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基础第二次作业
2018秋川大《计算机的网络》第一、二次作业及详解

《计算机网络》第一次作业答案你的得分:100.0完成日期:2014年12月13日 14点26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6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协议所做的描述,错误的是( )。
( C )A.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和同步B.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层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的集合C.在OSI参考模型中,要实现第N层的协议,需要使用N+1层提供的服务D.协议规定了对等层实体之间所交换的信息的格式和含义2.下列功能中,属于表示层提供的功能是( )。
( D )A.拥塞控制B.透明传输C.死锁处理D.文本压缩3.计算机网络中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分类是以( )来划分的。
( C )A.信息交换方式B.网络使用者C.覆盖范围D.网络拓扑结构4.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最低层是( )。
( C )A.传输层B.网络层C.物理层D.应用层5.一条线路每1/16秒采样一次,传输信号共有16中状态,则其传输速率为( )。
( C )A.16bpsB.48bpsC.64bpsD.256bps6.使用网络时,通信网络之间传输的介质,不可用( )。
( D )A.双绞线B.无线电波C.光缆D.化纤7.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 )。
( C )A.降低成本B.打印文件C.资源共享D.文件调用8.下面四种答案中,哪一种属于网络操作系统( )。
( C )A.DOS操作系统B.Windows98操作系统C.WindowsNT操作系统D.数据库操作系统9.( )是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转换的设备。
( B )A.网卡B.调制解调器C.网络线D.都不是10.以下各项中,数据报服务是( )。
( A )A.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保证分组顺利到达的网络服务B.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不保证分组顺利到达网络服务C.面向连接的、不可靠的、保证分组顺利到达的网络服务D.面向无连接的、可靠的、不保证分组顺利达到的网络服务11.在选择重传协议(SR)中,当帧的序号字段为3比特,且接受窗口与发送窗口尺寸相同时,发送窗口的最大尺寸为( )。
11296224417(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第二次作业)

第二次网络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设A ,B 为任意两个事件,则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C ]。
()()()()()()()()A A B B AB A B B AC A B B AD A B B A +-=+-⊃+-⊂-+=2、如果A ,B 为两个事件,则下列条件中,[ C ]成立时,A 与B 为对立事件。
()()()()A AB B A B C AB A B D AB =Φ+=Ω=Φ+=Ω=Φ且3、一批产品的次品率为(01)p p <<,为发现一件次品至少要检查2件产品的概率是[ C ]。
2()()1()(1)()(1)A p B p C p p D p p --- 4、两封信随机投入4个邮筒,则前两个信筒都没有投入信的概率为[ C ]。
22244222!2!2()()()()4!4!44C C A B C D5、设A ,B 为随机事件,()0.7,()0.3P A P A B =-=,则()P A B =[ A]。
()0.6()0.5()0.4()0.35A B C D6、设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则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A]。
()()()()()()0()()()()()()1()()A P A B P A P B B P AB C P A B P A P B D P A B P A P B +=+=-=-+=-7、某人射击时,中靶率为34,如果射击直到中靶为止,则射击次数为3的概率为[ C ]。
3223331131()()()()444444A B C D ⎛⎫⎛⎫⎛⎫⎛⎫⨯⨯ ⎪ ⎪ ⎪ ⎪⎝⎭⎝⎭⎝⎭⎝⎭8、袋中装有5个大小相同的球,其中3个白球,2个黑球,甲先从袋中随机取出一球后,乙再从中随机地取一球,则乙取出的球的白球的概率为[ C ]。
1231()()()()5554A B C D9、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为(01)p p <<,则在3次重复试验中至少失败一次的概率为[ B ]。
交大网络 计算机应用基础(二)第二次作业

第三章1. 在WORD的编辑状态,可以显示页面四角的视图方式是A)普通视图方式 B)页面视图方式C)大纲视图方式 D)各种视图方式2. 在WORD的编辑状态,要在文档中添加符号“☆”,应该使用哪个菜单中命令?A)”文件”菜单B)”编辑”菜单C)”格式”菜单D)”插入”菜单3. 在WORD的编辑状态,按先后顺序依次打开了d1.doc、d2.doc、d3.doc、d4.doc四个文档,当前的活动窗口是哪个文档的窗口A)d1.doc的窗口 B)d2.doc的窗口 C)d3.doc的窗口 D)d4.doc的窗口4. 进入WORD的编辑状态后,进行中文标点符号与英文标点符号之间切换的快捷键是A)Shift+空格 B)Shift+Ctrl C)Shift+. D)Ctrl+.5. 在Word的编辑状态,文档窗口显示出水平标尺,拖动水平标尺上沿的“首行缩进”滑块,则A)文档中各段落的首行起始位置都重新确定B)文档中被选择的各段落首行起始位置都重新确定C)文档中各行的起始位置都重新确定D)插入点所在行的起始位置被重新确定6. 在word的编辑状态,被编辑文档中的文字有“四号”、“五号”、“16”磅、“18”磅四种,下列关于所设定字号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四号”大于“五号” B)“四号”小于“五号”C)“16”磅大于“18”磅 D)字的大小一样,字体不同7. 在Word编辑状态,可以使插入点快速移到文档首部的组合键是A)Ctrl+Home B)Alt+Home C)Home D)PageUp8. 在Word的编辑状态打开了一个文档,对文档作了修改,进行“关闭”文档操作后A)文档被关闭,并自动保存修改后的内容 B) 文档不能关闭,并提示出错C)文档被关闭,修改后的内容不能保存 D) 弹出对话框,并询问是否保存对文档的修改9. 在Word的编辑状态,选择了文档全文,若在“段落”对话框中设置行距为20磅的格式,应当选择“行距”列表框中的A) 单倍行距 B) 1.5倍行距 C) 固定值 D) 多倍行距10. 在Word的编辑状态,对当前文档中的文字进行“字数统计”操作,应当使用的菜单是A)“编辑”菜单 B) “文件”菜单C) “视图”菜单D) “工具”菜单11. 在Word的编辑状态,打开文档ABC,修改后另存为ABD,则文档ABCA)被文档ABC覆盖 B)被修改未关闭 C)被修改并关闭 D)未修改被关闭12. 在Word的编辑状态中,编辑文档中的A2,应使用“格式”菜单中的命令是A)字体 B)段落 C)文字方向 D)组合字符13. 在Word的编辑状态中,“粘贴”操作的组合键是A)Ctrl+A B)Ctrl+C C)Ctrl+V D)Ctrl+X14. 在Word的文档中插入数学公式,在“插入”菜单中应选的命令是A)符号 B)图片 C)文件 D)对象15. 在Word的编辑状态,设置了一个由多个行和列组成的空表格,将插入点定在某个单元格内,用鼠标单击"表格"命令菜单中的"选定行"命令,再用鼠标单击"表格"命令菜单中的"选定列"命令,则表格中被"选择"的部分是______A)插入点所在的行 B)插入点所在的列 C)一个单元洛 D)整个表格16. 在Word中,如果要使文档内容横向打印,在“页面设置”中应选择的标签是A)纸型 B)纸张来源 C)版面 D)页边距17. 在Word中,要新建文档,应选择哪个菜单中的命令。
#电子商务概论(教学大纲)

Ⅰ大纲说明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可作为其它专业的选修课。
它是电子商务知识最基础的课程,是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基础。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在1994年开始用于北美,目前已经遍及世界各地。
它的出现,除了商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外,主要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和信息技术推动的。
电子商务是个动态的过程,它对国际市场重新划分具有重大的影响,也为企业开辟了新的生产模式,经营思路和管理方法。
发展电子商务是挑战也是机遇,更是通向全球化商务的必经之路。
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商务基本概念、原理以及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相关知识;并且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构建相关电子商务网站,为下一步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3、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讲述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问题时,应做到概念准确、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使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本课程具有综合性极强的特点,讲授本课程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其它相关学科知识来理解所学习的问题。
本课程具有极强的使用性,因此,讲授时应特别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采用实践案例来说明,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电子商务过程的基本形式、技术构成和相关要素;加密技术原理及相关概念和算法,电子支付方式,网络银行运行机制,网络营销的特点和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以及相关技术。
2、教学难点:电子商务模式的实验以及开发,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电子商务支付技术以及物流基本技术。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授课结合实验教学为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在教学中除文字教材应该力求通俗易懂以外,应多用一些案例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
计算机网络原理(含模拟实验)第二次在线作业(100分)

第二次在线作业单选题 (共40道题)收起1.(2.5分)EIA-232协议定义了引脚20为DTE就绪信号引脚,这属于物理层协议()••••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2.(2.5分)在下列传输介质中,( )抗电磁干扰能力最好。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3.(2.5分)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称为()••••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4.(2.5分)当通过调制解调器发送数据时,发送的数据和线路上信号之间的关系是()••••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5.(2.5分)100Mbps交换式以太网的全双工端口带宽为(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6.(2.5分)PPP协议是( )协议••••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7.(2.5分)分组交换方式是将长的报文分成若干较短的\有固定长度的分组.与报文的交换不同的是,分组交换方式有(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8.(2.5分)WDM的作用是••••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9.(2.5分)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是(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0.(2.5分)下列产品中( )是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进行互连的••••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1.(2.5分)以太网的协议标准是(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2.(2.5分)HDLC帧格式中标识序列(F)是()••••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3.(2.5分)下面()协议包括CSMA/CD,,令牌总线和令牌环.••••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14.(2.5分)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的10Mbps基带双绞线以太网可以表示为()••••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5.(2.5分)为了避免传输中帧的丢失,数据链路层采用的是()。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6.(2.5分)下列协议中不属于TCP/IP协议族中的是()••••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7.(2.5分)以太网采用的发送策略是(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18.(2.5分)以太网交换机的主要功能不包括()••••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9.(2.5分)VLAN在现代组网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同一个VLAN中的两台主机()••••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20.(2.5分)在不同网络之间实现数据帧的存储转发,并在数据链路层进行协议转换的网络互联器称为()••••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21.(2.5分)通信双方之间只有一个信道,却可以互相发送数据,这种方向性结构是()。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2013年《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次作业答案

12
15
18
在新建PowerPoint 2003文稿时,会弹出一个“PowerPoint”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D)。
根据内容提示向导
根据设计模板
空演示文稿
放映幻灯片
在PowerPoint 2003各种视图中,用户可以看到画面变成上下两部分,上面是一张缩小了的幻灯片,下面的方框,可以输入幻灯片的一些备注信息的视图是( D)。
剪贴画
自选图形
对象
符号
21 PowerPoint中要设置所选文字带有下划线的快捷键是(B)。
shift+u
ctrl+u
end+u
alt+u
下面关于打印幻灯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不选择
不选择打印内容“包括动画”选项,仅打印非动画的内容
不选择打印内容“包括动画”选项,将打印幻灯片上的所有内容
首页 - 我的作业列表 -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次作业 欢迎你,
本次作业总分数:100.0分
本次作业你最多可以做三次,作业的最后分数以三次中最高那次为准。目前是你第1次做本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10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相对地址表示
混合地址表示
绝对地址表示
任意地址表示
在Excel 2003中,能够很好地通过矩形块反映每个对象中不同属性值大小的图表类型是( C).
饼图
折线图
柱形图
XY散点图
若在Excel 2003某工作表的F1、G1单元格中分别填入了3和6,并将这2个单元格选定,然后向右拖动填充柄,经过K1单元格时,被填入的数据是(D )。
网络技术与应用的作业及答案

《网络技术与应用》第一次作业:(本次作业包括教学大纲的1-2章)一、填空题1.从逻辑上看,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子网和终端系统组成。
2.通信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和同步。
3.按照网络作用范围,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区域个人网和因特网。
4.在OSI参考模型中,传输的基本单位是帧的层次是数据链路层,该模型的最高层是应用层。
二、单项选择题1.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C )。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应用层2.若网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一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 C )。
(A)星形拓扑(B)总线拓扑(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3.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 B )。
(A)数据链路的访问控制和管理(B)透明地传输比特流(C)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D)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报文4.下面关于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B)TCP/IP体系结构中的应用层对应于OSI体系结构中的表示层和应用层(C)网络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和约定(D)网络协议是“水平”的概念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 )。
(A)协议内部实现细节(B)网络层次(C)每一层使用协议(D)每层须完成的功能三、综合题1.什么是网络协议由哪几个基本要素组成答: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的、控制信息交换的规则的集合,是一套语义和语法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的操作,它定义了数据发送和接收工作中必经的过程。
协议规定了网络中使用的格式、定时方式、顺序和检错。
一般说,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语义:协议的语义是指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
语法:指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同步:规定了事件的执行顺序。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目录第一次作业 (2)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哪四代?其特点是什么? (2)第二次作业 (2)2、计算机网络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4.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作用是什么? (2)4.什么是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3)2G、3G、4G、的含义是什么? (3)第三次作业 (3)6.什么是传输信道?目前数据通信中经常使用的有线信道主要有哪些? (3)7.什么是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二者相比较宽带传输的优点有哪些? (4)第四次作业 (4)8.分别简述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 (4)9.当给出的数据信号为00101101时,试分别画出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波形图。
(4)10.什么是多路复用技术?简述时分多路复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5)第五次作业 (5)13、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5)14、计算机网络拓扑可分为哪几种?每一种的特点是什么? (5)第一次作业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哪四代?其特点是什么?答: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构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但通信线路昂贵,主机负担过重。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共享资源的计算机网络特点: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相互共享资源,这样就形成了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3)、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特点:OSI标准确保了各厂商生产的计算机和网络产品之间的互联,推动了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4)、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化的计算机网络特点: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能够相互交流信息,体现了各要素之间的紧密性,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基础的结合第二次作业2、计算机网络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计算机网络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1)若干个主机作用:它们为用户提供服务;2)一个通信子网它主要由结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通信链路所组成;作用: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通信,为用户提供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技术根底〔高/专〕第二次作业
2021.
1.在广域网上提供可靠数据传输和流量控制的是OSI的〔〕。
选择一项:
a.数据链路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会话层
2.数据分段是在OSI/RM中的〔〕完成的。
选择一项:
a.物理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应用层
3.高层协议将数据传递到网络层后,形成〔〕,然后再传送到数据链路层。
选择一项:a. 数据帧 b. 信元 c. 数据包√ d. 数据流
4. OSI/RM模型中,可以完成加密功能的是〔〕.选择一项:
a. 物理层
b. 传输层
c. 会话层√
d. 表示层
5. OSI/RM的〔〕关心路由寻址和数据包转发。
选择一项: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6. OSI体系结构中有两个层与流量控制功能有关,其中( )负责控制端到端的流量。
选择一项:a. 表示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7.关于数据报和虚电路,下面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选择一项:
a. 数据报提供面向连接的不可靠效劳
b. 虚电路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效劳√
c. 数据报提供无连接的可靠的效劳
d. 虚电路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效劳
8.当路由器接收到的IP数据报的目的地址不在同一网段时,采取的策略是〔〕。
选择一项:
a. 丢掉该分组
b. 将该分组分片
c. 转发该分组√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9.路由器并不具备〔〕功能。
选择一项:a. 路由协议 b. 减少冲突和碰撞√
c. 支持两种以上的子网协议
d. 存储、转发、寻径
10.以下属于物理层设备的是〔〕。
选择一项:
a. 网桥
b. 网关
c. 中继器√
d. 交换机
11.交换机如何知道将帧转发到哪个端口。
选择一项:
a. 用MAC地址表√
b. 用ARP地址表
c. 读取源ARP地址
d. 读取源MAC地址
12.对路由器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选择一项:
a. 路由是路由器
b. 路由是信息在网络路径的交叉点
c. 路由是用以配置报文的目的地址
d. 路由是指报文传输时的路径信息√
13.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选择一项:
a. 网桥能够隔离网络层播送√
b. 中继器是工作在网路层的设备
c. 路由器是工作在网络层的设备
d.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14.作为网络层设备的路由器,具有〔〕主要特性。
a. 两台路由器直接接口间的数据转发
b. 两台路由器直接接口间的帧交换
c. 路由选择和限制播送√
d. 数据包过滤
15.以太网交换机在接收到数据帧时,如果没有在MAC地址表中查找到目的MAC 地址,那么〔〕。
选择一项:
a. 把以太网帧复制到所有端口
b. 把以太网帧单点传送到特定端口
c. 把以太网帧发送到除本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
d. 丢弃该帧
16.DSSS和FHSS都工作在〔〕的ISM频段。
选择一项:
a. 600MHz
b. 800MHz
c. 2.4GMHz √
17.( )不属于无线网络。
选择一项:
a. HomeRF
b. Bluetooth√
c. 100Base-Tx
d. WAP
18.( )不是红外线传输的模式。
选择一项:a. 直接红外线连接
b. 直接红外线连接
c. 全向性红外线连接
d. 广域性红外线连接√
19.采用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是〔〕。
选择一项:
√b. Bluetooth c. HomeRF d. GPRS
20.( )不是GSM可以应用的频带。
选择一项:
a. 1700MHz
b. 1800MHz
c. 1900MHz √
d. 900MHz
21.ADSL通常使用〔〕。
选择一项:
a. 线路进行信号传输√
b. ATM网进行信号传输
c. DDN网进行信号传输
d. 有线电视进行信号传输
22.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是〔〕。
选择一项:
a. HDSL
b. ADSL√
c. SDSL
d. RADSL
23.属于点到点连接的链路层协议是〔〕。
选择一项:
a. X.25
b. IP
c. ATM
d. PPP√
24.ISND根本速率接口〔BRI〕速率是〔〕。
选择一项:
a. 16Kbps√
b. 64Kbps
c. 144Kbps
d. 2048Kbps
25.ISDN BRI的用户接口是〔〕。
选择一项:
a. 2B+D
b. 30B+D
c. 同轴电缆√
d. 普通线
26.欧洲标准有ISDN PRI 接口可以提供〔〕个B通道。
选择一项:
a. 2
b. 23
c. 30 √
d. 32
27.帧中继技术是一种广域网技术,有许多优秀的技术特性,其中不包括〔〕。
选择一项:
a. 信元长度固定√
b. 是一种国际标准
c. 简化了X.25的第三层功能
d. 在链路层完成统计复用,帧透明传输和错误检测
28.帧中继仅完成〔〕核心层的功能,将流量控制、纠错等留给智能终端完成,大大简化了节点机之间的协议。
选择一项:
a. 链路层和网络层√
b. 网络层和传输层
c. 传输层和会话层
d. 物理层和链路层
29.帧中继没有〔〕的特点。
选择一项:
a. 基于虚电路
b.带宽统计复用
c.确认重传机制√
d. 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
30.帧中继是一种〔〕的协议。
选择一项:
a. 面向连接√
b. 网络协议
c. 面向无连接
d. 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