总是想尽各种办法去解决。
我就在想啊,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啊!黄旭华爷爷他们就是靠着这样的精神,一点一点地攻克难关,最终让我们国家拥有了自己的核潜艇。
他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国家科技前进的道路。
黄旭华爷爷真的太了不起啦!他就是我心中永远的偶像,我要向他学习,学习他那种坚韧不拔、勇于奉献的精神。
我也希望自己能像他一样,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嘿嘿,这就是我心中的偶像黄旭华爷爷,厉害吧!。
赞美黄旭华的作文

赞美黄旭华的作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他们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黄旭华,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
黄旭华,这个名字或许对于一些人来说,还稍显陌生。
但当你真正了解他的事迹,你会被他的精神所震撼,会被他的奉献所感动。
他是中国核潜艇之父,是为了国家的海防事业默默奉献一生的伟大科学家。
我曾在偶然间看到过关于黄旭华的纪录片,那一幕幕的画面,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那时候的中国,科技水平相对落后,要自主研发核潜艇,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黄旭华和他的团队,愣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踏上了这条充满艰辛的道路。
他们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充足的资料,甚至连核潜艇长什么样都没见过。
但他们没有退缩,没有放弃。
黄旭华亲自带领团队,从零零散散的国外资料中寻找线索,从无数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
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他们常常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
记得纪录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在一次试验中,需要有人潜入水下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那水冰冷刺骨,而且水下的压力巨大,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
可黄旭华毫不犹豫地亲自下水,他穿着厚重的潜水服,在黑暗的水下摸索着,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艰难,但他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
当他完成任务浮出水面时,整个人都已经疲惫不堪,但他的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还有一次,为了验证一个关键的数据,他们连续几天几夜守在实验室里。
饿了,就啃几口冷馒头;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
黄旭华始终坚守在第一线,和大家一起分析数据,一起解决问题。
在那些日日夜夜中,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没有一个人抱怨,没有一个人退缩。
黄旭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核潜艇事业。
他隐姓埋名几十年,就连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他错过了与父母的相聚,错过了孩子的成长,但他从未后悔过。
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这句话,简单而朴实,却饱含着他对国家的深情和对事业的执着。
如今,中国的核潜艇技术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黄旭华核潜艇的作文

黄旭华核潜艇的作文《黄旭华核潜艇》篇一:黄旭华核潜艇嘿,你知道黄旭华吗?他可牛了,就像超级英雄一样,不过他不是拯救世界于外星怪兽,而是在深海里搞出了核潜艇这一“神器”。
我第一次听到黄旭华这个名字的时候,还在想,这是谁呀?感觉像那种离我超级遥远的人物。
但是当我慢慢了解他的事迹后,我就被深深地震撼了。
核潜艇,那可不是个简单的东西。
在当时的中国,那几乎是从无到有的创造。
黄旭华呢,就像一个孤独的侠客,一头扎进了这个艰难的任务里。
也许他当时心里也没底儿,就像我考试前对自己没把握一样,但是他可没有退缩。
我想象着他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工作环境肯定不咋地。
可能就是那种昏暗的灯光,简陋的设备,就像电影里那些老科学家的实验室一样。
他要面对的困难,就像一座座大山,一座接一座。
比如说,技术封锁,这就好比有人把你通往成功的路给堵住了,只给你留了条羊肠小道,还布满荆棘。
他和他的团队啊,就得一点点摸索。
我觉得他们就像一群探险家,在未知的领域里乱撞。
有时候可能觉得自己找到了方向,结果发现是死胡同。
但是他们就是不放弃,这种毅力,我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黄旭华把自己的大半辈子都献给了核潜艇事业。
这得多无私啊!他就像一颗螺丝钉,死死地钉在了核潜艇这个大机器上。
他这一辈子,可能都没有多少时间陪家人,这对家人来说也许有点“残忍”,但是他对国家的贡献那是无法衡量的。
要是没有他,我们国家的核潜艇事业不知道要落后多少年呢。
他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
我有时候遇到一点小困难就想打退堂鼓。
就像做数学题,稍微复杂一点我就想放弃。
和黄旭华比起来,我可真是太渺小了。
我就在想,我是不是也应该像他一样,有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呢?也许我做不到他那么伟大,但是至少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能像他一样坚持到底。
黄旭华核潜艇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科技进步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奉献和坚持的故事。
他就像一座灯塔,给我们这些在生活的海洋里迷茫的人照亮了方向。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呢?我觉得是应该的。
核潜艇黄旭华的作文

核潜艇黄旭华的作文
《向黄旭华致敬》
嘿,咱今天来说说那个超厉害的核潜艇专家黄旭华。
我记得啊,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关于他的纪录片,那里面详细讲述了他的故事。
黄旭华当年为了研究核潜艇,那可真是付出了太多太多啦。
他就像一头扎进了深海里的鱼,一门心思扑在核潜艇上。
听人说啊,他那时候连家都顾不上回,整天就泡在研究室里,和那些数据、图纸打交道。
他和他的团队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可他从来都没说过一个“怕”字。
你想想看,那核潜艇的研究多复杂呀,每一个小细节都不能马虎。
黄旭华他们得考虑各种技术难题,什么动力系统啊,什么武器装备啊,那可都是要一点点去攻克的。
他就带着大家,一点一点地琢磨,一点一点地尝试,失败了再来,绝不放弃。
就这么着,经过了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他们终于让咱们国家有了自己的核潜艇。
哎呀呀,这可真是太了不起啦!黄旭华就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为了国家的强大,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现在想想,要是没有黄旭华这样的人,咱们国家能有今天这么厉害吗?肯定不能呀!所以呀,咱可得好好记住他,向他致敬!让我们一起为黄旭华点赞,感谢他为我们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
这就是我眼中的黄旭华,一个伟大又令人敬佩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赞美黄旭华精神作文7篇赞美黄旭华精神作文精选篇1为核潜艇事业,“人间蒸发”30年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黄旭华隐姓埋名生活了30年。
他曾40年没回过广东潮汕老家,连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黄旭华说:“调到北京之前,领导只告诉我到北京出差,我行李都没带。
家里问在北京什么单位,我一直没答复。
我父亲去世时,他只晓得他儿子在北京,只知道他儿子的信箱号码。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刊登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描写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提到了“黄总设计师”。
至此,黄旭华隐秘30年的生活,才渐渐显露于世。
赞美黄旭华精神作文精选篇2有这样一群人,默默无闻,他们为自己梦想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为了中国的梦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全世界。
他在忙碌,为了核潜艇而忙碌,在那个没有计算机,没有电脑的情况下,他创造了奇迹,做出了核潜艇,从五米,到十米,二十米,三十年,核潜艇的名字无人知晓,三十年,他的名字连家人都差点淡忘,他就是黄旭华。
核潜艇的重要性,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
核潜艇在军事战争中,因为其强大的续航性备受关注。
在一些国家的军事思想中,核潜艇是应对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最有力武器。
作为战略打击力量,核潜艇可以装备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或巡航导弹。
核潜艇是一国潜艇中的战略力量,弹道导弹核潜艇(也称战略核潜艇)为当前军事理念中军事核能“三位一体”中海基核力量的主要实现形式。
中国是第三个制造和潜艇成功的国家,这不仅是中国实力的体现,更是中国的骄傲,它不仅仅加强了中国军队攻击力,让对方胆颤,更是精神上的一剂良药。
黄旭华创造了核潜艇,带给中国莫大的希望,而他,一心想着祖国,与家庭的联系也渐渐少了,连父亲去世,他也没能回家看父亲最后一面……他不能告诉家人自己是干什么的,直到三十年之后,他的秘密才得为人知。
祖国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他,为了祖国,不曾迷茫,没有丝毫的犹豫,青春,年华,全全献给了祖国。
他的名字从几十年前就印在了历史的史册里,却到今天才刻入人们心田。
他,感动的不仅是中国,更是全亚洲,全球,全世界!生命如此短暂,他却在如此短暂的时光里创造了伟大!让我们歌颂他,赞扬他,他值得我们去歌颂,去赞扬!《感动中国》中这样评价他:试问大海碧波何为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
他自己这样评价自己: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对于我们来说,黄旭华的.做法是伟大的,可对于黄旭华来说,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是快乐的,黄旭华常提到列宁的一句话:让血一滴一滴的流。
黄旭华就做到了这一点。
他从年轻时上完大学开始,就在制造核潜艇,直到现在,他还在改进自己的核潜艇,他为了核潜艇,自己的血正在一滴一滴慢慢流,流走了青春,流走了一生最美的年华,为了党和祖国,为了核潜艇,他义无反顾,他无所顾忌,一生只为核潜艇,一生只为了党和祖国。
这是身为共产党员的一份责任,他的血在流,但流出的是热血,在身体里沸腾的也依然是热血!他说,因为工作需要,这就是共产党员,应该这样子做,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这是发自内心的话语,没有任何犹豫和停顿,他是伟大的,是令人钦佩的!赞美黄旭华精神作文精选篇3黄旭华,男,汉族,1926年3月出生于广东海丰县,祖籍广东揭阳市,客家人。
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
毕业后一直从事舰船研制工作。
黄旭华同志为某研究所副所长,1992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作为卓越的技术专家和杰出的技术组织管理者,在某型号产品横空出世、从无到有的光辉事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79年,黄旭华同志任中国某型号工程副总设计师,1983任总设计师,负责我国第一代两型产品的技术抓总工作。
其间,他主持制订了长征1号和长征6号首艇与动力协调总体方案,提出并决策采用水滴型艇体,为某型号艇总体研究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同其它同志一道,共同领导、组织协调审定了某艇方案论证、研究设计、施工建造、航行试验等各个阶段的重大技术问题。
作为总技术负责人,成功执行了某产品水下发射试验任务。
作为总设计师,在某深潜试验中,他置个人安危于度外,身体力行,亲自随产品深潜到极限,创世界首例。
《人民日报》、《文汇报》、《羊城晚报》、《湖北日报》等多家报刊先后争相报道过黄旭华同志的先进事迹,盛赞黄旭华为“中国某艇之父”、“中国的脊梁”。
由于出色的工作业绩,黄旭华同志先后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1993年两次获前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1985年、1996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6年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1988年荣立一等功;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年,黄旭华院士在国家海洋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海洋成就奖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大海洋人物”。
同时,在中宣部等11部门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已被提名为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
黄旭华同志为我国型号产品研制事业、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如今,年过八旬的他,仍为国防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孜孜不倦、献智献策。
赞美黄旭华精神作文精选篇4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
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
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世纪60年代中,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赞美黄旭华精神作文精选篇5黄旭华,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核潜艇之父,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
他隐姓埋名几十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在某次深潜试验中,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作为总设计师亲自随产品深潜到极限。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一、黄旭华院士个人经历黄旭华上小学时,正值抗战时期,家乡饱受日本飞机的轰炸。
海边少年就此立下报国之愿。
高中毕业后,黄旭华同时收到中央大学航空系和x交通大学造船系录取通知。
在海边长大的黄旭华选择了造船。
新中国成立初期,掌握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施加核威慑。
上世纪 50 年代后期,中央决定组织力量自主研制核潜艇。
黄旭华有幸成为这一研制团队人员之一。
执行任务前,黄旭华于 1957 年元旦回到阔别许久的老家。
63 岁的母亲再三嘱咐道:“工作稳定了,要常回家看看。
”但是,此后 30 年时间,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父亲直到去世也未能再见他一面。
1986 年底,两鬓斑白的黄旭华再次回到x老家,见到 93 岁的老母。
他眼含泪花说:“人们常说忠孝不能双全,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直到1987 年,母亲收到他寄来的一本《文汇月刊》,看到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里有“他的爱人李世英”等字眼,黄旭华的 9 个兄弟姊妹及家人才了解他的工作性质。
与对家人隐姓埋名相比,黄旭华的爱人李世英承担了更大压力。
忙时,黄旭华一年中有 10 个月不在家。
结婚 8 年后结束两地分居,李世英才知道丈夫是做什么的。
赞美黄旭华精神作文精选篇6黄旭华,舰船设计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
原籍广东省揭阳市(今揭东区玉湖镇新寮村),1924年2月24日(一说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今汕尾市田墘街道),1949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湖北省科协荣誉委员,曾任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副所长、所长兼代理党委书记、以及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名誉所长等职。
黄旭华长期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主持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和导弹核潜艇研制,分别获1985年和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提高奖"特等奖。
____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4年被评为"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017年10月25日,获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11月9日,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
2020年1月10日,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赞美黄旭华精神作文精选篇7花甲痴翁,志探龙宫1988年,中国核潜艇在南海进行深潜试验。
黄旭华当时是总设计师,知道许多人对深潜试验提心吊胆,黄旭华当时只说了一句:“我跟你们一起下去。
”深潜试验当天,南海浪高1米多。
艇慢慢下潜,钢板承受着巨大的水压,发出“咔哒、咔哒”的响声。
极度紧张的气氛中,黄旭华依然全神贯注地记录和测量各种数据。
核潜艇到达了极限深度,然后上升,等上升到安全深度,艇上顿时沸腾了。
人们握手,拥抱,哭泣。
有人奔向黄旭华:“总师,写句诗吧!”黄旭华激动之余写了4句打油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
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一个“痴”字,一个“乐”字,是黄旭华一生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