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合集下载

2022考研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解析(含答案)

2022考研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解析(含答案)

2022考研陕西师范⼤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解析(含答案)点击查看真题解析课↑2022333⼀、名词解释(每题 4分,共 20 分)1.学习策略2.培养⽬标3.⼋年研究4.四书五经5.社会本位论⼆、辨析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蔡元培五育并举是德智体美劳全⾯发展吗?2.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格发展⾯临的任务3.社会⽣产⼒决定教育⽬的的性质4.教育⼯作的基本环节包括课外辅导5.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和普⾼教育的必修课程?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1.抗⽇战争时的教育⽅针2.王守仁的⼉童教育思想3.简述终⾝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4.简述德育的途径四、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1.问题解决能⼒的培养2.结合实际论述影响课程改⾰的因素五、材料分析题(每题 20 分,共 25 分)1.世界变⾰…给当代教育变⾰带来了哪些需求和挑战(15分)2.学⽣创新能⼒的培养和长效机制(10分)⼀、名词解释1.学习策略【考查知识点】《教育⼼理学》——第七章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概念与结构【参考答案】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提⾼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案。

学习策略可分为三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2.培养⽬标【考查知识点】《教育学原理》——第五章教育⽬的——教育⽬的的层次结构(培养⽬标)【参考答案】培养⽬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教育总⽬标的指导下,依据学校的层次、性质、⼈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的不同,形成的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标。

培养⽬标不同于教育⽬的。

教育⽬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培养⽬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不同的特点,因此制定培养⽬标需要考虑各⾃学校学⽣的特点。

3.⼋年研究【考查知识点】《外国教育史》——第六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本教育的发展——20世纪前期美国教育的发展【参考答案】美国进步教育协会1934—1942年在中等教育⽅⾯开展的⼀项调查研究活动。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教育答: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

这种定义方式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2.讲授法答: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它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规律、定律、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并促进学生的智力与品德的发展。

由于语言是传递经验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故讲授是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运用其他方法,都需要配合以一定的讲授。

3.朱子读书法答:“朱子读书法”是朱熹对读书的精辟见解,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子读书法主要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具体表现为:(1)循序渐进,包含三个意思:①读书应该按一定次序,不要颠倒;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③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

朱熹认为,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

他提出,熟读的要求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朱熹提出精思的要求是“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3)虚心涵泳,包括两方面的涵义:①“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②“涵泳”,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4)切己体察。

朱熹强调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

(5)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①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②必须抖擞精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

陕西师范大学2010-2018历年教育硕士333真题汇编

陕西师范大学2010-2018历年教育硕士333真题汇编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共60分)一、名词解释1、教学评价2、创新教育3、校本课程4、成就动机5、稷下学宫6、定势7、实科中学8、泛智论二、填空题1、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他是教育学派的代表。

2、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服务,必须同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学田制度首创于我国代。

4、宋朝历史上曾前后出现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

第一次兴学运动是()主持发起,史称。

5、是18 世纪末时英国教育家贝尔兰开斯特提出的一种旨在解决师资问题的教学制度。

6、学习动机是由和两个基本因素构成。

三、简答题1、建立学制的依据有哪些?2、简述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3、简述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即对当时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4、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

5、比较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异同。

6、简述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

四、论述题1、评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2、评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启示。

3、试从教育发展的历史角度论述美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原因。

4、论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分析它对教学实践的启发。

5、试分析论证教学、教育及德育的关系。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第二部分教育学原理(共60分)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2、课程3、贝尔兰卡特制4、公学5、有意义学习6、学习策略二、填空题1、教育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和2、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3、宋朝胡媛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了一种新的教学制度是。

4、欧洲封建社会中的骑士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吟诗、、下棋、骑马、游泳、枪剑、角力。

5、(被评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6、赫尔巴特明确提出三种教育方法:、和7、皮亚杰把人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2017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7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7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版)感谢凯程陆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大贡献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A.实用主义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文化教育学【解析】B批判教育学喜欢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从阶级分析的离场研究教育,关注意识形态。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解析】D请注意,A和B是价值取向,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作为核心理论的是A.价值澄清模式B.认识发展模式C.体谅模式D.社会学习模式【解析】A价值澄清模式重在让学生“选择”价值观。

4.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鲁姆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A.分析B.理解C.评价D.综合【解析】D学生去写一首七律诗,是调用了对所有七律诗的知识去完成的,所以是综合。

5.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A.评价目的不同B.评价方法不同C.评价内容不同D.评价主体不同【解析】A形成性评价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终结性评价是为了甄别学生。

6.我国1958年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C.坚持立德树人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解析】A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7.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A.融合课程B.综合课程C.分科课程D.核心课程【解析】A两个科目合并为新的科目就叫做融合课程。

8.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拥护者,在教学模式上更倾向于选择A.程序教学模式B.掌握教学模式C.探究教育模式D.范例教学模式【解析】CABD均属于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2017年杭师大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333)

2017年杭师大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333)
三、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1、教师劳动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会对教师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答案】(1)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复杂性。教师的劳动不是一个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其次,教师的劳动过程是一种以知识信息的传递和转化为主要形式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再次,教师的劳动任务是多方面的。
智力的发展与创造力的发展是相互依存。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高智商。智商的高低和创造水平的高低总体呈正相关,但并不是绝对对应关系,智力为创造性提供了现实基础。
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创造性的培养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非常重要的方面,智力的发展依赖于创造力的形成,并积极作用于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
启发性教学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增强创造力,加深对知识的运用与理解。
其基本要求有: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在实际教学中要研究文本,在恰当的地方设置疑问,让学生在思考中去掌握知识。
统觉的条件是兴趣。他认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兴趣相一致。
(2)教学进程理论。以统觉理论为基础,他认为统觉过程的完成具有三个阶段:感官的刺激、新旧观念的分析和联合、统觉团的形成。相应地,他提出教学进程的三个阶段:单纯提示教学、分析教学、综合教学。
(1)教育不完全由国家控制,私人讲学盛行
(2)教育具有阶级性
(3)教育目的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国家公民。身心和谐发展包括:身体健美,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等美德
(4)不但重视体育教育,而且重视文化教育。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真题试卷(总分:3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7,分数:14.00)1.最近发展区(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维果茨基在自己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中提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不仅要考虑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要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这将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解析:2.教育三要素(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活动的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

(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学生的主要影响者和引导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

(2)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了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

(3)教育中介系统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方式。

构成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其中,教育者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最终实现教育目的,所以说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性因素。

17所院校2017年333真题

17所院校2017年333真题

一、 名词解释 1.狭义的教育 2.教科书 3.学习动机 4.知识 5.教育目的 6.德育 二、简答 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3.简述蔡元培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4.简述孔子的教育方法 5.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三、论述题 1.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理论思想 2.论述道德不良的成因和措施 福师大 2017 年 333 真题 一、名解 16 六艺教育 17 大学院制 18 新教育运动 19《国防教育法》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年 333 真题 一 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 2.教学方法 3.苏格拉底法 4.学校管理目标 6.稷下学宫 二 简答 1.简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3.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 4.列举中国五大书院 三 论述 1.论述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2.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3.论述建构主义中的教育观,学生观,知识观 4.论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年 333 真题 一:选择题 1、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的是 2、第一位提出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家是 3、教学活动开始前进行的评价是什么评价 4、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
二、简答 5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6 朱子读书法及其对现代的意义 7 颜元的“六斋”“实学”的教育内容 8 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理论 三、论述 1 联系实际论述课程内容组织“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的关系 2《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 案》及其对教育民主化的作用 3 联系实际论述班主任工作对班集体形成和学生品德发现的作用 4 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其条件 湖师大 2017 年 333 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庶富教. 2.五育并举. 3 道尔顿制. 4.理想国. 5.元认知. 6 顺向迁移 二、简答题: 11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为什么教育学研究要研究问题。2.实施教育的机构。 3.晏阳初的三大教育四大方式 4.朱子读书法 5.人本主义思潮

陕师大17教育学333真题

陕师大17教育学333真题

陕师大17教育学333真题
一、名次解释(5*8)
1、教育
2、讲授法
3、要素教育(裴思泰洛齐)
4、课程标准
5、朱子读书法
6、接受学习
7、最近发展区
8、学习兴趣
二、简答
1、教学过程的性质
2、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
5、班集体培养方法
6、建构主义学习观
三、论述题(14*3)
1、核心素养是什么?结合核心素养谈谈对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2、结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谈谈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3、赫尔巴特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你认为这些理论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吗?
四、材料分析题
给的是洛阳圣陶学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结合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分析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陕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作者:凯程陆老师,有问题找我
一、名词解释
最近发展区教育三要素讲授法接受学习学习兴趣课程标准朱子读书法
二、简答
教学过程的性质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点
革命根据地的经验
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三、论述
人的核心能力-核心要素-教育改革启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浅谈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的理想关系
赫尔巴特课程论与教学论是否适用
四、案例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无师课堂“”圣陶中学
第1页共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