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体消毒
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

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Low-Temperature Plasma Hydrogen Peroxide,LTPHP)是一种新型的消毒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快速、安全等特点。
该技术将过氧化氢溶液通过等离子体化处理,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从而实现对空气、水和表面的高效消毒。
一、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的原理1.物理原理:通过特殊的等离子体设备,将过氧化氢溶液经高频电场处理,使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分子离解。
通过高频电场的作用,产生活性氧离子(O)和氢离子(H)等等离子体粒子。
2.化学原理:活性氧离子和氢离子的共同作用,使得等离子过氧化氢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杀菌力。
同时,等离子过氧化氢加热后可以分解成氧气和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的应用1.空气净化: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可以在空气中快速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同时还可以去除异味,净化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2.水处理: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可以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去除水中的异味和污染物,改善水质。
在饮用水、游泳池水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表面消毒: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可以对常用物体表面进行高效消毒,如医疗器械、餐具、电子产品等。
这种消毒方式比传统的化学消毒方法更加安全、快速,减少了二次污染的风险。
4.食品加工: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可以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杀菌消毒,不仅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还可以增强食品的安全性。
5.医疗保健: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可以用于医疗器械洗消和手术室消毒,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三、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的优势1.高效杀菌: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很强,可以很快地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达到高效消毒的效果。
2.环保安全: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加热后能够分解成氧气和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对人体产生毒性和刺激性。
3.不易产生耐药性:传统的消毒药剂容易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而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的消毒机制不同于传统方法,不易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
消毒供应中心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操作流程

灭菌
检查过氧化氢卡匣是否已放 入机器上方的卡匣插入孔。
根据锅内物品种类、数量选择 灭菌运行程序(长循环请按 S TA RT — C A N -
随时观察循环过程是否正常运 转,如有中断,按照打印记录, 随时处理。
灭菌
灭菌循环程序结束后,机器的液晶显示屏会显示灭菌完 成的字样,并且有Bi一声的长声提示音。
优点:有效、安全、快速、易 用。
02
灭菌过程
灭菌过程
8个阶段:真空期→注射期→扩散期→等离子期→第二次注射期→第二 次扩散期→第二次等离子期→通风期。灭菌温度45℃~50℃。灭菌时 间60min左右。
03
收回物品
收回物品
供应室护士将各科室所要待消的物品统一收回(严禁水、纸、 布、木、油剂、粉剂物品),同时进行检查核对 (数量、科 室号码、种类、物品部件检查),确定无误后接收。
避免管道类物品堆积摆放。
03
需灭菌的物品间距不少于8cm。
02
安排灭菌袋的透明面朝同一方向。
04
不要让需灭菌物品接触到灭菌舱的
锅壁。
05
每锅需放置一个指示卡,以便观察
灭菌效果。
08
灭菌
检查电线插头是否已插上。
按 CLOSE DO0R键关闭 舱门。
C E L — S TA RT 键 , 短 循 环 请 按 S TA RT — S TA RT 键 ) 。
04
清洗
清洗
将回收物品按科室分类,分别清洗。
05
干燥
干燥
将清洗过的物品擦干再吹干,保证任何部位不能潮湿。将干燥的物品按科室、种类、大小用不同包装材料分别包装,并每袋 内附指示卡一个。
07
装载
装载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原理是什么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原理是什么
在医疗领域,灭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以确保器械和设备的无菌状态,保
障患者的安全。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作为一种灭菌设备,其原理是通过能量较低的等离子体来实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产生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通过利用特定的电磁场产生等离子体。
在设备内部,通过
加热或其他方式制造出等离子体气体,进而在低温下形成等离子体。
2. 杀菌
产生的等离子体富含能量,含有活性氧、活性氮等离子。
这些高能粒子能够与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细胞膜相互作用,破坏其结构,导致其死亡。
等离子体灭菌器可以有效杀灭各种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确保器械的无菌状态。
3. 低温环境
与传统高温灭菌设备相比,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在灭菌过程中可保持较低环境
温度,避免器械的热变形或热敏感性物品的损坏。
这样的低温灭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器械的质量和完整性。
4. 安全性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工作过程不产生大量热量或高温蒸汽,相比传统的高温
灭菌设备更加安全,且可以适用于多种器械和设备的灭菌。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操作简单,灭菌过程可控制时间,确保灭菌效果。
综上所述,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通过产生等离子体,在较低温度下杀灭微生物,保持设备的完整性和器械的无菌状态,为医疗领域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安全的灭菌方式。
低温等离子体消毒

8
子和离子产生的击穿蚀刻效应所致,即等离子体 中高速粒子打破微生物分子的化学键,最后生成 挥发性的化合物如COx、CHx等。
❖ ⑶紫外线的作用:在激发物质形成等离子体的过 程中,伴随有部分紫外线产生,这种高能紫外光 子被微生物或病毒中蛋白质所吸收,直接破坏微 生物的基因物质致使其分子变性失活。
10
度要比电子低至少一个数量级,因此这种等离子体 称之为低温等离子体或冷等离子体。
❖ 通电后,在电场作用下电离出冷等离子体。冷等 离子体内的电子温度可达20000-30000度,电子的半 径约为E-13米,而细菌或病毒大小约为E-6米或更 小,这样几十个或几千个电子将细菌包围,其几万 度的高温足以将细菌或病毒完全杀死。但因电子本 身的热容量很小,所以在宏观上没有热容量产生, 不会损伤任何被消毒的物品,再者,因等离子体内 含有单原子氧,单原子氧是一种强氧化剂,也能杀 死微生物.
❖ 采用过氧化氢做为辅助剂,将过氧化氢气体灭菌与 低温等离子结合起来 ,快速杀灭各种微生物的技术 方法是目前较为最好的选择。
7
3.低温等离子体的消毒机理
❖ 低温等离子体的消毒机理 目前还没有统一定论,根 据试验出现了各种有关机理的假说,无论是从物理还 是化学方面可归根为以下三种:
❖ ⑴活性基团的作用:等离子体中含有的大量活性氧 离子、高能自由基团等成分,极易与细菌、霉菌及 芽孢、病毒中蛋白和核酸发生化学反应,能够摧毁 微生物和扰乱微生物的生存功能,使各类微生物死 亡。
❖ 通常把电离度小于 0.1%的气体称弱电离气体,也 称低温等离子体;
❖ 电离度大于 0.1%的称为强电离等离子体,也称高 温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消毒原理

低温等离子消毒原理1. 介绍低温等离子消毒是一种通过使用低温等离子来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它具有消毒效果高、操作简便、对物品无损伤等优点,因此在医疗、食品、制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原理低温等离子消毒利用等离子体产生的高能量电子和活性氧离子来杀死微生物。
其主要原理如下:2.1. 等离子体生成通过提供能源,如辉光放电或射频辐射,将气体激发至高能级,从而形成等离子体。
激发的气体通常是氧、氮等。
2.2. 高能电子杀菌在等离子体中,激活的氧分子会释放出高能电子。
这些高能电子能够穿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壁,破坏其遗传物质和细胞器,从而导致其死亡。
2.3. 活性氧离子灭菌等离子体中的氧分子还会形成活性氧离子,如超氧阴离子、羟基离子等。
这些活性氧离子能够与细菌和病毒的膜脂、蛋白质和核酸等进行反应,破坏其结构和功能,从而使其失活。
3. 操作步骤低温等离子消毒的操作步骤如下:3.1.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一个等离子发生器,该发生器能够产生高能量电子和活性氧离子。
同时,还需要将待消毒物品放置在密封的容器中,以避免等离子逸散。
3.2. 启动设备将等离子发生器连接电源,并启动设备。
根据设备的要求,设定适当的温度、压力和处理时间等参数。
3.3. 封闭容器将待消毒物品放置在密封容器中,并将容器密封。
确保容器的密封性能可以防止等离子和活性氧离子的泄漏。
3.4. 等离子处理将密封的容器放置在等离子发生器中,启动等离子处理过程。
在设定的时间内,等离子和活性氧离子将对待消毒物品进行处理。
3.5. 停止处理等离子处理时间结束后,停止设备的运行。
将已处理的物品取出,并进行必要的后续操作,如清洁、包装等。
4. 适用范围低温等离子消毒适用于许多领域,如医疗、食品和制药等。
具体包括:4.1. 医疗领域低温等离子消毒可以用于对医疗器械、病房环境、空气等的消毒。
它能够有效杀死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4.2. 食品工业低温等离子消毒可以用于食品的表面处理,如水果、蔬菜和肉类的消毒。
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消毒作用

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消毒作用
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消毒作用是指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杀菌消毒的过程。
低温等离子体是指通过电离产生的气体中的离子和自由基。
这些离子和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和杀菌作用,可以破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细胞壁和核酸等结构,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消毒具有以下优点:
1. 高效杀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对空气和物体表面上的微生物进行高效杀菌,可以达到99%以上的杀菌率。
2. 无残留物: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消毒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化学物质,不会产生残留物,不会对空气和环境造成污染。
3. 广谱杀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都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4. 适用范围广: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疗卫生、空气净化等领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物体和场景。
然而,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消毒也有一些限制:
1. 需要专业设备: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消毒需要专业设备来产生等离子体,设备较为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2. 渗透性差: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消毒对物体表面的杀菌效果较
好,但对一些有孔隙结构的物体,如海绵、木材等,渗透性不佳,杀菌效果可能不理想。
综上所述,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消毒具有高效、无残留物、广谱、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也存在设备要求较高和对有孔隙结构物体渗透性差的限制。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简介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是一种利用等离子体技术进行灭菌的设备。
等离子体是一种高温、高能的气体状态,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方式。
而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则在保持低温环境的条件下,利用等离子体技术杀灭微生物,适用于需要使用温度敏感物品进行灭菌的场合。
工作原理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产生低温等离子体来实现消毒过程。
在设备内部放置带有微生物的物品后,通过引入气体(如氢气、氧气等)和微波等能量源,从而产生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粒子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核酸等结构,达到灭菌的效果。
由于是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的消毒,这种方法可以有效保护温度敏感的物品不受损。
应用领域低温等离子灭菌器适用于医疗器械、药品、食品等领域的灭菌工作。
在医疗器械消毒方面,由于某些医疗器械对高温灭菌方法不适应,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可以提供更为温和且有效的消毒方式。
在药品和食品领域,对于要求保持原有品质的产品,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优势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相比传统的高温蒸汽灭菌等方式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是灭菌温度低,可以避免一些物品因高温而损坏或失效。
其次是灭菌效果好,等离子体可以深入杀灭微生物,保证消毒效果。
另外,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操作简单,容易监控,确保了消毒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语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消毒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消毒效果和物品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将会在医疗、食品、制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信在未来,这种先进的消毒技术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低温等离子体在医学中的应用

低温等离子体在医学中的应用在当今的医学领域中,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正逐渐成为热点研究方向。
低温等离子体具有广泛的医学应用,它可以在不削弱组织和细胞的完整性的情况下破坏细胞膜和DNA,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和肿瘤细胞,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探讨低温等离子体在医学中的应用。
一、介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其原理低温等离子体,也称为非平衡等离子体,是指在低温下产生的激发态气态物质,其中包含电子、正离子、中性原子、分子等物质。
等离子体物理学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则是由于其取得了广泛的实际应用而被许多研究者重视。
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原理主要是将高电压加于气体中,将气体中的电子从原子中抽出并加速运动。
高速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后,可以将分子电离成离子、激发态和自由基,从而形成等离子体。
二、低温等离子体在医学中的应用2.1 低温等离子体在消毒方面的应用低温等离子体可以杀死表面和深层的病菌和病毒,因此在医院消毒等方面具有较广泛的应用。
例如空气消毒、水消毒、物体表面消毒和手术器械消毒等。
其中,低温等离子体对细菌和真菌的消毒效果最为显著。
例如对厌氧菌、致病性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很好的消毒效果。
此外,低温等离子体对病毒的消毒也不容小觑,一些感染病毒如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均可以被低温等离子体有效地消灭。
2.2 低温等离子体在治疗皮肤病方面的应用在医疗领域中,低温等离子体还可用于治疗皮肤病。
例如在治疗日光性皮炎、棕色黑变病和荨麻疹等过敏性皮疹的时候,可以使用低温等离子体。
通过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低温等离子体可以刺激皮肤的再生和更新,促进皮肤的代谢并提高肌肤的光泽度。
2.3 低温等离子体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低温等离子体在肿瘤治疗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治疗肿瘤时,低温等离子体可以经过特定的电流和能量参数产生等离子体,从而在细胞和组织的生理活动中产生电磁相互作用。
通过产生一定的电压和电流,低温等离子体可以诱导肿瘤细胞的死亡和减少肿瘤细胞的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温等离子体消毒
1.消毒灭菌的定义
2.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
3.低温等离子体的消毒机理
4.低温等离子灭菌的优缺点
5.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消毒技术的应用
消毒灭菌的定义
消毒:消毒是指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杀灭或消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传播感染水平的处理即不再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灭菌:灭菌是指杀灭或去除外界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过程。
包括致病性微生物和不致病的微生物,如细菌(含芽胞)、病毒、真菌(含孢子)等,一般认为不包括原虫和寄生虫卵,以及藻类。
灭菌是获得纯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中必需的技术。
灭菌是个绝对的概念,意为完全杀灭所处理微生物,经过灭菌处理的物品可以直接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内而不会引起感染,因此,灭菌是最彻底的消毒。
然而事实上要达到这样的程度是困难的,因此国际上通用方法规定,灭菌过程必须使物品污染的微生物的存活概率减少到E-6 (灭菌保证水平),换句话说,要将目标微生物杀灭率达到
99.9999%。
在当前面对如此严苛的灭菌要求,理想的灭菌器应该具有如下的特点和性能:
( 1 )灭菌速度应尽量快,时间要短;
( 2 )灭菌温度应该低于5 5℃左右,对器械、物品损伤尽量小;( 3 )灭菌时对整个环境无影响,灭菌残留物是无害的;
( 4 )能够满足多种物品的灭菌要求;
( 5 )使用耗材价格不能过高。
现如今所使用的灭菌方法多为热力灭菌、辐射灭菌、环氧乙烷灭菌、低温甲醛蒸汽灭菌以及使用各种灭菌剂如戊二醛、二氧化氯、过氧乙酸和过氧化氢等长时间浸泡的方法。
这些灭菌方法存在着许多限制条件,如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灭菌时间过长、灭菌温度过高致使器械损伤较大、食品营养流失等
随着对消毒、灭菌的处理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灭菌方法的局限性正在促使新的灭菌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
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是新一代的高科技灭菌技术,它能克服现有灭菌方法的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提高消毒灭菌效果。
例如对于不适宜用高温蒸汽法和红外法消毒处理的塑胶、光纤、人工晶体及光学玻璃材料、不适合用微波法处理的金属物品,以及不易达到消毒效果的缝隙角落等地方,采用本技术,能在低温下很好地达到消菌灭菌处理而不会对被处理物品造成损坏。
本技术采用的等离子体工作物质无毒无害。
本技术还可应用到生产流水线上对产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在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今天,常压低温等离子体消毒作为一种清洁的消毒方法将会有一个广阔的应用前景。
等离子体灭菌是医疗卫生、制药、生物工程食品行业灭菌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是消毒学领域继甲醛、环氧乙烷、戊二醛等低温灭菌技术之后又一新的灭菌技术,其特点是低温、快速、毒性残留低,而且对于耐湿热和不耐湿热的物品、器械均适用。
采用过氧化氢做为辅助剂,将过氧化氢气体灭菌与低温等离子结合起来,快速杀灭各种微生物的技术方法是目前较为最好的选择。
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
过氧化氢杀菌机制有氧化作用和分解产物的作用两种。
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及氧化产物可直接氧化细菌外层结构,使细胞通透性屏障遭到破坏,细菌体内物质平衡受到破坏致细菌死亡。
真空阶段:通过真空泵将灭菌舱内空气抽出,直到达到等离子体放电的真空条件,同时可去除灭菌物上的湿气。
值得的注意的是,如同其他灭菌设备一样,灭菌舱内装载量约占整个舱的80%,可避免真空循环时间过久或因超载所导致的循环取消。
注液扩散阶段:真空期结束后,自动注入2ml60%浓度的过氧化氢,瞬间气化分成分子,均匀扩散到整个灭菌腔室。
温离子化的活性Free-radical作用,使微生物灭绝。
而RF波一停止,离子化状态便瞬间终了。
转变成稳定地氧分子及水分子,随后重复注液扩散阶段和等离子阶段,已保证器械的灭菌效果。
充气阶段:灭菌循环的最后阶段。
通风阀门开启,使经过过滤后的洁净空气进入灭菌舱,舱内负压恢复到一个大气压时,灭菌过程即告完成。
目前产品有快速灭菌程序、标准灭菌程序、加强灭菌程序。
以保证各证灭菌器械的灭菌效果。
在灭菌表面物品时,可使用快速灭菌23分钟达到灭菌效果;在灭菌管腔器械时,使用标准灭菌35分钟达到灭菌效果,灭菌较长管腔时可使用加强灭菌程序43分钟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1)真空系统:使灭菌舱内的压力在几帕到几十帕之间达到等离子体放电条件
(2)排气过滤系统:真空系统在向外抽气时,保证外围环境不受真空泵油烟的污染。
(3)注入系统:当程序进入到注液程序后,自动将过氧化氢灭菌剂注入到灭菌舱内。
(4)等离子体发生系统:灭菌舱内在注入过氧化氢后,真空度达到预定值,开始产生等离子体进行灭菌。
(5)进气过滤系统:在灭菌程序结束后,向灭菌舱内注入洁净的空气,使灭菌舱内的压力达到一个大气压。
(6)自控控制:由PLC和触摸屏组成,控制机器每一个部件的协调作业。
(7)打印系统:打印机器运行的每一项参数及故障提示,更加直观的了解机器的运行状态。
4.低温等离子灭菌的优缺点
4.1传统消毒灭菌法
一些常规灭菌法低温灭菌主要有五种:辐射灭菌法、过滤除菌法、气体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
A. 辐射灭菌法:指将灭菌产物品置于适宜放射源辐射的γ射线或适宜的电子加速器发生的电子束中进行电离辐射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B. 过滤除菌法:利用细菌不能通过致密具孔滤材的原理以除去气体或液体中微生物的方法。
C. 气体灭菌:指用化学消毒剂形成的气体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D.湿热灭菌法:指将物品置于灭菌柜内利用高压饱和蒸汽、过热水喷淋等手段使微生物菌体中的蛋白质、核酸发生变性而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E.干热灭菌法:指将物品置于干热灭菌柜、隧道灭菌器等设备中、利用干热空气达到杀灭微生物或消除热原物质的方法。
不难看出这些传统方法存在许多弊病,诸如对环境有污染(核辐射污染、化学污染)、灭菌时间长、药物残留、安全性差等缺点。
优点
环保:以临床常用的双氧水为介质,经射频电磁场激发形成低温等离子体并完成灭菌,其最终产物是少量水蒸汽和氧气,无毒物残留与排出,对医务人员无损害,对环境无污染。
安全:采用自动控制触板,易操作,无需高温、高压,且安
装和调试简单,使用安全。
常温:灭菌温度为35℃~45℃,干性灭菌,对器械和物品无损害,可延长贵重器械使用寿命。
省时:灭菌周期短,可在30~5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简单器械灭菌,在50~70分钟内完成复杂器械的灭菌,操作完成后可直接使用,无需象高温灭菌后要自然冷却放置,也不象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后需要放置6~48小时通风扩散,以降低环氧乙烷的残留浓度。
适用范围广:低温灭菌适用于多种材料器械,尤其对非耐热电子器械如内窥镜、电子仪器、电池、导线、摄影照相机等物品的灭菌处理,独具优势。
无 有 有 无 无 化学残留 室温 室温 低(65℃左右) 高(115~135℃) 室温
温 度 无 化学锈蚀 较少 高温损耗 无
物品损耗 有臭氧产生 有化学废水 有ETO/CFC 废气 有废蒸汽排放 无
废气排放 较长 较长 很长 较长 较短
时间效率 少 少 较少 高 少
耗 能 物品表面消毒 不锈钢、塑料 非液体类 畏热物品无法用 非液体类
适用物品 220v 电源 380v 电源 排风、防爆设施 蒸汽锅炉 380v 电源
配套设备 紫外/臭氧消毒柜 消毒清洗机 环氧乙烷灭菌柜 蒸汽灭菌柜 等离子灭菌
器
设备名称 紫外线臭氧消毒 消毒液浸泡 ETO/CFC 灭菌 高温蒸汽灭菌 等离子体灭
菌
灭菌技术。