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换药方法

合集下载

一例烧伤患者创面的换药护理与疼痛管理

一例烧伤患者创面的换药护理与疼痛管理

一例烧伤患者创面的换药护理与疼痛管理一、疾病概述烧伤是由热力、化学物质、电流或放射线等因素引起的皮肤和/或其他组织的损伤。

烧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烧伤的面积、深度和部位。

烧伤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1. 热力烧伤:包括火焰、热液、蒸汽等引起的烧伤。

2. 化学烧伤:由强酸、强碱、磷等化学物质引起的烧伤。

3. 电烧伤:包括触电和雷电击伤。

4. 放射烧伤:由放射线引起的烧伤。

(二)发病机制1. 热力烧伤:高温作用于皮肤和组织,导致蛋白质变性、凝固,细胞坏死。

烧伤的深度取决于温度的高低、接触时间的长短和皮肤的厚度等因素。

2. 化学烧伤:化学物质与皮肤和组织接触后,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组织损伤。

不同的化学物质对组织的损伤机制不同,如强酸强碱可引起蛋白质凝固和溶解,磷可在空气中自燃,产生高温和氧化作用,引起组织烧伤。

3. 电烧伤: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热能和电能转换,导致组织烧伤。

电烧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电流的强度、电压、接触时间和电流的途径等因素。

4. 放射烧伤:放射线作用于人体时,产生电离辐射,导致组织损伤。

放射烧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放射线的种类、剂量、照射时间和照射部位等因素。

三、临床表现(一)局部表现1. 疼痛:烧伤后,创面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尤其是浅度烧伤。

疼痛的程度与烧伤的深度、面积和部位有关。

2. 红斑:烧伤后,创面会出现红斑,这是由于毛细血管扩张和充血引起的。

红斑的颜色和范围与烧伤的深度和面积有关。

3. 水疱:浅度烧伤后,创面会出现水疱,这是由于表皮和真皮分离,组织液渗出引起的。

水疱的大小和数量与烧伤的深度和面积有关。

4. 焦痂:深度烧伤后,创面会出现焦痂,这是由于皮肤全层坏死,蛋白质凝固引起的。

焦痂的颜色和质地与烧伤的深度和部位有关。

(二)全身表现1. 休克:大面积烧伤后,由于体液丢失、疼痛、感染等因素,患者会出现休克。

休克的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换药法及评分标准

换药法及评分标准

年月科室:姓名;得分:-、换药目的:清除伤口分泌异物,异物、坏死组织,控制局部感染,保持引流通畅,使肉芽组织健康生长,以利伤口愈合。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缝合伤口和开放伤口(擦伤、摔伤、刺伤、切割伤、裂伤、撕脱伤、烫伤等等)三、换要的方法如下:1. 清洁伤口用碘伏消毒,刺激小,效果好;对于清洁、新生肉芽创面,还可加用凡士林油纱覆盖以减轻换药时患者的痛苦,并减少组织液渗出、丢失。

2. 血供丰富,感染机会小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简单湿润一下,无菌辅料包扎即可。

3. 感染或污染伤口原则是引流排脓,必要时坼开缝线,扩大伤口,彻底引流,伤口内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有坏死组织的应给于清创,也可以用抗生素纱布填塞伤口内,伤口的周围最好用碘酒两遍酒精三遍脱碘消毒。

当然感染伤口换药要做到每天一换。

另外,对化脓的切口换药时,不要嫌弃恶臭,一定要仔细擦掉切口处的脓苔,且不能因为患者的疼痛而不敢碰切口,脓苔除去后要有轻微的血丝渗出,这样才有助于切口早日愈合!4. 对于有皮肤缺损的伤口,缺损区用盐水反复冲洗,周围可用碘伏常规消毒,消毒后,用盐水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盐水纱布有利于保持创面的新鲜,干燥,凡士林纱布有利于创面的肉芽生长。

另外,对化脓的切口换药时,不要嫌弃恶臭,一定要仔细擦掉切口处的脓苔,且不能因为患者的疼痛而不敢碰切口,脓苔除去后要有轻微的血丝渗出,这样才有助于切口早日愈合!5. 褥疮、化脓性骨髓炎等感染伤口:碘伏消毒创口周围,而创口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庆大霉素敷料覆盖。

6. 对于骨髓炎有骨外露时的换药首先要勤,因为渗出很多,且敷料要多。

在换药过程中,应随时清除坏死组织,髓腔内可以放置纱条。

经验方法是先用盐水冲洗创面,再用0.1%碘伏冲洗,再用双氧水冲洗,最后用庆大纱布湿敷,敷料覆盖。

当创面肉芽新鲜,渗出较少时,行手术清除死骨、硬化骨,采用合适的肌皮瓣覆盖创面,外固定架外固定,待皮瓣成活后,再行骨延长。

分层换药方法用于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分层换药方法用于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研究 显示 深 Ⅱ。烧 伤创 面的愈 合 时间较 长 ,愈合后 可遗 留不 同程度 的增 生性 瘢 痕 。生长 因子 具有 广 泛的促 细胞 增殖 和组 织 生 长 的 生物 学活性 ,特别 对皮 肤表 皮 细胞 、成 纤维 细胞 及 内皮细 胞 等与 修复 有关 细胞 的生 长 繁殖 、表 皮细 胞 的增生 及创 面 的再上 皮 化有 强 烈 的作 用 ] 。尽 管 生 长 因子 对 创 伤修 复起 着 重要 的调 控 作 用 ,但 创 面组 织赞 陛反 应 时可致 局部 组 织生 长 因子释 放减 少 ,烧 伤后 机体 自身 内源性 生长 因子 在创 面组 织 的含量 难 以满足 细胞 增
Ke y wo r d s : La y e r e d re d s s i n g c h a n g e me ho t d ; Bu m wo u n d s I I 。; Wo nd u
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是治疗烧伤的重要环节 ,中小面积的 Ⅱ。
烧 伤 占到 整个 烧 伤 的 8 0 %~ 8 5 % 】 。正确 的换 药 方 法是 烧 伤创 面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o f l a y e r i n g d r e s s i n g c h a n g e me t h o d a n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d r e s s i n g c h a n g e me t h o d i n
s e c on d de g r e e b um wo un d s . Me t ho ds 1 20 c a s e s o f s e c o nd d eg r e e b u m we r e r a nd o ml y di vi d e d i n t o c o n t r o l ro g u p a nd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g r o u p. 6 0 c a s e s e a c h g r o up. The c o nt r o l gr o u p u s i ng t he t r a di t i o na l me t ho d o f d r e s s i n g c ha n g e , t h e i n t e r ve n t i o n g r ou p us e d l a y e r i n g d r e s s i ng c h a ng e me t ho d. Re s ul t s La y e in r g d r e s s i n g c ha ng e me t ho d c a i 1 o b vi o us l y r e d u c e t h e d e g r e e o f pa i n, bl e e d i n g , pa t i e n t s wi t h c h a n gi n g f r e q ue nc y , he a l i n g t i me , p i g me n t a t i on , s c a r t i s s u e h y pe r p l a s i a a n d t r e a t me nt c os t s . Co nc l us i o n On s e c o n d d e g r e e b u m wo u nd d r e s s i ng me t h od i s s u pe r i o r t 0 t he t r a d i t i o n a l l a ye in r g re d s s i n g c ha ng e me t ho d .

两种方法用于Ⅱ°烧烫伤皮疱破溃换药的临床观察

两种方法用于Ⅱ°烧烫伤皮疱破溃换药的临床观察
, 0 ,7 4 :9 . ] 2 9 1 () 7 2 0
3 寇京莉 , 韩斌如. I C穿刺后应用增强型透明贴预 防机械性静 PC
脉炎 的临床观察[] 中华护理杂志 ,0 7 4 ( )6 1 6 . J. 2 0 ,2 7 :6  ̄6 2 4 韩君花. 素钠乳 膏外敷对 提 高血管 闭塞再通 率 的疗 效观 察 肝 E]护士进修杂志 ,0 72 (3 :2 5 J. 20 , 22 )2 0 .
管后 机械 性静 脉炎 的发生 。




1 杨月华 , 沈玲玲. 双氯芬酸钠乳剂预防 P C I C致机械性静脉炎 的 效果观察[] 中华护理杂志 ,0 0 4 ( ) 4 6 1. J. 2 1 ,5 6 :1 ̄4 7 2 唐进华 , 海英 , 徐 刘俊. 防治 P C I C致机械性静脉 炎的护理措施

7 ・ 2
床护 理杂志 2 1 年 6月第 1 卷第 3期 02 l
PC IC穿 刺 、 管 过 程 中 , 刺 鞘 和 导 管 对 静 脉 内 置 穿 膜、 静脉 瓣 的机械 摩擦刺 激 引起 的变 态反 应E 。当 血管 内膜受 损后 释放炎 性介 质 , 物质 使血 管通 这些 透性增 加 , 血液从 血管 中渗 出 , 引起 局部 红 、 、 , 肿 痛 局部组 织增 生形 成 硬 结 。 由于 肿瘤 患 者 的 血液 粘 稠度及 凝 固性均较 高 , 这些 因素与 静脉 炎 的发 生呈 正相关 。为 了预 防 和减少机 械性 静脉炎 的发 生 , 我 们 常选择 化疗前 2d给 予 PC I C置管 , 机 体对 导 使

关键词
烧伤 ; 换药
R 4; 65 6 4 R 0
中 图分 类 号

轻、中度烧烫伤患者门诊换药与护理分析

轻、中度烧烫伤患者门诊换药与护理分析

轻、中度烧烫伤患者门诊换药与护理分析作者:兰正花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9期【摘要】目的:分析轻、中度烧烫伤患者在门诊时采用湿润烧伤膏进行换药和护理的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9例轻、中度烧烫伤患者,采用湿润烧伤膏进行包扎治疗,暴露治疗,然后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者经过科学的换药以及护理后,创面在(8-25)天内基本上全部愈合,愈合率高达100%。

结论:轻、中度烧烫伤患者在门诊时采用湿润烧伤膏进行换药、护理,疗效快,安全性高,且操作简单快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烧烫伤;创面换药;护理;湿润烧伤膏【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69—02烧烫伤属于突发性伤害,患者出现烧烫伤情况后,创面非常疼痛,严重刺激着患者的精神,因此患者一般表现为烦躁不安、情绪消极、很容易发怒等,所以,护理人员态度一定要热情、耐心、细致,做好相关解释工作,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配合治疗,早日康复[1]。

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门诊烧烫伤外科一共收治患者89例,通过采用湿润烧伤膏实施创面换药与护理,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现临床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轻、中度烧伤患者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患者均签署同意书,在我院接受观察并进行治疗。

89例患者中男49例,女40例,平均年龄(38.7±29.5)岁,烧伤原因:电热壶烫伤18例,热油烫伤14例,火焰烧伤20例,蒸汽烫伤9例,热水袋烫伤28例。

烧伤部位:头部受伤27例,会阴以及臀部受伤17例,四肢受伤21例,胸腹部受伤24例。

烧伤深度:Ⅰ度19例,浅Ⅱ度49例,深Ⅱ21例,其中有7例患者发生细菌性感染,在受伤的创面有红肿、脓性分泌物等。

烧伤换药的操作流程

烧伤换药的操作流程

烧伤换药的操作流程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特别是在一些高温场合容易发生,如火灾、油烟熏气等。

烧伤后要及时进行换药处理,以防止感染和疼痛。

本文将介绍烧伤换药的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换药工具和材料的准备、伤口清洁、伤口涂药和包扎等环节的详细描述。

一、准备工作1.确认烧伤部位:在进行烧伤换药前,首先要确认烧伤部位。

应仔细观察烧伤区域,根据烧伤的程度和范围确定换药方案。

2.洗手:在准备换药前,一定要洗手!洗手可以杀菌消毒,避免手部传播细菌,防止感染。

3.准备工具和材料:需要准备的工具和材料包括:止痛药、消毒棉签、生理盐水、碘伏、医用手套、医用镊子、医用剪刀、纱布、绷带等。

二、换药步骤1. 伤口清洁(1)用生理盐水清洗:使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烧伤部位,将伤口表面的灰尘和细菌清除干净,这可以减少后续处理的疼痛和感染风险。

(2)消毒:用碘伏棉球在烧伤部位周围轻轻擦拭两遍,以消毒伤口。

(3)伤口的去除死皮:将棉花球沾上生理盐水,轻轻地擦拭伤口,帮助去除伤口周围死皮,以方便药膏的粘附。

2. 伤口涂药(1)涂药:用消毒的医用镊子夹取适量药膏,轻轻涂抹在伤口上。

(2)涂得要薄:药膏不能涂得太厚,否则会加重伤口负担,同时还会影响药膏吸收和呼吸。

一般涂药的厚度不超过2-3mm即可。

(3)注意伤口位置:虽然在涂药时要尽量避免误涂到健康皮肤,但烧伤会伴随肿胀,因此也要注意在涂药时应不断变换涂抹伤口的位置。

3. 包扎(1)用纱布计量:选择合适大小的纱布进行包扎。

纱布的长短要够长,棉纱要够厚,以保证伤口的包扎效果。

(2)将纱布横向盖住烧伤部位,然后再横向盖一层。

(3)用绷带固定:用绷带固定纱布,防止纱布脱落,并达到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的目的。

三、注意事项在处理烧伤伤口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如下:1.避免饮食:在烧伤换药时,需要避免进食刺激性过强的食物,如酒、咖啡、浓茶等。

2.注意烧伤部位的保暖:在烧伤换药后,应注意烧伤部位的保暖,避免受凉,可用保暖贴或穿保暖衣服。

伤口换药ppt课件

伤口换药ppt课件

伤口化脓怎么办?
总结词:及时处理
详细描写:如果发现伤口化脓,应及时采取措施,如使用抗 生素和消炎药来控制感染,彻底清创和处理伤口,保持引流 畅通,以及定期更换敷料等。如果化脓严重或出现发热等症 状,应及时就医。
如何避免伤口感染?
总结词:预防措施
详细描写:避免伤口感染的关键在于预防, 如保持伤口周围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接触污 染物和刺激性物质,定期更换敷料和消毒伤 口,以及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等。此外, 增强免疫力、公道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医生的建, 避免将细菌带到伤口处。
促进愈合
提供潮湿环境
使用适当的敷料,保持伤口潮湿 ,有利于促进愈合。
减轻疼痛
在换药进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 减轻疼痛,如使用止痛药或冰敷
等。
增加营养摄入
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 质的摄入,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
况、是否有感染等。
避免过度刺激
在换药进程中,医生需要避免 过度刺激伤口,以免加重患者
的痛苦。
公道使用药物
在换药进程中,医生需要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 物,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
02
伤口换药的步骤
准备物品
消毒液
用于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
无菌纱布
用于覆盖和保护伤口。
棉签
用于蘸取消毒液和药物。
用于固定纱布。
烫伤的换药方法
总结词:降温止痛
详细描写:烫伤后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缓解疼痛和肿胀。换药时应注意清洁伤口并涂上适当的烫 伤药膏,保持伤口潮湿,避免干裂和感染。
术后伤口的换药方法
总结词
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详细描写
术后伤口需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以预防感染。换药时应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 口,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同时注意视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 处理特殊情况。

换药标准操作流程

换药标准操作流程
换药标准操作流程
图示:如何揭敷料???
换药标准操作流程
(五) 切口及周围皮肤消毒
A 严格掌握无菌原则。
B 先无菌伤口,后感染伤口;先简单伤口,后复杂伤口;先一般伤口, 后特殊伤口。
C 用两把镊子清洁伤口,遵守无菌术原则,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 镊子接触敷料作为传递,二者不可混用。
D 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轻沾吸去分泌物或脓液,由内 向外。不得用擦洗过创面周围皮肤的棉球沾洗创面。
C 若伤口有缝线反应,可常规消毒后酒精湿敷。 若伤口有针眼脓疱,较小者可用无齿镊弄破并用干棉球挤出脓液,再用碘酒、 酒精消毒。较大者需要拆除缝线,清楚脓液、异物,清创后放置引流物。 若伤口有积血、积液的切口,先用注射器从正常皮肤处潜行穿刺抽除,或用镊 子、探针由创口处稍加分离引流。 若伤口出现脂肪液化(脂肪丰富的切口易出现脂肪液化),需广泛的敞开切口 (脂肪液化的区域全部打开),培养+药敏以及加强换药。初期消毒后在局部的皮 下注射庆大霉素,向切口中放置葡萄糖粉,每天换药;待创口渗出少后油纱刺 激肉芽生长,新鲜后二期缝合。
总的目的: 通过以上三点达到促进组织生长;伤口愈合的最终目的。
换药标准操作流程
三、换药的原则 (基本原则:无菌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1
(1)换药者要戴口罩、帽子,洗净双手才能开始换
药。
2
(2)设专一的换药室进行一般的伤口换药。 (3)污染或用过的敷料不能乱扔,特殊感染的敷料 3
要焚烧。 (4)先换清洁伤口,其次是污染伤口,后换感染伤4
换药,换药应避开打扫病室卫生、晨间和晚间护理、治疗、 休息和用餐时间。 (2)换药时要求室内空气清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
换药标准操作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伤换药方法体会换药前注意事项(创面处理原则):1)要在纠正休克(包括低容量性休克及痛性休克)的情况下才处理创面;尤其大面积烧伤及小儿、老年体弱患者烧伤,最好建立有效静脉通道、保暖及准备抢救设备后才进行清创或换药;估计创面处理引起剧烈疼痛,成人可在度冷丁、强痛定、曲马多等镇痛下进行,小儿可在水合氯醛、冬非合剂(渡过休克期后才可应用)、苯巴比妥、安定等镇静下进行,渗出期镇静、镇痛药物主张静脉用药。

2)尽可能减轻创面刺激,保护间生态组织。

避免大洗大刷。

大面积烧伤或小儿创面用清水轻轻擦洗创面,再用生长因子、低刺激性消毒剂喷创面。

烧伤局部组织的病理变化,按局部损伤程度的不同层次,将其划分为类似同心园状的三个区带,即:(1).中心为凝固坏死带;(2).周围为毛细血管淤滞带。

(3).外围为充血带。

其中淤滞带代表部分组织损伤,属“间生态”状态。

保护间生态组织可减少创面面积及减少换药工作量,提高效率。

如何保护间生态组织或减少对间生态组织的损伤,主要方法有:a尽早实施冷疗:及时冷疗降低患部温度可减少约50%损伤,一般在伤后半小时内或患者主诉有明显患部烧灼感时实施有效。

方法:用大量冷水冲洗或浸泡烧伤部位,约15—30分钟或直到伤部不再灼热。

勿使用冰块或冰水,以免使烧伤部位更糟。

b创面喷冷生长因子c清创小技巧:疱皮去顶保留周边疱皮、撕疱皮时镊子由外周向中心拉扯、水疱中央去顶星状打开致周边,次日撕除或剪刀剪除。

创面小水泡(直径小于1cm)保留,大水泡低位引流,或水疱去顶引流,皱缩滑脱的泡皮剪除。

3)清创时尽量做到无菌操作或相对无菌操作。

4)小面积采用彻底清创法,大面积主张简单清创。

5)掌握包扎疗法与暴露疗法的适应征包扎疗法:适应肢体与部分躯干部位的新鲜浅度烧伤创面及无层流净化环境下创面。

包扎可保护创面减少污染,渗出期加压包扎可减少早期血浆渗出;适压包扎可使创面与敷料、外用药保持贴服,接触良好,更好地发挥药效。

暴露疗法:由于创面暴露,局部凉爽干燥,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可抑制焦痂液化与糜烂。

尤其是一些污染较重的已发生感染的创面(包扎后可能导致创面渗液引流不畅,创面温度、湿度增高,细菌大量繁殖,严重可致烧伤创面脓毒血症及烧伤败血症)。

适应颜面,会阴部等不宜包扎的部位与其它各部位(耳廓)的深度烧伤,酸烧伤创面、一些污染和已经发生感染的创面。

暴露疗法最好配合层流净化环境。

烧伤换药流程1、准备:检查白大挂口袋内工具(棉枝、胶布、喷剂、敷料剪等)是否齐全,将对换药无帮助的笔记本、听诊器等物品取出,减少交叉污染,提供换药方便。

2、洗手。

3、换药前先了解创面情况,定好换药方案,准备换药材料,小儿病员务求将所有换药材料准备就手(打开换药包、准备好油纱、富林密敷料、烧伤贴、棉垫、烧伤棉垫、灭菌剪刀;垃圾袋、绷带、胶布、棉枝、喷剂、绷带剪放患儿附近)才开始拆开敷料换药,以减少换药带来疼痛时间及刺激,避免痛性休克。

4、将床架放下,摆好换药体位。

与助手协作,良好的换药体位可减少病人痛苦,提高换药效率。

5、换药部位顺序:四肢(由远心端至近心端)→躯干(先背部后前面)→头面颈部。

敷料覆盖由后侧→前侧。

换药操作顺序:拆除敷料→清创→喷药→覆盖敷料→棉垫→烧伤棉垫→贴胶布→绷带包扎→贴胶布→上弹力网或弹力绷带→摆放伤肢体位。

喷药顺序:百克瑞、醋酸洗必泰、3型安尔碘→生长因子→洁悠神6、换药包扎方法见烧伤创面绷带包扎幻灯片,包扎后用油性笔签写换药日期。

7、换药清楚床边及换药车垃圾,洗手,减少交叉感染。

每天换药任务完成后按规定收拾整齐换药车及换药室。

包扎范围:超过创面3-5cm包扎厚度:渗出期3-5cm(包扎后)敷料更换指征:①外敷料有渗液,敷料将创面与外界隔离作用丧失②敷料间有臭味③包扎部位有持续性跳痛酸碱烧伤可用中和剂湿敷或喷洒,中和剂的选用:酸性物质烧伤可选用:5%碳酸氢钠溶液或氧化镁、肥皂水等;碱性物质烧伤可选用:3%硼酸、1%枸橼酸溶液等。

烧伤常用换药材料安信纳米烧烫伤贴(烧伤贴)作用:1)引流渗液,因为具有立体网纱结构,使用时最好均匀接触创面,不留间隙;2)强效杀菌作用,起主要作用成分为纳米级的银粒子,杀菌谱广,不存在耐药问题;3)覆盖创面,干燥后保护创面促使痂下愈合。

适应:主要用于浅Ⅱ、浅深Ⅱ烧伤创面感染创面烧伤渗出期创面供皮区创面。

用法:浅颜色面接触创面,其外可喷百克瑞、醋酸洗必泰、3型安尔碘、生长因子、洁悠神等。

外敷棉垫、烧伤棉垫包扎,外加弹力绷带或弹力网。

渗出期最好每天更换外敷料,渗出液较粘稠、有臭味时可更换纳米敷料。

纳米敷料与创面有粘连又必须更换时用生理盐水淋湿敷料,片刻后切线方向去除纳米敷料,或边撕边喷生理盐水。

纳米敷料转干硬与创面粘连紧密时需检查敷料下有否积液,有积液需用剪刀从中间入手剪开小窗,星状剪开去除未干燥敷料。

磺胺嘧啶银(AgSD)作用:对绿脓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主要是银离子被细胞摄入,与菌体中的DAN 结合,改变其结构,从而抑制了细菌的繁殖。

杀菌谱广,不存在耐药问题。

适应:Ⅱ度创面或感染创面用法:粗大银离子渗入细胞可引起剧痛,小儿病人使用前宜适当镇静、镇痛,用适量生理盐水加入磺胺嘧啶银粉,调和成磺胺嘧定银糊剂,棉球或小纱块外涂Ⅱ度创面,涂后热风(电吹风)或电暖炉烘干,干后药痂暴露不能覆盖敷料或衣被,注意保持室温。

每天观察有否痂下积液及药痂脱落,痂下积液去除药痂重新上药,药痂脱落可继续加涂。

如药痂周边与创面分离,中央压之有落空感,可考虑凡士林包扎24小时溶痂。

富林蜜藻凝胶作用:是聚乙二醇的聚合物,含藻酸盐的水活性胶体-水凝胶,具有水化和吸收功能,对于干燥创面能够给予一定的水化,对于渗出创面能够及时吸收渗液,具有调节创面微环境的水分含量作用,能创造有利于创面生长的外环境,从而加速创面的愈合。

富林蜜愈合凝胶本身不具有抗菌作用,但其pH值为 5.2,呈弱酸性,对创面微生物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适应:Ⅱ度创面溶痂及修复创面残余创面及肉芽创面面部、颈部、阴茎、阴囊、臀部等特殊部位创面用法:清理创面后药膏直接涂创面,覆盖两层凡士林油纱或带单面胶纸凡士林油纱,轻轻挤压均匀药膏;或将药膏涂凡士林油纱上再用压舌板或镊子均匀药膏,制成富林密油纱,根据创面形状大小裁剪覆盖富林密油纱,棉垫、烧伤棉垫覆盖包扎。

外加弹力网或不加,隔1-2天换药1次。

洁悠神长效抗菌剂作用:系由新型高分子活性剂经科学配制而成,其主要成分为有机硅季胺盐,它是阳离子活性剂,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正电荷网膜,对带负电荷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有强力吸附作用,使病原体赖以生存的酶失去作用,从而达到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使病原微生物窒息死亡,具有广谱、长效(维持8小时)、杀灭作用强等特点。

洁悠神长效抑菌剂在烧伤创面上能起到一定的长效抗菌,隔离创面、促创面愈合的作用。

与烧伤创面上传统使用的药物相比,其使用更方便,病人更容易耐受。

适应:Ⅰ度或浅Ⅱ度暴露创面阴囊、耳廓创面或初愈合创面小水疱破裂后创面酸烧伤创面皮痂所有创面消毒用法:竖直药瓶,喷头与创面相距约15cm直接喷洒,不用摇匀。

因可形成正电荷网膜,最好喷在最后,以免影响其他创面外用药效果。

复合溶菌酶消毒剂(百克瑞)作用:含有溶葡球菌酶和其他溶菌酶,对致病菌有多重破壁杀菌作用,杀菌迅速,耐药性小。

适用:于各类感染创面(包括耐药性金葡萄球菌MRSA,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

用法:竖直药瓶,喷头与创面相距约15cm直接喷洒,因药效不稳定,使用前不用摇匀,最好开瓶后一次用完或尽快用完。

对创面有一定刺激性,使用于小儿病人时注意痛性休克。

贝复剂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作用: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促进肉芽生长)。

适用:烧伤初期创面。

用法:竖直药瓶,喷头与创面相距约15cm直接喷洒。

或纱块湿敷创面。

不稳定,使用后放冰箱平冻保存。

金因肽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作用:促进表皮细胞生长。

适用:烧伤修复期、康复期创面,创面开始上皮化或初步上皮化,提高新生上皮质量。

烧伤残余创面或肉芽创面。

用法:竖直药瓶,喷头与创面相距约15cm直接喷洒,或纱块湿敷创面。

暴露创面可每天喷4次以上。

凡士林油纱作用:保护创面、防止创面与外敷料粘连,减少药膏外渗。

保持创面湿润及保护新修复创面。

适用:非严重感染创面及富林密药膏溶痂创面。

肉芽创面。

用法:拆开外包装后去除单层胶纸或去除双层胶纸后以双层凡士林油纱覆盖创面。

多层重叠覆盖可增加立体网状结构,保留单层胶纸可阻挡药膏外渗,均可增加创面与药物接触,减少丢失及外敷料吸收。

桶装白凡士林作用:溶痂。

适用:有干硬皮痂或纳米敷料覆盖的愈合创面、初步拆开网眼纱覆盖植皮创面。

用法:用木板片状刮出厚涂于烧伤棉垫或创面,约0.5-1.0cm厚,包扎使之贴服创面,不用加压包扎,保留24小时。

拆开后清除所有敷料,小纱块轻轻擦拭去除大部分凡士林,保留小部分或薄层润滑保护新愈合创面。

自粘弹力绷带作用:24小时持续弹力,使纳米敷料与创面保持良好接触;在增生疤痕上加压减少疤痕增生。

适用:使用纳米敷料创面最外层包扎;增生疤痕加压包扎。

新愈合创面或下肢创面功能锻炼过程中减少水疱形成。

用法:必须抬高患肢排血后再包扎,避免包扎后远端肢体淤血。

适当压力缠绕外层敷料,注意勿超过棉垫敷料,勿加压包扎过紧,注意检查包扎后肢端血运情况,必要时减压调整;新愈合创面薄嫩皮肤及关节处皮肤直接包扎易在活动过程造成损伤,宜用棉垫保护后再用弹力绷带包扎。

弹力网作用:使敷料与创面保持良好接触。

保持敷料完整性,尤其小儿病人。

适用:小儿病人、头面颈部创面、躯干、臀部创面、使用富林密油纱外敷创面。

用法:选择适当型号,先用手拉松,双手拉至与包扎部位相近大小后感受弹力大小,适当后再上网,上网后注意检查弹力松紧,剪开过紧处,必要时可用绷带穿绑塑形。

躯干部注意观察有否影响呼吸;头部注意鼻孔周围有否堵塞危险,耳廓周围有否压迫,颈部有否影响吞咽及呼吸。

冯裕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