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在腹部手术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中、重度肺功能减退患者上腹部手术后发生肺并发症观察

中、重度肺功能减退患者上腹部手术后发生肺并发症观察

我们观察 了12 2 例近期在我院接受上腹部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发生 各种肺并发症情况,并按术前肺功能检测指标进行分组比较,现报道
如 下。 1对象 与方 法 1 . 1对象
取F V. E 较大 1 检 出各 项 数据 值 ,肺 功能 指 标包 括 :最 大 通气 量 次 ( V MV %)、用力肺活量 (V %)、第 1 力呼气量 (E FC 秒用 F V%) 和最 大峰流 速 (E )。中 、重 度肺 功能减 退诊 断标 准为 :MV PF V%
结论 中、重度 肺功 能减 退 患者 上腹 部手 术后 发生各种 肺并 发 症机会 多 ,术前进行 针 对性干 预很 有必要 。 【 键词 】上 腹部 手术 ;肺 并发症 ;术后 ;肺功 能 ;术前 关
中图分类号 :R5 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7— 14 (0 1 5 0 3— 2 6 1 8 9 2 1)3 — 16 0
[】 罩 佳成 .6 肝硬 化 并 自发性 腹 膜炎 的临床 分 析 【 . 西 医学 , 5 3例 J广 】
2 0 , () 8 -8 . 0 72 6: 88 9 9 8
中、重度肺功能减退患者上腹部手术后发生肺并发症观察
郭 石
( 沈阳市苏家 屯区 中心医院普 外科 ,辽宁 沈阳 l1 1 ) 10 0
4 例 (3 0 ,中、重度 肺功 能减退 组 ) 1 3. % 6 ,术 前肺功 能 大致 正 常 患者 8 例 (6 9 l 6 . %,对照 组 ) 中、重度肺 功 能减退 组 术后 各 种肺 并 发症 3 。
发生频次以及肺内感染、肺不张、 低氧血症、呼吸衰竭、 胸腔积液、痰液阻塞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 多于对照组 ( P<00 . 5或P<O 1。 .) O

外科手术对肺功能的要求

外科手术对肺功能的要求

外科手术对肺功能的要求
在不考虑手术部位和手术范围情况下,可以进行手术的肺功能指标为:
①肺活量(VC)>50%预计值。

②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40%预计值,并且FEV1/FVC(用力肺活量)>50%。

③残气量(RV)/肺总量(TCL)<40%预计值。

④一氧化碳弥散率(DLCO)>50%预计值。

1.年龄大于70岁有吸烟史和肺部疾病史肥胖患者胸部和上腹部手术等术前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

术前FEV1和DLCO>80%预计值术后FEV1(PPO-FEV1)和术后DLCO(PPO-DLCO)>60%预计值最大通气量(MVV)>70%预计值FEV1>2L(全肺切除)FEV1>1.6L(肺叶切除)等无需进一步评估。

2.不考虑手术部位和手术范围,术前肺功能的指标为:
①VC>50%预计值。

②FEV1>40%预计值并且FEV1/FVC>50%。

③RV/TCL<40%预计值。

④DLCO>50%预计值。

3.肺叶切除后长期存活术前肺功能指标:
①FEV1>50%。

②PPO-DLCO>40%预计值。

③PaCO2<50mmHg。

④MVV>40%预计值。

⑤FEV1>1.6L。

4.一侧全肺切除后长期存活术前肺功能指标:
①FVC>80%预计值。

②MVV>65%预计值。

③一口气登上5楼(登上3楼提示FEV1>1.7L,登上5楼提示FEV1>2L)。

④FEV1>2L。

肺功能指标多少可以手术,建议到医院进一步咨询。

肺功能检测仪在腹部外科的应用研究

肺功能检测仪在腹部外科的应用研究

0 - ~ 7 ; < 加
; 5 - ~ 6 : < 3 5
基金项 目:J I 1  ̄ 1 - . 医学院附属 医院院内课题 ( 2 0 1 2 -院- - 2 5 )“ 男护生在特定职业环境 中的文化休养研究” ①川北医学 院肝胆胰肠疾病研究所 四川 南充 6 3 7 0 0 0 ②川北 医学 院附属 医院普外科 四川 南充 6 3 7 0 0 0 ③J l l z l l  ̄ 医学 院附属 医院妇科 四川 南充 6 3 7 0 0 0 通讯作者 :l i j i n g d o n g 3 5 8 @ 2 6 . c o n r
在2 3 0 例患者 中2 2 9 例首次检测成功 ,l 例 因护士操 业技术人 员妥善维修 。
作失误而失败 ,时隔4 0 ai r n 后再次测定 ,顺利完成 。经 3 结论
检测肺功能 基本正 常者 l 1 7 例( 占5 0 . 8 7 %) ,轻度减退者 6 9 例( 占3 O % ) ,中度减退者4 2 例( 占1 8 . 2 6 % ) ,重度减退者 2 例( 占0 . 8 7 %) 。肺功能基本正常者未发生术后并发症 , 轻度减退者中有2 2 % 发生术后并发症 ,中度减退者 中有 5 7 % 发 生术后 并发症 ,重度减退者 中有9 0 %发生术后并 发症 ,并发症主要包括 :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 及心律失常等。由此表明 ,肺功能受损程度与术后并发 症发病率成正比 ,与黄羽 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
2 . 1肺 功 能检 测 的 影 响 因素
随 着现 代外科技 术的发展 ,腹部 外科手术适 应证 已逐步扩 大到高龄 、肺 功能低下 的患 者 ,通过进行肺 功能检 测准确获得人体 重要的检测指标 ,对准确评估 患者术 前肺功能 ,降低 术后肺部并发 症的可能 ,具有 重要 临床价值 。临床上 已证 实 ,2 型糖 尿病患者 的 肺通 气和弥 散功 能均减退 ,因此对 2 型糖 尿病 患者进 行定期 肺功 能检 查 ,有 助于对 2 型 糖尿病 病情 的判断 及评估从而 指导临床治疗 ,延缓微血 管病 变及各种并 发症的 发生和发展 ,延 缓或防止肺 功能的减退 “ 。 而 急性胰腺 炎患者存在一定程 度的换 气功能 障碍 ,其 障碍程度和病 情严重程度相关 ,且肺换 气功 能也可作 为急性胰腺 炎患者急性 肺损伤判断 的标准u 。肺功能 检测 中不 良反应的主要原 因是通 气过 度和疲劳 。而 肺功 能测定的 准确性 受 多种 因素 的影响 ,其 中包括检 测 仪器 、患者 和操 作人 员3 7 i 面 因素 。检测 仪器 经过 严谨 的校正过后 可以提高精确 度 ;受试者 的高度配合 是检测 成功的最重 要因素 ,而操 作人 员的熟练程 度也 是影 响检测成功 与否的 因素 。因而 ,正确应 用肺 功能检 测仪对腹部外 科手术前肺功 能的评估 、手 术安 全性评价 以及术后肺 部并发症 的预 防均有很大 的临床

肺功能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完整版)

肺功能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完整版)

肺功能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完整版)肺功能检查可评估受试者的呼吸生理功能,明确肺功能损害程度以及通气/血流平衡情况,从而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明确诊断,评估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还可用于劳动能力的鉴定、追踪患者的病情变化。

因此,肺功能检查在临床工作中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检查项目,尤其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及外科手术评估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通知中提到,40岁以上居民肺功能检测率应增加到25%[1]。

但有研究发现,在不同等级医院肺功能仪的配备率仍不平衡,一级医院的配备率仅为1.6%[2]。

在基层医院,肺功能检查的普及势在必行。

本刊2018年第6期发表的《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18年)》也强调了随着慢性病管理的普及,肺功能检查在基层的推广和应用越来越重要[3]。

本文就临床上常用的肺功能检查项目及其应用做一简单的概述。

一、临床上常用的肺功能检查项目1.常规肺通气功能:肺通气功能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

适应证包括疾病的诊断、监测、损害/致残的评价。

禁忌证包括绝对和相对禁忌证,如近3个月有心肌梗死、脑卒中、休克、未控制的高血压等[3]。

大多数其他肺功能检查项目均是在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其他项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也以肺通气功能检查为基础。

肺通气功能检查前应进行仪器的准备包括环境校准、容积及流量校准,以及受试者的准备,如穿着舒适轻薄衣服、准确测量身高体重、采取坐位以及动作的练习等。

肺通气功能检查主要包括慢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VC)及最大自主通气量(MVV)3部分内容,在进行每项检查时,均应进行严格的质控。

在完成肺通气功能检查后,质量等级可评为A、B、C、D、F 5级[4,5],见表1。

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可分为限制性、阻塞性、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小气道功能障碍,无论是哪一种通气功能障碍,其程度的判断均按照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来分级,可分为轻度(≥70%)、中度(60%~69%)、中重度(50%~59%)、重度(35%~49%)及极重度(<35%)5级[4]。

肺功能及其临床运用

肺功能及其临床运用

为什么是92%
气流吸入和/或呼出受限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
以FEV1%降低(提示有气流呼出受限),且吸气末容积(TLC)和 呼气末容积(RV、FRC)不降低(提示无肺容积降低,即没有限制) 为诊断原则
具体涉及下述四种情况
1、FEV1%<92%pred,即使FEV1占预计值%>80%也可以诊断为阻 塞性通气障碍;常有RV、FRC、RV/TLC、FRC/TLC升高或不下降。
支气管激发试验
要点一:基础肺通气功能损害严重(FEV1占预计值%小于60%,或 绝对值成人小于1L),基础肺功能呈中度以上损害(FEV1占预计值< 70%),如果严格观察并做好充足准备,只要FEV1占预计值%大于 60%,仍可考虑行支气管激发实验。
要点二:阳性标准:在检查过程中,FEV1、PEF较基础值下降大于 20%,则判定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即气道反应性增高。阴性标准: 如果吸入最大剂量或最高浓度激发剂后,以上指标仍未达上述标准, 则为气道反应性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
FVC、 FEV1 会 减 少
FEV1 会 增 加
FVC会 减 少 FEV1 / FVC会 增 高 FEF2 5 - 7 5 会 增 高
误诊
正常
吹气不用力,不漏气
吹气用力,但舌头堵住咬口
吹气不用力,还漏气
第二步:确定肺功能通气功能障碍类型
首先:判断是否存在限制:看VCmax
正常VCmax>80%
1、气胸未做闭式引流及气胸愈合后1月内患者 2、严重肺大泡者 3、严重的胸腹主动脉瘤患者 4、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 5、严重低氧血症及严重呼吸衰竭患者 6、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近期有心梗患者 7、严重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患者;严重冠心病病人 8、无法配合者,如偏瘫、面瘫、脑血管意外、脑瘫、以及智障患者 9、二周内有咯血史者 10、开放性肺结核患者以及所有传染病患者 11、慢性肝炎活动期患者 12、消化道出血活动期患者 13、 肺功能检查当天,内窥镜检查及活检后患者

肺功能检查在非胸部手术术前检查中的应用

肺功能检查在非胸部手术术前检查中的应用

肺功能检查在非胸部手术术前检查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查在非胸部手术术前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我院100例胆囊结石患者和胆囊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在术前术后实施肺功能测定。

结果:通过对术前术后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检查vc、fvc、mvv、fev1/fev均低于术前(p0.05)。

1.2 方法。

在手术前,所有患者在手术前,采用德国耶格尔肺功能仪,并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检测肺功能的各项指标,其主要包括肺活量、肺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分钟通气量(mvv)以及1秒用力呼气量(fev1)等。

在手术前一到三天实施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并且还应该进行检测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1]。

临床手术前要求所有患者禁食12小时,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在手术后对常规使用头孢菌素抗感染3天,并持续低流量吸氧12小时,24小时,并对患者进食流质饮食,并及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手术后恢复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临床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2]。

2 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肺功能检查,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如下表所示:两组患者手术非常顺利,并且患者在5到12天全部治愈出院,没有发现明显的并发症。

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第三天进行肺功能检查发现,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检查提示vc、fvc、mvv、fev1/fev、pao2明显低于术前各项指标(p0.05)。

3 讨论肺功能检查目前广泛应用在外科手术安全性评价,尤其是胸腹部外科手术术前检查的重要的内容之一,肺功能对疾病的诊断以及严重度评估和疗效判定等具有非常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主要进行分析肺功能检查对腹部手术患者的评价肺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和临床意义[3]。

通过分析可以得知,术前对临床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不仅能够了解患者的呼吸系统的功能状况,进行评价患者在手术中的耐受性,从而能够根据肺功能检查的结果进行制定手术方案以及预防措施,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

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

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学组成员共同制定的《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18年)》,内容包含了临床较为常用的慢肺活量检查、肺通气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呼气峰值流量等检查方法和质控标准,可用于基层医务人员对呼吸慢性病筛查和初步诊断,判断肺功能的损害程度,区分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还可以用于已确诊的慢性病患者治疗期间的肺功能随访。

以下主要为该指南中关于常规肺功能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检查内容。

常规肺功能检查的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外科手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

在基层医疗机构,肺功能检查主要用于诊断幔性气道疾病(如慢阻肺和哮喘),评价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损害程度、类型、治疗效果和病情发展程度;在综合医院,它还用于评估外科手术,特别是胸腹部手术和老年患者手术的风险和耐受性;评估职业病患者的肺功能损害程度。

肺通气功能检查的主要适应证见表1。

肺功能检查虽然是非创伤性检查项目,但仍有其禁忌证。

在实施肺功能检查前,要严格把控其禁忌证,以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肺功能检查交叉感染的防范应避免患者之间及患者与肺功能操作技师之间的交叉感染。

接触传播:当肝炎、HIV的患者有口腔黏膜的伤口或牙龈出血时,存在经管路传播病原的可能。

间接接触传播:结核、呼吸道病毒及其他病原可随气溶胶颗粒经管路进行传播。

因此所有硬质直筒形口器为一次性使用,技师应戴手套接触患者的口器,避免人为造成交叉感染。

流速传感器应按照生产厂家的规定定期消毒。

常规肺功能检查内容常规肺功能检查的项目包括肺容积(潮气容积、慢肺活量曲线及相关参数)、用力通气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及其参数),部分患者需在常规用力通气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做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后者通常在综合医院进行)。

最常用的仪器是肺量计型肺功能仪(广义上不论是单筒肺量计、机械流量计或电子肺量计都统称为肺量计,以下统称“肺量计”),其核心装置是流量计和呼吸管路,可进行肺容积、肺通气功能等常规肺功能项目的检查。

肺功能检测在胸腹部手术评估中的应用

肺功能检测在胸腹部手术评估中的应用
维普资讯

1 0・ 51
吉林医学 20 0 7年 1 O月第 2 8卷第 1 3期
肺 功能检 测在 胸腹 部手 术评 估 中的应 用
许 京玉 , 红梅 , 朴 郑 兰 (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 吉林 延吉 130 ) 3 0 0
[ 关键词] 手术 ; 评估; 肺功能
严重减退
5 O~2 1
5 2 O~ 1
<08 .
5 2 0~ 1
<0 6
功能评估 : 部手 术 ; ①胸 ②上腹 部手术 ; ③有 大量吸烟史和 咳 嗽史 ; ④全麻患者 ; ⑤年龄大于 7 岁 ; 0 ⑥有呼吸系统疾病 。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 , 我们应多方面 , 综合 性的考虑病情 , 根 据患者的临床诊 断 , 体格检查及 实验 室检查 , 并结合 术前 肺功
主要指腹式呼吸 , 阻力 呼吸等。 总之 , 术前对接受胸腹部大手术的患者进行肺 功能测定 , 可以了解患者 的呼吸系统状 况 , 评估手术 的耐 受性 , 以及 能够 耐受何种术式 , 手术过程 和围手术期 内风 险度及手术 后可 能 发生 的并发症 的预 防等方面均起 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
占预计值 7 %以上者 , 0 手术无禁忌 ,9 一 0 6 % 5 %应 严格考虑 , 4% 一 0 9 3 %者应尽量保守或避免 ,0 以下者禁忌 ; 3% 手术前 的 FV. E 10一般 大于 0 8 , 手术 可以考虑 , 则认为应禁忌行 .L则 否
肺叶切除 ; 估手 术后通 气储备 , 测手 术后 的最大通 气量 评 估
的肺 功 能状 态 。
2 结 果
接相关 , 大于 3Mmn者 , l i 咳痰能力较好 , 术前发生痰液堵塞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功能在腹部手术的应用
肺功能是呼吸科及相关学科的常规检测项目,目前肺功能已由单纯的肺功能评价,扩展成为
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的观察的重要依据。

特别是肺功能在手术前的评估受到
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目的在于评估患者是否有手术风险、明确患者能否耐受全身麻醉、能
耐受何种手术方式、能否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术后康复等。

近年来,腹部手术的操作技术和
围手术期护理有所提高,但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PPC),如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却
相对高[1]。

尤其是COPD、哮喘患者肺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故选取敏感的特异性指示
进行评估判断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及预测手术后并发症相当重要。

1 腹部手术前的肺功能评估
肺功能受多种因素,如年龄、身高、体重、性别、种族、体力活动或工种,生存环境,吸烟
等影响。

1.1 年龄因素肺功能值受年龄因素的影响较大,以VC为例,18岁前随着年龄的增加,VC增加,在18-25岁达到最大值,25岁后随年龄的增加,VC减少。

因此VC与年龄的回归方程最
好选取曲线方程而非直线方程,或可分段,或用二个不同的直线方程,其他肺功能参数与年
龄也有相应的关系。

1.2 身高因素在儿童,身高对回归方程的贡献较年龄大,其相关更好,在成人,在已发表的
回归方程式中,身高与肺功能参数多呈直线正相关,以VC为例,身高越高,VC越大。

1.3 体重体重对肺功能预计方程式贡献不尽相同。

部分预计值中有引入体重作为自变量,但
其作用不及身高。

部分预计方程式中共同引入体重与身高,与引入体表面积的作用相似。

1.4 性别性别差异在许多肺功能参数的存在已得到确认,不同的性别需用不同的方程式计算。

1.5 环境因素包括吸烟等,环境因素的恶化可加重肺功能损害,导致肺功能数值的减退,因
此肺功能正常值的建立应选取受环境影响较少的人及非吸烟人群作为正常受试对象。

1.6 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其气道的共同特点为
气流部分或全部阻塞,其病理结果为缺氧和高碳酸血症。

因此认为此类病人应择期手术,术
前的肺功能评估很重要,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50%提示气流重度阻塞。

肺功能减退的分级标准
2 腹部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
2.1 腹部手术麻醉对肺功能的影响麻醉药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可减少通气,影响呼吸功能,全身麻醉时膈肌上抬和胸廓肌肉张力丧失,膈肌上抬,FVC减少20%,可导致肺不张。

2.2 腹部手术部位对肺功能的影响腹部手术分为上腹部手术、下腹部手术,上腹部因靠近膈肌,故手术对患者的影响较大,腹部手术后肺功能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一般为VC明显下降;Jackson认为上腹部手术的VC下降50-60%,下腹部手术后VC较前减少25-30%;Ferguson等研究上腹部手术后FRC下降幅度约为术前的30%,下腹部为手术前的10-15%。

3 肺功能对腹部手术并发症的预测
既往常用MVV%用作为评估肺切除术适应证的指标,即MVV%> 70%,手术无禁忌;69-50%严格
考虑;49-30%,应尽量保守和避免;<30 %,手术禁忌。

但目前常用的指标为FEV1,因为FEV1与术
后死亡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相关性高于MVV%。

但多篇文献报道,与其他方法相比,MVV、FVC和FEV1预测术后呼衰的可靠性差,常作为评估手术适应证的初筛方法。

20世纪80年代,发现DLCO<60%的患者术后死亡率为25%,预计术后FEV1(FEV1-PPO)<40%,术后死亡率为50%,
提示弥散功能测定和放射性核素定量肺显像检查(QLS)由于能较为精确地预测术后肺功能和术
后呼衰而被认为是评价手术适应证的重要方法。

90年代,多篇文献报道
VO2/kg<10ml/(min•kg)时,术后死亡率可达100%,而VO2/kg>15 ml/(min•kg),90%以上的患者不
出现术后并发症。

因为缺氧是术后器官衰竭乃至死亡的重要原因。

因此,心肺运动试验几乎
成为手术适应症,特别是高危患者手术适应证选择的重要方法。

评估手术腹部适应症应与参
考肺切术适应证。

目前急需建立简单和精确的预测方法以纠正国内外术前的预测指标使用意
见不统一。

并将根据不同的部位、术式、麻醉等细化肺功能评估标准。

参考文献
[1] 崔玉尚,张志庸.开胸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3,54(12):909-912.
[2] 穆魁津,林发华.肺功能测定原理与临床应用.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院联合出版社.
[3] Sood A,Redlich CA.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at work.Clin Chest Medicine,2001,22(4):783-7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