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夺之必先予子商战经典案例

合集下载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典故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典故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典故好吧,咱们聊聊“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这个古老的智慧。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深奥,但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它的影子。

你想要什么?想要朋友?想要钱?想要幸福?那你就得先给点什么。

就像你不可能光想着自己,要想有好人缘,就得多关心别人,多给点温暖。

想想你身边那些人,谁不是在付出中收获的呢?记得有次跟朋友聚会,大家都玩得挺开心的。

有个哥们特别热心,提前准备了好多零食和饮料,结果他一到场,大家就对他特别热情,围着他转,夸他这好那好,真的是“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活生生的例子。

他一给,大家就自然而然地想要回馈他,帮他拿酒,陪他聊天。

再看看那些只会在角落里默默坐着的,别说开心了,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可见啊,付出总是能换来更多的东西,不管是朋友、快乐,还是各种美好的人际关系。

再说说工作中的事儿,职场上可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家都想爬上去,想升职加薪。

但是有些人呢,总是觉得自己在做事,别人都不懂,结果一个月过去了,还是那样平平无奇。

其实啊,领导心里也有数,他会关注那些愿意主动帮助同事,积极分享经验的人。

你多帮助别人,人家看在眼里,心里自然就会记得你。

你这不就是“先予”吗?慢慢地,你的职场地位就会上升,升职加薪也就水到渠成。

再聊聊家庭,谁不想家里和和美美,温暖幸福?那你得先学会包容、理解。

试想一下,如果总是想着自己的需求,家里岂不是冷冰冰的?想要孩子听话,得多陪他们,跟他们一起玩,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

想要另一半的支持,得先给出自己的理解与关心。

家庭的和谐,不就是一个相互付出、相互照顾的过程吗?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你让他们感受到你付出的真心,才会得到你想要的温暖和快乐。

生活中也有一些例外,可能有些人本身就很自私,不愿意付出,结果只会让自己更孤独。

但是,咱们可不能因为这些人就放弃自己的原则。

付出本身就是一种美德,绝对值得坚持。

即使有时候付出得不到回报,那也没关系。

人生就是一场长跑,终究会有人理解你、回馈你。

你想象一下,时间久了,自己的付出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不仅能让你更快乐,还能让你的人际关系更加紧密。

商战案例之二十(下)

商战案例之二十(下)

商战案例之二十:予之纵之失警戒吃小亏占大便宜你要大梁先汇钱(下)这一条,十分顺利地得到对方的理解和支持,被写进了合同条款。

此时,李裕荣心里明白,处理好次要的多数与重要的少数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对方提出的100多条,全是小钱,加起来也只有几十万元。

而这一笔预付款存进银行,一年的利息就有近百万元。

否则,向银行贷款,付出的就更多。

10比1,谁更得利?谁更聪明?其实在小钱上,李裕荣也没有处处相让,实际上他打了埋伏。

比如在主要用材──钢材的裁剪与合理使用上,就很有节材之道。

一块钢板,如果按田字型裁剪4块圆板,则在4圆之间的那一块钢板就成了废料。

如果按品字型裁剪3块圆板,则3圆之间的那一块废料在面积上就会小得多。

按此法大批量剪裁,节约下来的钢材就很可观。

与对方谈判计算钢材面积时,李裕荣是按田字型计算的。

对方尽管很善计较,却没能提出不同意见。

而在施工中,李裕荣却规定须品字型裁剪。

这就叫做宽打窄用。

由于所需钢材是从对方运到金属结构厂来的,多出的钢材对方无从知晓,也就成了厂里的财富。

工程到了尾声,对方付款出现拖欠。

此时,他向厂长又提出一个办法。

将这间厂房的一根由三节组成的承重柱最下端的一节留下。

没有这根柱子,整个厂房不能封顶,设备即无法安装。

李裕荣下令只运去两节钢柱,最下面的即接触地面的一根扣住不发。

对方得不到下面的一根,上面的两根也就无法安装。

想要这一根吗,请把工程款汇过来。

否则,就双方拖着,僵持着。

反正我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没有这一根柱子,对方工期就无法保证。

如果找别家赶着做,不仅来不及,而且人家也会敲他们竹杠。

拖了一阵,直拖得对方嗷嗷叫。

最后,毫无办法,对方只得老老实实地将工程款送来。

一接到工程款,李裕荣就下令开禁。

他调来了一辆大型载重车,装上钢柱,日夜兼程,赶到对方工地,从而保证了工程按期完工。

这个工程后来荣获国家质量银质奖。

请问大家,这里用的是什么计?连环计。

【原文】《三十六计·连环计》篇中指出:“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

商战案例之七(下)

商战案例之七(下)

商战案例之七:李裕荣一言九鼎值千金(下)这一着,却让李裕荣看出了破绽。

一个机遇,被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了。

李裕荣灿然一笑,站起来赞扬说:“您真不愧是东先生的得力助手,对海运如此精通,对价格如此熟悉,敝人深感佩服。

东先生有这样的助手,一定会财运亨通,兴旺发达。

”抬!抬!再抬!抬得他忘乎所以。

果然,助手看到对方在老板面前连声称赞自己,不禁摇头晃脑起来。

东先生也面露喜色,心旷神怡。

抬高了,再狠狠地一摔,有如棉里藏针。

此刻,李裕荣话锋一转:“既然如此,那么,就把平仓理货让给你们做,总价上我同意每吨降0.5美元。

”他料定这个助手很执著,知道东先生更讲游戏规则。

已经谈到这个份上了,也不得不点头认可。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啊!事实上,当时做平仓理货,每吨2美元都下不了地。

结果,东先生多掏了20多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近200万元,等于白白送给武钢这笔钱。

几句话值这么多钱,是李裕荣始料不及的。

真是一言九鼎值千金啊!请问大家:这里用的是什么计?笑里藏刀。

【原文】《三十六计·笑里藏刀》篇中指出:“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

刚中柔外也。

”【译文】设法使敌方相信我方是善意友好的,从而对我方不加戒备,处于麻木松懈,安然不动的状态。

我方则暗中策划,积极准备,待机而动,不要让敌方有所察觉而采取应变的措施。

这是一种表面柔和、内里刚毅的取胜之道。

【讲解】笑里藏刀,原意是指那种口蜜腹剑,两面三刀,“口里喊哥哥,手里摸家伙”的做法。

这是一种表面友善而暗藏杀机的谋略。

“笑”的目的是为了“藏刀”。

“刀”要藏在“笑”里,不能让对方识破。

因此,“笑”须真切,要把握好伪装的尺度;“刀”可明出,也可暗出。

但“刀”要锐利,出手就要奏效。

有人认为“笑里藏刀”是诡计,是奸计,所以不屑于使用。

但在你死我活的军事斗争中,任何胜仗都是阳谋和阴谋交织在一起的行为,而不是单纯靠阴谋取胜的。

成王败寇,历史只承认胜利者。

关键之时,“笑里藏刀”不可不用,但要慎用。

《一代大商孟洛川》笔记

《一代大商孟洛川》笔记

《一代大商孟洛川》经典语录青年孟洛川和他的跟班孟三,在茶馆遇到正发愁分元宝的三兄弟,孟洛川巧妙地帮助三兄弟整分元宝:亡故的先父留下遗嘱,共有遗产17个元宝,老大得元宝的二分之一、老二得元宝的三分之一、老三得元宝的九分之一,问他们每一个人分别应该分几个元宝?答案是:老大9个元宝、老二6个元宝、老三2个元宝,亲爱的读者,你会算吗?!第二集孟洛川正式拜李士朋为师。

第一次上课,孟洛川就在李士朋面前炫耀自己的生意经: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生意做独市、买卖抢先行;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本;同本不同利、差别在算计;百里不贩樵、千里能贩枣;小店买个便、大店买个全;不怕店门破、就怕店无货;货到街头死、人到市中活;南瓜再大本地卖、辣椒再小穿省过。

如上言语,被李士朋当头呵斥,李士朋告诉孟洛川大商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夫大商者,胸存纵横四海之志,怀抱吞吐宇宙之气;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其势籴入惊风雨,粜出泣鬼神,也正所谓良贾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于治国;孙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

其学问之精深,道法之玄奥,意气之闳远,境界之高明,岂是你这等空想妄论,俚谚俗语所能达到的。

可笑之极。

轻狂自负的孟洛川终于静下心来,开始虚心求教。

课堂上,李士朋拿出十二颗珠子,分别刻有“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

李士朋告诉孟洛川,将这十二颗珠子上的内容学完,便可以结业而入道了。

李士朋首先拿出“道”与“术”两枚珠子,讲解万事万物皆不出“道”“术”这两大范畴。

道是河,术是舟;道是舵,术是桨;无河无以载舟,无舟难以渡河;无舵则无方向,无桨则无动力;所以“道”是方向法则和“术”是方法谋略。

孟洛川首先选择了“术”珠,它认为方法谋略在经商中的作用比方向法则更为重要。

李士朋流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失望。

第三集路是自个走出来的,点子是自个想出来的无事如有事提防,方可弭意外之变; 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励志故事]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励志故事]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励志故事]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在煤油炉出现之前,人们生火做饭都是使用木炭和煤。

美国一家销售煤油炉和煤油的公司,为引起人们对煤油炉和煤油的消费兴趣,在报纸
上大肆宣传它的好处,但收效甚微,人们继续使用木炭和煤,煤油炉和煤油仍然无人问津。

面对积压的煤油炉和煤油,公司老板突然灵机一动。

他吩咐下属将煤油炉免费赠送到
各家各户,不取分文。

就这样,收到煤油炉的住户们尝试着使用它,而没有收到的纷纷打
电话向公司询问,并索要煤油,在很短的时间内,积压的煤油炉赠送一空。

公司员工们觉
得十分心疼,但老板却不动声色。

不久,有一些顾客上门来,询问购买煤油的事;再后来,竟有顾客要求购买煤油炉。

原来,人们在使用煤油炉后,发现其优越性较之木炭和煤十分明显。

家庭主妇们在炉里原
有的煤油用完后,仍然希望继续使用煤油炉,但人们已经一天也离不开它了,只好又向公
司购买新的煤油炉。

在循环往复中,这家公司的煤油炉自然久销不衰。

当人们习惯于某种方便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离不开它。

所以,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是新产品打开市场的利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我国古代史上18位经商高手的成功经商之道组图

我国古代史上18位经商高手的成功经商之道组图

我国古代史上18位经商高手的成功经商之道组图《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商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但中国古代商人阶层的崛起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的不仅是诸子百家,还有大量有名的商人,如白圭、管仲、弦高、子贡、范蠡、猗顿、乌氏倮、卓氏以及后来成为秦相的吕不韦等。

说到商人,自然就会想到金钱与利益。

此话虽是司马迁心中对天下人的写照,但可能更多人会认为这更符合描写商人。

然而许多商人的人生绝非只是逐利的人生。

他们之所以一直被后人记住,并非是因为他们获取了可观的金钱财富,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智慧给人以启迪,他们的精神给人以振憾,他们的品质让人崇敬,他们的所作所为给社会带来了进步与积极影响。

在当今这个商品经济时代,产生了更多、更富有的商人,他们拥有的金钱财富极只会让前人望尘莫及。

今天的他们可能有着呼风唤雨之势,无尽的风光与辉煌,然而明天呢?先秦时代中国最初的商人1、王亥:商部落首领华商始祖中国第一个商人原始的物物交换成就的大商人夏朝时,商丘为诸侯国商部落之所在。

商部落第七代首领名叫王亥(公元前1854--公元前1803年),是个英明能干的首领,把商部落搞得欣欣向荣。

商部落经济发达,货物充足,王亥就发明了牛车并驯牛拉车,亲自率队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其他部落去进行以物易物的贸易,深受欢迎。

由于他们来自商部落,人们就称他们为“商人”。

而王亥,自然也就成为“华商的始祖”。

这就是“商人”一词的由来。

后来商取夏而代之,王亥和他肇始的商业活动功不可没。

从近4000年前的这段历史中可以发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商人,竟然是一个官商,而且还是一个国王!王亥是河南商丘人,华夏商人,商品、商业的缔造者,华商始祖、商族先公之一。

子姓,又名振,阏伯的六世孙,契之后,冥之长子,商部落族的第七任首领。

甲骨卜辞中称为“高祖亥”或“高祖王亥”。

王亥不仅帮助父亲冥在治水中立了大功,而且还发明了牛车,开始驯牛,促使农牧业迅速发展,使商部落得以强大。

商战谋略案例

商战谋略案例

竞争导致令人惊诧的结果竞争导致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法则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目前企业间的竞争往往均带有恶意和你死我活的色彩,力争做到不与对手拼个鱼死网破就誓不罢休。

可这样导致的结果也会出现几种情形,要么就是两败俱伤,要么就是越挫越勇,要么就是“两者相遇勇者胜,两勇相遇智者胜”的局面。

有这样两家制药企业,十年前,他们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都处于创业期。

他们的创始人李总和吴总还是同学,他们各自的企业发展了十年,也就存在自一开始竞争了十年。

但时至今日,两家企业不但没有造成上面的几种情形,令人感到费解的是的资产与实力也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两家企业都在当地如今是数一数二的知名企业,均处于本地制药企业的领跑地位。

两家企业你消我涨我高你低的在为大众健康造福的同时,两家企业的差距也就是在一个好象天注定的范围内进行良性的竞争,提起来就有点戏剧性了。

相似的历程风生水起两个企业的老总既是同学,也属业内的佼佼者,由于他们都是学药学的,所以更对制药业怀有浓厚的兴趣。

十年前,两个壮志未酬的年轻人还仅仅在各自所在的企业里工作,但创业的激情点燃了他们胸中的烈火。

由于两个人是同学,都怀揣创业的梦想,所以会常常在见面时谈起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

但由于思维、能力、性格和环境的不同,当时刚刚三十初头的他们,也曾着急于生不逢时的感慨。

但这个时候如果再不创业那就再没有那样好的年华去任由流逝了,可那时的两位老总如何会想到十年后各自所取得的成就。

于是,李总与吴总的企业就这样从小到大的开始了。

李总依托一所医科大学作为创业基地,他是这所大学毕业出去的学生,所以争取到了大学校办工厂的经营权。

校办工厂也兼做医药科研,李总利用这样的便利条件也在干着自己的私活。

李总针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保健品市场的火爆,李总也想搭乘医药保健品的末班车,狂赚一把。

他通过对孩子缺钙人群加剧的情况了解,研发了一种专门对儿童补钙的产品。

李总利用大学的科研实力和自己笼络的一帮同学朋友,用了两年的时间研制出了这种产品,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顺利上市。

欲取之必先予之_欲取之先予之的励志人物故事

欲取之必先予之_欲取之先予之的励志人物故事

欲取之必先予之_欲取之先予之的励志人物故事他12岁,上小学五年级时,墨西哥河沿岸要进行改造,挖出的沙石堆满河岸。

他们家就住在离河不远处,父亲认为这又是一次赚钱与教育孩子的极好机会,于是将河岸一侧两公里的沙石堆买了下来。

像以往一样,他问父亲:“我能在这次生意中做些什么?”父亲说:“你把沙石中漂亮的彩色鹅卵石挑出来,我会以每吨10比索的价格收购。

”他起早贪黑地干,可整整一个冬天,不过挑出了200多米沙石中的漂亮石头。

一天父亲对他说:“你不能找一些愿意做这件事的同学和你一起来做吗?”父亲还让他向同学们承诺:每挑出一吨漂亮鹅卵石,就付给他们6比索。

同学们觉得这是一件好玩儿的事,还可以挣到这么多的钱,就有好几个人报了名。

不到三个月,大家就挑出400多吨彩色鹅卵石。

这一次,同学们有挣到200多比索的,他却整整赚了1200比索。

父亲帮他把这些钱存了起来。

事后,父亲问他:“孩子,你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他想了想说:“如果要赚到钱,必须先分一些利益给别人。

”父亲满意地点了点头。

后来他意识到,其实父亲这些年来就一直这样在教育着他。

在他7岁时,父亲开始给他零花钱,一周10比索,并对他说,要是用途合理,下周会增加2比索以示奖励。

他把钱全部装进瓶子里,想:这样父亲会给自己奖励了。

可到了第二周,受到的却是批评:给你钱就应该花,只是不能乱花。

他当时尽管不太明白父亲的意思,可他也开始比较着花钱了。

如他爱吃水果糖,可发现父亲的大商店卖的同一品种同样分量的糖比小店贵了半个比索,于是他每天会不辞辛苦地走几百米到小店去买。

一周下来,他节约了3比索。

几个星期后,他用节约下来的钱从书店买了一本他爱看的童话书。

直到这时,父亲笑了,当即奖励了他10比索。

从此他明白,钱只有合理地花去,既能让商家赚到钱,自己也会有收益,更能得到父亲的奖励。

在他10岁时,墨西哥中小学生流行收藏棒球卡。

因为卡上印有棒球运动员的肖像,一旦有哪位运动员在比赛中有突出表现,以这名运动员为肖像的棒球卡就会升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欲夺之必先予子商战经典案例
精明的生意人从不在第一笔生意上赚取别人钱财,而是巧用鱼饵,通过让利、促销等手段来引导消费、刺激消费。

“要想取之,必先予之”,做什么生意,都应遵循这个经商之道。

以小赚大,以少敛多,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牌子后,再靠货真价实的产品去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这才是商家的明智之举。

杭州城被朝廷由太平军手里夺回之后,左宗棠把战后处理工作交给了胡雪岩。

正当胡雪岩忙于此事之际,杭州城里来了一位洋人,并且指定要见胡雪岩。

胡雪岩暗自惊讶,迎出来一看,原来是驻扎在宁波的“常捷军”法军军官让内。

在收复杭州城的时候,常捷军曾立下了汗马功劳。

那个时候,胡雪岩受左宗棠之托,负责联系洋人,尽可能地从他们那里弄到开花炮,因为杭州城高墙坚,如果硬冲,枉耗人力。

胡雪岩因为有钱庄在宁波,和那里的洋人有一定的交情,所以能说得上话。

胡雪岩领命后,辗转来到宁波,找到法国人让内,只要中国出钱,洋人没有不答应的,况且胡雪岩向他保证,杭州城的太平军早已成了惊弓之鸟,只需借重他的洋枪洋炮一吓,自然土崩瓦解。

于是让内领头,带着一支约二百人的洋枪队,各国人都有,号称“常捷军”,直
开杭州城下。

果不其然,这支洋枪队没有任何伤亡,只是多耗十几箱炸药子弹,便把杭州城拿下。

让内欢天喜地,回到宁波,在胡雪岩的钱庄里支取了全部佣金。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宁波在紧接着的日子里流行
起瘟疫,让内也没幸免于难,一连几日,高烧不止。

因为胡雪岩有嘱在先,让内为光复杭州有功,只要他在中国一日,在宁波的钱庄就要尽力帮助他。

宁波钱庄的档手,听说让内感染了瘟疫,就带了“诸葛行军散”等散丸药去看望他,让内服药一日,居然能下床走动。

到了第二日中午,让内坐不住了,精神十足地跑到阜康账号,问档手送他的是什么神药,档手说是胡雪岩自开药铺炮制的中医药方,由老中医主持,一般都是祖传秘方。

让内一定要档手再给他一些,好拿回去给其他同胞。

档手打开抽屉,让内欢天喜地,把店里所存的药全部掳去,洋人服了药,个个精神抖擞,于是派让内到杭州来,让他向胡雪岩多要一些这种散丸药。

外国人看中了此药,胡雪岩这一得意非同小可,就实实惠惠地送了他两大箱,让内一定要留下钱。

胡雪岩说是我送你的,不要钱,让内不解,追问胡雪岩,你不收钱岂不是赔本?
胡雪岩没有回答,只是笑了笑。

其实,在胡雪岩的心中已经有了更远的想法—利用让内为胡庆余堂做一个活广告。

果然让内回去一宣传,加上用药人相互转告,胡庆余堂还没正式挂牌,名声早已在外了。

胡雪岩刚到上海,便有洋人找了来,说在宁波服过胡庆余堂的药,药效奇佳,现在他要随船回国,希望胡雪岩卖他一批成药,他还留下定金,说下次再来中国,还要采购。

中国有句古话说:要想取之,必先予之。

胡雪岩利用这个外国人为自己的药店造声势,就是用的这一招。

将来胡庆余堂的药物不仅中国人知道,而且外国人也知道。

这样,胡雪岩的生意才能做大做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