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法律基础 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答案(3篇)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答案(3篇)

第1篇一、单项选择题1. 法律是由哪个机关制定的?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各部门C.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D. 最高人民法院答案:A解析:法律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2. 下列哪个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A. 物权法律关系B. 债权法律关系C.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D. 刑事法律关系答案:D解析: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因民事权利和义务而产生的法律关系,而刑事法律关系是指因犯罪行为而产生的法律关系。

3. 下列哪个行为不属于侵权行为?A. 损坏他人财物B. 侵犯他人姓名权C. 侵犯他人著作权D. 依法执行公务答案:D解析:依法执行公务是法律授权的行为,不属于侵权行为。

4. 下列哪个不属于法律事实?A. 法律事件B. 法律行为C. 法律规范D. 法律条文答案:C解析: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而法律规范是指法律对某一社会关系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属于法律规范的内容。

5. 下列哪个不属于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A. 违法行为B. 违法后果C. 违法主体D. 违法动机答案:D解析: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违法后果、违法主体和主观过错,违法动机不是构成要件。

二、多项选择题1. 法律具有哪些特征?A. 国家意志性B. 社会性C. 强制性D. 严肃性答案:ABCD解析:法律具有国家意志性、社会性、强制性和严肃性等特征。

2. 民事法律关系包括哪些?A. 物权法律关系B. 债权法律关系C.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D. 人身法律关系答案:ABCD解析:民事法律关系包括物权法律关系、债权法律关系、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等。

3.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A. 违法行为B. 违法后果C. 违法主体D. 主观过错答案:ABCD解析: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违法后果、违法主体和主观过错。

4. 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A. 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政治责任答案:ABC解析: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政治责任不属于法律责任承担方式。

《实用法律基础》过程性测试参考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过程性测试参考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过程性测试参考答案(天津)(一)单选题1.小李下班回家途中,遭遇抢劫,在搏斗过程中,小李将歹徒的刀扭转方向刺进了歹徒的胸部,致歹徒死亡。

小李得知消息后,非常害怕,律师告诉小李,他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小李松了一口气,这最能体现法的( B )。

B.评价作用2.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B)B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3、我国公民在选举权方面要求年满(D)D、18周岁4. 法是调整( A )的行为规范。

A、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5.、王甲犯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因罪行严重、手段恶劣、社会影响极坏,被人民法院处死刑,3月15日执行枪决。

试问:王甲因犯罪而最终遭到惩处,最能体现下列法的哪个特征? ( B )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6.我们将“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称为(D)D法律关系的客体7. 法是以(B )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B、权利义务8. 我国民民族自治地方是指(B )。

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9.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0.1982年宪法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4)部宪法。

11.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D)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D四十五周岁12.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 C )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C.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13.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具有进步性的资本主义宪法性质的档是(B )。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4. 我们将“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称为( A )A、法律关系的内容15.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 )。

A.单一制16. 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D )。

D.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17.我国目前没有形成统一、完整法典的部门法是( D )。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参考答案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A2、B3、C4、C5、D6、D7、B8、A9、C 10、D二、多选答案: 1、ABCD 2、 ABCDE 3、 ACDE 4、 BCE 5、AB三、名词解释1、法治:依据法律管理国家和民众的各种事务的一种政治结构。

与先秦法家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建立在民主社会的基础之上。

法治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法治包括两点,一是有优良的法律,二是优良之法得到民众普遍遵守,这个思想得到了后来者的发扬,并构成了当代法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

2、民事责任:对民事法律责任的简称,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属于法律责任的一种,是保障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实现的重要措施。

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权益得以恢复。

3、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 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 )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4、举证责任: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

举证责任制度最早产生与古罗马法时代。

四、简答题1、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要素。

答: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为前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没有法律的规定,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社会关系,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国家会动用强制力进行矫正或恢复。

法律关系由三要素构成,即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法律关系的内容。

电大实用法律基础答案

电大实用法律基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法律的基本特征?A. 国家意志性B. 普遍性C. 保守性D. 强制性答案:C解析:我国法律的基本特征包括国家意志性、普遍性、强制性和规范性。

保守性并不是法律的基本特征。

2. 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A. 法律主体B. 法律关系内容C. 法律关系客体D. 法律关系形式答案:D解析: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法律主体、法律关系内容和法律关系客体。

法律关系形式并不是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

3.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法律渊源?A. 宪法B. 法律C. 行政法规D. 地方性法规答案:A解析:我国法律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不属于法律渊源。

4. 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A. 违法行为B. 违法后果C. 违法主体D. 违法情节答案:D解析: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违法后果、违法主体和违法目的。

违法情节并不是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5. 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援助的范围?A. 经济困难者B. 盲人、聋哑人C. 残疾人D. 犯罪嫌疑人答案:D解析:法律援助的范围主要包括经济困难者、盲人、聋哑人、残疾人等。

犯罪嫌疑人不属于法律援助的范围。

二、多项选择题1. 我国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哪些?A. 普遍性B. 主体平等性C. 约束性D. 不可分割性答案:A、B、C解析:我国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普遍性、主体平等性和约束性。

不可分割性不是法律关系的特征。

2. 下列哪些属于法律渊源?A. 宪法B. 法律C. 行政法规D. 国际条约答案:A、B、C、D解析:法律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和国际条约等。

3.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A. 违法行为B. 违法后果C. 违法主体D. 违法目的答案:A、B、C解析: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违法后果、违法主体和违法目的。

4. 下列哪些属于法律援助的对象?A. 经济困难者B. 盲人、聋哑人C. 残疾人D. 犯罪嫌疑人答案:A、B、C解析:法律援助的对象主要包括经济困难者、盲人、聋哑人、残疾人等。

国家开放大学《实用法律基础》问答题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实用法律基础》问答题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实用法律基础》问答题参考答案1.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①任何组织都可以被授权。

②法律、法规、规章的“委托”视为授权。

③规章以下规范的“授权”视为委托。

④常见的有:事业组织(学校)、企业组织(公用企业、金融企业、全国性公司)、社会团体(律师协会、工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委会、村委会)。

2.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①任何组织都可以被委托(行政许可权委托行政机关;行政处罚权委托事业单位)。

②行政机关的“授权”视为委托。

③常见的有:治安联防队、税收代扣代缴人。

3.法律关系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而是生活在一张巨大的社会关系网上,扮演着子女、父亲、夫妻等等不同的角色。

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巨大,它通过确立(确认)、参与和修补社会关系的方式最终影响我们的生活。

社会关系经过法律调整后,成为一种法律化的社会关系,这就是法律关系。

社会关系之所以需要上升为一种法律关系,是经过法律的调整后,社会关系会变得相对稳定、清晰,我们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容易判断,而且一旦这种社会关系遭到破坏,容易得到保护和矫正。

例如,男女双方通过履行婚姻登记这一法定程序后,就能够建立起法律所认可、保护的婚姻关系,因为有《婚姻法》的规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就比较清楚,而且一旦婚姻关系受到破坏,也容易得到救济,如有配偶的一方与它人非法同居,违背了夫妻双方互相忠实的义务,则另一方可以诉诸法律要求排除这种非法同居关系或者要求离婚并给予赔偿。

但男女双方如果双方没有履行法定手续,形成所谓的“事实婚”,由于缺乏法律的调整,双方的权利义务处于待定状态,也得到不法律的保护。

法律关系由“权力”、“权利”和“义务”这3个基本元素构成。

权力是根据法律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拥有的对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的自由、权益进行限制、管理、征收和剥夺的资格。

例如,税务机关有权按照法律规定的税种和税率对企业和个人进行征税,公安机关有权对涉嫌犯罪的人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

《实用法律基础》网上作业(三)参考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网上作业(三)参考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网上作业(三)参考答案(注:网上作业随机组卷,答题时请看清题号)实用法律基础03任务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D.2. C.3. B.4. A.5. B.6. C.7. A.8. A.9. B. 10. D.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A. B. C.2. A. B. C. D.3. B. C.4. B. D.5. A. B. C.6. A. B. C.7. A. D.8. A. B. C. 9. A. B. C. D. 10. A. B. C.三、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 40 分。

)1、在第一章中,你已经学习了法的一般原理。

请问,法和宗教规范、道德规范有什么关系(联系和区别)?必须阐明(1)两者的联系和(2)两者的区别,否则酌情扣分。

答: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一、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二、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

三、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两者的区别:一是产生的条件不同。

法是伴随着国家而产生。

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

二是表现形式不同。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

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三是调整范围不尽相同。

道德既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

法律直接调整人们的行为。

四是作用机制不同。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而道德主要靠舆论、传统以及自律来维持。

五是内容不同。

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

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

宗教是人们关于社会生活的终极意义和目的的直觉知识以及对此终极意义的个人信仰,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一种虚幻的反映,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法与宗教的联系:首先,法在起源阶段同宗教有着一致性关系;其次,在人类早期阶段,公共权力借助于神的力量的支撑;再次,宗教同法的价值的出发点和目的使社会有其秩序而不发生混乱;最后,法和宗教都是实现社会控制的规范体系。

国家开放大学实用法律基础作业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实用法律基础作业答案

第一次1.我国法律形式主要是不成文法()。

(1.00分)x2.我国人大代表在任期内因故出缺,可以由出缺代表所在单位补选()(1.00分)x3.所有国家领导人连续任职都不得超过两届()(1.00分)x4.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1.00分)y5.在我国法律适用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遵守的主体是人民()。

(1.00分)x6.现行宪法规定,国家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1.00分)y7.法律渊源是指法律的起源问题()。

(1.00分)x8.违反道德的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不一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1.00分)x9.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1.00分)y10.现行宪法规定,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报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1.00分)y11.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1.00分)x1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既是道德界限,也是法律所设置的行为底线()。

(1.00分)y13.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可以不履行()。

(1.00分)y14.现行宪法规定,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特区以及特别行政区()(1.00分)x15. 一个国家一般只有一个法律体系,而却有多个法律部门()。

(1.00分)y16.实行计划生育是夫妻双方的义务。

()(1.00分)y17. 人治作为一种治国理念和方式,是一直与法治并存的()。

(1.00分)y18.公民的权利能力在出生时就拥有()。

(1.00分)y19.法是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方法,且是惟一的方法()。

(1.00分)x20.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1.00分)y21.基层人民法院需要对其上级法院负责。

国开2023春《实用法律基础》作业一~四参考答案

国开2023春《实用法律基础》作业一~四参考答案

国开2023春《实用法律基础》作业一~四参考答案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国家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

判断题(2分)A.对B.错2.大陆法系,是指以美国法为基础的法律。

判断题(2分)A.对B.错3.法有国家意志性和阶级意志性,但不受物质制约。

判断题(2分)A.对B.错4.习惯是法律的正式渊源。

判断题(2分)A.对B.错5.法的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

判断题(2分)A.对B.错6.法的对象效力是指法律在哪些地域范围内发生效力。

判断题(2分)A.对B.错7.法律溯及力是法律对生效后行为和事件的效力。

判断题(2分)A.对B.错8.立法涉及最高国家立法机关制定、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活动。

判断题(2分)A.对B.错9.立法不必考虑合宪性。

判断题(2分)A.对B.错10.立法不应吸收、借鉴外国的经验。

判断题(2分)A.对B.错11.立法内容的民主性是指法律制定必须从立法者的最根本利益出发判断题(2分)A.对B.错12.立法程序是司法所应遵守的法定步骤和方法。

判断题(2分)A.对B.错13.法律的实施方式包括守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

判断题(2分)A.对B.错14.执法内容具有广泛性。

判断题(2分)A.对B.错15.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

判断题(2分)A.对B.错16.司法原则是指在司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判断题(2分)A.对B.错17.司法机关在工作中不能独立行使职权。

判断题(2分)A.对B.错18.法律监督不能用来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判断题(2分)A.对B.错19.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的社会关系。

判断题(2分)A.对B.错20.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判断题(2分)A.对B.错21.原始社会主要的社会调整手段是()。

单选题(2分)A.长老决定B.祭祀C.道德D.习惯22.下列属于法实施的保障的是()。

单选题(2分)A.习惯力量B.法律传统C.社会舆论D.国家强制力23.法的本质体现的是()的意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法治的核心就是人人依法办事。
4、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正当防卫,就是指为了使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她人的人身、财产与其她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分割,对不法分割人造成一定损害,但就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行为。
正当防卫的条件:
1、必须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行为进行防卫。
2、必须就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
3、必须就是对不法分割者本人进行防卫。
(4)法的保守性。(5)法可能带来的压制。
2、(10分)简述我国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或提示:
我国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有:
1、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3、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4、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原则。
5、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原则。
3、(10分)简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其中,必备条件包括:
1、男女双方必须完全自愿。
2、必须达到法宝婚龄。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
禁止条件包括:
1、禁止有一定血亲关系的亲属结婚。
2、禁止患有一定疾病的人结婚。
2、(10分)
法律关系的特征
参考答案或提示:
法律关系的特征:
1、就是以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2、法律关系就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为内容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4、(5分)在刑事案件的审判中( )
公诉案件不得实行调解,自诉案件可以实行调解
5、(5分)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监视居住的期限不得超过( )
6个月
6、(5分)下列属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就是
第三人
第2大题二填空题
1、(5分)
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就是。
参考答案或提示:行政主体
合同生效的条件:
1、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内容合法。
3、(10分)
国家机构组织与活动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或提示:
1、民主集中制原则。
2、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3、责任制原则。
4、精简与效率原则。
5、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4、(10分)
正当防卫概念及条件
参考答案或提示:
4、(5分)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关键在于。
参考答案或提示:就是否自愿放弃犯罪意图
5、(5分)在主刑中,最轻的刑罚方法就是。
参考答案或提示:管制
6、(5分)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无权行使侦查权。
参考答案或提示:人民法院
第3大题简答题0分1、(10分)结婚概念及其条件
参考答案或提示:
结婚,又称婚姻的缔结,就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与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结婚的条件分为必备条件与禁止条件。
参考答案或提示:仲裁与司法解决
2、(5分)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参考答案或提示:两年
3、(5分)缓刑的适用对象就是。
参考答案或提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4、(5分)国务院根据宪法与法律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总称为。
参考答案或提示:行政法规
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
3、法就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4、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5、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适用。
实用法律基础第三次作业
第1大题单选题
1、(5分)()有权制定与修改民事、刑事、国家机构及其她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
2、(5分)我国的5分)我国的现行宪法就是在第五届全国人民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
参考答案或提示:
1982年
6、(5分)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方。
参考答案或提示:只能就是国家
第3大题简答题0分
1、(10分)法的局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或提示:
法的局限性体现在:
(1)法不就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的方法。
(2)法的僵化性。(3)法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
4、必须具有正当的防卫目的。
5、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很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实用法律基础第二次作业
第1大题一单选题0分
1、(5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与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权限的划分称为()
职能管辖
2、(5分)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通常应当自立案之日起()
6个月内审结
3、(5分)在我国,因不动产纠纷提起民事诉讼,由()
我国公民在选举权方面要求年满。
参考答案或提示:18周岁
第3大题三简答题
1、(10分)
法的局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或提示:
法的局限性体现在:
(1)法不就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的方法。
(2)法的僵化性。
(3)法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
(4)法的保守性。
(5)法可能带来的压制。
2、(10分)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5、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适用。
2、(10分)
简述民法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或提示:(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诚实信用原则。(4)民事权利受保护原则。(5)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2、(10分)法治的基本含义
参考答案或提示:
1、法治就就是要用法律治理国家或地区。
2、法治要有良好的法律制度作基础。
习惯
6、国家应具备以下基本要素:有定居的居民;有确定的领土以及( )
具有主权
第2大题填空题0分
1、(5分)“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就是。
参考答案或提示:罪刑法定原则
2、(5分)
我国刑法规定的溯及力的原则就是。
参考答案或提示: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3、(5分)合同的订立,在法律上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参考答案或提示:要约与承诺
参考答案或提示: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反映了我国的阶级本质。我国就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业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权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建立其她制度的基础。全国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通过立法活动建立起其她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反映了我国的政治生活,体现了我国政治力量的源泉。所以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法律关系就是受到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
4、法律关系的前体就是社会关系,但一旦法律以某种理由对相应的社会关系进行规范,该社会关系就变成为法律关系。
4、合同成立的条件与合同生效的条件
参考答案或提示:
合同成立的条件:
1、须有两个以上的当事人。
2、合同的标的确定、可能。
3、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
4、在形式上符合当事人对合同成立的特别约定。
参考答案或提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有:
(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2)不侵犯原则
(3)不干涉内政原则
(4)与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5)善意行使国际义务原则。
4、(10分)
法的特征
参考答案或提示:
1、法就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
3、法就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3、(5分)下列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属于行为的就是()。
签定合同
4、(5分)下列不属于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的就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5分)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要求就是()。
正确、合法、及时
6、(5分)下列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就是()。
知识产权
第2大题填空题0分
1、(5分)与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就是。
3、(10分)
简述我国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或提示:
我国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有:
1、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3、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4、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原则。
5、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原则。
4、(10分)
法的特征
参考答案或提示:
1、法就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2、(5分)
我国目前没有形成统一、完整法典的部门法就是。
参考答案或提示:行政法
3、(5分)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参考答案或提示:单一制
4、(5分)
法就是调整的行为规范。
参考答案或提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5、(5分)
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就是。
参考答案或提示: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
6、(5分)
实用法律基础第一次作业
第1大题单选题
1、(5分)下列不属于国际经济法的渊源的就是()
国际判例
2、(5分)作为行为规范的一种,法的实施主要靠( )。
国家强制力作保证
3、(5分)法主要体现的就是()的意志。
统治阶级
4、(5分)在行政诉讼中,对于行政机关显失公平的行政处罚,人民法院可以( )
判决撤销
5、(5分)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