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月考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化学九月份月考分析

化学九月份月考分析

九年级化学九月份质量调研分析
一、教师对试卷的分析
本次考试共设计了23个小题,满分为50分,其中1—12小题为选择题,每个1分共12分,13—18是填空题共12分,19-22是简答题共13分,23为综合应用题共13分。

本次试卷重点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题量适中,较易,涵盖了90%以上的前两单元内容,考察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因为是初学科目,总体来说本次考试成绩还算理想,班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还很扎实,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本次考试最高分为50分,最低分为11分,及格率和均分都较高,反映出现阶段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较好。

各分数段人数分布
四、下一步教学校正措施
通过本次化学试卷和答卷的分析,在接下来化学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因材施教,因为各个班级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水准不同,适当调节讲课的内容和深度,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不给学生增加负担,争取做到优等生吃饱,中层生吃好。

(3)针对局部学生在理解和背诵上存有困难的情况,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背诵技巧的指导,授之以渔。

(4)注意习题练习,对同一知识点以不同形式体现,做到举一反三,灵活使用。

同时尽量压缩课堂讲授时间,让学生充分理解,能够完成局部练习题最好。

(5)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采取多提问,多提醒,多抽背的方式,督促后进生的学习,提升班级的整体水平。

而对于优等生,鼓励为主,树立信心,争取做常胜将军。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试分析卷:本次月考的试卷考的是“走进名校”期中评估卷,试题分选择、填空、实验探究、计算,共计100分。

择题考察知识点比较全面,其中前两道考察了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的考察,其它选择都是本学期学习重点的内容、像金属活动性、溶液的判断、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间的转化、溶解度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都从不同角度考察而且难度适宜,其中32、33、37有难度,但也都见过这样的题型,还是有部分学生选出正确答案。

填空考察的也是比较基础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很高的分数,实验探究有三道题,第一道就是炼铁原理的考察,这样的题平时练的还是比较多,溶液的配置及误差的分析在第三道题中,这也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所强调的。

失分的不是很多,最后一道计算题共6分考察主要溶液的稀释、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本套试题主要特点还是以考察基础知识为主,而且全面。

学生分析:1、双基掌握不扎实。

虽然本次月考的化学试题难度偏大,能力要求高,但涉及基础知识内容仍然有。

这些题只要稍加分析,是不难拿到分的。

然而相当一部分考和仍然错选了答案,丢失了分数。

另外化学用语不过关,失分严重,仍是这次考试中的突出问题。

本卷涉及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六处之多,全对的不足20%,由此看出,加强双基训练是平时教师的重中之重。

2、语言表达能力差。

思维混乱、逻辑颠倒、表述不清,同样是今年化学答案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今年试题中共有5空是要求考生自己组织语言进行表述,但这些题得分情况仍然较低,不是答非所问,就是漏洞百出,今人费解。

3、信息理解能力差。

19题是一道信息理解题。

虽然此题在平时训练范围,但只要根据所给信息和现有的初中知识,稍加分析是不难作答的,但从卷面反映的情况来看,失分相当严重,要么空着不做,要么胡乱猜答。

由此暴露出在平常教学中教得呆板的弊病。

4、综合分析和计算能力差。

学生在审题和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还有一定的欠缺。

像第一道计算题已经讲过好多次但是还有部分同学没有思路不会计算,分析问题欠缺。

初三化学月考反思与总结8篇

初三化学月考反思与总结8篇

初三化学月考反思与总结8篇篇1一、考试概况本次月考旨在检验初三化学教学的学习成果,全面考察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考试内容涵盖了化学基础知识、实验操作、化学计算等方面,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等。

本次考试反映出学生们在化学学习上的态度和成效,现针对此次考试进行深入反思与总结。

二、考试成绩分析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本次化学月考整体成绩良好,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平均分达到标准水平,但高分段人数相对较少,低分段人数也有待减少。

试题难度适中,基础题和拔高题的比例较为合理,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在实际应用和综合题型上的得分能力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和备考中需要强化知识点的应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考试反思1. 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但在知识的综合运用上还存在欠缺。

对于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知识深层次理解与应用的培养。

2. 实验操作能力: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考试情况来看,学生在实验操作题上的得分普遍偏低,反映出学生在实验操作能力上的不足。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解题策略与技巧:部分学生在解题时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遇到难题容易放弃或思路混乱。

在今后的教学和备考中需要加强对解题策略与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 学习态度与习惯: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

需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改进措施针对以上反思,提出以下教学改进措施:1. 加强知识深层次理解与应用的培养,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概念与原理,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加强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和指导,通过模拟实验、实践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初三化学月考质量分析

初三化学月考质量分析

初三化学月考质量分析
根据对初三化学月考的分析,以下是对考试质量的评估和建议:
考试分析
1. 考试难度适中:整体而言,本次月考的难度适中,能够较好
地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考点覆盖全面:考试内容涵盖了各个章节和知识点,能够全
面地检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题型设计合理:试卷中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设计合理,能够从不同角度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表现
1. 优秀学生表现突出:部分学生在本次月考中表现出色,对化
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强,答题思路清晰,解答准确。

2. 研究成绩有待提升的学生:部分学生在本次月考中存在知识理解不够深入、解题思路不清晰等问题,需要加强自主研究和解题能力。

教学建议
1. 强化基础知识研究:建议学生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研究,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掌握基本的化学计算方法。

2.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和实践,培养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锻炼分析和推理能力。

3. 定期复与总结:建议学生定期进行复和巩固,及时总结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研究效果和复效率。

以上是对初三化学月考质量的分析和建议,请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成绩提升。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李孝艳试题分析:本次月考内容是第一、二两单元的内容,试题考查的都是最基本的知识点,加之第一、二单元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所以整体试题比较简单,涵盖了百分之九十的知识点。

与之前的的考试一样,试题注重了对学生双基的考查,加大了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化学用语依旧是考试的重点。

试题题型依旧是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实验探究题。

答题情况分析:因为题比较容易,所以学生整体答题情况较好。

部分学生对于一些易错知识点还是掌握的不扎实,导致失分,以下是对学生答题情况的一个具体分析。

1、选择题化学试题中的选择题涵盖的知识点较多,但是都是考查的学生本阶段的基础知识,最后11、12题较难,但是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都有能力做对。

本题失分原因基本是学生不仔细看题,不对题目给出的选项进行分析,比如2、8都是考的最基本的实验操作,以图示的形式展现学生不会认真对每幅图进行分析和比较,导致错选。

11题考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每个错误选项都会对学生正常思维稻城一定的干扰,如果不认真推敲每个选项,很容易就出错。

其他选择题出错率比较低,都是考的基本概念:混合物纯净物的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概念的区别、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2、填空题填空题分为三小题,第一小题考查了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出错率比较低,个别同学对于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书写不规范,实验的误差分析出错比较低。

第二小题考查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出错依然是文字表达式,还有对铁丝燃烧现象的描述不完整,用语不准确。

三小题是文字类的推断题,学生对于基本的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的性质比较熟悉,但是对于需要思考来推断的物质中等以下的学生出错率比较高,原因是对于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熟悉,对于题目给出的信息不1能做准确的分析。

3、简答题简答题共有两个小题,第一小题是考的基本的实验技能,出错较多的是试管的清洗的操作方法,这是因为我在上课的时候把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作为了讲课的重点,对操作的方法有所忽略,所以本题的得分率较低。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试题覆盖九年级化学上册绪言、第一单元所有内容及第二单元课题1和课题2所有知识。

试题分三大题,共23道小题,全卷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题选择题占30分,第二题填空及简答题占42分,第三题实验及探究题占28分。

试题全部是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没有偏题和难题,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二、学生答卷分析:学生总得分6001分,参试人数84人,平均得分71.4,得分60分以上三班35人,四班26人,及格率72.6%,得分80分以上三班19人,四班9人,优秀率33.3%,最高成绩98分,最低成绩34分。

第一题学生平均得分24分,第二题学生平均得分30分,第三题学生平均得分18分。

三、从试题和学生答卷情况及与学生交谈看:1、好的方面在于:(1)抓住课堂时间,知识讲解的清晰透彻,学生练得到位。

(2)抓自习辅导。

学生多做资料,老师巡查精讲。

(3)抓操前晨读。

重要知识点要求学生熟练记忆背诵,先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热爱化学。

(4)抓作业批改,针对优秀学生作业作业,班内展评,对作业做得差的学生,个别指导,普遍问题课堂统一讲解。

2、存有问题:(1)学生手上的资料较多,一部分学生没有做完,导致知识掌握的不牢靠、不熟练。

(2)部分作业拖沓的学生,次次作业滞后,不能即时交纳,导致一部分有上进心的学生看样子,作业也滞后,影响整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尖子生只顾自己学习,没有带动班里其他同学的学习,良好学风没有形成。

(4)将时间没有抓紧,只限于课表上排的上课、辅导时间,按时去上课、辅导,其它课外时间经观察,同学们一部分很懒惰,不是课外时间学习,而是玩耍或者说闲话。

四、采取的措施:1、将学生手上有的所有化学资料,让全体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全部收上来查阅,将重点习题批改,再讲评。

2、给作业拖沓的同学做工作,让他们有充足的自信心,树立他们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让他们形成学习的动力。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李孝艳试题分析:本次月考内容是第一、二两单元的内容,试题考查的都是最基本的知识点,加之第一、二单元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所以整体试题比较简单,涵盖了百分之九十的知识点。

与之前的的考试一样,试题注重了对学生双基的考查,加大了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化学用语依旧是考试的重点。

试题题型依旧是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实验探究题。

答题情况分析:因为题比较容易,所以学生整体答题情况较好。

部分学生对于一些易错知识点还是掌握的不扎实,导致失分,以下是对学生答题情况的一个具体分析。

1、选择题化学试题中的选择题涵盖的知识点较多,但是都是考查的学生本阶段的基础知识,最后11、12题较难,但是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都有能力做对。

本题失分原因基本是学生不仔细看题,不对题目给出的选项进行分析,比如2、8都是考的最基本的实验操作,以图示的形式展现学生不会认真对每幅图进行分析和比较,导致错选。

11题考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每个错误选项都会对学生正常思维稻城一定的干扰,如果不认真推敲每个选项,很容易就出错。

其他选择题出错率比较低,都是考的基本概念:混合物纯净物的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概念的区别、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2、填空题填空题分为三小题,第一小题考查了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出错率比较低,个别同学对于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书写不规范,实验的误差分析出错比较低。

第二小题考查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出错依然是文字表达式,还有对铁丝燃烧现象的描述不完整,用语不准确。

三小题是文字类的推断题,学生对于基本的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的性质比较熟悉,但是对于需要思考来推断的物质中等以下的学生出错率比较高,原因是对于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熟悉,对于题目给出的信息不能做准确的分析。

3、简答题简答题共有两个小题,第一小题是考的基本的实验技能,出错较多的是试管的清洗的操作方法,这是因为我在上课的时候把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作为了讲课的重点,对操作的方法有所忽略,所以本题的得分率较低。

初三化学月考质量分析

初三化学月考质量分析

初三化学月考质量分析一、试题评价:试题紧扣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知识点全、细、覆盖面广,涵盖了接近95%的教学内容,从得分情况看,第1、2、5、8、9、11、13、14题得分率较高,重点突出,取舍合理;试题的设计数量合理,阅读量适中,呈现形式新,具有开放性,联系实际、日常生活、技术与社会,注重原题变式和改变;注重对“双基”和实验教学的考查,注重综合能力考查,注重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化学的学科素养的考查;但这份题过于注重基础,试题的区分度不大。

二、试题主要特点:(1)面向全体,注重能力考查此次测试,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我市的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获得较理想的成绩。

采取低起点、小坡度、广覆盖的命题原则,(如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当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基本概念的考察)突出其水平测试功能,采用活用教材、注重探究、关注过程、开放创新的方式创设新题,(如14题)以此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体现其选拔功能。

(2)对教学的导向作用考试的改革促进教学的改革,考试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此次测试,做到“扣紧范围、活用教材、体现课改,联系实际、开放有度、着眼基础、注意能力、指导教学、有利创新”。

对我校后期教学具有很好的向导作用。

遵循课标要求,开放适度。

初中化学是中学化学的启蒙学科,此次试题在严格遵循课标的前提下,以教材、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为基本材料命制试题,源于教材,活而不难,避免死记硬背和教材、资料上的原题,注意试题的变式,适度开放,如:第4、5题。

广覆盖,突出学科特点。

覆盖教材各单元的重点内容基础上,突出了化学实验、微观知识、化学用语以及元素化合物性质考查,如:11、12、15题。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此次试题中,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现代科学的有第1题、3题、4题、5题、13题、16题,体现了化学的价值在于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真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月考质量分析
一、试题特点
本次月考的试题以化学新课标为依据,试卷设计合理,符合中考要求,重点考察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虽然所学知识量少,但试题涵盖面较全,而且贴近生活。

注重学生的阅读、识图能力的考查,在形式上多种多样,凸显思维创新。

通过创设情景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获取、处理信息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

且试题注重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及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答题情况分析
由于试题较简单所以学生成绩较理想,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但还有很多学生基础较差,从整张卷面上看选择题失分较多的是10、12、14题,非选择题失分较多的是28(1)、32题和34题的最后一问
三、存在问题
1、通过本次考试,班级两级分化现象较严重,部分学生对化学知
识掌握还是很好,但大部分学生学习中还存在懒惰现象,需要教师多督促。

2、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

如把P2O5写成P2O5等
3、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还有待于提高,本次考试,综合题较少,
但得分不高,说明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欠缺。

32题学生看到化学式
意义时无从下手。

4、学生审题不认真,28题(1)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到“带负电”
这几个字。

35题(4)很多学生忽略剩余的氯酸钾,(2)有些学生把氯化钾看成氯酸钾等。

5、对于氢气还原氧化铜,新教材未曾介绍,所以教学中教师也忽
略了这一点,只是一带而过,致使很多学生33题最后一问失分较多。

四、改进措施
1、教师要重视化学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熟练应用已学知识或题
干给予的信息解释一些问题;对于一些重点知识,学生曾做过的习题,教师要让学生抓住本质过关,试题立足课本,选择学生熟悉的典型例题、习题、实验、插图等内容进行挖掘,既贴近教学实际,又体现拓展与创新,对今后教学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它提供大量鲜活学习素材,引导学生探求新知、体验感知、反思自省、发现规律,试题循着这一认知思路,对传统知识进行挖掘,既有利于落实课程标准,也有利于初高中衔接,一举两得。

还要分层次教学,狠抓较懒惰的学生,多考察、多提问、多练习,避免两级分化。

2、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加强审题能力的培
养。

我们平时应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基础知识点的梳理、归纳和整理使其条理化;注重相关知识点的整合,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加强对学生应考技巧的培训,
使学生在其所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尽量多得分。

注重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

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练习,促进学生巩固知识与技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灵活运用分析。

特别要重视设计一些主观性、开放性、探究性作业。

要加强解题规范训练,培养分析表达能力。

3、加强化学用语教学,进一步规范化学用语(元素符号、离子符
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书写的教学,尤其是元素符号的大小写格式一定要规范,准确掌握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方法,按步骤完整书写每个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的标注一定要准确,如“点燃”与“燃烧”,“高温”与“加热”等一定要区分。

我们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给学生示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加强实验教学,重视学生的探究实验,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帮助他们养成预习、设计、动手、观察、记录、思考与实验报告等良好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使学生愿学、会学。

规范学生语言描述,从而使学生意识到科学的有趣性和严谨性。

5、注重联系实际,体现化学学科特点,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应用
于生活。

6、加强探究实验的教学,教材上的实验比较简单,学生乐于学也
很容易学会,但考试中的探究实验是在教材实验的一个升华,所以平时教学中不能就教材讲教材,要注意知识间联系,注重教会
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徐循渐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