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检验规范

合集下载

原材料品质检验规范

原材料品质检验规范

一、赤杨、白杨、枫桦等北美材检验规范二、总则:三、供应商供应之木材必须名副其实,品质要求符合NHLA规定之标准。

四、含水率小于12%。

五、#1C每柜选出良品不得低于89%,劣品不得高于10%,废品不得超过1%。

#2C每柜选出良品、劣品不限,但必须符合#2C标准,选出废品不得超过5%.六、良品:容许有淡绿色,材料两面颜色最少有一面为2/3以上净化面,不允许有深绿色、黑色、紫红色。

七、劣品:材料两面颜色都较差,色差明显,呈深绿色或矿斑多,节多,达不到#1C标准的。

八、废品:材料很差,呈黑色或紫色,腐朽变质、蜂窝裂、扭曲变形等,低于#2C标准的。

九、细则:十、#1C制材十一、宽度:W 〉3〞,3〞宽制材少于5%。

十二、长度:4ˊ—-7ˊ制材不得超过10%.L<10ˊ的制材必须产生75% 以上的净化面. L〉10ˊ的制材必须产生66—2/3%以上的净化面.十三、最小净化面:4″× 2ˊ或3″× 3ˊ.十四、容许有轻微变色,但不允许黑色和紫色存在;严重变色、节、孔、腐朽、外伤、鸟啄痕、弧边、虫孔、严重弯曲、环裂、干裂、蜂窝裂等均视为完全不可使用之缺陷。

计算净化面时,不允许有上列缺陷存在。

十五、弯曲料的规定:顺弯:弯曲度〈材长的3%;侧弯:弯曲度〈材长的2%;翘曲:扭翘不允许存在,瓦形翘必须控制在不影响木材的使用。

十六、弧边:合计长度不允许超过材长的1/3,弧边宽度不允许超过1/2″,未整边之制材按弧边处理。

十七、厚度:不足厚制材不可接受.十八、髓心:合计长度不得超过制材的1/2材长。

十九、#2C制材二十、宽度:>3″。

二十一、长度:4ˊ——7ˊ制材不得超过30%.L〈8ˊ的制材必须产生66-2/3以上的净化面。

L>8ˊ的制材必须产生50%以上的净化面。

二十二、处理方法二十三、检量方法:NHLA标准.二十四、因件数短缺、明细长度与实物长度不符、明细计算错误等原因造成的短少如数索赔。

原材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规范原材料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

原材料是产品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原材料检验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原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和质量要求;2.确定适用的检验标准和方法;3.准备检验设备和试验材料;4.制定检验程序和计划。

二、检验标准的制定1.制定适用于不同种类原材料的检验标准;2.明确原材料的外观要求,如颜色、形状、光滑度等;3.确定可接受的缺陷和误差范围;4.指定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的指标,并确定相应的检测方法;5.针对特定的原材料,如食品添加剂、药品原料等,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标准。

三、检验方法的选择和实施1.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如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强度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2.明确检验样品的采集方法和数量;3.按照标准和方法进行检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对于一些特殊的原材料,如易燃物质、有毒物质等,应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

四、检验结果的记录和处理1.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样品编号、检验日期、检验结果等信息;2.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进行处理,如退货、更换等;3.对合格的原材料,按照规定进行存储和使用。

五、监控和改进1.建立原材料检验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2.根据检验结果,及时对检验方法和标准进行调整和改进;3.对于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的原材料,应进行追溯调查和整改,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

六、人员培训和管理1.培训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其检验水平;2.制定人员考核和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和推动原材料检验工作的质量提升。

总之,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原材料检验规范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合格,才能生产出安全可靠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原材料进料检验是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在后续的生产中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主要包括进料样品的采集、仪器设备的校准、检验方法的选择和检验结果的评定等内容。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的具体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首先,进料样品的采集是原材料进料检验的重要环节。

采集样品时,应根据生产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避免样品污染和变质。

采样时应尽量避免手工接触,采用无菌采样器具或自动取样系统。

采样前应对采样容器进行洗净和消毒,确保容器内无杂质。

采样时应注意避免氧化、水解和挥发等影响样品质量的因素。

其次,仪器设备的校准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检验设备应定期校准,并有相应的校准记录。

校准应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同时,仪器设备的使用也应符合操作规程,避免误操作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第三,对进料样品的检验方法应根据具体的原材料特点和生产工艺要求进行选择。

常见的原材料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理化指标检测、微生物检测和残留物检测等。

在选择检验方法时,应注意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同时,还应考虑检验方法的费用和检验周期,避免因检验周期过长而影响生产进度。

在进行原材料进料检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和档案,确保检验结果可追溯。

检验记录应包括样品信息、检测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内容。

同时,还应保存样品的备样,以备日后需要进行复检。

综上所述,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需要制定和执行相应的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并能有效应对潜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原材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规范原材料检验规范是指对用于生产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通过原材料检验规范的实施,可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生产需求,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

1. 检验程序:(1)接收原材料:接收原材料时应进行验收,确认原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的来料标准和数量要求。

(2)取样:根据取样方案,从接收的原材料中取样,并确保取样方法准确、代表性。

(3)检验项目和方法:根据产品要求和原材料特性,确定相应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4)检验记录:对每个原材料进行检验,记录检验项目、结果和检验人员信息。

2. 检验项目:(1)外观检验:检查原材料的外观是否有异常,如杂质、变色等。

(2)尺寸检验:测量原材料的尺寸,确认其是否符合规定的尺寸范围。

(3)化学成分检验: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原材料中的化学成分,确保其符合产品要求。

(4)物理性能检验:如强度、韧性、硬度等,根据产品要求确定相应检验方法。

(5)微生物检验:对一些易受微生物污染的原材料,进行微生物检验,确保原材料不含有害微生物。

(6)包装检验: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规定的包装要求。

3. 检验设备和工具:检验原材料时,需要使用各种检验设备和工具,如显微镜、测量仪器、化学分析仪器等。

这些设备和工具应符合标准并定期维护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验依据和标准:原材料的检验依据主要包括生产标准、国家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质量管理文件等。

检验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5. 不合格品处理:若原材料检验不合格,应按照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可以选择退货、返工或者废弃等不同方式,依据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进行处理,以避免不合格原材料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6. 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定期对原材料检验数据进行分析,查找数据中的规律和异常情况,以寻找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原材料检验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原材料检验规范是保证原材料质量符合生产需求的标准和流程。

原材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规范
1.材料标识:
每批次的原材料必须有明确的标识,包括材料牌号、生产日期、供应商信息等,以便追溯和管理。

2.外观检查:
检验人员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是否有明显划痕、裂纹、凹痕等缺陷,同时检查原材料的形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化学成分分析:
采用光谱分析仪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检测元素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关注的主要元素包括碳(C)、硅(Si)、锰(Mn)、磷(P)、硫(S)等。

4.金相组织检查:
取样后进行宏观和显微观金相分析,观察和评估原材料的晶粒结构、晶界清晰度、相分布等情况,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5.机械性能测试:
进行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测试原材料的屈服强度、延伸率、韧性等机械性能指标,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和评估。

6.表面处理检查:
若原材料经过表面处理,如镀锌、氧化等,需检查处理层的厚度、附着力、耐腐蚀性等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7.包装和存储:
原材料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需要符合相应的包装要求,并采取合适的储存方式,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不受损。

8.记录和报告:
对每批次的原材料检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制造工序和质量控制。

以上仅为一份冷轧板原材料检验规范的示例,具体的检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重要的是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原材料质量检验规范

原材料质量检验规范

原材料质量检验规范一、前言原材料质量对于产品的最终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满足客户需求,制定本原材料质量检验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涉及原材料采购和使用的相关部门,包括但不限于采购部门、生产部门等。

三、定义1. 原材料:指用于产品生产的原始物料,包括但不限于主要配方原料和辅助原料。

2. 质量检验:对原材料进行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要求。

四、原材料质量检验要求1. 供应商选择a)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b) 严格审核供应商的资质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供应商具备提供优质原材料的能力。

c) 对新供应商进行试验采购,并评估其产品的质量水平,必要时进行现场考察。

2. 样品提取和保管a) 从供应商处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原材料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b) 对样品进行封存和标识,包括样品来源、采样时间等信息,以便日后查询和追溯。

3. 检验项目和方法a) 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确定相应的检验项目和方法。

b)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微生物指标等。

c) 使用合适的检验设备和仪器,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4. 检验结果评定a) 对检验结果进行合理评定,判断原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b) 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及时采取措施,如拒收、退货等,确保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不进入生产环节。

5. 检验记录和报告a) 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b) 生成检验报告,并将报告归档,以备后续查阅和审计。

六、质量改进和持续监控1.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绩效和配合度,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推动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水平。

2. 对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进行追踪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3. 建立原材料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建筑材料检验规范

建筑材料检验规范

建筑材料检验规范1. 概述在建筑行业中,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的关键因素。

为了保证建筑材料的合格性,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本文将探讨建筑材料检验的相关规范。

2. 材料检验标准2.1 检验目的及原则建筑材料的检验旨在验证其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指定标准,并保证其在工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检验工作应遵循科学、客观和公正的原则,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检验对象针对常见的建筑材料进行检验,包括但不限于水泥、混凝土、砖石、钢筋、玻璃等。

每种建筑材料都有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3. 检验方法与规程3.1 检验样品的选择和制备检验样品的选择应代表批量材料的特征,并具有典型性。

样品的制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程,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2 检验项目及方法针对不同的建筑材料,制定相应的检验项目和方法。

例如,水泥的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凝结时间、强度等;混凝土的检验项目包括坍落度、抗压强度等。

3.3 检验设备和仪器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检验设备和仪器进行测试,并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校准和维护。

4. 检验结果与评定4.1 检验结果的记录和报告检验人员应将检验结果准确记录,并编制相应的检验报告。

报告应包括检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评定等内容。

4.2 检验结果的评定根据建筑材料的标准要求,对检验结果进行评定。

当材料的检验结果符合标准要求时,被认定为合格;否则,被认定为不合格,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5. 质量管理与监督建筑材料的检验不仅仅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需要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监督。

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持续的监管和审核。

6. 检验的意义与作用建筑材料的检验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严格的检验,可以排除质量不合格的材料,降低工程风险,提高施工质量,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7. 结论建筑材料检验规范是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行业建筑材料质量检验规范

建筑行业建筑材料质量检验规范

建筑行业建筑材料质量检验规范一、材料质量检验的重要性建筑工程中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因此,建筑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建筑材料质量检验规范,旨在确保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达到相应的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和建筑安全。

二、水泥的质量检验规范1. 外观检查:应检查水泥的色泽、块度和外观是否正常,无明显的结块、开裂等缺陷。

2. 抗压强度检验:水泥抗压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按照相关标准,通过试验来确定水泥的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

3. 初凝时间检验:初凝时间是指水泥与水掺和后开始凝结的时间。

通过测试水泥的初凝时间可以判断其凝结特性,以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三、钢筋的质量检验规范1. 外观检查:应检查钢筋的表面是否平整、无锈蚀、无破损等缺陷。

2. 直径和长度检验:按照相关标准,通过测量钢筋的直径和长度,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尺寸。

3. 抗拉强度检验:钢筋的抗拉强度是评价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试验来确定钢筋的抗拉强度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四、砂浆的质量检验规范1. 外观检查:应检查砂浆的外观是否均匀,无结块、假凝等现象。

2. 抗压强度检验:砂浆的抗压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按照相关标准,通过试验来确定砂浆的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

3. 坍落度检验:砂浆的坍落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砂浆从自由落下的高度。

通过测量砂浆的坍落度可以判断其流动性和工作性能。

五、砖块的质量检验规范1. 尺寸检查:应检查砖块的尺寸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等。

2. 抗压强度检验:砖块的抗压强度是评价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按照相关标准,通过试验来确定砖块的抗压强度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3. 吸水率检验:吸水率是指砖块单位质量吸收水分的能力。

通过测量砖块的吸水率可以判断其质量是否稳定及其耐久性。

六、油漆涂料的质量检验规范1. 外观检查:应检查油漆涂料的色泽、光泽、附着力等外观特征是否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程管理手册材料检验规范编号:SGT-P1-ZL03版本:B编制:审核:批准:日期:主导部门:ISO办1.目的通过严格材料入场检验,加强对施工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质量控制,有效提高施工质量。

2.适用范围深圳工程公司下属所有工地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入场时均必须进行此检验。

3.术语和定义无4.职责5.流程要求5.1 检验对象界定5.1.1、对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有具有国家认可资质单位出具的材质化验单。

如不具备或对检验证明有怀疑时,应补作检验。

5.1.2、工程中所有各种构配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

外委加工构配件的企业必须提供其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并明确责任人,由质控部存档。

5.1.3、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对质量保证资料有怀疑或与合同规定不符合的一般材料;由工程重要程度决定,应进行一定比例试验的材料;需要进行追踪检验,以控制和保证其质量的材料等,均应进行抽检。

对于进口的材料,应有海关商检证明;对于重要工程或关键施工部位所用的材料,则应进行全部检验。

5.1.4、材料质量抽样和检验的方法,应符合《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管理规程》,要能反映该批材料的质量性能。

对于重要构件还应酌情增加采样的数量。

5.1.5、对进口材料应会同商检局检验,如核对凭证中发现问题,应取得供方和商检人员签署的商务记录,按期提出索赔。

5.2 检验比率根据材料信息和保证资料的具体情况,其质量检验程度分免检、抽检和全部检查三种。

5.2.1免检就是免去质量检验过程。

对有足够质量保证的一般材料,以及实践证明质量长期稳定、且质量保证资料齐全的材料,可予以免检。

5.2.2抽检就是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材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对材料的性能不清楚,或对质量保证资料有怀疑,或对成批生产的构配件,均应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样检验。

5.2.3全检验。

凡对进口的材料和重要工程部位的材料,以及贵重的材料,应进行全部检验,以确保材料和工程质量。

5.3 材料现场检验规范方法《JGJ/T 139-2001》:材料现场检验,应将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型号、规格、批号的材料作为一个检验批,每批应随机抽取3%且不得少于5件。

5.3.1 铝合金型材《JGJ/T 139-2001》a)幕墙用铝合金型材应符合铝合金建筑型材GB5237规定的高精度级和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总规范GB8013的规定。

b)幕墙配套用铝合金门窗应符合下列现行标准的规定:铝合金地弹簧门 GB8482平开铝合门GB8478平开铝合窗 GB8479要求提供的质量保证资料:型材的产品合格证、力学性能检验报告。

进口型材应有国家商检部门的商检证。

玻璃幕墙工程使用的铝合金型材应进行壁厚、膜厚、硬度和表面质量的检验。

用于横梁、立柱等主要受力杆件的截面受力部位的铝合金型材壁厚实测值不得小于3mm。

壁厚的检测应采用游标卡尺或金属测厚仪在杆件的同一截面的至少5个不同部位测量。

铝合金型材膜厚的检验要求阳极氧化最小平均厚度不小于15μm,最小局部膜厚不得小于12μm。

粉末静电喷涂涂层厚度平均值不应小于60μm,局部厚度不应大于120μm不应小于40μm。

电泳喷涂复合膜局部膜厚部小于21μm。

氟碳喷涂涂层平均厚度不得小于30μm,最小局部厚度不应小于25μm。

膜厚的检测应使用膜厚检测仪检测。

每个杆件在装饰面不同部位的测点检测不少于5个。

铝合金型材的表面质量要求:表面清洁,色泽均匀。

不应有皱纹、裂纹、起皮、气泡、腐蚀斑点、电灼伤、流痕、发粘以及膜层脱落等现象。

5.3.2钢结构材料(GB 50205-2001)幕墙用的钢材应符合下列现行标准的规定碳素结构钢GB700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699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GB3077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GB159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热轧薄钢板及钢带 GB912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势轧厚钢板及钢带 GB3274a)钢材要求提供的质量保证资料:钢材的产品合格证、力学性能检验报告。

进口钢材应有国家商检部门的商检证。

玻璃幕墙使用的钢材应当进行膜厚和表面质量检查。

钢板、型钢厚度、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每一品种、规格的钢板、型钢抽查5处,用游标卡尺量测);钢材的表面有麻点、锈蚀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值的1/2;钢材表面不得有裂纹、气泡、结疤、返锈、夹杂和折叠;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全数观察检查);钢材表面热浸镀锌膜厚应大于45μm;静电喷涂膜厚应大于40μm。

b)焊接材料焊钉及焊接瓷环的规格、尺寸及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用钢尺或游标卡尺抽查1%且不少于10套);焊条外观不应有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等缺陷;焊剂不应受潮结块(观察检查1%且不少于10包)。

c)连接用紧固件钢结构连接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钢网架用高强度螺栓、普通螺栓、铆钉、自攻钉、拉铆钉、射钉、锚栓(机械型和化学试剂型)、地脚锚栓等紧固标准件及螺母、垫圈等标准配件,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分别带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预应力)的检验报告。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包装箱配套供货,包装箱上应表明批号、规格、数量及生产日期。

螺栓、螺母、垫圈外观表面应涂油保护,不应出现生锈和沾染脏物,螺纹不应损伤。

(观察检查5%不少于3箱);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跨度40米及以上的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结构,其连接高强度螺栓应进行表面硬度试验,且不得有裂纹或损伤(硬度计、10倍放大镜或磁粉探伤)。

d)封板、锥头和套筒封板、锥头、套筒外观不得有裂纹、过烧及氧化皮(放大镜观察检查和表面探伤每种抽查5%且不应小于10支)。

e)金属压型板压型金属板的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表面质量、涂层质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观察和用10倍放大镜检查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少于3件)。

f)涂装材料钢结构防腐及防火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全数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防火、防腐涂料的型号、名称、颜色及有效期应与其证明文件相符。

开启后不应存在结皮、结块、凝胶等现象(观察检查5%且不少于3桶)。

5.3.3 玻璃《JGJ/T 139-2001》钢化玻璃GB9963夹层玻璃 GB9962中空玻璃 GB11944浮法玻璃 GB11614吸热玻璃 JC/T536夹丝玻璃 JC433幕墙玻璃的外观质量和性能应符合下列现行标准的规定。

要求提供的质量保证资料:产品合格证、中空玻璃的检验报告、热反射玻璃光学性能检验报告。

进口玻璃应有国家商检部门的商检证。

玻璃幕墙工程使用的玻璃应进行厚度、边长、外观质量、应力和边缘处理情况的检验。

玻璃厚度的检验要求:采用分辨率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被检玻璃每边的中点,测量结果取平均值。

玻璃板块尺寸允许偏差(mm)玻璃钻孔的允许偏差为:直孔直径:0~+0.5mm;锥孔直径:0~+0.5mm;斜度:45°;孔轴线0.3mm;同轴度0.2mm;夹层玻璃两孔同轴度为2.5mm。

用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沿玻璃周边测量,取最大偏差值。

玻璃外观质量的检验指标要求:要求在良好的自然光或散射光照条件下,距玻璃正面约600mm处,观察被检玻璃表面。

玻璃边长的检验指标要求:在玻璃安装或组装之前。

中空玻璃的检验指标要求:在中空玻璃安装或组装之前,以分度值为1mm的直尺或分辨率为0.05mm的游标卡尺在被检验玻璃的周边各取两点,测量玻璃及空气隔层的厚度和胶层厚度。

以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测量中空玻璃两对角线长度差。

玻璃厚度及空气隔层的厚度应当符合设计及标准要求。

中空玻璃对角线之差不得大于对角平均长度的0.2%。

胶层应双道密封胶,外层密封胶胶层宽度不应小于5mm。

内层密封采用丁基密封腻子,打胶要求均匀、饱满、无空隙。

中空玻璃内表面不得有防碍透视的污迹及胶粘剂飞溅现象。

5.3.4石材(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JC 205)幕墙石材宜选用火成岩即花岗岩,石材吸水率应小于0.8%。

花岗石板材的弯曲强度应经法定检测机构确定,其弯曲强度不应小于8.0Mpa。

干挂普型板材厚度应符合下表要求干挂普型板材的短边长度不宜大于100mm。

干挂异型板材规格尺寸由供需双方商定。

同一块干挂普型板材厚度允许极差2.0mm;干挂异型板材规格尺寸允许偏差、角度允许极限公差由供需双方商定;拼缝干挂普型板材正面与侧面夹角不得大于90℃。

外观质量同一批干挂板材的色调花纹应基本调和;干挂板材外观缺棱、缺角、色斑、色线、坑窝等缺陷应符合JC/T205规定;干挂板材不允许有裂纹存在。

干挂石材的体积密度、吸水率、干燥压缩强度、弯曲强度等性能。

花岗石是一种脆性材料,但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也会发生变形,所加工后的大板和成品板的堆放倾斜度不能小于82°,要对称码放型钢支架两侧,每一侧码放的板块数量不宜太多,一般20mm厚的板材最多8~10块。

宽度、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宽度不得小于7mm,厚度不得小于6mm。

密封胶检验方法:采用观察检查、切割检查的方法,并采用0.5mm的游标卡尺测量密封胶的宽度和厚度。

检验指标:密封胶表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缝现象、接口处厚度和颜色应一致。

注胶应饱满、平整、密实、无缝隙。

密封胶粘结形式、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厚度不应小于3.5mm。

其他密封材料检验指标:采用有弹性、耐老化的密封材料;密封胶条不应有硬化龟裂现象。

衬垫材料与硅酮结构胶、密封胶应相容。

双面胶带的粘结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5.3.5硅酮结构胶及密封材料《JGJ/T 139-2001》密封材料幕墙用的橡胶制品宜采用合成的三元乙丙胶、氯丁胶、丁腈胶和天然胶;密封胶条应挤出成形,橡胶块宜压模成形。

密封胶条应符合现行标准GB5576、GB531、GB10711、GB12001、GB5574、GB10712、GB3672、GB533、GB5721、GB529~530.7759等的有关规定。

硅酮结构密封胶、聚硫密封胶和硅酮耐候密封胶目前无国家标准,所以执行厂家标准。

所有执行厂家标准的幕墙材料,其性能应符合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相应的要求要求提供的质量保证资料:硅酮结构胶剥离试验记录、每批硅酮结构胶的质量保证书和产品合格证、硅酮结构胶、密封胶与实际工程用基材的相容性检验报告、密封材料及衬垫材料的产品合格证。

进口硅酮结构胶应有国家商检部门的商检证。

硅酮结构胶检验方法:为垂直于胶条作一个切割面,由该切割面沿基材面切出两个长度约为50mm的垂直切割面,并以大于90°方向手拉硅酮结构胶块,观察剥离面破坏情况。

检验指标:硅酮结构胶必须是内聚性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