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及操作体会
肺功能检测培训感悟

肺功能检测培训感悟在医疗领域不断发展的今天,肺功能检测作为一项重要的诊断技术,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评估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肺功能检测的培训,这次培训不仅让我对肺功能检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让我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上获得了显著的提升。
培训伊始,讲师详细介绍了肺功能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肺功能检测主要是通过测量呼吸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等,来评估肺的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
这些参数能够反映出肺部的健康状况,对于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纤维化等疾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肺功能检测的复杂性和严谨性。
每一个参数的测量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任何细微的误差都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准确,从而影响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例如,在进行用力肺活量测量时,患者需要尽最大努力快速、用力地呼气,而检测人员则需要准确地记录下呼气的起始和结束时间,以及呼气过程中的流量变化。
这需要检测人员具备高度的专注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除了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环节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我们在培训现场使用了先进的肺功能检测设备,进行了实际的检测操作。
从患者的体位摆放、口鼻罩的佩戴,到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动作,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耐心和细心。
在刚开始操作时,我常常因为操作不熟练或者与患者沟通不畅,导致检测结果不理想。
但是,在讲师的耐心指导和同学们的相互帮助下,我逐渐掌握了操作技巧,能够较为准确地完成肺功能检测。
在培训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肺功能检测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特点。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他们的配合度较低,需要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完成检测;而对于老年患者,由于他们可能存在听力、理解能力下降等问题,需要更加耐心、细致地进行沟通和指导。
此外,对于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哮喘患者,肺功能检测的重点和关注参数也有所不同。
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检测方案,以获得更加准确、有价值的检测结果。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弥散量的测定方法
常用的有: 单次呼吸法(一口气法):易操作、直观、重复 性好,精确性为中等。 稳态法(恒态法):适用于运动实验,精确性最 低。目前应用较少。 重复呼吸法:病人易接受测定结果较准确。但是 操作较困难不常应用。
意义: 弥散功能减低见于:1 弥散面积减少如肺 气肿、肺切除、肺部感染、肺水肿、气 胸、脊柱侧弯;2 肺泡膜增厚引起的如肺 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石棉肺。3 其它如 贫血。 弥散功能增加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左向 右分流致肺动脉压力增高等。
质控标准: 1 快速均匀吸气,吸气容量应>90%VC, 吸气时间<2.5秒,吸气流速过低、时间 过长可使弥散量下降。 2 屏气时间10秒。 3 屏气时肺容积始终保持恒定。 3 均匀中速呼气,无犹豫或中断。
注意:屏气开始呼出的 0.5~1L 为死腔气, 然后采集0.75~1L的肺泡气作为标本气, 分析其中的CO、He浓度。因此当受试者 FVC<1L 时,不能收集到足够的供测定 用的肺泡气,因而不能进行DLco测定。
质量控制 一条满意的MEFV曲线应达到以下标准: 1升支陡直 要求吸气达肺总量位后迅速用力快速 呼气,要有一股爆发力,后外推的容量不能超 过 10%FVC 。如果开始时呼气用力不足,则 Vpeak Vmax75会降低。 2 呼气充分 呼气时间应达4s以上,要求MEFV曲 线降支能回复到 0 线水平,如果没有充分呼气, 则FVC变小。 3 呼气要平稳,用力要均匀,呼气过程中务必避 免咳嗽,突然中断和转向吸气。 4 为获得高质量曲线,至少应测定三次,每次间 隔 5 ~ 10 分钟,应保证两次测定最大的 FVC 之 差小于5%或100ml,然后选择其中FVC最大、 曲线光滑、起止点清晰的一条作为测量图形。
肺功能科实习护士心得体会操作肺功能测试设备与解读结果

肺功能科实习护士心得体会操作肺功能测试设备与解读结果在肺功能科进行实习期间,我有幸学习并实践了如何操作肺功能测试设备,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准确解读。
通过这段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肺功能测试的重要性以及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导意义。
下面将分享我在实习期间的心得体会。
一、肺功能测试设备的操作肺功能测试设备是肺功能科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肺功能状态。
正确地操作设备对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在实习中掌握的操作技巧:1.准备工作:在进行肺功能测试之前,需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进行校验。
同时,还要清洁设备以确保测试的卫生与安全性。
2.操作步骤:按照设备使用手册的要求,依次进行各项测试。
例如,呼气流量测定需要进行气管内压力校正和人工闭气操作。
吸气峰流量测定则需要让患者快速而强力地吸气。
病人在完成测试时需要合作并且保持稳定的呼吸。
3.技术要点:在操作设备时,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首先,要确保口唇封闭良好,以防止空气泄漏。
其次,要清晰地告知患者操作方法,并且能够耐心地引导他们正确完成测试。
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备的参数,如校准零点、周期和增益等。
二、肺功能测试结果的解读肺功能测试的结果是评估肺功能的重要依据。
根据测试结果准确解读,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肺功能状态,并且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我在实习中学到的肺功能测试结果的解读方法:1. 呼气流量-容积曲线(FV curve):通过观察呼气流量-容积曲线的形态,我们可以判断患者的呼气流速是否正常,是否存在阻塞性或限制性肺功能障碍。
2. 肺容积与通气容量:通过测试肺活量、用力呼气容积和通气容量,可以评估患者的肺容积是否正常以及通气功能是否受限。
3. 肺弹性功能:通过测定肺顺应性和肺弹性回缩力,可以了解到患者的肺组织是否有炎症、弹性泡破裂等问题。
4. 气体交换功能:通过测试患者的氧气摄入、二氧化碳释出情况,可以评估患者的气体交换功能是否正常。
术前肺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测定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呼吸系统疾病,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肺功能测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术后恢复能力,为术后护理提供参考。
评估手术风险及预后
术前肺功能测定有助于评估患者 的手术风险,预测术后并发症的 发生率。
术前肺功能测定 的注意事项
测定前患者准备
患者应停止吸烟2 周以上
避免感冒、咳嗽 等呼吸道疾病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熬夜 、过度劳累等
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紧张、焦虑 等情绪波动
测定操作规范
测试前准备:熟悉测试流程,确保设备正常,准备测试用品 测试环境:安静、通风良好,避免干扰 测试对象:选择合适的测试对象,排除禁忌症 测试方法: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测试,确保数据准确 测试结果:及时记录测试结果,并与临床医生沟通,制定治疗方案
监测治疗效果及康复进程
评估手术风险: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指导治疗方案:根据肺功能结果调整麻醉和呼吸管理方案 监测治疗效果:评估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指导术后康复治疗 预测康复进程:根据肺功能结果预测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和生活质量
肺功能测定在手 术科室的应用
胸外科
术前肺功能测定: 评估患者手术风 险,制定手术方 案
指导术前准备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提 高肺功能储备
评估患者肺功能状况,预测 术后并发症风险
调整麻醉方案,降低麻醉风 险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 提高术后恢复效果
评估术后并发症风险
术前肺功能测定有助于预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 肺功能低下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 术前肺功能测定有助于制定术后呼吸管理策略 肺功能测定有助于评估术后康复时间和预后情况
肺功能检查意义

肺功能检查意义肺功能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诊断手段,通过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评估,进一步了解其肺功能状态,为医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肺功能检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
通过检查患者的肺活量、呼气峰流速、弥散功能等指标,可以了解到患者的肺部病变程度,并据此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这对于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非常重要。
其次,肺功能检查可以明确疾病类型。
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区分不同类型的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等。
每种疾病的肺功能表现都有一定的特点,通过检查各项指标,可以明确疾病类型,有助于医生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第三,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多次肺功能检查,可以比较不同时间点的检查结果,了解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肺功能是否有改善,判断治疗效果。
这对于调整治疗方案、改变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手术风险。
在进行某些肺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评估,判断手术的风险。
如果患者肺功能较差,手术风险较高,则需要谨慎选择手术方案,或者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术前准备。
第五,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生活质量。
肺功能不良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呼吸困难、咳嗽、气促等症状常常困扰着患者。
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客观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状况,为医生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总之,肺功能检查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评估患者的肺功能状态,可以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类型,评估治疗效果和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肺部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时干预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保护和恢复患者的肺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肺功能检测的常见方法及意义

肺功能检测的常见方法及意义肺是人体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其功能的健康与否关系着人体的整体健康。
肺功能检测是科学检测呼吸系统功能状态的方法,旨在检测肺的体积、通气能力、弹性等指标,以评估肺部健康状况,并发现并及时处理一些潜在的呼吸系统疾病。
本文将探讨肺功能检测的常见方法及其意义。
一、肺功能检测的意义1.发现并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检测可以用于检测和治疗肺病,如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
早期发现疾病的发生和状况,通过科学的治疗,可以减轻病情,保护肺部健康。
2.评估工作环境对肺健康的影响肺功能检测也可以用于评估某些职业工作环境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影响。
例如煤矿工人、焊工等需要长期接触有害气体的工作,他们身体健康与否与其工作环境密不可分。
肺功能检测可以及时评估肺部功能状态,保证工人的健康。
3.全面评估身体健康状况肺功能检测是全面评估人体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检测肺体积、通气能力、弹性、氧气吸收等指标,可以评估人体的整体身体状况。
二、肺功能检测的常见方法1.肺活量测定法肺活量测定法是指测定肺部最大吸气量和最大呼气量的方法。
该测定法最常用于肺疾病如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的评估。
通过测定肺活量,可以评估肺部的体积和肺部的弹性程度。
2.最大呼气流率测定法最大呼气流率测定法是通过测量人体尽可能快的呼气流速来评估肺通气能力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常用于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支气管扩张和慢性支气管炎)的发展程度。
3.弥散能力测定法弥散能力测定法是通过测定肺泡内部气体向血液中的弥散情况的一种方法。
测定肺泡弥散能力可以评估肺血管的通透性和肺功能的弹性。
4.气体分压测定法气体分压测定法是一种测量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压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评估肺功能,例如肺血管疾病或其他类型的肺部疾病。
5.氧气饱和度测定法氧气饱和度测定法也是一种测量血液中氧气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评估肺功能及其他相关因素,如肺血栓栓塞等。
综上所述,肺功能检测是检查和评估人体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工具,其应用范围广泛。
肺功能各项检查操作流程及意义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肺功能各项检查操作流程及意义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肺功能检查操作流程1.准备好仪器、定标。
2.让病人接上咬口先平静呼吸,几个呼吸周期后指导病人将气缓慢吐出来吐到不能再吐为止。
3.让病人用力、快速吸饱气到肺总量位而不能停顿!4.马上开始以最大能力、最快速度用力呼气!5.最后深吸一口气或回到平静呼吸。
6.让病人离开咬口并计算检查结果。
㈡适应症㈢禁忌症:最大通气量是一项激烈的呼吸运动,体弱、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及咯血患者均不宜作此项检测。
㈣用力呼气肺功能主要指标及其意义1.用力肺活量(FVC)正常人的FVC与VC基本相等。
哮喘患者VC可能正常,但FVC可下降,因而出现FVC<VC现象,这是因为用力呼气过程中胸内压迅速升高,在较高肺容积水平时即超过小气道临界闭合压,使小气道提前闭合,造成部分气体滞留于肺内,因而呼出气体容积减少。
2. 1秒用力呼气量(FEV1):其中呼气至1秒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1秒用力呼气量(FEV1.0)。
正常人FEV1/FVC%≥80%,同时FEV1%pred> 80 %,哮喘患者FEV1/FVC与 FEV1%pred常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气道阻塞的程度,而在缓解期上述指标可以正常。
3.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FEF25~75%) 及用力呼气中、末段流速( FEF50%; FEF75%)这两项指标均用来反映小气道通畅程度,哮喘患者,尤其是发作期这两项指标常显著降低。
4.流速-容量曲线:哮喘发作时F-V曲线特点是降支凹向横轴,相应的流速参数,如:PEF、V50、V25显著低于正常值。
哮喘发作期大小气道均受累,而进入缓解期小气道功能异常仍旧存在。
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三、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
②病情严重度分级: 2000年COPD的全球创
议,除临床症状、体征以外,可用FEVl占预 计值%和FEVl作为评估标准,见表2。
三、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
肺功能仪的简单介绍
• ②开放式肺量计:
A、流速仪:主要部件为转换器,压差式流量
传感器:
• 网片压差式:易受温度、湿度、气体粘滞
度变化的影响,故需恒温加热装置 , 清洁消
毒较麻烦。
• 通用型:测量精度高,量程大,性能稳定, 方便拆装和消毒,抗摔碰。
肺功能仪的简单介绍
• B、热线型:采用热线式流量传感器,灵 敏度高,量程范围宽,死腔小,不易受 温度、湿度及气体粘滞度变化的干扰, 便于清洁消毒。 • 2. 气体分析系统: N2 分析仪, He 分析仪 等 3.测验项目:根据仪器型号不同而不同。
化,尤其近 30 年来新型的肺功能不断涌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且日趋精密,电子计算机的配合使用,使
其计算速度与精确度更高。我国肺功能工
作的开展与研究已有 60 余年的历史( 1939
年始)。
肺功能仪的简单介绍
• 肺功能仪的基本结构分为三大部分:
• 1.测量系统(即肺量计)
• ①闭式肺量计
• A、水封式:国内最通用和简单 • B、干型:无需充水,计量准确且无死腔
者在呼吸科或心血管科就诊的主诉,行肺
功能测定可为呼吸困难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提供思路或依据。
• 三、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
•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肺通气功能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及操作体会
(附5116例次常规肺功能检测报告)
我院自1991年开展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治疗尘肺病和其它肺疾患,迄今已3000余例,十五年来笔者承担术前术后肺功能检测5500例次。
现将肺功能检测的临床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5116例。
年龄最大72岁,最小9岁,平均50.2岁。
来自全国各地尘肺病病人4266例,来自秦皇岛地区需做外科手术的术前病人60例,肺灌洗治疗后复查病例790例。
1.2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尘肺病人的肺灌洗术前检查和术后疗效观察;长期吸烟者;急、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困难原因不明确;可疑性哮喘;需做胸腹部手术者及其它手术且年龄在50岁以上者。
禁忌证:近两周内有大咯血者;气胸、巨大肺大泡不准备手术者;肺结核活动期。
心功能不稳定者慎做最大通气量测定;高血压患者,血压未控制好的慎做。
对支气管舒张剂过敏者、喉头水肿中度或以上通气功能异常者,禁做支气管激发试验。
做支气管激发试验(组织胺)需注意以下几点:支气管激发试验需预约,做测定前避免剧烈运动、冷空气吸入2小时以上;避免吸烟、喝洒、喝可乐饮料等6个小时以上;做前1天停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抗组胺类药停用2天;鼻内注射康宁克、强的松龙等激素类药需停药半年后方可做。
1.3 使用美国森迪斯公司产2200型肺功能仪检测4770例次,目前使用德国耶格体描箱检测346例次。
检测项目:时间肺活量、肺容量测定;最大通气功能测定;支气管扩张剂吸入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组织胺)。
1.4病种尘肺病4734例,其中煤工尘肺3209例,矽肺1412例,其它尘肺113例;其他肺部疾病322例;胸腹部手术术前检查60例。
合计5116例(表1)。
2结果
2.1完成情况
1次测试完成511例,2次完成1023例,3次完成1536例,多次完成1995
例,未完成(失败)51例(表2)。
2.2临床符合情况随机选取100例肺功能检测结果,与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临床符合率为85%以上(表3)。
2.3 不良反应病人有一过性的头晕、缺氧、心悸、咳嗽等症状,休息数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
3 讨论
3.1 肺功能检测的重要性和意义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社会老龄化、职业危害的存在、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以及抗生素滥用和广泛应用,引起肺损害及免疫功能障碍,导致肺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
肺功能测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技术,能客观地检测呼吸功能,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劳动能力的判定、治疗效果的评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临床意义:①用于检测呼吸道的通畅程度、肺容量的大小,了解通气功能损害程度,鉴别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
如:阻塞性、限制性、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对有吸烟病史的人检测是否有CAO(慢性气流阻塞)存在以及诊断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金标准”。
②鉴别气道梗阻的类型如胸内型、胸外型或固定型、可变型。
③用于胸腹部外科手术前肺功能评估,了解肺通气储备容量大小,以评价肺功能对手术的承受能力及发生术后肺部合并症的危险程度。
④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确诊支气管哮喘。
对可疑哮喘病人或以咳嗽表现为主的可疑哮喘患者进行鉴别诊断,也可以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了解有无气道高反应性。
⑤支气管扩张试验用于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病人,了解阻塞后可逆程度,是否可以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⑥弥散功能测定是诊断肺换气功能不全的“金指标”,特别适用于肺间质性疾病及肺实质病变的诊断。
本组病例以尘肺病为主,少数为术前病人的检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坏性常见肺部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慢阻肺每年导致275万人死亡。
在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死亡率在城市居第四位,在农村则为第一位,其中60%是慢阻肺。
因此,建议今后应该将肺功能检查纳入体检项目。
3.2提高肺功能检查的成功率和准确性
肺功能检查成功率和结果的准确性应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系统误差、熟练操作技术和病人的配合。
病人的配合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
由于尘肺病人体弱多病,伴有合并症、年龄、地域、语言、文化层次及心理因素不同,病人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测,这是摆在操作人员面前的难题。
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检测人员需耐心、认真地做好解释工作,让病人放松,不要紧张,从而更好地配合检测人员。
经过认真不断的探索和总结经验,寻找到一套让病人容易接受的一套方法,使病人顺利完成检查。
3.2.1静测试的场所要相对的安静。
病人来做检测时,先不急于给病人做检测,而是让病人适当地休息片刻,保持心情的平缓和体力充沛。
尘肺病人多数合并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等,做好肺功能的检测有一定的难度。
在检测每一项肺功能时,都让病人休息好,当病人烦躁时说一些劝慰的话语,病人咳嗽时递上一杯温开水,都会增加病人的信心。
平均每位病人做一次肺功能检测需要1小时,有的需两小时至8天不等,均以测试结果满意为标准。
3.2.2谈适时沟通,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当病人面对陌生的环境、操作人员及先进的测试仪器时,常常不知所措,尤其是将要进行肺灌洗的手术病人,检测数据直接影响到能否做手术。
多数病人忐忑不安,情绪紧张。
这种状态下沟通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尘肺病人来自不同的省、市、区,在与病人交流过程中,不断学习他们的语言,逐渐能听懂十几个省市的方言,更加利于肺功能测试和开展。
以热情友好的态度,对病人一视同仁,从病人的实际利益出发,耐心细致的讲解肺功检测的意义,缩短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在和谐的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完成测试,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成功率。
3.2.3示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熟练操作技术,力求检测结果准确、客观,为临床和手术提供真实科学的数据。
认真细致对待病人每一项测试,对不同病人采取不同引导方法,在工作中,不断掌握语言、语调和语速的经验,不是机械地对病人发出呼吸指令,而是平和地对待病人,做好示范。
例如在流速曲线环一项时,不厌其烦地讲解呼吸程序,力求语言的具体、形象,使病人易懂、易做,并排除人为干扰因素,遇到病人思想波动、生活困难及身体不适,需积极尽力帮助解决,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适时做好心理疏导。
例如有一新疆女病人,对手术有畏惧感,做肺功能测试时,情绪不稳定,通过做思想工作后,较好地完成了肺功能的测试,第二天手术顺利,疗效显著。
3.2.4 充分发挥体描箱的作用设备的性能很重要,我们使用Sensor Medics-2200型肺功能仪的特点是操作简便,性能优良,结果准确,流速传感器精确度高,符合ATS和ERS标准,实用、耐用。
此设备在我们长达十五年的使用过程中,未进行过大的维修和拆换部件,并在2002年随我院10年回访尘肺病人小组反复搬运,辗转于山西、陕西两省,进行了为时1个月的病人肺功能的检测。
德国耶格肺功能仪Master Screen Diffusion具有灵活的扩展性、良好的经济性和长久性。
流速传感器精度高、寿命长、线性度好,测试结果精确、稳定、重复性好。
体描箱与常规测试方法不同,呼吸程序简单,只需“浅快喘息(自主呼吸)”即可完成测试,适用于体弱危重和难以配合的病人,可以快速无创测定气道阻力,减少病人配合的要求,大大提高检测的成功率和准确性。
我们近期应用耶格体描箱后尚没有检测失败病例。
3.3肺功能检测中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
肺功能检测中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是通气过度和疲劳。
预防措施主要是让病
人放松心情,做每一项测试后休息5分钟,以缓解供氧不足,恢复体力。
3.4检测失败的原因分析
病人的心理因素,长期患病,思想负担过重,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畏惧手术,情绪紧张,难以配合测试,主动放弃;身体因素,年龄偏大,体弱多病合并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等,加之尘肺病本身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致使病人身体透支,不能完成测试;过去没有体描箱设施,应用体描箱后没有检测失败病例。
4 结论
虽然本组病例以尘肺病例居多,但是肺功能检测是人体重要的功能检测指标,临床工作中应用广泛。
掌握沟通的技巧让病人理解、并积极配合操作是肺功能检测成功的技术要点。
选择性能优良、功能齐全的仪器(特别是体描箱的应用),是做好肺功能检测并为临床提供准确数据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